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生鲜配送软件,当前生鲜市场发展怎么样?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生鲜配送软件,当前生鲜市场发展怎么样?,第1张

生鲜到家行业主要公司:阿里巴巴系:天猫生鲜、淘鲜达、饿了么、盒马鲜生;京东系:京东生鲜、京东到家、7fresh、兴盛优选;美团系:美团闪购、美团买菜、小象生鲜、美团优选;初创公司:多点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食享会、同程生活;商超连锁:永辉超市、沃尔玛、山姆、家乐福、大润发优鲜等。

本文核心数据:生鲜电商市场规模;CR5市场集中度;NPS值

疫情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竞争随之加剧

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规模超4干亿元,较2019年增长640%。其中网络零售交易规模36413亿元,同比增长425%。疫情推动生鲜电商迎来快速发展。

并且,伴随着市场规模的增长,新的入局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TOP5平台的市场份额之和为499%,较2018年下降了132个百分点。

精细化运营亟待优化,也是未来提高竞争力之关键

——生鲜网购成投诉重灾区,涉及用户体验的多个环节

然而,当前的生鲜到家消费者体验方面面临多重问题,用户相关投诉涉及到用户体验的各个环节。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投诉举报213032万件,其中网购生鲜食品投诉举报658万件,是投诉率最高的领域之一。2021年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其主要的消费问题集中在:品质不过关、配送时效差、售后服务差、下单容易取消难、虚假促销等。且商品漏发、商品质量差和久未发货显示送达等问题,客服无法有效处理,反映了当前生鲜电商急需优化精细化运营。

——仅平台型到家模式用户体验表现尚可,其他模式均有欠缺

iResearch通过用户深访及专家深访,将生鲜到家平台的用户体验分为五个体验环节,并针对五个体验环节(商品情况、配送服务、平台服务、会员体系和线上功能),询问推荐及不推荐原因。通过对比4大类经营模式显示,平台型”模式用户体验表现良好,前置仓型、“到家+到店”电商平台用户体验较弱,“到家+到店”商超连锁模式的NPS值相对最低,用户体验较差,传统商超仍需时间适应新零售玩法,加速转型,以适应生鲜到家行业的激烈竞争。

注:调研样本N=1698;NPS: 根据用户的推荐意愿,将用户分为三类:推荐者、被动者、贬损者,推荐者与贬损者是对企业实际的产品口碑有影响的用户,这两部分用户在用户总数中所占百分比之差,即净推荐值(NPS)!

——各体验环节方面:会员体系、商品情况和线上功能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2021年,生鲜到家行业中平台服务和配送服务整体用户体验较好,且高于整体值420,会员体系、商品情况和线上功能表现不足,是后续提升的方向。

——推荐意愿影响因素:时效、价格和退换货便利性占主导

从用户的推荐意愿影响因素来看,来自配送时效、商品的价格和平台退换货便利性三者的影响最大。在推荐意愿低的原因中占据分别位居配送服务、商品情况和平台服务第一。

生鲜到家行业有待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客单价及复购率,建立平台竞争壁垒,从需求侧,生鲜电商企业应该着眼于用户精细化管理,而在供给侧应该能加专注于供应链效率的提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一路舍命狂奔之后,生鲜电商的新零售主角先后进入调整期。

继5月盒马关闭首家门店之后,日前永辉超级物种悄然关闭上海首家门店。一年之前,两者曾是阿里系、腾讯系当仁不让的新零售主角。关店只是表面迹象,背后的资本腾挪、队形变化更暗藏玄机。从模式创新到跑马圈地,新零售度过了初期的高歌猛进,盈利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在生鲜电商撕开新的口子,值得玩味的是,老牌生鲜电商本来生活日前迎来7岁生日,顺便宣布了2018财年全年盈利的消息,生鲜电商的战局扑朔迷离。

主流商圈关店

超级物种关闭的五角场万达店,位于上海杨浦区人流密集的五角场商圈。作为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江湾-五角场”也是上海近年来人气最旺的商圈之一。

关店不停速?

身为阿里系、腾讯系的新零售两员主将,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相继关店引来外界对新零售更多猜测。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认为,新零售是未来的趋势,不过无论是盒马还是超级物种,发展都过快过热,“为了抢夺市场和用户,在选址和入驻上都有盲目。采用这种策略短期内确实可以帮助店面尽快落地,但长期来看就开始出现后遗症,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无法盈利”。

不过新零售战略专家云阳子认为,超级物种关店的主要原因在于模式没有跑通。在云阳子看来,盒马和超级物种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有“超市加餐饮”,但却有很多的差异。盒马采用大店模式,超级物种是中小店面在尝试。中小店面加餐饮的模式是需要更严谨的商业设计,要不要加餐饮、加什么品类、餐饮比例占多少,一系列问题都应该仔细考量。

但是资本已经开始做出选择。新华都(002264SZ)将持有福建新盒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8100万元注册资本(即新盒 科技 的4050%股权)转让给关联方杭州阿里巴巴泽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江购物(601116SH)将旗下负责新业态尝试的浙江浙海股份全部出售给杭州盒马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2018年末,负责超级物种运营的云创 科技 剥离出上市公司。

2018年12月,永辉超市(601933SH)发公告将张轩松和张轩宁在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分歧放上台面。此前作为永辉超市董事长的张轩松曾在股东交流大会中表示,“对于超级物种,我和CEO张轩宁有分歧。他看好偏重餐饮,我认为重心应该做到家。”

不过丁道师认为剥离相关亏损业务,不失为增强资本信心的明智选择。“超级物种是创新,业务投入需要烧钱,如果与永辉的传统业务并表,财报很难看,难免对资本市场、股东、散户的信心带来影响。不如剥离出去,给创新业务独立 *** 作空间。”

多赛道PK

微妙的是,2018年新零售生鲜电商高歌猛进,传统生鲜电商几乎陷入集体失语状态,现在开始再度发声。

卞宁认为本来生活的模式已经基本跑通,生鲜电商最有效的模式是“O2O+B2C”,根据这种模式,本来生活发展成目前的本来鲜O2O加本来生活网的B2C模式。

本来鲜是本来生活线下品牌,此前更集中在二线城市试水,卞宁透露今年将开设300家社区生鲜连锁店,进入一线城市,实现二代店开拓。

不过在巨头夹击、抢夺一线资源的形势下,本来生活的形势不容乐观。丁道师认为本来生活线上线下同时拓展,关联上新零售的概念,线下店也可以做前置仓,扩充其商业模式的想象力。但此时发声宣布盈利,更多是释放积极信号,希望能被投资人看到,提升市场信心。

在云阳子看来,生鲜新零售已经三分赛道:一是盒马鲜生为代表的大店模式;二是超级物种、谊品生鲜为代表的中小店模式;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代表的则是前置仓模式。可与预见的是,2019年下半年,前置仓和大卖场、大店模式的竞争会非常激烈,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目前都在筹备子 *** ,投资人会持续下注前置仓。

下半年融资额度或将在数亿美元的量级。

A:解决食品不安全的痛点

一是让食品看起来安全。消费者是感性的,这种表里不一的产品,只会逼着消费者用脚投票。所以,食品的卖相一定要吸引人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二是下力确保食品真的安全。打造可靠的供应链,从源头抓品质;通过权威检测把关,用科学、严谨的检测数据评判产品质量;管好生产、配送环节,确保路上的安全。

三是把让消费者看得见食品安全。通过网上公布,将食品安全凭据亮出来,做到生鲜食品的可溯源、信息透明化,品质看得见,用户才放心“看图消费”。

B:解决生鲜价格贵的痛点

一是通过上游供应链压缩成本。打通上游供应链,通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把好而不贵的生鲜食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实现从“菜园子”直达“菜篮子”。

二是减少物流配送成本。生鲜在仓储物流过程中必须低温冷冻冷藏保存,成本很高,逼着顾客买单,只能把顾客吓跑。所以,必须通过缩短配送的物流半径,以减少配送成本。

三是控制损耗。损耗是生鲜电商绕不过的硬伤,有的生鲜电商的损耗率甚至达到30%,实际损耗可能更大,而线下实体生鲜超市损耗率一般控制在5%以内。其实,凭借完善的冷链,损耗率降低是有很大可能性。

C:解决生鲜购买不便的痛点

一是打破物理空间上的限制。生鲜O2O是要提供送货上门或门店自提的服务的,这是最基本的服务。这就涉及覆盖和配送范围。

二是打破消费时间上的限制。生鲜电商想彻底革掉传统生鲜渠道的老命,必须要像打车软件一样,实现实时、动态消费,对消费者的临时决定都能做出最快的反应,不能让消费者饿着肚子“等米下锅”。

三是购买流程一定要简单到极致。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越来越讲效率的时代,用户的耐心越来越弱,对消费体验非常敏感,没有用户愿意对着小小的手机屏幕填一大堆东西、多等一分钟,下单流程、支付流程及支付方式都要做到简单再简单,一键搞定,甚至要做到“傻瓜式”下单。

近年来,生鲜零售成了最受欢迎的零售行业;突发的新冠疫情,更是让这一行业站在了资本的风口之上。

从互联网巨头到商超顶流都盯上了生鲜这块“大蛋糕”,无数新玩家纷纷入局,众多老玩家也在持续加码;随着各路玩家的竞相涌入,生鲜行业的竞争也愈加白热化。

在我国的零售市场中,水果生鲜品类一直都占据着极大的份额比重。在近几年“新零售”概念兴起后,生鲜行业更是最为火热的领域,诞生了网络菜场、前置仓、无人货柜、跨界超市等生鲜新零售模式,以及盒马鲜生、叮咚买菜、谊品生鲜、美团买菜、超级物种、钱大妈等社区生鲜电商平台、生鲜新零售品牌。

受益于非接触经济,生鲜 O20 迎来发展良机

2111 疫情期间被动选择线上买菜,疫情后有望养成生鲜到家习惯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城市和乡镇都对出行进行限制,而日常生活用品和生鲜必需品的购买是人们居家生活最核心的问题,线上买菜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第一选择。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的用户同比增长超过50%。很多消费者在连续多次使用线上买菜APP后,体会到了线上买菜带来的便捷,逐渐开始接受这一购物方式。

甚至对于一部分中老年人,都能熟练掌握线上买菜的全流程,定时线上抢购特价菜品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每日必做的事项。

数据显示,阿里本地生活春节期间,“60后”用户线上买菜的订单量翻了四倍;每日优鲜今年1月23日至2月23日期间,40岁以上用户增加了237%。疫情之后虽然经济生活恢复正常,但很多人已经养成线上买菜习惯,成为线上买菜APP的忠实用户。

而且由于此次疫情,民众普遍更加注意卫生安全,很多用户对于高品质的预包装菜品的接受度也更加提升,去菜市场挑选散装菜品不再是大家的第一选择,消费者对于预包装菜的高价高质也更加认可。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近87%的生鲜电商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注册成立于5年以内。其中,2016年,我国新增生鲜电商相关企业超1万家,增速达7823%,为近年来最高。随后,相关企业年增速虽呈逐年下滑趋势,但新增企业数量仍连续三年超过15万家。

截至10月28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前三季度已新增超14万家生鲜电商相关企业,较去年同比增长168%。其中,二季度新增超过6,600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23%。企业,同比增长523%。

2112 疫情期间生鲜到家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

疫情之前,生鲜电商发展遭遇困局。生鲜电商行业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发展 历史 ,从早期的垂直生鲜平台到现在的前臵仓和社区拼团,生鲜电商创新模式不断演进。

尤其是2014年以来,行业内涌入一大批创投企业,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美团等传统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

但是生鲜行业毛利低、经营难度大、消费者线上买菜习惯养成难,经过多轮洗牌重组后,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倒闭破产,行业内只剩下些许龙头,而且普遍经营不善。2019 年,生鲜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十几家生鲜电商企业由于融资能力不足等原因退出市场。

疫情期间,生鲜到家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得益于疫情导致的线上买菜用户增加,生鲜电商业务在疫情严重期间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很多生鲜平台甚至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多种产品一上架就抢购一空。

而且爆发式的订单给生鲜平台的即时配送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很多平台承诺的1-2小时送达无法兑现。

疫情期间,用户和需求量的爆发式增长的确给不少生鲜平台带来了转机,但是疫情期间暴露出的货品紧缺以及时效问题,实际上也正是很多生鲜平台此前被市场淘汰的原因,无论是供应链问题,还是运力问题,都是目前生鲜平台的发展瓶颈。

2113 更多线上巨头加码社区生鲜到家行业

美团成立“美团优选”,加码到家业务。2020年7月,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进军社区拼团市场。“美团优选”重点针对下沉市场,采取“预购+自提”的模式,赋能社区便利店,为社区家庭用户精选高性价比的蔬果、肉禽蛋、乳制品、酒水饮料、家居厨卫等品类商品。

截至目前,美团优选已陆续在济南、武汉、广州、佛山、成都上线。随着美团优选的落地,在生鲜零售领域,美团已经打造三大业务板块: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美团优选。

三者错位竞争,完全覆盖一二三线市场:“美团买菜”聚焦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美团闪购”旗下的“菜大全”则专注准一线或者二三线城市;“美团优选”将聚焦下沉市场。

拼多多上线“多多买菜”进军社区团购。8月31日,拼多多在微信上线“多多买菜”小程序,多多买菜采用“预订+自提”模式来赋能社区门店,消费者可以线上下单,次日自提。拼多多凭借其巨额补贴具有很强的获客能力。

滴滴开始试水社区电商模式“橙心优选”。滴滴投资超千万于“橙心优选”项目,未来将首先把成都、北京作为重点发展地区。

橙心优选主打低于市场价的秒杀产品,商品主要涵盖水果、零食、日用品等,吸引大量团长入驻,主要通过微信群来传播和推广当日的低价商品。消费者当日下单,次日需到门店自提,从仓库到门店的物流由第三方提供。

盒马新业态“盒马mini”加速开店,密集渗透下沉市场。盒马逐渐淘汰采取前臵仓业态“盒马小站”,开始发力线上线下一体的“盒马mini”业态。经过前期大量验证,“盒马mini”业态在成本、效率、流量、供应链方面能够更加平衡。

目前已开始盈利,财务模型基本跑通。而前臵仓模式始终绕不开高损耗和高履约成本的问题。之后“盒马mini”将与“盒马鲜生”协同采用“大店+小店”、“到店+到家”方式全方位覆盖更多顾客。

凭借线下优势,传统商超加速布局到家业务

疫情发生前,传统超市仅有少数头部企业布局到家业务,大部分实体超市参与到家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普遍还处于观望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部分布局到家业务的公司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并不能很好的产生盈利,到家业务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在投入大量资金。

疫情期间由于出行不便,超市到店客流普遍大幅下降,消费者纷纷转向线上购买。大批超市为应对这种情况,紧急上线自营到家业务平台,比如重百超市推出“重百优选”,大润发超市上线”大润发优鲜”,步步高超市上线“小步到家”等。

而商超龙头永辉超市和高鑫零售很早就已经布局到家业务,疫情期间也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高鑫零售到家业务平台成交额增长达到400%,永辉超市单日订单量突破20万单,步步高线上到家业务环比增长300%。根据永辉超市中期报告显示,线上业务占比已经接近10%。

此次疫情中传统商超虽然是在被动情形下选择紧急上线到家业务,但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到家业务给公司带来的业务增量,后续很多公司将把线上业务作为重点拓展的方向。

传统商超在供应链方面积攒多年优势,又具有线下门店优势,开展到家业务需要投入资金量要远小于互联网类企业。但是传统商超普遍在数字化能力以及线上线下协同运营能力方面还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可能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就目前的生鲜行业而言,无论是互联网电商还是传统商超,尽管生鲜玩家们前赴后继,但时至今日仍未有人真正坐稳行业龙头的位置;因此,生鲜行业的战局至今仍然处于胶着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谁掌握的资本、供应链等优势多,谁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而就生鲜供应链这一点来说,大多数玩家还在供应链升级的路上,而永辉超市能否凭借其显著的供应链优势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良好佳绩,还要看其能否在数字化变革的路上跟上巨头的脚步。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东北证券,零售资本论整理推送

冷链运输不完善以及专业化的人才、设备和设施的缺乏。

中国生鲜市场如此庞大,生鲜产品的流通长期以来却因缺乏专业冷链设备和设施,造成每年果蔬、水产品等损失上千亿元,冷链运输不完善成为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瓶颈

中国生鲜市场如此庞大,生鲜产品的流通长期以来却因缺乏专业冷链设备,导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仅为5%、15%、23%,造成相应损失上千亿元。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果蔬冷链流通率在95%以上,肉食品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达到100%。

果蔬、肉食品和水产品供应链包含上游采购、冷链包装、运输,中游冷库储存和分拣,下游冷链配送等,全流程冷链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设备和设施。

扩展资料

在企业层面,阿里巴巴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其挑战在于如何控制冷链服务质量。阿里巴巴若求大突破,需做好平台建设,强化游戏规则并健全服务体系。

京东商城则在探索自营冷链物流,不过冷链物流不同于普货物流,对人才、设备设施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全部自营更是不小的挑战。

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在生鲜市场也采取自营冷链物流体系。

纵观其战略:

一是稳步布局,控制质量。

二是以信息化严控仓储后台,掌握关键流通节点和枢纽。亚马逊还巨资收购了一个机器人公司,以建立智能化的高效分拣和管理体系,使得亚马逊每小时订单处理能力高出传统方式三四倍。

三是全流程冷链服务标准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冷链物流包装、托盘等设备上标准各异,加上服务体系不完善,结果成了半路冷链。亚马逊的经验值得中国生鲜电商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我国生鲜市场庞大 打通冷链物流是关键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生鲜配送软件,当前生鲜市场发展怎么样?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