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之后,众平台的“上市大戏”又将如何开演?

京东之后,众平台的“上市大戏”又将如何开演?,第1张

京东金融宣布重组之时起,关于京东金融未来的布局、计划以及刘强东心中的“小算盘”显然成了人们讨论话题的“座上宾”。

很多人说,京东使用了当年与阿里巴巴剥离蚂蚁金服同样的一招,以便申请各项牌照来取得国内上市的资格;更有人说,京东这招还存在着隔离风险、推进业务、做高估值以及涉及控制权中心的深意。

不论何种论调,“京东意图上市”这件事,似乎已是铁板钉钉。而与京东一样,中国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正在思考着上市这件事,这里不仅有通过正常IPO途径获得资格的平台,还有在制度限制下忙着“曲线救国”的各个身影。

只不过,一番争抢过后,“上市”这座独木桥是不是真的能“超渡”众家,自然还是个未知的谜题。

1步步为营

京东的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饱含深义。解除VIE构架、以内资身份获得金融业务相关牌照,接而踏上国内上市的步伐。三个表面清清爽爽的阶段,实际上却是步步为营。

由于京东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所以剥离京东金融首先就是为其谋得了一个“纯中”的身份。不过,即便是在经营和股权上宣告独立,京东都没有丢失掉控制权。据了解,本轮京东出售的京东金融股份中,刘强东仍会以其个人名义购买,保障其经济利益与此前保持基本一致。并将通过个人持股以及通过协议获取员工和其他投资人的投票权方式获得京东金融的多数投票权。

而另一点,就是满足未来发展互金业务所需的隐形门槛和资质要求。目前,京东金融虽已拿下了支付、小贷、保理、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多个资质,也在西安入股了一家金交所,但含金量更高的大牌照却至今“颗粒无收”。所以,京东此番剥离京东金融,不仅是试图继续扩大业务边界,更是期望通过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接受度,从而给出京东金融更高的估值空间。

眼下,京东的两大主要资产端来源于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并以ABS(资产证券化)作为其最主要的融资方式。而鉴于ABS将面临被暂停的风险,京东金融如何获得持续、稳定且低成本的资金就更为重要。

实际上,京东剥离京东金融不仅仅在于这些明面上的目的。如何“摆脱”京东金融的亏损,才是对于京东这家急于优化财报数据的上市公司来说,更为急迫的命题。

截至2016年9月30日,京东金融消费贷款、商业贷款和供应链贷款余额分别为197亿元,5亿元和101亿元。2016年三季度,京东金融、O2O、技术研发及海外业务的nonGAAP已亏损合计约3亿元。而京东金融的拆分,至少在财务上“还”给京了东一个美化后的数据报表。

无论是眼下即将到来的这一轮融资,还是未来的上市,对于京东金融的考验或许刚刚开始,而这场“成人礼”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也许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2抢滩逐利

虽然京东金融还未上市,但却引出了关于“互联网第四波上市潮”的纷纷议论。而前几年宜人贷在上市路上“一波三折”的心酸路,也显然挡不住众平台开展IPO的急切心情。除了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趣分期外,像陆金所、拍拍贷、信而富、众安保险、91金融等互金公司,均已传出正在上市中的消息。

与京东金融转内资不同的事,目前谋求上市的众平台却大多采用了赴美、赴港“留学”的途径。据悉,“趣分期”母公司北京快乐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计划赴美IPO ,最终或将融资8亿美元左右;而陆金所也已启动了香港上市相关计划,花旗集团、美银美林、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4家参与其IPO的投行,目前均已进驻陆金所展开上市前的尽职调查工作;另外,信而富也将计划在明年赴美IPO,展开上市大计。

对于P2P平台纷纷赴美、赴港上市的原因,不少资深分析人士也表示,国内上市申请复杂、排队时间较长、IPO暂停等不确定性较大;相比之下,国外资本市场更关注新兴企业的成长能力,即便是处于亏损状态,也不会造成单看账面数据,而这也导致了不少企业选择去国外资本市场进行上市。

实际上,即便是处于亏损状态,相当多的P2P平台依然试图通过上市的“洗礼”来摆脱企业转型的危机,希望获得资产端业务的扩展及突破。而那些游走在“生存线”上下的,则更是以“曲线上市”的方式来挽救一条生路。特别是自从类金融企业被明确阻于新三板门外后,“借壳上市”又成了众多平台的“救生绳”。

2016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发生的投融资案例共计174起,融资金额约为610亿元,投融资规模增长达337%以上。这其中,就有不少掺杂着“借壳”的影子。

这些企业往往没有实现盈利,没有资格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同时也缺乏获得外资青睐的能力。而这些平台有可能已是运营了4、5年的老民营平台,也有可能是刚进入市场不久仍然希冀于资产转型中的平台。

不过从部分企业冒险借壳上市的情况来看,互金行业与资本市场的亲密接触并非一帆风顺。尤其进入2016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连出重拳的措施,又让许多企业的“借壳上市梦”化为了泡影。

上市这件事,实际上只是一个企业的“成人礼”,它并不是贴在企业脸上的“金标”,也并不能让企业完全摆脱困境。特别是当下的互金企业,合规性、竞争店,以及生存盈利模式如何,才是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

但我们却看到,90%的平台都在急于将年幼的“孩子”抱上仪式的宣告台,向众人证明其心智的成熟。这背后,不仅有渐大的整改力度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焦虑,还有作为一名家长,而产生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情。

------------------------------

“此文为看点(江湖Miu论)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

《江湖Miu论》-

我是MiuMiu~

让我们走马观金融,笑侃大商业-

美股。京东股票按发行上市地区,属于美国存托股票(ADS),也就是美股。京东股票代码为JD,京东股票是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所属上市板块为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GS)。

京东金融是京东集团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成立于2013年。2019年,京东金融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香港上市。然而,由于香港政治环境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京东金融的上市计划被推迟。
目前,京东金融并未放弃上市计划。根据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2020年年末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的讲话,京东金融正在积极准备上市,并计划在2021年底前完成上市。
然而,京东金融的上市仍存在不确定性。首先,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其上市计划。其次,监管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京东金融的上市。最近,中国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互联网金融公司合规运营,防范金融风险。如果京东金融无法满足监管要求,其上市计划可能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京东金融仍有可能上市,但其上市时间和成功率存在不确定性。

京东健康的优势在利用京东庞大的用户基数,利用自营优势将药品的销售做得更让人放心,同时在网络问诊方面,京东也能为大量的老用户提供医疗服务。目前香港交易所已经披露了京东健康的招股书,宣布京东健康将很快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京东健康上市之后,它也将成为既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之后,第三家在港股上市的网络健康公司。据悉,京东健康也就是京东集团在物流,数科之外的第三家独角兽公司,未来也有可能为京东创造更大的是收益。

如果按照收入来算,京东健康应该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健康平台,去年整年录得收入超过100亿,通过京东健康也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药房,占据市场29%的份额。根据京东披露的数据,京东健康签约了9000家商户,活跃用户有7200万,仅在今年上半年,每日的日均问诊人数就超过了9万,目前为止累计了15亿的使用用户。而从业绩上来看,京东健康远超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两家企业,京东健康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了37亿的利润,总营收超过了88亿人民币。

据权威数据的报告显示,中国的健康产业是一个迅速增长的市场,去年中国医疗健康的总支出达到了65万亿人民币,而且之后每年都有10%以上的增长,而线上的问诊和药物销售占比更低,空间更大,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京东等大公司纷纷入局健康行业的原因。

而且从目前数据来看,京东健康似乎比其他竞争者都要有优势一些,去年阿里和平安这两家健康企业,分别亏损了15亿和18亿,相比之下,能够盈利数亿人民币的京东健康显然要比其他两家强不少。

经历过多次赴港上市传闻后,京东集团终于正式发布公告,证实了京东 健康 将赴港上市的消息。

其公告称,京东 健康 作为京东集体旗下的子公司,京东集团计划分拆京东 健康 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对于具体分拆上市的完成时间,将取决于市场情况等因素。

而在此前,京东旗下的达达集团早已上市,而京东数科(原名:京东金融)和京东 健康 将陆续上市。不难发现,京东资本蓝图又添一员猛将。

我们且来看看这几位猛将的信息:

达达集团

6月5日,达达集团达达集团正式挂牌纳斯达克IPO,总市值为3499亿美元。据了解,达达集团是国内领先的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旗下有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大核心业务平台。其中,达达快送是达达集团旗下中国领先的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而京东到家是达达集团旗下中国最大的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之一。

去年12月,“达达-京东到家”宣布更名为“达达集团”,达达业务模式也有所更新。达达旗下有两大核心业务平台: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达快送”和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即“零售+配送”双核驱动。

京东数科

据京东数科官网显示,京东数科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数字 科技 公司,致力于为金融机构、商户与企业、政府及其他客户提供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 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为客户提供“ 科技 (Technology)+产业(Industry)+生态(Ecosystem)”的全方位服务,打造产业数字化“连接(TIE)”模式。

截至2020年6月末,在金融机构服务领域,京东数科已为超600家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商户与企业服务领域,已为超100万家小微商户、超20万家中小企业、超700家大型商业中心等提供了包括业务和技术在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政府及其他客户服务领域,公司以智能城市 *** 作系统为核心产品服务了超过40家城市公共服务机构,已建立庞大的线下物联网营销平台,拥有自营和联盟媒体点位数超过1,500万,覆盖全国超过300座城市以及6亿多人次。

京东 健康

据360百科显示,京东 健康 于2019年5月10日正式宣布独立运营。依托京东集团的各项能力和资源优势,京东 健康 在目前医药 健康 电商、互联网医疗、 健康 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个业务版块基础上,逐步完善其"互联网+医疗 健康 "的产业布局,成为 健康 产业的旗舰型企业。

2019年5月,京东 健康 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A轮融资,成为了继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之后,由京东集团打造的第三只"巨型独角兽"。 2019年10月2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京东 健康 排名第224位。

2020年3月18日,京东 健康 以480亿元人民币市值位列《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 健康 民营企业》第24。

除此之外,我注意到,随着京东 健康 即将上市,刘强东的第四只独角兽也在逐渐长大,那就是京东工业品。这是京东集团继京东数科、京东物流和京东 健康 之后,孵化的第四个独角兽。

据京东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工业品刚刚作为京东子公司正式成立,已获得23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超过20亿美元,远超同类企业,成为工业品领域内估值最高的公司。

不难发现,随着蚂蚁集团上市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京东作为产业互联网中的一头猛虎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2019年,京东净收入 5769亿,年度活跃用户数达362亿,6年时间净收益暴涨8倍之多,可见实力之雄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企业大佬们也深知这一点。速度决定一切,谁先抢占市场谁的先机,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京东深谙此道理,商业版图仍在继续扩张。

目前来看,刘强东不但坐拥两家上市公司——京东集团和达达,还手握两家即将上市的独角兽——京东数科和京东 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跨界金融 科技 、 健康 医疗、即时配送和工业品……京东正一步一步的打造京东系帝国,刘强东的上市公司版图也已经渐渐显现。

京东物流上市之后,就可以获得大批的资金流,这笔资金不管是给京东扩展业务,还是用于抢占市场,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京东物流未来还可能成为京东集团的一大布局。

一、获得大批资金流

京东其实一直在亏钱,因为京东的理念是以客户为本,所以很多时候一些网民的无理要求京东也会选择满足,加上京东的7天无理由退货、价格保护规则等等政策,都导致了京东一直赚不到什么钱。

而京东为什么能够继续运营下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京东物流非常赚钱。 现在京东物流能够上市,自然能够获得投资者的一大笔资金支持,这些资金除了用于京东物流之外,也会带给京东集团一大笔可供使用的资金流。

二、为京东集团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京东最开始经营着的其实并不是如今的电商行业,而是数码3C行业,选择电商行业其实是一步险棋,但不得不说,京东的这一步走对了,但是京东集团的发展空间也就变小了。

但是京东物流却是京东集团的一步高招,京东物流将京东集团的电商行业开了一道口子,让京东集团能够在物流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让京东集团在更多的方面进行发展。

如今京东物流上市,京东集团显然能够往更多方向进行发展,比如说从物流行业衍生出闪送行业、帮跑行业等等行业,以京东的体量,他显然能够在这些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京东物流会让京东集团更上一层楼

京东物流在上市之后必然会壮大,壮大后的京东物流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更高效的运作速度。

京东物流与京东集团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京东物流一壮大,京东集团也会因此受益,京东消费者们的黏性就更加强大了。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京东之后,众平台的“上市大戏”又将如何开演?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