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

桂枝
(《唐本草》)
异名柳桂(《本草别说》)。
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植物形态详"肉桂"条。
采集8~7月间剪取嫩枝,截成长约15或30~100厘米的小段,晒干。
药材干燥的嫩枝,呈圆柱形,长15~100厘米,直径08~1厘米,外表棕红色或紫褐色。表面有枝痕、叶痕、芽痕,并有纵棱线、纵纹及横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有棕红色边,中心色较深。粗枝断面呈黄白色。气清香,味甜微辛。以幼嫩、棕红色、气香者为佳。
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
②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③利尿作用
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克/公斤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克/公斤)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炮制桂枝:用水稍浸泡,捞起,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桂枝木:取去皮桂枝,稍浸泡,润透,切片,晾干。桂枝尖:取桂枝的细枝梢,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炒桂枝:取桂枝片入锅内,以文火炒至深略有焦斑为度。
性味辛甘,温。
①《医学启源》:"气热,味辛甘。"
②《本经逢原》:"辛,甘,微温,无毒。"
归经入膀胱、心、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③《药品化义》:"入肝、肾、膀胱三经。"
④《本草求真》:"入肌表,兼入心、肝。"
功用主治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①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气。"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末二字据《本草发挥》补)。"
③《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
④《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⑤《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
⑥《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宜忌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证、血证、孕妇忌服。
①《本草从新》:"阴虚之人,一切血证,不可误投。"
②《得配本草》:"阴虚血乏,素有血证,外无寒邪,阳气内盛,四者禁用。"
选方①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巳须臾,吸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伤寒论》桂枝汤)
②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③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一枚(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
④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桂枝生姜枳实汤)
⑤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⑥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黄芪桂枝五物汤)
⑦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桂枝龙骨牡蛎汤)
⑧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小建中汤)
⑨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桂枝茯苓丸,⑥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名家论述①《用药心法》:"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
②王好古:"或问《本草》言桂能止烦出汗,而张仲景治伤寒有当发汗,凡数处,皆用桂枝汤;又云,无汗不得服桂枝,汗家不得重发汗,若用桂枝是重发其汗,汗多者用桂枝甘草汤,此又用桂枝闭汗也。一药二用,与《本草》之义相通否乎曰,《本草》言桂辛甘大热,能宣导百药,通血脉,止烦出汗,是调其血而汗自出也。仲景云,太阳中风,阴弱者汗自出,卫实营虚故发热汗出。又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阴虚阳必凑之,故皆用桂枝发其汗。此乃调其营气,则卫气自和,风邪无所容,遂自汗而解,非桂枝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汗多用桂枝者,以之调和营卫,则邪从汗出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闭汗孔也。昧者不知出汗、闭汗之意,遇伤寒无汗者亦用桂枝,误之甚矣。桂枝汤下发汗字,当认作出字,汗自然发出,非若麻黄能开腠理发出其汗也。其治虚汗,亦当逆察其意可也。"
③《本草衍义补遗》:"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
④《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进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
⑤《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
⑥《本草述》:"桂枝与薄桂,虽皆属细枝条,但薄桂尤其皮之薄者,故和营之力似不及枝也。又肉桂治奔豚而桂枝亦用之者,以奔豚属肾气,肾气出之膀胱,桂枝入足太阳故也。""世医不悟桂枝实表之精义,似以此味能补卫而密腠理。若然,何以不用参、芪耶盖四时之风,因于四时之气,冬月寒风伤卫,卫为寒风所并,则不为营气之并而与之和,故汗出也。唯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风,又通血脉,故合于白芍,由卫之固以达营,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
⑦《本经逢原》:"麻黄外发而祛寒,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桂枝上行而散表,透达营卫,故能解肌。世俗以伤寒无汗不得用桂枝者,非也。桂枝辛甘发散为阳,寒伤营血,亦不可少之药。麻黄汤、葛根汤未尝缺此。但不可用桂枝汤,以中有芍药酸寒,收敛表腠为禁耳。"
⑧《长沙药解》:"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⑨《本经疏证》:"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盖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
⑩张寿颐:"桂枝轻用三、五分至七、八分,重用一钱至钱半,若营血素虚,而卫阳亦微,外有凛寒,则用一、二分与白芍合炒,其舌滑无苔者,且必桂、芍同炒,而拣去桂枝不用,仅取其气,不食其味,此虽吴下近时新法,而不可谓其无深意者也。桂枝即肉桂之枝,柔嫩细条,芬芳馥郁,轻扬升散,味辛气温。祛营卫之风寒,主太阳中风而头痛。立中州之阳气,疗脾胃虚馁而腹疼。宜通经络,上达肩臂。温辛胜水,则抑降肾气,下定奔豚,开肾家之痹着,若是阳微溲短,斯为通溺良材。惟在燥咳气升,妄用即教血溢,抑或阴亏液耗,误投必致病加。其效在皮,而仲景书反去其皮,可悟传抄之谬,无皮为木,而晚近来或用其木,毋乃嗜好之偏。"
⑾曹家达:"寒湿凝迈于肌肉,阳气不达于外,仲师因立桂枝汤方,以扶脾阳而达营分之郁。盖孙络满布腠理,寒郁于肌,孙络为之不通,非得阳气以通之,营分中余液必不能蒸化而成汗,桂枝之开发脾阳其本能也。但失此不治,湿邪内窜关节,则病历节;或窜入孙络而为痛,按之不知其处,俗名寒湿流筋。其郁塞牵涉肝脏,二证皆宜桂枝。"

提醒您:桂枝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第一套:


开的药要尽量好喝,才疗效更好。先要自己吃药,明白药之性,调理好自己之身体。


秋宜下药多用,温燥药少用,但因人而异。


秋天霜降后应下气,补药(芪)参之类少用,否则肛气不利。


药其味偏盛,入脏腑攻病。粮谷平和,并入五脏以养人。


周潜川用药分量十分大,且很少用补药,且方中多有发散之药,因其理论“汗法即是兴阳”。


周潜川方中多用风药。(如东垣升阳益胃,不复其阳气,胃就不好)


周潜川药中常加发散药(兴阳之义)。用升阳益胃:参、术、芪、连、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活、独活(三味发散)、柴胡、白芍、姜枣。其作用:(1)引经,可使诸药入经。防、升麻;(2)振奋阳气,有一两味就可以。


补药无有过于金石者。


单药


天花粉(栝蒌根)清热排脓。


阿胶补心阴长血脉,用黑驴皮,用东阿水煮。一切肉皮皆有滋阴补心之功。


麦冬清肺胃之火,天冬补肺之阴。


麦冬凉滋肺阴,天冬补肺。


参三七与人参同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都可治三焦之疾。


知母去肾火-倒阳药,男可阳痿,女可避孕。老人禁用,用麦冬代之。黄柏清膀胱火兼肾火。


知母抑制肾上腺,节欲。


感冒初起慎用地黄,易使阳证变阴证。血里热重者可用。


白芍苦平收敛。


元参之应用应知:肿瘤、虚弱之患者慎用,易使阳证转阴证。或元参加桂枝,元参加生姜。


川连败心火,入心经,外感初起不宜。


收敛药:脾经-龙骨;肾-牡蛎;肝经-珍珠母、石决明。


珍珠母-肝火,龙骨-脾火,牡蛎-肾火。


珍珠母可使心肾之力收敛一些,面色会好,新陈代谢下降,生阴气才能生长。阴虚之火烧人十分厉害,“雷龙之火”如肝经火旺头痛(当归、龙牡、桂枝、附子)。


珍珠母类龙牡,但收敛力弱,配丹参、沙参。


代赭石-赭石入手少阴、足厥阴经,怯则气浮,重以镇之。以镇虚逆,故仲景治伤寒、吐下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生石膏用不伤胃,其性微寒,不必煅用。不是大寒品。


羚羊角粉6包煎煮20分钟,治癃闭。


万年青强心去火。



黄连、焦栀子也是去心火的。


血见愁:草药,对胃肠炎症、便血、腹泻、痢疾,有奇效。


血见愁(草药)治淋病、性病,治泌尿系统特效。


蔓荆子,疏散头面之风,或用于外感(蔓荆子、菊花、石膏),治少白头。


蔓荆子用外感初起兼咳嗽者。


浙贝母:开窍,调气,恢复肌纤维 *** 性(止咳反弱)。


附子辛温通十二经,麻黄、细辛有兴奋作用。


香附子-温小腹(微温,偏凉,辛温可代麝香)


当归炭治月经不来。当归先煮一阵有活血之用,长时间煮当归,挥发油完了,形成于碱,有破血作用。


川芎煮水可堕胎。


法罗海,黄酒、水酒各半煮-治胃痛。


桑叶熄肝火明目。


白豆蔻作用平散,肉豆蔻作用温中。


僵虫补之人蛋白酶,软坚化结。


蟅虫3-10,破血逐淤,续筋接骨。急腰扭伤,研末吞服甚效。


厚朴:当烟吸可促进肠之蠕动。


当归炭-破血(用于月经不来),含当归碱。当归少煮止血,久煮破血。


吴萸子热而走窜,寒证用,麝香也走窜,但无热,寒证不用。


干姜兴脾阳,守中。


冰片、薄荷降低血白血球。


史书记:周文王无嗣,食苡米饭而有子。


夏季须用人参补气。


夏枯草-协调人身之钠、钾平衡。钾多人瘦,钠多人肿。


淋病单用生甘草泡水饮用见效。


麻黄可用芝麻杆代之,发表亦可。


麻黄走表,但伍细辛则补人,类睾丸素。


麻黄碱,先作用于中枢,再作用于气管平滑肌。麻黄加石膏则发汗力差。


独活引入少阳;羌活引入太阳;葛根引入阳明;柴胡引入少阳;足少阴-细辛-可直往督冲。


丹参-清血热,可代苍术白虎汤、四物汤,但扩张血管,去湿热。


柏子仁-甘平,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便溏、多痰者慎用。


眼科内障凡属阴证者,宜大量用附子。注:周潜川用药分量十分大,且很少用补药,且方中多有发散之药,因其理论“汗法即是兴阳”。


青葙子(益母草子)即充蔚子,降肺气入肾。


牙齿痛用地骨皮,牙缝出血用茅根。


旋覆花降气。菊花清上。


密陀僧壳治瘰疠。


霍香2,治脾胃吐逆最要之药。胃湿困脾阳,倦怠无力,饮食不好,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一惟舌有浊垢面漾漾欲反者最佳。


藿香:舌苔浊垢者最捷之药。


单用党参、黄芪虚人不受。


穿山甲、王不留行,妇人服了乳长流。


血压高之人也眼压高,病主在肝。眼压高的兵刃,用草决明煮水用。


玄胡调血,调气。浙贝解痉,使肌肉有 *** 性。白芷止血。甘松调气。全蝎解痉,使胃管收缩。


丹参二两治倒天柱。气不通(阳明)-藕节20、败酱20


草决明有缓下作用,降眼压。不用白术类,因其燥,车前子利水下行,麻细附益阳气,补肾,治目。


草决明:治高血压,大便不通。


枳椇子,强心解酒,泡酒好喝。与金樱子、大枣、党参、人参、枸杞、臾肉,共泡酒好喝,十分甜。青梅、竹叶、菟丝子藤可配绿色酒。若加地黄则为黑酒。


附子、干姜纯阴证可用。


丝瓜藤近根之汁-主中耳炎。尿碱主治发颐。黑目仁有白点者肾水枯。


血压高可用元明粉。加姜附温阳。


月经过去或将完,柴胡可多用点10g。


马钱子制法:49天(冬)以尿浸之,二天一换;去壳(壳伤人)炒至焦黄,研细末。


金钩梨(西南曰:拐椒),当水果吃可戒酒。


西瓜食用过量,反而不利尿,同时瓜毒产生高价铁Fe3+


茯苓治周身水,猪苓治大肠水(配石膏),亦用防己苈黄汤(防己、川椒、葶苈、大黄),泽泻治膀胱水,白术治脾水。


焦白术、桂枝利尿,炒白术健脾。


铁锈60重坠(镇),降气血,周先生治高血压方中,肠与生牡蛎15、紫石英30为伍。(铁锈外科治牛皮癣)。


药组


信石(砒霜)以牛黄之寒防其过热。信石、硫磺起命门火。


金银花,何首乌用于血脂高。


生苡仁、泽泻利水分但伤阴,外感初起少用,否则不易退烧。夏日高烧加霍香、薄荷、法夏、茯苓、生姜两片用以发散。


丹参与桂枝可代用四物汤。


芩连-桂枝-熟地、元参(配伍)


陈皮(燥湿)、法夏(祛痰)加黄芩调胰、胃。加苍术治寒痰。(阴阳相应,寒热互用)


蝉蜕-降压;胃阴不足-舌裂;石决明-敛肝;龙骨-敛脾;牡蛎-敛肾。


周潜川泻药-芒硝、石膏。入慢咽(似痛不痛,似痒非痒)于石膏中用芒硝好。


麻、桂:中国西南治疾不离之。


沙参-如恐人参太热可以代之。如白血病者发热(胃阴亏、肺阴亏),小柴胡汤中加沙参代人参。


药对:茵陈、竹茹(调胆汁);陈皮、法夏;丹皮、酒军(苦寒凉血)。


药对:苍术、茅根


桂枝强心利尿,加木通又是利尿之品。


法夏与生龙牡,破积软坚。


柴胡无芩、栝蒌不消炎、清热;柴无芍药不宽胸。薄荷治少阴头痛。柴无桂不消痞(寒凝或阳亏)。柴胡加法夏才降胃气。


诸子皆降:苏子治咽痒,下肺气。莱菔子治腹胀,下胃气。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三子养亲)变为祛痰剂,治乳痈、结核之类。


夏枯草:破积,软坚(如胫骨肿)。聪明益气用蔓荆子。


当归、熟地、蔓荆子、生芪治少白头。


桑寄生、桑枝、桑皮:手脚麻木,其性质差不多。独活是下行的药(但本草讲独活上行,羌活下行)。桑枝入手太阳。桑寄生入足太阳,五加皮去湿痹、治腰腿痛;真五加皮香味较浓。


沉香燥,一般配石膏同用。霍香、赭石去秽,(赭石与旋覆花同用),胃溃疡,口中有菌。溃疡病为肾亏,用麻细附、八珍,补肾、补气血。


头顶烧用龙牡,下气养阴。


清凉强心-甘草、赤小豆、万年青。温热强心-姜、桂、附。


肉桂、川连、紫石英,可用于心脏病。



第二套:


中风晕倒不言,皂角细辛开辟。 (皂角、细辛)


若见痰涎壅盛,急来沉木南星。 (沉香、木香、南星)


语言蹇涩,竹沥菖蒲;口眼喎斜,防羌竹。 (竹沥、菖蒲、防风、羌活、竹沥)


左瘫血惫,芎归大约为功。 (川芎、当归)


右痪气虚,参术大都为力。 (西洋参、白术)


手足抽风搐摺,防风羌活勿迟。 (防风、羌活)


头颅疼痛伤寒,羌活川芎要亟。 (羌活、川芎)


身痛须知苍术与羌活,喜得麻枝发汗来。 (苍术、羌活、麻黄、桂枝)


表邪要识紫苏和青皮,最爱柴芩消热去。 (紫苏、青皮、柴胡、黄芩)


汗出多而欲止,桂枝芍药奚辞。 (桂枝、芍药)


裹积热而思凉,黄芩黄连勿置。 (黄芩、黄连)


热极诟言乱语,芩连栀柏齐施。 (黄芩、黄连、栀子、黄柏)


邪深便实发狂,朴实硝黄均适。 (厚朴、枳实、芒硝、大黄)


口渴不离膏与母,心痞不外枳和连。 (石膏、知母、枳实、黄连)


胸膨则青皮桔壳,烦懊则栀子竹膏。 (青皮、桔梗、枳壳、栀子、竹茹、石膏)


尔乃不眠烦热,竹茹枳实先提。 (竹茹、枳实)


他若不寝鼻干,芍药葛根并授。 (芍药、葛根)


黄症用茵陈栀子,斑合玄升中。 (茵陈、栀子、玄参、升麻)


寒资附子干姜,暑宜香薷扁豆。 (附子、干姜、香薷、扁豆)


湿在肌肤之际,药无苍白为尤。 (苍术、白术)


火发心肺之间,泄用芩连勿后。 (黄芩、黄连)


脾火不忘白芍,小肠必用木通。 (白芍、木通)


膀胱黄柏泄不难,知母肾家应必用。 (黄柏、知母)


曲屈无根火炽,还须栀子玄参。 (栀子、玄参)


内伤元气阳虚,那药洋黄甘草。 (西洋参、黄芪)


果是脾虚胃弱,淮山白术掘起根。(山药、白术)


居然食积内伤,神曲麦芽为厥首。(神曲、麦芽)


内积香楂草果,酒伤连葛乌梅。 (香附、山楂、草果、黄连、干葛根、乌梅)


消冷巴豆通关,消热大黄可泄。 (巴豆、大黄)


迨至内结顽痰,需川贝瓜蒌枳实相资。 (川贝、瓜蒌、枳实)


胸停痰湿用陈皮半夏茯苓合配。 (陈皮、半夏、茯苓)


或问风痰何药,南星白附功归。 (南星、白附子)


既存经络有方,竹沥生姜汁对。 (竹沥、生姜汁)


两肋积痰推白芥,老痰海石用为魁。 (白芥、浮海石)


肺寒咳嗽合麻黄,初感杏仁当进锐。 (麻黄、杏仁)


如遭热嗽,桑白黄芩。 (桑白皮、黄芩)


若患久痨,款冬五味。 (款冬花、五味子)


喘急讨桑皮苏子,虐新寻草果常山。(桑白皮、苏子、草果、常山)


久寒白蔻补元阳,始痢大黄通滞累。(白豆蔻、大黄)


热痢大都气滞,黄连枳壳勿推辞。 (黄连、枳壳)


后重次是裹拘,木香槟榔为首队。 (木香、槟榔)


痢白久而气弱,茯苓白术能培。 (茯苓、白术)


痢赤久而血虚,熟地当归最适。 (熟地、当归)


若是腹遭泄泻,须寻白术茯苓。 (白术、茯苓)


忽然水泄甚尤,必用良方滑石。 (滑石)


若见元阳下陷,当用升柴更寻玉叩源流,诃子尤为领命。 (升麻、柴胡、玉叩、诃子)


比及藿香除霍乱,半夏必与同行。 (藿香、半夏)


半生下处吐呕停,柿蒂服时次逆定。(柿蒂)


吞酸岂云无药,神曲和苍术乃灵。 (神曲、苍术)


食杂莫谓难医,炒栀与炒连堪用。 (栀子、黄连)


气提欲顺,香附同乌药之情。 (香附、乌药)


胀慢祈消,厚朴准腹皮之性。 (厚朴、腹皮)


宽中和,砂仁枳壳。(砂仁、枳壳)


水肿宜,泽泻猪苓。(泽泻、猪苓)


饮积中满,则用南星半夏。 (南星、半夏)


癖瘀积聚,急施莪术三棱。 (莪术、三棱)


食停多在右殃,枳实不离香附类。 (枳实、香附)


血癖每从左积,桃仁配与红花经。 (桃仁、红花)


阳衰芪附不宜轻,阴弱熟当比照应。(炙黄芪、附子、熟当、当归)


补气者,人参黄芪首出;补血者,当归熟地头名。 (人参、黄芪、当归、熟地)


破瘀,须归尾桃仁;提气,任升麻桔梗。 (归尾、桃仁、升麻、桔梗)


识得此时真妙药,人间何在不安宁。


是乃痨热声嘶痰嗽,则竹沥童便调和。 (竹沥、童子尿)


甚至而暴血吐红,需大黄桃仁担荷。 (大黄、桃仁)


血吐久而不止,用当归生地麦门冬。(当归、生地、麦门冬)


血号衄而鼻流,枯草芩芍安能放过。 (夏枯草、黄芩、芍药)


大都止血,京墨韭汁最为宜。 (京墨、韭菜汁)


小便满红,栀子木通皆主药。 (栀子、木通)


虚自汗兮,黄芪白术。 (黄芪、白术)


头眩晕者,川芎天麻。 (川芎、天麻)


麻谓气虚,白术参芪共托。 (白术、人参、黄芪)


木乘痰湿,桃仁苍夏无忧。 (桃仁、苍术、半夏)


痫自内慌张,当归扶其倒乱。 (当归)


狂因中乏主,黄连救厥风磨。 (黄连)


名为痫症则痰迷,奚脱南星半夏。 (南星、半夏)


呌做健忘惟心紊,曷求远志菖蒲。 (远志、菖蒲)


怔忡惊悸,则茯神远志同帮。 (茯神、远志)


不寝虚烦,用枣仁竹茹不错。 (枣仁、竹茹)


任彼哪般头痛,蔓荆川芎荆芥力相扶。 (蔓荆、川芎、荆芥)


管他哪样头风,白芷藁本蓁艽功克破。 (白芷、藁本、蓁芄)


右痛参芪追痛本,左风当熟止风波。(人参、黄芪、当归、熟地)


乌须黑发首乌宜,鸣耳肾虚龙骨佐。(首乌、龙骨)


熟记君臣明佐使,栽成妙用救坎疴。


且有鼻内生疮,快拿黄芩为上药。 (黄芩)


采及鼻渊之药,辛夷仁实可当。 (辛夷、仁实)


眼肿五黄翘风芥,蒺藜木贼目翳殃。 (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生地黄、连翘、防风、蒺藜、木贼)


瘴从中暗目何堪,四物决明奚放。 (决明子)


痈痿肺生灾可患,二冬薏米何妨。 (天冬、寸冬、薏米)


若除脑豆桔甘芎,孰治咽喉痛症。 (龙脑、山豆、桔梗、甘草、川芎)


心胃痛兮,栀子还须香品以安康。 (炒栀子、木香)


腹冷痛也,吴萸更待良姜而扫荡。 (吴茱萸、良姜)


白芍酸寒能收补,会同甘草腹除殃。(白芍、甘草)


没药破血性温平,和合乳香止诸痛。(没药、乳香)


腰厥惟杜仲成功,并羡故纸良。 (杜仲、补骨脂)


肋痛决是青皮,采取还添白芥党。 (青皮、白芥、)


风痛苦缠手臂,薄荷姜活桂枝汤。 (薄荷、姜活、桂枝)


疝气潜郁于下焦,元胡茴香川楝尚。(元胡、茴香、川楝子)


所以湿热脚痛,必用木瓜苍术黄柏乃舒长。 (木瓜、苍术、黄柏)


然则下元虚损,牛膝木瓜调均。 (牛膝、木瓜)


岂其痿癖忽临,洋参黄芪配合。 (西洋参、黄芪)


半身不遂,川乌用处草乌茫。 (川乌、草乌)


肢节痛风,羌活去和独活用。 (姜活、独活)


风痛多摩上部,灵仙两活梗枝必用相连。 (草灵仙、羌活、独活、桔梗、桂枝)


湿痰瘘匡下焦,防己木通柏膝原当一串。 (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消渴合乌梅石粉,生津须五味冬参。(乌梅、石膏、花粉、五味子、寸冬、玄参)


遗精则龙骨牡蛎当伸,尿闭用木通车前为首。 (龙骨、牡蛎、木通、车前草)


如遭下陷脱肛,则用升麻柴胡可治。(升麻、柴胡)


若患诸虫烦闹,还使使君榔玉如珍。 (使君子、榔玉)


妇人腹痛为殃,吴萸归香附。 (吴茱萸、香附)


女子月经壅塞,红花并桃仁。 (红花、桃仁)


忽然经血崩流,炒地榆与蒲黄可治。(地榆、蒲黄)


如见精寒下滞,炒干姜与香附同医。(干姜、香附)


应知白术黄芩安胎有益,切记炒姜益母产后夫人。 (白术、黄芩、炒姜、益母草)


若是精通药理,援笔方会通神。


曾见妇人吹乳,白芷连川贝妙乎。 (白芷、川贝)


亦逢童子积疳,芦荟与使君合力。 (芦荟、使君子)


惊风乃朱砂镇起,诸毒惟艾炙劈开。(朱砂、炙艾叶)


患彼有痈疮作痛,须二花川贝安排。 (金银花、川贝)



败脓不去何生肌,白芷龙香安镇。 (白芷、龙骨、乳香)


疔疮发来沾贱恙,白矾冰麝消灾。 (白矾、冰片、麝香)


疳毒必资五倍,曷殊土茯治杨梅。 (五倍子、土茯苓)


癫风必用陀僧,岂无白硫除癞疥。 (密陀僧、白矾、硫磺)


黄柏合同官轻粉,可治廉疮。 (黄柏、轻粉)


童便调灌太和烧,急疗杖败。 (童子尿)


怎样诸疮肿毒,连翘蒡子用无涯。 (连翘、牛蒡子)


甚么皮破伤风,星夏防风特大概。 (南星、半夏、防风)


聚尔火烧汤烫,有黄矾二位可宽。 (大黄、白矾)


卒然犬畜咬伤,则甘杏二药必赖。 (甘草、杏仁)


毒蛇咬伤害须臾,白芷偏能救害。 (白芷)


不明毒从何中,香油灌醒自应之。 (香油)


该误伤诸骨硬喉,狗沫吞消不用买。 (狗吐沫)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中草药: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