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商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阿里商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第1张

1、阿里巴巴前传:海通翻译社、中国黄页

创立阿里巴巴前,马云于1988-1995年在杭州电子工学院做英文教师,并在期间创办过海博翻译社(1994)。1995年马云从杭州电子工学院辞职,与合伙人筹集2万元创办海博网络公司,运营“中国黄页”,“中国黄页”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网站,主要定位为网页设计,彼时互联网热潮刚刚开始在中国出现。“中国黄页”随后被当地电信局收购,马云和创业团队因与新东家经营理念不合而离开,第一次创业就此告一段落。

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受邀请协助国家外经贸部建立系列网站,其中包括网上广交会、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系列网站,网站的主要模式是将企业的信息和商品搬到网上展示,使用互联网新工具企业提供宣传推广服务,这些网站已初具B2B模式的雏形。

马云团队所创建的网站受到许多企业追捧,并实现“当年创建、当年盈利”,这样的经历让整个团队认识到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中潜藏的巨大商机。1999年初,阿里巴巴在杭州正式成立,成立时的18名员工被称为阿里“十八罗汉”。

 

 

2、阿里创业初期:B2B模式逐渐成型

阿里巴巴成立前,做外贸生意的中国中小企业可选途径一般只有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沿袭中国黄页和外经贸部经验,阿里巴巴创建后定位“中国中小企业贸易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站设计+推广”服务,即打造“网络义乌”模式。“网络义乌”商业模式要求有足够的供应商,供应商再吸引买家前来,交易信息由此逐渐丰富。1999年2月阿里巴巴网站上线,7月会员达38万名;9月会员人数增长至8万名,库存买卖信息20万条,日新增信息800条;截止1999年年底时,阿里巴巴的会员人数已超越10万。

经历创建后的两轮融资,资金充裕的阿里巴巴从2000年开始疯狂的海外扩张,先后在香港成立公司总部、英国设立办事处、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并建立分布在韩国、日本、台湾等地的合资公司,并高薪引进人才。最显著的例子是,当时阿里巴巴硅谷20多人的团队比杭州200多人的薪水开支还要高几倍。2000年9月,阿里巴巴举办中国互联网史上著名的“西湖论剑”,马云与新浪王志东、搜狐张朝阳、网易丁磊等网络领域领军人齐聚杭州,阿里巴巴知名度迅速提高到与三大门户一样的高度。

高速扩张为阿里巴巴直接带来的是高企的成本开支,公司经营成本骤然抬高,截止2000年底,阿里账上剩余资金只够整体公司维持半年运营,而此时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网络经济寒冬瞬间而至。2000年10月,为纠正初期高速海外扩张带来问题,阿里巴巴内部举行的“西湖会议”,提出3个B2C的战略转向——Back To China (回到中国),Back To Coast (回到沿海),Back To Center (回到中心)。简单解释,Back To China是要全面收缩战线,撤站裁员;Back To Coast是将业务重心放在沿海六省;Back To Center指回到杭州本部。

除了压缩成本,“西湖会议”后分别推出“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等开流项目,向供应商提供额外的线上和线下服务,并收取会员费用,探索盈利模式。2002年,阿里巴巴又推出“关键词”服务,同年首次实现盈利。此后阿里巴巴的“会员费+增值服务”模式的B2B道路开始清晰。

3、从B2B到C2C:布局淘宝、支付宝

2003年初,在阿里巴巴B2B核心业务盈利稳定后,马云为寻找新增长点开始日本之行。据《马云十年》中所述,孙正义为前来“取经”的马云团队讲述雅虎日本的商业模式,以及雅虎日本为何会战胜eBay日本。孙正义表示既然雅虎日本能凭借本土化策略在日本C2C市场胜出,阿里巴巴同样能在中国成功。日本之行坚定马云推出C2C业务的决心,而且在他看来,C2C的推出同样是“通过进攻来防御”的需要。

2003年5月淘宝成功上线,7月份阿里巴巴宣布1亿元人民币投资淘宝,11月推出网上实时通信软件贸易通(现在的阿里旺旺)。当时淘宝在C2C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eBay易趣,2003年eBay易趣在C2C市场份额高达90%左右,并于中国主流门户签订排他性的广告协议。但这并未阻止淘宝的发展,凭借“免费模式”的推出,以及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及提升,淘宝网迅速聚拢人气。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宣布再向淘宝网投资10亿人民币,淘宝网继续免费3年。从市场份额来看(据易观国际数字):2005年底淘宝C2C市场份额5774%,eBay易趣3146%,拍拍网376%;2008年底淘宝C2C市场份额86%,拍拍网72%,eBay易趣66%。

随着淘宝网的快速发展,在线购物支付中的信用与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阿里巴巴开始寻求打造自己的支付模式。2003年10月,支付宝上线。支付宝采用担保交易的模式,买家先把钱打给支付宝,当收到购物用品并检查无误后,再通知支付宝付款给卖家。担保交易彻底打消网购用户的担忧,让购物变得简单高效,支付宝推出后广受欢迎。2004年12月,阿里巴巴成立支付宝公司,支付宝网站上线并独立运行。据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数突破55亿,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

4、2005年阿里巴巴关键词:并购雅虎中国

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加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兑换阿里巴巴集团39%普通股(完全摊薄),并获得35%投票权。雅虎中国的资产包括:雅虎门户、搜索、IM产品,3721等。通过此次交易,阿里巴巴业务涵盖电子商务、搜索、门户和即时通讯,成为当时互联网公司中业务覆盖范围最广一家。马云解释雅巴战略合作原因时称“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未来的电子商务离不开搜索引擎,今天获得的整个权利使我们把雅虎作为一个强大的后方研发中心”。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是B2B和C2C的电子商务,而雅虎中国的主要业务是门户和搜索,搜索和门户能够为阿里巴巴的主业电子商务提供流量,双方存在协同效应,这就是阿里巴巴“并购”初衷。

 

 

但“协同效应”的美好愿景很快遭遇失败现实。由于战略发展方向不明及文化冲突等原因,阿里巴巴接手之后,雅虎中国开始关闭大量业务,其中3721上网助手被改造成新的雅虎助手,雅虎中国专注搜索。此后阿里巴巴为“重振”雅虎中文搜索,进行了大规模的广告推广,但效果一般。

2006年8月,马云首度承认“雅巴联姻”的失败。

2009年1月,中国雅虎(2007年雅虎中国更名为中国雅虎)正式放弃发展3721和雅虎助手的业务,并表示中国雅虎核心业务将转向生活服务的电子商务化,中国雅虎搜索业务被完全淡化。

5、2006年-2009年:围绕核心业务的多元化拓展

口碑网。2006年10月阿里巴巴宣完成对口碑网的收购,借此进军分类信息领域。口碑网创立于2004年,主要提供生活黄页、分类信息和多个垂直搜索,为本地化“吃、住、玩”生活社区网站。

2008年6月,中国雅虎与口碑网整合成立雅虎口碑公司,阿里巴巴希望借助中国雅虎的平台对口碑网实现全国性的扩张,将雅虎口碑打造成生活资讯平台。2009年8月阿里巴巴宣布在大淘宝的战略下,口碑网注入淘宝网,口碑网的定位从生活资讯转向电子商务的信息服务平台。短短3年内,口碑网的战略方向一再变化。

阿里妈妈。阿里妈妈2007年诞生,其商业模式可简单概括为“中小网站站长将广告位放到阿里妈妈上如同商品一样销售”,即广告=商品。阿里妈妈的使命被表述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广告”。2008年9月,淘宝兼并阿里妈妈,阿里巴巴集团希望借阿里妈妈覆盖的流量为淘宝卖家提供站外推广服务,而淘宝网巨大的成交量也能为阿里妈妈输送流量价值,构建更大的电商生态。兼并发生时阿里妈妈已聚集40万家网站30亿流量,日覆盖人群8000万以上。2010年年初,阿里妈妈更名为淘宝联盟。

阿里软件与阿里云。2004年,阿里巴巴投资3亿元成立阿里(中国)软件研发中心,2007年1月阿里巴巴软件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进军企业商务软件领域。阿里软件定位用全新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服务,满足其在电子商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需求。马云对此表述为“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阿里软件的目标是要让天下没有难管的生意”。2009年8月,阿里巴巴集团将阿里软件旗下的管理软件业务作价208亿元注入阿里B2B业务公司。阿里软件余下的资产,包括与管理软件无关的核心技术,继续为阿里巴巴集团所拥有。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成立“阿里云”,阿里云由原阿里软件、阿里巴巴集团研发院以及B2B与淘宝的底层技术团队组成,目标是打造以数据为中心的先进云计算服务平台。根据阿里巴巴官网资料显示,阿里云将致力于提供完整的互联网计算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数据采集、海量电子商务数据快速处理,和定制化的电子商务数据服务,以助阿里巴巴集团及整个电子商务生态链成长,并在近期推出了阿里云OS系统,以及整合阿里巴巴旗下电子商务服务的阿里云手机。

阿里金融。2007年6月,阿里巴巴与建行工行联合推出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面对网商)。在贷款项目执行过程中,阿里巴巴和银行共同建立了信用评价体系与信用数据库,一方面减少暴露风险,另一方面帮助企业降低贷款门槛,继续着阿里巴巴做电子商务的基础服务角色。

2010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与复星集团、银泰集团、万向集团等联合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并获得国内首张电子商务领域的小额贷款公司营业执照。2001年6月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2亿人民币,阿里巴巴占股70%,这是第二家阿里巴巴合作成立的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在阿里巴巴B2B业务、淘宝网等平台上运营,贷款金额上限为50万元,面对风险控制问题,阿里巴巴称“阿里内部在客户准入、客户资信调查、风险追踪等方面,采取全程互联网监控,而外部由当地地方政府监管”。阿里巴巴小额信贷公司截止重庆公司成立共为4万家微小企业发放贷款,金额累计达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4%(全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平均为261%)。

6、核心业务裂变:淘宝商城与一淘网

随着中国网络购物人群数量的快速发展,电商B2C模式逐渐兴起,京东商城、新蛋、红孩子等一批B2C电商快速崛起。据艾瑞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占比为68%,预期2013年占比至少上涨至30%。2008年4月,淘宝网推出淘宝商城宣告淘宝网正式进入B2C领域。2010年初淘宝商城发展加速,相继推出淘宝电器城、淘宝名鞋馆等垂直商城;2010年11月,淘宝商城启用独立域名tmalcom,并开始大范围投放广告。

除了B2C业务外,阿里巴巴垂直商品搜索业务也在2010年逐渐成型。2010年10月,阿里巴巴推出一淘网。一淘网立足于淘宝网的商品基础,打造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全网的独立购物搜索引擎。

2011年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分拆成三个独立公司:C2C淘宝网、B2C淘宝商城、搜索引擎一淘网。截止拆分前,淘宝商城拥有4亿多买家,40000多家商户,70000多个品牌;一淘网收录商品总量6亿以上,B2C商家数量上千家(包括淘宝网、淘宝商城、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及凡客诚品等),相关购物信息2亿条以上。

2011年9月19日,淘宝商城宣布开放B2C平台战略,同时与包括一号店、乐淘、新蛋、银泰网等38家国内知名垂直B2C企业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至此淘宝商城的平台战略更加清晰化。

7、战略新走向:从大淘宝到大阿里

2008年9月,阿里巴巴启动“大淘宝”战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投入50亿人民币支持“大淘宝”计划。马云解读大淘宝战略为“大淘宝就是要做电子商务的基础服务商,让用户在大淘宝平台上的支付、营销、物流以及其他技术问题都能够做到顺畅无阻”。“大淘宝”战略公布后不久,阿里妈妈并入淘宝,阿里上线无名良品(打通B2B与淘宝平台),形成B2B2C电子商务生态链条。

2010年6月,淘宝正式推出“淘宝大物流计划”。2011年1月,阿里巴巴发布升级版物流战略,与合作伙伴投资千亿建设覆盖全国物流体系,以推动社会化物流平台的建设,解决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

2011年6月,“大淘宝”战略升级至“大阿里”战略。阿里巴巴集团表示“大阿里将和所有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充分分享阿里集团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服务的消费者群体、商户、制造产业链,整合信息流、物流、支付、无线以及提供数据分享为中心的云计算服务等,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基础服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马云在2011年年初表示,淘宝今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必须SNS化。5月淘宝CEO陆兆禧进一步强调淘宝的SNS化是为了更加贴近用户,并为用户搭起一张网,强化用户之间的关系。准确的说,淘宝SNS化并不是单独新建一个SNS社区产品,而是通过关系来强化在站内对于购物经验的分享。

 

缺点:
1、信息量大,信息整合做的稍微差点,使得用户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进而会降低用户的粘性。
2、产业链庞大,各个产业开发运营成本较高,维系产业链用户的成本较高,使得各平台之间的广告投入加大来增强盈利,但这样致使广告的虚假性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进而损害用户的利益,进而影响用户的忠诚度。
建议:
1、加强搜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使得信息的整合更加有效。
2、深度挖掘已有用户的购物体验,开发出符合用户购买行为习惯的产品,增加用户的回头购买率,进而增强用户的粘性,提升用户的购物满意度,最终增强用户的忠诚度。
优点:
1、为用户提供了庞大的信息量,满足了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2、以购物为目的行为,配合其他信息的服务,促进了商品浏览量,进而促进了商品的成交率。
3、阿里巴巴阿里软件、阿里妈妈、淘江湖、口碑网、淘宝平台环环相扣为卖家解决了从货源,库存到推 广销售等一系列的问题。
4、社区营销提升了商品的交易率。

简单说,马云一直就是在做“平台”的(也可以理解为“中介商”),做平台而不是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直接参与者。阿里是B2B平台、淘宝是C2C平台、淘宝商城是B2C平台这都不是直接的生产商和销售商,而是扮演的平台和中间商的角色。让有需求的买卖双方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只要负责和管理好平台,宣传和推广该平台,保障平台正常有序的运营即可。还需要明白,在电子商务整个流程当中,可以做的环节非常多,物流环节只是一部分。任何企业或公司都不可能将产业链从上而下全部吃遍!如果整个产业链都是你一家独大的话,那也就意味着这个产业的终结。
马云之前一直坚称,阿里和淘宝“绝对不会做物流”。但是作为电子商务行业中的教父级人物,马云不可能不懂得物流的重要性。若发展B2C平台,只有真正介入物流,才是对卖家负责任的表现。未来无论是自建物流还是合作建物流,相信淘宝一定会加深对物流的掌控力。
下面可以看下关于“淘宝大物流”计划相关报道:
2010年6月11日,淘宝宣布正式推出淘宝大物流计划,核心包含淘宝物流宝平台、物流合作伙伴体系,以及物流服务标准体系等三大块内容。首度上线的淘宝物流宝平台是由淘宝网联合国内外优秀的仓储、快递、软件等物流企业组成服务联盟,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外包服务,解决商家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包装)和递送难题的物流信息平台。
2011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投入1000亿资金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前期将在全国建立仓储网络体系。“初步设想将在华北、华中、华南三个区域仓储用地的开发体量初步设定在每个区域100万平方米左右”。对此马云的解释是,“其实我第一天说我们也不想做资金流,但有的时候,你不去做解决不了问题。现在物流又碰上大问题了”。同时马云强调不会和快递公司抢饭碗,“不会涉及到后端与客户接触的快递服务,不会把货物送到客户家。”

商业模式: 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的部门之间、乃至与顾客之间、与渠道之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关系和连结方式。简单一句话,商业模式是指企业通过什么方式赚钱。
创新商业模式:
点:从商业模式的某一个要素出发
从定位、业务系统、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出发,都有可能创新商业模式。
线:思考价值链上的机会
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等环节,如果考虑到横向的合作伙伴或者相邻产业链,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就更多了。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竞争、利益共享或者风险共担等关系,充分分析这些关系,或可以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突破的机会。
面:跳出行业
拜波特五力模型所赐,企业家和企业都习惯了从行业自上而下的分析思路,然而,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跳出山再看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这时候,商业模式创新没准就出现了。
体:创造新企业物种
更为激进的是根本不考虑所在行业,而是将企业看成商业生态圈的一个物种。为了更适应环境或者更好的成长,科学家会改变生物的基因,或者通过杂交等手段创造新的物种。企业也是同样道理,如果创造出来一个全新的物种,则跟任何竞争对手都有结构化差异性,一举赢得竞争优势或未可知。

假设是淘宝的一名初级数据分析师。为了够迅速地了解业务,从而更快胜任工作,高效且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思考以下这些问题。

问题一:「手机淘宝」这款产品的收入模式

问题二:从产品名称、产品是什么、产品亮点、用户的使用场景、行业等维度对「手机淘宝」这款产品进行理解

问题三:手机淘宝的用户画像

问题四:假如双十一大促主活动页面的用户量低于预期,可以通过哪些运营手段来获取更多流量

问题五:从淘宝女装品类作为切入点,如果做“淘宝女装品类“的运营,可能要关注哪3-5重要的指标
① 淘宝作为电商平台,最基础的收入为 手续费收入 ,通过买卖双方交易而产生佣金,手机淘宝作为网页淘宝的延伸,同样以此收入模式为基础

② 淘宝推出了88VIP增值服务,因此也有 增值服务收入 ,如下图所示:
1、产品名称:手机淘宝

2、产品是什么:满足淘宝用户在移动端完成各类商品的选购以及相关服务如:支付和物流查询

3、亮点与同类相比:淘宝与拼多多相比

A)淘宝产品质量相对有保证:店铺保证金、7天退换、评价体系、支付宝到货后支付、优质用户闪退货、店小二裁判等;

拼多多0元入驻,不限制ip,无货源店群(很多是淘宝出来的)导致假货泛滥。

B)平台安全可靠:

淘宝03年成立,经过多年发展,平台、客服、物流、支付都已经过了大量用户的考验,能为商家提供稳定安全的平台服务

C)可持续发展:

供货商、平台、物流到用户产业链完整,可通过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各环节降低成本,利用大数据计算给需要低价的用户提供精准推送;而提供低价商品抢用户很容易,但要一直承担得起低廉的价格却很难,拼多多亿元补贴抢高端用户,遭到了各大品牌的拒绝。

另外拼多多不支持电脑版,淘宝大屏幕选产品更有优势(好像都不完全是手机淘宝的优势)
查询百度指数、talkingdata、酷传等来分析手机淘宝用户在年龄、性别、收入、地区等维度的特征

百度指数:

Talking Data:

同时根据艾媒网提供的《中国移动电商行业监测报告2018》中所给出淘宝用户收入水平:

对以上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性别比例:百度指数与移动观象台在淘宝男女比例统计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男女比例差异并不大;

年龄构成:使用手机淘宝的用户年龄大多集中于26岁到35岁人之间;

收入水平:超过60%使用淘宝的人为月收入为5k以下;

区域分布:在地区上,虽然沿海发达区域使用较多,但是二三线城市、区域的用户使用次数也不少;
分解用户参与活动的流程,大致为如下:

用户打开APP >> 点击进入活动页面 >> 选择商品 >> 付费

用户在打开APP后跳转到活动页面的流量不符合预期,可考虑以下因素:

活动主页面不够醒目

页面入口放置位置不恰当

本身打开APP流量不足

可以针对该问题进行活动页面位置以及内容设计的调整,设计出另外两套方案,如:

用户进入APP后除了主页面展示双十一入口,可以增设APP推送,增加活动曝光

调整活动入口放置位置,比如放置到单手 *** 作可以不费劲直接点击到到的位置

然后抽取5%-10%的用户进行A/B测试,以测试结果为导向调整方案。
做“淘宝女装品类”运营最终目的仍然为盈利,盈利总额取决于最后成交的总额。

最后得出可能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有:

1 产品浏览量

2 添加到购物车转化率

3 付款转化率

4 退货率

5 订单成交均价

小红书代写,说白了就跟当年的淘女郎一样,是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催生出来的一个必要产物。现在不仅仅是小红书,淘宝、携程、大众点评、网易严选等等都形成了自己的代写产业链。

回顾“千万收入淘女郎”是怎么火的

大家还记得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敲钟的时候,那个叫做何宁儿的“淘女郎”么?何宁儿就代表了一个淘女郎族群,这是阿里电商业务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阿里巴巴最开始做的业务是B2B业务,B2B业务很简单但搞定供应商很难,而且赚钱也容易,直到现在B2B都还是阿里巴巴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不过渐渐的马云为首的阿里核心高管层意识到C端的业务市场要比B端大得多,于是派遣孙彤宇(原蚂蚁金服CEO彭蕾的前夫)组建团队秘密开发淘宝业务。只是没想到的是C端比B端还要难做,C端用户体量大很多,用户需求也更千奇百怪。

淘宝发展起来以后,慢慢地引入了服装等品类,不过服装有个问题啊,买得不合适就没办法穿,这样退换货也特别麻烦,况且衣服也需要展示,没有人穿着就挂在架子上怎么看效果呢?你想想你去服装店买衣服,难道走过去试穿都没有直接说就是这件了?

于是开始出现了淘宝服装模特,但是不可能每家店自己养一个模特啊,这得花多少钱啊,于是就又催生了淘女郎这么一个产业链,从刚开始约拍、到现在寄拍,淘女郎也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现在最贵的淘女郎基本都有自己的工作室,你只管把衣服寄给人家就好了,人家有专业的团队帮你拍得美美的。甚至有的模特直接给你直播推广,这个就更厉害了,代入感更强。

内容电商催生的代写团队

跟服装一样,电商的很多产品其实是需要代入感很强的。社交电商、旅游电商、生活电商这些业务形态,本质上大多数都还是内容为主导。

一款化妆品好不好,大多是朋友推荐给你;一个地方到底适不适合你去旅游,你得知道这里有些什么;当地的美食好不好吃,你得参考别人的经验。

因此慢慢地也就催生了代写服务,同类型产品、同类型的旅游区、甚至同类型的美食,你想想一个人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所有地方都走一个遍,当然也渐渐的,同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代写团队,文案什么的可以无限复用,最多修修补补,上不同的什么的就可以了。

总之代写团队也一样是内容电商的特殊需求,只是已经形成产业链了而已。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阿里商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