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那么不好为啥还有那么多人支持拼多多?

拼多多那么不好为啥还有那么多人支持拼多多?,第1张

好不好?其实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而言的。嗯,因为现在对几个购物网站的一个横向的比较的话,那么我认为拼多多还是要比淘宝和京东好很多诶,不是好的一星半点的。因为兵哥的你可以去那边看一下,他的东西全部都是包邮和没有一样是不包邮的,总是我到现在都没有见过,所以要自己哄优惠点,哪怕我买过最便宜的东西,只有一米分钱,怕的是包邮的。一分钱都包邮,但是我是在淘宝里面看到很多都是要自己付邮费的,很多东西邮费都比那个东西贵了,那还要买个什么劲啊?我京东我根本就对他没感觉,我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在京东买东西的,可以说一般京东给我寄的东西都是奖品的人,没有一样是买的。另外当然拼多多也不好,不是在给他们打广告啊,也不好,不过我有些东西吧,嗯,我主要的是有些梦所结合了那个呃实际的情况的性价比说我发现还是在拼多多上买比较合适了,我就在上面买了,反正是不合算的,我从来都不买的啊,他从来不骗不到我一分钱的,因为自己傻嘛,被骗了那就说人家不好,其实也不是很对啊,不过确实毕竟是饿还是有一些人很容易要上当受骗的。有缘网过来说也不能够,因为我没有上当受骗就可以说啊,他是好的嘛,对吧?

大陆和美国官网可以分期购买,大家从蒙蒙整理的表格中可以看到,中国官网发售的IPhone11 64G这款手机月供229元,12期免息,还是比较划算的。

美国官网发售的IPhone11 64G这款手机月供206元,也是12期免息,比中国官网便宜一点。但是加上代购和运费后,还是中国官网分期购买IPhone11 64G这款手机比较便宜。

二、淘宝分期购买IPhone 11

目前淘宝的苹果官网新款手机还没有上架,但是淘宝各大数码店、手机店已经开始了IPhone11 的预定,预订价格2000元到5000元不等,定金多退少补。淘宝预定可以使用花呗分期,使用花呗一个月内免手续费,以5000元预定金为例:用花呗付款后,一个月支付5000元,无手续费。三个月分期每期支付本金1705元,手续费3833元,合计每月支付174333元,三个月还清

题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文 / 商业大咖研究院


国庆与中秋交汇,拼多多和茅台却戏剧性地迎来了一场碰撞。

近日,拼多多平台个人卖家以每瓶1579元到2559元(补贴后)出售53度飞天茅台,成功将“茅老大“的”激怒——茅台相关人士对此回应称,茅台公司没有供货,而且按理经销商也不敢向拼多多供货。

从表面来看,两家冲突的焦点在货源真假——而据公开信息显示,茅台近两年先后与京东、天猫、苏宁三家电商合作,却未与拼多多达成合作,后者没有茅台官方直营店,平台上的茅台销售方都是个人店铺。

消息一出,“卖假货”这根大棒,敲得拼多多看不到中秋的月亮。

不过,商业大咖研究院在调查分析后,发现此事仍存在诸多疑点。

最耐人寻味的就是:拼多多的百亿补贴,长期来一直将茅台作为主打产品,为何独到中秋国庆,茅台就向拼多多发难呢?

一束光,却在镜面反射出两种轨迹——拼多多和茅台,究竟谁在说谎?


01


核心的争论点,看是真假之争。茅台官方并未与拼多多建立直营合作,这是一个绕不开的事实。

但并不能借此推断出,拼多多平台上的个人卖家在售假。

横向来看,茅台与其他电商的合作,也并非每一家都设有直营店——比如,在天猫上茅台就没有开设官方旗舰店,而是通过天猫超市以及酒类经销商的天猫店铺、授权店铺售酒。此外,虽然茅台并未与拼多多建立直营合作,且茅台官方回应经销商也并不敢给拼多多供货。但事实上,不管是官方直营还是经销商,售出的每瓶茅台都有的编码,酒厂可以直接追踪,消费者更可以自行辨识。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假如拼多多在售假茅台,即便茅台不追踪,消费者早就会炸开了锅。

可有趣的是,茅台与拼多多对此并未直接回应。反倒是拼多多平台卖家表示:“卖出去的每瓶酒都是正品行货,支持任何正规方式的检测,假一罚十。”

据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拼多多上卖的茅台应该是真的,“但茅台官方肯定不想承认”。他推测,拼多多的货源可能是私人销售商,可以理解为路边的小烟酒店从大经销商手里拿货后,自己在拼多多上开店销售。

由此引发的直接影响,即拼多多平台势必信誉受损,换句话说——人们将减少在拼多多购买茅台。

茅台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02

一切都离不开利益。

事实上,历年的中秋佳节,各大白酒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茅台作为中国白酒头牌,上涨幅度更是肉眼可见。

这篇文章,甚至还提到——舆论担忧,高端白酒价格持续走高,会超越正常人情往来和宴请需求,助推公款吃喝、违规收送节礼等不正之风回潮。

时间再往前,人民日报在7月中旬发表的《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同样也将茅台酒涨价背后的问题,摆在明面上批驳——而茅台在7月16日开盘中股价就大跌了6%以上,市值一天之间更蒸发了173994亿元。

高层传达出的种种信号,都为茅台酒超出饮用与收藏价值之外,一些不良的投机与助长歪风邪气的行为,一一敲响了警钟。

尽管如此,在各大平台上茅台依旧供不应求,甚至一瓶难求——目前贵州茅台53度飞天茅台酒(500ml)出厂价为969元/瓶;直销渠道价为1299元/瓶;建议零售价为1499元/瓶。

同样,在与茅台有直营合作的平台上,茅台供不应求的现象也非常明显——贵州茅台在京东开有自营旗舰店,一瓶500ml的53度飞天茅台售价为1499元,但仅能采用预约抢购。但由于供货量有限,消费者需采取预约抢购的形式,抢购难度甚至高于机动车摇号。

可有意思的,有关于茅台限制供货量的原因之一则是——如果可以随意购买,那么购买者就有利用价差进行转卖或囤积套利的空间,而倒卖茅台酒是绝对不能被容许的。

但这无疑是种本末倒置说辞——如果茅台供需正常,消费者能通过正常渠道以合理价格,快速、方便的买到茅台,而不再托人情、或者预约抢购,囤积套利就又哪来的市场呢?

更重要的是,确保市场有合理的供应,对于酒量储备丰厚的茅台来说,真的很难吗?

而事实上,茅台拓展电商渠道已有多年,在2014年起茅台就创办起了自己的电商公司,甚至还放下豪言力争茅台电商三年内独立上市。到了2016年,茅台电商交易额超过46亿元,已经接近总销售额的十分之一。

但随着茅台电商“掌门人”聂永贪腐落马,茅台电商此前掩藏的诸多问题也逐渐被揭开——到了 12月17日晚间,茅台电商公司更是宣布解散并进行清算注销。可以说,茅台电商因自身管理上出现巨大漏洞,虎头蛇尾,无疾而终,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茅台的市场供应——这是茅台绕不开的责任。

而反观拼多多以百亿补贴来打底,在其平台上以每瓶1579元到2559元(补贴后)出售53度飞天茅台,正是引发近来茅台冲突的根源。

对此,有相关人士指出——茅台市场价已经突破3000元,还买不到,拼多多却凭借廉价、充足的货源抢客户,自然会受到其它经销商的排挤与打压。

甚至,还有观点认为:拼多多的做法,不仅破坏了茅台的销售途径,更打破了市场规则与平衡,具有很大的问题。

但值得深思的是:

这一市场,是个什么市场?这一平衡,是谁主导的平衡?

更有意思的是,在相关媒体采访中,茅台不愿与拼多多合作似乎还有一种潜规则——“如果拼多多把茅台的价格直接顶到3000+,茅台不会说什么的。”

一言以蔽之,假如拼多多真的是“正品低价”,一切为了消费者,那急的竟是茅台。

03

不过,拼多多的现状也不容乐观。

这次茅台发难仅是一个缩影,时间往前推,拼多多也受到了诸多大牌的抵制。

而事情拉锯到最后,双方仍各执一词。但简而言之,作为“高端品牌”的特斯拉,之所以不想在拼多多上卖车,为的就是控制销售渠道,谨防电商破坏产品价格与销售体系。

这样的尴尬境地,也是拼多多的心结——茅台拒绝拼多多或许有自己的小算盘,但诸如特斯拉一众大牌拒绝拼多多的背后,有一点却很明显:他们似乎不想与拼多多成为“朋友”!

甚至,有观点认为,高端品牌们一方面担心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会摧垮品牌赖以维持的价格体系;

另一方面,虽然拼多多在下沉市场搅得天翻地覆,但其平台调性已经根深蒂固,这或将带给自身的品牌不利的影响。更有观点指出,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不是长久之计,它的短线 *** 作和烧钱换规模的商业模式,其竞争模式没有门槛,且这部分消费者忠诚度难以保障——

如果,日后诸如茅台和特斯更多知名品牌像特斯拉一样硬怼自己,面对持续扩大的亏损面,那么资本市场对于拼多多的态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但事实上,针对拼多多的非议就一直存在,但这家公司的发展历程,却屡屡在超越人们对于商业想象的极限。

虽然在用户心智建设上,拼多多似乎已经打上了“低端”的标签——但事情的反面则印证出,在各大平台鼓吹消费升级的同时,中国市场仍拥有巨大的下沉空间。

近几年拼多多现象级的增长,正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当人们看到拼多多的在下沉市场披荆斩棘,GMV呈现爆炸式增长的时候,也该适当放下偏见。

更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在打通下沉市场之后,为了占领更大的消费市场,与中高端品牌进行的合作,也并非一无是处。在拼多多长期的百亿补贴下,拼多多平台将市场引向高端用户和高端商品,也在逐渐改变着消费者对拼多多的旧有印象——比如,在去年2019年双11期间,拼多多单日售出了40万部iPhone,这些买家中有80%的用户为80后和90后。

而到了2020年2月底,拼多多补贴100亿启动了“人民返工”购物节,前几个小时就卖出了5万多部iphone和2万多支口红。

正因如此,对苹果手机、口红、戴森吹风机等等补贴,拼多多在不断的降价、打折中,让人渐渐相信了拼多多的补贴力度和正品保证,也逐渐扭转以往“低端假货”的品牌形象。


04


再次回到事件本身。

实际上,对于拼多多和茅台的冲突,根于在于:利益的重新划分。

近几年,随着拼多多在下沉市场的强势表现,夺去了天猫、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一大批用户之后,拼多多实力大增,这家公司的议价权和话语权也在节节攀升。

包括之前与国美的合作,更打通了电商与零售,线上与线下,平台与物流的通道。

可以说,拼多多对于旧有电商秩序的冲击,也变得更加强烈。

而这位后来者的强势入局,也将势必在纵向合作(诸如茅台、特斯拉等品牌商),横向同行(包括天猫、京东等平台)带去更大冲击。

之前曝出的“二选一”,以及近期的茅台之争,只是一个先兆。可以预见的是,在重新瓜分利益的巨大诱惑下,未来摆在拼多多和其他众多公司之间的冲突,还会愈演愈烈。

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而对于中国商业来说,我们应该给以新生事物足够时间,去改变这个世界。与此同时,在拼多多铺天盖地的营销之下,这家公司的问题依旧存在:包括此前的假货风波,以及在遭遇到阿里、京东的围剿后,最近一年拼多多已经开始面临整体增速放缓的现状。

但最重要的,也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则是:

一个行业,只剩足够大的两三家公司竞争到最后时,迎来的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达成一定资本默契,和利益划分的潜规则,从而共同瓜分市场。


从这一点上来说,拼多多究竟会成为什么,令人期待,也令人担忧。

用过拼多多的人都知道,拼多多的价钱比淘宝,京东要便宜很多,甚至一些几块钱的商品,连运费都不用。一直以来,网友感到疑惑,为什么拼多多的商品价格普遍都那么低,难道商家不赚钱吗?

当然不是,商家是以利益为主,卖东西自然会赚钱,之所以商品的价格低,商家主要是看中拼多多带来的人流,拼多多通过各种活动比如砍价免费领,邀请新用户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拼多多。他们只是用了一点点的小钱就能够吸引来很多的用户,对于商家来说,这是一个以小收获大的战略。

从这几年拼多多的成效来看,确实是成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但是,因为客户多了,就有一些商家在产品质量上有所松弛,拼多多在早期的时候,就被爆出商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明显性价匹配不上价格,因此让拼多多的名气大跌,因为一些商家偷工减料的作为,有很多网友将拼多多称之为“拼夕夕”,讽刺其欺骗顾客的行为。

拼多多为了挽留客户,及时纠正问题,严格监控各个商家的商品质量,一旦发现有漏洞便下架该商家的物品。正是因为如此严格的管控,拼多多的商品质量才提高了不少,现在能够于淘宝,京东相媲美。但是从价格方面来看,拼多多完胜淘宝和京东。商品如此便宜,但是商家却没有亏,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个是商家是直销的,如同线下购买一下,面对的是店主,而不是中间人

其实淘宝和京东客服都是属于中间商家,他们会根据订单,然后从厂家里以低价购买,抬高价格售出,所以客户付的钱不仅是商品的钱,还有服务的钱。

因此,购买的东西就比较贵。而拼多多不同,厂家有自己的店铺,当我们购买一件东西的时候,厂家直接从厂里发货,成本减少了,所以价格就下降了。

第二个是商品价格低

没有人不希望能够用低的价格买到好的商品,在这方面,拼多多为了可以吸引到更多客户,他们经常打折,砍价免费领,推出优惠券等等,无形中将淘宝,京东的客户吸引到拼多多上,所以在这方面他们是比较优势的,给大众留下了物美价廉的印象。

经历“拼夕夕”的风波,现在拼多多也推出旗舰店,百亿补贴,正品险等等,让更多的人相信,拼多多也有好的品质的商品。还有一点是很多个商品都会有运费险,所以很多人购买商品都会想着,不合适也能够免费退,所以,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拼多多。

第三个是,拼多多合作的快递公司多

他不像淘宝,有专门的菜鸟驿站,也没有京东有固定的物流。我们买拼多多商品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些我们平时不常见的快递公司,比如极兔速递,韵达快递等等。

拼多多合作的快递公司多了,快递公司看中拼多多快递量多,为了能够达成长期的合作,就会下降快递费用。拼多多合作的快递公司多,无论是哪个公司,都能够将拼多多的商品送到客户手中,拼多多这种灵活自由的方式,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如今,拼多多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也推出了多多买菜,因为拼多多已经在人们心里烙印了一个物美价廉的印象,所以当拼多多商品的价格稍微提高一点,人们也不会太过于在意。

如果细心的人都会发现,通过对比其实拼多多与京东,淘宝的一些同类商品价格是差不多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会去使用拼多多购买,所以拼多多在人心方面已经强过淘宝和京东。

虽然说“拼夕夕”事件已经过去,但是在很多人心里,对于拼多多的一些商品还是不满的,虽然很多人都在抱怨十几块钱的衣服,质量不好,但是很多人认为,一分钱一分货,十几块钱本身就不会买到五六十元的质量,所以也就没有太过于纠结。

1、销售状况分析:主要是分析这一个月内的销售情况,还要分析和这个月内的销售指标,然后与上个月或去年同期内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得出的数据分析就能够知道具体的销售趋势。


2、销售毛利分析:主要分析本月毛利率、毛利额情况,与上个月或去年同期对比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道同比毛利状况,及是否在商品毛利方面存在不足。


3、流量、客单价分析:主要指本月平均每天流量、客单价情况,与上月或去年同期对比情况。在进行数据分析时一定要特别注重促销活动期间及促销活动前的对比分析,促销活动的开展是否对提高客流量、客单价起到一定的作用。


4、促销商业绩评估:主要是促销商品品类种数执行情况,促销商品销售情况、占比情况及前期销售对比情况分析。所谓促销商品与前期销售对比分析,也就是本档期特价商品的销售情况与特价执行前相同天数的销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看出促销产生的效果及促销活动存在的问题。


5、价格体系分析:划分出符合实际的价格区间划分标准,寻找主导价位。


价格-产品分析:主导价位区间的趋势分析,分析主导价位产品成长空间。


价格-区域分析:各区域的价位构成分析,寻找个区域的主导价格及价格层次的产品线战略分布。


6、季节性分析:根据季节性规律,分析销售数据可帮助我们对生产运作、渠道供货、库存控制等作出合理规划。


7、库存分析:将本月平均商品库存、库存结构、库龄情况、周转天数,与上月或去年同期对比析。通过该组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库存是否出现异常,特别是否存在库存积压现象。提示:指标指标仅对大店或销量日均100以上店铺适用。

记得之前写了一篇关于 如何让输出交互文档的文章 ,有小伙伴后台回复“禁品分析”。吓我一跳,他意思应该是想说“竞品分析”吧。其实应该每个人都做过竞品分析,只是关注的点或者目的不一样罢了。

比如某天,大Boss给PM一个需求:用户觉得登录/注册步骤都太繁琐了,并且太没特色。

产品经理 可能会根据目标用户或者产品定位,选出几个APP供给交互/视觉设计师参考,并交代清楚需求。 交互设计师 会将所有相关APP进行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得到适合的最优方案交给视觉设计师。 视觉设计师 在得到相应需求和原型后,同样要做竞品分析,只是他们更关注视觉方面。比如某个APP的按钮为什么选择大圆角的,是否大圆角也适合我们的呢?

以上这个例子,看似是产品经理在引导我们去做竞品分析,但实际上,这并不需要某个角色去刻意引导我们。每个人每个角色(包括开发和测试)都可以做竞品分析,并且很值得去做。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互联网人要有的 产品思维 。

竞品即竞争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竞品分析顾名思义,是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

竞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 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是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随着互联网的火热,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产品的立项筹备阶段。通过严谨高效的竞品分析,可以让产品团队对自家产品的需求把握、对市场态势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知彼知己。

真正有用的竞品分析,并不是说简单地找几个类似的产品,罗列几个功能,说几个优缺点就完了。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很多文案撰写逻辑,对比分析方法论,还有最重要的是:分析后所得到的解决思路。得到可以 落地的策略 ,才是竞品分析的意义所在。

做竞品分析之前,一定要明确:你的目的是什么?你到底需要分析什么?只有先把目的搞清楚,才知道应该重点分析什么。其次,目的决定了我们分析的侧重点是大而全,还是窄而深,当分析重心放在面上的时候,就很难突出重点,同理,大而全则很难兼顾窄而深。

简而言之,带着目的去分析,会让你分析的效率更高,也会让分析变得更有价值。

1、功能借鉴

如果某个核心功能,想要快速借鉴(抄袭)目前有着类似功能并且已经成功/成熟的产品,那么我们可以重点结关注下产品功能,比对一些需求场景、业务流程、交互体验、页面UI等。

2、产品动向

如果你是要重点研究下对方可能接下来会做些什么事,可以重点关注业务形态、产品的数据表现、功能迭代、运营方式以及销售渠道等。

3、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其实是很多初创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公司经营多年迟迟没有盈利,入不敷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分析分析同行产品间的产品形态、业务逻辑、运营方式和销售渠道等。

4、了解行业

如果你其实对于一个领域还没啥了解(比如刚跨行新入职的“小白”),只是想要通过几款产品的深度研究,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产品,那你可能需要进行一个完整的横向对比,但在此基础上仍然需要有侧重点。

比如想知道这个行业到底是处于发展期、成长期还是衰退期,抑或是想了解这个行业赛道上的资本青睐度等。

5、产品潜力

如果你是要看看两款或几款产品,哪一款更有前途更有潜力,或者生命力更强,那可以重点看一看行业现状、市场前景、产品形态、数据表现、功能迭代、运营方式等。

当然,以上都是举例,我们的分析目的肯定远不止这些。希望大家通过这些例子,了解到明确竞品分析目的的重要性,切忌沦为套模版。在确认好目标后,我们就可以从市场、产品、体验 3个角度展开分析。

了解了什么是竞品分析,明确了竞品分析的目的,就可以正式开始竞品分析了。可分为4个步骤:

在市场分析这个纬度,我们主要分析 行业背景、市场规模 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然后,归纳出行业目前 面临的风险 ,以及 可采取的相关对 策。另外,了解整个市场下的 用户规模或特征 ,可为后期选择竞品指引方向。

如何获取以上这些信息呢?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行业报告、行业白皮书等。比如,艾瑞咨询、易观千帆、极光大数据、亿欧智库以及199IT网等权威网站发布的一些行业报告,都极具参考价值。

如下图是关于中国短视频市场的研究报告,就是来自艾瑞咨询:

除此之外,还可以逛一逛垂直行业的相关网站,比如宠物行业的狗民网、电商行业的网经社以及一些行业论坛等等。而且百度文库里也有很多分析报告(时效性不是很强,不过作为参考还可以)。简而言之,多百度,多Google。

21 收集竞品

选择竞品的第一步,首先得收集竞品,那么收集的渠道有哪些呢,下面来展开讲:

应用市场搜索、排行榜: 通过app store、安卓应用市场搜索,这个比较司空见惯了。另外,还推荐七麦数据和酷传。根据所输入关键词,系统会自动提供一部分竞品参考。如下图,是输入关键词“拼多多”后的搜索结果。

行业报告 :推荐艾瑞咨询、极光大数据、易观千帆、亿欧智库等。

百度搜索关键词 推荐产品。如下图,是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拼多多”后的搜索结果。

其他的方法: 问朋友、朋友圈、微信群等等。逛逛行业论坛,浏览相关文章。比如36氪和虎嗅上的文章,有很多前瞻性还比较好的。还有像企查查和天眼查上面,进入相应公司后面也会有个竞品推荐,但是目测算法不太精准,看看就好。

判断是否属于竞品,主要是看三个方面:相似的市场、相似的产品功能以及相似的用户群体。如果三者同时满足,则可称之为 直接竞品 ,满足其一或者其二,则为 间接竞品或潜在竞品 。

例如:如今的抖音与微视,当年的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之间的关系都是直接竞品。而美团和高德,因和滴滴都有着相似的用户群体(见下图),都属于滴滴的潜在竞品。而当年美团推出打车和高德的顺风车,在网约车领域,明显给行业巨头滴滴增加不少压力。

至于最后到底是选直接竞品还是潜在竞品,就要看你做这个竞品分析的目的了。如果是想做比较全面的研究报告,多数情况下优先选择直接竞品。如果侧重点比较明显,也可根据具体针对的点选择潜在竞品。

在收集、整理完关于行业、市场等资料后,我们根据自己的目的确认了要分析的竞品(一般2-3个),接下来就可以做竞品之间的分析。这一块也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

想要在某个赛道杀出一条血路,产品肯定要做差异化。这个差异化一般体现在产品定位、用户定位上。

想知道竞品的产品定位,可以去官网了解,还有个最通用的方法是上百度百科查一查。也可以参考各大平台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等。 过程不重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如下是短视频赛道上的三个头部玩家抖音、微视、快手产品定位的简单罗列(来自百度百科):

抖音、微视、快手虽然都是短视频赛道的产品,但是产品定位还是有所区别。

抖音 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目标定位一二线年轻人,坚持“时尚、潮流”的定位,打造 15S 的音乐短视频社交。

微视 则是直接对标抖音,基于腾讯开放关系链的 8S 短视频分享社区。用户通过微信和QQ账号一键登录,可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QQ好友和QQ空间。

快手 是用户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短视频社区平台。比起前两者的潮和年轻化的定位,快手面向用户人群更广泛,创作的内容和主体也更贴近普通人生活。

由上,我整理如下结论:
简而言之,抖音,年轻与潮流,重“内容”;快手,真实接地气,重“人”。微视,重“引流”,抢占两者市场。

以下是来自企鹅智酷2018年《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中关于两大产品用户画像分析:

结合以上,可以得出:

1、抖音在 女性用户、年轻用户、高收入高学历用户以及一线城市用户 占比上高于快手,但二者并未形成明显的用户画像对立

2、两者的主要用户粮仓,依然在 非一线城市 。

其实你会发现,早期的抖音真的有和快手,做差异化竞争。两者产品定位完全不一样,也正因为此,抖音后期得以在快手的弱势区域迅猛增长。不过现如今两者正慢慢走向大众化,尤其是抖音已经瞄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内容不再那么高大上,很多偏低俗内容,以至于去年还被行政处罚。

而微视呢,更像是一个观望者,目前看来真的就只是在抢占两者市场,暂未看出明显的差异化。

以下是来自企鹅智酷2018年《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中关于抖音、快手消费者场景分析: 

结合以上,可以得出:

1、用户使用快手和抖音多用来 打发无聊时间 , 饭后与睡前的成段时间 是典型的使用场景;

2、抖音用户更爱刷 推荐 ,而快手用户刷 关注 比例更高。

梳理竞品功能架构,对于我们做一个新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对于老产品更是个优化迭代的参考。以下也是以抖音、微视、快手为例进行功能架构的简单梳理:

由三者对比可看出:

1、微视的功能最多最杂,快手最简单,抖音其次;

2、三者的核心功能,均为拍摄/发布、浏览视频。

首页视频浏览模式: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三者的浏览模式几乎一致,都采用全屏循环播放模式。快手有几点差异化:

1、右滑出现的是视频列表的缩略竖版,抖音和微视则都是进入作者主页;

2、快手在当前视频会滚动显示用户评论,单击则出现暂停图标/进度条(大于30秒的视频)

前面了解了快手的产品定位后,对于这两点差异化就很容易理解了。快手 更重视“人” ,这个“人”不仅仅是看视频的人,还有拍视频的人。所以左滑展示创作者的视频列表,弱化了视频的封面引导,即增加了作者作品的曝光率,又可以让观看者沉浸式浏览。

而抖音更 注重视频质量 ,所以想看作者其他的视频,也必须点击到作者主页,看到所有视频封面然后挑选。当然,除了这一点,与其背后运营策略肯定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主页有抖音小店,可加速作者变现)。
拍摄/发布流程对比:

依据以上 *** 作流程来总结:

1、 *** 作流程的复杂程度,抖音和微视是类似的, *** 作简单,易于上手 。快手相对来说 *** 作流程 复杂 。

2、在功能设置上,微视的特效要略多于抖音,在“美化”方面微视加入了美体特效,还有歌词字幕功能,这是微视的一大拍摄亮点。而快手的功能较多,快手有K歌功能和照片编辑视频功能,这一点是不同于抖音和微视的。      

这个部分,建议只分析核心功能的交互体验。如果想要详尽到各个模块,应该与交互设计师协作完成。

在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带着这几个问题去做:主要功能入口是否清晰明确?各入口间跳转是否会迷失?最重要的内容有没有直接展示?通过分析,看看竞品的在交互设计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是否可以做到更好。

假如:对方的产品的页面布局比我们更舒适,更受用户欢迎,那我们可以基于自己产品定位和品牌基因,考虑是否可以借鉴。

还是以抖音、微视、快手三大产品为例进行分析。

以上是抖音、微视、快手三者的主页布局(原型),通过对比可得出:

在主页上,无论是布局还是交互手势,三者都非常 趋同 。有几点明显的差异是:

1、快手的导航,采用了安卓的 MD设计规范 ,将导航放于顶部,利用抽屉导航收起其他功能。这与快手的早期用户定位有关,毕竟是主攻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用户用安卓手机偏多。遵循MD规范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2、快手左滑切换出作者的作品列表(缩略图)。这么做 用户更加沉浸 ,并且增加了创作者其他作品的曝光率。而抖音与微视,左滑转到作者主页,相当于是引导用户关注作者,增加的是创作者的曝光率,更符合其培养网红/KOL的运营理念。

3、微视把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图标放在视频底部,这个布局真的是有点迷之尴尬,非常非常 容易误点 。而且,对于习惯抖音、快手(虽然也刚优化不久)的用户来说,很不习惯。你本身就是抢人家市场来的,何必在这个地方增加用户理解成本,建议早点改成右侧。(除非微视老大觉得点赞、评论等功能并不重要,只想让用户好好看视频,沉浸在里面。)

以上只是举例分析了抖音、微视、快手三者首页的交互体验,仅供参考。实际做的过程中,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产品迭代的需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是了。

视觉设计和交互同理,如果想要详尽的分析,请与视觉设计师协作完成,他们肯定在这方面更专业。我们依然以抖音、微视、快手为例,讲一讲如何进行视觉设计的分析,先来看三者的LOGO设计对比:

抖音 的 logo 将品牌名称首字母“d”与五线谱中的音符元素融为一体,并通过故障艺术手法体现出了“抖动” 的动感姿态,再配以黑色的底色,给人一种很炫酷的感觉。 

微视 底色则以渐变色蓝红搭配中间形似”播放“的标识,传达出一种新潮的感觉。但是渐变色色调丰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这样的设计相对更加小众,不过也符合他们产品定位新潮炫酷。

快手 则以橙色为主色,加上很好识别的“摄像机”标识,给人清晰地传达出快手是一款视频软件。其次,纯色搭配,简洁明晰的设计理念更符合前几年流行的 APP 设计搭配,相对也没有后期的 APP 的更加闪亮炫酷。

页面的视觉设计对比:

由以上对比,可知:

整体来说,三者的视觉设计都做得还不错,因为前期产品定位的缘故,快手在三者中,视觉设计偏简单,不像抖音和微视高大上。而微视与抖音相比,很明显的是,微视在动效方面,比抖音用心很多;图标设计上面,给人的感觉也更加精致、统一。 

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我们所说的与商业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 盈利模式、B2B模式 、B2C模式、“ 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等,不一而足。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用最直白的话说: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

仍然以抖音、快手为例,简单分析三者在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差异:

运营模式:

盈利模式:

由以上对比,可知:

1、抖音在运营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一路高歌猛进,短时间内起势。相对来说,快手的运营较佛系,尤其是前期,几乎是没有运营(CEO宿华:没有明星导向,不捧红人,做一只“隐形”的手)。2017年感受到了来自抖音的压力,才开始正式发力开始做宣传运营。

2、微视除了靠腾讯爸爸引流,最明智的举措就是与央视大型晚会进行了合作。不过,抖音也不是吃素的,侧面切入,与25家央企达成合作顺利入驻抖音。

3、盈利模式方面,快手和抖音的盈利模式几乎一样,只是快手更依赖主播的直播打赏的五五抽成,而抖音更依赖信息流广告。

4、微视在盈利模式上,对比前两者显得有点滞后。应该尚在找寻中,目前就算是接广告也只是腾讯爸爸旗下产品的广告。除此外,电商变现也正在孵化中。

下图是三者月活数据对比,抖音作为后来者,已经超越快手,成为短视频赛道的老大哥。而微视,商业模式还尚未成熟,有待摸索。

以上三个模块,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对行业进行分析、如何选择竞品、如何对竞品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一个步骤,我们需要从以上所分析的内容,得到有利于我们产品的策略或方法,包括发展战略、营销策略、迭代策略等等。

分析的方法论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 SWOT分析法 ,此外还有4P/4C理论、PEST理论(常用来分析宏观环境)、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又叫四象限分析法)等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不一样的作用。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查一查这些方法论的使用案例,或者私下交流,这里就不做过多的探讨了。

以抖音为例,针对其他两款竞品进行SWOT分析:

从以上分析,我们得到4个发展战略:

SO 战略

1、利用强力的智能算法,以及有效的运营模式优势,增强内容的质量,在短视频这个风口下,快速占领用户群,抢占市场份额

2、利用当下庞大的用户量,提高产品本身在短视频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3、利用母公司本身的资金支持,加大运营力度对产品的设计、运营及 UGC、PGC 等内容的质 量提升

4、利用目前广告商的青睐,不断尝试商业化变现方式

WO 战略     

1、在短视频风口市场,优化自身的智能推荐算法,优化用户的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用户的防流失机制,提高产品竞争力

2、建立更加贴近用户的运营架构,优化自身产品短视频流量的分发机制

3、加强 PGC 运营,建立平台,并尝试从 PGC 作者及广告商的商业化运作

4、激励更多普通人创造内容,沉淀社交关系

ST 战略

1、利用技术算法优势、运营优势,继续增加产品竞争力,从功能、运营方式等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增强产品在终端用户的影响力,给腾讯和阿里系同赛道产品制造压力

2、研发算法审核机制,规避政策风险

3、利用自身的技术运营等优势,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

WT 战略

1、优化推荐算法提高用户粘度,建立技术壁垒

2、做市场下沉,抢夺三四五线城镇用户

3、联合多流量平台,实行异业联盟政策,增强在终端的影响力

4、完善质量把控机制,防范有关政策风险 

根据产品的当下的发展阶段,选其中一个作为发展战略落地执行。实际分析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获得相应的结论。

古人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析别人的产品是为了指导自己的行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为了分析而分析, 要带着目的去分析,最后一定要总结出行动点。

最后,我将今天分享的内容整理如下,大家可以参考这些点去做竞品分析。

一定要带着问题、带着疑惑去分析。如果你想套模版,真的没必要。做竞品分析对于了解整个行业动态非常有帮助,基本上你做下来了,整个行业的玩法、规则等都会大概清楚了。然后想要用什么样的打法,就看你目标是什么了。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拼多多那么不好为啥还有那么多人支持拼多多?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