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懂经济的有识之士发言,西西河的陈经和郎咸平,谁对啊

盼懂经济的有识之士发言,西西河的陈经和郎咸平,谁对啊,第1张

郎咸平更对一些,因为郎咸平分析问题的时候比较客观一些。

郎咸平可说是全世界最活跃的中青年财务金融学家之一,更是极少的既深解国际金融学理论又关注亚洲金融问题的专家,他耗费相当的精力于大陆股市。

郎咸平作品中的精辟观点比较客观,并且产生了广泛影响力,销售排行榜上曾居高不下,各位投资者不妨在关注郎咸平劲爆话题引发的效应,同时吸取其学术上的知识,在金融股市方面提供更加客观的分析。

据知名经济学文献数据库IDEAS-RePEC对香港地区所有经济学者进行的排名,数据截至2020年1月,郎咸平位居第一。

郎咸平仅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ournal of Finance》等四本学术期刊上就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

内容涉及财务、内幕交易、企业行为、股权结构、公司控制等诸多方面。据统计,他在金融类期刊综合引用率第一的《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上一共发表了9篇论文。

由于杰出的学术成果,郎先生取得了很多名誉,他担任了世界银行和OECD的企业治理顾问,他的言论和观点也在《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商务周刊》等应用刊物上发表。

编者按:新进大片“魔兽”在北美市场表现平平,在中国市场却异常火爆,成为该片盈利的绝对主力。据估计,到2017年中国的票房总收入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市场。那么,这是否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迷,一片向好呢?错了!郎咸平教授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论证,根据历史经验,经济越萧条,越火爆!
一、为什么伟大的都出现在大萧条时期?
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什么?我想借用美国一位著名导演的话,美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前一阵子讲过一句话,他说当我们意志消沉的时候,这些轻松的就像是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感觉良好。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想起来,做父母的是有义务教养自己的子女的,所以才会在早上6点钟全家起床,7点半出发带你的宝贝儿女去动物园。人只有到了大萧条时期,无事可做的时候,才会考虑人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人的责任是什么,平时是不会想的。这种改变就形成了市场的需求,当物质条件全面恶化的时候,只有寻求心灵的安慰,因此这个时候整个社会对于能够给予心灵和精神安慰的产品的需求突然上升。那么,到底什么东西能够满足你心灵和精神上的需求呢?那就是娱乐,就是。
为什么这个时候能够孕育出一些伟大的和伟大的导演呢?你想想看。在经济萧条、物质极度匮乏、资金链断裂的时期,当这些投资人要把钱投入一部时,你想他们会有多么的谨慎?在经济萧条时期,投资人选择投资的时候会小心再小心,只有他能够看上的片子、能够赚钱的片子他才会投资。再看这些导演,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要找到一笔资金来投资有多难?所以逼得这些人不得不穷毕生之精力,做出一部最好的片子,才有可能得到资金,才有可能卖钱,才有可能赚钱。
所以你看,需求是什么?经济萧条,我们渴望心灵和精神方面的安慰,于是需求上升。供给呢?投资人投资特别谨慎,只投资好片子,导演和制片人为了吸引投资人的投资,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好片子。因此就供给面来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孕育出最伟大的。正因为这样,美国伟大的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在大萧条时期产生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从1929年到1939年期间出现过哪些?《金刚》是经济大恐慌的时候拍的;美国最伟大的之一《飘》,又叫《乱世佳人》,也是那个时候拍的;《小妇人》、《蝴蝶梦》、《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还有全世界第一部《白雪公主》——当时花了200万美元,这些都是经济大萧条时期拍的。那个时育出了哪些伟大的明星?卓别林、秀兰·邓波儿、克拉克·盖博、费雯丽、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凯瑟琳·赫本……
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就是在1929年5月16日举行的。各位再想一下,1927年有声出现了,当时米高梅公司说我们的会说话、会唱歌,很有意思。就在那个时候,1929年之后,由于经济大恐慌,为了吸引观众进入院,因此发明了彩色。连的拍摄技术都在经济大恐慌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也就是从1929年到1939年之间的10年,在这期间罗斯福总统曾经推出一个救市计划,叫做罗斯福新政。我可以很明确地说,他的新政完全失败了。从1929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失业率由15%上升到17%,而私人投资的比例从16%跌到14%。美国经济到了1938年、1939年几乎陷入全线崩溃,1938年竟然被称为罗斯福萧条,这10年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期。美国经济是什么时候复苏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才得以复苏。
各位读者请看一组数字,1939年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候,全美国只有15万家院,你知道当时的票房是多少吗?票房收入是7亿美元。那个时候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当时美国股市总市值还不到200亿美元,这可是全世界最庞大的股票市场。而15万家院的票房收入就高达7亿美元,你就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了。当时每个家庭花在看上的钱是多少?平均25美元。在1939年,美国的家庭平均花25美元去看。各位知不知道当时一张票多少钱?一毛钱到一毛五分钱。也就是说,美国每个家庭每年平均看150场到250场。
美国人很有意思,一面排队领取面包、救济金,靠失业救济金过日子,一面拿着兜里仅剩的铜板去院看。就是因为美国有这种需求,所以15万家院的票房收入能达到破历史纪录的7亿美元。同时,孕育出一大批伟大的和伟大的导演。
二、娱乐业发展与经济景气负相关
娱乐业从经济衰退中获利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规律。据美国影业联合会统计,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曾遭遇七次经济不景气,其中五次票房反而有大幅上升。“9·11”事件之后,全球经济一片叫苦不迭,而娱乐业却一枝独秀。当时美国的个人储蓄率下跌至63年来的最低点21%,娱乐支出却升到了一个占总支出84%的高百分比。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各行业都显示出低迷的态势,但美国本土票房总收入达到了933亿美元,比前年增加54%,而海外票房总收入为171亿美元,也增长了近5%,两项数字均创下新高。
中国2009年的情况也是一样,《变形金刚2》在中国热播,院不但没降价,反而涨价。仍然有大量观众涌入院,早、午、晚和夜场,场场爆满。我在7月中旬去上海新天地院看《变形金刚2》,票价竟然是100元一张,比香港还要贵,这就是萧条经济学的背景。
这些都说明,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人们用娱乐来换取抚慰和满足,造就了空前繁荣的娱乐业。
卓别林是一位喜剧明星,在他之前,或者说在美国大萧条之前,好莱坞流行的是音乐剧,大萧条之后喜剧忽然流行起来了。卓别林最著名的两部无声是《城市之光》和《摩登时代》,讲的是什么内容?《城市之光》是对当时失业现象的讽刺,正是这一点才能打动老百姓的心,就像小沈阳打动我们的心一样,只有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乡土文化、民俗才最能打动我们的心,美国也是一样。《摩登时代》是在1936年拍摄的,卓别林一生的经典之作,通过他饰演的一个工人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医院的故事,把当时人们心中的痛苦表达出来。还有秀兰·邓波儿,她10岁走红,到了1939年她的片酬创了历史纪录的天价,当时是12万美元的片酬再加上20万美元的红利。美国总统罗斯福把秀兰·邓波儿叫做微笑天使。当时的影迷都说,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国人的忧愁。
到了1970年,石油危机再度造成美国经济的萧条。再请各位想一想,你那个时候看的是什么?《大白鲨》、《教父》,还有第一部《星球大战》等很多著名的。请各位读者想一想,这些跟1929年大萧条时期出品的那些有什么不同?1929年大萧条时期大部分是以喜剧片发泄心中的痛苦与不满,而这个时期出品的都是恐怖片。
从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喜剧片疗伤变成20世纪70年代通过恐怖片的感官刺激来抒发心中的痛苦,这很有意思。这个时期孕育出了哪些伟大的导演?你们都听说过,希区柯克、卢卡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三、投资:由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
我前面提到过,从1929年开始,美国有很多大的公司成立,有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哥伦比亚等。当时叫做产业资本时代,什么叫做产业资本?资本家建立了公司,自己投资,自己拍,这叫做产业资本,所有事情都是由这种资本家来做的。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产业资本变成了金融资本。什么叫金融资本?那就是不再像过去一样,由资本家自己拿钱来拍,而是通过上市融资来让全美国参与。比如在股票市场上市,把股权卖给社会大众,通过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向资本家,而是向社会大众筹集大量的资金来支持这些伟大的拍摄。
也就是说,美国的界从1929年的产业资本变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金融资本为主导,这是很有意思的。2000年发生了什么事?美国科网股泡沫破灭,再次进入萧条时期,于是又孕育出一系列伟大的,包括《哈利·波特》、《指环王》、《蜘蛛侠》,还有《星球大战》第二部。这个时期的《指环王》第三集票房纪录是11亿美元,《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票房是9亿美元。难以想象,又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再一次孕育出一系列的伟大。

第一、中国的出口制造商,用人民币购买原料,用人民币支付工人工资,用人民币支付地租、水电、物流运输等的费用;
第二,商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交易),一般上是以美元标价,因此,国内制造商收回来的是美元(外汇);
第三,这个制造商,不可能拿着美元(外汇)支付其在国内的上述一切开支;
综上三条,怎么办?
制造商用这些美元,到政府兑换等值的人民币(若汇率1比7,则1美元兑换7人民币)。
这样的话,就等于国家把这些外汇储存起来(形成外汇储备),同时向国内市场增发人民币。
以下是结合国内政策:
一、国内,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只有12%(国家统计的数据,实际比重应该是8%左右,正常的经济体应该是50%-65%);
二、由于收入低下,因此国内老百姓的消费力极低;
三、国内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老百姓需要考虑养老、医疗、孩子上学等问题,因此不敢花钱,储蓄率达到50%(全世界绝无仅有,非常畸形);
四、由于前面三条,导致国内生产制造的商品,无法在国内市场上得到消化(国内供过于求,严重产能过剩)(数字:政府投资约占GDP的30% ,制造业约占GDP的70% ,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只占了GDP的35% 。因此,70% - 35% = 35% ,占GDP总量的35%的商品,需要出口,由外国人来消费);
五、国家鼓励和支持出口,有出口退税等的优惠政策;
六、由于前面五条,中国政府必然会持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并向国内市场投放等值的人民币(原因见开始的那三条)、(2010年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是285万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
七、如此变态、畸形的外汇储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欧美各国逼迫人民币升值(意思是:欧美向中国借了钱,逼迫人民币升值了,那就能少还很多钱);
八、人民币升值,企业的出口就会变得更困难,沿海已经有很多企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破产;
九、十二五规划,胡总提出了:“要以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把“消费”放在第一位了,其核心战略是:扩大内需,并且要以消费为主导;
第十、由于要扩大内需、使老百姓的消费增加,同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让老百姓活的更有尊严”。
因此政府接下来的政策(经济方面)必然是:
①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老百姓敢花钱(前面讲过,国人的储蓄率高达50%);
③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等(官方讲什么创新、核心技术之类的,其实就是为了别再这样出口,尤其是不想再出口那些附加值非常低的产品);
④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有了收入,才能在市场上消费。但是现在官方的基本措施是提高最低工资,实际工资没怎么增加);
⑤、优化投资结构,不再坚持以GDP为纲的政策(少修公路、地铁,把钱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以政府投资拉动实体经济)。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请参考。
还有,那5分给我哈~~

《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郎咸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ctm9  

书名: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

作者:郎咸平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9

页数:158

内容简介:《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复苏的背后和萧条的亮点)》内容简介: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产业链高效整合才能真正拉动中国经济。卷舌三尺剑,心有大乾坤。百姓经济学家郎成平再发强音:拯救中国经济的x元素在哪里?老百姓的投资机会在哪里?郎成平说:中国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制造业危机,只有第四驾马车才能拯救中国经济!

作者简介:郎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被公认为公司治理方面的顶级学者。

中文著及有《 *** 纵》、《整合》、《运作》、《思维》、《标本》、《科幻》、《模式》、《突围》、《误区》、《中国式MBO》、《本质Ⅰ——破解时尚产业战略突围之道》、《本质Ⅱ——破解娱乐传媒产业以小搏大之谜》、《蓝海大溃败一本质Ⅲ:本质论VS蓝海战略》、《你想到的都是错的——本质Ⅳ:你的想法要符合行业的本质》、《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自喊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产业链阴谋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产业链阴谋Ⅱ——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等等。

音像作品有《郎咸平说——秘密:公司的常识》、《郎咸平说——热象背后的逻辑:你所知道的是正确的吗?》、《郎咸平说——人间万象:一切都是经济学》等等。

中国制造2025的思路是什么?与其它工业强国有什么差异呢?
第一方面,我们计划在2020年形成十五家左右的制造业创业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四十家左右的制造业创造中心。这个思路和奥巴马总统在2010年之后推动的思路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学习美国的高科技制造发展的路径我认为是正确的。
第二方面,我们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职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这和德国推出的工业40本质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中国制造2025的理念主要是学习美国和德国,但是今天,我想给政(府)提出一个中肯的建议,那就是推动制造业发展是需要过程和步骤的。
第一步不是直接发展高科技,也不是搞制造业创新或者搞工业40,而是一步一脚印的先解决中小企业目前的困境,这些也是美国跟德国在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的时候所采取的策略。第二步再推动中国制造2025。

《财经郎眼》的节目水平,我觉得算是国内经济类点评节目中水平中最高的,它所阐述的新经济时事观点深入浅出以及郎咸平独特的个人风格,整档节目通俗有趣。

众所周知,郎咸平教授是一个脾气非常火爆而且直话直说的主持人,在他的节目中从来不会偏袒或者说刻意的维护某一方的利益,而是有什么说什么。

对于我们日常说的一些问题,郎咸平教授会用我们听的懂的语言去解释得非常清晰。

比如有一期节目中,到底什么是p2p,郎咸平教授通过数据的模型以及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就p2p的产生以及对企业的帮助和符合政策趋势。郎咸平教授用数据客观的表现出缺钱的企业,和有钱的人是一样多的,只是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将它们连接起来,郎咸平教授通过客观分析告诉我们的观众哪些是好的p2p平台,哪些是不良好的,案例,避免观众们踩到雷。

郎咸平教授本身作为香港中文大学学术类首席教授,拥有的知识基础非常丰富。他风趣的言语表达解释的问题和名词通俗易懂,能让你听得懂到底什么是经济,到底与我们的日常有哪些关系,而不是像一些专家一样用一些比较生僻的名词去解读它,我觉得非常是的一位主持人,对于他的组织能力和风格我都是非常认可,但是也是非常爱看这档节目的。

《财经郎眼》开播9年来,一直牢牢占据财经类节目的帮手,和郎教授也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郎咸平主要著作 :
1、《公司治理》 郎咸平作品该书是郎教授在多家世界顶尖的经济和金融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最主要方面的问题进行很有见地的研究,其内容针对性强,对正在完善中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公司治理一直是现代国内外企业中最为困难的问题。
2、 《运作:企业竞争、扩张、危机战略案例》 在《运作》一书中,作者提出中国企业家最关心的三大课题为企业竞争战略、企业扩张战略和企业危机战略。针对每一课题,作者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度解剖。以企业竞争战略而言,作者选择了李嘉诚的3G、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康柏、惠普来说明企业家在面对三个阶段的竞争时所应采用的运作手法。以企业扩张战略而言,作者选择了青岛啤酒、Tomcom和思捷来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此外,作者利用了通用和电汛盈科的案例解释企业扩张战略所带来的股价反常波动和对企业的误导,作者最后选择了三个案例包括长江实业下属公司、粤海企业和泰国正大集团,讨沦如何解决企业困境的 *** 作手法。
3、《整合:中国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整合战略案例》 在《整合》一书中,作者指出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带来低效率企业,但是经济目前走向却又太偏向于无序竞争,而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减少无序竞争的计划性自由竞争体制,因此作者认为,产业整合将是未来我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针对产业整合这个概念,作者将本书分成四大主题进行深度案例剖析。第一个主题是“企业不应该做大做强”,作者通过对青岛啤酒、华润和北京控股的深度案例剖析解释企业作大做强必然造成成本失控。第二个主题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作者透过中信泰富、上实控股与和记黄埔的案例解释在全世界反多元化经营的浪潮下,精心设计的多元化经营还是可以替股东创造财富的。第三个主题是“多元化转成专业化经营的战略”,作者透过中远太平洋、招商局国际和香港中旅国际投资的深度案例分析解释多元化的无效率可以通过专业化的经营转而提高经营效率。第四个主题是“其他形态的整合战略”,作者挑选了三个形态各异的整合战略包括光大控股、越秀企业和三大石油公司的整合说明了其他形态整合的利弊得失。
4、 《 *** 纵:机构投资人与大股东 *** 纵策略案例》 《 *** 纵》一书并非要揭穿基金黑幕之类的丑闻,而其重点在于通过作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大量数据,描绘机构投资人如何 *** 纵股价,大股东如何图利自己的详细 *** 作手法。本书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机构投资人的 *** 纵股价获利秘籍(案例包括中国移动/联通/电信/H股)、国内庄家 *** 纵股价获科秘籍(案例包括德隆系、北大和清华系)、金字塔式的股权资产置换图利大股东(案例包括韩国现代、迪生创建、新世界发展、英皇国际、亚洲造纸纸浆)、其它形式的股权资产置换图利大股东(案例包括东宁、壹传媒、中信嘉华、韩国三星、华润重组、会德丰私有化)。本书旨在用实际的案例向读者介绍财富如何向富人倾斜;从小的方面来说,本书所罗列的手法可以作为敛财的工具,但也可以作为避免被剥削的工具书,还能成为纵横股市的宝贵利器。
5、《标本:地产领导者领先之道》 该书是一部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借鉴的风险管理案例集,所引案例包括:恒基兆业集团、新世界发展集团、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会德丰地产、信和地产。
6、《思维:国际级企业和企业家战略思维》 该书是一部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借鉴的战略思维案例集,本书所引案例包括:LG、现代汽车、台积电、索尼、日产、三菱、佳能。7、 《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 全球最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为中国高科技文明把脉,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战略突围!
8、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么无奈》 2011年7月郎咸平教授最新力作——中国老百姓为什么无奈? 郎咸平(5) 2011年,中国的经济依然复杂,但老百姓表现得似乎很“淡定”。在我们的国民经济生活大调查中,觉得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有38%,觉得一般的有40%,而对于觉得自己很幸福的,竟然不到4%。一个是“淡定”,一个是“不幸福”,照常理讲,感受“不幸福”的人,更喜欢的应该是抱怨,而不是“淡定”。那为什么这两个看似不怎么搭边的词会同时出现在中国老百姓的身上?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是一种“冷漠”,更是一种“无奈”。 其实,中国的老百姓是懂得知足的,要求的并不过分,只要希望收入多一点。物价稳一点,房价涨得慢一点。面对如此疯狂的通货膨胀,老百姓在银行的那点存款一点点被蒸发掉了。老百姓无法“淡定”了,开始琢磨着炒房、炒股, 但是,频频爆料出的信息是,房地产开发商囤地捂盘,股市内幕重重,让老百姓望而却步。老百姓“幡然醒悟”后,想去享受一下生活的时候,却发现买车竟然也要摇号了,而对于摇到车牌号的老百姓来说,感受到的竟然不是“幸福”,而是“幸运”,虽是一字之差,背后反应的确实老百姓的心酸与无奈。
9、《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这是过往出版过的所有《郎咸平说》中最精彩的一本。这是最紧扣热点、最贴近民生的一本《郎咸平说》。说它紧扣热点,是因为百姓在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热点事件,富士康、霸王洗发水、大蒜和绿豆价格、地沟油、电视相亲、房价新政、医改和教改,郎咸平都做了最精辟的解读。 说它贴近民生,正如郎咸平在书中说,在中国做事难,做人难,过日子更是难。中国经济的问题错综复杂,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些问题看来都是些很简单,却又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什么?不是我们的干部不聪明、不能干,而是他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总是只看到表面现象,奉行的原则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来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本质的问题。其实百姓关心的话题是非常具体的,说白了就是收入低、物价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和其他泛泛而谈的书不同,郎咸平特别挑了十六个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对每一个话题都深入研究了最根本的本质问题,因为只有了解本质,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
10、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本书取名“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并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为了激起所谓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而是要警示国人,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民族企业,彻底丢掉幻想,在认清帝国主义新本质的前提下,与之进行有效的竞争和合作!在当下的全球性时代,力争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才是我们的理性应对之道。郎咸平在本书大胆提出“新帝国主义”的概念。他说,不管是轮胎特保案这样的国际贸易纠纷,还是外国资本在中国的一系列并购动作,都是西方国家战略在起作用,是“新帝国主义”盘旋在我们的上空。他指出,国内的水价、油价、粮价变动的背后,是外国资本和国家机器之间娴熟而默契地配合。驱之不散……
11、《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 此书的目的在于以案例形式进一步解剖新帝国主义的 *** 作手法和技巧,浓缩成了本书的十余场我们没有经历过的战争。 美国将会如何乘中国之危挑起战争呢?我们的“危”有三,第一、资产泡沫化,第二、经济停滞化,第三、通货膨胀化。而美国无疑将利用三大战争,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恶化我们的三大危机。 首先说的是美国新近发动的汇率大战。到底美国对中国的汇率大战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那就是挑起资产泡沫!不妨看看泰国、越南、香港和日本历史上遭遇的泡沫大战模式。 汇率大战除了打击我们的出口,实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真实目的是要我们重蹈日本模式之覆辙,逼迫我们开放金融市场。美国在泡沫大战中对日轰炸的三部曲,如今在中国只差半步就完成了部署。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盼懂经济的有识之士发言,西西河的陈经和郎咸平,谁对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