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拼多多上开网店有多少人开店又关店

本拼多多上开网店有多少人开店又关店,第1张

1、拼多多关店5500多家 下架770万件产品
亿邦动力获悉,拼多多Q3财报发布后,黄峥介绍称,仅在9月份,拼多多平台主动关闭了涉嫌违法违规的店铺5500多家,下架问题商品超过770万件,前置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300万条。
亿邦动力了解到,在今年8月2日至8月9日期间,平台已经强制关店1128家,下架商品近430万件,批量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45万条;10月份主动关闭涉嫌违法违规店铺5000多家,下架商品超过480万件,前置拦截疑似假冒商品链接超过380万条。
此外,拼多多方面表示,拼多多已全面启用升级后的商家入驻系统,从开店环节起接入了公安身份核验系统。同时,拼多多还基于平台数据挖掘与分析,开发完成假货识别算法,研发构建违规商家与商品的发现、假货型、劣质品识别等一系列模型。拼多多还正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对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研发image caption、人脸与人体分析技术、活体检测、OCR识别、黄图识别、图像相似度等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技术,构建提升防控体系。
(亿邦动力)
2、D&G遭天猫考拉洋码头小红书抛弃
海淘电商平台洋码头宣布下架意大利奢侈品品牌Dolce&Gabbana(杜嘉班纳)所有商品。亿邦动力在天猫、考拉、小红书、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中键入杜嘉班纳相关关键词,发现均已无法搜索到该品牌任何商品。宝岛眼镜也宣布下架相关产品。
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在朋友圈表示,“行动才是态度!洋码头已下架58万个DG商品……尊重消费者才是基本的商业道德。”
亿邦动力了解到,11月20日,杜嘉班纳联合创始人兼创意总监Stefano Gabbana在Instagram与网友的对话被曝光,对话中,Gabbana指责公开称中国是“Country of(shit) ”和“无知肮脏恶臭匪帮”。另外,杜嘉班纳为此次时装秀拍摄了一则广告也涉嫌辱华。
(亿邦动力)
3、跨境进口重大利好!年度交易限26万 单次5000
21日,国务院总理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扩大开放更大激发消费潜力;部署推进物流枢纽布局建设,促进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
会议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对跨境电商售进口商品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北件注册或备案要求,而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
此外,在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内商品实行限额内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征收基础上,扩大享受优恵政策商品范,新増63个税目商品,井将单次交易限值由2000元提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毎人每年2万元提至26万元。
(亿邦动力)
4、盒马CEO侯毅就“标签门”道歉
盒马鲜生CEO侯毅通过微博对上海门店“更换胡萝卜外包装的日期标签”道歉,表示盒马上海区总经理负有管理责任,就地免职。公司已经开始在所有门店开展自查,进一步完善 *** 作标准。
此前,据静安区市场监管局透露,市民方先生称其在11月15日在盒马鲜生大宁店挑选蔬菜,看见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在更换胡萝卜外包装的日期标签,被换下的胡萝卜标签日期为11月9日、10日、11日,被换上的标签日期为11月15日。方先生随即向门店负责人反映,门店负责人表示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流程上有违规 *** 作,自行打印了标签。此后,市民方先生便向静安市场监管局进行举报。
静安区市场监管局此前曾表示,已对盒马鲜生“标签门”事件立案调查,对盒马所有产品标签进行检查,并要求当事人对所有库存产品进行安全自查,对后续现场可能产生的投诉举报安排专人处理。
(亿邦动力)
5、今日头条上线商品搜索功能
测试表明,今日头条支持商品的品类及品牌搜索,搜索结果均定向至今日头条自己的电商平台“放心购”,以商品的形式呈现搜索结果。此外,根据品类的细分程度,今日头条也给出了不同的搜索结果。
比如,在今日头条APP的搜索框中搜索“女装”,用户将看到放心购内女装的下级类目。而搜索“连衣裙”等更细分的品类时,便能直接看到商品搜索结果。
经过亿邦动力多次反复尝试得知,虽然从不同入口进入,商品排序结果不同,但不同用户在同一个入口得到的商品排序不会变化。由此可见,今日头条商品搜索尚未通过用户画像或者大数据影响结果排序。而商家目前也并不知晓今日头条商品搜索排序的推荐逻辑。

我讨厌拼多多。有人称之为太坑。
,点击识别内容。
1首先这个软件本身就特别讨厌,就像病毒一样。卸载了,经常浮在手机桌面。每次关闭都需要一分钟。鲁迅先生说得好,“无端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为钱杀人”,每天浮在手机屏幕上让人心烦。
2多多,其实坑也不少。这么说吧,红包摇一摇。被骗的人反复提醒过。那些提示都是骗子给的。没见过有人摇过,就是剩下最后一分钱。按照他们的规定全部走一遍,永远拿不到那个红包。就像数学中的极限,只能无限逼近却永远达不到。同时也给出了虚假信息,比如刚拿到的红包在哪里,有多大等等。
3况且多多的产品很便宜,但是假货很多,产品质量没有保证。进了拼多多就像进了垃圾市场,产品可能一元两元三元,回来就用不上了。有的人不在乎三元两元,不如把自己的一元两元三元放在口袋里,哪怕一元买个瓜子也能吃,可是一袋瓜子皮呢?
最重要的是,品多多就像一个幽灵,漂浮在手机屏幕上,挥之不去。这是一种病毒。当然,手机上有很多烦人的软件app,但它不会像幽灵一样缠着你。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好运

秦安京东副总裁的全名是秦安,他是京东集团的高级副总裁。秦安在京东集团担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东南亚事业部总裁、智能生活事业部总裁等。
在秦安一系列领导下,京东在东南亚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推动了京东在东南亚市场上的扩张,并带领团队打造了当地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之一。秦安还是京东物流的创始人之一,曾在京东物流担任高管职务,深刻理解物流运营和管理方式。
秦安在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包括运营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等。他在战略规划和执行方面表现出色,为京东集团在中国境内和海外市场上的成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秦安作为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不仅在东南亚市场上领导着京东的扩张,也在国内市场上对京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0尼古丁

0烟焦油

卷烟里只有茶叶


戴着“戒烟品”的光环

茶烟

淘宝拼多多上卖得欢



咚虫厦草

小熊喵

俐群

……


网友直指

电商平台“傍名牌”

鱼目混珠“玩套路”

又在收割“智商税”



传统香烟替代品?

对人体有益无害?


专家直言

抽茶烟

同样有害 健康


游走灰色地带

到底谁来监管


下单“冬虫夏草”

收货“咚虫厦草”

市民郝先生在拼多多APP上看到一家名为“匠心家居茶烟”的店铺挂出订单链接: 出售“冬虫夏草”烟。


拼多多上的茶烟页面广告


郝先生以为这是同一品牌的不同商品,随即下单买了一包, 可没想到收到的却是“咚虫厦草”

货不对板!这明显是在“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消费者啊!


郝先生收到的“咚虫厦草”

郝先生说,事后他多次与店铺交涉,但对方就是 不肯退货退款 。在他投诉后,该店铺 下架了该款产品


下单是“冬虫夏草”,为何收货是“咚虫厦草”?针对这一问题,在交易聊天记录中,商家辩称:

“标题”和“产品名称”不是一回事!“冬虫夏草”写进标题中不代表卖的就是“冬虫夏草”,这条茶烟的真正品名是“咚虫厦草”。


该商家还称,“咚虫厦草”有注册商标,不属于假货。


交易聊天记录


交涉无果,郝先生又向拼多多投诉。12月7日,拼多多客服回复:

“咚虫厦草”不是假货,不能退货退款,建议消费者今后不要购买类似产品。


另外, 拼多多拒绝为消费者提供商家的企业注册名和注册信息


帮忙君致电拼多多客服热线要求采访。然而时隔多日,截至发稿, 拼多多方面仍无回复


傍着“香烟品牌”

游走“灰色地带”

帮忙君调查发现,在拼多多、淘宝等各大电商平台上, 有大量店铺销售茶烟 ,价格从每包几十元到每包百元不等。


这些店铺在宣传广告上 都标明是“戒烟产品” ,“不含尼古丁”和“不含烟焦油”是茶烟的两大特殊之处,强调原料只有茶叶。


茶烟宣传广告

“卖茶烟”虽然巧妙绕开了 “未经许可,在网络上销售香烟属于非法经营行为” 的禁令,但帮忙君还是发现,目前网上售卖的许多茶烟产品都在“傍名牌”, 注册名称与知名“香烟品牌”十分相近 。除了郝先生买到的“咚虫厦草”外,还有“钰溪”“俐群”“小熊喵”“红火塔山”等。


“茶烟品牌”与“香烟品牌”十分相近


而在产品标题上,不少店铺都打着“香烟品牌”的幌子,混淆视听。 点开详情页,有的店铺竟还在底部发布“法律声明”,称 “本产品标题和纯属运营和技术引流设置”

宝贝标题仅仅为了迎合买家搜索习惯而使用,不代表产品本身功效与特性。


能戒烟“不靠谱”

抽茶烟“伤身体”

在拼多多一家茶烟店的直播活动中,帮忙君见到一名主播在镜头前卖力吆喝:

买“俐群”点击下方链接!茶烟不是香烟,茶烟对人体没有任何危害。

茶烟究竟是“戒烟品”,

还是在收割“智商税”?


对此,上海同仁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段玉香认为:

茶烟起到的戒烟效果不大 ,根本不是宣传中所说的“医生推荐的戒烟疗法”。


现在戒烟的一线药物是尼古丁替代疗法、伐尼克兰和安非他酮。


段玉香表示,“抽茶烟能戒烟”只是商家的营销噱头,况且茶烟并不完全对人体无害。


她特别指出:

茶叶燃烧后一样有烟雾,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化学成分, 损伤气道和肺泡


茶叶燃烧后温度升高, 对口咽部和舌、牙齿等将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专家所说的 健康 问题,家长们也是忧心忡忡:

茶烟产品在外观包装上,简直与真正的香烟没有丝毫区别;在使用上,归根结底还是在“抽烟”。


堂而皇之摆在网络上销售, 一旦未成年人购买,养成抽烟习惯 ,将会对身心 健康 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


为此,市民呼吁:茶烟产品存在监管盲区,不是香烟却“周身模仿”香烟,在电商平台上打擦边球、大肆叫卖,亟待有关部门规范整顿。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夏一韵

摄影 | 受访者 网一络

编辑 | 蒋一俭 钱俊毅 姚储杰

尽管现在 科技 还在“拖累”快递员,但未来,或许真如马云所言,会是“替代”。

全文6600字,阅读约需13分钟

文丨杨俏

编辑丨小北

小推车上摆满了大小不一的快递包裹,顺丰快递小哥在电梯间按下10层。到达亿欧前台,他用顺丰APP扫描了下电子面单上的二维码,收走了一批要寄出的快递包裹。

寄快递的客户大多没有留意到, 纸质面单、手持扫码 *** 已经消失了很久。不知不觉中,这个行业已经从原始的“刀耕火种”,悄然进入了 科技 物流时代。

从仓储环节的机械臂、传送带、自动立体货架,到运输环节的智能运力调配、智能路线规划,再到配送末端的智能分单、无人机配送、智能快递柜等,原本“土又笨”的物流行业,如今每个环节都弥漫着浓浓的 科技 因子。

但 科技 环绕的物流行业,在物流格局上,却展现出另一幅景象:

快递企业在 科技 的渲染下,更加注重客户体验,继而不断试探业务边缘,开拓新的项目,导致末端配送人员数量和压力都有增无减;

面向消费者的快递企业, 科技 投入金额大,应用程度高,相应的盈利能力也显著提升,而面向企业端的快运企业, 科技 投入在与快递企业相同程度下, 科技 渗透反而迟缓;

资本助力下,快递市场整合、并购加速,形成了以菜鸟、京东、顺丰为主的三股势力,再加上占据全国快递市场四分之一体量的拼多多,有意建立自己的物流平台,促使快递市场格局向电商物流市场转变。

电商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快递包裹的数量指数级攀升,最终这些“重担”都压在了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公司身上。

2013年双十一,淘宝+天猫的订单首次破亿,“快递爆仓”第一次成为网络热词。2014年, 我国以140亿的快递单量,超过了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

在当时电商蓬勃发展的带动下,物流产业的升级已经蠢蠢欲动。产业升级集群现象最早体现在定位于智能骨干网的菜鸟身上,菜鸟联合通达系等14家快递企业共同推出了电子面单平台,统一各种数据标准,规划快递路径, 从快递的下单揽件环节开始缩短信息传输距离;

紧接着,菜鸟在2015年推出了首个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云处理能力,为用户展现物流运输详情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京东首次宣布使用带有自动存取系统、自动拣货货架及自动化输送设备的上海“亚洲一号”现代物流中心,为双十一的大促做足了准备。它们通过搭建 科技 和效率驱动的物流基础设施, 实现了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数字化。

2016年,物流 科技 更是在运输环节展现出了“惊人”的一面。 亚马逊首次使用无人机为消费者投递快递包裹;DHL集团在德国巴伐利亚镇通过无人机投递了130多个快递包裹;京东自主研发的中国首辆无人配送车开始上路测试;菜鸟与心怡 科技 打造的自动化仓储运营中心在广州运营。

自动化分拣设备、AGV、智能仓储、智慧决策、无人配送小车等硬件设备与技术逐渐成为了各大快递企业的刚需,一票快递从下单—揽件—中转—运输—派件,时效化、透明化充斥着整个物流运输流程。

但随着快递行业的 科技 化进程加快,一个新的问题展现出来: 物流行业智能化,是否会引发快递员的大规模失业?

马云曾在2017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留下了一则关于“物流 科技 与快递员”的预言:“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巨大的失业,但是真正的新技术,是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东西。 今天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快递人员,很多可能都会失业,因为有了机器人,因为有了无人驾驶 汽车 ,还有今天概念还比较不错的无人机送货。”

截至目前,快递员数量并没有像马云预言的方向发展,而是相反。

2019年双十一旺季,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达到28亿件,最高日处理量达到52亿件。也就是说, 全国210万的一线快递员平均每人需要每天送240多件快递。

这是一个严重“超载”的数字。各家快递企业为了弥补高峰期间末端投递能力的不足,普遍加强了末端人员、场地、车辆储备,临时补充近40万人。

快递员们几乎时刻在与时间赛跑。 韵达快递员告诉亿欧,无论高峰还是平常,从早上6点多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工作了七八年的圆通快递员也表示,几年前送货大概120-130票,如今最低都有300票;双十一高峰期,不少人甚至凌晨收到了各家快递员发来的短信:“包裹给您放对面的水表箱了,注意查收”。

朝阳区居美家居旁的顺丰站点负责人向亿欧介绍,自动化分拣设备在分拨中心、中转仓等总部运用的更多一些。最后分派到站点,快递员需要自己动手将包裹分拣到派送小区。

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2019年上半年包含“快递员”字样的招聘需求同比倍数增长。其中,2019年4月份同比增长最高,达到了27196%,其次是6月份同比增长16227%。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大成对亿欧表示, 物流的 科技 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技术, 实现物流全流程的精准对接,实现节点、成网、车货匹配等;

二是装备基础, 自动分拣、自动运转、自动装卸等装备技术;

三是物联网技术, 实现物流运输中货物、车辆、人员的实时监控;

四是整体系统的采集能力得到加强;

五是决策支持, 计算机的决策支持能力帮助企业进行预测、决策等。

也就是说,长期而言,马云的观点是对的,快递企业的物流 科技 化体现在了仓储、分拣中心、货物中转中心等分层阶段中。但在目前, 科技 化并未达到物流全链条的程度。加上快递正处于增长阶段,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相关人员也未从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

从站点到末端配送的环节中,人工 *** 作仍占绝大多数工作量。 物流 科技 的应用,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际上是将行业从业者的劳动重点转移到了那些机器无法代替的工作当中。

但末端配送环节的智能化也初见端倪,比如智能快递柜越来越多的使用,就替代了快递员一部分工作。

物流领域 科技 应用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像上市的快递企业,在流程标准化高的环节上 科技 化程度高,科研投入所获得的盈利效果与其付出成为正比。

反观快运企业,本身行业就处于散乱的状态下,集中度也差,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其 科技 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导致 科技 渗透力不足,所带来的成效也不尽如意。

“爆仓”一词是伴随双十一电商业务高峰期出现的高频负词,AGV、自动分拣设备等在仓内的高度 科技 化并未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快递企业仍要面临着爆仓所带来的仓库货物积压、消费者投诉率增加、旺季盈利与淡季亏损产生的落差、抗风险能力的考验等。

在物流 科技 成体系之前,这些都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难题。但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服务需求的提升,都在倒逼着物流企业不断进行自我革新。

2016年,顺丰、圆通、申通、韵达等民营快递企业集体上市,登陆资本市场。7家上市快递企业形成了1家收入超千亿、4-5家收入超500亿元的企业集群。

再加上阿里持续不断对中通、圆通、申通、百世企业投资,都让快递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加大 科技 研发投入的比例。从2015年至2018年,通达系、百世等各家快递企业逐年提升对自动化设备投入的金额比例,加大其在仓储、分拨中心、中转环节等物流运输中的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

在 科技 及信息IT方面,仅2018年,顺丰、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就分别投入了2723亿、155亿、506294万、436214万、5810万元。

申通义乌分拨中心正式上线运行,350个机器人同时作业,加快货物分拣速度;圆通率先研发并推出了隐形面单,加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韵达曾发行股票募资4517亿元用于智能仓配一体化及转运中心自动化升级项目中;中通更是计划到2020年实现部分分拨中心的无人化 *** 作。

快递与快运作为两种不同的业务发展,快运业务不同于快递业务,主要以工厂件为主,提供B2B服务,发货频次低之外,票均重量偏大。

为此,快运市场格局未定,市场分散,既没有龙头企业浮出水面,也没有像阿里一样的“带头人”,就连现在打起的价格战也进入了十年前快递市场的局面。不过在研发方面,德邦、壹米滴答等的投入达到了数亿元规模。

德邦从2016年至2018年,每年的研发费用均在3亿元以上。数字化管理方面,德邦上线了智慧场站、的卢系统等智能管理系统;运派送方面,智慧收派、大小件融合分拣、德邦小D PLUS等设备齐上阵。

获得D轮融资的壹米滴答,也打算将18亿元融资用于客户获取、核心运营节点、智能技术的研发与投入三大方面,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比如,其运营的智能调度智慧中心可以在货物上形成监控、预警、指挥等功能。

安能物流每年投入过亿元用于信息化系统的研发及自动化设备的引入,拥有一支近200人的专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团队,在信息化方面更是推出了快运电子面单和“令牌”APP,辅助人员快速下单收发件。

在业务量上升的过程中,机器数量的增加摊分了企业的固定成本,降低了边际成本,从而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例如,自动化分拣设备是传统人工分拣效率的10倍以上,近三年仅末端快递小哥人均效能,就由80件提升到了100件左右。以往三五天送达的快递包裹,如今能够实现当日达及其次日达。

持续投资,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也为企业提供更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2018年,中通、韵达、申通、圆通的盈利更是达到了4383亿、2698亿、2049亿、1904亿元,只有百世处于亏损状态。

反观快运领域的企业,2018年登陆上交所的德邦情况不容乐观,转型大件快递领域后业绩持续萎靡,2019年一季度,更是亏损了近05亿元。此后,盈利能力一直下滑,到2019年三季度,相比于2018年同期的459亿元而言,同比下滑了757%,德邦还存在着负债率高、现金流恶化等问题。

快运与快递的科研投入平分秋色,但成效却并不如快递一样乐观。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对亿欧表示,首先, 越靠近C端客群的生活资料物流,市场化自由竞争程度越高,进入门槛越低,市场资源也越分散,更容易被数字 科技 洗牌, 例如快递、即时物流等多跟民生消费相关的生活资料物流, 科技 应用程度高。

越靠近B端客群的生产资料物流,行业门槛越高,市场活跃度越低,服务链条的惯性越难改变。 服务B端的物流市场是规模更大的金矿。但包括能源物流、钢铁物流等市场都因为高度集约, 科技 渗透反而迟缓。

其次, 运输方式的不协调、 科技 应用分散分化等问题,也间接导致了物流成本高、 科技 普及程度不高。 铁路运输只占中国全部货运的5%-6%,高速公路占货运的86%,水运、空运等运输方式占据10%左右,便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顺丰、通达系等企业占据整个快递市场的70%以上市场份额,而快运领域企业的集中度仅仅只有29%,公路货运行业集中度只有12%。

刘大成也认为,行业集中度越高,越容易形成规模型产业,物流 科技 应用程度就会越多、广、深。而行业集中度较差的快运领域,容易形成散、小、乱等状况,企业的溢价议货能力差,融资账期和现金流弱,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物流 科技 方面的开发和应用。 现在整个快运行业处于不景气状态,更难用重资产来做 科技 上的升级。

物流行业发展至今,资本市场对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行业吸引资本的代价。

阿里通过投资来编织自己的物流网络,将快递市场的半壁江山纳入旗下,强化电商与快递之间的关联。自建物流的京东,一方面加强自身的 科技 掌控力,一方面又通过拆分或独立的方式,想让京东物流成为年收入规模超千亿元的物流 科技 服务商。

此外,作为民营快递行业的龙头老大顺丰,一直面临菜鸟系与京东的围剿,开始急着突围,拥抱电商市场。加上电商企业拼多多的崛起,也搅起了物流市场三足鼎立的“浑水”。物流市场新的格局演变正在拉开帷幕。

2016年起,快递市场开始了深度整合, 各大企业都朝着综合物流型企业的方向布局。 中通进军快运领域,正式启动全国地区的招商和加盟;圆通拓展大件重货运输、仓储等领域;韵达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德邦战略升级,布局电商大件快运业务等。

上市的快递企业加速了整个快递市场的变革,迅速抛开了第二梯队。全峰、国通、如风达等逐渐被淘汰出局。

此时,菜鸟已完成首轮融资,拿出10亿元启动“菜鸟联盟“,推出当日达、次日达等产品,四通一达、天天、EMS等均参与其中。2019年,阿里又用233亿元进行增持,加大对菜鸟的支持力度。

马云曾经公开表态过不会去碰快递和物流,“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但实际上,2019年5月,菜鸟成立了自有品牌落地配企业“丹鸟”,并且几乎将通达系全部纳入旗下。

目前,菜鸟已经入股或持股了中通、圆通、申通、百世等快递企业,和点我达、蜂鸟配送等即时物流企业。未来阿里大概率还将会寻找入股韵达的机会。

阿里用资金纽带链接了电商生态与新零售业态,打通仓干配送资源,增强对快递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菜鸟搭建的智慧物流骨干网从技术、供应链的角度对整个物流行业实现了数字化升级,带动行业进步。

京东、苏宁本身力量的雄厚,就足够自己撑起一片物流的天地。刘强东从创业之初,就认定只有自建物流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物流服务的难题。

2007年京东获得首轮融资后,刘强东就执意要自建物流,为此不惜大规模烧钱。京东物流在连续亏损了12年后,如今才刚刚开始实现盈亏平衡。未来,京东物流也要独立上市。苏宁在2017年初,花费425亿元收购了曾被多次“易主”的天天快递,希望与其在仓储、干线、末端等方面整合,强化苏宁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力。

顺丰在快递领域逐渐受到电商件的冲击,开始寻找突破点。在唯品会旗下的品骏快递,花钱速度始终赶不上盈利速度,唯品会苦心经营并未获得很好的结果,品骏彻底关闭,并纳入顺丰旗下。

相比于电商物流的阿里、京东,民营企业顺丰,异军突起的拼多多似乎将要打破原本的三足鼎立局面,成为新的一级。拼多多的订单业务增长之快,在短时间内市值一度超越京东,成为中国市值排名第四的互联网上市企业。

拼多多以下沉市场起家,一半以上的包裹流向了三、四线城市及广大的县城和农村,一年占据中国快递市场总量的25%,成为快递企业的第二大订单来源,与淘系订单处于三七分状态,其带来的增量市场是阿里、京东所“眼红”的。

曾说过“永远不会介入物流”的拼多多,如今也开始试用自己的电子面单,并开发“新物流”技术平台。

快递市场的竞争格局似乎演变成了电商物流的市场竞争格局。而电商竞争的本质不是流量,而是推进价值变现的供应链。 拼多多通过资本杠杆撬动的大流量,需要一个数字化物流基石,搭建数字化物流枢纽。

资本的介入力量总是强大的,它可以让物流企业快速完成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完成生态圈的布局;同时,企业通过对资本进行有效的运作,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大与竞争对手抗衡的砝码。

巨头对快递市场的重构,资本的全方位介入,让快递行业生态发生了清晰的变化。

快递企业是集网络、生态、文化、产品、服务、系统于一体的集合体。 在以 科技 为驱动的物流行业发展中,最末端的配送端是连接商户与用户、线上到线下的重要一环,也是承压最大、话题最多的一环。企业的降本增效,也体现在了快递员身上。而他们的提速,不仅代表着企业的 科技 成果,也体现着整体快递的服务质量。

居民社区、写字楼、高校、商圈都成为了快递员最密集的场所。如果按照社区单位衡量,万人的大型社区一般需要配备20名快递员。这一数字在十年之前,一个社区仅需要2-3名配送员。

再加上电商零售渗透的深入、即时配送的兴起,快递员与社区之间接触更加紧密了。从单纯的运输、配送人员,到现在成为了“技术流”,快递员上门给居民提供服务的比例已经非常高。

就像顺丰快递小哥所说的那样:“只有公司壮大了,发展好了,员工的体力就能够减少一些,效率就会提升一些。”

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目前重流程、轻终端发展阶段,意味着快递员更大的工作压力。但从快递公司的角度来看,技术的武装下,其链接互联网公司与社区方面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

朝阳区绣菊园内一位退休教职工刘女士表示,快递员缩短了商家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对双方都是互惠的,也代表着企业的进步、 社会 的进步。

北苑家园茉莉园的高先生则觉得,快递柜、驿站等站点的高 科技 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极大的安全感。

快递企业在用 科技 承载着巨大的业务量,用速度传递着冰冷的包裹,从入库、存储,到包装、分拣、装车,到中间的运输环节,再到最后一公里配送,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都在一步一步夺走属于我们身边的非创造性岗位。尽管现在 科技 还在“拖累”快递员,但未来,或许真如马云所言,会是“替代”。


多位资深业内人士与相关工作人员在本文写作过程中鼎力支持,为亿欧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支撑,特别致谢(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专家、京东快递员、顺丰快递员、韵达快递员、中通快递员、圆通快递员、朝阳区居美家居旁顺丰站点负责人、朝阳区绣菊园内退休教职工刘女士、北苑家园茉莉园的高先生等人。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本拼多多上开网店有多少人开店又关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