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臊子面怎么那么受欢迎?

一碗臊子面怎么那么受欢迎?,第1张

2015年8月,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教师、30岁的宋鹏远赴1800公里外秦巴山区腹地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2016年8月,他兼任大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2017年8月,宋鹏主动申请延期驻村工作1年。近三年来,大寨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硬化了,太阳能路灯亮了,安全饮水通了,更重要的是整合种养殖户、代加工厂、检验机构、线上线下平台等优势资源,建立了农村电商产业链,村集体收入从0到55万元,大量外流务工人才开始回流。

近日,采访了宋鹏,听他讲述变化背后的故事。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

从兰州出发汽车颠簸14个小时终于到了大寨村,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光秃秃的大山村主任韩燕平在村口接上我,把我带到路边面馆吃了一碗沙湾酸菜鸡蛋臊子面,别看现在的我没有花椒吃不下饭,但当时面里的花椒麻得我的嘴好久没有感觉。

吃完饭,我放下行李就到村里走走。刚开始我挺乐观的,这村不穷,穿村而过的武坪公路边,都是村民的小楼,有的楼前面还停着豪华轿车。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凉,一栋栋都是土坯搭的房子。我进了村民左羊根的家,他的房子没有门,房间里没有任何家电和家具,屋子的一角堆着一堆土豆,炕上的被子已经看不出颜色。左羊根告诉我,因为家里穷,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每顿饭只有土豆。从左羊根家里出来,我心里酸酸的,觉得如果不能帮村里改变贫穷的状况,就对不起村第一书记的称号了。

到大寨的第九天,我去拜访了村里的老文书何四十五。老文书在村里工作了20余年,不久前因身体健康情况退休。他一五一十地给我讲了村里的情况:大寨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亩,山地荒芜,农业生产不成规模,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脑子活的村民,搞木材加工、卖装修材料富起来了,剩下的大部分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没什么技术,大多在外做零工,挣不到多少钱。“村里一直没有致富带头人,现在就看你的了。”他拉着我的手说。

“营盘山上1000多亩地,已经荒了十几年了,如果能把这地开发好,就是一件大好事。”几天后,他还带我到了营盘山。营盘山没有通公路,我俩拨开齐腰深的杂草一路走着。老文书给我指着,哪里种花椒最好,哪里的苞米曾经长得多高。“农村工作一定要从老百姓需求出发,解决大伙的实际问题。”他的话,我一直记着。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到农户家走访,村民们热情纯朴,不管到谁家,都留我吃饭,谁家蒸地耳包子、杀鸡或者杀羊,都会想着我。那些天,我整夜睡不着,一直在想,贫困地区缺什么?种植、养殖技术老百姓都会,但应该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怎么能卖出去,这些是他们缺乏的。

几天以后,到村里第一次开两委会,我就提出村里缺经济发展理念,缺农村经营型人才,缺带领村民致富的信息、信心,缺优质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渠道,这些都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大伙都很支持我,当时我就想,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

沙湾臊子的电商实践探索

问题找到了,怎么破题呢?我想起了酸菜鸡蛋臊子面。每年腊月,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用土猪做肉臊子,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真正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把养殖带起来?同时,做臊子面对花椒需求量特别大,也能把种植花椒发展起来。

2015年,我几乎走遍了天津、北京、西安、兰州等地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并参加了全国农博会。我发现,沙湾臊子存在市场空白,它麻辣鲜香的口感和目前市场上的陕西岐山臊子、河南新野臊子都不同,最受甘肃本地人喜爱,不仅如此,依托陇南的电商扶贫政策,还可以把沙湾臊子卖到全国各地。于是,我决定开发沙湾的特色肉臊子,建立村办集体企业,把大家凝聚起来,共同致富。

起初村民并不相信我,村支书马忠昌说:“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咱们可赔不起啊。”我不死心,带着村干部到周边县区调查了解,结果大家都说就想吃沙湾臊子。

2015年11月,我又和村干部专程到甘肃省轻工研究院咨询沙湾臊子产业化的可行性,并请食品质量检验室检验沙湾臊子是否含有有害成分、微生物菌群是否超标等。2016年4月,我与马忠昌再次到访甘肃省轻工研究院,请教学习沙湾臊子、沙湾土蜂蜜、沙湾红谷酒、干菜等食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检验、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这次调研,我们不仅理清了沙湾臊子的产业化思路,更重要的是,送检的两个臊子样本都通过了检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016年,我为当地创立的第一家村集体企业——陇南市白龙湾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村民可以技术入股,半成品入股。

2016年7月,臊子加工车间正式动工。8月,我代表村办企业陇南市白龙湾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甘肃省轻工研究院、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沙湾臊子。2017年12月12日,从农户家里收购来的20头散养黑猪被拉到中转养殖场;12月16日正式开始宰杀黑猪,连夜切肉,经过十余个小时的小火慢熬、麻香扑鼻的沙湾臊子正式出锅!

沙湾臊子一经上市,短短几天,数次断货。村民们都乐坏了,我也松了一口气。创办村集体企业,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去做一些事情,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把大家都带动起来,一块儿去致富,提高村集体的威信和地位,一举多得。

我们挖掘沙湾特色,还开发了宕昌罐罐酒、宕昌参芪蜜、沙湾蜂糖酒、沙湾梅花椒等产品5类10款,通过电商途径推广,当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销售收入55万元。

莫让贫困成为下一代的负担

在对比分析处在同一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下的“先富户”与“贫困户”后我发现,文化素质是两者最大的不同。思维活跃、善于把握商机、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较快的村民更容易致富。

于是,我们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经营型人才匮乏的问题,组织开展“农村电商培训”,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知识不足、制约贫困村富民产业发展的问题,举办“农村电子商务能力提升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训班”;成立“电商工作室”,开展农村青年电商创业项目培育、孵化、推广;发起成立“宕昌县青年电商荟”,整合资源、聚合资讯、搭建平台,在市场、技术、人才、渠道等方面助力农村青年电商创业。村里的年轻人赵国强,原本在新疆打工,收入也不错,看到村里发展电商及农产品加工,主动联系我要回来跟着一起创业,目前已成为陇南电商扶贫讲师。

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构建“1+X帮1”的扶贫工作模式,第一个“1”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二个“1”指大寨村,“X”指社会力量,也就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的资源优势,广泛团结社会力量,助力大寨村扶贫开发及集体经济发展。我联系天津大学校友企业与村里签署“结对帮扶合作协议”,建设“季莳鲜梅花椒基地”“季莳鲜中华蜂蜜基地”,惠及贫困村7个、贫困户200余户;与甘肃省轻工研究院等5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在天津大学、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年货会、推介会,并发起成立“沙湾大寨产业扶贫发展基金”,首期募集社会资金11万元。

我始终没有忘记老文书说的营盘山,没事就上去转悠。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保护,到底该怎么开发?去年9月,在推介农产品时,我看到梅花椒价格非常高,再想想现在村民种的花椒品质差价格低,还卖不出去。于是我就自己掏钱,从网上购买了试种的1000棵无刺花椒、赊账购买2900棵梅花椒到达服务站,与十来个村民一起种到营盘山上。现在营盘山已经种植梅花椒、核桃1800亩,成为大寨村的“银行”。

两年多来,我走遍村里所有249户农户、沙湾镇21个行政村、宕昌县80%的乡镇、陇南市7县1区,我看到更多的是朴实、勤奋、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回首这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莫让贫困成为下一代的负担”最能代表我的工作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我们扶贫人、村民、基层政府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拼命。

内容来自《 人民日报 》

农村电商主要是通过将农产品以网络形式销售出去获取更高收益,并且为农户提供更多就业以及创业机会的方式来实现精准扶贫。

各个地区电商扶贫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主要的成功案例有以下这些:

政府主导+农户+电商的陇南模式、生产方+电商的通榆模式、农民自发创业+政府引导+电商的沙集模式、龙头企业+农户+政府+电商的北山模式、集散地+电商的武功模式、传统产业+政府+电商的清河模式以及电商+农村电商服务点+农户的赶街模式。

其中,陇南模式、通榆模式和清河模式是借助已有的产品或产业与电商连接建立起来的,但是主导者不同,陇南和清河模式的主导者为政府,通榆模式的主导者为电商。

沙集模式、北山模式和武功模式既不是依靠农产品也不是依靠传统产业,而是利用电商平台“无中生有”创造了新的产业,比如武功县利用自身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买西北、卖全国”,成为了西北农产品走向全国的重要集散地。

沙集和北山模式的主导者均为农户能人,武功模式的主导者为政府。

而通过提高网购规模,降低农民的消费成本,并以此带动农产品+电商销售来增加农户收入的赶街模式的主导者则是电商。

电商扶贫总结 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社会安定团结,以下就是我整理的电商扶贫总结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电商扶贫总结 电商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对于贫困户增收意义重大,作为扶贫部门更有必要、有责任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电子商务扶贫步伐,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结合XX县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针对XX县贫困状况,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工程支持XX县精准扶贫工作 一、要确定目标任务 以全县321个建档立卡的行政村为单元,以73个贫困村和15个老区村为重点对象,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党政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协会牵引、示范试点等关键环节的工作。2015—2017年,全县7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和移动宽带。2018—2020年,全县贫困村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三有一能”目标,即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全县贫困村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幅提高,4G网络全面覆盖。 二、要采取可行措施 (一)建立行政推进体系。县、乡镇建立健全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电商扶贫的方案设计、政策制定、协调指导、工作推进、检查考核等工作。层层成立电商协会,形成政府、协会、驻村工作队共同推进电商扶贫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网店服务体系。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村和老区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健全上下游服务链;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园,为贫困村和老区村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 (三)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认证一批网货供应定点企业,为网店提供充足丰富的货源。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农特产品加工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建立网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流通环节进行监测,杜绝质量隐患。 (四)建立网络物流体系。加快贫困村及老区村宽带建设,采取有线无线结合的办法,扩大网络覆盖面。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 (五)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高等(职业)院校及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扶贫人才培训体系,实现电商扶贫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六)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围绕“三有一能”目标,建立电商扶贫统计通报制度,重点考核网店数量、销售量、交易额及带动贫困村、老区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 三、要抓好重点工作 (一)宽带网络建设。县工信委等有关部门按照“宽带中国”战略要求,研究制定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推动光缆入乡、进村、到户,实现贫困村、老区村互联网全覆盖。 (二)物流快递支撑。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老区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开展集中收购、集中配送,到2017年实现物流快递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辐射到村。 (三)网店规模壮大。采取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通过与当地电商龙头企业、网络经纪人、能人大户、专业协会开展贫困户网店“一对一“对接,帮助贫困户提高网店运营效益。对暂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村,鼓励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和贫困村在校大学生以及致富能人,在乡镇电商服务站、县电商服务中心或电商创业园内开设网店,代销农特产品。 (四)网络品牌培育。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品牌。支持农产品“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加强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建立电商扶贫农特产品目录库,对全市优质特色农产品种养规模、产量产值、品质特色开展调查摸底统计,确定主导品牌,编制特色主导产品目录。引导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培育一户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龙头企业,进行认证挂牌管理和扶持。 (五)金融服务支撑。将电商扶贫纳入扶贫小额贷款支持范围,对开办网店、从事网货生产销售的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生产销售网货产品且效果明显(以销售贫困户产品为主)的企业和网店,给予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三年以内的小额信贷支持,政府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鼓励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在乡镇设立服务网点,村设立金融服务代办点,改善农村网店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条件。 (六)试点示范引领。按照全省贫困地区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工作安排,尽快制定各县、乡镇电商扶贫路线图,确定时间表,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试点工作。实施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做好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争取与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的对接,利用大平台提升我县电商扶贫质量水平。 四、要强化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电商扶贫工作实行“省上指导、市州协调、县负总责、乡村落实”的工作体制,在市、县电商扶贫推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乡镇和贫困村、老区村为具体实施单位,要整合乡镇电商和扶贫工作力量,抓好电商扶贫各项工作的落实。贫困村、老区村“两委”班子、双联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要配合做好电商扶贫项目实施、政策宣传、组织培训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责任分工。扶贫部门负责贫困村、老区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需求清单和规划计划的制定,以及综合协调、进度通报、监督检查、年度考核等工作;商务部门负责做好电商大平台引进、本土平台培养、网货促销、物流配送、人才培训、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农牧部门负责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评价制度等工作;农工办负责把电商扶贫作为驻村队和帮扶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责,纳入驻村帮扶年度考核;工信等有关部门负责做好协调电信、移动、联通、铁塔、广电网络等企业加快贫困村宽带网络建设工作;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负责做好网上销售产品的资质认证、质量安全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做好电商扶贫配套资金保障工作,制定出台财政奖励扶持办法。 (三)技能培训。以县为主体,做好电商扶贫的系统培训和专项培训。把电商扶贫培训纳入“两后生”培训范围,列入年度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专家理论讲解与店主现身说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务求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以县(区)为主体,加强对网店经营者的专业培训,重点对网上开店、网店装修、客服、运营推广、产品拍照美化及店铺管理维护工具等 *** 作技能进行培训,帮助掌握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一般流程,并能独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确保每个贫困村、老区村至少培训2名电商应用人才。 (四)考核奖惩。商务、扶贫等部门要建立健全电商扶贫部门协作机制,对电商扶贫工作进行季度检查、半年通报、年底考核,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全市电商扶贫成效突出的“明星网店”和“诚信网店”,给予奖励;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定西电商扶贫形象的行为,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予以惩罚。 (五)宣传引导。加大电商扶贫的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主流媒体上开辟专栏,进行跟踪式专项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灵活运用微博话题、微信栏目,对电商扶贫工作持续开展宣传报道。依托“四双”行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群众在电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电商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电商扶贫的浓厚舆论氛围。   篇二:电商扶贫总结 宁都探索以电商扶贫推动老区振兴发展 宁都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受交通区位、发展基础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针对这一现实,宁都县抢抓机遇,以电商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探索精准扶贫新机制,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电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宁都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创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专家认为,宁都县这一探索实践为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提供了有益借鉴。 电商挺进红土地 老区焕发新活力 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位于县城西南部24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是传统的农业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7亩,经济条件较差。全村8800余人,有近三成都是贫困人口。长期以来,村里的青壮年大多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今年3月,村民宋建辉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在村头开了个“农村E邮”便民服务站,让村民们体验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甜头。 莲子村年近六旬的贫困户宋有亭把自家产的毛芋仔拿到了服务站,“毛芋仔在市集上卖15元/斤,在网上能卖到3元/斤,价格翻了倍,前几天我刚卖出去20斤。”宋有亭说。 “服务站可以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代销等服务,目前上线的农副产品有农家自产的土鸡蛋、红薯和芋头,以及野生茶菇、手工麦芽糖等。”宋建辉介绍说,开业一个多月来,服务站帮助村民代购代销270余笔,累计交易金额3600多元。 宋建辉经营的“农村E邮”便民服务站是宁都县与中国邮政联合打造的农村电商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可为村民开展农副产品代销、小额取款、代缴水电费、寄递服务、手机充值等业务。目前,宁都县已建成“农村E邮”村级服务站49个,计划今年建设100个点,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除了“农村E邮”服务站之外,宁都县还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在县城建立县级运营中心,在乡村设立服务分中心或服务站,并在其相关电商平台开展宁都产品在线销售;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宁都生鲜农业“京东产地直供”、“京东产地直发”电商基地;与飞天麦光光集团合作,建设乡级电商服务分中心4个、村级服务站21个。 “县、乡、村三级电商进农村服务网络的建设,打通了农业小生产与电商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宁都县商务局局长宁蔚生说,宁都县地处赣江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绿色无公害产品。有了电商平台,农村百姓可更加便利地外销本地农副产品,实现农副产品增值。 在宁都,“虎蛙稻”大米、宁都黄鸡、小布岩茶、宁都肉丸、大沽野生山茶油等土特产长期“深藏闺中”。如今,这些土特产品搭上了电商平台,“E路”畅销,日渐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据统计,目前宁都县所有土特产均已实现网上销售,全县有各类土特产网店近500家,已有81家农业企业、2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辐射带动贫困群众800余人从事电商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可年增收6000元以上。 宁都县委书记王四华说,过去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不畅,宁都农村优质的农产品难以走出深山拓展市场。电子商务大大缩短了农产品交易的时空距离,对促进农产品销售、提升产业效益、激活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扶持 孵化 服务走出电商扶贫路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不仅要让农村因电商‘活’起来,更要让贫困群众因电商‘富’起来。” 王四华说,宁都县将电商产业发展与扶贫有机结合,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机制,借力电子商务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脱贫之志,掌握脱贫之技,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18岁的廖竹生,出生在宁都县对坊乡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先天疾病,他的双手手腕无法伸直,属于三级肢体残疾。贫困的家境、残疾的身体曾经让他丧失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廖竹生做梦都没有想到,如今他能坐在电脑前经营着一家属于自己的网店。 去年10月,廖竹生报名参加了宁都县电商产业园举办的免费电商培训班,随后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开起了一家名叫“布潮行专柜”的布鞋分销网店。上个月,廖竹生的网店赚到了近3000元。“没有电商的发展,没有政府的帮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自食其力。”廖竹生说。 和廖竹生一样,越来越多的宁都贫困群众通过电子商务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电子商务正在宁都城乡遍地开花。 作为深居赣南一隅的贫困地区,宁都县起初发展电子商务的氛围并不浓厚。当地干部群众反映,宁都电商产业之所以能在底子薄、起步晚的情况下快速推进、异军突起,关键在于当地党委政府对电商产业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扶持电商、孵化电商、服务电商,使电商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扶贫攻坚的有力推手。 ——扶持电商。宁都县设立了电子商务专项发展资金,2014年县财政安排了800万元,重点扶持电商产业园发展壮大、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及电商人才培育等,促进电商产业加速崛起。同时,宁都县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宁都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宁都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在用地保障、财政支持、税收扶持、价格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倾斜。 ——孵化电商。宁都县因地制宜,通过市场化手段,扶持全球十大网商——飞天麦光光集团利用企业现有厂房改造建设县电商孵化园,2014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园,当年就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内建有办公楼、仓储和人才公寓等41万余平方米。宁都县通过采取政府承租、企业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对入驻电商企业实行3年免租金、免水电费,有力地吸引县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入园创业孵化,目前已有102家企业和商户入驻,从业人员超200人。 ——服务电商。宁都县通过电商孵化园的集聚效应,瞄准国内电商龙头企业招商,着力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的电商实体企业落户宁都,鼓励其在宁都建厂生产销售产品。对引进的大型电商企业实行“一事一议”的奖励政策,每年评选一批龙头示范企业,并对获得省、市示范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促进有实力、有潜力的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示范企业在宁都“生根”。 电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帮助贫困户实现减贫脱困。为此,宁都县设立电商扶贫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全力推进扶贫开发与电商发展相融合,积极探索精准扶贫和科学扶贫新载体。 据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揭晓鸿介绍,宁都县从免费培训、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帮助贫困群体、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优先安置贫困户到电商产业园落户创业;广泛开展贫困户电商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贫困群体专题培训,提供“雨露计划”资金补助;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低收入、残疾人群体实现就业。 飞天麦光光集团是一家从事孔明灯生产经营的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这家公司把孔明灯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多年蝉联孔明灯全球产销量第一。业务做大之后,集团董事长刘鹏飞在家乡宁都县田头镇开办了一家孔明灯线下加工厂,为周边乡镇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依靠孔明灯加工、包装等简单劳动,一些老弱病残、低保户等农村贫困人口,如今一个月也能拿到500元—1000元不等的收入,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据统计,自电商扶贫开展以来,宁都县注册网店1000多个,有1000余人实现电商创业,提供电商就业岗位2000余个,2014年全县实现网络零售总额近6亿元,同比增长47%。 样本效应初显 发展亟待扶持 “宁都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实施以电子商务促进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引发了多重效应。”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智勇认为,宁都县电商扶贫的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可为省内外其他贫困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创新扶贫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拓宽扶贫手段,增加农民收入。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涂龙峰说,电子商务是扶贫工作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受劳动力、地形、交通、区位、物流等因素制约,宁都这样的贫困地区发展其他产业较为困难,而电商可以快速把当地土特产优势转化出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揭晓鸿表示,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电商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方式和手段,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融入到扶贫链条中去,辐射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扶贫开发工作提质增效注入了新的活力。 缩小城乡差距,融入“四化同步”。宋智勇等受访专家认为,发展电商扶贫不仅有利于助农增收脱贫,还能将扶贫工作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的进程中去,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地域发展不平衡创造条件。 宁蔚生说,随着电商扶贫的深入开展,宁都农村的通讯、物流、公路等设施都在逐步改善,加速了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揭晓鸿则谈到,电商扶贫把贫困群众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中解放了出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电子商务给贫困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王四华分析说,发展电商可以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扩大就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宁都县进一步做深做细做精农产品加工业,促进脐橙、黄鸡、白莲、茶叶、油茶等农业特色产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工业方面,宁都全县已有1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将“宁都制造”卖到了省内外;在第三产业方面,宁都立足客家文化优势,将孔明灯、十字绣、宁都剪纸等特色工艺品搬到了网上销售;此外,宁都县电商经济还带动了加工业和包装、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宁都县一些电商企业从业人员指出,应当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当地扶贫干部表示,呼吁上级部门从全局出发,制订电商扶贫发展规划,设立电商扶贫专项资金,制订针对老区的电商扶贫优惠政策。有受访专家建议,国家、省、市可以甄选一些县(市),将其确定为电商扶贫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从体制机制上健全完善电商扶贫新模式。 ;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一碗臊子面怎么那么受欢迎?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