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京东市值差从6亿美元到200亿 这俩月发生了啥

百度京东市值差从6亿美元到200亿 这俩月发生了啥,第1张

资本市场风向说变就变。美东时间6月23日收盘,京东与百度市值差距仅剩6亿美元,换算成涨幅也只剩1%。当时,业界都忙着掰手指头算京东再过几个交易日就能在市值上超过百度,将百度挤出BAT。然而,两个月后,不仅没等到京东市值超越百度的荣光时刻,两家的市值差异还从之前的6亿美元扩大到202亿美元。截至美东时间8月25日收盘,京东的股价定格在4087美元,总市值为58012亿美元。相比之下,百度当日收盘时的股价为22555美元,总市值达到78212亿美元。以此对比6月23日收盘的市值,这两个月来,京东的市值缩水了近30亿美元,而百度的市值飙涨了166亿美元。从相差6亿美元到相差200亿美元,2个月里京东和百度发生了什么?从6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从6亿美元到200亿美元京东与百度市值最接近的距离发生在美东时间6月23日收盘,当天京东股价上涨392%,报4295美元,相比一年前大涨了100%,市值达到609亿美元;相比京东的高歌猛进,正处于业绩触底,经历重整和转型的百度市值约为615亿美元。两者的市值差距仅剩6亿美元,换算成涨幅也只剩1%。下一个交易日,众多媒体熬夜看盘等着京东市值超过百度的历史性时刻,但京东却随后交出了六连跌的成绩单,整体跌幅超过了10%,一下子在市值上与百度拉开了差距。如果以股价计算,京东在近两个月的波动并不算大,8月25日收盘价4087美元也只比6月23日收盘价4295美元跌了484%。在美东时间8月8日的交易日,京东股价在盘中一度还创下了4899美元的新高。为什么京东、百度市值在短短两个月差距拉大?短期来看,其中一个直接原因是第二季度的业绩。这两个月来,京东两次股价大幅下调:一次是6月23日之后的六连跌,另外一次是京东财报发布后的五连跌。资本市场对盈亏表现得格外敏感。在香港盛德证券全球市场分析师李智刚看来,之前百度战略不清晰、业务分散,导致很多机构都没有看明白。而京东的优势在于聚焦核心业务电商,在美国市场看好电商股的大背景下得以市值快追上百度。5月8日,京东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久亏之后终于盈利的故事利好京东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上升了近8%,市值逼近540亿美元,与当时百度600多亿美元的市值差距不到100亿。8月14日,京东发布了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事实上,第二季度京东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的亏损主要原因是高达747亿元的股权激励以及资产和业务收购所带来的443亿元的无形资产摊销,如果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第二季度京东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9765亿元人民币,已是连续第五个季度盈利。此外,同为电商企业,紧随京东之后发布财报的阿里给京东的股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京东财报发布后的第三天,阿里交出一个数据亮丽的成绩单。受此影响,京东的股价继续下挫,市值跌破600亿美元。受阿里财报影响的不仅仅是京东,同为中概股电商企业的唯品会在阿里财报发布后股价也出现了五连跌。相比之下,百度则交出了一份强于预期的二季度业绩,同时还在财报中证明了其信息流广告业务所呈现的增长前景。百度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在与今日头条等竞争的百度资讯流产品,日活用户超过1亿,资讯流广告收入从一季度底的每日1000万上涨到了每日3000万。在人工智能大规模商业落地之前,百度信息流成为百度业绩增长的强劲动力,不少业内分析师因此调高百度评级。有研究报告指出:虽然仍对百度的搜索业务前景持谨慎立场,但在2017和2018财年中,百度信息流广告业务的强大动能将可为其带来该公司急需的喘息空间,预计这项业务收入在2018财年将达到130亿元人民币。而百度金融业务在今年7月宣布分拆独立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百度的风险。李智刚表示,拆分独立可以使风险隔离,同时也能增强金融业务开展的自由度;其次,由于金融板块的高负债特性,百度将金融业务分拆出去,能使集团的业务轻装上阵,获得更好的估值。从中长期来看,百度市值的上涨也和出售外卖业务、聚焦人工智能及此带来的想象空间和货币化前景有关。BAT要变天了?BAT要变天了?过去,BAT各自收获了搜索、电商、社交领域的最大红利,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符号。但短短几年时间,BAT三巨头的市值早已悄然变化。特别在进入2017年,腾讯和阿里的市值先后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你追我赶。尽管百度在两个月内市值上涨近200亿美元,但其资本市场的表现不及腾讯和阿里巴巴集团等巨头。从2017年4月1日~6月30日的业绩来看,阿里巴巴、腾讯在收入和盈利上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尤其在单季度收入上,双双突破500亿元人民币,而百度总营收刚刚超过200亿,达到20874亿元,同比增长143%,净利润同比增长829%。而京东二季度财报交易总额、营收都达新高,但费用和成本也大幅上涨,大促销也给盈利带来压力,带来403亿元的运营亏损。Allin人工智能可以说是百度最大的强项和亮点,但人工智能显然是一个高投入、慢产出的领域。财报显示,过去一年,百度研发投入约在100亿元,到了今年第一财季,研发支出达到人民币2835亿元,同比增长349%。现在来看,百度人工智能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如何把技术和业务有效整合,实现场景的落地,这对百度来说才刚刚开始;而云计算业务,无论阿里云还是腾讯云,都是它有力的挑战者。对京东而言,上市以来的首次盈利让京东冲上市值高峰,但它还未在某个领域建立起自己绝对性的主导地位。而且,与腾讯、阿里3000亿美元的市值相比,京东距离不少的身位。

可以这样回答:

京东(JDcom)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京东(JDcom)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B2C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563%。京东集团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2017年10月,京东物流有了自己首个全流程无人仓。

京东的配送服务非常好,211限时达、次日达、极速达、夜间配、自提柜等都是京东特色。这些给消费者带来很好的购物体验。

为什么选择来京东当客服可以这样回答:因为来之前,我对京东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京东从成立到至今,发展速度,但发展空间仍很大,员工管理人性化,能给人最佳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当然,据目前我的一些专业知识,更适合贵公司的一些招聘要求和工作要求,,相信能使我很好发挥出我的技能知识,最后一点,我也很喜欢京东。

扩展资料:

面试注意事项:

第一:投递简历要有针对性

当求职者要选择公司投递简历时,一定要看清职位要求,职责描述,公司简介,在心中衡量一下和自己的匹配度,如果比较在意这个工作,还可以根据公司招聘广告提供的网站地址进一步了解公司的一些详细情况。

在简历前面附上一份求职信,在100-200字以内,简明扼要的阐述你的意愿和对你本人进行简单的介绍。简历一定要突出你应聘工作职位的特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有具体的内容,简历不宜华而不实。

第二:接到面试通知做好准备

当求职者接到公司的电话通知,一定要做好书面记录: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以及路线,求职者可以询问公司附近有哪些公交车,这些记录可以方便求职者找到面试的公司,同时方便自己安排时间。

面试最好不要迟到。没有面试官喜欢迟到而事先没有电话告知原因的求职者,因为面试官通常是安排集中的时间约见候选人的。面试官更加不会欣赏言而无信的求职者,答应来面试却没有出现,也没有电话告知不来的原因,这样的求职者通常不会再有第二次面试机会。

第三:面试时注意的着装礼节

求职者去面试工作,要根据公司的情况选择得体的服装。通常,比较正式的服装能增强求职者的专业化形象,是比较适合的;但如果一个崇尚自由的广告公司,求职者就可以根据情况穿着较为时尚或者休闲一点的服装,但也不要太夸张,得体合宜的装扮是比较主流的和受欢迎的,奇装异服通常不太适合求职的场合。

第四:面试时注意言行举止

求职者在面试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自然的风格,不要刻意做作,注意聆听和理解面试官的问题,做简炼精要的回答。不要拖沓冗长,不要简单无物,更不要答非所问。本着不卑不亢的态度,诚实的回答问题,不要追求语言词藻的华丽。

对于工作经验的介绍要详细和精炼,对于自己的求职意向,职业规划要有贴合实际的设想。不要套用一些求职宝典的回答方法,如果不是发自真诚而是学来的套话,面试官会对求职者的印象大打折扣。对于应聘公司,要尽可能多的了解,这样在回答问题时就是有备而来。

第五:面试时常遇到的误区

常常遇到求职者在面试时,谈到自己的缺点就开始闪烁其词。当被问及你的缺点是什么的时候,如何应对这也算是一个棘手的“常规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有很多缺点是我们自己很清楚的,也有一些是我们自己都不自知的。

如果如实作答,则担心用人单位会因此将自己拒之门外,因此很多人就选择避重就轻。对付这种问题,可事先针对你所申请的这个职位特点精心设计好一个答案——即一个“非常切合工作实际,可以被容忍,可以被改正”的缺点。这个缺点跟工作有关、但又不会妨碍你行使工作职责。记住,这个缺点一定是建立在你好的“基本面”之上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面试技巧

作者 | 孙颖妮

编辑 | 李红梅

来源 | 风云资本界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这个夏天的热门综艺和电视剧似乎被“姐姐妹妹”们承包了。而承包“姐姐妹妹”们衣橱的,则是唯品会。


《浪姐》里姐姐们拆唯品会的快递,《三十而已》中主角的衣服是唯品会同款,《二十不惑》里刚毕业的大学生唯品会包裹收个不停。


唯品会对广告植入的热衷可谓由来已久,几年前,《欢乐颂》《都挺好》等几部大火的电视剧中,也频繁植入唯品会的广告。


对此,有网友戏称:“流水的明星,铁打的唯品会“,“唯品会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近日,这家被称为中国最热衷于做广告植入的电商平台似乎正在考虑回港二次上市。

有消息称,依靠“特卖”起家的唯品会目前正与财务顾问就可能在香港上市的计划进行初步磋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初步预计最快于今年内上市。对此消息,唯品会回复媒体称,暂时没有相关信息分享。


其实,除了长期热衷于做植入广告,唯品会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电商里为数不多的长期盈利选手。截至今年二季度,唯品会已经实现了连续31个季度盈利。

这一业绩在一众巨亏的电商里其实格外显眼。众所周知,互联网电商平台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想要盈利可谓是难上加难。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京东,京东曾连续亏损了12年,直到2017年才开始实现盈利,而唯品会在成立四年后的2012年就开始盈利,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股价历经大喜大悲,腾讯前来“输血"


尽管唯品会已经连续31个季度盈利,然而其股价却在八年里跌宕起伏,一度经历了大喜大悲。

2012年3月,2008年成立的唯品会,创办不到四年就叩开了纽交所的大门。上市时发行价仅65美元/股,可是却没有逃脱破发的命运,当月月末,股价即跌至439美元/股,市值仅24亿美元。


不过,几个月后,唯品会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上涨,并在三年后迎来了巅峰时刻。


2015年4月,唯品会股价创下了3072美元/股的 历史 最高点,市值也一度达到约180亿美元。与上市初期的股价相比,累计涨幅达600%,一度被业界称为“电商第一妖股”。


然而,转折也发生在2015年。

唯品会201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开始放缓,首次下滑到100%以下,同时活跃用户数增速也开始下降。二三季度营收更是加速下滑。同年11月13日,唯品会发布业绩预警,营收比预计年增长下降了10%,当天股价应声下跌,跌幅高达27%。

从那之后的三年里,唯品会股价便开始踏入跌跌不休的归途。

2017年年底,腾讯和京东宣布入股唯品会,腾讯投资61亿美元,持有唯品会 7%的股票,成为了其第二大股东。京东以259亿美元认购股票,算上此前已经持有的 25%,最后拥有唯品会55% 的股票。


然而,两大巨头的加持并没有缓解唯品会股价的下跌。

2018年,是唯品会股价的崩盘年,当年年底,在创立10年的关口,唯品会股价彻底跌入谷底,出现史上最低股价43美元/股,市值暴跌90%,蒸发了100亿美元,总市值不足30亿美元,距离2015年初的高光时刻,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彼时,横空出世的拼多多已经发展壮大,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巨头格局逐渐形成,唯品会被无情的甩出了电商第一梯队。

不过、腾讯、京东对唯品会的流量扶持在此后显现了巨大作用。


2018年3月,唯品会旗舰店在京东上线,同年4月,唯品会加入微信“九宫格”,这一 *** 作给唯品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2019年唯品会第一季度年报显示,一季度公司的活跃用户、总订单都有了大幅增长。数据还显示,第一季度内微信小程序和京东向唯品会贡献了约25%的新客。


也是从2019年开始,唯品会的股价开始逐渐回升。2019年一年,唯品会股价涨幅达160%,并“打败”了电商黑马拼多多以及两大巨头阿里、京东,领跑中概股涨幅榜。


截至8月19日美股收盘,唯品会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6874%,市值达到160亿美元。


然而19日晚上开始,暴跌又出现了。


8月19日晚上,唯品会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各项数据持续稳健增长,其中净营收达241亿元,同比增长60%,GMV突破384亿元,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7%。


同时,财报中还宣布了公司CFO杨东皓将于今年11月离职的消息。


财报发布后,唯品会股价开启下跌模式,截至8月20日美股收盘,股价暴跌了1945%,报收1926美元/股,市值报收12951亿美元,缩水30亿美元,也就是一夜市值没了200多亿人民币。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唯品会股价暴跌与其CFO杨东皓辞职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杨东皓在2011年加入唯品会并担任CFO一职,任职时间已经有9年,经历了唯品会上市、与京东腾讯联盟、收购杉杉集团等重要时刻。任职期间,杨东皓多次向外界传递唯品会的业务方向及业务重心相关信息。本文下面要讲的唯品会2017年提出打造以“电商、金融、物流”为支撑的“三驾马车”战略就是由杨东皓公布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高瓴资本发布了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报告显示,高瓴资本减持了持有的唯品会股份股票,合计15677万股。


多元化转型失败,回归特卖战略


如今, 唯品会专注于特卖业务,但几年前它也曾有过野心、走过弯路。

此前,在品牌特卖业务逐渐进入瓶颈期后,唯品会一直试图使其战略多样化,加速扩张步伐。


公司的大举扩张开始于2017年。当年,唯品会提出了电商、金融、物流 “三驾马车”战略。

2017年5月,唯品会宣布重组物流业务,开始重金打造自营物流体系品骏快递,对标京东物流的意味明显。截至2018底,品骏快递在全国设有31个省公司,直营站点超4500个,快递员超3万人。

然而,自办物流却使唯品会背负起了沉重的物流成本,导致履约成本费用(用户下单到完成订单的全过程耗费成本)在总运营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高达50%左右。

沉重的成本严重拖累了唯品会的经营业绩,最终公司不得不开始剥离物流业务。去年11月,唯品会宣布与顺丰达成合作,并委托顺丰提供配送服务,终止了自身旗下品骏快递的所有快递业务,这也意味着唯品会自建物流体系战略彻底破产。


也是在2017年,唯品会紧跟阿里、京东步伐,宣布将拆分互联网金融业务,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唯品会还获得了小贷、保理、保险代销、第三方支付等牌照。


可是,还没等到正式拆分,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从2019年开始,投诉平台上关于唯品会金融业务的拳头产品唯品花的投诉越来越多,还频频爆出了公司金融部门裁员的消息。在2019年“双十一”前夕,唯品金融的拳头产品唯品花甚至还出现了暂停使用的情况。

物流关停、金融业务受挫,唯品会的三驾马车中的两驾都出了问题。在仓促多元化转型失败后,唯品会不得不对外宣布:“回归特卖战略,做自己擅长的事”。


回头路并不好走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唯品会拉开了“重回特卖”反击战。


围绕这一战略,唯品会先后推出 “唯品快抢 ”、“最后疯抢 ”等折扣特卖频道,并将包邮门槛从288元降到了88元。2019年,唯品会斥巨资29亿元收购了杉杉商业集团,开拓线下奥特莱斯业务,全力开启线上线下特卖营运模式。


回归特卖的唯品会激情满满,可是这一回头路并不好走,目前的唯品会已经面临着紧张的市场竞争格局。


其实,特卖模式非常容易被对手借鉴,目前,淘宝、阿里、拼多多均已布局特卖业务,各种品类的品牌商品限时折扣等各式打折方式层出不穷。

例如,淘宝有限时折扣、天天特卖等频道,拼多多也设置了“限时秒杀”、“百亿补贴”等栏目,甚至推出与唯品会直接对标的“断码清仓”,京东也有“特价秒杀”、“品牌闪购”等多个栏目上线。

与此同时,如今越来越火的直播带货,其背后的逻辑其实也是品牌特卖。


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抢夺唯品会的用户和份额,对唯品会来说是较大的挑战。


而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唯品会也会面临较大的用户和收入增长压力。

事实上,唯品会一直存在自身活跃用户增长动力不足、用户增长过度依赖腾讯微信和京东流量扶持的质疑。

虽然京东和腾讯的流量扶持为唯品会带来了较多用户增长,但外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若想要持续获得更多的用户,唯品会自身的造血功能必须要跟得上。

现在,放弃扩张路线的唯品会只剩电商业务一枝独秀,公司最强劲的增长动力也只剩特卖。

在资本市场,最怕的就是没有未来的想象力。面对越发竞争的市场格局,唯品会将如何继续突围,走出自己更为鲜明的差异化路线?若二次回港上市,唯品会将带着“特卖”业务怎样讲好一个盈利的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疯狂争取市场份额的亚马逊战略模式,在亚马逊身上已经获得了赢利的回报,而在以亚马逊为对标的京东身上似乎依然遥遥无期。

4月29日,亚马逊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营收为291亿美元,同比增长28%;最引人注目的是,亚马逊实现了513亿美元的净利润,这已是连续四季度赢利,而去年同期则亏损5700万美元。

不久之后的5月9日,被认为是“中国亚马逊”的京东也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据其显示,第一季度净利润为-8649亿元(约-1341亿美元),同比亏损增幅5%。

继续故事模式,

还能让投资者存在遐想吗?


整体来说,除了亏损这个意料之中的事情外,近期围绕在京东身上的事情,大多都是负面的。

尤其是5月京东原海外事业部总裁徐昕泉加盟乐视的消息传出后,各方的认知都指出,徐昕泉离职原因是,京东重点投入的俄罗斯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甚至是“关闭”状态,而京东基于赢利诉求将在海外事业部进行裁员。

从2015年6月开始,作为京东赢利重要抓手的海外业务最终因为目前的赢利诉求而被分离,经过一年的跌宕之后,最终成为弃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京东已经在这个故事上难以为继了。

进军海外市场,并不能算是给资本市场演绎的故事,但如果是进军次一级的海外市场呢?尤其是如俄罗斯、东南亚这样的市场,一直混迹于互联网圈的刘强东自然深谙其中三昧。

这本身并非刘强东的“原创”,在十年前,游戏厂商就曾经用这一概念成功地激励了自己的股价,比如完美时空和金山,均频频打出进军海外市场的招牌,各种姿势和各种宣传见诸媒体,但实质上这种海外拓展恰恰是进军较之中国更为低端的市场,从而形成一种高维打低维的态势,实现对彼国该类市场份额的大面积占据。

完美时空的这个故事讲述了十年,且一直在继续,其根本在于这个故事已经实现了赢利,尽管较之国内市场来说,这些游戏产业在第三世界的赢利额实在微乎其微。但对于一个整体都在赢利的游戏产业和作为个体的公司同样在大幅赢利的背景下,这一故事作为调味料也未尝不可。

可对于京东来说,这样的故事就略显奢侈了,目标海外市场或许开发还不完善,但依然有强力的本地公司与之竞争。而电商总归不如游戏那般具有强大的黑科技效能,在本国市场尚无法实现赢利的规模化发展之下,在彼国“水土不服”的大环境下,这个进军海外的故事,也就难以让投资者产生多少遐想,甚至有点味如嚼蜡了。

然而,在一个故事失败的结果下,京东的选择却是用另一个新故事来替补。

亦步亦趋学对标,

京东的想象力瓶颈

2015年京东之所以没有被资本市场所嫌弃,是因为它还有一个故事,即腾讯加持的故事,而且从数据上看颇为有效。

较之自强不息的亚马逊而言,京东在2015年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故事是腾讯成了它的流量入口。

但这个看起来无比强横的故事也在2016年陷入破灭。一季度财报发布后,在京东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京东首席财务官黄宣德将交易额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归结于腾讯。他表示,腾讯入口给京东带来的流量在过去三个季度的增长已经开始减速,过去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平均降幅大约是20%以上,“这实际上表示腾讯流量对京东业务增量贡献的最大化水平”。

受今年第一季度业绩不如预期影响,京东股价遭遇一轮暴跌。评级机构惠誉国际甚至指出,京东并不具备“投资级”信用评级,因为“其面临着利润乏善可陈、现金流疲弱,以及高固定成本的挑战”。

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恰恰是腾讯的社交流量能作用于游戏这样的娱乐领域,却无法作用于电商这样的消费领域的长期纠葛的结果。腾讯长达十年的电商试错和最终的失败,以及最后选择已经有相当根基、国内第一的B2C电商京东做合作者,将流量直接引入京东后,依然不能解开这一死结。

但对于刘强东来说,在赢利模式鲜明、以门面收租为特色的阿里模式下,在阿里已经进入20%―30%略高于消费增长速度的平稳发展期的当下,他和他走“专卖店”模式的京东,在以自营无法实现赢利的压力下,依然选择了以讲故事来寻找更多的资本,来维持其以亏损换规模寻找明天的可能。

这也是刘强东一贯的秉性,就连做个生鲜电商也要和属下爆出恋爱传闻、推自建物流不惜自己亲自出镜来送货,以营造可被娱乐化传播的故事氛围的强哥,从本质上缺少和亚马逊一样的务实情结。

即使是作为对标公司,京东和亚马逊还是有极大的不同。亚马逊的起点是卖书,这一点当当与之更像,而京东的起点则是做网上国美、苏宁,以3C电器为专攻。在实际运作上,看似各方都从垂直化领域逐步进入综合平台范畴,但是亚马逊却不似京东,所谓京东的自营产品依然是代理国内企业,而非真正自产。反之亚马逊在卖书之余,还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推出了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这样的自有硬件,并直接作用于电子书市场,形成了类似苹果应用商店式的持续赢利体系,而且是低成本和长尾的。此外,亚马逊在电商之外运作的云计算AWS业务,第一季度营业利润604亿美元,占当季营业利润11亿美元的一半以上,这都是实实在在有赢利的故事。

今年3月,京东在自家的众筹平台上推出了一款电子书阅读器“JDRead”。无论从机身外观还是性能配置上,这都是一款要与现在的电子书霸主亚马逊Kindle死磕的产品。5月京东又放出与Mellanox共同建立“JD-Mellanox联合创新实验室”,为数据处理、深度学习云计算技术提供更好的创新。

这或许是京东又一次想亦步亦趋跟着亚马逊讲故事的节奏。可惜为时已晚,而且它毕竟是做3C电器的,买书规模上不弱于当当,云计算上需求强大,但在资本市场和消费者面前,还是觉得这两个故事不搭。

至少,赢利的前景遥遥无期……

太多的故事和摇摆的平衡木

在刘强东最新的故事里,有两个走向,一个是务实,一个是黑科技。

务实的故事里,刘强东的说法是,未来的京东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品类扩张和“三张网”的打造上。对于“三张网”的说法,刘强东解释称京东要构建大家电网、中小电网络和生鲜冷链网络。

这其实代表着京东的转舵,从牺牲利润换规模走向深耕垂直市场来赢得利润。“现在,整个消费市场非常疲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如果单纯维持像过去那样的增长速度的话,公司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这种做法与股东利益最大化也是不相符的。”刘强东的这番话,不仅仅说明了京东触及了天花板,也在想用致力于赚钱的这种表忠心方式,来拉回投资者的信心。

这就形成了京东的平衡木,在利润和规模的平衡木上,京东开始出现了摇摆,毕竟对标公司亚马逊在连续亏损20年后,已经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赢利。而赢利的结果呢?仅过去两年亚马逊新增加的市值就相当于6个京东。可京东呢?仅2015年8月阿里苏宁结盟的消息公布后,京东的股价随之暴跌,一个月内的最大跌幅接近四成,市值一度蒸发接近200亿美元。而整体上来说,京东已经连续下挫5年亏损300亿元了。

对标变成对赌,依靠对标公司不赢利的故事来维持自身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京东必须赢利,可赢利点在哪儿?京东没有找到,反而还想用新的故事来忽悠。

最新的京东故事是无人机,在亚马逊讲出无人机送货故事2年后,京东总算跟上步伐,但关于亚马逊的这个故事,目的还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区用无人机来降低成本,并在2013年年末讲述之后,立刻被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叫停,而京东此刻推出,并扬言一年内,无人机送货覆盖范围从23万个村庄扩展到42万个村庄,用无人机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其希图用这么个送货方式,来引发投资者对于至今迟迟无解的农村电商的遐想,未免又过于急不可耐了。

因为这个和亚马逊似是而非的故事,将是一个运营成本巨大、牺牲利润换规模的故事,可京东此刻最不需要的应该就是这样的故事。由此可见,还在讲故事的京东和刘强东,依然在平衡木上纠结着。

——物流为本、标准化保质量、全国七大物流中心、配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仓储系统AS/RS、无人仓库、青龙系统
关键时刻一线城市市场日趋饱和,而中西部经济日益兴起,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进入中国农村,越是发展中的地区网购需求越是旺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而此时竞争对手已经蠢蠢欲动,留给京东的时间不多了;
关键抉择京东果断启动“渠道下沉”战略,将发展重点由巨大型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渠道网络在原来覆盖1300个县的基础上,一年之内再增加500个县;
应对策略京东将原有的物流6大区扩展为7大区;加大仓储建设的力度,以全公司的标准化作为“渠道下沉”的品质保证,用“青龙系统”为京东物流提供优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企业内创业的“先锋站”形式,让京东员工扩充渠道,动员亲属加入其分销网络的终端配送,使得分支和终端迅速扩大;
策略结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七大物流中心建有7大中心库,在另外的40座城市运营123个大型仓库,拥有3210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1862个区县,且全部自营。今天京东提供当日送达的县达134个,在全国提供次日送达的县达866个。
成都往北70公里,四川省什邡市皂角镇,农民驾着农用三轮车突突地驶上马路,道路一边黄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旺,路的另一边是红色砖墙,白色涂料刷着「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的标语,附带京东网址JDCOM。这是京东投放的广告,主要施放在中国广大的城乡结合部,广告面积达约40万平方米。
京东管理层果断决定“渠道下沉”,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要有京东的身影。因为,县级市场,经济水平比巨大型都市和省会城市低,但网购支出金额、频率、占比反而超过大都市。这个道理很简单,县城商业不发达,很多商品买不到,或者价高质次,或者假冒伪劣,所以这些地区对于电商的需求更高。越是商品供应落后的地方,越是京东发展自己的新机遇。说易行难,网络搭建需要单量支撑。京东定下战略: “以京东现有仓储布局为中心,横向面向中西部省份,纵向面向三四线城市、城镇乃至农村县乡拓展物流布局。”
作为电商,京东人的理想是为社会带来公平和效率,让人人实现商品选择上的平等。线下在北京能够买到的品牌,线上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偏僻县城也能买到,而且门到门送至家里。传统意义上,越偏远的地方商品价格越高,而京东通过下沉的渠道,可以打破层层加价的分销体系,真正实现价格公平。
为了这个宏大的理想,决策者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大型电商如京东,它的每一笔重大项目投入都不会小于10亿。一位京东高管说,“我测算过, 当订单达到200万时,内部协调更复杂了,组织形式、管理方式都要发生变化,不仅仅是投资建仓的问题。”
物流为本
京东物流格局图,来源于网络)
大概在8年前,刘强东不顾投资人和高管的一致反对,决意自建物流。这是京东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决策,现在来看,相当成功。谈及京东的核心竞争力,所有人都会指向物流。2013年,京东仅在购车上就花费了1个亿,到2014年第一季度,京东已拥有1500辆76米长和96米长的斯卡尼亚及奔驰全封闭厢式货车。
物流网络的规划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布局。京东将大陆市场分为七个大区——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华中、西南和西北,并且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成都和西安这7个中心城市建立了物流中心并设立中心仓,这是物流的第一级;由于覆盖区域面积巨大,在济南、南京、重庆等城市设立前置仓,存放周转快的商品,而不会是全品类存放,这样做是为加快对二三线以下城市用户的反应速度,加快时效,提升用户体验,这是第二级;再往下是分拨中心,第四级是中转站,而第五级即终端级便是配送站。配送员从站点出发,用面包车、三轮车、摩托车进行配送。
启动“渠道下沉”后,刘强东要求将物流体系已经覆盖的1300个区县增至1800个区县,即在一年之内增加500个区县,配合“渠道下沉”的就是“先锋站”计划。这个计划允许京东近2万名配送员申请报名参加,这些受过京东培训的员工皆可返回家乡开设站点,新设站点的地址往往是日均订单量暂时达不到京东开站标准的50单但能保持在日均20~40单的地方,你可以说它是内部创业项目,配送员回乡开疆辟土,他既当站长又当配送员,如果订单增多,他可以拉上妻子、家人一块送货。若是订单量增至符合京东“日均50单开站”的标准,就可以转为正规站点,若家人愿意,他们也可以经过培训转为正式员工。“渠道下沉”最大的难点在于运输保障上,先锋站可能不得不要求家庭来衔接从分拨中心、中转站到配送站的支线运输,由下往上开车接货,再拉回配送站。先锋站启动后第一阶段就有大约300人报名,有些地方需要两三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很多配送员愿意回老家做事。
为了保证服务品质,京东要求物流尽量自己来做。京东不断扩张自营物流地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基本是京东物流体系全覆盖,不借助任何第三方物流公司。这几年来,京东采用鲸吞蚕食的方法,继续在三四线城市缩小为京东服务的第三方的地盘。
“青龙”护驾
京东青龙系统gis架构,来源于网络)
在参考了国际四大快递公司及国内的顺丰快递之后,京东规划招聘了100人进行青龙系统的封闭式开发,一年后该系统全国上线。青龙系统能够支持千万级单量,解决了过去的宕机、数据管理的问题。原来用PDA即掌上电脑扫描一次系统响应要23秒,现在只要03秒。预分拣系统的自动分配站点准确率,从70%提升到98S%,这也是京东物流平台对外接单、社会化运营的重要基础。
配送员用的POS机带有青龙系统的定位功能,系统能检测到所有包裹的运行轨迹,如果出现异常,可调取数据,质控人员能马上发现哪些包裹不合规。系统能自动生成报表,配送系统的各个管理层,从副总裁到站长,经过配送总监、配送片区经理,每一层都能对下属的工作情况和绩效了如指掌。特别是类似于西南区这样地势复杂、交通不便的区域,管理人员不可能随时到点亲自考察,而通过数据就能足不出户了解站点运营情况,如果站点长期单量低,数据显示很快发现问题,敦促管理层进行调整。 原来配送站长最痛苦的是做每日报表,手工输入数据,有时候要搞到凌晨一两点,现在站长只需要在系统里导出数据,10分钟完成报表。
客户在京东网站上下单,由系统分拣模块将货物根据订单地址进行区分,分配至不同地点的仓库。订单抵达仓库之后,即开始分拣,若是高位货架就用前移式叉车或者平衡重叉车,如果是平仓就人工拣货,系统确认。接着,进入复核区,再次确认,打印发票以及送货单。再进入打包区,根据商品规格打包。这样的动作,西南大区仓储在1小时内完成,最快只需要几分钟。晚上11点前发来的订单,要在晚上12点以前完成,按规定必须做到日清。商品出库的时候,由系统运输模块调配车辆,将货物分配到不同的车辆上,抵达下一级分拨中心或者中转站,再次进行分配。最后是配送模块,配送员把包裹送到客户手里。通过系统,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包裹的运动轨迹,包括接货、分拣、发货、发车、站点接货、验货、配送员收货、妥投等8个主要环节,整个流程一目了然。 “青龙”是专门服务配送体系的信息管理系统,“青龙”这一名称就是刘强东钦定的。
标准化保质量
京东物流系统分为仓储、运输、终端三大块,终端是配送站,运输是干支线运输。不同于业内通常的叫法,将跨省运输称作干线,在京东内部,跨大区运输才是干线,而大区内运输统称为支线。
2013年起,京东以“休养生息”为名,开始将物流从单纯讲究数量、速度,过渡到讲究物流运营成本。2013年京东开发了JIT(及时生产系统)和ALMS(劳动力管理系统),关注人效和平效(每坪面积上生成的营业额,一坪约33平方米),追求每人每天的产能量最大化,单位面积产能最大化。信息化建设由总部掌控,通过信息化对标准化体系实现有效的监控,保证作业过程不走样。如果仓储存量刚好能够满足所有订单,那么成本摊薄的数据就会非常漂亮。但因为京东始终处于高速发展中,业务量不断提升,仓储存量常常不够,所以储量新增,面积新增能够得到足够的新增业务量的保证。京东商城运营体系的负责人说,规划匹配是关键,要做好前置性建设,使其资源正好能承接新增业务量。
事实上,京东在业务上的奋力进取常常使得增长出乎意料,导致规划很难赶上发展的速度。爆仓是京东的常态,搬仓则是爆仓后的必然结果,在京东有个说法,“没有经过搬仓的仓储经理,就不会是好的经理”。京东华南大区创造了18个月内,大大小小搬仓38次的纪录,而且,曾经有仓储经理在38小时内经历了不停歇不间断的搬仓。当然,随着流程的建立和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目前的搬仓动作可以在几小时内完成。
杨磊是几年前被定岗到上海的大家电仓做仓储经理,他讲到一次搬仓的经历:华东区本来就库存资源紧缺,又遇上气候炎热,空调卖的火爆,结果爆仓了。杨磊接到通知,3天内要搬清库房,将6万台电视机腾出,他的二三十人的团队连续干了三天三夜,到第三天白天杨磊几乎站着就能睡着。此时,空调订单像雪片一般飞来,如果再多积压一天,整个运营体系就会压垮。普通员工基本是凌晨两三点收工,他们在公司的客房或者公司临时租订的宾馆睡上三四个小时,早上6点又起床上班,白天完成日常订单生产,晚上搬仓,而管理人员除了搬仓外,在员工离开睡觉的时候,还得继续清理上架等环节的异常情况,维护好系统。
在京东,所有人都在向前奔跑,没有人能够按部就班地保持慢悠悠的节奏。 因为有时间限制,从打印订单到打包出库,必须在一小时内完成。
看京东的物流,像是观赏一部战争大片。成都市新都区顺运路宝湾物流园有一处京东的仓库,放置3C、小家电。 新都仓库由两个高12米,面积1万平米,两两相对的单体仓组成,仓库前停放着5辆红色依维柯,长5米,高3米。身穿红色工作服的司机开车取货,卷帘门打开,发货区一览无遗。密封好的箱子摞在一边,里面装着打好包的包裹。叉车司机往返库房和货车四次才能装满一辆货车,大概40分钟。 5点起,依维柯陆续前来,载满货开走,新来的货车顺序补位,鱼贯而入,鱼贯而出。5点40分,40辆货车全部装满到位,它们发往成都周边的德阳、绵竹、什邡、简阳、眉山、邛崃等地区,客户通常能在下单的当天或次日收到货,发往云南、贵州等西南其他地区的货车需错开时间,因为场地太小。司机一般凌晨5点开工,下午5点收工,月薪4000多元,相当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京东就是这样以一地库存全国发货,令京东物流成为穿梭如织、四通八达的网络。截至2014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七大物流中心建有7大中心库,在另外的40座城市运营123个大型仓库,拥有3210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1862个区县,且全部自营。 今天京东提供当日送达的县达134个,在全国提供次日送达的县达866个。

京东系统确认订单有时候快,有时候慢,一般24小时内。

京东系统确认订单时间为:

1、属于京东自营商品,非假节日时,二十四小时内确认订单。

2、属于京东第三方商品,就要看商家的态度,一般都是二十四小时内确认订单。

京东简介:

京东(JDcom)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B2C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563%。目前,京东集团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

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JD),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共同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2014年,京东市场交易额达到2602亿元,净收入达到1150亿元。

一般对于京东配送的货物的时间如下:

1、当日上午11: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以订单出库后完成拣货时间点开始计算),当日送达(地区不同送货时间的不一样。);

2、夜里11:00前提交的现货订单(以订单出库后完成拣货时间点开始计算),第二天15:00前送达。(地区不同送货时间的不一样。)”

京东(JDcom)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B2C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563%。京东集团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CEO。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百度京东市值差从6亿美元到200亿 这俩月发生了啥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