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内视频巨头们齐换slogan背后的秘密

三个月内视频巨头们齐换slogan背后的秘密,第1张

2016年年末开始,在线视频行业进入剧变期。10月31日,阿里集团CEO逍遥子发布内部邮件宣布古永锵将不再担任优酷土豆董事长兼CEO职务。这位国内在线视频行业元老淡出历史舞台。

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没有打完的战争,永远不会停息。国内在线视频市场的行业玩家走过创业时代之后,早已开始寻求新的机会。

去年11月4日,腾讯视频宣布品牌全新升级——不负好时光。

而在12月21日,优酷启用全新Logo 口号:这世界很酷。

今年2月15日,乐视视频发布新品牌主张“就视不一样”。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三家在线视频巨头齐换slogan,这些行动的背后似乎隐藏着某种必然的规律。

一条走了十年的死胡同已经悄然落幕

在线视频市场在过去10年的基本商业逻辑是这样的——花大钱买版权、买带宽,取高额的视频播放量、点击量,卖广告赚小钱。这种商业逻辑曾被乐视视频张曙光戏称为“买面包卖面粉”。

优酷和土豆合并后,曾经是在线视频市场上半场的绝对赢家。万万没想到,在线视频是个消耗战永不停息的高地。

后来各个视频平台在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时,把版权的争夺变成了非良性竞争,版权泡沫越吹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在下半场,面对不用交财报的爱奇艺、腾讯视频,以及一开始路子就完全不一样的乐视视频,反倒显得有些尴尬。

某种意义上看,在线视频行业10年间的发展历程就像是O2O一样,是资本的无底洞。合一集团财报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优酷土豆购买版权花费了516亿元,而当季净亏4356亿元人民币。

暴风影音的副总裁崔天龙曾经谈到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商业模式,都不能永远看不到希望的全行业整体持续亏损,这绝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在线视频领域,大家都在用投资方的钱打来打去,拼的都是自己的时间,特别无聊。这是一场永远也打不赢的战争,因为核心竞争力在内容版权方。

乐视视频可能算是在线视频行业的幸运儿,在其他平台还没有意识到版权采购的重要性时,乐视早在2009年就大幅增加版权投入。随后正版化潮流来临,乐视当初花的大钱逐显成效。在后来版权费用越来越高的时候,乐视成为了重要的版权分销商,过去提早布局储备的版权,为其贡献了大量收入。

要知道,在2015年“跑男”和“爸爸去哪儿”等,一季的网络播放权费用就高达3-4亿元人民币。很显然,如此高昂的版权成本对于视频平台而言,很难维系。过去版权采购赚流量再去换广告的商业逻辑彻底走到了尽头。

搜狐张朝阳更是谈到,“盲目在头部剧购买,投入上亿元购买一部剧,这简直疯了,而且广告根本达不到!必须走向自制和收费,走向Netflix模式。

各个视频平台意识到了版权的成本困境时,逐渐寻求出路。所以在2015年,优酷会投入百亿元人民币建设自媒体频道,“罗辑思维”等优质自媒体很大程度上就是优酷靠建设UGC内容寻求内容多样化的产物。而乐视也在去年6月开始放弃版权采买业务,完全转向自制内容。有关这块内容暂且按下不表,下文再谈。

(来自艺恩咨询中国网络剧市场研究报告)

齐换slogan背后的新生意各不相同

腾讯、优酷、乐视齐换slogan的大背景恰恰是过去一条走了十年的死胡同已经落幕,崭新的竞争阶段已经开始。这场战争围绕的核心是“国民总时间”。罗振宇在2017年跨年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国民总时间”。

对于在线视频领域来说,“国民总时间”背后真正的核心还是在于优质内容以及具备优质内容消费能力的那群人。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一个平台,实际上的聚焦核心都是具备内容消费能力的年轻人。

去年11月,腾讯视频宣布品牌升级,“不负好时光”成为品牌新slogan。当时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总裁刘胜义对此解读为,以更加年轻化、更能引起用户情感共鸣的定位展现品牌。未来发力方向是优质内容,以及与消费者情感沟通。

随后的12月,优酷启用新Logo和新口号:这世界很酷。当时阿里文娱集团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称,年轻人是文娱消费的主体,围绕年轻人打造文娱体验,成为优酷的战略发展方向。

今年2月,乐视视频发布新品牌主张“就视不一样”。乐视视频总裁高飞解释称,希望与年轻人一起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发现新鲜世界。在他看来,全行业进入生态竞争之后,乐视视频已进入生态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三家齐换slogan之后,高管都把年轻人作为重要的突破方向。而且三家都是具备生态效应的视频平台。如今在线视频市场的竞争已经升级到了生态对生态、内容对内容的竞争。不过,三家其实在未来的发展实际上区别很大。

1、腾讯视频越来越像Youtube

腾讯视频的生态更多是以微信、QQ的社交体系为核心,以视频内容为依托。虽然说腾讯视频一再强调网台联动、头部版权和精品自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爱奇艺、优酷土豆、乐视视频早已经把这些内容作为发力方向的情况下,腾讯视频真正的优势并不在这里。

腾讯视频之所以能在这几年迅速成长,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微信和QQ的社交分发。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内插入的UGC视频内容,正在通过社交的方式让过去在优酷上集中的自媒体内容渐趋在腾讯视频上成长起来。UGC视频内容容易构建起广告营销价值。所以腾讯视频在当时启用“不负好时光”的slogan之后,提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广告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收入份额中,优土第一,占比为218%。而腾讯视频占到209%,爱奇艺占到206%。不过,据Analysys易观产业数据库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季度监测报告(二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收入份额中,腾讯视频占到216%,爱奇艺占213%,优酷土豆占208%,分别位居市场前三位置。乐视以108%的份额,排在第四。

对腾讯视频而言,社交体系带来的UGC内容优势正在推动其广告收入迅速增长。腾讯视频在社交生态的加持下,本质上正在越来越像Youtube,过去优酷土豆们没做成广告业务,在腾讯社交平台以及效果广告的作用下,反倒越发突出。

2、优酷融入阿里文娱电商体系

优酷在去年10月阿里筹备建立阿里文娱集团,而阿里文娱集团又成立大优酷事业群和新移动事业群开始,就逐渐融入阿里的文娱、电商体系之内。对于优酷来说,具备优势的内容版块有亮点,一个是视频电商,另一个则是线上线下的影视链条打通。

优酷在视频电商领域有阿里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作为支撑。视频电商本质上是个UGC内容为基础的大数据广告系统,视频内容中会因为数据插入商品。优酷跟淘宝、天猫打通之后,再根据基于用户行为和数据挖掘进行精准营销。本质来看,视频电商和腾讯视频的大数据广告业务还是一回事。不过视频电商设计的链条会更丰富,从理论上来看,对商品的转化率可能会更高。

除了视频电商外,阿里文娱的业务线囊括了内容制作、线下发行、线上售票平台、线下影院、娱乐电商等全产业链营销闭环,和支付宝、淘票票打通之后,阿里文娱成为了优酷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当然,阿里在文娱领域毕竟还是新人,面对如今竞争激烈的世界,未来会取得怎样的成效依然有待观察。

3、乐视视频的软硬件整合生态

乐视视频的生态和前两家还不太一样。用乐视话语体系里常用的描述来看,乐视的生态是“平台+内容+终端+应用”。

和优酷与阿里文娱组合在一起的摊子大不同,乐视的摊子相对比较小,也比较垂直。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阿里文娱像是视频领域的安卓,而乐视视频则像是视频领域的iOS。

因为在乐视视频的内容中,前端有手机、电视这些硬件终端作为前台,再加上应用和平台作为承载以及自制内容作为后端的支撑,总体而言,形成了一整套以自制内容为核心的软硬件垂直整合生态体系。

特别是自制内容,这一块业务大家都在做,不过乐视视频做的最早,优势也比较突出。虽然最早从事版权采买业务,而且做了这项业务足足做了十多年,并且靠版权分销赚到了第一杯羹,但从去年6月开始乐视视频就逐渐放弃纯版权采买,转而把自制内容作为核心,用“保底+分成”的方式孵化自有内容。

最早做版权采买的人放弃纯版权采买,核心原因还是在于成本越来越高。但乐视在其中还是踩准了点,在版权费用并不高的时候采购了大量版权,而且还赚了钱。在其他人刚刚意识到自制内容的时候,乐视视频的内容自制已经开展了数年时间。也难怪乐视发布新slogan“就视不一样”时会谈到自身主张“不一样”。

目前在乐视视频的摊子中,收入主要是分四块构成,最传统的收入是广告收入和版权分销。这两块收入虽然一直在增长,不过目前总体份额正在下降。付费会员收入和自制内容带来的其他数字娱乐盈利正在成为未来的重要支撑。

2016前三季度,乐视网收入达到168亿,更具预测,乐视网第四季度营收为40亿元,也就是说2016年乐视网营收将突破200亿元大关。根据艾瑞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乐视视频营业总收入达10063亿元,终端收入和会员发行收入分别达到5132亿元和3109亿元,大幅超过广告收入,改变了乐视视频的收入结构,从收入结构来看,相对比较健康。

这是乐视最优质的一部分资产。也难怪孙宏斌会在乐视风波最激烈的时候会选择重点投资乐视网、乐视致新、乐视影业这几块业务。

静待2000万会员门槛后的血雨腥风

说完业务区别后,其实还要着重强调下有关付费会员的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在线视频领域晒自家付费会员数的现象越演越烈。

2016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乐视视频的付费会员数是2380万,保守估计2017年年初或突破3000万。同样是6月,爱奇艺宣布VIP会员数量突破2000万。而在去年11月份,腾讯视频宣布会员数量超过2000万。随后在12月,优酷宣布付费会员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

从付费会员数量的角度来看,几家大视频平台都已经超过了2000万大关,甚至可能有2-3家平台达到了3000万大关。付费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意味着视频平台在收入会更稳定,有助于协助视频网站在加强内容收购和内容制造。

(艾瑞咨询:中国在线视频用户付费市场研究报告)

所以可以看到,今天几乎所有视频平台都在拼自制内容,丰富自家的内容体系,以此扩大会员规模,形成良性循环。在很多人看来,国内在线视频领域已经兴起了一股学Netflix的潮流。

不过,未来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因为自制剧的成本实际上也在提升。根据骨朵网络影视的调查。2012年自制剧《屌丝男士》元祖,单季制作成本为每集30万,不过,2016年多部超级网剧单集成本已经超过500万。

国外自制剧成本实际上也在提升,美国流媒体平台市场现在已被Netflix、Amazon、Hulu三巨头牢牢把持。

(来自《奈飞,奈飞,奈何非我鱼与熊掌》)

2014年1月Netflix向美国用户提供6484部和1609部剧集;但到了2016年3月,这个数量萎缩到4335部和1197部剧集,Netflix的内容总量萎缩了32%。与此同时,2014年以来Netflix的营业现金流量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就一直是负值,并呈喇叭口状有越变越大的趋势,2016年Q2达到-226亿。

(来自《奈飞,奈飞,奈何非我鱼与熊掌》)

相比来看,在美国,Amazon自制剧+多终端+电商模式目前来看,可能更健康。亚马逊拥有多个终端平台,包括手机、平板以及电子书、移动应用等,这些内容能够支撑起Amazon视频内容多终端体系,也能更好的触达消费者。Amazon自制剧始于2010年,目前Amazon Prime在北美的流媒体服务中占据了13%左右的市场份额。

背靠美国大部分主流影视公司的关系,Hulu正版影视剧资源丰富,也引得爱奇艺、搜狐视频一开始就走了Hulu模式,而不是当时其他人都在走的Youtube模式。

不过,2013年的时候,阑夕当时就预判,在拿来主义的指导之下,中国的在线视频行业可能会产生一个“Youtube+Hulu+Netflix”的标准配置。

如果真的把国内的在线视频巨头和北美市场做对比的话,乐视视频很像Amazon,优酷似乎也因为阿里和Amazon有那么一丝相似之处,爱奇艺则像是Hulu,至于在国内的优酷、腾讯视频、乐视视频、爱奇艺究竟会书写出怎样不同的故事,还真是值得期待。

近年来电商发展势头迅猛,而衍生出的快递行业更是如日中天,为人们所熟知的几家快递巨头, 顺丰以快闻名,三通以稳取胜,韵达便宜,京东物流送上门。

就在各大快递巨头为争夺市场抢占先机而各显神通时,也有不少在夹缝里求生存的二三线快递公司因为无法抵御欠薪、停摆的寒冬而黯然退出 历史 舞台, 快捷、如风达、全峰相继关门大吉。

也就在不久前,号称是大陆地区元老级别快递公司的 全一快递也宣告停止运营。 就算是这样,在全一快递成为明日黄花后,看客们对待这家大陆元老级别的快递公司关停的态度竟是疑惑大于震惊。

看客的疑惑:资历最老知道的人也最少,全一到底是何方神圣?

2000年成立的全一快递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一批的快递公司,作为大陆地区快递行业第一批 "吃螃蟹的人" ,全一快递坐拥着国内最全面的客户资源和流通渠道。

原本可以先发制人一举做成大陆地区一线快递企业,却一路走的坎坷而艰辛,始终在二三线徘徊,先后委身于DHL、友和道通以求解决自身困境,最终垂死挣扎也还是没能抓住机遇发展自身, 成为快递行业的炮灰。

而就在不久前,全一发布了 《告客户书》 ,文中提到全一快递即将停止服务并提醒客户做好将寄件转投其他快递企业的准备,在快递发展势头大好的如今,快递公司倒闭绝对算得上是爆炸性大新闻,然而直到全一快递公司停运的消息登上新闻,众人仍表示从未听说过这个快递品牌。

甚至有人打趣, "请问全一是全峰快递的兄弟公司吗?" 也有不少人唏嘘,第一次听说全一快递竟是在它公司倒闭上新闻的时候,而与此同时,落后于全一快递很多年后才成立的顺丰快递正如它的名字一般发展的 "顺风顺水" 成为快递行业里的先锋。

不得不说,全一在这些年里辛苦打下的江山皆因公司的倒闭而全部拱手让人,颇有些 "身先士卒""替他人做嫁衣" 的苍凉感。

再回首:在没落以前,全一快递也曾是行业里的领头羊

回顾全一快递从成立到成为 历史 ,它竟在我们身边默默地存在了19年之久,在这19年里,全一快递从一个由17家小型私人快递企业合并创办的整合型快递企业慢慢发展成一个 在巅峰时期拥有12000名企业员工的大中型快递企业。

公司创立之初,电商的尝试仍处于襁褓之中,而国内的快递市场也尚不存在激烈的竞争,这便为全一快递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毕竟背后有17位老板的鼎力支持, 全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密织了一道覆盖全国的营业网, 在这道营业网里设置了有一百多个营业网点。

也许在现如今看来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但在十多年前绝对称得上是快递行业的大手笔。

经过几年的发展积淀,全一快递的业务范畴不断扩大, 除去成立之初就有的国内整车长途运输,国内的快递业务发展还涵盖了次日达、国际干线快递、零担速递等等。

为拓展国际航空快递业务,全一快递公司重金购买了10台运输机投入到航空快件的投递运营中,在国内外的多个一线城市建立快递分拨中心和转运中心,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快递转投配送一体化服务网络,由此全一快递在一个阶段内真正实现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也由此迅速成为了国内快递行业的领头羊。

不意外:再强劲的行业对手也比不过漏洞百出的全一自身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是时代洪流教会我们的生存法则。强盛一时的全一快递又怎么可能从一开始就预知自己行业龙头也有气数将尽垂死挣扎的一天?在全一快递的时代,电商的红利尚未被挖掘,使用全一快递的也大多是集团而非个人。

由此看来,全一快递不被多数人知晓也就并不奇怪了。但是说起全一快递缘何后劲不足走向没落,剖析其运营模式便可知, 走向没落的实体无一例外有着漏洞百出、行差踏错的自身经历。

17个股东17条心

前文提到全一快递公司是由17家小型私人快递公司整合形成, 一个公司17个老板,个个都是公司的股东, 大家都能够行使决策权,一块大蛋糕,分了十七份,尾大不掉,责任和权力分散大大影响了公司上层判断、决策的精准度。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即便最初,大伙儿奔着一个目标一同呕心沥血建立了一家大公司,共苦过后却是不能同甘的尴尬局面,谁都想分一杯羹,谁都希望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那么毫无疑问,在各自喝血吃肉中饱私囊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后,全一快递公司本身成为这场权利的博弈里最无辜的牺牲者。

这17个股东个个儿都是精英的一把好手, 谁还没当过老板拿过主意?但就是这样,本以为全一快递能够在17个风云人物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没成想建成后却是走下坡路的开始,在公司的运营管理上大家都是各有各的主张,并且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一言不合就撂挑子不干。

久而久之, 大家便只想着多为自己捞点油水, 试想一家公司的高层如果都在想着如何快速收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分红,军心涣散无法组建一支核心团队来共谋企业未来,那么它离分崩离析已然不远了。

果然公司成立不到六年,这17个股东里已然有几个坐不住了,2004年时, 公司开始整合股东,由原先的17个整合为9个, 然而整合股东并不能够解决全一的根本问题,不到两年,两个股东就自己在外成立了自己的快递公司,并将全一快递的资产转移到了自己新成立公司的名下。

所谓墙倒众人推, 其他股东也纷纷想要撇清自己,开始出售自己手中握着的全一快递的股权,偌大的全一岌岌可危。

缺少发展规划错失良机

全一快递的高层们纠结于如何为自己攫取更大红利,而全然不顾公司的未来规划,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决策失误就在于错失了抓住电商红利的良机。在2003年时,马云的淘宝网迅速崛起, 电商红利的潜力不可估量。

而当年极有眼光的三通一达瞅准了机会牢牢抱住了电商的大腿,纷纷转向快递件,与淘宝合作成功走上巅峰日进斗金,成功在电商快件中扎根,实现飞跃式成长。而此时的全一深陷股东的利益纠纷分身乏术,整体业务仍停留在整车快件运输,和普通运输队别无二致, 不能怪对手太强大,只能怨自己太掉以轻心。

错过了电商这班红利高铁,全一快递每况愈下,在委身于友和道通后再次出现了决策失误。没有将企业的基本状况了解清楚就轻易下定论, 主打高端航空快递,势必要同顺丰一较高下, 所谓市场占有率,在这时比的不过是谁更财大气粗。

显然,顺丰为了实现登顶卯足了劲,仿佛不斗败对手就绝不罢休,相比较而言,全一就没有那么乐观,寄人篱下看人眼色,底气不足实力不够,却硬要打肿脸充胖子, 不比还好,一比直接冲了家,差一点就关门大吉。

而直营快递的定位更是让全一吃了大亏,的确直营快递能够有效把控服务的质量,但这也建立在资金力量雄厚的基础之上, 友和道通的盲目决策再次陷全一于不利。

寄希望于金主来力挽狂澜

全一快递在经历了股东分家濒临破产的噩梦之后,开启了一波盲目自救。先是将自己卖给了DHL快递,作为接盘侠, DHL在接过全一的烂摊子没多久就放弃了挣扎, 随后全一又委身于金主友和道通,全一快递强烈的求生欲让它不得不放下身段迅速攀附权贵。

但傍身金主也绝非易事,想要得到金主关照的前提就在于你能为金主带来多少价值和收益,而全一快递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盲目地攀附让金主不堪重负,两次易主,自救失败, 全一快递也不得不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

全一快递的案例引人深思, 一手好牌被打烂, 原本可以找准定位抓住机遇扶摇直上,最终却因为种种不得已落得一个无人问津销声匿迹的下场,不得不说,这样失败的尝试当真是得不偿失。

一家企业无论做小做大,首先都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 识时务者为俊杰, 要么早早找好稳定靠谱的靠山,以最佳状态被收购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要么立足自身发挥优势做精服务,形成能被自己所掌控的稳定生态圈,而绝非墙头芦苇头重脚轻落得两端不讨好的下场,最终只能够饮恨被市场所淘汰。

为我们所熟知的电商三巨头,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这三大电商平台的股市突然大幅的下跌,根据呢他们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三大电商平台的股市均出现了下滑,而且下滑幅度还不小,那么为什么互联网电商巨头们要集体“失宠”,这反映出了电商什么样的变化?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解读一下背后的深远影响。

互联网电商三大巨头,在过去一年中的都出现了用户增长量减缓的情况。这种情况也是可以预见的,因为我们中国电商在疯狂的扩张之后,能再发掘的电商受众已经所剩无几。而且除了电商三巨头以外,各个电商平台在飞速发展像各类的短视频平台,他们凭借着庞大的短视频流量抢占了很多市场份额,目前的电商的销售环境的用户量逐渐趋于饱和,新增用户数量减少最为明显。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之下,即使是电商三巨头,也难免会出现股市下跌的情况。

而三巨头之所以出现下滑的情况,不仅是受到了其余电商的冲击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三大巨头自身的经营出现了问题。拼多多的在前段时间的6万人参与砍价,结果却没有砍价的事件中,引发了网络上轩然大波,拼多多的可信度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低。而阿里和京东的也开始难以适应线下的电商环境,开始开发推出短平快的软件方式,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但是由于日常入场过晚难以取得成效。这些都是导致他们用户量下降,营业金额减少的主要原因。

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各大电商应该如何破局?在目前的情况下,各电商平台应该更要推动精细化发展能够呢,在数字化时代,这些互联网电商大巨头,依然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我们国内网民的网购需求仍然没变,这个时候就要推陈出新。如何才能迈过瓶颈期,更好的促进发展,就是他们应该着重开展的工作。

说起电商平台,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淘宝第一,京东第二,毕竟这么多年以来,似乎也只有淘宝、京东两家独大,其它的电商平台,都是在这两大巨头的阴影下求生。

要么像唯品会,避开这两大巨头,剑走偏锋,只卖尾货;要么像苏宁易购,线上线下一体化,不同的战略。但随着行业新秀“拼夕夕”出现后,这一切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电商发展至今,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发展之初,也并不被人所看好,阿里巴巴正式进入成长期是在2008年,由于互联网的大爆发,再加上“人口红利”,它迅速成为了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最大电商平台,它的成功还带动了物流、互联网金融行业大规模发展,用户通过支付宝付款,在由快递送货到家,这种闭环的系统也促进了人们在网上买东西的习惯。凭借着大量客户的积累,马云的资产也在快速增长了,并在2019年登上了中国首富。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今年居然有一家企业在综合类电商平台上,打败了淘宝、京东,这家厂商就是拼多多。

在此前拼多多公布的2020年数据中显示,截止至2020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度达到了7884亿,排名国内第一,毕竟阿里的这个数值为779亿,而京东仅为472亿。

可能很多人都不曾想到,那个靠下沉市场发家的“拼夕夕”,能打败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坐上中国电商巨头的位置,而它仅仅只花了六年的时间。

阿里制霸中国电商行业二十年,可以说从来不缺挑战者,但唯独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拼夕夕成功了,要知道它曾是阿里最瞧不上的对手。相较于自营体系、客户黏性更强的京东来说,阿里淘宝被拼夕夕夺走了更多的地盘,现在的拼多多有多风光,阿里淘宝就有多凄惨。

事实上,这个数据是早有预料的,之前QuestMobile就有报告,表示在今年春节期间,拼多多日活跃用户首次登顶行业第一。

拼多多居然成为了中国电商平台的No1,这在我看来,真的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意义重大。

当然,这只是活跃用户数的超越,从体量、营收、利润、GMV等来比较,拼多多还不是阿里的对手,甚至可以说还差得远。

但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以用户为基础,用户才是基础,只要用户数多了起来,其它的营收、利润、GMV等等,也就不再是难题了,就有了超越的希望了。

的确在国内的电商行业,淘宝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电商行业的发展,各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不断涌现,直播带货的出现对传统的淘宝线上购物模式形成了很大冲击,但是淘宝很快转变经营管理理念,直播带货活动的开展尝到了甜头,主要是借助以下方式开展直播带货的。

1、建立自己的直播平台

求人不如求己,作为资金实力雄厚的电商巨头企业,淘宝拥有其他公司无法具备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所以在直播带货这种新的电商经营模式出现之后,淘宝网积极对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直播平台,利用阿里创作中心,吸引很多创作者参与到直播带货活动中来,借助直播带货活动的开展,销售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2、与知名网红展开合作

淘宝网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知名网红直播带货对于促进销售的重要意义,所以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积极与知名网红展开合作,借助知名网红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和海量粉丝,展开带货销售,这对于促进淘宝网的商品销售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3、与其它自媒体来进行深度合作

目前淘宝网的商家为了提高销量,都积极参与到淘宝网所组织的营销活动中来,淘宝网也和很多自媒体展开了深度合作,由淘宝网提供产品链接,自媒体平台的主播结合个人的优势对产品进行概括推广,从成交金额中获取相应的佣金,这也是当前非常普遍的合作模式。

淘宝网在经营和发展中认识到直播带货对于促进销售的重要意义,所以积极搭建了自己的直播平台,也与知名网红和其他自媒体平台展开深度合作,以此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促进了网上交易量的不断提升。

印度人之所以一直都这么嚣张,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文化。让他们缺少敬畏之心,不懂得谦卑。这种自大的做法会让印度吃大亏。

1、印度的等级文化和最近的发展

众所周知,在印度人的地位是分等级的,而作为印度的富商,已经脱离了最初的等级,进入了所罗门的等级。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给予了印度人相当强的民族自豪感和人物自信。所以说这位印度富商是相当具有优越感的,在印度境内取得的成就让他忘乎所以。觉得自己可以跟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巨头叫板。这是一种过度的文化自信,这就把独特的民族自信变成了民族自大。而且印度作为现在世界上第二大的制造大国,亲戚相较于以前是有相当大程度的发展了,所以说这就给了他们一定的自信。但是我们要知道制造业的发达并不代表国力的强盛,一个国家要屹立于民族之间,必须要靠它自身创造业的发达。

2、个人的原因

这个印度富商也是被成功冲昏了头脑,在国内取得的成就,使得他忘记了自己与世界金融巨头的差距。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自知之明,我个人觉得可能这位富商的全部财产加起来都没有,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巨头的1/10的财产多。这无疑是一种以卵击石的做法,所以我们经常说印度阿三不愧是印度阿三。

综上所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人的狂妄自大和骄傲自满。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三个月内视频巨头们齐换slogan背后的秘密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