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超市”开张全新零售时代来了?

“无人超市”开张全新零售时代来了?,第1张

近日,阿里巴巴无人超市“淘咖啡”亮相杭州,没有收银员,无需排长队、东西买完就能走。第一次进店时,打开“手机淘宝”,扫一扫店门口的二维码,获得一张电子入场券。通过闸机时扫这张电子入场券,进入店内之后就可以购物了,进到里面全程不用再掏手机。不过这家超市只是试水,商用暂无时间表。

现在,似乎越来越多的生活场景都可以使用到人工智能技术。而这样的结果之一,就是所有可以省掉人力的地方,都尽量用机器代替,比如无人驾驶,比如这两天刷屏的无人超市。

技术并不成熟

其实,无人超市的出现,并不只是最近的事。2016年初,瑞典就出现了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且手机绑定 *** 支付的无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经产省推出“无人便利店”计划,在便利店引入无人收银台与“电子标签”。日本的便利店巨头罗森成为首家采用这一技术的企业。此后,日本7-11、全家等五家大型便利店都宣布将引入该系统。今年5月,韩国乐天集团则在7-11的高端版本“7-11 Signature”,开始测试使用生物技术的“刷手”支付。

相较于瑞典、韩国和日本的无人便利店,去年年底,美国亚马逊推出了Amazon Go便利店,在技术上更为先进,采用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以及传感器、图像分析等多种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同样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上面。简单来说,亚马逊的无人便利店,通过感知人与货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货架上商品的移动,来计算是谁拿走了哪一件商品。

这几天刷屏的杭州无人超市,采用的是视觉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以及物联网支付等技术。其中,关键就在于为每件商品添加了RFID(俗称电子标签)标签,这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目前在一些图书馆和线下商店的磁扣中,也会用到类似的技术。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对成熟且廉价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种RFID标签本身也存在无法克服的问题。比如,无法识别玻璃等特殊材质的商品。如果标签被紧紧捏住,则将不被识别到。因此,相对于亚马逊所采用的计算机视觉,这种技术虽然成熟、廉价,但要满足未来落地的无人超市,恐怕还有一定的距离。

当然,从技术上说,即使是计算机视觉,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人流量密集时,也容易出现识别不到的问题。亚马逊的Amazon Go,目前仅能应付人数小于20人的情况。

运营成本并不低

但随着技术的改进,这些细节上的问题,相信会得到逐步的解决。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这种无人超市,是否会是线下零售的新方式或新趋势呢?

从商业角度上看,无人超市瞄准的应该是人力节省、提高购物体验,以及可以大规模复制、规模化的目标。比如,日本的无人便利店计划,就是因为日本的人力成本实在太高了。中国的零售行业,未来也势必面临同样的问题。

但从服务的角度来看,零售店的营收,是否只要考虑人力成本单一因素?恐怕不是。某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就以7-11为例,做了一个成本分析。眼下,7-11是全世界最大的便利店,但它的人工成本只是占整个营收的18%,即使加上租金,也不到5%。如果把人力砍掉了,就会导致那些需要人做的项目、服务做不了。而恰恰,这些项目和服务又是其利润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较之下,这样反而不划算了。

其实,无论是亚马逊的Amazon Go还是“淘咖啡”,想要真正做到无人,又不影响用户体验,那它所采用的技术、管理方面的成本,必然非常高。除非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使用,才有可能降低其成本。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无人店,对人流量、用户人群以及产品结构,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至少要是人流量密集的商业圈、住宅区等,否则可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都是无人超市的门槛。

线下消费在新技术的促进下,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与商业场景,但这种无人超市,是否会成为新趋势,是否会代替传统的零售模式,则有待时间检验。不过,在这个智能时代,或许一切都充满了可能。

新事物总有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否真的合算,只有运营一段时间才能掌握真实情况,只有等段时间再看发展如何了。

“无人超市”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新型业态,但现在似乎很多人尚未理解这种业态的本质,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无人超市”要获得生存空间,它不应该叫“无人超市”,而应该叫“无人便利店”,在此,我既要说明为什么超市不能无人(或无员工),又要说明如果要“无人”就只能是“便利店”?

对此,我们需要去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淘宝或天猫在存在沃尔玛、步步高之类大型购物商场的情况下会出现?或者说在各种实体店风华正茂、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还会出现?

第二,为什么天猫销售额年年递增的格局与优衣库等实体店疯狂扩张的格局能够并存?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去理解人类行为。对于人这个社会性动物来说,人类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交易行为,一类是交往行为。

网上商城偏重交易行为,而弱化了交往行为。这种对交易行为地偏重所带来的好处是:它通过对信息的良性处理,降低了交易成本,它所解决的就是信息不对称对人们所造成的不便利,如柠檬问题、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等,还有就是节约了时间成本,包括搜寻成本和时间的机会成本。

所以,交易行为所带来的便利性,就是在解决信息不对称上,让人们的讨价还价能够简单明了的进行。为了便于区分,我将此称为 “交易性便利” 。但是这种便利性和无人便利店的便利性要求是不同的,我将在后文对此进行解答。

那么,实体商场所偏重的又是什么呢?就是社会交往,它弱化了交易行为,而强化了交往行为,购物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地交往方式。

社会交往事实上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本能,本质上是一种现实生活,它要求人们需要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这种互动与线上的互动是有本质上的差异的。从本质上来说,交易行为所体现的是信息和商品的流转,但交往行为所体现的是人类情感与文化的交流,在交往中所体现的是人类情感与文化地输送与输出、相互碰撞。

在此,交往和交易行为对于时间的观念是不同的。在交往行为中,时间成为了消费品——闲暇,它能给消费者带来效用;但在交易行为中,时间不再是消费品,而是投资品,它要么转化为收益,要么转化为成本,人们关注的是结果。从这个方面来说,交往行为以消费时间为乐,而交易行为则在拼命地节约时间。

所以,在交往行为中,人们购物过程的时间厚度和丰盈度,直接决定了人们的愉悦度和满足程度,即交往行为过程本身能带给人们满足。因为这种满足和愉悦感不是通过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满足呈现的,而是通过直接的感官获得。这种感官就来自人与人即时地沟通、文化互融互动,人的一般社会本质就是这样,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人的社会本能需求的满足。

但在交易行为中,人们并不能从交易行为本身获得满足,而是将这种满足寄托在被延迟消费的商品上,所以它并不关注过程。

如果超市变成“无人的”,那么它就失去它存在的必要,因为超市是实现人类情感和文化交流的地方,它是一个体验文化和情感的场景。我们通常去逛街,总要携一俩好友才会觉得有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购物就成为了一种交往方式了。越来越多的超市通过融入人文色彩来吸引消费者,就是这个原理。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的是,在人类世界,创造价值的一定是劳动,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是这样。资本永远只是在服务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那么资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由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社会本质决定的。

如果从商业社会的整体来看,任何一个新型业态的出现,至少是进一步深化了商业社会的分工体系,不是将人替代,而是将人解放了出来,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效率。所以,网上商城的出现,是满足人们对“交易便利性的需要”,它与超市能共存的原因,是因为更精细的分工,它们分属分工体系的不同层面,它们满足人们的需求点不同。

弄清楚上面两个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若要无人就只能是“便利店”?

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当我们弄懂了“无人便利店”与“芙蓉兴盛”等便利店的关系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无人便利店”及它的便利性在哪里?它也决定了“无人便利店”的选品和选址问题。

事实上,“无人便利店”与“芙蓉兴盛”即不是互补的,也不是互替的,即它们并非构成竞争关系,它们只是分属不同的细分市场。如果从现在去看,按流行的说法,无人便利店是属于缝隙市场。它们之间的区别需要从它们对“便利性”的理解来看。

事实上,“芙蓉兴盛”这种便利店针对的是整个家庭,它们将便利性定义在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上,所以,在它们的选品上,聚焦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柴米油盐酱醋、小孩生活用品等等;而在选址上,始终围绕小区而建。可以说,它们这种便利店占据了这个市场的主流区域。

而“无人便利店”需要覆盖芙蓉兴盛这类尚未覆盖的市场,所以,它们需要重新去定义“便利性”。这种便利性既要有别于天猫、京东等网上商城的便利性,也要区别芙蓉兴盛所带来的便利性。我认为它的便利性应该体现在“应急”上,如果硬要拿一个现实的存在物来说明这种便利性,我想应该是城市公共洗手间。

一方面,它能满足及时性消费需求,这是网上商城的便利性无法体现的,另一方面,它24小时开放,这是芙蓉兴盛无法做到的,尤其在北方,冬天太冷的情况下,很少有商店在夜间开门。所以,它可以存在恶劣条件的地方,这种便利性也是芙蓉兴盛无法完全做到的。可能在这些条件下人少、需求少、额度也不大,但是这却是一个长尾市场,例如,后半夜总有些人在外面。

所以,这种便利性就决定了它的选品主要集中在水、饮料、方便纸巾、速食及其他便利性食品。而选址应是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而且在车站、码头、机场、景区等人流较大的地方,它的成本优势才能体现出来,这些地方成本本来就相对较高。否则,它的成本优势很难获得消费者的吸引力。

很多人都在说“无人便利店”的优势是成本,因为降低了人工,事实上,它会增加其他方面的成本,如电、暖气或冷气等成本。即便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也不会形成它的优势,这其实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它的真正优势体现在它的便利性上,它的市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尾市场”,我把它称为“钻孔”,例如,在川藏路上,每年走川藏路旅游的人不计其数,但几乎没什么商店,如果在这上面增加“无人便利店”,它就真的是“应急”。只有当它做到了无孔不入时,也就实现了它的价值。

所以,我将本文的内容总结如下:

这四种商业业态,彼此都不构成严格的替代关系。事实上,这种结构也告诉了我们,人工智能对人类不会构成替代,它只会和人类分属不同的分工体系中。它的出现只会深化人类社会的分工。所以,科技所带来的进步,要体现在社会进步上,是促进了社会结构的调整。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无人超市”开张全新零售时代来了?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