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高层重大调整!首设集团总裁职位,“二号人物”徐雷上位?

京东高层重大调整!首设集团总裁职位,“二号人物”徐雷上位?,第1张

曾经的京东旗下三大业务掌门人徐雷、王振辉和陈生强,除徐雷外另外两人都已“出局”。升任京东集团总裁后,徐雷仍向刘强东汇报。这意味着一直没有“二号位”的京东,开始推出“二号人物”。

编辑 李薇

头图摄影 邓攀

京东“二号人物”现身。

9月6日早间,京东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徐雷获委任为京东集团总裁,辛利军接任徐雷,获委任为京东零售集团首席执行官,金恩林获委任为京东 健康 首席执行官,即时生效。

公告称,徐雷升任新职务后,将负责京东集团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继续向京东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汇报。徐雷升任集团总裁后,刘强东职位不变,未来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年轻CEO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京东首次设立集团总裁职位,而曾经的京东旗下三大业务掌门人徐雷、王振辉和陈生强,除徐雷外另外两人都已“出局”。

2020年12月30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王振辉辞任京东物流CEO,京东原首席人力资源官余睿接任;同月,京东集团原首席合规官李娅云接替陈生强担任京东数科CEO。此番高层人事调整意味着,京东集团旗下京东零售、京东 科技 、京东物流、京东 健康 全部换帅。

目前,京东集团决策机制,由各业务板块、职能体系负责人组成的战略执行委员会(SEC)和集团几十位一线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战略决策委员会(SDC)构成,京东集团提到经过两年多的磨合和运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集体决策和快速响应机制。

2020年,是京东集团重要收获的一年:核心业务增长稳定,京东集团回港上市,京东 健康 成功上市,市值超千亿,京东物流上市。可以说,京东集团进入到成立以来最好的阶段。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京东集团营收456977亿元,同比增长3160%。

“展望未来,正确的长期战略设计、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各业务板块的 健康 协同发展,将为京东集团甘于做行业最苦、最难但适合和最有价值的事提供源源不断的前行动力。”刘强东称。

上周五,徐雷最后一次以“京东零售CEO”的身份参加了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发表了题为《实体为本 数字为翼 以新型实体企业发展经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

“像京东这样兼具实体企业属性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正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力量之一。”徐雷在演讲中给京东“定调”。在近期各大公开传播活动中,徐雷频频现身并发表演讲。

徐雷在京东内部历经沉浮。2009年,他就加入了京东集团,一直负责京东商城广告、公关、品牌、校企营销等工作。此后,他曾短暂加盟百丽,负责旗下电商项目优购。

2013年,徐雷再次加入京东商城,全面负责市场营销工作;2014年底,徐雷兼任无线业务部负责人,全面负责无线业务的研发及运营工作。

“变故”发生在2015年7月。当时,京东集团宣布,宝洁公司(P&G)前大中华区美尚事业部副总裁熊青云加盟京东,全面负责京东商城市场部的工作。京东集团称,熊青云是中国外资企业职业经理人中的标杆式人物,是宝洁全球职位最高的本土华人。

有观点称,熊青云“空降”京东,对徐雷造成了很大冲击。徐雷负责的项目被一再压缩,权力被缩减得很厉害。此后,徐雷专职做无线业务的研发及运营工作。不过,不到一年时间,熊青云被调离岗位,徐雷接替熊青云负责京东集团市场部工作。

2016年,是京东 历史 上比较特殊的一年。当时,面对阿里巴巴线上电商热潮的夹击,京东增长速度放缓,公司管理层也进行了密集调整。

京东上市前,曾引入大批职业经理人担任“CXO”,比如,前京东商城CEO沈皓瑜、前京东商城CTO王亚卿、京东集团CFO黄宣德、京东集团CHO&GC隆雨、京东集团首席公共事务官蓝烨等。

2016年之后,职业经理人在京东集团体系的地位开始动摇,沈皓瑜首先“出局”。与此同时,京东体系的“老人”地位上升,包括徐雷、王振辉、辛利军等一批“老兄弟”受到重用。2017年,京东集团任命徐雷为京东集团CMO,称徐雷通过组织创新,提升了公司的营销和运营效率,为商城构建了强有力的运营及营销竞争力。

彼时的任职公告中,京东集团这样评价徐雷:“徐雷先生帮助公司搭建了大市场的营销体系、移动端的产品研发体系和围绕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台运营体系,培养出了多支敢打硬仗、迎难而上的优秀团队,并为京东品牌的建设和塑造、向移动端转型的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8年到2019年,京东风波不断,陷入内忧外患:环顾外部市场,除了阿里这枚老对手,拼多多快速崛起,电商领域竞争更为激烈,京东发展则相对滞后。

2018年7月,徐雷升任京东零售集团首席执行官,负责京东集团零售业务的发展、运营和策略。

徐雷与当时京东数科CEO陈生强、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一起,并称为京东集团旗下三大业务掌门人。其中,徐雷掌舵的京东商城业务是京东所有业务中最核心的板块,掌握着京东集团收入的90%。有说法称,那段时间,刘强东对管理层放话:“谁不服徐雷,就是不服我。”

2019年下半年,经历了震荡的京东集团开始稳定下来,最核心的京东零售业务也开启新一轮增长。2020年1月,徐雷在京东零售业务年会上表示,2020年,京东零售将在交易额、收入、用户、利润这四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加速增长。

不久前,京东零售提出了“卖全天下的货”和“去全天下卖货”的目标。徐雷指出,提出该目标的根本目的是,希望通过全面开放自身的技术和基础设施能力,以扎实、创新的新型实体企业发展经验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东在最新人事公告中称,徐雷加入京东集团十二年来,尤其自2018年7月成为京东零售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开始,确立了“以信赖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的经营理念,并带领京东零售连续三年实现增长。

“老辛(升任京东零售首席执行官)感觉有点意外,不过 健康 业务确实带得蛮好。”任职公告发出后,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称。

辛利军于2012年10月加入京东,在京东 健康 独立运营后,于2019年7月担任京东 健康 CEO,兼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此前,辛利军还曾担任京东商城开放平台家居家装部总经理、京东商城居家生活事业部总裁等职务。

京东 健康 内部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金恩林升任执行董事和京东 健康 CEO,此前金恩林为京东 健康 医药部总经理兼战略与投资负责人。另外,刘强东助理张雱已辞任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辛利军调任为非执行董事,以及许冉已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

此次人事调整公告中,京东方面评价称,在辛利军担任京东 健康 首席执行官期间,他实现了业务从0到1发展,并对塑造京东 健康 成为“全民首席 健康 管家”做出重大贡献。他的带领下,京东 健康 发展迅速并得到具有价值的回报。

金恩林在医疗和TMT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他于2014年加入京东,曾在京东战略部和战略投资部任职,后在京东零售担任京东医药总经理,负责内部孵化和发展在线医药和医疗业务,例如京东大药房、药京采、京东互联网医院和 健康 城市等,并在医药领域内构建了行业领先的线上线下、批发零售、院内院外全渠道医药供应链。

8月24日,京东 健康 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 健康 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09亿,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1364亿元;京东 健康 互联网医院已有超过13万名自有和外部合作医生及医疗专家加入,日均在线咨询量超过16万。

对于京东 健康 ,刘强东寄予厚望,“如果 健康 领域做好了,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

本来最早计划上市的京东金融数科业务受“蚂蚁集团IPO终止事件”的影响,上市之路一度搁置。相比之下,京东 健康 顺风顺水,从业务分拆到独立上市仅花费了19个月。

2020年12月8日,京东 健康 在港上市。上市首日,京东 健康 股价高开高走,股价大涨4048%,市值短短一天飙涨1232亿港元至343979亿港元。

有人评价称,从京东 健康 身上,刘强东应该尝到了打败马云的快感。虽然阿里 健康 、平安好医生比京东 健康 上市要早,但京东 健康 刚一上市,就拿下了医药电商老大宝座。当天,阿里 健康 市值为321536亿港元,比京东 健康 少224亿港元。

笼罩在新冠疫情这一“灰犀牛”的巨大阴影之下,2020年大部分行业显得无比惨淡。但对于医疗 健康 产业而言,又确确实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好饭不怕晚。”辛利军曾说。他认为,做得晚并不一定是劣势,反而能让其更清楚地看到医疗 健康 产业的痛点。

备受热捧的京东 健康 仍需面临一系列现实拷问和隐忧。

比如,87%的营收来自卖药收入,上市后的京东 健康 被指就是一家卖药的公司。而从行业来看,曾以“颠覆医疗”的姿态横空出世的互联网医疗,历经多年起伏,再次受到资本热捧。这是否意味着,行业已经 探索 出了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空间?

刘强东名下健康有多种项目可以加盟,比如:
1 京东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涵盖健康诊疗、体检、保健品等;
2 京东体育:专注于健身、体育运动、户外活动等;
3 京东汽车:为车主提供汽车保养、维修、洗车等服务;
4 京东家装:提供家装设计、施工、装修等服务;
5 京东美容:提供美容美发、美体、SPA等服务;
6 京东旅游:提供度假、旅游、景点门票等服务;
7 京东金融:提供保险、理财、投资等服务。

刘强东低位减持,京东健康大跌逾10%,对于公司来说,公司想挽回这些损失最好就是要做出更好的业绩给投资者看,否则股价一时之间是很难回升的了。毕竟大股东减持也只不过是突如其来的消息,这种消息可不是公司能够预料得到的。

在刘强东退出京东集团CEO这个职位之后,刘强东的又一大动作就是在低位减持京东健康884万股的股票,这也就让许多投资者认为大股东刘强东不看好京东健康的发展,于是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京东健康应声而跌。对于京东健康来说,短期间内挽回损失是不现实的了。

刘强东低位减持,京东健康大跌逾10%:这是投资者始料不及的

京东健康大跌超过11%,刘强东在49港元每股的价格低位减持884万股,这是投资者始料不及的同时,也让许多投资者认为这是大股东不看好京东健康的发展。随着投资者看衰京东健康,京东健康在港股市场也就出现了大跌的趋势,这让许多人都心知肚明,同时大家也是对京东健康报以谨慎态度的。

公司该如何挽回损失:做出更好的业绩

其实很多人都以为京东健康是京东集团的附属品,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存在关联关系的关联公司而已。目前刘强东在低位减持,其实除了投资者能够看出这是大股东不看好京东健康以外,还有就是京东健康拿不出更好的业绩给投资者看,这自然也就会导致此次股价大跌的损失。按照一般的思路而言,其实京东健康只要后续能够拿出优秀的业绩给投资者看,同时也多搞一些具有经济利益和创新点的项目,估计京东健康是能够挽回损失的。

卸任京东集团CEO2个月至今,刘强东以另一种方式发生在群众眼前:减持股票。2022年4月7日,京东集团发布消息,徐雷将接任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CEO,承担日常运营管理方法,与此同时徐雷以监事会主席真实身份添加京东集团董事会。刘强东再次出任京东集团董事局现任主席,将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投入到长期性发展战略设计方案、重要经营战略布署、年青人才的培养和乡村振兴工作。

4-5月,刘强东持续减持京东身心健康使用价值超出44亿港元(折合元276亿人民币)个股;前不久,又减持京东使用价值约279亿美金个股,折合rmb1871亿人民币。换句话说,卸任CEO2个月至今,刘强东一共套现了22亿。

有朋友吐槽:磊哥这波 *** 作,仅仅换一点儿一点钱小编,终究京东的总的市值有7500多亿元,并且东哥的退休后的生活也需要耗费。公开信息表明,减持前刘强东对京东持仓达13%、有着超出七成的选举权,此次减持并不是危害他对公司的决策权。

事实上,刘强东从上年起就相继卸任京东集团、京东数科、京东物流等公司的法人意味着、老总、首席总裁等高线管职位。拿出权利后,刘强东也学起了马云--青壮年退场,巨额套现。马云在2019年卸任阿里巴巴CEO以后也逐渐减持股权,总计套现了430亿元人民币。套现以后,马云运行“平躺方式”,不会为工作四处奔波。而刘强东都是在卸任以后逐渐巨额套现,有行业内人士猜想,刘强东大概率还会套现,传统可能套现总额会提升百亿元。

一些朋友以为:做为中国创业者中的佼佼者,在有着较多网络资源的情况下,彻底还有机会更进一步,造就出更伟大的公司,但她们不谋而合挑选激流勇退,实在太遗憾。华为任正非没有在一线了,但依然在为华为公司的发展趋势奔忙,比较之下,马云、刘强东在青壮年之时挑选拿着大把纸币退场,的确看起来“没本事”。

出品:全球财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

自2018年“明州事件”后,一心想要“低调”的刘强东因56亿豪宅、频繁减持等新闻再次出现在舆论的风暴中心。

同时,京东宣布入局外卖业务的消息也引起市场热议。

近三年,刘强东便不断淡化自身和京东的捆绑关系,相继退出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京东云计算等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长以及其他高管职务。

继2021年刘强东将京东集团的总裁身份让出后,又于2022年4月再度让出京东集团CEO的职务,由京东集团总裁徐雷接替担任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

同时,徐雷将以执行董事的身份加入京东集团董事会。刘强东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致力于公司的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

6月22日,受“国家拟禁止第三方平台网上卖药”相关传闻及热搜影响,京东健康等医疗平台出现股价短时大跌,毕竟2021年京东健康营业收入307亿元中,以“京东大药房”为主要载体的自营收入为262亿元,占比高达8534%。

截至6月28日,京东健康已从历史最高点1985港元/股跌至如今的672港元/股左右的价格,跌幅近7成。

或正是因为此次股价下跌消息被频繁提及,刘强东受“蝴蝶效应”影响,开始频频登上热搜。

第一条热搜是#刘强东套现18亿元#、#刘强东两个月套现22亿元#。但是经过梳理后,刘强东套现金额远不止22亿元,而是达到了66亿元。于是,#刘强东套现66亿元#的话题再度登上热搜。

自4月卸任京东集团CEO后的两个月时间中,刘强东频繁减持京东集团、京东健康股票。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4月底至5月初,刘强东合计减持了京东健康4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8亿元。

并且,刘强东的减持计划并不止局限于京东健康。

自5月23日起,刘强东全资持有公司Max Smart Limited多次出售京东集团股票,累计减持约111亿股股份,套现约6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8亿元。Max Smart Limited是刘强东名下对京东集团的最大持股实体。

除此之外,在今年618的前一日,刘强东再度套现18亿人民币。

美国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17日,刘强东减持了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450万股,价值约27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71亿元。

也就是说,短短两个月刘强东就已累计套现约6631亿元。

随着套现,刘强东又与另一条颇为劲爆的热搜#中国神秘女富豪56亿买下欧洲豪宅#联系在了一起。

近期,一则购房消息震惊了意大利乃至欧洲房地产市场,顺带将京东以及低调已久的刘强东再次推至台前。

意大利媒体称,一位中国神秘买家一次性支付8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63亿元)买下被誉为“地中海五大皇家庄园”之一的超级豪宅。

公开信息显示,这位神秘买家是一位年仅33岁的年轻女士,名为Nani Wang。2022年4月8日,该买家直接将8000万欧元存入卖家的瑞士银行账户,一次性全款付清,没有贷款,甚至都没用离岸公司名义进行避税。

意大利媒体称,并不清楚这位神秘买家的具体身份,只是称她的背景为“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顺着线索发现,这位年轻的女富豪似乎与京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12月,在香港成立的京东系公司JD Health (HK) Limited(京东健康)负责人名字也是Nani Wang(王娜妮)。据披露,王娜妮在中国共拥有19家关联企业,其中多家企业与刘强东以及其妹妹妹妹刘强茹、表弟吴洁相关联。

市场人士分析称,本次购买的豪宅或是王娜妮替刘强东代持。
于是,此前#中国神秘女富豪56亿买下欧洲豪宅#的热搜词条变为#刘强东56亿急买欧洲超级豪宅#。

然而这并不是终点。随着“明州事件”举办线下公开听证会,随着案件出现反转,#刘强东事件女方多次称自愿发生关系#、#刘强东明州事件女主索要赔偿金额上不封顶#等诸多不甚体面的话题陆续登上热搜。

随着减持的消息不断爆出,叠加“明州事件”的负面影响,有不少网友发出疑问,刘强东这是要准备退休了?

其实,不尽然。

根据投票规则,刘强东仍持有761%的投票权,并不会影响他对公司的控制权,依旧是京东集团董事局的主席。

也就是说,刘强东只是将方向盘交给徐雷,但自己依旧牢牢把控着船只行走的方向。

早在2011年刘强东就曾表示:“如果失去对京东的控制权,宁愿把它卖掉、彻底退出,不陪资本玩了!”

回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互联网大厂的股价均呈现下滑趋势,各家大佬们更是动作频频,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大佬套现的消息。

2019年,在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时之际马云正式宣布退休,随后在2020年一口气减持套现430亿元;2021年的3月,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决定卸任CEO一职,还捐了1000亿给慈善基金会。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在最后红利之时套现也只是一种“择优”的选择。有业内人士猜测,刘强东大概率还会继续套现,保守估计套现总金额会突破百亿。

刘强东卸任后,京东进入了“徐雷时代”,开启一个新局面。

过去两年,京东在下沉市场的争夺战中付出了极大代价,社区团购收缩战线,京喜拼拼沦为弃子,下沉之路困难重重,京东下一步该怎么办?

近日,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公司已考虑进军外卖业务。“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做,就看我们的能力,什么时候可以组建人才队伍了。”

6月7日,京东正式对内成立同城餐饮业务部。有知情人士透露,京东将以“京东到家”APP为服务载体,在郑州等市试点餐饮外卖业务,由达达负责配送,整个团队已经在当地对接餐饮商户上线京东外卖,不过该业务还属于探索阶段。

进军外卖,京东出于怎样的考量?

据京东集团披露2022年618数据显示,大促期间平台商品成交总额达3793亿,同比增长103%,创历史最低涨幅。

经过十多年的野蛮生长,电商市场基本已经到了增长乏力的阶段。加上反垄断政策的规范,电商行业进入稳中求进的发展阶段。

在此背景下,继续依靠原业务很难有新的增长突破,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关键。而如何实现快速引流,则成为当下的关键。

作为本地生活重要的细分业务,外卖市场或许就成为一个引流的好途径。

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预计2022年中国外卖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9417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27%。

参考美团的经历或可看出,外卖的确是一个相当称职的引流工具。在其团购业务站稳脚跟之后,美团通过导流成功发展出涵盖餐饮、外卖、生鲜零售、打车、共享单车、酒店旅游、、休闲娱乐等多种业务板块。

不可忽视的是,外卖行业早已趋向红海。目前7成的市场被美团独占,饿了么则居于次席,行业格局已基本稳定,面对双寡头的绝对优势,京东生存空间有限。

同时,新型外卖形式以及新入局者的加入,京东压力陡增。

2021年,快手与美团达成互联互通战略合作,快手用户可以通过快手APP直达美团小程序。

2022年5月,美团上线了一款名为“美团直播助手”的产品。这款产品不仅可以让主播通过APP随时随地开始直播,而且结合了美团核心业务,新增了团购、外卖等新场景。

无独有偶,2021年抖音被传出内测新业务“心动外卖”。据媒体报道,抖音商家正在通过另一种方式曲线做外卖,即在抖音直播销售团购套餐,并自行提供配送服务。

此前,抖音方面开始利用直播,切入本地生活业务,主打到店团购业务,目前主要围绕一二线和网红城市进行业务布局。据悉,2022年字节跳动本地生活业务全年目标是500亿元。

相较之下,京东作为新入局者其本身在直播电商中就没能抢得先机,在短视频、直播流量中也无法与抖音、快手相抗衡。

或许,为了拿下外卖板块,京东又将面临新一轮的“烧钱”大战。

京东徐雷接手了。

2020年6月18日,京东赴港二次上市,敲钟的不是创始人刘强东,而是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现场演讲中,徐雷表示,“感谢刘强东赋予了管理团队最大的信任和舞台。”

2021年9月6日早间,徐雷在京东的位置更进一步。根据京东发布的公告显示,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将负责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汇报;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出任京东零售CEO,京东健康医药部负责人金恩林出任京东健康CEO。

京东方面表示,在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协助刘强东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后,刘强东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年轻CEO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靴子终于落地,尽管此前徐雷曾以“别联想太多”在微博上回复被当二把手传闻的猜测,但此次任命意味着徐雷已经成为实际意义的京东二把手。

此次变动并不在意料之外,近年来除赴港二次上市,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上市,刘强东都未出席;财报电话会议、618等重大活动,徐雷也是主要发言人。

继京东数科之后,京东或将迎来第二家上市独角兽。

9月27日,京东 健康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 健康 ”)正式披露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美银美林、海通国际、瑞银,华兴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Analysys易观在6月份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分析2020》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133688亿元,和2018年相比环比增长356%。2020受到疫情的影响,市场规模将会有望达到2000亿,市场增长达到467%,是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行业风口之下,京东 健康 浮出水面。

京东 健康 布局最早起步于医药电商——2013年初,京东首次开展保健品零售业务,2014年2月起,京东的医疗 健康 业务开始作为京东集团独立的业务项目进行运营, 2016年,京东大药房上线,京东正式进入医药电商领域,随后全面发力,布局互联网医疗、智慧服务等领域,2017年12月,京东 健康 推出了在线问诊服务。2018年11月京东 健康 成立,并从京东集团的业务中分离出来。

招股书表示,京东 健康 是引领中国医药和 健康 产品供应链转型的先锋。通过自营、线上平台和全渠道布局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京东 健康 为用户提供「人在货在,随时随地」的一站式体验。京东 健康 致力于打造以医药及 健康 产品供应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 健康 管理平台。 于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分别拥有439百万、505百万、561百万及725百万个年活跃用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京东 健康 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 健康 平台及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逾15亿名用户曾使用京东 健康 的平台购买医药和 健康 产品或医疗 健康 服务。

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京东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56亿元、人民币82亿元、人民币108亿元、人民币88亿元,同期经调整盈利为人民币2090百万元、人民币2484百万元及人民币3440百万元及人民币3710百万元,毛利率分别为249%、242%、259%、253%。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半年营收为50亿元,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6%,由于疫情期间医院是病毒最聚集的地方,用户端的就医习惯发生重大改变,网上买药开始迅速普及,京东 健康 CEO 辛利军的评价——疫情将诊疗线上化的市场教育时间缩短了5-10 年。

京东 健康 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零售药房,二是在线医疗 健康 服务。

目前比较成熟的是零售药房业务,京东 健康 目前的收入大部分来自来自通过自营业务销售医药和 健康 产品。于2017年、2018年、2019年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品销售分别占总收入的884%、888%、870%及876%。

1、零售药房业务采用自营、线上平台和全渠道布局三种模式运营。

在自营模式下,从供应商处采购医药和 健康 产品,然后直接销售给用户,主要从中赚取产品销售收入。自营业务,通过京东大药房进行。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 健康 与京东集团合作,利用其遍布全国的配送基础设施网络,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

线上平台方面,线上平台引入连锁店和独立药房以及医药和 健康 产品厂商和供应商,使其通过平台销售医药和 健康 产品,根据与第三方商家的单独合同条款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费。截至2020年6月30日,线上平台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

全渠道布局是同城派递服务,满足用户紧急性用药需求,按需求为用户提供当日达、次日达、30分钟、724快速送达服务。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 健康 的全渠道布局覆盖了超过200个城市。

2、在线医疗 健康 服务

在线医疗 健康 服务包括互联网医院、消费医疗 健康 服务两个部分:

互联网医院主要根据医生收取的费用向医生收取手续费。是中国首批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线上平台之一,在2020年8月,京东 健康 推出了「京东家医」品牌的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各种面向家庭的 健康 管理组合。2020年上半年,京东 健康 的日均在线问诊量达到了约9万次,是2019年同期的近6倍。

消费医疗 健康 服务,用户可在平台上预约并支付由线下医疗机构提供的消费医疗 健康 服务,服务包括全身体检、医学美容、口腔齿科、疫苗预约和基因测试。

从最早的医药电商再到互联网医院,京东 健康 的业态持续升级完善。不仅如此,京东 健康 的to B生意也一直在悄然拓展着,第三方批发平台“药京采”于2017年3月上线,该平台将上游药企、医药公司及 健康 产品供应商和分销商与下游药房连接起来。

打通医、药联动,实现闭环

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上升、 健康 意识提升都在表明国民的 健康 需求不断增加,充满机遇的医疗 健康 市场一直是互联网巨头的重点布局的赛道,伴随着近年解除对处方药在线销售的管制、互联网医疗服务正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外界也对互联网医疗满怀憧憬,一度认为互联网医疗将是解决中国医疗体制难题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医疗赛道全景涉及诊前、诊中、诊后的各大环节,典型的场景包括:轻问诊、网上预约挂号、在线问诊、 在线购药、 健康 管理等。对于互联网医疗的 探索 ,共通的策略就是打通“医”、“药”、“康”环节,形成一站式的医疗 健康 服务闭环。

BAT发力医疗领域已久,各自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布局逻辑,京东 健康 则是以电商基因为抓手、反向重构医患与大 健康 领域的商业模式。

招股书显示,京东 健康 通过零售药房业务和在线医疗 健康 服务实现「医、药联动」,打造了一个闭环体系。零售药房的买家同时是潜在高质量的医疗 健康 服务用户,而医疗 健康 服务用户又成为反哺零售药房和其他消费医疗 健康 服务的重要流量。

京东 健康 零售药房业务与在线医疗 健康 服务相辅相成,在医疗 健康 价值链上形成协同的闭环。零售药房业务将用户群导向京东 健康 的医疗 健康 服务,以进行在线问诊和处方续签。通过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家庭医生等服务,加上高质量的服务和品牌认知度,在线医疗 健康 服务又将用户流量重新导向零售药房业务,购买其他 健康 产品,如补品和医疗设备。两项业务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和共生的生态系统。

BAT巨头扎堆抢食

根据国家卫计委曾经预计,到2030年我国 健康 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 健康 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元。这种万亿级别的市场上,BAT三员都不约而同的对互联网医疗市场进行了布局:

阿里系旗下的阿里 健康 ,目前市值达到2493亿港元;

腾讯投资的微医虽然还没有上市,但是也将估值目标定在了100亿美元;

而深耕行业已久的春雨医生也在最近拿到了搜狗的投资;

互联网巨头之外的金融 科技 巨头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好医生在2018年登陆港股,目前市值也超过1140亿港元。

尽管这个行业巨头扎推,赛道拥挤,但还么有一个绝对的胜利者出现。作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的平安好医生,5年累计亏损近40亿元;最早探路线上医疗之一的春雨医生,兜兜转转也还没有能实现上市上的愿景。

由于同样在电商平台方面拥有巨大优势,最容易被拿来与京东 健康 作对比的企业就是阿里 健康 。从数据看,在年活跃用户数上,阿里 健康 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在净利润层面,京东 健康 表现亮眼。

猎云网

虽然互联网医疗前景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市场依然处在孵化期,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京东 健康 ,作为京东旗下成长最快、最年轻的独角兽公司,其成长速度甚至在全球都可以放在前列。而京东 健康 再造一个京东的想法如果实现,那么其未来也将不可限量。

或将成为刘强东收获的第4个上市公司

一年前,京东 健康 正式从京东集团中分拆出来,拆分之际就获得超1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了CPE中国基金(CPE China Fund)和中金资本(CICC Capital)等业内知名投资机构。2019年11月15日,京东集团披露京东 健康 A轮融资的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

2020年8月17日,京东2020半年报中透露,京东 健康 与高瓴资本就京东 健康 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额超过83亿美元,京东 健康 投后估值达到300亿美元。换言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京东 健康 的估值暴涨230亿美金,刷新了“估值增长最快的独角兽”的记录。

今年8月初,京东 健康 登上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成为“最年轻的独角兽”。未来京东 健康 将和京东数科、京东物流子集团三足鼎立,协同京东商城零售业务发展。

目前,京东集团为京东 健康 的控股股东,其通过其全资子公司JD Jiankang间接持有2,149,253,732股股份的权益,约占京东 健康 已发行股本总额的8104%。除此之外,高瓴资本通过SUM XI Holdings Limited持有449%的股份,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控制CICC e-Healthcare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237%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完成上市,京东 健康 将会成为刘强东收获的第四个IPO——继京东、达达,以及即将IPO的京东数科之后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今年6月,刘强东先后收获了两个ipo,首先是达达集团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京东集团作为达达集团最大股东持股高达474%。随后,京东集团完成二次上市登陆港交所,在港股市值近9000亿港元。招股书显示,刘强东持股京东147%,拥有高达784%的投票权。

除此之外,京东旗下独角兽京东物流、京东工业品未来都具备未来独立IPO的能力。今年4月24日,京东工业品已签署23亿美元A轮融资协议,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CPE等多家投资机构跟投,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一跃成为工业品领域内估值最高的公司。

如今,京东数科刚于本月提交了招股书,京东 健康 也紧随其后递交招股书,刘强东在京东数科直接持股886%,加上另外三家公司间接持有的股份,合计持股5035%。

随着京东孵化的这一个又一个独角兽纷纷上市, 这两年,淡出公众视野的“东哥”,化身IPO收割机 。随着京东 健康 、京东物流、京东工业品纷纷奔赴IPO,“东哥”的财富将迎来一个三级跳。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京东高层重大调整!首设集团总裁职位,“二号人物”徐雷上位?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