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真的去死,第1张

我对拼多多的看法
定性分析
一,商业模式
拼多多是一家(新)零售平台企业(短短三年多聚集4亿多活跃买家),它能崛起绝不是偶然的,是有它商业逻辑的。
让我们回到原点思考:零售业的本质“物美价廉,得民心者得天下(消费者导向)”,也就是给用户(消费者)创造价值,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再加点基本的商业常识:
◆(零售商或平台)使用门槛越低, 用户会越多;
◆(零售商或平台)货卖的越便宜,规模会做的越大(想想沃尔玛,好市多,亚马逊,淘宝怎么变大的)
◆互联网存在规模效应,用方丈的名言:“越多人用越好用,越好用越多人用”。
拼多多是沿着这条道路吗?答案是肯定的。
拼多多能崛起是因为它在解决社会中的痛点,在创造价值
1,让农产品进城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民(村)好像是被遗忘的群体(除了农民工),很多人还是守着1亩3分地辛苦的劳作。
我是农村娃,以前做过很多农活,喂过猪,卖过瓜……,知道农民的辛苦。
农民种地没有讲究,都是看别人做什么就种什么,这才有一个镇,一个县,甚至一个市里种的都一样(不是合作社),比如开封的西瓜,中牟的蒜……,由于集中上市,并且没有销售渠道,结果经常是滞销(传统采购商很苛刻),以前我们种的西瓜一大车卖几十块钱,甚至倒沟里丢掉。
去年回去,看到家里的蒜苔滞销(不值钱),谁想要自己去田里免费摘(因为请个人每天差不多要100块,不划算)。
再想想我们在超市买的蒜苔多少钱一斤?
(这几天打电话回去,我爸说现在我们那里新鲜辣椒的收购价是025元一斤,便宜不?(挑剩的小个、差点的辣椒直接倒沟里啦!)
拼多多在解决这个痛点(让农民真正面对消费者,帮助农民开店,去掉中间环节,成立扶贫合作社,多多农园),让农产品进城。
通过农产品上行为农户增加收入,为城市居民提供实惠(个人很喜欢拼多多举办的“农货节”)。
中国有多少农民?这是个多大的市场?而且是刚需。
这是利国利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大好事,给农民和消费者创造了价值,拼多多让城市和农村更好的融合。
2,让工业品下乡
中国号称世界工厂,但很多都没品牌,在给别人做代工。
我做过外贸,经常跟国外的大零售商打交道,比如沃尔玛,家乐福……。特别是跟沃尔玛做生意,很痛苦,举个例子,我们以前做个电子产品,当时卖价120块,沃尔玛过来说100块,当你做好样品过去,第二次又说90块,等做好第三次又说80块,最后80块下单了,工厂毛利不到10%(沃尔玛卖100多美金),做吧不赚钱,不做又养不了工人(他们订单大,随便下个就几十万台),中国有多少(OEM)工厂面临相同的困境?
我们以拼多多上的扫地机器人品牌“家卫士”为例,这家给飞利浦和惠而浦代工企业生产的扫地机器人,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国际品牌可能过一遍保税区回来)惠而浦卖价是2199元,飞利浦卖1399元,公司自有品牌“家卫士”仅需287元。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随随便便都能举出一堆…… 。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红利,让中国制造变成别人的代工厂。中国未来要转型、升级靠什么?靠的是自主品牌的崛起。
拼多多“拼货”这个模式正好解决这个痛点,“拼货”(大规模定制化)这个商业模式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效率提升的产物,比起传统的经营模式(备货,预估市场的需求,搞不好就亏掉),定制化可以提升效率,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及互联网精神。
1,对消费者(团结就是力量)
“拼货”模式是让消费者主导,规模化定制可以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价格。
消费者通过拼团(分享)来汇聚需求,就能以集聚的稳定需求去和上游供应商谈判,换来性价比的提升,这是模式创新带来的价格红利。拼团购买显然要比正常购买价更便宜,这是常识。
正如黄峥讲的:通过人和人的连接和信任来汇聚同质需求;只有服务好人和对人足够尊重,人群才能聚集成力量,我们才能将长周期零散需求汇聚为短周期批量需求,出现柔性定制生产的可能性,提升供应链效率,让价值回归劳动者和创造者; 新电商也希望通过人和人的互动,让用户更开心,类似多多果园这样的产品虽然只是初步尝试,但验证了一种可行性。
2,对工厂(集中优势兵力)
①“单品爆款”可以让企业更专注,提升效率
段永平教我们,做企业一定要聚焦。看看苹果,看看OV,这么大公司,做了多少款产品?
“拼货”这个模式基于“消费者主导”让好的商品卖的最多,体现互联网的公平,效率,和对优质厂家的奖赏(鼓励),是一种净化市场环境的良性循环。
②打造品牌,让企业更长久
代工企业转型很难,但不转型更难。
拼多多新品牌计划,通过工厂C2M直销提高商品的性价比,给普通人提供买得起的升级生活用品,让工厂直接面对消费者(掌握自己的命运),建立品牌,符合企业更健康,更长久发展。
这是个多大的市场?
这也是利国利民可持续发展的好事,给消费者和商家创造了价值。
黄峥说:拼多多未来(愿景)定位是“Costco + Disney”
个人感觉“拼团(大规模定制)+社交(分享)”的商业模式还是很靠谱的,更实惠,更快乐。
黄峥做过游戏,游戏的本质是给人带来快乐,社交(区)”的互动很重要,社交(分享)的本质也是给人带来快乐。正如黄峥说的:“我想建一座迪士尼,目前只有两个旋转木马” 。
但这个愿景还是很靠谱的,时间会证明的。有疑问吗?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跟创始人有很大关系,而且很难改变。
1,本分
黄峥说:拼多多价值观核心是“本分”。
本分这个词英文比较难翻译,大致意思是说“坚守自己的本职”,在我们这里有几层意思。
1要诚信,并成为值得信任的人
2要尽自己的本职,无论别人在做什么
3隔绝外力,回归初心,专注于做好自己应当做的
4不赚人便宜,即便我们能够
5出现问题,首先求责于己
对于拼多多管理层来说,本分意味着专注于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我们可能不被理解,但我们总是出于善意,不作恶。
这话是不是很耳熟?跟OPPO的企业文化一样
看下大道如何评价黄峥
网友:拼多多的黄峥说受您影响大,把您看作是他生命中的贵人,他也用很短的时间把拼多多带上市。您怎么看待黄峥
段永平:做人、做事,快慢不是问题,人是一条好汉,快一点慢一点都是好汉。
黄峥有成功企业家许多必要的特性,我和他能相互不断深入地问问题,拼多多的企业文化也是抄的Oppo的。
短时间看拼多多会有机会也有问题,时间会是他做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给他更长时间,人们能看到他的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有潜力的款式是很重要的,但选款再测款却又是一件非常麻烦,且非常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所以很多商家会选择去跟一款已经爆起来的款式,从而模仿着去打造款式,去推广。

但问题在于,跟爆款做起数据的几率虽然会比随便选款几率更大,但我们还是不能百分百的保证起量。那在款式没有大问题的前提下,我们款式仍然没有做好数据,原因又在哪里呢?

话不多说,就以女装类目举例,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跟款数据不好的原因在哪里。

一、人群

我们在跟款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我们所选择的爆款款式风格,与我们店铺本身的风格人群是否一致。女装类目需要注意自己店铺的风格款式是否统一。只有统一款式风格,才能让系统清晰你店铺的人群标签,精准判断你所需要的用户类型。

这个人群不单单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性别、年龄、消费层级"等等,而是会涉及到每个用户所青睐的服装风格。

在系统中,会根据用户以往的浏览轨迹、购买偏好等数据来判断用户的风格喜好从而精准推荐。比如一个喜OL风格的用户和一个喜欢时尚的用户,搜索同样的"连衣裙"这个词时,所展现出来的宝贝一定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千人千面系统所带来的精准匹配。

那对于我们店铺来说也是一样的,需要你店铺宝贝的风格明确,同时购买宝贝的用户喜好也保持同一风格,这样在双端清晰的情况下,你店铺的人群标签才会被明确。

而在这种情况下,你去跟了一个与你店铺风格不同的款式,那系统还会按照你店铺原先的精准人群去推荐。那喜欢你店铺原本风格的用户,她喜好这种风格款式的可能性就会很低,那你产品的数据差自然可想而知。

二、 主推关键词

我们知道,系统筛选宝贝的机制首先是需要我们在标题中有相关关键词,那用户在搜索该关键词的时候,我们的宝贝才能够获得展现。

那在这一情况下,标题中主推关键词的选择正确与否,也会影响到我们产品针对于精准人群的推送。

比如我们一款这样的卫衣,那我们主推词是什么呢?

如果是以"卫衣女",这类的一级词作为主推,那这种词相对来说是不够精准的,我们在这样的关键词下是很难搜索到这款产品的。

所以我们在前期,最好采用更精准的长尾关键词来作为主推,先把这种精准长尾词的流量给抢占过来。

但在精准的同时,最好要保证有一定的搜索热度,至少每天2000+的搜索人气才可算是一个合适、可用的关键词。

且精准关键词下展现宝贝较少,我们获取高排名所需要的销量、权重会比在大词下要轻松很多,所以大家在跟款数据没有做好时,也可以考虑一下是否是因为主推关键词的原因。

三、产品内功

跟爆款,那说明我们在款式上一般是没有大问题的,如果点击、转化的数据仍旧不行,那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在产品内功上出了问题。

比如我们的主图是否有完整展示服装的款式;主图视频中是否有契合款式的使用场景;评论以及买家秀是否有出现差评,是否有做好相关的买家展示等等。

产品内功中的这些因素,不是说随便看看就好,我们要从具体数据去分析,从用户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的主图为什么没能吸引到自己,评价差在哪里,我们该怎么优化等等。

话说回来,大家要知道,所谓的跟款,也只是让我们去借鉴爆款中优秀的元素,不是说让我们直接copy原有的爆款。

如果两款款式一模一样,那注定我们的款式会面对一个强有力的竞品,而作为后发选手,你想要突破并超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其实跟爆款,只是一个我们可以去走的捷径,建议商家,踏踏实实地去选款测款,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测出来的款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大力去推广的好款式。

作为国内电商行业的一匹黑马,拼多多创造了一个传奇。 从成立到上市,拼多多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如今的拼多多更是成为了仅次于淘宝和京东的过大第三大电商平台

作为近十年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电商公司, 这2年也是饱受诟病。

难道说,黄铮离任372天后, 陈磊手中的拼多多如今真的是一个烂摊子吗?

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依靠低价、拼团、社交等方式,迅速从国内的 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

仅仅有了3年的时间,拼多多的市值就达到了240亿美元

而当年在纳克斯上市首日,拼多多股价直接暴涨30%, 最高市值曾达到300亿美元

在拼多多快速成长的背后,其在质量、口碑等方面也颇具争议。

拼多多有多牛?

2017年拼多多的营收为1744亿元,较2016年同期上涨24535%。 当年实现交易额超过千亿规模。

也就是说,从拼多多成立到实现交易额超过千亿,拼多多只有了2年3个月。 而淘宝、京东、唯品会则分别用了5年、10年、8年。

毋庸置疑,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是成功的。

它让传统的电商购物增加了“温度”,尤其是拼多多的社交属性,让购物变得有趣起来。

它把社交、 娱乐 、生活做到了很好的结合, 这无疑是对电商模式的一种创新。

我们说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却不是农业强国。 每年全国多地的农产品滞销更是常为常态化。

大量的农产品滞销,也严重地打击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显然,这对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是非常不利的。

而随着拼多多平台的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 拼多多也开始承担起乡村振兴的重任。

以《2017拼多多扶贫助农年报》为例,在平台的扶持下, 当年平台累计产生9亿多的扶贫订单, 这也 探索 出精准扶贫的“拼多多”模式。

2017年拼多多一直走在扶农、助农的路上。 单日售出15万斤的青皮核桃,一周售出山东萝卜20万元。

越来越多农村有志青年加入到乡村振兴之中, 拼多多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地推动农产品上行计划。

当年为支持雅安灾后重建,拼多多拿出巨大流量扶持当地的红心猕猴桃。

在拼多多平台以及雅安当地商家的共同努力下, 当地猕猴桃当日订单就超过3万单。

而在2018年时,拼多多发起了一起拼农货的公益活动。

为保障这项活动顺利进行,拼多多投入了高达100亿元的流量扶持 。深入全国多个农业产地,和上万名新农人一起 探索 如何更好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拼多多的成功的背后还是和国内的消费分级有关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存量市场依据很大。
而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 国内总人口的80%均是中低收入人群。

我们说不同的消费群体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 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

而拼多多也刚好抓住了这点,通过低价的策略迅速从国内竞争激烈的电商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 实现用户量以及公司利润的同时增长。

以刚刚过去的2021年为例,拼多多的归母净利润为7769亿, 较同期涨幅比例为20820%

而同期的京东归母净利润则为-3560亿,较同期下降比例为-10720%。

但在拼多多狂奔的背后的,关于拼多多的质疑声音也是越来越大。 难道说目前陈磊手中的拼多多,真的只是一个烂摊子吗?

近些年来,关于拼多多货品质量的争议从未停止。 很多消费者都反馈一个问题:拼多多上所出售的产品存在着严重的货不对板的问题。

比如,商家所出售的水果看着又大又新鲜。 但当自己收到货后,却发现水果又小又不新鲜。

一位在拼多多上售卖水果的商家给笔者透露出其中的“ 内幕 ”。

拼多多的崛起一直是靠低价, 这也变相的要求商家在制定产品价格时,必须要参考平台上同类产品的价格。

若高出同类商品的价格,基本也就什么流量。 这种情况下,商家只能二选一。

要么按照自己的价格体系来,要么订单量很低。要么按照平台所给出的价格来,订单量虽能提高, 但利润却是非常低。

部分水果商家的利润可能只有1-2块钱, 甚至部分sku商家几乎是赔钱的。

对于商家而言,为提高自身的利润,也只能通过多种方式来 压缩成本。

但快递费、纸箱、胶带、人工等成本很难压缩, 唯一可以压缩成本的就是所出售的商品。

比如市场上的精品大蒜和一般大蒜每斤的价格差可能在3毛左右。

当商家出售5斤装大蒜、10斤装大蒜的时候, 这就意味着商家可以多增加15元-3元的利润

或许有人可能会吐槽商家的这种行为, 但若各位站在商家的角度来看 是否也会这么做呢

当一个平台要求所出售的价格必须要低时,这就决定了商家很难提高商品质量。

若提高商品质量 ,这就意味着商家很难通过拼多多平台实现盈利。

而这也形成了一个怪圈,平台靠低价留住用户, 要求商家所出售价格也必须要低。

而商家出售的商品质量又无法盈利。 如此反复,最终造成了拼多多上所出售的商品质量堪忧。

我们说所谓的电商平台本质就相当于一个“中介”作用 ,为卖家和买家搭建一个桥梁作用。

平台按照相关的盈利模式,赚取相关的费用,并处理在交易过程中的问题。

按照道理来说,这种模式本身也没有什么问题。 国内外包括亚马逊、淘宝、京东等平台也是按照这种方式来 *** 作的。

在这种模式下,双方实则是一种对等的交易关系。

但拼多多为了“保障”所谓消费者的权利,对商家开启了仅退款功能。 所谓的退款,简单理解就是一旦买家申请退款,则平台立即会进行退款。

若商品真的存在问题的话, 除生鲜产品因快递时效性无法保障, 暂时没有办法邮寄,无须买家返回商品外。

其他的类似于衣服、化妆品、食品等产品本身是可以邮寄返回给商家的。

您退我钱,我退您货。 从古至今,商品都是按照这种退换货方式进行的。但到了拼多多这里,却变成了买家无须退货给卖家。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卖家的损失又要谁来承担呢?

各位见过买了衣服一年后的买家找卖家过来退款的吗?

但是平台居然也给退了。大家也都知道,目前电商平台上绝大多数是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的。 可问题是,这个退货时间已经长达1年

我们说,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其他类似于网约车这样的平台。

在处理供需两端纠纷的过程中,应该是做到不偏不倚, 而非是刻意的偏袒其中的一方

同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来看,电商平台上商家所出售商品所取得的销售收入, 平台是没有资格随意退款。

也就是说, 拼多多随意给客户退款的行为并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一个好的电商平台,它既需要大量用户,但它更需要更多优质的商家。 若缺乏大量的优质商家,平台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知道各位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 很多大型品牌商家都不愿意入驻拼多多,其原因就是怕用户退款

当然,对任何一个平台来说, 从确定商业模式到后续的发展和完善,都需要一个时间。

我们也希望拼多多高层可以认真地听取商家的意见 ,对于现行的退款功能可以起到不断完善,从而真正起到保障商家权益。

帮我砍一刀,这是大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依靠这种社交模式的裂变,拼多多也实现了用户的迅速增长。 但砍价是否可以真的能砍成功呢 ?这也引起很多人的质疑。

而这段时间,某位主播在直播间六万观众的努力下,最后砍价也是没有成功。 针对此事,拼多多也做了回应。

其内容大概包括两方面,一是系统延迟, 实际上这位主播已经砍价成功

二是拼多多平台已经进行改价,这位主播只需支付1元钱即可购买手机。

当然,对于拼多多的这个回应,大家自行揣测其背后的深意。

我们说国内互联网红利消失是不假,现在用户拉新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也是真的。

但我们想说的是,靠这种套路来不断的实现用户增长, 真的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吗

当大量的用户发现其背后的套路时,最终受伤的只会是自己的品牌形象,也损害到用户的长期增长。

要想实现用户的留存和增长, 需要的是靠优质的商品来挽留用户 这才是王道。

从以上分析来看,当年的拼多多的的确确早就了一个电商神话。3年不到的时间里,黄铮打造出一个百亿市值公司。

但当潮水褪去,属于拼多多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有问题并不可怕,即使作为电商平台运行时间很久的淘宝,也有很多问题。

但如何完成对现有业务的整改,规范和健全平台的相关机制, 这才是拼多多当下必须要做的事情

尤其是拼多多在对于商家权益保护这块, 还真的要好好下一番功夫 。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 各位对于拼多多平台怎么看呢呢 ?评论区内 告诉我!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拼多多真的去死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