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校园视频如何拍

关于乡村振兴校园视频如何拍,第1张

可以拍学校日常,想个有关乡村振兴视频题材
1、反映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摄影作品,例如拍摄乡村新型产业建设,互联网+乡村住宅,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等方面的题材;
2、反映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摄影作品,例如拍摄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过程,公司+农户,互联网+农户等方面的题材;
3、反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的摄影作品,例如拍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互联网+农村产品质量检测,互联网+绿色通道运输等方面的题材;
4、反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的摄影作品,例如拍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农村的原生态风光,农村的绿色环保建筑,农村的美食美味等题材;
5、反映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的摄影作品,例如拍摄农村农业科技发展进步的过程,农村非遗文化、民俗百态、农村春节过年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方面的题材;
6、反映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的摄影作品,例如拍摄农村两委会选举过程、会议现场、理论务虚会,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各类活动现场等方面的题材;
7、反映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的摄影作品,例如拍摄农村脱贫攻坚各类产业现状和发展过程,重点人物故事的描述等方面的题材。
二、乡村振兴的拍摄器材选择
在实际拍摄中,使用全画幅数码相机和24-120焦段镜头的概率比较大,而局部的特写需要70-200镜头,同时手机作为短视频拍摄是一个很棒的助手。建议使用最新的华为手机或者苹果手机拍摄短视频,便于后期剪辑和发布处理。
三、乡村振兴的其他拍摄技巧
深入农村采风,如果硬梆梆像审查似地问农民各类问题,人家肯定不乐意说真话了,跟农民打交道要学会“套近乎”。怎么“套近乎”?我以亲身经历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用心倾听。有次,我到一个不愿参加惠农贷款的农户家里宣传政策和拍摄这个题材,拿着宣传册,讲着惠农贷款的种种好处,希望他能够愿意。户主姓李,40多岁,默默听完我的宣讲后不置可否地把我打发了,让我深感挫败。第二次上门时我改变战术,不再噼里啪拉不停地说,而是听李乡党怎么说。我从一句“您跟我同龄”开始套近乎,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打开了李乡党的话匣子,让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顾虑,然后再一一打消其顾虑,事情马上迎刃而解。“下基层宣讲党的政策,采用老师对学生的灌输式,群众觉得你高高在上,自然抵触。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甘当学生和听众,在‘说’的同时更要认真‘听’。”那么群众就愿意让你拍摄他的现状。
二是用情办事。俗语说,光说不干假把式。农民是最朴实的,谁对他好为他办实事他就听谁的。在临渭区丰原镇街道采风脱贫攻坚典型人物的时候,这个拍摄对象在卖麻糖和油糕,对我不想搭理,有一句没一句的,我拿出我的手机,拍摄了一段他做油糕的视频,现场发到了我的头条号自媒体,并让他看看我的粉丝有多少,这个老板相信了我,对我立即大加赞赏,和我加微信、留手机号,非常感谢我对他的报道,临走,又是麻糖又是油糕,给我送了一大袋,我推辞不了,悄悄给他付款了,但是我拍摄了他一大把的题材,满载而归。
三是用技巧沟通。农民大都看重面子,跟农民打交道要给足他们面子,这就要求注意沟通方式和技巧。我由于专业是搞计算机网络的,所以在电脑、手机这些购买和维护技巧上有长处,我在农村采风的时候,总向农户询问他们在手机和电脑使用上有没有困难、有没有问题,我现场及时解答,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教会他们使用手机解决一些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带领他们进入互联网时代,尝到互联网的甜头,这样后续的采风拍摄,就不难了。

“互联网+”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改变农村商业生态是已经迈出的第一步。

道理显而易见,一方面高度成熟发达的消费互联网已经从产业意义上整体改造了商业。另一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移动支付用户数从2013年的3910万增长至2017年的9840万。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从2013年的50%增长到2017年的87%,“互联网+商业”的逻辑在农村同样有了通行基础。

与此同时,农村本身的消费市场也在走向成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坦言,过去2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路径基本上是从乡村单向流向城市,无论是土地、劳动力,还是资本。但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劳动力、资金开始向农村回流。

对于互联网和电商巨头来说,这些变化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58同城网CEO姚劲波就曾表示,中国互联网未来最大的红利不在城市,而是在农村。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也表示,商业未来的机遇必须面对商业的发起者、服务的提供者和商业的被服务者。现实情况是,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农村。

事实上,来自第三方的数据也显示,农村电商市场预计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860亿元。

消费升级、农资下乡,“互联网+商业”如何赋予农村新的面貌,在公益之外,商业逻辑能否真的成立?

“最后一公里”一扎到底

“到农村去”,并非一句口号,面对以村为单位的社群开展探索,是对渠道的根本性变革

今年4月份,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以4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汇通达,共建农村商业新生态。这是互联网巨头对农村战略加码的又一步骤。实际上,从2014年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计划到苏宁的“下乡”计划,以及京东2015年开始建立的“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服务店”,以及2016年顺丰与“供销e家”战略合作,从物流入手布局农村电商发展,巨头们这几年在响应农村消费升级上花了不少力气。

“到农村去”并非一句口号那么简单。从这几年的运营经验看,开发农村电商市场,必须下沉到最基层的“细胞”——村。张勇介绍,农村淘宝现在已覆盖了超过700个县的3万个村点。他认为,面对以村为单位的社群开展探索,根本上是对渠道的变革。“我自己也跑了一些村,到杂货铺里去看在卖什么,然后再搜一下看这个商品在网上卖什么价。这其中就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差异来自渠道的不透明和效率不高。电商的出现,让价格变得公道,商品的质量也有所保障。”张勇表示,电商对农村商业生态的变革,在于把握农村分层的消费需求。“比如,农民盖房子要买什么,结婚要买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农村消费者会在网上买龙舟、买凉亭?因为在传统渠道的杂货铺无法满足需求。”

面对农村市场的汇通达2017年实现销售额235亿元,跻身农村电商第一梯队。汇通达总裁徐秀贤告诉记者,他们瞄准的是村里的夫妻店。“它们承担着城乡商品流通的连接器和交换器作用,互联网可以在服务、供应链、工具乃至社区运营上提升夫妻店的经营能力。比如,农村杂货店为什么销售品类少?因为店主心里没底,不知道非日常货品多久能卖掉,但数据能给他们提供进货依据。”

今年4月份,苏宁启动了“千百万亿战略”,其中专门匹配10亿元扶贫资金,在全国5000家易购服务站增加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苏宁易购集团公共事务部副总经理高昆表示,村级易购服务站的建立,是为了实现精准。“比如,配送售后这些服务,如果不深入进村,很难真正让农村消费者消费升级,村级服务站就是瞄准了农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渠道打通后,由农村市场产生的数据也开始反向作用于产品研发和制造环节。海尔发明洗地瓜洗衣机的“段子”已经耳熟能详,现在更准确体现农村市场的消费数据则在提供新的助力。妮维雅去年曾为农村消费者定制了一款专供电商平台的舒蕾蚕丝去屑洗发水,这款新产品正是来自于网购销售数据。妮维雅方面介绍说,通过统计网购数据,发现城乡消费者对洗发水的需求并不相同。农村消费者对洗发水产品的需求中,第一位是“头皮清爽、不瘙痒”,占47%;“保持水分,不干燥”,占36%;“持久留香”占32%。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第一位是“保持水润”,占44%;然后是“光泽”和“修复”,各占37%。同时,新产品为650毫升装,也是为了响应农村消费者对大容量产品的需求。

“最初一公里”突破服务

农村商业的变革也需要体现在生产资料的销售上,这就要与农业全产业链结合起来,提升服务附加值

“农村商业的痛点和难点,不仅有‘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有‘最初一公里’的问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秘书长符纯华说,农村商业的变革,不仅仅体现在消费品上,也需要体现在生产资料的销售上。

事实上,农资市场规模不小,有数据显示,国内农资市场年规模超过2万亿元,但电商化率很低。此前,复合肥领军企业金正大集团斥资20亿元打造的农资电商平台“农商1号”等,也以停止运营告终。

“原因在于服务。”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认为,农资销售对售后服务要求更高,“特别是新型肥料和农药,不当使用不仅不解决问题,甚至会造成危害。线上购买往往在服务上有所欠缺。”陕西农资电商服务商“7公里”董事长王飞也认为,农资电商要发展,必须采取更有前景的产业互联网模式,一味追求轻资产运行的消费互联网模式目前还有很多障碍。

不过,垂直领域的农资电商们正在持续探索。农资电商田田圈瞄准的是“线下服务站”,通过与经销商合作打造专业的县域服务中心和田田圈店,并整合作物专家和“作物达人”,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为农户服务。农一网总经理胡艳表示,农一网在手机应用程序上设置了问答社区板块,用户可以直接对植保知识及用药技术等提问,由专业技术人员解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生产季节,还会在微信平台每周举行两次专家讲堂,讲解热点农技问题。

“农资销售要和农业全产业链结合起来。”我会种CEO毕湘黔表示,电商渠道在“最初一公里”的竞争力不仅在于价格,更在于服务的附加值。“线上农资采购通道要和种植技术指导、病虫害及土壤监测防控、农技知识传播等相结合,它们都是智慧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支撑环境多管齐下

农村基础设施改造,是商业变革的基础,更是变革带来的最直接连锁反应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去年新建了1个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9个乡(镇)级配送站。平定县经信局负责人王俊华介绍,通过“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乡(镇)配送站+村服务点”运行模式,快递包裹从县城到村民手中的时间被压缩到48小时以内,物流配送成本也从原来的每件45元降到35元。

电商带给农村商业的变化还有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物流首当其冲。阿里巴巴乡村事业部总经理王建勋说:“农村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首要是公路,需要和当地政府合作先把路修进村,之后还需要有人送货,我们在700个县建立了700个快递转运中心,用大量人力把货送下去。”

但是,农村物流不得不面对成本问题。其中,技术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如今年4月份,日日顺物流与福田时代1000台定制化物联网车辆被用于日日顺的小微配送服务项目。这些物联网配送车上都配置了车辆轨迹和数据物联网模块,能够实行货物与车辆的智能调度和供需预测,提供最优配送路径,从而降低农村物流配送成本。

机制创新则能解决另外一部分问题。光伏企业协鑫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希望在农村物流方面尝试直接将光伏发电用于电动卡车。“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在农村地区架设光伏设备直接储能充电,再将电池用于电动卡车,与烧油相比配送成本可降低50%,能为农村物流商业模式的建立提供新动力。”

在物流之外,人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王建勋告诉记者,过去3年,阿里巴巴搞了40场以上县一级峰会,带动了40万名愿意回到农村也有资源回到农村创业的青年。“农村电商需要在吸引和留住人力资源方面开展大量工作。”王建勋说。

高昆则表示,需要推动农村电商人才专业化,建立起新的人才储备。“为了解决农村人才梯队与机制问题,苏宁成立农村电商学院,着重培养农户的电商意识以及电商运营的技巧,推动农户在意识上脱贫,让农村地区能够跟上电商的发展速度。”

内容来源于新华网

关于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写建立乡村振兴网红达人联盟计划由区商务局区供销社共同牵头成立乡村振兴网红达人联盟,将三农领域活跃的新媒体创作人才组织起来。是加大短视频营销专业化培训力度为家乡特色产品代言为乡村振兴代言是很多新农人主播的初心,但是许多电商从业者,尤其是农村电商主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面,意见明确,提高农村电子商务效果,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专家活动。依托国家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载体、师资、标准和认证体系,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养。如何培养电商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呢?

1、首先,要为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搭建农产品电商直播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市-区-镇-村”四级服务平台,整合市级资源服务青年乡村,开展市级“青年助农”电商直播培训,帮助重点乡镇对接电商直播平台和资源,帮助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等流通问题,在乡镇建立“农村直播间”,为各村有志于开展直播销售的农民和青年提供服务。

2、要设立农村创业就业农产品电商直播项目扶持基金。在实施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领头雁”培养计划的同时,从市级层面出台农产品直播专项扶持政策和项目扶持资金,解决农村农产品直播资金困难问题,提升创业者、返乡青年创业者等群体的创新创业能力。

3、要建立农村电商直播学院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与广东文理学院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创办农村电商直播学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并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开设电商直播、品牌营销、物流、仓储管理等专业课程。,从而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

4、重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结构。对接电子商务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形成教、学、创新一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创业项目为主线,搭建了涵盖视觉艺术设计、网店运营、微营销、新媒体运营(小程序、Tik Tok、网络直播)、在线客服、电商物流六大模块。

5、实行“理论+实践”、“项目+导师”的教学组织。教学中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入园后,实行“理论+实践”、“项目+导师”的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围绕创业展开,真实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以创新促需求、以需求促学习、以学习促教学、以教学促创新”的良好循环。

您好,乡村振兴广告群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
政府是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其在乡村振兴广告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政策和投入资金来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也可以通过宣传农村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来提高农村知名度和吸引力。
企业也是乡村振兴广告的重要群体。企业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同时也可以通过宣传农村特色产品和品牌形象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社会组织包括NGO、志愿者组织、媒体等,他们在乡村振兴广告中的作用主要是宣传农村文化和旅游资源,提高农村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社会组织也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和开展公益活动来推动乡村振兴。
综上所述,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是乡村振兴广告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合作与努力将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缘起」
2021年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的牌子正式挂出。

此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已经摘下。
「正文」
民间人士都有一个“上电视”的夙愿。电视作为媒体喉舌,门槛自然较高。虽然我们的电视台也有各种“民间栏目”,可依然解决不了普通民众对媒介平台的渴望和憧憬。

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冲动,在国家数字乡村战略实施之后,逐渐得到释放,进而一发不可收拾。
最初的QQ、人人网、微信等这类的社交工具,以兴趣为支撑点,将人们联系了起来。接下来的博客、微博、公众号,带人们进入图文传播的信息平台。

这个过程中,对于网络媒体的使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很大。一方面是文化素质的基础差距,另一方面是对于终端发布工具的使用差距。

农村地区人群受制于教育程度,书写能力不高,发言和表达的能力自然不强,典型的有话说不出;城市电脑和网线普及率较高,自然能够利用手上的工具进行表达,而农村还刚刚进入打电话的阶段,缺乏表达渠道。
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是4G网络通信、智能手机、快递物流等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真正体会到网络媒体的便利和实惠。

所以,当移动浪潮来临,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时候,网络成为最普惠的媒体工具。而2015年之后的网络媒体,催生出一个短视频的中国社会。

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手机,对着摄像头拍一段视频,上传到网络。极其便利的 *** 作给了所与人机会,不管你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大学教授还是小学生。

全民媒体化的时代正式到来。
在此之前,媒体的立足点大多在城市,基本上是以城市主义为中心的传播机制。即使媒体的作用是反应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和事,但也无法逃脱城市化之后片面性、主观性的倾向。对农村、农业、农民的报道,往往站错了位置,让“主角”变成了“配角”。

短视频,让农民自己使用媒体工具,当然也就让自己当“主角”。

这一次乡村或者小镇青年,用自己的视角,表达农村文化现象,农村生活状态,农村劳作场景,与之前媒体宣传的农村形象来了一次碰撞。

“土味视频”逐渐成为大众的议论话题。

城乡反差也赤裸裸的呈现出来:城市的发达与乡村的落后,城市的富有与乡村的贫瘠,城市引领潮流,农村迟钝模仿,世界如此割裂。
也因为这种差异,“土味”文化携带暴增的流量,冲进传统文化生态格局当中,并且能量越来越大,进而带动城市青年也以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播。

也正基于此,流量开始给农民带来实惠。

一部手机加上一个软件,农民获得了视频创作的表达权。不管你是语言、表演、手工艺、还是农产品,都可以向外界传达信息,吸引更多粉丝关注。

接下来就是互动带来共识,形成文化圈层,产生聚集效应。之前千山有撰文写过,圈层文化会形成闭环,在闭环当中,会越来越抱团,进而更加容易形成各自的“信息茧房”。在这个圈层当中,逐步开始进行内部的经济流动。

你看快手带货的农民是不是越来越多。

这就是媒体传播带来的经济权利。
这时候,再以农民定义他们,可能就会过于片面。他们从视频发布者进化到视频创作者,从粉丝围观过渡到粉丝经济,每一步都带着向现代城市运营的气息。

有人说:“你可能忽略了他们,但他们一直都在那里。这不是内容下沉,不是用户降维,而是一群沉默的人找到了自己的麦,和这个世界对话。”

看着农民借助网络媒体获得更高收益,还是心生欢喜。

由此推开来想,可以说,视频和直播平台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充满想象。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关于乡村振兴校园视频如何拍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