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葱OMALL买东西可靠吗?

在洋葱OMALL买东西可靠吗?,第1张

可靠。

洋葱OMALL是一款类似淘宝的购物平台,成立仅仅两年,所以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平台上的产品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基本不存在假冒伪劣产品,新购物平台最需要的就是客户的好感度,所以一个新购物能在目前的环境下还能够生存,就足以看出其产品的质量好坏。

且洋葱OMALL也逐渐出现在各大商场中,如果实在担心平台产品的质量,可去商场中洋葱OMALL的实体店考察一番再做决定。

扩展资料:

洋葱OMALL卖的每一件货,严格遵从以下流程:

1、品牌签约合作、顶级仓储;

2、海关备案 阳光清关通道;

3、香港海关验一遍;

4、中国海关验一遍;

5、国际物流转国内物流京东德邦;

6、收货,验货,售后;

7、中华保险1000万正品保障

所以能在洋葱OMALL上架的产品基本可放心购买。

参考资料来源:洋葱集团-洋葱OMALL

白居易为何被贬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传世之作、也是其才华的体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在仕途上却十分坎坷。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当时的唐朝由繁荣逐渐走向衰弱。白居易的家乡也战火烧得民不聊生。我们都知道像白居易这种文化分子都希望能够为国效力重现当年的盛唐之景。

公元815年6月3日、京都长安空气沉闷、在前往大明宫早朝的路上当朝宰相武元衡被刺客一刀毙命。刺杀事件震惊朝野、一时间全城戒严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恐怖的气氛当中。随着这场命案的发生、当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却受到了直接的牵连。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啊、白居易因为才华横溢被皇帝赏识所以被封了个言官之职。可是白居易非常渴望能够为国家做点事于是经常直言进谏。当然这次宰相当街被杀白居易首先就坐不住了、他立刻就起草奏章上书认为宰相被暗杀在上朝的路上是国耻应当要彻查幕后凶手。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要知道当朝宰相能在警卫森严的上朝路上被杀其背后主谋一定是个强大的政治集团。而白居易却不知道他的直言进谏却惹怒了当时掌权的官僚集团、于是在这些幕后黑手的轮番攻击下皇帝也招架不住给白居易安上了一个越权上谏的罪名、并且被贬到了江州。

白居易的真性情结束了他的京城政治生涯、被贬到的江州的白居易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了《琵琶行》。晚年的白居易虽然仕途坎坷、但是却写出了许多寄情于山水的诗歌佳作流传于世。

一、赵匡胤建宋。
Ⅰ出身:涿郡人(河北涿县)后周世宗时,曾受命整编禁军,受袍泽爱戴。
Ⅱ掌权:世宗临终时,特命为「殿前都点检」,令典禁军,因而掌握京师实权。
Ⅲ称帝
1陈桥驿兵变:
A背景:后周世宗病卒,幼主继位,人心浮动。
B经过:公元九六0年发生陈桥驿兵变,赵匡胤被拥为帝,改国号宋,仍都汴京,是为宋太祖
2成功原因:
A掌握禁军大权。
B受晚唐以来军人拥立风气之赐。
二、基本国策
Ⅰ制定国策背景:太祖旴衡国内外情势。
1外患无虞:
A南方:诸国衰弱,无力与宋为敌。
B北方:辽「睡王」穆宗怠于政事。
2内忧危急:兵将骄纵,有兵变危机。
Ⅱ国策:决定采取(先安内再攘外)。
Ⅲ安内政策:即「强干弱枝」,由(中央集权)及(文人政治)两方面进行。
1中央集权:推动「尊王」政策,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A军事上,收掌兵权:
a收禁军兵权:讽示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杯酒释兵权」。
b削弱藩镇:
1财政权:收节度使财政权,由诸路转运使管理。
2兵马权:禁节度使置牙军,毁其基本武力。
c改革兵制:选精壮驻守京师,并轮番屯戍地方,兵不为将有。
其它选余的老弱,则仅供地方杂差。
B政治上:削减相权:
a作法:
1宰相仅主文事:平常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
相;合议决事。
2军事归枢密使:与宰相并称为「二府」。
3财政归三司使:
由户部司、盐铁司及度支司掌管,归三司使总辖,号为「计相」。
4谏官、御史制衡相权:可不凭实证 *** 劾执政而不受谴责。
b影响:
1三省制有名无实。
2谏官和执政的对立,掀动政潮,造成党争。
2推行文人政治:
A措施:
a兴学校、阐儒学、制礼乐。
b礼遇读书人:
1立不杀大臣及言事官的家法。
2大量以文官取代武官。
3广开科场,录用优秀士子。
4提高士人待遇,免除劳役,并享受审判上的特殊恩典。
B成效:内乱少,大患多来自边疆。
三、全国统一
Ⅰ策略:配合安内政策而进行,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
Ⅱ经过
1宋太祖:北方的北汉依辽为援,于是先对南方各国用兵。灭
南平、后蜀、南汉及南唐。
2宋太宗:
A收吴越。
B灭北汉:太宗亲征,先败辽援军,再乘胜入太原。
a意义:结束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完作统一大业。
Ⅲ历时:宋以十七年(公元九六三至九七九年)的时间统一中国。
Ⅳ顺利成功的原因
1割据诸国不重武力。
2宋朝兵力较强。
3宋厚待降服者。
Ⅴ疆域
1统一后的宋代疆域:
A北至今河北省中部及山西省北部,与辽接境。
B西至甘肃东部与夏及吐蕃为邻。
C西南则阻于云南,与大理相拒。
2意义:故宋初之疆域,主要在今华中、华南,远较汉唐为小。
第 2节 宋与辽夏的关系
一、辽夏的兴起
Ⅰ辽的兴起
1源起:辽本称契丹,属东胡族,原居辽河上游(热河北部)。
2势力渐强原因:
A汉人避难:安史之乱后。
B推行汉化:耶律阿保机利用回纥王国崩溃,乘机崛起,
模仿汉人文物度,势力因而大增。
3建国:阿保机打破传统的部族联合体制,统一契丹,并于后梁末帝
时代称帝(公元九一六年),定都临潢(热河林西),是为辽太祖。
4扩张:
A辽太祖东西扩地:
a扩地:太祖在位期间,又西取突厥故地,东灭渤海国。
(渤海国原称震国,唐玄宗时受封为渤海郡王。)
b地位:为当时东亚第一强国;后唐庄宗至以叔父之礼事之。
B辽太宗南侵:
a第一次:太宗德光,助石敬瑭建后晋,取得燕云十六州。
b第二次:灭后晋,想做中国皇帝,因汉人反抗不果,引兵北归。
c影响:中国北边的国防线却从此洞开,影响中国此后的安危至巨。
C辽景宗与宋冲突。
Ⅱ夏的兴起
1种族:夏是党项羌所建的国家,因位于宋的西北,故亦称西夏。
2赐姓:
A唐末:赐姓李,常臣属于中国。
B宋代:曾助宋太宗攻北汉,赐姓赵。
3为乱:族弟继迁不服,依辽为乱,自是,宋夏多事。
二、宋辽和战
Ⅰ宋太祖以和为主:宋辽间二十年没有严重冲突。
Ⅱ宋太宗北伐
1背景:消灭北汉,统一中国。
2目的:想乘胜收复燕云失地。
3战争:
A高梁河之役:
a经过: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征,辽景宗命将接战于高梁河。
b结果:宋军失败,太宗为流矢所伤,仅以身免。
B岐沟关之役:
a起因:太宗雍熙三年,宋以辽女主当政,有隙可乘,于是命将北征。
b结果:又败于涿州(河北涿县)西南的岐沟关,死伤甚重。
c影响:从此,宋为辽人所轻,不敢北伐。
Ⅲ宋真宗时辽南侵
1原因:宋无法制辽,而辽在萧太后的主政下,国势极盛,谋宋益急。
2时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00四年)。
3经过:辽兵大举南侵,直抵澶渊,距汴京仅三百里,朝廷纷议迁都求和。
4结果:订下澶渊之盟。
A由来:宰相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击溃辽军前锋。双方和议。
B内容:
a宋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b约为兄(宋)弟(辽)之国。
c两国以白沟河(河北拒马河)为界。
C影响:
a百年和平:对彼此贸易的恒常发展,有莫大帮助。
b联金灭辽:辽屡向宋索边地,为宋人所恨,终有徽宗联金灭辽之举。
三、宋夏和战
Ⅰ建国前寇掠不息:西夏叛宋依辽,宋采绥抚政策,收效不宏。
Ⅱ建国后边衅益甚
1建国者:赵元昊雄毅有大略,国势大盛。
2据地:据有今宁夏、陕西、甘肃等省大部。
3时间:宋仁宗时(一0三八年),元昊称大夏皇帝。
4都城:兴庆(宁夏银川市)。
5与宋和战:
A宋仁宗时先战后和:
a连年入寇:宋军屡败,赖韩琦、范仲淹力筹战守,防御始固。
b宋夏和议:元昊伤亡大,发生饥荒,国力衰减,贪宋岁币,与宋言和。
B宋神宗时伐夏:
a原因:宋神宗时,夏有内乱,宋欲灭之,发动大军五路进讨。
b结果:夏则以骑兵抄绝粮道,并决河灌营。宋军大溃殆尽。
c影响:此后宋无力对夏,夏亦因此困敝。
Ⅲ西夏结局:至南宋时代,夏为金所隔,;及蒙古崛起,始为所灭。
Ⅳ为患西陲:与下列因素有关。
1地势优越:北控砂碛,西食河西,据地悬远,宋兵不易到达。
2结辽为援:辽夏二国,始终联姻通好,互为利用;使宋无法全力对夏。
四、辽夏的汉化
Ⅰ辽的汉化
1汉士协助:耶律阿保机发愤图强,汉士中以韩延徽的贡献最多。
2汉化措施:制法度,营都邑,通商贾,造文字,译儒书,树立建
国规模。其后,辽愈慕中原文物,规模组织更为完备。
Ⅱ夏的汉化:不下于辽人。
1唐代以来:世受中国法制影响。
2元昊时期:用汉士改官制,立学校、制文字、译儒书。元昊且通汉文典籍。
3元昊以后:皇帝多能兴学养贤,行汉礼,并屡向宋请索九经、孟子等书。
第 3节 宋的变法与党争
一、变法的背景
Ⅰ宋之国势积弱
1积弱现象:
A对外兵败屈辱:对外用兵,屡次失败,仅以纳币等屈辱条件,得维持苟
安的局面。
B对内因于财匮:对内则困于财政上的严重短绌,入不敷出。
2积弱原因—军政措施失常: ~ 40 ~
A军备不修—兵多国弱:
a情形:宋依兵立国,兵则来自招募,又未施以严格训练,以致缺乏战
斗能力,但边事吃重,又亟需武力,只好再增兵额。
b结果:竭天下之财养无用之兵,兵愈多而国势愈弱。
B财用不足—财竭民困:
a官俸:宋代优宠士人,长期以来,冗官充斥,必须支付大量的官俸。
b军费:再加上庞大的军费。
c岁币:巨额输辽夏岁币,遂至财竭民困。
Ⅱ变法原因—士大夫对国势积弱的不满:
1原因:宋代既优礼文人,因而士大夫责任感亦重。
2事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号召,即表露了士
大夫的忧患意识。
3结果:变法的要求,是在这种情况下而产生。
二、新法的推展
Ⅰ庆历变法
1时间: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一0四一~一0四八年)。
2主事者:范仲淹。
3内容:曾提出十项改革计划,包括三大类:
A澄清吏治。
B富民强兵。
C厉行法治。
4结果:因积习已成,反对者众,未能实行。
Ⅱ熙宁变法
1时间: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一0六八~一0七七年)。
2主事者:王安石。为变法运动中后起的急进派。
A仁宗时:曾两次上书,力请改革,但未被接纳。
B神宗时:
a重用原因:神宗决心湔雪以往对外不竞之耻。
b在职:安石先后在职七年。
c意义:这是他得君行道的时期,也是宋代政治最富生气的时期。
3目的:富国与强兵。
~ 41 ~
4新法内容:
A理财方面:
措 施 内 容 优 点
制置三司条例司 直属皇帝,作为财政规画审议机构,由宰相亲自领导。 财政有规画审议机构
青 苗 法 低利贷款于民以便利农作 避免富豪剥削
市 易 法 贱买贵卖,许人民抵押赊贷 1平抑物价;2贷款商贾
免 役 法 改差役为雇役,由人民输钱官府雇人代役 解除劳役的痛苦
均 输 法 将地方上供及京师所需物资,酌依地方实际情况,便宜蓄卖 通有无,省劳费
方 田 均 税 法 画分土地等级,以定税则 平均负担
B整军方面:
措 施 内 容 优 点
裁兵置将 1裁汰疲弱之兵
2于各路分置镇民,授以专权 使兵将相习
保 甲 法 强化保甲组织,规定户有两丁以上者出一人当兵,平时备盗,有事征发 以实行兵民合一的
保 马 法 令邻近辽、夏诸路人民饲养官马 备御敌国的骑兵
置军器监 招募良工为匠师,监造并改良武器 加强战斗能力
C育才方面:
a措施:
1更改贡举法:
A废明经存进士。
B进士科改试经义策论。
C设明法科:试律令刑统大义。
2立太学三舍法:
A办法:将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以次转升,上舍成
绩优异者,由政府授以官职;并增加太学生员额,令州县
皆设学校。
B目的:欲渐次以学校教育取代贡举。
三、新法的失败
Ⅰ新法优点:王安石的新法,切中时弊,规制堪称宏远。
Ⅱ失败因素:
A重立法轻人事:为贪官污吏所乘,破坏良法美意。
B重开源轻节流:流于逐利,为保守分子所反对。
C安石刚愎自用:为人执拗,难见容于朝中元老重臣及群贤。
Ⅲ王安石去职:在群小的包围及社会舆论的攻击下,离职引退,最后寄居江宁
,以简朴的平民生活,失意而终。
Ⅳ影响:北宋变法因积弱而发生,党争却因变法而加剧,最后影响到北宋的衰
亡。
四、党争误国
~ 43 ~
Ⅰ起因:与士大夫的褊急性格有关。
1士大夫好为议论:宋代士大夫凡事好为议论,力争到底,彼此结怨。
2台谏权力的滥用:流于恣意攻击,如常造成谏官与执政对立。
3与南北经济文化的逆转有关:南方的跃进,养成了南人开新与泪进的气概
和北人传统与稳健的习性,多有不合,彼此
诋斥。大致新党多南人,反对党多北人。
Ⅱ两党阵营
1旧党:当时一批以德治为尚的保守分子如司马光、欧阳修等,反对新法,
不肯合作。
2新党:王安石不得不别寻支持者,引用吕惠卿、章敦等新人,因而形成旧
党与新党两个阵营,互相攻讦。
Ⅲ党争激烈
1原因:北宋朝臣间的论争,由来已久,惟皆不关国家大计,无足轻重。至
神宗时代,王安石变法以后,党争方才趋于激烈。
2发展:
A王安石执政政局不安:旧党人士,多遭贬谪,或被迫引去,政局愈陷不
安。
B王安石去职政治更坏:
a由来:新法因用人不当,推行时颇为扰民,民间怨声四起,安石只好
去职。
b结果:由吕惠卿等继续执政,彼等借新法行私欲,政治因此更坏。
C其后争斗愈烈,新旧党之间往往以报复为事,彼此势力互有消长。
Ⅳ影响:
1政治大坏:至徽宗亲政重用新党蔡京,局势遂不可为。
A立碑禁锢:蔡京为固权位,一意排斥旧党,立碑禁锢,控制全局。
B与童贯勾结:蔡京与宦官童贯朋比为奸,聚敛为务,政治大坏。
2内启变乱:浙江以北沿海各地,尽陷贼区。
3外开边衅:招致金人南侵。
4北宋灭亡:卒致京师不守,华北沦亡。
第 4节 宋与金的关系
一、金的勃兴
~ 44 ~
女真分为二部
1时间:在辽国强盛期间。
2二部:
A熟女真:住在松花江以南地区,曾被辽国编入户籍,辽化较深。
B生女真:分散居住在松花江以北地区,不隶辽籍,辽化不深,以完颜部
最强。
Ⅱ生女真建国
1背景:生女真部落散立,以完颜部最强。
2建国者:完颜阿骨打。
3建国经过:
A统一各部:宋徽宗时,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势力渐强。
B叛辽:因不堪辽的贪纵勒索,乃利用辽天祚帝昏庸荒*之际,乘机叛辽

C建国: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一一一五年),阿骨打称帝,建国号金,
都会宁(松江阿城南),是为金太祖。
二、宋金联盟灭辽
Ⅰ宋金联盟
1由来:金太祖称帝后,屡散辽师,声势骤大。宋相蔡京以金可用,约其攻
辽。
2盟约内容:事成之后,宋以输辽之岁币输金,金则以燕云十六州还宋。
3经过:金兵连战皆捷,宋军一再失利,大失军实。
4结果:金以宋参战不力要索。宋无奈,只能以巨款赎回燕京及附近六州之
地。
Ⅱ灭辽
1辽亡:宣和七年(金太宗天会三年),辽天祚帝为金人所俘,辽亡,享国
二百一十年(公元九一六~一一二五年)。
2西辽建立(课本注):辽末,屡败于金,其宗室耶律大石率领部分辽人西
走,在撒马尔罕一带建国,仍称辽,史称西辽(西
元一一二五年~一二0一年),为西域大国。
三、靖康之难
~ 45 ~
Ⅰ原因
1金轻宋:联攻辽国之后,启金轻宋之心。
2宋纳金降将:宋、金妥协后不及两月,金即以宋纳金边将为借口,大举侵
宋。
Ⅱ经过
1宋徽宗时金驱汴京:徽宗于仓皇中下罪己诏,让位于钦宗。
2宋钦宗时金围汴京:
A由来:钦宗靖康元年(公元一一二六年),金军渡河围汴京。
B宋之对策:钦宗起用兵部侍郎李纲为将固守,并贬蔡京,杀童贯,以收
揽人心。
Ⅲ结果—靖唐二年金破汴京
1原因:朝廷上下,率多因循畏怯,城遂不守。
2结果:金尽掳徽宗、钦宗及宗亲、大臣等三千余人北去,汴京文物、府库
为之一空,是为「靖康之难」,北宋灭亡,享国一百六十八年(西
元九六0~一一二七年)。
四、宋室南渡
Ⅰ背景:金立伪楚
1傀儡:金旋以张邦昌为楚帝,令治黄河以南诸地。
2用意:盖知统治中原非易,意在以汉制汉。
3结局:张邦昌无此能力,宋人尤多不服,故金兵退去后,邦昌即自去伪号

Ⅱ高宗建国
1即位: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是为高宗。张邦昌仰自杀,为帝仅三十三
日。
2发展:
A高宗初期声势颇振:
a名相规画:高宗初即位,复用主战的李纲为相,规画战守。命宗泽留
守汴京,扼守金人南下的咽喉。
b名将力战:名将力战:又有韩世宗、岳飞等名将力战。
c义兵纷起:北方有义军拥戴。
B后终不可为:奈高宗畏葸,听信主和者言,一味避敌,朝纲废弛。
3结果:
~ 46 ~
A金兵再次南侵:金又发兵南侵,高宗奔走江南,金兵直逼明州(浙江鄞
县东),饱掠而去。
B金再立伪齐:金兵回师后,续行以汉制汉政策,立刘豫为齐帝,初都大
名,继徙汴京,为金守河南、陕西之地。
C南宋偏安江左:高宗惊魂稍定,于绍兴八年正式定都临安(杭州),偏
安局面于焉形成。
4南宋偏安江左原因:
A宋坚守长江各地,金兵力量不足灭宋。
B伪齐的出现,减少宋、金间的直接冲突,有利于南宋初年的休息。
五、南宋与金的和战
Ⅰ宋高宗
1兀术南侵:
A背景:金熙宗在位,采和议政策。后因主战派得势,战事再起。
B经过:宋兵所在告捷,尤其岳飞一军,最为精猛,郾城一役,大败兀术
,两河豪杰闻风响应。
C结果:自燕京以南,金之号令不行,给金人莫大打击,和议乃复起。
2绍兴和议:
A背景:
a秦桧误国:宋相秦桧罔顾国家利益,刻意揣摩高宗苟安心理,屈意求
和,又排斥功臣,以固权位。
b忠臣被抑:
1岳飞:由岳飞才能声誉为诸将之冠,而又力主恢复失土,秦桧遂强
令岳飞班师,害死于狱中。
2韩世忠:韩世宗为之愤恨不平,随后亦罢官离去,和议遂成。
B时间: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一一四一年)。金为金熙宗在位。
C内容:
a宋对金称臣。
b宋对金每年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c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南)为界。
D结果:
a宋沦为金的属国。
~ 47 ~
b双方维持二十年的和平。
c秦桧继续弄权达十五年之久,忠臣良将,多遭迫害,国运益衰。
d二十年后,两国之间续有战争,大体是宋居于劣势。
3海陵王南侵:
A时间:宋高宗末年,金主海陵王南侵。
B结果:为虞允文先后败于采石(安徽当涂西北)和京口。
Ⅱ宋孝宗、宋宁宗
1北伐:宋孝宗和宋宁宗的北伐,却都溃败而归。
2和局:宋军两次失败,均赖签订巨额岁币的条约而得维和局。
Ⅲ影响
1宋国力损伤:大量的岁币,严重的损伤了宋的国力。
2金益趋衰微:金方面,亦因蒙古的崛起,备受威胁,而益趋衰微。
六、金的汉化
Ⅰ初期汉化
1金太祖:用汉人杨朴策,并仿契丹文字及中国楷书创制女真文字。
2金太宗:亦采左丞相韩企先意见,参用汉法,改革礼法制度。
Ⅱ积极汉化
1金熙宗:曾大批移徙族人至中原与汉人杂居,有助于种族融合。
2海陵王:
A迁都:因酷好中原文物,而将都城南迁内地。(课本注:先迁燕京,再
迁汴京。亮死后,金又都燕京。)
B政制:此时,汉法中的尊孔、设学校、建立考试制度等措施,均已成为
金治国的准绳。
Ⅲ保守汉化
1金世宗:
A限制汉化:在海陵王被后继位,迫于保守派的压力,努限制汉化,大力
推动女真文化。
B译儒书:但世宗本人颇喜儒术史书,曾令人译为为女真文字,颁行全国。
2金章宗:表面上继承世宗的政策,推本人精于中国学问,起用大批汉士,
废除婚禁,更以中原正统自居。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在洋葱OMALL买东西可靠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