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拼多多只是便宜?看完你就了解资本市场运作方式

你以为拼多多只是便宜?看完你就了解资本市场运作方式,第1张

大家一定好奇,黄峥一手拉扯大的拼多多,从最初人人唾骂,戴上了“淘宝的假货都跑到拼多多”的这顶绿帽子,到现在已成为三大电商巨头之一,在电商这块蛋糕中分得属于自己的份额。

它到底是如何在电商大战中脱颖而出,如何利用资本的运作方式让自身在短短数年之间华丽蜕变。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于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仅用了2年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许多企业数十年都难以达成的目标,对于当时并不太景气的经济环境而言,它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商界的“传奇”。

不过拼多多的上市并没有迎来许多赞美之词,反而换来的是恶评如潮,假货、盗版、二手、山寨、被有关部门调查等一系列负面消息直接将拼多多推上了风口浪尖。

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在拼多多上市不到六天的时间内,总市值直接蒸发50亿美元(约人民币340亿)让拼多多没来得及享受上市的喜悦,就似乎已被资本市场打入“冷宫”。

当时的网络舆论如此严重,为啥拼多多没有退市却越战越勇?

这和拼多多成立的初心、布局、运作方式有密切关联。

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可根据调查,当时国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为2165元,比起一二线城市动辄上万的平均薪酬来说,2165这个数据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淘宝、京东等的布局是先从一、二线城市布局,随后影响到县、乡、镇,而拼多多的布局则是农村包围城市。所以拼多多走的是下沉市场,是淘宝、京东等看不上的消费市场。

那既然都是下沉市场,对于商品是否品牌根本不重要,只要能用就行。所以在拼多多上购物的用户,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就买点日用品,那些玩意假不假不重要,能用就行。”我也曾看到买了8个芒果,坏了2个的买家说“就算有6个是好的也不亏”。

所以,如果说淘宝的用户是在电商市场里选择等值的物品,那么拼多多的用户,就是在便宜的市场里选优质的物品。消费力不同,定位人群也不同。

在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后,创始人黄峥又亮出一手绝活——烧钱。烧钱?现在哪个互联网APP不烧钱的?那反问一下,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用户又有多少APP做到?拼多多能大手一挥,百亿补贴就是因拼多多在两年时间上市,上市后资本市场给予拼多多诸多好处。

那上市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增加企业资本

上市后给拼多多带来大量的资本,而这种资本属于可不偿还资本,不用通过向银行借款这种方式获得资本。

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降低资产负债率

上市增加了股东权益、公司的资本,而根据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公司的股东权益之后,使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大大降低。

减少股东个人的融资和担保风险

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没上市之前,股东需自己筹备资金,而上市后股东无需自己筹备资金,资本市场会给予大量资金。

提升企业地位和市场形象

上市往往可以提高公司的地位和市场形象,公司往往因为上 市,能够获得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带来一系列间接的好处,包括吸引具有专业水准的员工、以及以更优惠的条件去融资等等
便于股权和股票的变现

上市的优势,在于股票变现。如果是非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分两种:第一种是股份责任公司、第二种是有限责任公司),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如果是没有上市的话,那么我们这种变现的方式是采用股票或者股权的这种转让的方式进行,这往往是非上市或者非公开,它的变现渠道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公司上市了之后,那么股东就很容易在股票市场(也就是在证券交易所公开的交易)变现,公开交易的投资人非常的广泛,相对这种非上市公司来说,它的交易会变得非常容易、变现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这种公司的大股东、管理层以及员工,这些持有公司股票的人,往往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去交易,来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提高资本的融通能力

如果公司在上市的时候表现非常好,公司未来可以将公司的股票向银行质押贷款或者通过股票置换来进行股权收购(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换股),这种方式来进行再融资和投资,而且这种融资成本非常低。所以呢,它不光是在证券市场能够去筹措资金。传统的银行贷款,也更容易获得。
提高客户供应商的信任度和员工士气

能够把公司的对外和对内的这种信任和团结做的更好。

以上都是上市的好处,最简单阐述就是拼多多上市后在资本市场获得了非常巨额的资金,而且是不用偿还的。这时拼多多就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条是资本市场带来的盈利,一条是传统营销市场带来的盈利。而拼多多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暂时放弃了传统市场的利益,把传统市场的利益全部让利给用户。也就是自己出补贴,把商品的价格压至最低,让用户享受极致的福利。

在这个阶段的拼多多,基本上都是保持着这样的状态:人们虽然嘴里在不停的骂骂咧咧,但身体却又很诚实的在薅着羊毛。这时的拼多多已经有了大量的用户。而有大量的用户、数据、现金流作为支持,拼多多的市值变得越来越高,也就轻而易举的从资本市场里获得更多的资本。
这就是真正的资本运作,不图小利,必有大谋,而拼多多的大谋,就是让放弃传统市场的利益,从而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所有人抢占一、二线流量和数据的时候,拼多多的布局就在下沉市场。同时,拼多多以资本运作的方式让用户产生更多的黏性,所以拼多多的成功是必然的。

而当下许多中小型企业还是运用着传统思维去经营企业,甚至许多企业家根本不了解资本市场,不了解资本如何运作。所以导致企业出现诸多问题。

当下的时代不同寻常,如若还靠传统思维,去运营,可以成功但是难上加难。那些站在资本市场里的佼佼者,随意轰炸一下便可让中小型企业抬不起头。

所以,当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要知道,连国家都大力开放了进入资本市场的路线,从当初的核准制到现在的注册制。
由于许多人不了解资本市场,从而想要进入资本市场企业家们也屡遭骗局,而全民跨界融合组委会作为官方背书,有义务制止这种“劣币驱除良币的效应”,从而成立上市孵化器指导中心。

上市孵化器指导中心自成立以来,本着流水线孵化企业上市的发展理念,该团队可扶持未上市企业成功走进资本市场,帮助企业垫资上市、放大价值等,同时传授企业创始人资本思维,助力企业发展壮大。也可助力已上市公司,调整模式、增添流水,助力市值增长。
你看懂了什么是资本市场、什么是资本思维的运作方式了嘛?

如果看懂了,就来联系我们吧。

拼多多百亿补贴从20196月就开启了,目前来说,购买家电、数码、日用品还是非常划算的,在享受优惠的同时,我们更也应该关注家电质量和售后服务保障问题,以免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或者在售后服务方面遇到麻烦。

1、拼多多百亿补贴家电有保障吗?

拼多多百亿补贴毕竟是官方主打,在质量、商品数量、服务上是有帮保障的,但是有真也有假,不能完全保证不入坑。

建议在选择店铺时,优先选择官方认证的旗舰店、专营店、专卖店等,它们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相对较高,售后服务也更加有保障。品牌旗舰店,品牌专卖店除了拼多多官方认证之外,还需要品牌方实质认证。

如果选择非官方认证的店铺,可能会遇到商品尺寸缩水、颜色错误、配件缺失等问题,因此消费者需仔细查看店铺评价和商品评价,避免入坑。

2、怎么买更省钱?

1)比价

在拼多多上购物时,很多商品都有不同的价格,所以建议在购买前进行比价,找到价格更合适的商品。

我通常会使用两种比价方法。第一种是手动查找,在不同平台上查看同一个商品的价格,然后选择价格最便宜的平台进行购买。第二种是使用工具,例如慢慢买,可以查看商品的历史价格数据,这样就能知道它现在是否降价了。

通过比价,我已经买到了很多好用实惠的家电产品了。希望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省下更多的钱哦!

2)折扣

平时商家也有打折的活动,这不是官方组织的那种。不过日常的折扣可能比较少,如果你是在非促销季节买家电,也只能如此了,能少花点就少花点。

我记得有一次,我购买了一款电动牙刷。本来价格是199元,但是在折扣期间,新店价格直接降到了99元,这个价格真的是太划算了!

3)活动促销

每年的618、双十一、年货节都是商家大促的日子,这一时间段购买家电最合适,享受到的百亿补贴也比较多。

去年的618节,我就在拼多多上买了一台笔记本,原价6500元,但是通过拼多多百亿补贴等活动,最终只花了5500元就拿到手了,非常开心。

需要注意:

对于陌生而熟悉的家电,尤其是大家电,购买时应该做个科普,了解各个参数是什么作用,这样才能买到适合自己的家电,也能减少售后麻烦。

此外,在购买家电时,应注意是否有售后服务承诺,如退换货、质保等。同时,可以关注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了解该商品的使用感受和售后服务情况。

总结:拼多多百亿补贴家电可以买,需要综合考虑价格、品质、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信誉好的商家购买,这样才能真正省钱又放心。

原本以为像供给侧、需求侧这样宏大的命题,应该没多少人感兴趣,谁知上篇关于供给侧的问答短时间点击量就300多万,讨论反响也很热烈。说明艰深的概念,用大白话说明白,大家也挺欢迎。


上篇写完没两天,真有这么巧的事,顶层会议又出重磅内容,这次把需求侧改革放在首要位置。


回想2015年,刚刚推出供给侧改革这一战略命题时,大伙都有点懵,这问题直到今天老百姓还不一定掰扯得清楚。可是在供给侧改革涉及到的领域里,几年已经发生了翻天的变化。2016~2017年钢铁煤炭这些资源类的股票,2019年开始高 科技 的股票还有一众白马股,涨得让大家怀疑人生。那些鼻子灵下手快的就能躲开断头刀,戴上金步摇。


那么这一次,咱也不能落后,跟着战略指挥棒,好好捋一捋需求侧改革。




上回讲供给侧的时候,咱就提过需求侧。供给侧管生产,需求侧管消费,凡是花钱的领域都可以划进需求侧,话就是这么简单。


可从一个老百姓的角度来说,需求侧改革更绕脖子。你供给侧是有一大堆毛病要改革,而改这些毛病的道理和方法也能说清楚,一句话就是不能再造没人要的东西,或者换句话说要造出全世界都抢着要的东西。


要实现这些目标,什么去库存、去杠杆、多创新…,这些要么是国家的事,要么是企业的事,老百姓也帮不上什么大忙。我花钱消费就是个需求侧,好东西出来,我买单就是了,现在又要需求侧改革,改什么?自我改造吗?


不太理解是吧?那我们再把需求侧的内涵讲清楚点。上一篇就中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投资、外贸与(国内)消费与供给侧的关系讲明白了。可是供给和需求就像手拉手的好朋友。需求的落实也要围绕这三匹马,投资是国家和资本方花钱、出口是外国金主花钱、国内消费是我们花钱。


而花钱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想花钱,一个是有钱可花,那就是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所以需求侧改革,无论是用什么复杂高深的专有名词来解释,都是围绕着这三匹马和两个前提进行的,都是为解决包括我们在内的各路金主爸爸,在花钱路上不爽的所有问题。

好了,概念如果讲明白,那我们就继续说说为什么要进行需求侧改革。


先从三匹马说起, 第1匹投资。

之前说了,国家的各类投资,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也是花钱消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打造更容易挣钱和花钱的环境,而且投资的增长对于提升GDP立竿见影。


建国后尤其是改开以后,我们一直讲在补旧账。道路桥梁、工业体系、医院学校、文体设施、水利防灾、国防军事等等,从当时一盒火柴都造不出来到现在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规模Top1的高铁高速网路、供电网络、水利设施……;从建国初人均寿命只有40岁到现在七十几岁;城镇化水平达到接近发达国家的60%……等等等等。大家这些年都有机会往国外跑,从最初的迷之仰慕到现在的不过如此,相比数据,直接的观感更可靠。


这些巨大的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海量的投资堆出来,是勤劳的中国人一砖一瓦造出来。不过近些年开始,各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下降了。也就是说钱开始花得慢了,这也好理解,旧帐按照国外发达国家的路子补得差不多了,甚至家底儿已经甩开人家越来越多条街了。这时候是开本新账,还是按旧帐的格式继续抄下去?


比方说你乡镇公路已经都村村通了,再造难道高铁和高速公路也要村村通吗?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0%多了,也就是说城市里所需要的一切配套距离发达国家水平也就百分之十几的差距了,如果还拼了命的造新城区,难道等着都变鬼城吗?讲供给侧的时候我们讲过一个空间填满的概念,现在我们就处于传统投资已经趋缓,走向饱和的阶段。


就像你个人消费买衣服,最早的时候一件衣服,兄弟几个轮流穿;再往后过年就能有自己的一件新衣服;再往后买衣服不用精打细算了;到现在,一柜子衣服不知道穿哪件了。过了某个临界点,投资和消费效率就会急剧下降,你个人买多了大不了剁手,大宗投资跑偏,增加各级负债没有有效回报,是要伤筋骨的, 前车之鉴太多了。所以这几年重复投资、盲目投资刹得特别狠,宁可发展速度降下来,这就说明以往的投资方向,已经走不通了,再走下去是死循环。


在这方面,其实供给侧与需求侧有很紧密的因果关系。


第2匹马是外贸。

之前我们都知道一句话,要想富,少养孩子多养猪,额,这句话可能不对,应该是要想富,先修路。



近年在一带一路沿线,以及非洲、东南亚、南美这些欠发达地区,大力输出基建能力,造桥铺路、筑坝建网还有各种楼堂馆所,把埃及新首都建设都给包了。是像某些人说的打水漂了吗?我们从自身的发展可以得出结论,提升基础设施是推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全球无敌的工业品综合产能,要靠全球的消费需求来消化,激烈竞争下存量就这么大,为他们提升挣钱消费的能力着力于增量,也算是一种国潮模式的,全球化的需求侧改革吧。


第三匹马,是国内消费需求,这是我们要讲的重点。

因为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从个人角度也更容易理解。这匹马,我们从前面说过的需求两个前提,也就是需求意愿和需求能力来扒拉扒拉。

我们现在愿意花钱吗?终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60%,国家也提出要大力加强国内消费。国际国内形势下所提出的“双循环”战略,其重点依托也是国内消费需求,鼓励赞许甚至是哄着你消费,但真实的消费走势是如何的呢?



看这个直观的图,不说一泻千里,步步走低是没有疑义,而且几年来消费品增速的下降已经超过了GDP增幅的下降。这也很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商品需求总量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这背后代表的自然是我们花钱的意愿和数量在萎缩。


可我们为什么感觉到国内消费环境还是非常火热呢?那是因为,你平时去菜场、超市、商场买东西的场景远远没有双11,双12时那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来的震撼和深刻。也就是说大量实体店的消费,被转移到了电商平台、网红直播、朋友圈带货这些渠道里去了。看上去热闹非凡,可数据不会作假,总量确实每况愈下。为什么?


1 是我们日常消费领域已经趋于饱和 。从几十年前的一穷二白,家徒四壁到现在慢慢步入小康,有房有车,家里该填满的地方都填满了,普通人没有理由,也没有需要再去大量重复消费。另外,这张图中没有涵盖教育、医疗、文化、艺术、金融等服务性消费,对于居民整体消费支出的展示也并不完整。


从我自己来说,这些年大宗消费的东西越来越少,房子和车子哪那么容易换,家用电器一应齐全还用不坏,吃穿出行等日常用度,基本能够保持恒定,现在除了小年轻,谁还把双11双十二当个节?


2 花钱底气不足 ,医疗,教育,养老,虽然眼前未必就是问题,但你不存上一笔钱放在那里,晚上睡得着觉吗?中国居民的人均储蓄率居高不下,但不把老的小的和自己以后安排好,存在银行里的钱轻易是不敢拿出来花的。


3 就是高房价 。掏空6个钱包供一套房就是普遍情况,中国人平均负债率中,房贷已经占比达到70%。小夫妻俩贷个房子、养个孩子,精打细算就是剩下的日子。放开消费,暂时还是奢望。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揭开了心里一些没地儿花、不敢花和没钱花的酸楚,那么这次的会议,在强调需求侧改革时,又提出一个重大课题。


那就是互联网到底对我们的消费需求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次的会议上,讲了一句挺严厉的话“强化反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再回想之前的“马已经服”、对于大平台的管理指导意见等连环事件,方向非常明显。原来还是风头无二的诸位平台爸爸们,怎么就突然成了打击对象呢?


我们在互联网上是怎样消费的?比如你搜索一次非主流产品脱毛膏,接下来几周内,你只要打开电脑或手机屏幕,无论大小各色平台,十有八九会硬塞给你各类脱毛产品,仿佛电脑前坐的是一只大猩猩,这就是现在的大数据画像和算法推荐。今年的疫情,让一大批我们的爹妈爷爷奶奶辈,养成了网络购物和搜集信息的习惯,一旦体验过就欲罢不能。


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平台和移动支付网络,网上购物确实方便,足不出户送货上门;同时也让你感到货比万家,经济实惠。剁手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戒除了。


但不知不觉中,一些细思极恐的问题也出现了:

1大量线下实体店消亡。尤其是这几天嚷的最凶的社区购物平台取代菜贩子的话题,网络电商对于大批小生意、小商贩、小店面的打击无疑是致命,这些其实都是低收入群体。


2只要平台乐意推荐,(更多时候高流量的推荐那都是背后用钱买来的),一家网上店铺,一个节日的销售额可以抵过成百上千家小店铺小档口。打破地域限制的消费力,迅速向一点汇集,这个能量是极为可怕的,这背后毫无疑问是商业格局的重塑,终点何在?真的要走到万铺齐哀,一网独红吗?


3网上平台的入驻商,包括经营户和生产者,日子也不好过,一边是低价促销,在海量竞争者中占得一席之地;另一边是用竞价、抽佣等方式换来流量和出现机会。甚至有些生产商还面临着要么“二选一”(不能同时入驻两家平台),要么走人的选择。


4财富在高速的向互联网集团汇集,一方面通过向庞大人口收取消费红利,另一方面,互联网商的上市市值,可以在一夜之间超出银行、石化、航空等国家战略行业积累几十年的市值总额。


5利用手中轻易得到的海量资金,暴力收购各类细分行业,冲杀着实体经济,扼杀创新与竞争环境。资金不去配合国家向高端攻坚,而是利用垄断优势把小商小贩杀的片甲不留。


6利用多年积累的,越来越精细庞大的客户数据库各种花式牟利,侵犯消费者各种权益。

再说还可以说下去,但归结为2点就是, 形成了垄断和贫富差距。

以往我们说垄断,要么是技术垄断,比如像造芯片的高通和微软的windows,我的产品就是可以决定你一个企业甚至是行业的生死;一类是市场垄断,比如资源丰富的俄国天然气,就是可以让欧洲国家每年冬天都提前开始哆嗦。世界范围内对于垄断企业,哪怕是自己国家的一般也不手软,高额罚款、强制分拆,那都是惯用的手法。因为都知道垄断对于一个国家的行业发展是致命的威胁。


像我们这样的平台垄断现象,绝无仅有。一般的垄断,那好歹也有个具体的产品,而电商就是个平台,即便有点技术,那也是在别人的底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平台。就像是一家店,卖的是别人的货,买货的是全国老百姓,可就是愣能两头吃到庞大的利益,还能左右两方的巨大权益。原本希望由电商平台打通中间流通环节,让利广大消费者,这一下来了个网上的主,更狠。


我们都得承认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我们的 社会 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力,但发展到今天,由顶层从战略高度进行风险提示和警告,已经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了。


另一方面,在中国居民消费连年递减的背景下,中国的奢侈消费却在快速增长。今年更是逆势增长,占到全世界比例40%以上,贫富差距拉大的非常显著。仅靠一小部分人的财富狂欢,而不提高整体的消费能力,是无法拉动国家需求侧提振的,这也必然是需求侧改革的一个考虑范围。


所以需求侧改革所面对的问题就是, 老货没人买,钱也不敢花,卖货的渠道还出了问题。


相比供给侧改革怎样实施?需求侧改革方法论的问题更难回答,因为供给侧已经搞了5年,且卓有成效,只需要从现实中提炼就可以。而需求侧改革刚刚重点提出,除了高层定调的几个要点,其他的具体步骤还未出台。但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想着解决问题,那就是耍牛氓。


我们先学习一下会议精神,

这段话里每一个文字都不是多余的,但你连着一块儿看就看不明白是吧?我来把它提炼成三句(废)话, 抓住重点、解决问题、找准方向。 投资和外贸大势太宏观,这两匹马就随他们去跑吧,我们把目光还是聚焦在个人消费领域。


抓住重点。 既然是抓需求侧改革的重点,那首先接下来拎一拎哪些是普通人需求的大头。


1房子:这个是第一大头,没人反驳吧?文件里把房地产专门列了一项,也足见重视程度。很多人没看见“房住不炒”4个字,而是看见“促进住房消费 健康 发展”就开始欢呼,说夜壶又要被提出来了。


作为房地产从业者,无论从政策、金融环境、居住需求、资产传承各个角度分析,房地产野蛮生长,再当资金蓄水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那还怎么促进住房消费 健康 发展呢?“房住不炒”,字字千钧!住房消费本来就包括两个主要渠道,一个是买房,一个是租房,都能满足住的需求。


现在房价是个奇怪状态,一二线与地理中心城市压不住飙升的盖子和激情,三四线以及后面的城市已经不可避免的大幅回落。大城市里人口和资源都在往里涌,这个短期内很难改变。但房地产绑架经济的状况又不能不改。


怎么改?鲧治水用堵,大禹治水用疏,结果一个死,一个活。治房产也得用同样的办法!用限价限购限贷限售这些方法控房价就是堵,堵的人大半夜围着售楼部等摇号,摇中了就是中奖,客观上还是推动了人们房价暴涨的心理预期。


那怎么疏?方法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房屋租赁市场+租售同权。为什么说这个方法能解决问题?


A房子是用来住的,是买来住还是租来住,根本取决于性价比。现在的房子除了居住功能外,捆绑了资产、落户、教育、医疗、发展机会等等诸多的附加价值。否则人们拼了老命就是为买那钢筋混凝土的壳子吗?


蛋壳租房已经证明了,由无利不起早的资本来左右租房市场,最后是一场灾难,所以我们只能搞类似新加坡的公屋租住。租住的房子,如果能够与买的房子同权,那人们为什么还要牺牲那么多年的生活质量?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在尝试进行打通社保共享,这是否意味着为今后的同权创造条件?


B房产市场久烧不退的另一大根源在于地价,怎么把一次性的卖地收入转化成长期的财政收入?买房的房产税、空置税+租房的租金,是否能平衡?


试想一下,当租售同权和政府大量的公租房批量入市之后,解决了房住,再把炒房的大釜全部抽了薪,是不是可以达到住房消费 健康 发展的目的,让房屋消费的占比降下来从而解放人们的钱袋子呢?世上无难事,就怕认真二字,这不是我说的,你问谁说的?自己百度去。


2车子。车子也是我们消费的大头,中国 汽车 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汽车 保有量25亿也是全球第一,当然人均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不过也面临老问题,销量从2017年开始逐年下降,想买车的人基本都买了。另外由于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原因,许多城市也开始了限购,限牌等管制措施。


房产这个大头已经不能再拼命发展了,车子相比还算是消耗品,相关产业链带动效果明显,要让这个领域的潜在需求再爆发出来。怎么整?另辟赛道,还要弯道超车,方向就是新能源车。


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车老大,上海给地给钱给政策,就换他一句话:100%国产化率,除了牌子是美国的,车里零件全是中国的。这也是吸取了传统车企的教训,拿市场换技术没换来,那就真金白银的和你换产业链。


很多人担心这头巨兽会摧毁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你再回头看看高铁、家电、手机,一旦锁定了完整产业链,中国企业也是不好惹的。


中国的新能源车全面替代指向时间大约在2030年。按照规划,那个时候销量要占到40%,有条件自动驾驶车辆达到70%, 汽车 能耗世界领先。新能源车起来,而且还要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优势,那就是几亿量级的整车销售,带动的是钢铁、橡胶、玻璃、电子产品等基础产品,还有电池、新能源转化装置、充电系统、物联网下的无人驾驶系统等等高 科技 标准的推广应用,打开的是一个海量的需求端。

从资本市场来说,一些占据头部规模与技术优势的车企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至少10年内那都是掉在酒池肉林里。


3家电。通过家电下乡,传统家电已经在市场形成饱和,进入存量更新需求阶段。要突破需求瓶颈,就是要打造5G为基础,物联网化的智能家电。


智能家电可不是普通家电加个显示屏,你拍拍巴掌灯就亮那么低级。不是以产品功能为核心,而是以大数据和智能化的平台为核心。没事可以去搜搜国外的科幻,他们想到的东西可能我们会先一步做到。


4乡村系统。乡村振兴是下一个飞速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我们才刚刚实现全部脱贫,让农村人口的收入快速提升,显著缩小城乡差别,释放他们的消费潜力也是战略性的布局。


中国有7亿多人口在农村和后县的乡镇,拼多多是怎么异军突起,迅速追赶几个平台老大的?就是打好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役。农产品快速输入城市,消费品低价进入农村,一个萝卜两头切,干的风生水起。比起其他几个宝,站位相当正确。


5丰富文化服务类消费需求。仓廪实而知礼节,饱暖思~文化。美国的一部大片全球收割,够我们一个大型工厂辛辛苦苦干一年的。这方面的需求,实际上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还在快速爆发式增长阶段。


许多人看到这儿觉得我在偷换概念,房子,车子,家电,农产品这些不都是产品吗?不还是供给侧的概念吗?其实不然,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不是以往单一产品的更新换代,而是打造了全新的消费生态。简单点说,上述这种消费生态形成了,你有得选择的吗?你不怕落后于时代吗?实际上是打开了千万人的消费潜能,也就是我们常说消费升级的实质。为什么现在舆论大热的白酒、食品、医疗我一个都不提?

类似的生态系统,还有5 G、北斗、大数据等等,这些都是国家着手搭建的底层自主基础平台,你自己去看看新基建的七大投资领域。这些平台之上,会出现无比丰富的各类崭新应用场景,将会在未来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 And消费方向。


供给侧改革,其实并非我国首创,需求侧改革却是的。因为这种全生态型的消费理念与生活习惯的引导与改变,我们能够完成的十分高效,有序推进,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打造。这是我们开新帐的起点,若干年后不知道谁会高呼补旧帐了。


解决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两点,

1增加实质收入,降低低效支出。房价的资本占用,民生的后顾之忧,这些都是系统性工程,在此勿需多言。至于如何增收,除了跟着 社会 发展水涨船高,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吧?靠自己认清形势,加强学习,跟踪未来,抓住机会。


2第2个重点问题就是理顺消费血管中的各种沉积物。文件里有一句话说的明白,“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施法”。

刚刚,阿里巴巴、腾讯(阅文)、顺丰收到反垄断罚单,每家罚的不多,50万。原因都是他们在进行企业收购时没有预先报备。反垄断和制止资金无序扩张不是说着玩的,如何实施就是要通过这一宗宗的案例来进行示范和落实。

而之前所列举的互联网平台电商的种种现象,相信后续都会通过一步步的自查自纠和外力纠偏陆续解决,即已开始,就绝无回头之理。师母已呆吧。


找准方向。

方向不对,跑得再快也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强化 科技 战略支撑,产业链自主可控”,这也是文件里明明白白写着的。这次的芯片和5G之战真把人打疼了,肉疼还在其次,心疼更甚。


以中国强大如斯,后续着力维护不再是传统领土主权,而是 科技 主权,经济主权。


从新基建的涵盖内容,从打造崭新生态的底层基石,从重构世界经济版图的最后冲锋打开新的消费蓝海,进而进击星辰大海,攻坚的技术利器只有一样: 科技 创新。

2015年,拼多多还只是个依托微信公众号卖低价商品的电商公司,2020年,它已经成为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从人人反感的“砍单”到一次次的“真香”,从“这也能上市”到千亿美金市值,拼多多用了5年时间打造了一个电商奇迹。

消费降级,社交电商,百亿补贴,不起眼的动作却都变成市场的导向。农业不断发力,并变成拼多多核心战略。百亿补贴还在继续,从最初吸引高端用户,到成为其重要的商品标签。

5年时间,拼多多增长似乎也到了乏力的阶段。阿里京东在下沉市场不断围追堵截,在高端市场巩固壁垒,新型业务也竞争激烈,直播电商起色甚微,社区团购前途未知,至今没有盈利的拼多多能否实现突破也充满疑问。


室友6块6买了个电动车护膝,同事9块9买了个加湿器,微信群里同学正在喊着帮他的0元微波炉砍一刀,看着13块钱5斤的猕猴桃,自己终于没忍住下了单。

不管你是否在拼多多上买过东西,近7亿的年活跃用户已经被拼多多俘获。拼多多8月份公布的2020年二季度财报显示, 平台年活跃用户已达6832亿人,相比去年净增2亿人 ,同比增长41%,其中单季度增加5510万人,创下上市以来的单季度净增纪录。

持续的用户增长带动股价攀升,今年6月,拼多多市值已经突破千亿美元,相比2018年7月上市时的300亿美元已实现三倍以上的增长。而自成立以来的光速增长正是其受资本青睐的主要原因。

2015 年 9 月,拼多多正式创立,通过拼团的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卖低价商品,两周粉丝即破百万。2016年 9月平台用户数破1亿,2017年9月用户数破2亿,2018年6月用户数破 3 亿。2018 年 7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18年9月,年活跃买家达到388亿,超越京东。2019年11月用户破5亿,GMV(成交总额)破万亿。2020年6月,年活跃用户达6832亿, 与阿里的活跃用户(742亿)相差不到1亿



急速发展的背后,是拼多多带给中国电商的关键词: 消费降级和社交电商 ,也正是这两个关键词对用户、商家、平台自身的组合作用共同推动拼多多迅速成长。

消费降级对用户的推动作用最大。 2015年,移动互联网已将第一波高消费群体的人口红利收割完毕,而“五环外”、低线城市和农村互联网用户的消费需求一直被忽略。此类用户对价格敏感,高端商品、品牌商品无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社交电商则成为了解决需求的完美方式。 分享拼单、朋友砍价,以农产品和白牌(非品牌)产品切入,远远低于品牌商品的价格收获了本就存在的一大波潜在消费群体。相比其他品类,农产品能够更快的通过渠道问题实现更低价格,而相比3C电子、服装等品牌类产品,抽纸、玩具等小品类“白牌”产品同样能以低价出售。


这也是商家受到推动的原因。 售卖农产品和“白牌”类产品的多为中小商家,2015年,京东还在强调正品体验,阿里不断加码天猫的品牌属性,中小商家在两家平台上几乎得不到流量扶持,较高的营销成本也使得其难以与诸多高端品牌竞争。拼多多初期的产品定位吸引了众多的中小商家从淘宝、京东迁移过来。

社交电商的模式和拼多多的产品设计则继续让商家实现更低价格出售商品 。依托于微信群和朋友圈,商家有了更低成本的营销途径,不必再局限于在电商平台内实现推广营销。而早期拼多多没有搜索框的信息流“推荐”模式也降低了商家的推广成本,首页的展示根据用户的喜好属性实现动态匹配,以流量普惠的形式增加商家的曝光率。


同时,相比于天猫、京东更高的开店门槛和扣点(交易佣金),拼多多大大简化了开店流程,且不收取交易佣金(只代收取06%第三方支付费用),以在线营销服务作为核心营收,进一步降低商家成本。

中小商家在拼多多实现的也是规模经济,低价商品的利润虽低,但在巨大的产能供应下,薄利多销得以实现。

社交电商的形式对平台的推动则是最终结果。 除了和商家一样能够降低推广成本,分享拼单、砍价的形式最为重要的是更快地使平台获取用户,参与拼单的人又成为下一个拼单的发起者,疯狂的裂变传播,利用微信强大的流量不断渗透。

分享拼单的新模式带来的高速增长让资本看到新型电商崛起的机会,而其进一步的成长则让资本看到下一个淘宝诞生的可能。


农产品是拼多多的最初起家品类,也在此后一直被其大力扶持。如果说淘宝天猫的优势是服饰,京东的优势是3C电子, 那么拼多多的基本盘则是农业。

如前面提到,相对低价的属性是拼多多选择农业切入的原因之一,也奠定了其一直以来的低价基调。品牌类商家已和天猫深度绑定,京东自营更是壁垒重重,而以水果类为主的农产品,既避免了与巨头竞争,农产品极低的电商参与度也使得拼多多有机会获取广阔市场。

在2016年与拼好货合并,舍弃了自营电商业务后,拼多多在农业领域开始新的 探索 。2017 年,拼多多共计投入34亿元用在公益推广贫困区农产品,解决数百万农户的“卖货难”问题,覆盖了730个国家级贫困县,扶持了48万个农村商户,使这些店铺年度营收同比增 310%。

拼多多在改造农产品供应链的同时也试图深入到农业生产的上游,从源头优化其农货拼购服务。 这也是拼多多C2M(用户直连工厂)模式的最初 探索 领域, 2018 年,拼多多再次投入100 亿元营销资源协助500个产地的农产品卖向全国,并扶持1 万名新农人建立其商业品牌,从而解决货源方面的难题。

2019年,拼多多GMV突破万亿元时,其农(副)产品成交额已达1364亿元,占据平台最大品类比例。在2020年上半年财报会议上,CEO陈磊仍在强调,拼多多会持续在农业供应链投入。

农业是基本盘,但其他品类也必须强化。拼多多早期的产品中,除了农产品,更多是“白牌”产品,其中有不少山寨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在早期严重影响平台形象。


C2M始于农业,并不断扩展到更多品类解决商品品牌问题。 2018年,拼多多开启“新品牌计划”,开始扶持平台内的“拼工厂” 。国内的中小厂家制造能力并不差,但品牌建立意识薄弱,更多是为国外品牌代工,自主品牌因知名度不够,销量不佳。同时,中小厂家大多只关注制造,销售留给了更多经销商,中间环节的层层加利,使得本就不受关注的商品更加不具竞争力,最终使得工厂经营艰难。

拼多多的 “新品牌计划”旨在利用平台模式,直连工厂,以更低成本打造工厂品牌,利用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双重改革赋能两端。“拼工厂”给拼多多自身带来的则是扩充品类下,同样超低价格的工厂商品。在国内,拼多多也是率先规模利用C2M模式的电商企业。

C2M的目的是以更低的价格扩充品类,“百亿补贴”则是向高端领域扩充品类。

2019年618期间,拼多多上线了至今被各大平台效仿的“百亿补贴”计划,以“假一赔十”的正品保证,向手机、家电、品牌服饰等商品大力补贴。

百亿补贴是拼多多“去低端化”和向一二线城市用户发力的重要方式。 “低质、假货”是拼多多自成立以来一直伴随左右的标签,更低的客单价也不利于平台长久发展。

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中,苹果手机是代表商品。2019年双11期间,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覆盖了23万款热门产品,其中iPhone 11系列每台直接补贴500元,共卖出40万部,仅此一项就补贴2亿元。其他如苹果耳机、品牌家电、品牌服饰也都均有补贴,且都是直接降价。


百亿补贴确实威胁到了对手,阿里聚划算、京东也纷纷喊出“百亿补贴”的口号。但相比拼多多的直降,因为有更强的品牌信任度,阿里京东的补贴成本会非常高,百亿补贴难以覆盖更多商品,多为限时抢购。

除了直接撒钱,投资国美则进一步显示了拼多多对“去低端”化的渴求。

今年4月,拼多多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获配128亿股国美新股份,约占后者发行转换股份扩大后股本的562%。

拼多多和国美的合作很早就已开始。国美2018年在拼多多开设旗舰店,并在此后承接了拼多多大家电业务的物流服务。和国美合作,在补全物流业务的同时,拼多多在3C和家电业务中能够和阿里京东做更多对抗。京东家电业务的自营、阿里和苏宁的深度合作都强烈打压着拼多多向高端商品的扩展。

有效拓展品类和高端化进军是拼多多过去一年的重点,但放缓的增长似乎越发显示出市场的疑惑:没了百亿补贴,用户还会用拼多多吗?

在拼多多8月份发布的2020年Q2财报中,增长的放缓已经让资本有些担忧。财报显示,2020年Q2,拼多多年GMV为12687万亿元,同比增长79%,相比2019Q2的171%和2020Q1的107%已显著回落。而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1857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仅为079%。


尽管用户规模仍保持着正常增长,但GMV和ARPU增速的放缓还是让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疑问,Q2财报公布后股价大跌11%。


相比拼多多不足2000元的ARPU,阿里巴巴2019年电商业务ARPU为8756元。在拼多多努力向高端进军的时候,GMV和ARPU增速的放缓都在表明仅靠百亿补贴并不能很好地带动其向高端渗透。

高端品类疑问满满的同时,其核心阵地却也正在被对手渗透。

如果说阿里重启聚划算对拼多多遏制还不够,那么淘宝特价版则是阿里对拼多多的再次打击。今年3月,阿里上线淘宝特价版,其同样以C2M直连工厂的模式直接对准了拼多多。上线半年,淘宝特价版月活已达5500万,一度冲在移动应用下载榜前列。10月又在双11来临之际推出“1元更香节”和线下1元旗舰店,其打压拼多多的决心不言而喻。

再加上9月份云栖大会上推出的“犀牛制造”,阿里直接从生产端入手,采用比C2M更高一筹的形式赋能平台商家,未来也必将给拼多多造成不小的阻碍。

同时,拼多多新型业务的开展也阻力重重。直播电商领域,淘宝直播已经站稳脚步,且和抖音的合作不断深入,京东则和快手联姻,拼多多目前虽也开有直播通道,但竞争力颇弱。

而不久前刚刚宣布进军的买菜业务“多多买菜”也挑战颇多,不仅面对众多垂直生鲜电商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的阻力,阿里的盒马、京东的京东到家也都已深耕多时,而7月份成立优选事业部的美团杀入社区团购的同时,更是直接对标了多多买菜。

从股价来看,拼多多似乎进入了稳定期,从3月一路狂涨破千亿美金,到8月份创新高后开始回调。但到了稳定期,拼多多面临的问题仍然不会少,电商二选一问题,补贴后的用户留存问题,品类拓展问题等等。


不过,亏损的大幅下降还是让拼多多看到了不小的希望。Q2财报中,拼多多净亏损为77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的31亿美元已显著收窄。同时,今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宣布,拼多多已拿下春晚独家红包合作,成为继BAT和快手之后,第5家独家冠名春晚的互联网企业。拿下红包互动,拼多多有可能借机推出自己的支付通道,不再利用第三方支付。

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黄铮带领拼多多从一个微信公众号,做到千亿美金市值的电商平台,成为威胁到阿里、京东的电商第三极,已是一个难得的奇迹。狂奔后进入稳定期,也可以让拼多多更好的思考未来怎么走。即便仍在亏损,但庞大的用户规模还是让更多的投资者看到了下一个淘宝诞生的可能。

拼多多拼冰箱的成功率一般可以说是较高的。拼多多是一个以拼单的形式出售家电产品的平台,由于其价格优惠,所以很受用户的欢迎。根据拼多多官方数据,2018年12月,拼多多销售的冰箱成功率在8622%左右,2019年3月,拼多多销售的冰箱成功率在8795%左右,2019年6月,拼多多销售的冰箱成功率在8762%左右,2019年9月,拼多多销售的冰箱成功率在8713%左右,2020年1月,拼多多销售的冰箱成功率在8642%左右,2020年4月,拼多多销售的冰箱成功率在8619%左右,可以看出拼多多拼冰箱的成功率逐渐稳定,但一般都在85%~88%之间,可以说拼多多拼冰箱的成功率较高

万亿元的GMV,增速仍旧6倍于行业平均水平,拼多多(PDDUS)开挂,成长没有上限了吗?

智通 财经 APP了解到,3月17日,拼多多发布2020年Q4及全年业绩,Q4实现营收26548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年实现营收59492亿元,同比增长97%,全年GMV为16676亿元,同比增长66%,大幅高于市场预期。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户,超越了阿里,成为行业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09%,而拼多多的GMV及营收增速分别是行业增速的61倍和89倍。

曾记得2019年,拼多多以585亿户的活跃买家仅次于阿里,当时财报发布后(CEO)黄峥发表了一篇致股东信,谈到公共卫生事件对世界以及对行业的重塑,拼多多正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新物种”。一年之后,拼多多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投资者面前,“新物种”已然蜕变发展成为行业的NO1。

而此次财报后,黄峥也发表了致股东信,谈到其将退居幕后,辞任董事长职位,并由现任CEO陈磊接棒。辞任后黄峥将长期致力的农业科研领域,拼多多扎根于农业,投身科研确保拼多多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拼多多未来更多的聚焦农业领域,在这未充分开垦的市场里,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收入翻倍,活跃用户超阿里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成长速度十分惊人,用了五年GMV就实现破万亿元,六年赶超阿里,且在保持规模高成长的同时,也逐步缩窄亏损。2016-2020年,该公司收入从5亿元增长到59492亿元,五年增长了118倍,而股东净亏损于2018年达到峰值后,逐年缩窄,至2020年股东净亏损率降至498%。

在2020年四个季度中,Q4业绩表现最为亮眼,各项业务高速增长,其中在线营销服务收入18922亿元,同比增长95%,交易服务收入2268亿元,同比增长10505%,商品销售是新增的业务,期间贡献收入5358亿元。2020年全年,不包括商品销售,收入仍增长78%,货币化率稳步提升至32%。

以季度看,该公司盈利水平显著性改善,按非美国会计准则,2020年Q4经营亏损率为4%,股东净亏损率为1%,Q2-Q4三个季度在盈亏平衡点窄幅波动,远低于2019年同期的亏损水平。在规模效益下,该公司各项费用率显著性下降,其中核心的销售费用率期间为54%,按季度持续下降,同比下降了30个百分点。

拼多多靓丽的利润表背后,是来自于运营数据的支持,在稳定的变现模式下,保持了强劲的用户增长势头以及交易意愿。

2020年,该公司年度活跃买家达到7884亿户,同比增长35%,Q4期间净增加5710万户,在行业中最为抢眼,同时跃居为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及京东分别为779亿户和472亿户。此外,2020年Q4该公司MAUS为72亿户,同比增长50%,年度消费21152元,同比增长23%。

用户交易意愿取决于对平台的信任度,而拼多多年度消费额按季度持续提升,足以说明该公司用户对平台的认可以及忠诚,交易意愿较为强烈。一边是活跃买家不断增加,一边是消费额的提升,推动该公司GMV实现万亿后仍高增长,2020年达到167万亿元。不过该公司目前货币化率仍较阿里及京东等同行低,仍存在提升空间。

截至2021年2月,该公司DAU/MAU 52%,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20分钟,同比增长19%,日均使用次数6次。2020年该公司总订单量383亿单,年均购买频次达到486次,同比增长44%。在百亿补贴的加码中用户粘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消费影响,农产品及农副产品成为平台增长最快的品类。2020年,该公司来自农(副)产品的成交额为2700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占全年成交额的162%,远高于行业3%左右的平均占比。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直连的农业生产者已超过1200万人。

提升用户体验,丰富供给端挖掘需求

拼多多加速成长,规模经济下也使得盈利势头出现,而功劳都得益于成熟稳定的变现模式,电商平台主要靠的用户变现,那么该公司如何做到用户高增长的同时,保证用户粘性,以及提高交易意愿呢?

智通 财经 APP了解到,在电商行业的发展模式中,主要有两种,一是平台型电商,提供买卖双方交易平台,营收来自B端,主要参与者为淘宝、天猫以及拼多多等;二是直营型电商,为线上经销商,通过买断商品销售,营收来自C端,主要参与者包括京东、苏宁以及亚马逊等。

纵使发展模式不同,但都有共同点,那就是需要流量变现,用户就是最大的变现筹码,而用户体验是各大平台吸引用户及提高用户忠诚度的最大工具。用户体验好,流量自然会增加,而更多流量则吸引更多卖家,用户有更多可选商品,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

拼多多如何打造优异于其他同行的用户体验呢?

在供给需求理论中,需求决定供给,但已知需求无法满足成长,潜在需求需要被挖掘,因此供给比需求更为重要。该公司重视在产品供给端的打造,以C2M 拼工厂模式,定位低价商品,打造“高性价比”及多样化的商品,并通过技术投入以算法推送实现“货找人”,大大提升了商品流通效率。

该公司通过丰富产品供应,不断挖掘新需求,如2018年12月,推出基于C2M模式下的新品牌计划;2019年5月,推出美好生活万人团,投入百亿补贴上万款产品,2019年11 月,上线“百亿补贴和全球购”的频道;2020年,拼多多新增多多直播及拼小圈等功能,并加大对农村市场的参透,加大对农产品补贴及物流设施投入,上线了多多买菜,丰富了用户对食材的需求。

在拼多多平台上,纺织服装(包括运动鞋包)、日用品与食品水果占比GMV较高,均超过10%的份额,食品水果发展迅猛,主要为农业板块的崛起。该公司不断发掘市场,发现农业是一块非常庞大的市场,且是易被同行忽略的市场,经过几年的布局,该公司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该公司以“超短供应链+互联网数字链”通过更简单的算法与 *** 作对上游供应链(个体农户、农户合作社、新农人),其中新农人,即农产品电商技术服务商,自身是农民,又比其他农民熟悉电商,既是生产者也懂得运营,能帮助周围农户卖货。该公司还加大对农村物流设施投入,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

在农业板块的持续投入下,农产品及农副产品成为平台增长最快的品类,2020年,拼多多来自农(副)产品的成交额为2700亿元,规模同比翻倍,占全年成交额的162%,远高于行业3%左右的平均占比。截至目前,有1200多万农业生产者通过拼多多对接全国的消费者,其中包括百万级建档立卡户。

2021年黄峥选择辞任董事长一职,退居幕后,将表决权委托给董事会,股票也保证不会出售,专心搞农业研究。实际上,拼多多是黄峥一手带大的,从成立到现在6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为行业老大,期间有太多的质疑,但都被时间磨平了痕迹,他更清楚拼多多今后要走什么样的路,聚焦农业将是拼多多未来十年的发展道路。

聚焦农业领域,估值或将重塑

该公司或将聚焦农业及农村市场,继续挖掘产品需求,开拓市场空间,以及提升平台用户流量及付费意愿,推动规模不断成长。该公司平台拥有788亿活跃用户,用户年均消费额相比于同行仍具有上升空间,而借助于这庞大的用户群体,在农业领域挖掘更丰富的产品供给,创造更大的需求点。

2020年,该公司亏损幅度缩窄,费用率持续下降,在规模效益下,未来有望迎来规模化利润。而该公司的业绩也得到券商投行的认可,业绩发布后,方正证券研报称,持续看好公司长远发展和后续业绩的增长,目标价210美元,华创证券研报称用户购买转化与粘性超预期,ASPB与ARPU值均持续提升,目标市值为2672-2850亿美元。

综上看来,拼多多于2020年各项业绩指标给力,全年收入接近翻倍,净亏损率缩窄,用户持续增长,年度活跃用户跃升为行业第一,用户年度消费额持续提升,用户粘性高且消费意愿增强。该公司重心在供应端,打造品牌计划,出台百亿补贴以及上线多多买菜等多种措施,挖掘市场需求。

拼多多未来将更多聚焦农业领域,农业产品线上参透率低,存在非常庞大的市场空间,而该公司凭借平台庞大的活跃用户群体,将迅速占领市场,成长前景可观。该公司2020年亏损率持续缩窄,随着收入规模持续高增长,盈利预期较强。综合各大券商给的目标价看,拼多多估值存较大上升空间。

自电商行业在中国兴起后,网购已成消费者消费重要渠道。近年来,我国网购用户及手机网购用户规模逐渐增加,网购市场的交易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其中东部地区是我国的网购主战场。预计未来在互联网和物流等相关行业的成熟发展中,网络购物市场的规模还将保持扩大趋势。

网络购物行业相关公司:京东集团(09618HK)、阿里巴巴(BABAUS)、苏宁易购(002024)、唯品会(VIPSUS)、小红书、每日优鲜、拼多多(PDD)

本文包含核心数据: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网络购物渗透率、网络购物区域分布

网购人群持续增长

从网络购物的发展历程来看,过去一直是PC网络购物拉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高速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PC网络购物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开始快速增长。2014-2020年,手机网络购物用户占网络购物用户的比重不断上升,至2020年,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0亿,总的网络购物用户数量有782亿,占比已经超过了99%。由此观之,移动购物早已经超过PC网络购物成为推动网络购物市场的第一大动力。

疫情带动网购渗透率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呈现连续增长趋势,但虽然2017年后交易规模增长幅度逐渐减少,但增速仍然在10%以上。2020年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网购的便捷性更加显现,使得我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仍然保持增长,达到了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从网络购物的占比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8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805%,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为2583%。2020年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所下降,为3920万亿元,同比下降39%;

但相反地,疫情却推动了网络购物的需求,使得网络零售额实现了较快增长,2020年共有市场规模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渗透率占比增长到了30%。

东部地区为网购主战场

根据2020年7月,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9》显示,2019年我国网购市场的地区差异仍然不小,整体而言东部地区比其他地区网络购物市场要更发达,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网络购物占全国网络购物规模的843%;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占比分别为88%和56%;北部地区最少,为13%。

网络购物市场前景光明

移动网购的高速发展,主要原因是用户消费场景使用习惯的转移,经过早期移动网购的高速增长,现在,网民移动网购习惯已基本养成,PC端流量增长渐缓,转向移动端。电商企业移动化战略也是移动网购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方面,许多电商企业以新用户获取和品类扩张为战略重点,推出针对移动端的定制电商产品;另一方面,大量新兴电商仅推出移动端业务,移动端成为新增网购用户的主要来源。

而随着农村电商市场的火热,移动端依靠相比PC端更便宜的设备和更便捷的 *** 作特征,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预计到2026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180万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你以为拼多多只是便宜?看完你就了解资本市场运作方式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