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生鲜电商出路在哪

深度解析生鲜电商出路在哪,第1张

别把盈利当儿戏,补贴引流还是算了
生鲜电商存在一些众所周知公认的难点,比如非标准化、冷链运输和仓储的需要、最后到家的配送难题等。难点是客观存在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投入,没有钱是不行的。问题就卡在这里,花钱去解决这些问题,钱能不能收回
最终判断一个项目能不能成,无论表象是怎么样的,本质只有一条:是否能盈利。从是否盈利这个角度去看,传统电商的低价补贴引流,形成粘性客户变现的套路已经证明在生鲜领域是行不通的。为什么
首先非标是拦路虎,因为生鲜非标的特性,直接导致总运营成本高于线下批零体系,线上需求和供应匹配等于是将原来顾客在实体店内自主购物的过程货币化了,价格自然是提高了。天猫京东为何涉猎生鲜一直没有很大成效,重要原因是传统电商赖以快速复制扩张的基础:标准化难以做到,没有标准化就难以规模化,边际成本就没法下降。
其次是农产品质量,传统线下的农产品质量长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品牌效应非常弱,价格基本成了唯一的质量分级依据,且并不准确如意。线下的农产品质量如果不想或不能做任何改变,只是将农产品换一个地方卖,将互联网当作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这种方式是没戏的,顾客在线上买农产品,要么就要比线下更便宜,要么就要比线下好很多。所以,一个运行成本高于线下的电商市场,用顾客补贴去打,那就是一个无底洞。因此,只要是对标线下菜市场和批发市场的生鲜项目,或者是不渗透到生产端改进农产品质量,只对接到批发市场这一端和消费者端的生鲜项目,无论是2B的还是2C的,都必死无疑。低毛利低利润根本无法覆盖运营成本,不管规模做到多大。当然,如果是2VC,那就另说了。
从长远看,项目最终的盈利能力,笔者认为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边际成本和溢价。如果一个生鲜项目,有途径使得边际成本下降、溢价提升,这个生意就可以做。但是前面已经论证过,生鲜电商在早期边际成本降不下来,说明生鲜电商想通过先补贴顾客做大规模后再变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早期盈利的必经之路,做溢价
生鲜电商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提升溢价,用溢价去覆盖较高的运营成本,保持早期的盈利性。等到前面说的那些非标化、冷链和配送等各种大小坑都逐渐填满了,才能进行规模化发展,边际成本下降也才成为可能,那时候才具有价格优势,具备了直接打击线下市场的能力。
要做溢价,只有提升农产品质量,就不得不谈到政府大力提倡的供给侧改革。关于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我觉得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先生在他的微博上发的 “从包子的故事看供给测改革”这篇小文章有必要读一下。
孙教授有两个看法:首先肯定了需求端已经无法拉动经济发展了,需要在供给侧做文章;其次,中国经济目前的问题,并不是说供给侧提供了适销对路的产品,就一切万事大吉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地带问题——中间端。
这几个观点,套用到目前生鲜农产品行业,笔者很认同。这么些年来,我们应该对各地一些农产品滞销的新闻都不陌生,但是另外一类消息是进口生鲜农产品的热销,国内的消费者对墨西哥的牛油果、新西兰的猕猴桃、美国的车厘子、澳大利亚的牛肉越来越熟悉了。
进口农产品的质量普遍过硬,价格却越来越亲民了,这是进口农产品销售火热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国内生鲜农产品却呈现出两个极端:低质或高价。对价格稍微敏感点的农产品,质量低到没保证;对质量要求稍微高一点,价格就不成正比的攀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低质到高价中间,少了一个兼具优质优价特点的农产品环节,优质优价的农产品紧缺,这块市场出现空白,随着中等收入阶级数量的急剧膨胀,这两个极端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有所转变,低质向优质转变,高价向优价靠拢,这样供需才会匹配,未来的农产品市场才有可持续性。
溢价能力,与农产品质量挂钩
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农产品的质量。质量不提升,价格上涨不会被市场认可;但是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很吊诡,生产端单方面提高产品质量,成本会大幅度上升,成本直接推动价格快速上涨。于是就出现了孙立平教授文章所讲的现象:低端产品卖不出去,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优质产品价格太高,同样会导致销售不畅库存积压。所以,光有供给侧的质量提升,并不能增加农产品市场的总利润,因为核心问题出在中间端——制度成本或制度效率,中间端的不给力,会将供给侧改进优化的效果完全吞噬,将消费升级和生产升级重新打入低价和低质的黑暗地狱。
供给侧产生质量,质量形成溢价,这是一个链条;中间端产生效率,效率决定成本,这又是一个链条。所以,事情很清楚,现有的生鲜电商这个领域为何迟迟不见一统江湖的项目出现,原因就是被这两条链子缠住了脖子,溢价做不出来,边际成本也降不下去,只看到源源不断的烧钱,而看不到盈利的终点。
先讲讲目前的生鲜电商为何做不上去农产品的溢价。农产品的质量大致由四个主要因素决定:农产品品种、生产环境、管理方式以及成品保存和贮藏。这几大因素,没有一个是可以被生鲜电商左右的,最懂农产品的是谁,是农产品的主人,有谁会比他们还懂农产品呢有人说,生鲜电商会营销啊,那也得拿到了好的产品,营销才管用啊。况且营销搞好了,最后也不见得电商就能完全左右生产商的。
褚橙和本来生活就是例子,没有好的褚橙,本来生活也无计可施,褚橙出名了,掌控权依然在褚橙自己,褚橙可以和任何电商平台合作,并不会给本来生活独家销售权。在中国,并不是说谁拿到了好的产品,谁就一定能做好生鲜电商;而是谁能掌控农产品的质量,谁才有做好生鲜电商的基本条件,应该是这样的逻辑。不能做品控的生鲜电商,注定会昙花一现。目前的大部分生鲜电商不仅做不高溢价,有些还经常拿低价来打市场,这不是自寻死路嘛。
再讲讲目前的生鲜电商为何提高不了效率。什么是效率通俗的说,就是干成一件事总花耗费了多少资源。记得原上海菜管家CEO于田在凌晨观摩过批发市场的运作场景后发出感慨,线下的这套自然形成的农产品批零体系是目前最有效率的农产品供应方式,成本低、效果好。关系到效率高低的是消耗资源的多少,时间、金钱以及人力物力,都会反映效率指数,最终都会表现到成本上。严格讲,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链条上,其总成本里的大部分都是制度成本,从现在的条件看,互联网仅仅是降低了消费者一部分体力和时间的付出,但是其它成本却大幅上升,比如出现了配送成本和分拣包装成本以及网络运营和营销成本,其总成本并没有得到大幅度下降,特别是社会制度成本基本没有变化,无法和其它标准化商品电商化后的效果相比。其实,产销过程中的信任成本是很高的,什么是信任成本呢就是把一个陌生顾客转变为下单购物的顾客所花费的成本,这些成本会表现在仓储、运输、包装、网站和营销各种花销中。
提升农产品质量之路,小心大坑
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涉及到安全提高和品质提高两件事情,从农场本身讲,提高安全和品质都是供给侧的事,但是安全不光是供给侧生产端的事,还有中间端质量信任保证的关系,这两个关系少了任何一个,这件事情都玩不转。
农产品质量信任,重点是安全信任。安全的生产责任在生产者,安全的信任责任在于各级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从环保、农业、卫生、质检、食药各个环节都牵涉其中,现有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性远远滞后于社会需求。为何顾客更加青睐上述进口农产品,打上了新西兰、澳大利亚,就相当于一种质量保证,目标顾客很容易就掏腰包购买,价格高一点也能接受。而对于国产的农产品,价格一高就无人问津,不接受溢价。这种种现象,反应的就是信任成本,我们中国优质农产品面临的信任成本太高,通行市场的方式还是价格为王传统渠道为主,也可以说安全信任这个中间端环节大大的拖了整个农产品市场的后腿,不对这个环节进行某种优化,这个行业就不可能会有所提高。
生鲜电商,烧钱姿势很重要
生鲜电商要做出成效,的确是需要烧钱,但是不断的拿钱去补贴顾客,那是傻冒行为,不会有任何收效。如上分析,生鲜电商烧钱,应该在供给侧和中间端烧钱,最好是在中间端进行大幅投入。
生鲜电商的未来,不属于大而全的平台,欲速则不达,因为在供给侧和中间端没有做好准备之前,这种平台规模做的越大,供给侧和中间端挖的坑就越深,亏损的钱会越多,并且永无止境。
生鲜电商的未来,小而美的平台可能更有机会弯道超车,一开始就着重于打造供给侧、中间端和需求侧的微型生态平衡系统的小平台,慢慢的磨合这个生态,不断的增强这个体系的活力和体量,有可能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真正改善目标顾客消费的食材质量和效率。
生鲜电商宿命盘点
早期要盈利,就要提高溢价,要溢价就要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食品安全;而要实现食品安全,就需要重构现有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一环扣一环。长期要盈利,首先要度过早期提高溢价的阶段,后期要逐渐利用食品安全信任度的提高可以加强顾客粘性这一点,来实现边际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个目标。我们的生鲜电商做好了面对这些问题的准备了么如果不能在供给侧做出大幅度改进以及在中间端不能进行颠覆式创新,溢价提升和边际成本降低在一个很长时间段都很难做出来,盈利性就无法体现出来。

据《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显示,当下我国生鲜电商行业进入了爆发阶段,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00亿元。生鲜电商面临万亿级别刚需市场,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找到痛点解决问题,那么未来可期。
据上述报告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从2012年的356亿快速增至2015年的533亿,环比增长速度达939%,而在2016年整体交易规模达到9093万亿元,环比增长速度达706%。对此预计2018年市场交易规模或超1900亿。
但是我国生鲜电商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渗透率尚不足2%,市场红利依然很多等着去开发,只要能够做到成本控制,提高效率和品质,就仍有很大希望。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月7日,备受瞩目的CES美国消费电子展虽还未正式开展,大量展位都已在拉斯维加斯做好了准备。本届CES依旧云集了全球最先进的电子产品,也是众厂商展示自身黑 科技 的最好舞台。作为首次参展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企业,京东携众多黑 科技 展品亮相CES,涵盖无界零售、智能物流、IoT、城市计算等核心板块,向世界展示未来零售的形态。

门店 科技 助力线下零售 AR技术解决试衣试妆难题

出门逛街试衣间总排长队?想在门店试试最新的口红色号是否适合自己却担心公用商品的卫生问题?本次京东在CES展出的“身临其镜”和“AR试妆镜”则可以帮你解决以上烦恼。

京东展示的AR试衣镜不但能够满足用户试衣效果的展示,还实现了通过复杂背景实时抠图、骨骼关键点识别和特效叠加等技术,匹配服装风格自主切换场景,实现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试衣、场景化试衣和360度试衣体验。

而AR试妆镜则让用户不用再反复涂抹化妆品,通过AR的虚拟效果可以很好地还原口红、腮红、眉笔、隐形眼镜等产品在脸上的效果。有了试妆镜,顾客可以花比以前更少的时间在商店里试用更多的美妆商品。而在线上购物同样能够利用AR试妆来完成,解决了用户无法直观了解色号效果的问题。

此外,在京东展区你还可以享受到AR购物体验,它缩短了在线网购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商品不仅能够以1:1的比例出现在真实的环境中,用户还可以通过点击与商品进行互动,例如可以“打开”冰箱门查看内部结构,观众还会惊喜的发现,通过AR技术呈现在实际空间中的3D商品不仅外观,大小也和实物非常接近。此外,通过京东与谷歌的合作,基于谷歌AR Core也在不断优化AR购物的效果和精准性,创造更多能够以假乱真的AR购物体验。

京东还展出了“京东慧眼”系统,在顾客靠近时会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通过对用户的年龄、性别、表情、进店次数进行初步判定及趣味标记后,整合店内、店外的人流量及用户类型并进行监测分析,生成门店用户群体画像。通过京东大数据结合商城海量数据,结合监测数据生成门店用户群体画像,分析该地区用户的购物习惯和兴趣喜好,协助店内智能选品并进行备货推荐,店内的高人气商品以及不同人群的喜好程度,可以作为调整商品布局及库存的依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线下精细运营提供了数据支持。

车联网解决方案打通车内与家庭

下班回家堵在路上,突然想起来家中的热水器忘记打开了,而京东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则可以让你通过语音或手势直接远程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形成以车为终端的,人、车、家的场景生态。你甚至还可以通过家中的智能音箱,直接远程关闭车窗。

京东车联网解决方案场景间的联动非常丰富,包括车内控制家居设备、地理围栏实现场景触发、语音联动、多屏互动、穿戴设备联动、影音 娱乐 和生活服务等功能,未来还将实现语音购物、快递到车、智能加油、金融保险等以车为中心的,智能快捷一小时生活圈,实现用户生活场景的无缝对接,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一站式全服务体验。

京东车联网是京鱼座AIoT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以外CES的京东展位上还展示了包括自研音箱、耳机、家居套件等多款生态内产品,本次CES也是京鱼座品牌首次亮相海外。去年12月,京东正式发布集团全新 科技 品牌“京鱼座”,原有IoT业务全面整合升级为小京鱼AIoT生态,通过软硬一体的方式,向行业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共同用 科技 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美好的生活。

京东数科携商用智能机器人首次亮相海外

自去年11月20日,京东金融品牌全面升级为京东数字 科技 后,本届CES成了京东数科在海外的首次亮相。除与7Fresh联合展出的区块链商品溯源之外,京东数科还展出了智能巡检机器人、京东智能机器人通用底盘开发平台、城市计算解决方案等多款产品。

京东智能巡检机器人主要用于机房内进行设备检测、机房环境检测、机房资产盘点、机房人员安防等工作。相比较传统人工巡检,该款机房巡检机器人更效率、更精准、更低成本。它集成了六自由度可升降机械臂、视觉检测相机、深度摄像头、红外相机、温湿度传感器、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声光报警等多个工作单元和传感器,结合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和领先的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了自动巡检、智能识别、人体追踪与跟随。

智能机器人通用底盘开发平台,适用于巡检机器人和商业服务机器人,具有极高灵活性和安全性,在安防、商场、银行等行业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用户可根据特定场所需求,灵活搭载相关设备,实现自主移动工作。该款通用底盘自主定位导航系统支持厘米级高精度地图创建可灵活避障,并自主规划路径;还支持巡检点、虚拟墙等技术,设定机器人活动范围和行进路线。平台支持供电监测、自主返回充电等通用性能;同时也支持地图创建、任务设定、远程控制、故障预警等基础功能。

在京东数字 科技 展台,还有六块充满 科技 感的智能屏幕,它们分别展示了城市计算的理念以及五个落地应用案例——城市画像、信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救护车站点选址及实时调度优化和城市犯罪率预测。

此外,在CES的京东展台上,你可以看到7Fresh的生鲜货柜,值得一提的是扫描商品右侧的二维码,即可查看这件商品从生产到运输的全流程信息,这就是京东数字 科技 的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

该平台基于京东线上线下丰富的应用场景实践和积极的对外业务合作,已有500余家顶级品牌商使用,服务超过35万个SKU,累计逾250万次的售后用户访问,上链数据多达12亿条。该平台除非常适用于消费品领域的防伪追溯并已取得了系列丰硕成果外,还天然适用于对商品来源、供应链、商品品质等方面有更高可控要求的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政府监管及企业管理维度的防伪追溯管理。

无人车无人机齐登场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

此次CES展上,京东无人机家族中的末端配送系列Y3和V3将同时亮相。作为无人机末端配送的主力机型,Y3和V3无人机目前已经飞跃全国10个省份并在陕西、江苏、青海、海南等7个省份开展常态化运营,飞行里程超过12万公里,成为支撑京东无人机干线-支线-末端智能物流体系的骨干力量。

目前京东末端无人机还面向更多应用领域,包括解决海岛物流、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京东Y3和V3无人机在2018年在珠峰大本营周边地区成功完成载货飞行测试,在多种场景开展立体试验,为无人机运营场景的持续开拓和更大规模应用进行了 探索 。

此外在CES展上,京东智能配送站也首次在海外发布,配送站充分验证了现有自动驾驶技术在末端配送领域场景开拓、智能调度、配套搭建上的成熟度和可复制性,随着更多配送机器人智能配送站投用,不仅对于解决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具有标志性意义,还将为智能物流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消费者品质生活提供新样板。

京东机器人智能配送站目前已经在国内长沙和呼和浩特两个城市“一南一北”相继落地,两个配送站在设定配送区域内人机配送比例达到1:1,其中长沙智能配送站设计机器人停靠20台,人日配送包裹量最高可达2000个,呼和浩特智能配送站设计配送范围则覆盖周边200平方公里。就在不久前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上,由京东物流自主研发设计的末端物流配送Y3无人机获得中国外观设计专利银奖,实现重大突破;此前,京东智能物流运载装备京东配送机器人刚刚获得2018年“中国好专利”奖。

中的外骨骼机器人被京东带进现实

我们常常在科幻中看到的机械外骨骼也被京东带进了现实生活中,本次京东在现场展示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在京东的部分仓库中应用,可适用于拣货、存储、分拣、装卸货等8个仓储物流的核心环节,能帮助仓储员工减轻负重,减少身体损伤,同时使员工搬运商品的劳动强度降低80%以上,使工作效率提升30%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和 社会 公益展区展示的丝巾、京东Joy玩偶都是由物资回收再生制作的。平均一条再生丝巾可重新利用6个塑料瓶,一个JOY公仔可重新利用9个塑料瓶。所有塑料瓶均是由京东物流上门回收后再交由合作方进行再生加工。塑料再生是京东长期开展的“闲置物资回收”计划中的一部分,目前,该计划已经覆盖中国近50个城市,回收的品类包含闲置衣物、玩具、空瓶、童书、过期药品等,其中回收的闲置衣物超过100万件,闲置玩具40余万个,回收的物资通过捐赠、 再生等循环利用的途径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00吨。

在环保方面京东还携手9大品牌商共同发起了绿色供应链行动——青流计划,通过包装、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不断践行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 探索 。早在2017年12月,京东物流就开始在B2C自营业务中试点循环快递箱“青流箱”,截止2018年10月底,全国范围内投放“青流箱”数量已近100万个,覆盖近30个城市,投放超过500万次。同时京东也在给包裹“瘦身”,由京东自主研发的新型两层物流标签每年可减少700吨纸张。此外,智能化仓库“亚洲一号”已经实现了仓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为中国制造优秀产品海外大秀提供舞台

在2019年CES上,京东为国内多家品牌提供了在世界顶级展会上展示自己的舞台,包括搭载骁龙845处理器、双液冷散热加独立图像处理芯片的黑鲨 游戏 手机Helo,最高支持10G RAM+256GB ROM超大内存组合、散热面积达到22000平方毫米的红魔2代 游戏 手机Mars,窄边巨屏、机身轻盈灵巧的机械革命X8Ti Plus 游戏 本,以及支持33种语言互译和集成多项AI技术于一身的科大讯飞翻译机20等明星产品,它们都在本次CES展会上大放异彩,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开放、合作、共赢 打造无界零售“盟国”生态

京东集团CTO张晨在把本次参展CES的意义归结于三个关键词:开放、合作、共赢。京东第一次如此完整地在海外展示京东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正是为了让全行业和消费者都看到京东对未来零售的思考和布局,看到技术对零售行业,以及上下游的改变,并了解京东能够提供的成熟技术和方案,产生合作的无限可能。同时京东打造了全球电子消费类产品可信赖的平台,“买电器上京东”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习惯,今年京东也会在CES上和微软、罗技、Sharp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用最新、最酷的产品服务消费者。“京东希望在行业中打造‘盟国’生态,积极将自身的技术和资源积木化,开放给行业,和合作伙伴的优质‘积木’拼接,创造更大的价值。无论作为零售平台还是零售 科技 服务商,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京东都全力推动和伙伴的共赢。”

近日应季水果大量上市,网购生鲜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为体验各个生鲜电商平台的商品和配送质量,成都商报记者选择了芒果、苹果、香梨和猕猴桃四大品类,在几家具有代表性的电商同时下单。
配送速度:

最快的是京东

4月27日、5月11、5月12日三天,记者分时段在上述电商的App及网页开始统一下单,为了公平起见下单商品均为同样的水果。

以4月27日下午下单的香梨为例,记者家住成都三环外,配送时间有两个选择:4月28日上午9点-15点,15点-23点进行配送,因为第二天是上班时间,选择了后一个时间段配送,京东配送小哥很准时,4月28日下午16点左右打来了电话。如果收货地址改到市区三环内,可选择“京准达”服务,下单后可以预约未来一周的9点-22点的任何两小时内送货。记者注意到,发货路径和是否在当地有仓成为配送速度的关键,京东生鲜的香梨就是发自成都仓。

在配送速度上,四种水果的订单配送速度最快的都是京东,记者在5月11日10点过下单的一箱新疆苹果,选择“京准达”后,在第二天上午11点就收到了货品,基本半天就可以送达。

签收体验:

京东生鲜有冰袋配送箱

在签收环节的体验里,京东快递小哥标准比较统一,一般都是先打电话表示可以亲自送上门,“最近我们新推出了现场开箱验货 即刻赔 服务,签收时现场给您开箱验货,如有问题,我现场给您处理哈。”说着麻利地打开箱子,纸箱里每一颗梨子都被独立包装着,外面有网格里面还有纸包住,检查完每一颗后,快递小哥才安心走了。此外配送环节都有冰袋或者保温箱配送。

京东推出“优鲜赔”服务,消费者在签收商品后若发现有损坏,可在签收后48小时内线上提交售后申请,将在100分钟内快速响应, 麦当劳 无需返还商品即可享受相应赔付。其他平台大多表示可以支持开箱验货,如水果有烂可以拒收。

专家分析:

生鲜电商配送和质量是关键

成都电商协会会长徐震表示,现在生鲜电商众多,市场需求增大,竞争日益白热化,不过还处于摸索阶段,竞争从以前的单纯拼价格转移到全方位的服务包括配送、物流、售后等,特别是生鲜水果对物流配送以及品质要求非常高,未来生鲜电商肯定走规模化集约化路线,各家电商也是围绕提高客户满意度在“下功夫”。还有专家表示,生鲜是一个非常考验成本和效率的行业,“如果没有规模化优势,很难把配送和成本降下来,未来大企业和平台会占到优势。”

生鲜电商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各方投资者都在争抢这个领域。尽管近些年行业发展迅猛,但因受制于冷链物流能力的瓶颈,行业始终存在着“供需两旺、流通不畅”的问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生鲜电商行业目前已经进入最危险的洗牌淘汰阶段,大量的资本玩家陷入瓶颈,而在2018年将会成为生鲜电商转亏为盈的黄金年代。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诸多行业企业从不同维度切入生鲜电商市场。2017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8514亿元,预计2017年底,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50亿元。
尽管生鲜电商频频“倒闭”,但生鲜电商还是被认为是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目前生鲜电商在我国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左右,相对服装的20%—30%的渗透率,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整个生鲜有万亿规模,即便10%的渗透率,也有千亿之大的空间。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深度解析生鲜电商出路在哪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