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 | 一篇文章,教你落地竞品分析

互联网产品 | 一篇文章,教你落地竞品分析,第1张

记得之前写了一篇关于 如何让输出交互文档的文章 ,有小伙伴后台回复“禁品分析”。吓我一跳,他意思应该是想说“竞品分析”吧。其实应该每个人都做过竞品分析,只是关注的点或者目的不一样罢了。

比如某天,大Boss给PM一个需求:用户觉得登录/注册步骤都太繁琐了,并且太没特色。

产品经理 可能会根据目标用户或者产品定位,选出几个APP供给交互/视觉设计师参考,并交代清楚需求。 交互设计师 会将所有相关APP进行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得到适合的最优方案交给视觉设计师。 视觉设计师 在得到相应需求和原型后,同样要做竞品分析,只是他们更关注视觉方面。比如某个APP的按钮为什么选择大圆角的,是否大圆角也适合我们的呢?

以上这个例子,看似是产品经理在引导我们去做竞品分析,但实际上,这并不需要某个角色去刻意引导我们。每个人每个角色(包括开发和测试)都可以做竞品分析,并且很值得去做。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互联网人要有的 产品思维 。

竞品即竞争产品,竞争对手的产品,竞品分析顾名思义,是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

竞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 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是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随着互联网的火热,现在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产品的立项筹备阶段。通过严谨高效的竞品分析,可以让产品团队对自家产品的需求把握、对市场态势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知彼知己。

真正有用的竞品分析,并不是说简单地找几个类似的产品,罗列几个功能,说几个优缺点就完了。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很多文案撰写逻辑,对比分析方法论,还有最重要的是:分析后所得到的解决思路。得到可以 落地的策略 ,才是竞品分析的意义所在。

做竞品分析之前,一定要明确:你的目的是什么?你到底需要分析什么?只有先把目的搞清楚,才知道应该重点分析什么。其次,目的决定了我们分析的侧重点是大而全,还是窄而深,当分析重心放在面上的时候,就很难突出重点,同理,大而全则很难兼顾窄而深。

简而言之,带着目的去分析,会让你分析的效率更高,也会让分析变得更有价值。

1、功能借鉴

如果某个核心功能,想要快速借鉴(抄袭)目前有着类似功能并且已经成功/成熟的产品,那么我们可以重点结关注下产品功能,比对一些需求场景、业务流程、交互体验、页面UI等。

2、产品动向

如果你是要重点研究下对方可能接下来会做些什么事,可以重点关注业务形态、产品的数据表现、功能迭代、运营方式以及销售渠道等。

3、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其实是很多初创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公司经营多年迟迟没有盈利,入不敷出。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分析分析同行产品间的产品形态、业务逻辑、运营方式和销售渠道等。

4、了解行业

如果你其实对于一个领域还没啥了解(比如刚跨行新入职的“小白”),只是想要通过几款产品的深度研究,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产品,那你可能需要进行一个完整的横向对比,但在此基础上仍然需要有侧重点。

比如想知道这个行业到底是处于发展期、成长期还是衰退期,抑或是想了解这个行业赛道上的资本青睐度等。

5、产品潜力

如果你是要看看两款或几款产品,哪一款更有前途更有潜力,或者生命力更强,那可以重点看一看行业现状、市场前景、产品形态、数据表现、功能迭代、运营方式等。

当然,以上都是举例,我们的分析目的肯定远不止这些。希望大家通过这些例子,了解到明确竞品分析目的的重要性,切忌沦为套模版。在确认好目标后,我们就可以从市场、产品、体验 3个角度展开分析。

了解了什么是竞品分析,明确了竞品分析的目的,就可以正式开始竞品分析了。可分为4个步骤:

在市场分析这个纬度,我们主要分析 行业背景、市场规模 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然后,归纳出行业目前 面临的风险 ,以及 可采取的相关对 策。另外,了解整个市场下的 用户规模或特征 ,可为后期选择竞品指引方向。

如何获取以上这些信息呢?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行业报告、行业白皮书等。比如,艾瑞咨询、易观千帆、极光大数据、亿欧智库以及199IT网等权威网站发布的一些行业报告,都极具参考价值。

如下图是关于中国短视频市场的研究报告,就是来自艾瑞咨询:

除此之外,还可以逛一逛垂直行业的相关网站,比如宠物行业的狗民网、电商行业的网经社以及一些行业论坛等等。而且百度文库里也有很多分析报告(时效性不是很强,不过作为参考还可以)。简而言之,多百度,多Google。

21 收集竞品

选择竞品的第一步,首先得收集竞品,那么收集的渠道有哪些呢,下面来展开讲:

应用市场搜索、排行榜: 通过app store、安卓应用市场搜索,这个比较司空见惯了。另外,还推荐七麦数据和酷传。根据所输入关键词,系统会自动提供一部分竞品参考。如下图,是输入关键词“拼多多”后的搜索结果。

行业报告 :推荐艾瑞咨询、极光大数据、易观千帆、亿欧智库等。

百度搜索关键词 推荐产品。如下图,是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拼多多”后的搜索结果。

其他的方法: 问朋友、朋友圈、微信群等等。逛逛行业论坛,浏览相关文章。比如36氪和虎嗅上的文章,有很多前瞻性还比较好的。还有像企查查和天眼查上面,进入相应公司后面也会有个竞品推荐,但是目测算法不太精准,看看就好。

判断是否属于竞品,主要是看三个方面:相似的市场、相似的产品功能以及相似的用户群体。如果三者同时满足,则可称之为 直接竞品 ,满足其一或者其二,则为 间接竞品或潜在竞品 。

例如:如今的抖音与微视,当年的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之间的关系都是直接竞品。而美团和高德,因和滴滴都有着相似的用户群体(见下图),都属于滴滴的潜在竞品。而当年美团推出打车和高德的顺风车,在网约车领域,明显给行业巨头滴滴增加不少压力。

至于最后到底是选直接竞品还是潜在竞品,就要看你做这个竞品分析的目的了。如果是想做比较全面的研究报告,多数情况下优先选择直接竞品。如果侧重点比较明显,也可根据具体针对的点选择潜在竞品。

在收集、整理完关于行业、市场等资料后,我们根据自己的目的确认了要分析的竞品(一般2-3个),接下来就可以做竞品之间的分析。这一块也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

想要在某个赛道杀出一条血路,产品肯定要做差异化。这个差异化一般体现在产品定位、用户定位上。

想知道竞品的产品定位,可以去官网了解,还有个最通用的方法是上百度百科查一查。也可以参考各大平台最新的行业研究报告等。 过程不重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如下是短视频赛道上的三个头部玩家抖音、微视、快手产品定位的简单罗列(来自百度百科):

抖音、微视、快手虽然都是短视频赛道的产品,但是产品定位还是有所区别。

抖音 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目标定位一二线年轻人,坚持“时尚、潮流”的定位,打造 15S 的音乐短视频社交。

微视 则是直接对标抖音,基于腾讯开放关系链的 8S 短视频分享社区。用户通过微信和QQ账号一键登录,可将拍摄的短视频同步分享到微信好友、朋友圈、QQ好友和QQ空间。

快手 是用户记录和分享生产、生活的短视频社区平台。比起前两者的潮和年轻化的定位,快手面向用户人群更广泛,创作的内容和主体也更贴近普通人生活。

由上,我整理如下结论:
简而言之,抖音,年轻与潮流,重“内容”;快手,真实接地气,重“人”。微视,重“引流”,抢占两者市场。

以下是来自企鹅智酷2018年《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中关于两大产品用户画像分析:

结合以上,可以得出:

1、抖音在 女性用户、年轻用户、高收入高学历用户以及一线城市用户 占比上高于快手,但二者并未形成明显的用户画像对立

2、两者的主要用户粮仓,依然在 非一线城市 。

其实你会发现,早期的抖音真的有和快手,做差异化竞争。两者产品定位完全不一样,也正因为此,抖音后期得以在快手的弱势区域迅猛增长。不过现如今两者正慢慢走向大众化,尤其是抖音已经瞄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内容不再那么高大上,很多偏低俗内容,以至于去年还被行政处罚。

而微视呢,更像是一个观望者,目前看来真的就只是在抢占两者市场,暂未看出明显的差异化。

以下是来自企鹅智酷2018年《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中关于抖音、快手消费者场景分析: 

结合以上,可以得出:

1、用户使用快手和抖音多用来 打发无聊时间 , 饭后与睡前的成段时间 是典型的使用场景;

2、抖音用户更爱刷 推荐 ,而快手用户刷 关注 比例更高。

梳理竞品功能架构,对于我们做一个新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对于老产品更是个优化迭代的参考。以下也是以抖音、微视、快手为例进行功能架构的简单梳理:

由三者对比可看出:

1、微视的功能最多最杂,快手最简单,抖音其次;

2、三者的核心功能,均为拍摄/发布、浏览视频。

首页视频浏览模式: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三者的浏览模式几乎一致,都采用全屏循环播放模式。快手有几点差异化:

1、右滑出现的是视频列表的缩略竖版,抖音和微视则都是进入作者主页;

2、快手在当前视频会滚动显示用户评论,单击则出现暂停图标/进度条(大于30秒的视频)

前面了解了快手的产品定位后,对于这两点差异化就很容易理解了。快手 更重视“人” ,这个“人”不仅仅是看视频的人,还有拍视频的人。所以左滑展示创作者的视频列表,弱化了视频的封面引导,即增加了作者作品的曝光率,又可以让观看者沉浸式浏览。

而抖音更 注重视频质量 ,所以想看作者其他的视频,也必须点击到作者主页,看到所有视频封面然后挑选。当然,除了这一点,与其背后运营策略肯定也是有一定关系的(主页有抖音小店,可加速作者变现)。
拍摄/发布流程对比:

依据以上 *** 作流程来总结:

1、 *** 作流程的复杂程度,抖音和微视是类似的, *** 作简单,易于上手 。快手相对来说 *** 作流程 复杂 。

2、在功能设置上,微视的特效要略多于抖音,在“美化”方面微视加入了美体特效,还有歌词字幕功能,这是微视的一大拍摄亮点。而快手的功能较多,快手有K歌功能和照片编辑视频功能,这一点是不同于抖音和微视的。      

这个部分,建议只分析核心功能的交互体验。如果想要详尽到各个模块,应该与交互设计师协作完成。

在开始之前,我们可以带着这几个问题去做:主要功能入口是否清晰明确?各入口间跳转是否会迷失?最重要的内容有没有直接展示?通过分析,看看竞品的在交互设计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是否可以做到更好。

假如:对方的产品的页面布局比我们更舒适,更受用户欢迎,那我们可以基于自己产品定位和品牌基因,考虑是否可以借鉴。

还是以抖音、微视、快手三大产品为例进行分析。

以上是抖音、微视、快手三者的主页布局(原型),通过对比可得出:

在主页上,无论是布局还是交互手势,三者都非常 趋同 。有几点明显的差异是:

1、快手的导航,采用了安卓的 MD设计规范 ,将导航放于顶部,利用抽屉导航收起其他功能。这与快手的早期用户定位有关,毕竟是主攻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用户用安卓手机偏多。遵循MD规范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2、快手左滑切换出作者的作品列表(缩略图)。这么做 用户更加沉浸 ,并且增加了创作者其他作品的曝光率。而抖音与微视,左滑转到作者主页,相当于是引导用户关注作者,增加的是创作者的曝光率,更符合其培养网红/KOL的运营理念。

3、微视把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图标放在视频底部,这个布局真的是有点迷之尴尬,非常非常 容易误点 。而且,对于习惯抖音、快手(虽然也刚优化不久)的用户来说,很不习惯。你本身就是抢人家市场来的,何必在这个地方增加用户理解成本,建议早点改成右侧。(除非微视老大觉得点赞、评论等功能并不重要,只想让用户好好看视频,沉浸在里面。)

以上只是举例分析了抖音、微视、快手三者首页的交互体验,仅供参考。实际做的过程中,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产品迭代的需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是了。

视觉设计和交互同理,如果想要详尽的分析,请与视觉设计师协作完成,他们肯定在这方面更专业。我们依然以抖音、微视、快手为例,讲一讲如何进行视觉设计的分析,先来看三者的LOGO设计对比:

抖音 的 logo 将品牌名称首字母“d”与五线谱中的音符元素融为一体,并通过故障艺术手法体现出了“抖动” 的动感姿态,再配以黑色的底色,给人一种很炫酷的感觉。 

微视 底色则以渐变色蓝红搭配中间形似”播放“的标识,传达出一种新潮的感觉。但是渐变色色调丰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这样的设计相对更加小众,不过也符合他们产品定位新潮炫酷。

快手 则以橙色为主色,加上很好识别的“摄像机”标识,给人清晰地传达出快手是一款视频软件。其次,纯色搭配,简洁明晰的设计理念更符合前几年流行的 APP 设计搭配,相对也没有后期的 APP 的更加闪亮炫酷。

页面的视觉设计对比:

由以上对比,可知:

整体来说,三者的视觉设计都做得还不错,因为前期产品定位的缘故,快手在三者中,视觉设计偏简单,不像抖音和微视高大上。而微视与抖音相比,很明显的是,微视在动效方面,比抖音用心很多;图标设计上面,给人的感觉也更加精致、统一。 

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通常我们所说的与商业模式有关的说法很多,包括运营模式、 盈利模式、B2B模式 、B2C模式、“ 鼠标加水泥”模式、广告收益模式等等,不一而足。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化的商业逻辑。用最直白的话说: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

仍然以抖音、快手为例,简单分析三者在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上的差异:

运营模式:

盈利模式:

由以上对比,可知:

1、抖音在运营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一路高歌猛进,短时间内起势。相对来说,快手的运营较佛系,尤其是前期,几乎是没有运营(CEO宿华:没有明星导向,不捧红人,做一只“隐形”的手)。2017年感受到了来自抖音的压力,才开始正式发力开始做宣传运营。

2、微视除了靠腾讯爸爸引流,最明智的举措就是与央视大型晚会进行了合作。不过,抖音也不是吃素的,侧面切入,与25家央企达成合作顺利入驻抖音。

3、盈利模式方面,快手和抖音的盈利模式几乎一样,只是快手更依赖主播的直播打赏的五五抽成,而抖音更依赖信息流广告。

4、微视在盈利模式上,对比前两者显得有点滞后。应该尚在找寻中,目前就算是接广告也只是腾讯爸爸旗下产品的广告。除此外,电商变现也正在孵化中。

下图是三者月活数据对比,抖音作为后来者,已经超越快手,成为短视频赛道的老大哥。而微视,商业模式还尚未成熟,有待摸索。

以上三个模块,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对行业进行分析、如何选择竞品、如何对竞品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一个步骤,我们需要从以上所分析的内容,得到有利于我们产品的策略或方法,包括发展战略、营销策略、迭代策略等等。

分析的方法论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 SWOT分析法 ,此外还有4P/4C理论、PEST理论(常用来分析宏观环境)、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又叫四象限分析法)等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不一样的作用。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查一查这些方法论的使用案例,或者私下交流,这里就不做过多的探讨了。

以抖音为例,针对其他两款竞品进行SWOT分析:

从以上分析,我们得到4个发展战略:

SO 战略

1、利用强力的智能算法,以及有效的运营模式优势,增强内容的质量,在短视频这个风口下,快速占领用户群,抢占市场份额

2、利用当下庞大的用户量,提高产品本身在短视频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3、利用母公司本身的资金支持,加大运营力度对产品的设计、运营及 UGC、PGC 等内容的质 量提升

4、利用目前广告商的青睐,不断尝试商业化变现方式

WO 战略     

1、在短视频风口市场,优化自身的智能推荐算法,优化用户的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用户的防流失机制,提高产品竞争力

2、建立更加贴近用户的运营架构,优化自身产品短视频流量的分发机制

3、加强 PGC 运营,建立平台,并尝试从 PGC 作者及广告商的商业化运作

4、激励更多普通人创造内容,沉淀社交关系

ST 战略

1、利用技术算法优势、运营优势,继续增加产品竞争力,从功能、运营方式等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增强产品在终端用户的影响力,给腾讯和阿里系同赛道产品制造压力

2、研发算法审核机制,规避政策风险

3、利用自身的技术运营等优势,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

WT 战略

1、优化推荐算法提高用户粘度,建立技术壁垒

2、做市场下沉,抢夺三四五线城镇用户

3、联合多流量平台,实行异业联盟政策,增强在终端的影响力

4、完善质量把控机制,防范有关政策风险 

根据产品的当下的发展阶段,选其中一个作为发展战略落地执行。实际分析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获得相应的结论。

古人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析别人的产品是为了指导自己的行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为了分析而分析, 要带着目的去分析,最后一定要总结出行动点。

最后,我将今天分享的内容整理如下,大家可以参考这些点去做竞品分析。

一定要带着问题、带着疑惑去分析。如果你想套模版,真的没必要。做竞品分析对于了解整个行业动态非常有帮助,基本上你做下来了,整个行业的玩法、规则等都会大概清楚了。然后想要用什么样的打法,就看你目标是什么了。

如图说明大数据在电商的应用已经很全面了,现在随着市场流量成本变高,流量获取困难,很多品牌方已经认识到利用数据指导业务,管理业务的重要性。

而利用大数据做竞品调研主要市场销量销额的份额、热销SKU、品牌方的定价、促销政策、投放渠道等几个维度,可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发现市场潜在机会,对比品牌间在市场的竞争力,跟自己的业务情况结合分析做出营销策略。

大数据分析关键点是对海量数据的挖掘,清理、处理,要么自己组建数据分析团队,需要一个全面的技术过硬的团队搭建还是不容易的,要么是第三方合作,购买数据报告,市场数据分析全面但是成本太高了,或者用第三方数据分析Saas软件。提供数据源可视化的观测分析、像是慢慢买、奥维云网、魔镜都是做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只是每个深耕不同行业、数据源获取的方式不一样。

通过上一小节,基本了解了面试中对于竞品和本品的问题,面试官会以什么角度问你问题,也知晓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求职者要对所求职岗位的产品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而这就需要你在求职前做好准备,充分的调研本品和竞品。避免在求职过程由于准备不充分而错过机会。
面试前的准备:对本品+竞品的调研
产品三要素
通常在对产品调研,首先会对
产品定位、产品用户和核心业务逻辑
进行研究,这是了解一款产品的最基础的,其目的是为了找到产品的根基,调性。因为不管是功能设计、流程逻辑都是围绕着产品定位、核心业务逻辑以及目标用户产生的,没有哪个功能能够脱离这三个基础:
产品定位:该产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怎么样的?
产品用户:该产品的核心用户是谁,有什么样的需求?
核心业务逻辑:该产品业务跑通的逻辑是什么?

产品三要素只是对任何一款产品的最基础的认知,也是摆脱“认识粗浅“的关键,脱离这几点的分析一定是不够客观的,所以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建议以后大家在了解一款产品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你所把玩的这款产品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寻找竞品
竞品一般我们定义为与我们所处的行业或者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产品,一般分为直接竞品、核心竞品、一般竞品、间接竞品
直接竞品:产品功能相似,目标人群重合,解决方案与技术无明显差异;
核心竞品:做得比我们好,非常有竞争力的竞品;
一般竞品:不如我的竞品;
间接竞品:产品功能形态和解决方案不同,但用户群高度重合,解决的用户需求相同,目前不构成直接的利益竞争,但未来有很大的竞争风险。
在求职面试中,重点了解直接竞品和核心竞品就好,当然如果你时间充分能了解所有的竞品当然最好,明确整个产业链上的玩家,每个玩家的特点等等,面试中这绝对是加分项!
怎么找竞品?
确定自身的产品定位,按照自身的产品定位去找匹配度比较高的竞品。
第一章22小节中,
布老师提出在体验产品时要“系列化”的体验产品,这里举一个案例帮助大家理解:

假设我们要调研跨境电商领域,A产品是
考拉海购,
考拉海购是
阿里旗下以跨境业务为主的综合型电商,
那么考拉海购的竞品有哪些呢?
首先同样是跨境电商业务的
洋码头
便是考拉海购的直接竞品,也就是上图的B产品,他们都是
综合性的跨境电商。
其次和洋码头、考拉海购有相似的产品
蜜芽,虽然都算是跨境电商,但蜜芽主打
母婴进口,
因此蜜芽和洋码头、考拉海购是类似的产品,算是
间接竞品,也就是上图的E产品
以及一些大产品的相关功能,例如天猫国际是作为天猫商城的一个子频道,业务内容同样是综合跨境电商,也就是上图的C产品功能,同样属于考拉海购的竞品。

如案例所示,我们挖掘出来了多款跨境电商的竞品,拿这些产品与要调研的A产品考拉海购去作比较,分析彼此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这样下来你对跨境电商的了解也会相对透彻一些。
因此,在调研一个产品的时候需要去“系列化”的寻找多款相同、相似的产品,然后通过对比来分析产品。
对比本品和竞品,确定优缺点
有了本品和竞品,自然就需要去对比,通过去了解竞品的产品定位、产品用户、核心业务逻辑,和本品的三要素进行对比,你会发现巨大的差别。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产品的产品定位、目标用户、和业务逻辑,你会发现非常多的信息。例如以下腾讯课堂和网易云课堂的不同定位::
腾讯课堂:
是一款由腾讯推出的,有效链接
海量名师,权威教育培训机构
和学生,旨在提供在线教育综合解决方案的在线教育类APP。注重
职业培训和考试提升,帮助万千在职者和学生解决职业上和学习上的烦恼。网易云课堂:是一款立足于实用性,与多家权威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合作的在线教育类APP;旨在通过提升学员职业技能和实用技能,帮助其度过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瓶颈问题。
你会发现腾讯课堂的定位不仅在职业培训,还有考试提升,所以对于产品本身,腾讯课堂中的课程内容要比网易云课堂广泛的多,比如考研内容就是腾讯比网易具备优势的内容。这也决定了目标用户的不同,腾讯课堂的目标用户学生数量占比要比网易云课程中学生数量占比要多很多。
总之基于这三个基础信息,还能牵引出更多的优势、劣势和不同点。
结构层:结构层将从范围层的内容转变成交互设计,结构层是信息架构,用来帮助用户理解页面当中的内容
框架层: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
表现层:感知设计,这块就是大家常说的视觉效果,由专业的UI设计师负责,如产品的配色方案、排版、风格统一,充分研究和使用用户的感知方式(嗅觉、味觉、触觉、视觉、听觉等),将产品的风格完整呈献给用户
列举一个在面试中最常见的问题:“说出你常用的一个手机app,并从pm跟用户的角度分别评价一下。”
以微信读书举例:
战略层:微信读书账号与微信打通,作为一个社交阅读软件,微信的用户量为「微信阅读」提供了很好的用户基础。
用户侧的需求:目前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丢失了阅读习惯,读书可以除了让人获得知识点的提升也可以放松心情,希望能找回的阅读习惯
产品侧:「微信阅读」解决了碎片化阅读的痛点,利用微信自带的社交属性在功能上加入社交点评、阅读排名、智能推荐等解决了阅读的爽点。
范围层:微信阅读的提供了多样的阅读方式,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也让用户更加沉浸式阅读
结构层:发现、书架、想法、我的层级清晰,功能划分明确,界面简洁大方。
框架层:底部四个页签,在「发现」页签中,可以看到朋友在阅读什么以及书籍推荐;在「书架」页签中可以查看自己加入书架的书籍,点击好友也能看到好友的书架;「想法」页签可以看到自己对文章观点的点评;「我」页签中,可以看到基础信息,如读书排名、笔记数量等。整体的页面信息区分明确结构也很清晰。
表现层: *** 作简单页面干净简单,没有过多的 *** 窗、非常适合沉浸式阅读。
以上是我喜欢「微信读书」的原因~
在真实面试过程中五要素的顺序也可以由表现层到战略层,看你的个人习惯!
当然,实际面试中,不一定要面面俱到,用户体验五要素只是给那些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学员的一个思路,对于有想法,有思考的学员还是建议以某个具体的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能体现你是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的产品经理。

线上购物的流程一般分为4个步骤:浏览商品、填写/确认购买信息、支付、收货。其中任何一个步骤的不流畅都可能导致用户停止购买行为,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PP商城、乐视商品、小米商城、苹果商城的购买流程。

用户在电商购买商品的第一步通常是浏览商品,目的性较强的用户通过搜索寻找要购买的商品,在商品较少的商城例如苹果商城,这类用户也会通过类别快速找到商品;目的性没有那么强的用户一般会在首页随意浏览或者在列表页比较同类型商品,所以在首页、列表页及类别的产品设计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用户的需求。下表列出了各页面的关键词:

当用户选购好了要购买的商品后需要填写或确认一些基本的订单信息,一般包括:收货人信息、收货地址、发票信息、支付方式、配送方式及时间选择,我们可以为登录用户保存一些不常变化的信息,如收货人信息、收货地址、发票信息。由于订单包含一些重要的信息,在填写完订单信息后最好有一个确认的 *** 作。

目前电商主流的支付方式有在线支付和货到付款,其中在线支付一般包含银联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 *** 分期等,在用户支付后应及时告知支付状态并提供后续 *** 作,若支付成功则可以选择跳转到订单页面,若支付失败应告知失败的原因、让用户可修改支付方式并再次支付,并提供支付常见问题解决方式和客服,在支付过程中如果长时间未响应,应该有取消按钮以及相关提示。

最后收货后用户可对商品进行评价晒单(一般会提供积分等奖励),或者进行退换货,在购物流程的最后步骤提供好的用户体验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留存。
PP商城在购买过程中有两次库存校验,第一次是在选择配置时会验证用户所选择的配置是否有货存,第二次是当用户填写了收货地址后验证该地区是否有货存,这两次校验其实可以合并成一步,在用户选择配置时同时选择配送的地区。在点击加入购物车/购买时就强制要求用户登录提高了用户购买门槛,目前主流的电商网站在结算时才会提示登录。

乐视商城的购买流程比较顺畅,在商品详情页中用户就可以选择配置、相关服务、商品配件套餐、配送地区、分期方式,并根据配送地区查看预计发货时间。
小米商城的购买逻辑与乐视商城基本一致,在支付失败时会跳转到常见问题页面,而乐视商城会重新打开支付页面。

苹果商城的购买流程相对比较简洁,并且在结账时除了登录还可以选择以访客身份结账,用户可根据订单号以及电子邮箱查看订单信息。

通过登录可以为用户保存一些常用信息,如收货地址、购物车、往期订单,但是对于未登录或者未注册的用户,登录这一 *** 作可能会在购买过程中增加 *** 作成本。苹果商城提供了访客身份结账方式,但这样也有一定的弊端:收货地址无法保存、只能通过电子邮件和订单号查询订单。较好的方式是在用户结算时提示登录或注册,走到结算这一步骤的用户的购买意愿较强,登录这一 *** 作不会对用户的购买行为有太大影响,目前主流的电商也都是在结算这一步提示用户登录。另外在登录时的提示可以进行优化,如告诉用户登录后可保存常用地址、更好地进行订单管理等。

加入购物车这一行为就像是在超市购物,先选择想要购买的商品,然后再一起结账;一键购买则是像在菜场买菜,在一家菜摊买完付钱后再去另一家菜摊。加入购物车更适合没有明确目的的用户,一键购买更适合有明确目标的用户,B2C电商在购买模式上更像是超市,用户可以先选购、比较商品,然后再进行下单、结算。

用户在电商平台购买的物品往往都会有配套的服务或者设备,如购买电视配套的电视架、购买手机配套的手机壳、数据线,在适当的页面将周边商品和服务推送给用户不仅可以方便用户购买,还可以提高商品销量。相关商品推荐一般出现在商品详情页和购物车。
在订单还未付款时,若用户发现订单信息有一处写错了或者不想购买订单中的某件商品了,用户的期望是可以直接修改订单,目前主要有两种修改方式,一种是在前端页面由用户自行修改,一种是打客服电话让客服修改订单信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在未付款时应该可以自行修改部分订单信息,如删除某件商品、修改收货信息。

各商城在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后的 *** 作也有所不同,苹果商城会跳转到配件选择页,并提供了查看购物袋的快捷通道,小米商城会跳转到购物车,乐视商城会 *** 出一个提示浮层,用户可选择去结算或者继续购物。此外还参考了一些国外的电商网站,在服装电商 >在产品岗的每个阶段做竞品分析的工作目标是不一样的, 竞品分析的四种打开方法:

产品新手或是行业新手以对比竞品的形式快速学习业务;

通过研究竞品的每一次大版本更新内容,预测对手发展方向和速度;

利用竞品的全模型分析来帮助策划产品;

寻找新的突破点,帮助实现产品差异化特质设计。

如何选择竞品

我们选择竞品往往需要分类选择。

竞品我理解应该分为三类:直接竞品、潜在竞品、转移性竞品。

直接竞品:这一类是大家最好理解且最常分析的竞品,就是与我们产品目标用户相同,内容相似,构成直接竞争的产品。

潜在竞品:与我们产品目标用户相似,暂时没有我们产品的功能模块,但是通过后期升级,可以加上此类模块的产品。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陌陌与微信周围的人,陌陌是一款以LBS为基础的实时通信产品,微信是以熟人社交为基础的实时通信产品,虽然产品目标不同,但很可能会由潜在竞品向直接竞品转化。

转移性竞品:目标人群具有一定共性,产品目标不同,但在特定场景下对用户使用时间形成竞争的产品。比如我们在坐地铁的这段时间里有很多选择,玩游戏、看小说、看,这期间会有一大堆产品都会成为我们产品的转移性竞品。

直接竞品

关键是通过产品流程、用户体验来分析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竞品分析的重点。竞品分析是一个重点突出小而美的分析报告,绝不要写成干涩的罗列比较功能报告。

例如:对于药物电商产品,我们选取直接竞品,阿里健康、一号药店、叮当快药在下单功能上的分析。

潜在竞品

要确定分析的趋势,而不是确定性的功能点,因为可能不同的应用根本就找不到相同的功能点,对于任何一款可以添加功能模块而演变为直接竞品的一系列产品进行分析。

例如:要分析一款药物电商类产品,它们的潜在竞品可以是看病挂号的、慢护理的等等。

产品分析

所谓产品分析,是以产品为导向的分析过程,我们最高优先级是确定一个产品,然后围绕这个产品来分析所有该产品的模块、特征、用户体验等。产品分析与竞品分析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以功能为导向,一个以产品为导向。产品分析是纵向的,所以可以对产品进行深度分析。
如何找到竞品

寻找竞品的方法其实相对成熟。

首先提取目标关键词,可以是多个;

按照提取的目标关键词,找到相应的产品;

将找到产品相互叠加比较,得到目标竞品。

就我个人工作而言,其实在认知中已经将竞品熟记在心,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不能随口说出5个竞品,要么是产品有着太大的创新,要么是工作还需继续努力。

(一)确定目的

(1)比如说,团队对我们产品里面某个功能是否需要修改犹豫不决,因此希望借助竞品分析来给这个功能是否修改提供一个依据,那么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只要找到有相关功能的竞品,然后主要对这个功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即可。

(2)又比如说,在战略层面上,团队对产品的商业模式有一些疑问,因此想通过竞品分析来拓展商业模式方面的一些思路,那么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就要从宏观上找到相关的竞品,看看它们的运作方式,了解它们的盈利点,再与它们进行对比分析。

(3)再比如说,我们对自己产品的交互设计以及视觉UI设计不够满意,领导也希望能有个改进,变得更加易用并且美观。那么从这个目的出发,我们就要找到那些交互和视觉设计都做得不错的竞品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主要从交互和视觉角度去比较分析即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画出竞品的结构图:

(2)画出竞品的用户使用流程图:

A 核心功能的用户使用路线流程比较分析:

找到我们与竞品最核心的一个或者多个(具体数量根据产品来定)的用户使用路线流程进行对比。在这个使用路线流程中,把涉及到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方式、视觉表现)等方面都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之前分析的用户评论和市场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并给出理由。

比如说,我的产品是一个听歌的app,那么对于用户来说,核心使用路线就是找到歌曲(随机找或者有目的搜索)并且听到它。那么我们就要把这个过程拉出来对竞品进行分析,竞品在这个使用路线流程中是如何设计的,这个设计包括竞品的功能设计,界面设计,视觉设计,以及使用路线路径的长短等等方面。

目的:通过对比竞品的核心功能,得出可以改进我们产品核心功能的方案,包括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达到人有我优的境界!

B 非核心功能的用户使用路线流程比较分析:

这个就是找到我们与竞品的几个非核心功能的用户使用路线流程进行对比。然后,同样把涉及到的功能和界面(交互方式、视觉表现)等方面都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之前分析的用户评论和市场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并给出理由。

比如说,还是以听歌的app为例,听歌是这个app的核心功能,那么可能“歌曲分享”或者“歌曲评论”等等就可以作为非核心功能设计,如果有用户希望分享歌曲,那么我们就要分析用户在找到歌曲并分享出去的过程中会经历哪些页面;如果有用户想评论歌曲或者查看其它用户的评论,我们就要分析用户在找到歌曲评论页面并且查看评论或者发送评论的过程中经历的事情。

目的:通过对比竞品的非核心功能,得出可以改进我们产品非核心功能的方案,包括功能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方面。同样达到人有我优的境界!

C 对方没有但是我们有的用户使用流程或者功能点分析:

由于对方没有这个用户使用流程或者功能点,那么这里最主要的分析点可以是:

a对方为什么不做这个功能,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功能与他们企业或者产品的目标是什么关系?

b我为什么做这个功能,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功能与我们企业或者产品的目标是什么关系?

c目标用户以及竞争对手是如何看待这个功能的?这个功能能不能帮我们从竞品那里抢夺用户?又或者我们会不会因为这个功能而失去用户?

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之前分析的用户评论和市场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并给出理由。

D 我们没有但是对方有的用户使用流程或者功能点分析:

对于这个方面,我们要考虑的就是我们到底需不需要加上这个功能,同样可以这么考虑:

a对方为什么做这个功能,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功能与他们企业或者产品的目标有什么关系?目标用户对这个功能是如何看待的?他们会不会这个功能选择竞品而离开我们?

b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做这个功能,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功能与我们企业或者产品的目标是什么关系?

c假如我们要做这个功能,会对我们的产品产生什么影响,是否契合我们整体的产品风格,产品目标等等?

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之前分析的用户评论和市场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自己的改进建议,并给出理由。

E 一些其他方面的分析:

上面提到的4个角度基本上已经把竞品分析重要的部分都涵盖了,那么剩下的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细节方面的分析,比如说:

a关于app设置功能的比较分析;

b关于app启动页面或者引导页面的设计;

c关于app全局交互方面的一些设计(比如说网络问题,机型适配问题,特殊情况交互说明,全局手势,退出机制,显示机制,排序机制,刷新机制,缓存机制,控件交互等等页面条件方面的设计),这里的一些比较分析可能会跟前面的核心或者非核心功能的比较分析有雷同的地方;

d关于开发了哪些平台的问题,iOS,Android等等。;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的产品目前处在什么阶段,因为不同的阶段对于竞品分析报告可以有不同的应用方式,比如说:

(1)在研究用户和功能需求的阶段:

那么可以将竞品分析作为我们即将形成的用户需求文档(如人物角色)以及产品需求文档的参考。

(2)在确定产品逻辑结构框架或者信息结构的阶段:

那么可以根据竞品分析得出的一些关于功能分析,信息架构,逻辑结构和框架等方面的结论来指导我们这个阶段的产品的逻辑结构规划。

(3)在设计产品的高保真原型图、设计效果图的阶段:

那么可以根据竞品分析得出的一些具体的设计思路和方案,为我们的产品提供思路和灵感。

(4)在产品的可用性测试阶段:

那么可以针对某一具体功能、问题做深入的对比,以此作为可用性测试结果的佐证。

(5)在产品的迭代改进阶段:

那么可以根据竞品分析得出的一些功能或者界面方面的改进思路,用来指导我们产品的改进,以此作为产品迭代的相关依据。

动态创意优化(DCO)竞品分析

动态创意优化(Dynamic Creative Optimization,简称DCO),即将广告创意素材的产品信息、文案、LOGO、背景、活动等元素任意调整、组合之后,在 同样的广告位 上进行投放时, 根据触达到的用户的特定属性及用户行为而动态展示出不同的内容和效果,是一种依托大数据的广告精准投放动态优化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广告创意更具针对性和精确性,可以显著增强广告的个性化展现效果。

 

好处:

1提高效率

投放广告时要依据广告位尺寸、素材格式等的不同制作数量繁多的创意素材。投放需求较大的广告主,尤其是产品类别较多、且需要经常举办促销活动的电商广告主需要话费大量人力物力制作。DCO可以根据初始的创意素材自动组合出不同版本、尺寸的效果图,提高工作效率。

2提升用户体验,提高转化率

DSP能做到:在对的时间对的场景下将对的广告呈现给对的人。而DCO 技术在此基础上还会针对用户个体的差异化特征、喜好等推送不同的创意组合。如售卖乐器的广告商根据用户喜爱的音乐类型推送不同的乐器;某医院在百度搜索结果中的广告文案会根据用户搜索词改变:电商类广告中的商品内容根据用户以往的购物数据改变。

3动态优化

根据不同创意画面在特定人群或特定环境下的投放效果,DCO系统实时调整素材组合,自动优化创意画面投放配比,提升曝光、互动效果,真正做到按照消费者偏好来筛选出最受欢迎的创意,汰劣留良。

竞品1-阿里妈妈智钻

创意排行榜、创意大讲堂、创意试验室,三大板块,帮助客户解决广告内容和广告表现的问题

服务目标:淘宝开店商家/个人

一.投放原理

钻展的定向就是,每个访问淘宝的访客,都会形成搜索、浏览、收藏、购买等各种行为,平台会根据这些行为给这些访客打上各种标签。如一个人在淘宝上经常购买美白面膜,那么在她的身上就会带上“美白面膜”、“女性”等标签。

在设置定向时,平台可以通过钻展系统来圈定这些已打上标签的人群,从而实现只把平台的广告创意展现给这部分访客。因此每个行为不同的人,在同一时间打开钻展的广告位,看到的广告都是不一样的。通过合理定向,把你的广告展现给你想要的人群,获得精准流量和好的广告效果。以下是两个投放流程:

店铺推广

宝贝推广

二.产品

创意排行榜

平台将历史投放数据,基于不同的资源位置和人群定向方式,以排行榜的形式把数据展现给大家,整理成相同类目优秀创意、相同营销场景优秀创意、风格相似店铺创意。它可以帮助商家直观的了解到钻展的广告环境,更加清楚自己周围的同行,甚至竞争对手的创意。

创意大讲坛

平台将通过对历史投放数据的挖掘,同时结合眼动仪测试、图像识别技术、买家行为研究、专业文献资料研究和ABtest的比对,按相同类目和相同营销场景,整理成创意设计方法、创意趋势分析以及消费者洞察。以知识的方式呈现给商家,帮助商家更好的设计创意

创意实验室:

主要解决商家在创意制作上的两大问题:

1创意千人千面,程序化广告的进化,使得广告位背后的每一个消费者变的清晰可辨,基于精准定向的广告投放,转换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用一个广告和所有消费者沟通的方式,已经开始转变为,和成千上万的消费者,进行1对1的沟通。这就催生出商家,对于创意制作的量级需求大增。

2释放制作成本,就是平台希望通过工具化,直接帮助商家多,快,好,省,批量生成创意,让商家不再为缺少专业的设计资源 *** 心。

三.优势

1 [endif]素材丰富,支持常用类目,不同营销场景

2 支持全尺寸联动和个性化编辑

3 模板不断优化,保证套用的模板有效果,主要基于以下四种技术:

·  智能模板库

平台将通过对历史投放数据挖掘、眼动仪测试和abtest的比对。以分层打散的格式,沉淀出模版的本框架。再基于创意大讲堂沉淀的专业知识,按不同营销场景、不同类目、不同风格开发模板款式,录入模版库

·  智能文案库

从历史投放数据中挖掘出,对创意效果影响明显的文案。按照主标题、副标题、利益点,以不同营销场景,进行分类提取,录入文案库。

·  智能库:

它的素材升级主要有3大来源: 1对商家自身历史投放素材的抓取;2对商家店铺详情页面的商品图抓取;3商家自主上传的素材。全部汇总到创意库。

· 智能色彩库:

包括两块内容:1主色调的自动抓取,它将解决对复杂的主色识别,目前平台已开放完成。2是对不同风格的配色模型进行开发,收入配色库中,用于自动配色。

四.解读

阿里妈妈智钻服务于淘宝(天猫)开店的客户,为其提供推广店铺和推广宝贝两种服务。投放位有移动端、PC端的淘宝、天猫,门户网站,影视网站,各垂直行业等。一旦选择了投放位则需要制作相应尺寸的创意图,为此智钻给客户提供了专业的编辑器,根据营销场景、风格、优秀模板、尺寸、构图经验来简易制作创意。此DCO围绕着购物的目的进行优化,着眼于模板,利用大数据不断筛选出最优质模板让商家直接套用。对于想要持续学习优化投放的商家,智钻提供了创意大讲坛,即以论坛文章的形式总结投放经验、创意制作技巧等,供商家学习。

借鉴意义:

1多尺寸编辑器,实时调整创意,所见即所得效果可以降低制作成本和门槛。

2以套用模板的方式直接制作创意,基于大数据技术还能不断优化模板,保证点击效果。

 

竞品2-百度霓裳

霓裳创意工具是霓裳平台旗下一款物料制作工具,无设计基础或者有快速编辑需求的用户可以通过该工具快速完成PC、移动端的物料制作。

一.功能

1物料制作

基于创意模板替换素材,简单编辑即可制作多种尺寸。另外模板也能自定义制作。

2 H5营销页面制作工具

移动端营销页面及模板制作

3程序化创意工具

基于营销卖法、创意设计、用户需求等标签体系,产出多卖法、多组合的广告创意,根据广告展示环境及用户需求展示不同创意;利用标签体系,提供前后体验一致的广告前链创意及创意落地页组合,提升广告效果。

二 解读

基于设计好的创意模板,大量版权,通过尺寸分组联动批量完成物料的制作,制作的物料尺寸可选,但一般是百度系产品下的尺寸,如网盟、凤巢、信息流推广等。

霓裳官网下有关于霓裳的 *** 作指南、常见问题解答、创意教程、物料审核的条件、创意教程等内容,可见霓裳的定位是为每一个有推广需求的客户提供的物料制作工具。百度商业服务市场有大量自营或第三方公司提供的囊括推广管理、创意制作、营销转化等内容的工具、服务、教程,是一个关于商业营销的生态,满足中小企业的推广需求。

借鉴意义:营销推广由原来的专业服务逐渐变成广告主自建,中小企业通过百度霓裳和百度商业服务两个平台可以把握广告创意、广告预算、广告效果。

 

竞品3-筷子科技

筷子科技的使命是利用大数据帮助广告主们更好地生成和推送广告,

一.产品简介

1制作管理工具

云制作工具实现多尺寸广告在线制作,自动生成多种规格广告创意;管理平台中的模板库、素材库支持一键制作创意素材,并包含素材审核、投放。

2 优化工具

根据悬停、点击、转化评判广告效果。每一个元素的效果都能够被分析,如文案、背景、插图等元素。其中优化分为 创意优化 和 创意生产 :对于一次投放活动,从不断的试错过程中得出个别性的优化结果;而创意生产是指从每一次的投放活动效果总结经验,如标签大小、位置、文案与比例、背景纯度、模特数量等。

二.合作模式

1 对接DSP,优化投放效果

案例: 与宇汇(Bridgewell)合作,打造电商橱窗

问题 :宇汇知识是台湾互联网广告业最大的DSP服务商,专注于电商产品的个人推荐以及重定向技术,拥有上百家台湾本土电商客户。传统电商重定向趋于同质化的展现方式,只是不断地把受众搜索过的,看过的产品进行展现,效果有一定提升但很快到达瓶颈,甚至在多重曝光情况下给受众带来反感,产生视觉疲劳。

解决方案 :筷销橱窗解决现有重定向难题。提供受众关注的商品,也同样保证商品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和场景有不同风格的展现。

 

2 对接广告主,为其设计创意图并优化效果

案例①:帮助玛氏巧克力优化其在淘宝的投放

玛氏巧克力通过与天猫大数据合作,充分利用电商数据做人群细分,找准目标受众,淘伙伴淘通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高质量的沟通元素,实现“千人千面”。但是多样化的内容需要高效的创意制作配合。筷子KuaiPlay云创意制作平台可以将导入的创意元素快速组合和拓展,同时适配多种尺寸

案例②:广发 *** SEM落地页优化

问题: 随着搜索词的不断调整优化,竞价机制愈发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在SEM优化之余,开始注重增加落地页的信息丰富度,或者精准匹配搜索词,以期提高落地页的转化效果。但落地页优化一直是非常困难的一块。每一次页面制作、页面审核、页面优化,都意味着花费更多的预算和精力,为成千上万个关键词都分别设计一个页面更是不可能。这点在银行业尤其明显。

解决: 筷子科技在了解了广发 *** 对核心词落地页搜索优化的需求后,将落地页内容和核心关键词进行绑定,设计出几十种同的创意组合,匹配广发 *** 的关键搜索词,通过客户的悬停、点击等反馈,实时决策创意内容,省去测试、审核时间,转化率增长超过10%,从落地页点击到开卡的比例也明显提升。而且系统后台能实时收集不同创意组合的点击率,自动决策和优化,提高点击率高的创意组合,降低点击率低的创意组合。

三.解读:

筷子公司专注于得到广告请求之后的推送优化:如何保障推送的广告的效果,即在解决“说什么”的问题。要保障广告效果需要注意两个点:1如何得到用户数据并优化算法来得到更精准的用户画像;2如何保障推送的广告形式被用户喜欢。对于第二点,筷子科技的做法是提供便捷的创意制作工具一键生成大量广告创意,并且在广告点击效果中收集数据,打造创意DMP,将创意因子解构,利用图像识别进行创意分类和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算,获得创意设计服务的洞察。核心价值在于这个过程中积累的不同的生活者对不同创意的反应的数据。如何将这部分价值最大化,用技术的手段去归纳每一个人对创意的不同偏好,是筷子科技在这个层次的技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对于舜飞公司,因为已有DSP系统,DPM系统,对于用户数据和用户画像有一定优势,下一阶段可以着眼于对于同一个广告位推送做更精准的细分,制作多个创意效果来匹配不同的用户,即使暂时没有做到筷子科技“元素”级别的优化,也可以做到精准营销。

相关资料

阿里妈妈

产品介绍:

>

电子商务竞品调研是一项重要的市场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市场上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

竞品分析的内容可以由两方面构成:客观和主观。客观即从竞争对手或市场相关产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实的情况。

此时,不需要加入任何个人的判断,应该用事实说话。主观是一种接近于用户流程模拟的结论,比如可以根据事实(或者个人情感),列出竞品或者自己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其实你在分析别人的产品的同时,实际上是走了一遍用户流程。

竞品分析报告的意义

(1)取长补短

做产品规划时,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可以学习对手的优势、避免对方的短板,尤其是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设计方面。

(2)决策参考

通过竞品分析,在制定产品战略、布局规划上为公司提供参考依据,找到公司产品合适的定位、空白的细分市场,以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

(3)趋势感知

有效的竞品分析能够帮助公司发现行业政策变化、新技术创新、新竞争对手、新的颠覆性替代品出现等,这些因素对于一个产品是否能够成功有关键性的影响。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互联网产品 | 一篇文章,教你落地竞品分析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