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第1张

1、人物简介:
刘伯承,原名刘明昭,重庆市开州人。中国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2、早年经历:
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5岁读私塾,12岁开始接受新式教育。15岁时因父病故、家庭困难,被迫辍学务农,饱尝生活艰辛,立志“拯民于水火”。
3、民主革命:
1911,刘伯承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他慨然道:“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他剪掉辫子,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信念,投入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1912年2月考入重庆蜀军政府开办的将校学堂,学习各门近代军事课程,同时熟读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吴子》等经典名著的许多章节出口能诵。在将校学堂10个月,他不但学业出众,而且以举止端正、 *** 守有持、恶习不沾闻名全校,被同学们称为军中“菩萨”。
4、土地革命:
1927年4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15军军长,7月下旬秘密转赴南昌,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同年底奉派赴苏联学习军事,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
1935年1月指挥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甩开了敌军主力,使伤亡大半、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获得了一次难得的短期休整。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等职。
5、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他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
他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的频繁“蚕食”和残酷“扫荡”。与此同时,他率部多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牢牢把紧太行山这道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使“平辽半壁山”得以免遭敌寇的蹂躏涂炭。
6、解放战争:
内战全面爆发后,兼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与邓小平指挥所部以大踏步的运动战,于1946年8月—1947年5月先后取得陇海、定陶、巨野、鄄城、滑县、巨金鱼、豫皖边、豫北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歼敌数十万,解放大片地区,挫败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有力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
7、建国之后:
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实施京沪杭会战,并亲自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分三路直出浙赣铁路,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广大地区。南京解放后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

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即约3400年前后,“禹河”(古黄河)从现七里海处入海。
商周时期(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770年),北淮淀为古黄河河口所在。
古黄河在这里停留1000年左右,公元前602年,黄河改道离去。西汉末年,海水又一次回侵,东汉后退。这里留下的一连串的泻湖在记载着黄河河床残迹,这就是现在的七里海。
据地质及考古研究,黄河泥沙堆积是宁河地区成陆的重要原因。“公元前602年迁走的商周黄河,在此入海数百年,在河口附近留下可观的沉积物,这就是覆盖在全新世海积层上的黄土层”,宁河地居海口,其南部黄土高地,就是黄河三角形冲击扇的北翼。“宁河县南部可达1至2米”。“在早期黄土层下,有一层包含有芦苇等腐殖质的黑色黏土,一般距地表3至4米,接近海拔零点,下面却是全新世海相沉积。黑色黏土厚度多在30厘米左右,麋鹿等野生动物遗骸即出土于这层土中,这是在全新世海侵后的最早地面。上覆黄土的年代,由宁河县表口的地层叠压得知,晚于距今3810±85年(牡蛎堆积),早于春秋晚期(古文化遗址),这正是商周黄河在此入海的时间”。[据《从考古学资料看天津平原发展的曲折历程》]这层黄土为黄河淤泥堆积。正是由于黄河泥沙沉积与渤海潮流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宁河地区的陆地。
春秋时代及其以前,黄河出积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肃临夏西北)“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龙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流,其流道大体与今河相同。再下过大伾山北流,穿过漳河,经今河北周曲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分道入海。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这条河最早为《禹贡》所载,故又称“禹河”。
春秋至今,两千余年,黄河下游河道多次迁徙,重大者有以下数次。
一、周宿胥口河徙
《汉书·沟洫志》寻|王莽大司空橡王横语:“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经滑台城(滑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按《水经·河水》所记,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俊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而东入渤海。
宿胥口河徙之后,禹河旧道,有时还行水,至战国中期才完全断流。
二、新莽魏郡改道
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在此以前,王莽常恐“河决为元城家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致使河道第二次大变。
魏郡河决之初,水无定槽,泛滥于平原、千乘之间,后经王景治理始得以稳定。据《水经》记载,此河大致走今濮阳南,范县北,阳谷西,莘县东,在平东,禹城西,平原东,临邑北,商河南,滨州北,利津南而入渤海。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三、北宋澶州横陇改道
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七月,河决澶州横陇塌,于汉唐旧河之北另辟一新道,史称横陇河。横陇河的流经,《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5载,“河独从横陇出,至平原分金、赤、游三河,经橡、滨之北入海。”气姚汉元《中国水利史纲要》说,“河决时弥漫而下,东北至南乐(今县)、清平(今为镇)县境,自清平再东北至德州平原(今县)分金、赤、游三河,经橡(治庆次,今惠民县)、滨(治渤海,今滨县北)之北入海。”邹逸麟《宋代黄河下游横陇北流诸道考》定此河“经今清丰、南乐,进入大名府境,大约在今馆陶、冠县一带折而东北流,经今聊城、高唐、平原一带,经京东故道之北,下游分成数股,其中赤、金、游等分支,经橡(治今惠民县)J、滨(治今滨县)二州之北入海。”今清丰六塔集以东尚有遗迹,向北经莘县韩张集(故朝城)以西,下经聊城堂邑镇、陵县县城以右,高唐、平原、惠民以左。此河道形成之初,“水流就下,所以十余年间,河未为患”,但到庆历王四年,“横陇之水,又自下流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余里”,“其后游、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淤,必决上流,终于在庆历八年发生了商胡决口改道。
四、庆历八年澶州商胡改道
宋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河决商胡埽(濮阳东北二十余里栾昌胡附近)”,改道北流,经大名(今县)、恩州(清河县西北)、冀州(冀县)、深州(深县)、瀛州(河间县)、永静军(东光)等地,至乾宁军(青县)合御河入于渤海,史称北流。后12年,即嘉桔五年(1060年),又决大名第六埽,下流“一百三十里至魏(大名)、恩、德、博之境曰四界首河,”再下合笃马河(今马颊河)由无棣入海,时称二股河,也称东流。东流与北流并存了近40年,且互为开闭,直至元符二年(1099年)六月末河决内黄口之后,东流遂绝。商胡改道,也是一次大改道,北流河道已移在西汉屯氏别河和张甲河以西,其下游与禹河主流已十分逼近。
五、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改道
建炎二年(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黄河下游河道,从此又一大变。杜充决河的地点,史无明文,《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定在滑县上流的李固渡(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决口以下,河水东流,经今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再东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此后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迁徙的范围,主要在今豫北、鲁西南和豫东地区。此次决河改道,使黄河由合御河入海一变而为合泗入淮,长时期由淮河入海。
六、南宋蒙古军决黄河寸金淀改道
南宋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军“决黄河寸金淀之水以灌宋军”,黄河河道又一次较大的变化。寸金淀在今延津县脖城东偏北三十里的滑县境内。决河之水南流,经封丘西、开封东入陈留县(今开封县陈留镇)境,以下“分而为三,杞居其中。”杞县“城之北面为水所坦,遂为大河之道,乃于故城北二里,河水北岸,筑新城置县,继又修故城,号南杞县"。“大河流于二城之间,其一流于新城之北郭帷河中,其一在故城之南东流”。新城北一支夺滩河由帷州、宁陵、归德至夏邑,以下分流经糠水至宿迁合酒和经作水故道至酒州入淮。中间一支为主流,由新旧杞县城之间南流入涡,经鹿邑、毫州、蒙城至怀远入淮。旧城南一支,经太康、陈州入颖,经颖州、颖上入淮,同时也分流入涡。后因归德、太康二地要求,“相次堙塞南北二汊,遂使三河之水合而为一”,全由涡河入淮。此河行水60余年,到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河决杞县蒲口,沿旧河东流合泗入淮为止。
七、明洪武至嘉靖间河道变迁型
明初黄河,经河南荥泽、原武、开封,“自商、虞而下,由丁家道口抵韩家道口、赵家圈、石将军庙、两河口,出小浮桥下二洪”,经宿迁南流入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决原武黑羊山,“东经开封城北五里,又东南由陈州、项城、太和、颜上,东至寿州正阳镇全入于淮。曹、单间贾鲁所治的旧河遂淤,主流徙经今西华、淮阳间入颖河,由颖河经颖上入淮。
正统十三年(1448年),河先决新乡八柳树,“漫曹、濮,抵东昌,冲张秋,溃寿张沙湾,坏运道,东入海”。后又决荥泽孙家渡口,“漫流于原武,抵开封、祥符、扶沟、通许、洧川、尉氏、临颖、郾城、陈州、商水、西华、项城、太和”,沿颜水入淮。二河分流之初,北河势大,故沙湾屡塞不成;景泰四年(1453年)以后,南河水势渐盛,“原武、西华皆迁县治以避水气时为便利清运,纳河南御史张澜的建议,自八柳树以东挑挖一河以接旧道,"灌徐、吕"。
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塞沙湾,黄河主流复回开封以北,沿归、徐一路旧道,经宿迁、淮阴入淮。弘治二年(1489年)以后,白昂、刘大夏采取“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方策,一再疏浚孙家渡旧河,分杀下流水势。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南岸故道尽塞”,“全河尽出徐、郊,夺入淮泗”,至隆庆六年(1572年),“南岸续筑旧堤,绝南射之路,”进一步使河道得以稳定。此后,黄河归为一槽,由开封、兰阳、归德、虞城,下徐、邳入淮,一直维持了280余年。
八、清咸丰铜瓦厢改道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十九日,兰阳铜瓦厢三堡下无工堤段溃决,工二十日全河夺溜。
铜瓦厢决口后,溃水折向东北,至长垣分而为三,一由赵王河东注,一经东明之北,一经东明县之南,三河至张秋汇穿运河,人山东大清河。当时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军,无暇塞治,文宗谕示:“现值军务未平,饷糈不继,一时断难兴筑,……所有兰阳漫口,即可暂行缓堵”。黄河自此改道东北经今长垣、濮阳、范县、台前入山东,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
九、民国27年郑州花园口决河南徙
民国27年(193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进攻,派军队扒决黄河。6月5日,先将中牟县赵口河堤掘开,因过水甚小,又另掘郑州花园口堤。9日花园口河堤掘开过水。后三日,大河盛涨,“洪水滔滔而下,将所掘堤口冲宽至百余米”。大部河水由贾鲁河入颜河,由顾河入淮;少部分由涡河入淮。至民国36年(1947年)3月15日堵复花园口决口,大河复回故道。

农民阶级为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而进行的战争。亦称农民起义战争。它是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反抗封建统治的最高斗争形式,是封建社会主要战争类型之一,对封建社会历史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物。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土地兼并的日趋激烈和赋税徭役的增加,不断激起农民的反抗斗争。这种斗争的最高形式,表现为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农民战争。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斗争日益加剧,农民战争越发频繁,规模越发扩大。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中,爆发过数百次农民起义战争。中世纪的欧洲也先后多次爆发农民起义战争。农民战争对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在历次农民战争中,封建王朝的统治机构或被削弱或被摧毁,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封建地主被镇压或逃亡,一些豪门贵族兼并的大量土地重新回到农民手中,从而使社会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新的封建统治阶级慑于农民起义战争的强大威力,害怕重新爆发农民起义战争,被迫实行若干改良和让步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使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但是,由于还没有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生产关系,没有新的阶级力量和先进的政党,农民起义战争大多被封建地主阶级镇压下去,有的则被封建地主和贵族所利用,成为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
农民战争或者农民起义多数带有局限性,从陈胜吴广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偏安一隅,我们都不难看出他们的本身用意,要么就是取代王侯将相,要么就是建立一个自己作为特权阶级的封建政权,其本质目的都是成为”肉食者“。所以农民战争或农民起义带有本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起义
01:秦------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
陈胜、吴广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一次农民大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起义掀起了反秦的浪潮,继起的起义军最终推翻了秦的统治。 搜索
农民军打击了地主阶级,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农民武装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
02:秦------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项羽以劣势兵力勇猛进攻,成功地实施分割、围歼和截击,取得了巨鹿之战的重大胜利。其破釜沉舟的精神,为历代兵家所赞许。刘邦以少量兵力避实就虚,乘隙西进,直趋咸阳,表现了作战指导的灵活性。灭秦战争的胜利,完成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使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推翻封建王朝的先例。
03:西汉----赤眉绿林农民起义战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王匡、王凤领导绿林军艰苦奋斗,直接推翻了王莽的复古反动政权,沉重地打击了豪强地主的腐朽势力,使大批奴隶、农民得到解放,缓和了土地高度集中和大批农民沦为奴隶的社会矛盾,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王匡、王凤对于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地主阶级野心家的斗争不够坚决,不够得力,使刘玄、刘秀等人得以私篡权,达到他们利用农民战争作为改朝换代的工具的目的,这个历史教训应当引以为鉴。
04:东汉----黄巾农民起义战争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之祸,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比起秦末、西汉末两次起义,这是一次有周密计划、有长期准备、有明确目标的农民起义。同时,这次起义不再利用某些统治者的旗号,而是公开提出“黄天当立”的口号,表明了农民起义有了新的发展。这表明,起义更缜密,因为大部分为农民,极大的动摇了顽固派的利益,以杨维旭为代表的富人便支持政府,抗压黄巾军
05:两晋----杜弢起义
永嘉年间,巴蜀流民分布在荆、湘之间,屡为官吏、土民所侵害。永嘉五年春,晋湘州刺史荀眺欲以造反罪杀尽流民,流民四、五万家被迫起义反晋,共推蜀中才子,时任晋醴陵令的杜弢为首领。杜弢自称梁、益二州牧,领湘州刺史。四月,杜弢起义军攻长沙(今属湖南)。五月,荀眺弃城逃奔广州,被起义军擒获。后伪降于征南将军山简,任广汉太守,击毙率众来攻的湘州郭察,南破零陵(今属湖南)、桂阳(今湖南郴州),东攻武昌(今湖北鄂州),杀晋官吏甚众。
06:两晋----孙恩起义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对东晋门阀士族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07:南北朝--赵广起义
宋元嘉九年(432年)七月至次年九月,蜀人赵广等举兵起义反宋失败的作战。
08:南北朝--盖吴起义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至次年八月,卢水胡(匈奴的一支)人盖吴聚众反魏的起义。由于缺乏有力的作战指导。东冲西突,未能占据有利阵地以作进退的屏障;义军兵力分散,河东、河西两路主力未能及时联合,使魏军得以各个击破。
09:南北朝--破六韩拔陵起义
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北魏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起义。破六韩拔陵等六镇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并引发了后来的关陇莫折大提起义和河北杜洛周起义。
10:南北朝--莫折大提起义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至六年,羌人莫折大提领导关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地区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统治的起义。后莫折念生被部将所杀,其部众或散,或归附其它义军。起义失败。
11:南北朝--杜洛周起义
杜洛周起义,发生在北魏孝昌元年(525年),北魏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西北)人杜洛周聚众反对北魏统治的起义。是年八月,北魏柔玄镇人杜洛周于上谷(今河北怀来)聚众起义,改年号真王。义军攻陷附近郡县。当时,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人高欢、尉景等都响应杜洛周。最终,杜洛周被另支义军首领葛荣所杀,部众归入葛荣麾
12:南北朝--鲜于修礼、葛荣起义
明帝孝昌二年(526),杜洛周起义,鲜于修礼率降户反于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建元鲁兴。六镇兵民响应。与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民杜洛周配合,众至十万。他率众多击溃前来五鹿(河北大东名)镇压的北魏大都督长孙稚与河间王元琛军,进围瀛、定二州。八月,为部将元洪业所杀,葛荣杀洪业。统率修礼余部。
13:隋------瓦岗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逸,荒废朝政,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611年,震动全国、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寨(今滑县瓦岗寨乡一带,有著名的瓦岗寨四十六友,农民大起义就这样暴发了。公元613年,韦城人翟让便带领一支起义军在此举兵兴事,号称瓦岗军。
瓦岗军战果的不断扩大,内部也逐渐出现了分裂,不久,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李密率残部投唐。轰轰烈烈的瓦岗寨农民起义至此失败。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使腐朽的隋王朝灰飞烟灭,为唐王朝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隋末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瓦岗军的作用不可忽略。
14:隋------窦建德起义
隋大业八年(612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在隋末农民起义中,窦建德及其部属刘黑闼率领河北义军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进行的反隋和反唐斗争。七月十一日(即公元621年8月2日),窦建德于长安遇害,时年49岁。十九日,余部推窦建德部下刘黑闼接过义军大旗,继续着反唐的事业武德六年(623年)失败。
15:唐------唐中期西原人民起义
西原是我国古代僮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唐初,朝廷在这里设置西原州、领罗和、古林和罗淡三县。州县官由当地原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向唐廷纳质供赋。安史之乱时,唐王朝强行征发岭南地区丁壮,命其自备资粮参与平叛。天宝十五载(756年),由岭南丁壮等组成的唐军,在叶县(今属河南)与安禄山叛军交战,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至岭南,西原人民怨愤不已。遂于至德初(756年),在黄乾曜等领导下,与陆州(治乌雷,今广西合浦西南)等地少数民族联合反唐,队伍达20万人,并建立了政权。但因有些首领对唐王朝剿抚兼施手段缺乏深刻认识,上当被招安,使义军受到损失。
16:唐------袁晁起义
袁晁起义是唐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但义军一哄而起,未经必要军事训练,缺乏实战经验。面临“中兴名将”李光弼麾下的精兵悍将,双方实力悬殊,又与官军硬拼,因此迅即败亡。
17:唐------方清、陈庄起义
唐永泰元年(765年)至次年五月,苏州(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土豪(一说豪士)方清和陈庄领导的农民起义。二年五月十七日,官军攻破义军坚守的歙州石埭城,方清牺牲,陈庄等255万人在乌石山投降。
18:唐------裘甫起义
唐大中十三年(唐宣宗已去世)(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在江南东道的浙东一带,发生了以裘甫为首领的农民起义,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参见唐末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裘甫率义军反唐,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奏,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的序幕。以失败告终。
19:唐------庞勋起义
唐咸通六年(865年),唐懿宗派兵征南诏,下令在徐、泗地区(今江苏徐州、安徽泗县地区)募兵两千人,开赴邕州,其中分出八百人戍守桂林,约定三年期满后即调回原籍。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一再食言背约,戍兵在桂林防守六年,仍无还乡希望。戍兵苦于兵役,群情激愤,公推粮科判官庞勋为首起兵,哗变北还。庞勋率领数百人,历尽艰苦,由桂林、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到达徐州。在徐州,树起农民起义的旗帜,后庞勋在安徽宿州战死牺牲,起义失败。
20:唐------王仙芝起义
王仙芝起义是指从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初至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在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人王仙芝领导下发动一场反抗唐朝黑暗残暴统治的农民起义。王仙芝起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极大地打击了唐朝封建政府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向前发展,影响深远,其后续的黄巢起义更是迫使唐朝政府退随到了四川,直接打击了封建最高统治者。
21:唐------黄巢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或称为黄巢之乱,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22:唐------阡能起义
唐中和二年(882年)三月,邛州(今四川邛崃)牙官(或言为安仁土豪)阡能因公事误期,逃避唐朝残酷的刑法,聚众发动起义。阡能起义直接打击了唐王朝的大本营,极大地支援了黄巢大齐军的反唐斗争,在唐末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3:宋------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初的农民起义。公元993年,王小波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西)发动起义,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24:宋------宋江起义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又名梁山泺)起义,率众攻打河朔、京东东路(治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转战青州、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间,攻陷十余州县城池。十二月,徽宗纳亳州知州侯蒙建议,招安宋江,未成,再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征讨。宋江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攻取淮阳军(治下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古邳镇东),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西南海州区)。五月,宋江率众登岸后,遭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船只被焚,宋江战败被俘,起义失败。
有宋三百多年,农民起义大大小小有数百次之多,宋江起义只是其中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一次。但因南宋时编印出版了《宣和遗事》,把宋江起义史事演义化、故事化;明初又出现《水浒传》,将宋江起义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感人,因而使这次本来规模与影响都较小的农民起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民间,以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更被记录教材等教育书籍,在学生之间口口传颂。在现代有时也把在生活中对腐朽生活反抗等运动,叫做宋江起义。
25:宋------方腊起义
北宋末的一次农民起义。宋徽宗赵佶时,歙州(今安徽歙县)贫苦农民方腊(方十三)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宣和二年二十四日,宋军发动总攻。义军腹背受敌,奋起抵抗,七万多人壮烈牺牲。方腊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英勇就义。
26:宋------八字军抗金起义
南宋初河北﹑河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金义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王彦率抗金部队入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或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其后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馀万﹐多次击败金兵。其中一万多人后由王彦率领南下﹐受宗泽等人节制﹐抗击金兵﹐屡建战功
27:宋------红巾军抗金起义
红巾军,又称作红军,是南宋末年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武装力量,该事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故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因红巾军战时集中,散时隐匿于平民中,故金军每次出击皆无所获,常妄杀平民以泄愤。而红巾军却愈益壮大,成为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义军之一。
28:宋------邵兴抗金起义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亡于金后,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人民拒绝降金,遂聚众起义,结寨自保。建炎元年五月,金军大举攻掠中原,完颜娄室率军攻克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继而转兵攻解、绛、慈、隰(今山西新绛、吉县、隰县)等州。解州义军在邵兴(后改名邵隆)率领下,于神稷山屡败金军后,金将完颜活女自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执邵兴弟于阵前,迫邵兴降,邵兴不顾,饮恨死战,大破金军。二年三月,闻李彦仙夺取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乃率众5000人往归,屯驻三门(今陕西澄城西北三门村),受命统领河北忠义军马。旋出兵攻取安邑、芮城(今属山西)、正平(今山西新绛)等地。七月,完颜娄室复遣兵攻解州,邵兴率领忠义军于朱家山与金军苦战3日,再次击败金军。
29:宋------钟相、杨幺起义
钟相杨幺起义指的是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公元1130—1135年),在南宋农民起义战争中,湖南义军首领钟相、杨么等率众于洞庭湖区连年抗击南宋官军围剿的战争。在岳飞招降政策下诱惑,义军大首领杨钦、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相继出降,惟杨幺、夏诚等仍据寨自固。岳飞知湖深莫测,乃纳杨钦献策,遣人开闸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并于湖面散放青草,以破义军车船优势。后以杨钦为向导,进围杨幺水寨。杨幺率水军出战,因水浅,车船机轮又被草缠住,滞不能行,被官军击败,各个水寨或降或破,至此,前后相继6年之久的湖南农民起义被镇压。
30:宋------魏胜抗金起义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金正隆六年至大定四年,1161—1164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宋忠义军将领魏胜率部据海州(治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抗击金军进攻的作战。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城邑防御战的典型战例。魏胜知兵善战,能攻善守,率领忠义军攻占并坚守海州数年,巧施疑兵,屡败金军。所制如意战车、炮车,为金军所惧,打击并牵制了金军南下进攻的计划。
31:宋------红袄巾抗金起义
金朝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和民族压迫激起山东省中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山东人民被迫走上武装反抗道路。其中规模最大、时问最长的是红袄军起义。红袄军起义爆发于金大安三年(1211),红袄军大本营设在马亓山。起义最终以济南城破失守,李全之子李檀兵败被杀告终。
32元------元末农民起义
元末农民起义是指元顺帝至正十一年至至正二十七年(1351—1367年)九月,中国元朝农民进行的反抗并推翻元封建王朝的武装斗争。朱元璋趁元军疲于对付北方红巾军,无暇南顾之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采取先西后东,先强后弱的战略,在具体作战中,稳步推进,集中优势兵力,先剪枝叶,然后动摇其根本,从而削平群雄统一了江南,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元末农民起义著名的口号只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个口号和黄巾起义一样,用迷信来反抗专制。
33:明------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三月至天顺五年(1461年)正月,贵州、湖广以苗族、布衣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为反抗明朝政府繁重兵役和苛刻剥削而举行的大规模武装起义。起义因遭到众多官军镇压跌入低潮,然而,湖广、贵州各地少数民族人民不畏强暴,继续同明朝官军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34:明------刘六刘七起义
刘六和刘七最初是劫富济贫,被称为“响马盗”,他们于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在霸州发动起义,数千农民响应。次年,起义军由河北攻入山东,以后又由山东回攻京畿。起义军纪律严明,不妄杀人,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到数万人。
起义前后持续三年,转战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湖广等广大地区,所过之处,深得人民拥护。两支起义军之间缺少密切配合,长期流动作战,被明军各个击破而失败。
35:明------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是爆发于明末的一场农民战争。从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至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张献忠等部农民军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游击流动作战到运动流动作战,终于推翻明朝的战争。
明朝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天灾人祸不断发生。明末因为皇太极在边外的威胁,明政府被迫削去驿站,无数人家破人亡,陕西又逢旱灾,人民无法生活。明末农民起义首先爆发于陕北。这儿土地贫瘠,生产落后,赋税和徭役严重,加之连年发生灾荒,所以率先引起农民起义。这场起义直至清顺治年间才基本结束,被称为明末农民起义
36:清------古州苗民起义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二月至乾隆元年(1736年)五月,古州(治今贵州榕江县)苗民在包利领导下,反抗朝廷剥削压迫之武装起义。六月至九月,张广泗回军清江、台拱、凯里、清平、黄平、施秉等地,大肆搜剿苗寨,数万苗众惨遭屠杀,一场声势浩大的苗民起义,终被镇压。
37:清------白莲教起义
川楚白莲教起义,亦有人称之为川楚教乱(1795年-1804年),指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政府的事件。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教徒。始爆发于川楚陕边境地区,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这次大规模战乱耗费了清朝政府十六省的数十万军队,并导致十余名提督、总兵等高级武官及副将以下400余名中级武官阵亡。据统计,清朝前后投入超过两亿两白银,相当国库五年财政收入,使国库为之一空。川楚教乱标志着清朝走向衰落的开始。
38:清------天理教暴动
天理教武装暴动虽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暴动,但因以“杀害官兵,以应劫数”及“若要吃白面,除非林清坐了殿”等口号来作动员,群众基础不广泛,不牢固,缺乏斗争准备,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加以交战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失败在所难免。此次暴动以不足百人之京畿低层劳动群众,竟敢冒险“直犯禁阙”,试图夺权,确如嘉庆帝在《遇变罪己诏》中所说,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对封建统治者是一次沉重打击。
39:清------捻军起义
十九世纪中叶,在广阔的淮北大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捻军起义。捻,是从捻绳的意思而来的,就是合起几股为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的意思。爆发于皖北地区的捻军起义战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捻军在长期抗清作战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者政治目光短浅,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后期又将军力分为两支,作战指导盲动,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全军覆没。为此后1911年的武昌起义提供的宝贵的经验。
40:清------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其意义在于:推动历史的发展,改变生产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种说法是农民起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

梁山泊历史考证
一、
梁山泊,文献也作梁山泺,是《水浒》赖以展开的主要场景。
小说描写道:“济州管下的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里”,“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芦苇水港”,“须用船去,方才渡得到那里”。
梁山泊因《水浒》而驰名中外,但这部名著拍摄电视剧时,因水泊已经干涸,便不得不借助无锡太湖的湖光水色。那么,历史上的梁山泊究竟风貌如何呢?
梁山原名良山,据说因西汉梁孝王曾在这里打猎,故而改称梁山。梁山以南原是大野泽旧地,其北则与黄河下游平原相连。五代后晋开运元年(944),黄河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决口,河水东漫数百里,积水环绕着梁山成为巨大的湖泊。
北宋天禧三年(1019),黄河再次在滑州决口,水泊面积继续扩大。庆历七年(1047)韩琦出知郓州,路过梁山泊,有诗写水乡泽国的浩淼,与小说的叙述已能相互印证:
巨泽渺无际,齐船度日撑。 渔人骇铙吹,水鸟背旗旌。
蒲密遮如港,山遥势如彭。 不知莲芰里,白昼苦蚊虻。
熙宁十年(1077)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再度决口,注入梁山泊,湖水面积达到了最盛期。当时,梁山泊的生态环境十分和谐,荷花满望,渔歌和唱。苏辙令路过当地,恍然有置身江南的感觉,写下了一组《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的绝句。后人一读之下,也不难想见那时的风光: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其一)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其二)
然而,据《邵氏闻见后录》说,其时恰逢王安石变法,急功近利,有个小人趋炎附势,迎合道:“把梁山泊八百里湖水放掉,建成农田,那获利可就大了。”安石见他尽出馊主意,一笑之后,慢悠悠地说:“这个办法好倒是好,不过,那放掉的水哪里安顿呢?”在座的刘攽讽刺道:“在旁边再凿一个八百里的湖,不就得了!”有人以为这是反变法派编造的政治笑话,但这一动议似乎不是空穴来风。苏辙还写了一首《梁山泊》诗,自注指出“时议者将干此泊以种菽麦”,诗中表达了他道听途说后的担忧:
近通沂泗麻盐熟,远控江淮粳稻秋。
粗免尘泥污车脚,莫嫌菱蔓绕船头。
谋夫欲就桑田变,客意终便画舫游。
愁思锦江千万里,渔蓑空向梦中求。
可见,那个故事还是有相当的真实性,而梁山泊在熙宁河决以后方圆达八百里更是无可怀疑的,小说的记载并非齐东野语。
二、
在山东平原上,有这么大的湖泊,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当然不小。莲藕是这里主要的出产。早在大中祥符九年(1016),当地粮食歉收,“梁山泊生藕根蒲穗,民掘捣为麺,颇济乏馁”,赖此渡过了灾年。而据苏颂说,每年夏季,梁山泊都出产大量莲子,仅运达曹门外的就有百来车,“锤取莲子,货与莲子行”。如果在平常年景,正如刘跂在《梁山泊分韵》诗里所说,“从今鱼易得,居与水相通”,“饱有雕胡饭,香无锦带羹”,梁山泊贡献了丰美的谷米和鱼鲜,济州、郓州的农民也都“赖其蒲鱼之利”。而官府则“立租算船纳直”,即按船只交纳租税,若有违犯,就以盗贼论处。徽宗末年,李光在一个剳子里指出,设立不久的西城所对梁山泊周围的京东地区加强了搜括勒索:“蒲鱼荷茨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泺傍之人无所衣食,强者结集为寇盗,弱者转徙于沟壑”,一针见血地揭出了梁山泊“寇盗”不绝的深层原因, 北宋晚年,梁山泊一向被视为“盗贼”的渊薮。元祐元年(1086)前后,有个叫做黄麻胡的在这里闹事,芦苇荡成了他的保护屏障,即便县老爷派人竖起长梯以“窥蒲苇间”,也久剿无效。蒲宗孟出知郓州,禁止当地人乘小船出入水泊,以绝其粮食,这才迫使这些啸聚者散伙。然后,他严刑峻法,即便小偷小摸,也斫断其足筋。这样,“盗贼”虽然消声匿迹,“而所杀不可胜计”。不久,这里又成渔者盗窟,崇宁四年(1105),许几任知州,命渔民十人为一保,结队晨出夕归,否则一经告发,就穷治严惩。任谅任京东提刑,当地渔民“习为盗”,他先采取保伍之法,在编入名籍的渔船上刻以记号,否则不准入水泊;再划分濒湖各县的治安区域,案发,督吏搜捕,“莫敢不尽力,迹无所容”。 据《夷坚志·蔡侍郎》说,蔡居厚知郓州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蔡居厚是政和八年(1118)由郓州卸任的,杀降还要早于这年,有人认为他杀的就是宋江等人,根据似乎不足,因为宋江受招安已是宣和元年。包括杀降在内的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只要社会基本矛盾不解决,梁山泊的“盗贼”问题也只会愈演愈烈。果不其然,大约在蔡居厚杀降的一二年后,宋江便在这里演出了威武雄壮的活剧。
三、
宋江离开水泊数年以后,金兵便南下攻宋,梁山泊渔民张荣在当地聚舟数百,不时出击金军。据《金史》记载,金将斜卯阿里先破“船万余于梁山泊”,赤盏辉又“于梁山泊获舟数千”,金人所说的破获战船数或有夸大,但这里曾是拥有可观战船的抗金山水寨,则是事实。其后,金朝控制了水泊,一度还将其作为打造南侵战船的基地。但因其地芦苇丛生,水域浩阔,易于逃匿,难以捕捉,南宋初年一直是反抗者随扑随起的根据地。 后来黄河回复故道,梁山泊逐渐萎缩。正隆六年(1161),金主完颜亮攻宋的战船经过这里,便因水涸而进退维谷。据大定二十一年(1181)的记载,这里多已涸为陆地,当地农民“恣意种之”,官府也忙着把开垦地都籍没为官田,准备安置屯田。当地农民“惧征其租,逃者甚众”,官府只得下令“招复梁山泺流民,官给以田”。 梁山泊干涸进程在元武宗以后中断。由于黄河堤防失修,河水经常溃决,水往低处流,便再度汇聚梁山泊。贡奎生活在元仁宗时代,所见梁山泊风光已是“积水平芜渺没间,夕阳渔市网如山”,渔业重新成为当地百姓谋生的主要手段。至治三年(1323)前后,袁桷有诗写梁山泊,其烟波浩渺似乎与韩琦所见不下上下:
大野潴东原,狂澜陋左里。 交流千寻峰,会合百谷水。
量深恣包藏,神静莫比拟。 碧澜渺无津,绿树失其涘。
扬帆鸟东西,击楫鸥没起。
袁桷还有一首《梁山泺》诗说:
千顷芙蕖送我船,碧香红影弄娟娟。 梁山风景能消得,不到西湖却十年。
一望无际的梁山泊荷花,几乎与苏辙所见毫无二致,令他回想起西湖荷花别样红。十年以后,著名词人萨都剌因公北上,舟至梁山泊,风雨大至,不能开航,只得暂泊芦苇中,他“折芦一叶,题诗其上”,有句云“满泺荷花开欲遍,客程五月过梁山”。可见,荷花、芦苇已经成为梁山泊的标志性景物。 梁山泊的这种规模,在元末依旧不改。胡翰北游,所见仍是“浩荡无端倪,飘风向帆集”的景象。元杂剧有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其中说到“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文秀是东平府人,梁山泊即在东平境内,八百里之说,在他应是旧闻和亲见兼而有之的。
施耐庵生活在元明之际,或许也目睹过八百里梁山泊的雄姿,故而能把水泊梁山摹绘得那么有声有色。 入明以后,梁山泊陆地化趋势加快,到景泰元年(1450)前后,方圆仅剩八十里左右了。景泰六年,明代对黄河沙湾决口进行了较彻底的整治,遂使余下的八十里湖水也涸为平陆。清修地方志时,仅余十里上下,以至颇有人以为《水浒》所叙八百里水泊在张大其辞。
自从《水浒传》传世,梁山泊简直成了造反民众的一方圣地。据《明史》记载,直到崇祯十四年(1641),还有“大盗李青山众数万,据梁山泺”,派部控扼漕运通道,“截漕舟,大焚掠”。无独有偶,这次反叛也发生在王朝末世,李青也自称“非乱也”。联系上一年山东大饥荒,李青手下那数万民众应该是又一次逼上梁山的。这不禁让人想起元代陆友在《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的诗句:
我尝舟过梁山泺,春水方生何渺漠。 或云此是石碣村,至今闻之犹褫魄。
对那些把人民逼入死地的统治者来说,梁山泊,让他们时时感到丧魂落魄,心惊胆裂。

请参考以下具体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
二画
七星关——①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为诸葛亮祭旗处。②即望星关,今四川茂汶西南。
七盘关——在今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间的七盘岭上。
七闽——指今福建。古指今福建和浙南少数民族地区。
八闽——宋分福建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故后以八闽为福建的别称。
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西。
八百媳妇——在今缅甸掸邦东部。
九江——①今九江市。②明清府名,治德化(今九扛)。⑧秦汉郡。秦治寿春(今寿县),辖今豫皖淮南、鄂东一部分及江西省。汉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 地区。魏为淮南郡。
九原——秦郡,治九原(今包头西),辖后套及伊克昭盟北部地。秦末为匈奴所
三画
三川——秦郡,韩始置,秦治雒阳(今洛阳市东北),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的伊、洛水流域等地。汉改河南郡。
三户——①古楚地,今河南淅川西北。②古渡口,今河北磁县西南古漳水上。
三关——宋与契丹分界的三关指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益津关(今霸县)、瓦桥关(今雄县),一说无淤口关,为草桥关(今高阳东)。
三元里——在广州市北。
三受降城——唐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筑,均在河套的黄河北岸,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中受降城在今包头西,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南。
三佛齐——即室利佛逝国,7—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古国。
于阗——西域古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唐军镇名,在今和田西南。
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
下邳——①古县名。秦在今江苏睢宁西北。金移睢宁西北古邳镇。明废。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相——古县名,今江苏宿迁西南,北齐废。
下蔡——今安徽风台。春秋时名州来。秦置县,明废。
下港——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一带的古国。十六世纪时国势很盛。
大宁卫——明初置,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地。旋改北平行都司。永乐仍称大宁卫,移治保定。
大名府——五代后汉置,治今河北大名东。明移今大名。
大兴城——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
大都——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大梁——古魏都,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当时黄河离城很远,今开封以北的封丘、延津、原阳等县均在南岸。
大仪镇——今江苏仪征东北,韩世忠破金兵处。
大非川一一在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以西的布哈河。唐薛仁贵等在此为吐蕃所败。
大金川——大金川即大渡河上游,在川西北。清土司治所在今四川金川。改土归流后属美诺厅。1936年置靖化县,1953年改大金县,1960年改金川县。
大沫崮——山名,今山东费县西南。
大泽乡—一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
大昭寺—一在西藏拉萨中心。七世纪建。
大胜关——①在河南罗山县南。②南京西南大城港,朱元璋破陈友谅后,改为大胜港,在此置关。
大庾岭——五岭(湘赣与粤桂间的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之一,汉武帝时庾将军在此筑城,故名。又名梅岭。唐张九龄、宋蔡挺、蔡抗都曾修筑道路。
大雁塔——在陕西西安市南大慈恩寺内。652年唐玄奘建,原五层,武则天时增至十层,今存七层,高64米。
大震关——在今甘肃清水县东陇山东坡。唐中叶以后为防御吐蕃的要地。
大泥——今泰国南部北大年港一带古国,明人纪载常见。
大宛——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国都贵山城,在今卡散赛。
大食——唐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原语为波斯一部族名称。
大秦——亦作犁轩。汉称罗马为大秦。
大夏——即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脱离塞琉西王国独立。公元前130年左右为大月氏所据。后为阿拉伯人所并。
大西洋国——明人指葡萄牙。
大吕宋国——清初称西班牙为大吕宋,菲律宾的吕宋岛为小吕宋。
万年——古县名,汉置,与栎阳同城而治,在今陕西临潼北。北周移治长安城中,在今西安市西北。隋造大兴城,万年亦随之而移,在今西安市。
万里桥——在今四川成都南锦江上。
万里长沙——古指我国南海诸岛中一些岛群。又“万里石塘”、“万里石床”,意亦相同。
弋阳——今河南潢川西。三国至隋唐有弋阳郡、弋阳县。
上元——唐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为上元县。五代吴在此分置上元、江宁二县。民国并入江宁县。
上谷——古郡名。秦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北魏废。隋唐时的上谷郡即易州。
上京——①渤海上京龙泉府,即忽汗城,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②辽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⑧金上京会宁府,在今黑龙江阿 城县南白城。
上郡——古郡名。秦汉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隋上郡即郎城郡,治今陕西富县。唐上郡即绥州,治今绥德。三个上郡及其治所,地望均不同。
上都——元上都开平府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上党——古郡名。韩始置。汉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东汉移壶关(今壶关北)。隋唐上党郡即潞州,治上党,即今长治市。历代辖境虽有变更,但均在晋东南。
上海——今上海市。宋置镇。元至元28年(1291年)置县(以《元史·世祖纪》为据)。
上庸一一汉末至南朝梁有上庸郡,治上庸,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隋时移县治至今竹溪县东南,宋并入竹山县。
上蔡——周蔡国原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后蔡国先迁新蔡,后迁州来(下蔡),遂得上蔡之名。战国韩置上蔡县,南朝宋移治悬瓠,在今汝南。隋改汝阳,另在今上蔡县地置上蔡县。
山左——山东省旧时别称,山指太行山。
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
山东——秦汉时指华山或崤山以东地区。以后多指太行山以东地区。金改北宋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山东始成为政区名称。元属中书省。明置山东省。
山西——原为与“山东”相对的地区名称。明置山西省。
山后——宋指今山西、河北两省内外长城之间地区,即代北、大同等地。
山阳——①今江苏淮安,晋山阳郡、山阳县在此。②今河南焦作市东,汉置县。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在会稽山之北得名。秦置县。隋改会稽县。唐在此分置会稽、山阴二县。民国并为绍兴。
山南——意为秦岭之南。唐有山南道,旋又分为山南东道(治襄州,今襄樊市)与山南西道(治梁州,改称兴元府,今汉中)。辖境南至重庆至岳阳间的长江以北地区。
山前——宋金以太行山以东、燕山及军都山以南地区为山前。
山阳渎——公元587年隋文帝所开江淮间运河,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至扬州市南入江。
川边——1914年置川边特别区,治康定,辖区包括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区。1939年并入西康省。
广东——今广东省,秦在南海、桂林二郡境,汉属交州,三国吴分属广州、交州,唐属岭南道,宋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元分属湖广、江西二行中书省,明设广东省。
广宁——明广宁卫在今辽宁北镇,辽东镇在此地。
广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秦在桂林、南海、象郡境,唐宋见“广东”条,元属湖广,明为广西布政使司,清为广西省。1958年建壮族自治区。
广州——三国吴永安七年(264年)分交州置广州,辖境兼有今广西一部。以后辖境逐渐缩小。今广州市即古广州治所番禺。
广武——古城在今河南荣阳东北广武山上,有东西二城,中隔一涧。为刘邦、项羽对峙处。
广信——明广信府,洽上饶(今属江西)。民国废。
广陵——秦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隋改江阳,治今扬州。南唐恢复广陵原名。宋熙宁五年(1072年)并入江都。
广固城一—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都城,为刘裕所毁。
义兴——古县名,原称阳羡,隋改义兴,宋避太宗讳改宜兴。又东晋时曾设义兴郡,治阳羡,辖今江苏宜兴、溧阳,隋废。
义阳三关一—南北朝义阳郡(治今河南信阳)南有平靖(今信阳西南)、黄岘(今信阳南,宋以后名九里关)、武阳(今罗山县南)三关。
卫国一一西周初封时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660年迁楚丘(今滑县),后再迁帝丘(今濮阳)。最后迁野王(今沁阳)。公元前209年并于秦。
卫辉路(府)——北周置卫州,治朝歌,唐移治汲县。1260年,元升为卫辉路,辖今豫北新乡等地。明改卫辉府。清兼辖今封丘、兰考一带。民国废。
卫藏——西藏旧时别称。西藏旧分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康(喀木)四部。故称。
飞狐口——在河北涞源县北、蔚县南。又涞源县在隋唐辽、宋、金、元时名飞狐县。
小沛——汉沛县(今属江苏)别称。
小金川——发源于邛崃山,向西流到丹巴附近人大金川。又为土司名,治今四川小金,清乾隆间改土归流,为懋功屯务厅。
小雁塔——在西安城南大荐福寺内。唐景龙元年至三年(707—709年)建。原十五层,今存十三层,高43.3米。
马邑——秦汉马邑县在今山西朔县。唐置马邑县在今朔县东北。清嘉庆时废。又隋唐马邑郡即朔州,治善阳,即今朔县。
马陵——在今河北大名东南,一说在今河南范县西南,战国时田忌、孙膑破魏庞娟于此。
马嵬坡——在陕西兴平西。
子午道——从杜陵(今西安东南)穿南山(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安康县。西汉末开。南北朝时西移,自今西安向南至宁陕县。
掸国——古国,在今滇缅边境,东汉时有使者来中国。
理番—一今名理县,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中部偏南。清嘉庆时改杂谷直隶厅为理番直隶厅。民国先改理番县,后于1945年改为理县。
琅邪一一春秋齐有琅邪邑,在今山东胶县南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汉治东武(今诸城)。东汉琅邪国改治开阳(今临沂北)。北魏治即丘(今临沂东南)。隋唐有沂州琅邪郡。从魏晋琅邪国起,琅邪台及秦琅邪郡治均不属琅邪郡(国)。
舂陵——①秦在今湖南宁远东北置舂陵。后废。孙吴复置于今宁远西。隋并入营道县。这一带地方唐宋等代为道州,故昔人有“春陵古之道州也”之语。②公元前45年,改以今湖北枣阳南之地为舂陵。东汉改章陵。隋以枣阳为治所置郡,即以春陵为名。唐为昌州舂陵郡,天宝改郡名为淮安。
梧州——今广西梧州古为苍梧,唐置梧州,以苍梧为治所,始有此名。明清有梧州府。
梅李——一作梅里,即泰伯城,在今江苏无锡东南。传为泰伯所居地。公元前560年诸樊迁吴前,此为吴都。又江苏常熟东北亦有梅李,传为五代吴越梅、李二将戍地,渐成市集,即以为地名。
梓州——隋改新州为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宋分西川路置梓州路,以梓州为治所。徽宗重和时,以梓州为潼川府,梓州路为潼川府路。
梓潼——汉末刘备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属四川)。隋废。唐有梓州梓潼郡,即上条所述。旧梓潼县,西魏改名巴西,隋唐时为绵州巴西(先名金山)郡地。
乾州——①今陕西乾县一带,唐末置有乾州。北宋后期废,旋置醴州。自金代起仍名乾州。民国以本州为乾县。②清康熙时曾在湖南置乾州,民国曾改乾县,旋为乾城镇,属吉首县。
乾陵——唐高宗与则天后合葬墓,在陕西乾县梁山。已发掘的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诸墓都是乾陵陪葬墓。
鄄城——本春秋卫邑鄄,汉置县名鄄城,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明并入濮州。
营丘——周封吕尚于齐,建都营丘,后改临淄。见该条。
营州——北魏置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所辖之地均在今辽宁境内。唐末地入契丹,改置营州于广宁(今河北昌黎),五代后唐时又为契丹所取。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此系关中与塞北间的交通要冲。北宋又在宁夏同心南筑萧关以御西夏。地在原萧关北偏西二百里左右。
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有萨尔浒山,为努尔哈亦破明军处。努尔哈赤战胜后在山下筑城,名萨尔浒城。
黄——春秋时楚所灭嬴姓国,在今河南潢川西。
黄州——今湖北黄冈,南朝齐为南安县,隋改黄冈县。隋置黄州即以此为治所。明清有黄州府。民国废府。
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春秋宋地,夫差与中原诸侯会盟处。
黄浦——上海市内黄浦江旧称。本为吴淞江一支港,明初已很宽广。后经疏浚改流东北会吴淞江,代吴淞江为太湖下游入海干流。
黄天荡—一①今南京市东北一段长江,古有黄天荡之名。韩世忠阻击金兀术于此。②今苏州东南隅葑门外也有黄天荡,“黄”一作“皇”。
黄龙城——契丹黄龙府在今吉林农安。宋岳飞“痛饮黄龙”之语,论者或以为岳飞误以燕京为黄龙城。
黄金台——燕昭王招贤所筑,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的北易水南。今北京市、徐水、满城、定兴均有黄金台,乃后人依托。
黄陵冈——在今山东曹县西南废黄河北岸,元明时最为黄河险工所在。
黄鹄(鹤)山——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传为仙人子安乘黄鹄而过之处。孙吴时在此建黄鹤楼。历代修建。建长江大桥时拆除,迁其塔至高观山。
黄歇浦——上海市内黄浦江别称。楚春申君黄歇与上海无关,黄歇疏凿黄浦事纯系后人误传。
焉耆——西域古焉耆国都,在今新疆焉耆西南。唐在其地置羁縻督府,为安西四镇之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曾建焉耆府。民国废府。
焉支山——即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永昌西、山丹东南,为山丹河与石羊河的分水岭。
曹——周同姓国,都陶丘(今定陶西南),后为宋所灭。
曹州——北周改西兖州置,治左城,隋改名济阴,在今曹县西北。隋唐或称曹州,或称济阴郡。金因治所受黄河影响,迁至北面的乘氏,亦称济阴,即今菏泽。自此言曹州即指菏泽。清雍正时为曹州府。民国废府。
曹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以北和东北一带。
瓠子河——古瓠子河,从今河南濮阳南分黄河水,先向东南到古巨野泽,干流在泽的西北面向东北流去,注入济水。汉武帝时,河决瓠子,即濮阳方面的河堤决口,大量洪水经瓠子河灌进巨野泽,由泽向东南溢出,通于淮泗。河决在公元前132年,堵塞决口在公元前109年。
盛京——清以留都沈阳为盛京,关外东北地区由盛京管辖,故又为大行政区名称。
盛乐城——北魏祖先所居在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即西汉定襄郡治。其后又在故城东南两次筑新城,均称盛乐城。
堂邑——①古堂邑在今江苏六合北,先属楚,称棠邑;后入吴,为堂邑。西晋堂邑郡即以堂邑县为治所。东晋安帝时改名秦郡。堂邑县在隋初并入六合县。②隋于今山东聊城西北设堂邑县。其地今分属聊城、冠县。
堂溪——即棠溪,在今河南西平西。战国属韩,以造铁兵器著名当时。
常山——今河北曲阳西北的恒山,汉、宋避帝讳为常山(汉文帝、宋真宗均名恒)。秦恒山郡,汉亦因而改常山郡(国),治元氏(今县西北)。西晋常山郡治真定(今正定南,唐始为今正定)。隋为恒州恒山郡。唐有恒(镇)州常山郡。天宝中曾用平山,后又用恒山之名,元和又以穆宗讳仍改常山。
常州——今江苏常州本晋陵郡,隋灭陈,改晋陵郡为常州,始有此名。州治本为晋陵县,唐分出武进,二县同城。明并晋陵入武进,清又增置阳湖,仍为二县。民国合为武进。今有常州市、武进县。
常德——宋孝宗时升鼎州为常德府,治武陵。鼎州武陵此后一直指今湖南常德。明清有常德府。
略阳——晋改广魏郡为略阳郡,治临渭(今甘肃天水县东北),北魏改治陇城(今泰安东北)。隋废。
野王——今河南沁阳,古名野王。战国韩地,汉置野王县,曹魏野王郡亦以野王为治所。隋改野王县为河内县。
野狐岭——在今河北万全西北。
鄂州——隋改郢州为鄂州,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从此郢州专指今钟祥,元改鄂州为武昌路.
鄂县——秦鄂县即今湖北鄂城。孙权改为武昌。西晋又分武昌(在鄂城之武昌)置鄂县,隋再并入武昌。
鄂渚——传古时在今武汉市黄鹤山上游三百步有沙洲名鄂渚(渚,小洲),鄂州因渚而名,遂以为鄂渚。
崖州——史籍所载崖州,均在海南岛,具体位置多变。南朝梁所置,治今儋县西北,在海南岛北面偏西处。隋珠崖郡、唐崖州珠崖郡,治所移至东北部的舍城(今琼山县东南)。宋崖州则以唐振州改置,治宁远(今崖县崖城镇),在岛的南部。以后明崖州也在此处。民国改崖县。今县治在旧崖县东。参见“朱崖”、“琼州”。
崇——商代有崇国,为周文王所灭,在今河南嵩县北。
悬瓠——在今河南汝南。东晋南北朝时兵争要地。南朝宋移上蔡县治此。隋唐为蔡州治所。
逻些——即逻娑,吐蕃国都,即今西藏拉萨。
铜堤——春秋晋有铜堤,在今山西沁县南,后置县。历代多有,宋移治今沁县。明与沁州合并。
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西北黄河东岸,1855年黄河大决处,地已坍入河中。
银州——北周置。唐银州治儒林(今陕西榆林东南),有今榆林、米脂、佳县之地。以后为党项拓跋氏所有。
符离——秦符离县在今安徽宿县东北,唐移至今宿县北符离集,后期移至今宿县。元初并入宿州。
笠泽——太湖古名,一说非太湖,系今江苏吴江县一小湖。后作吴江县与吴淞江的别称。
斜谷道——褒斜道的一部分,斜咎在今陕西眉县西南,详见“褒斜道”。
猗氏——春秋鲁猗顿经营盐业致富,地在今山西临猗南。
象林——汉日南郡属县,在今越南岘港以南武嘉河之南。东汉末区连起兵建林邑国。后西晋复置,北移寄治卢容(今越南顺化附近)。东晋后为林邑所有。
象郡——秦在岭南所置郡,辖今广西西部、越南北部中部。
商於——商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於在今河南西峡县境,两地一带即商於。
商山——汉初商山四皓所居,在今陕西商县东南。
商丘——商族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南。
商州——北周改洛州置,治上洛,即今商县。历代多有,辖境伸缩不定。民国为商县。
章武——西汉黄河人海处,在今河北黄骅西南。北齐废此县。
竟陵——秦汉竟陵县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钟祥)。东晋略为更动竟陵县治所在,位今潜江西南。梁末撤销。北周再置竟陵县,在今糊北天门,在旧县的东北面。竟陵郡,隋即郢州,今天门之竟陵县在复州沔阳郡内。唐为复州竟陵郡。五代后晋时,改竟陵县为景陵县。清改天门。
望海蜗——明初筑堡防倭寇地,在今辽宁金县东北。
麻沙镇——在福建建阳西。南宋至明以刻印书籍著名,称为“麻沙本”。
麻六甲——南洋古国,即满刺加,见该条。
康——西藏四部之一。大体即今昌都地区。旧西康省简称康。
康居——西域古国,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
康国——西域古国,在今苏联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
鹿耳门——在台湾省台南安平港北,昔为船舶出入之口,后因淤浅而废。
阏与——在今山西和顺。马服君赵奢破秦处。
盖州——唐贞观时置,本为盖牟城,即今辽宁盖县。
清口——①即泗口,见该条。②古汶水入济水之口亦称清口,在今山东梁山东南,从此以下的济水亦称清水.
清州——宋大观间置清州,即今河北青县。明改青县。
清河一一①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临清东)。历代均置。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为贝州清河郡。②南宋末置清河县,在今江苏淮阴西南。后屡因河患迁移。清乾隆时移治清江浦。民国为淮阴县。今为清江市、淮阴县。
清源军——五代南唐所置军号,治泉州(今属福建),领闽南地区,即留从
效、陈洪进统治地区。陈洪进归宋后废。
鸿沟——战国魏(梁)惠王所开中原运河。从今河南荥阳以北引黄河水,向东流经开封以北(当时的开封离黄河有相当大的距离),再折而南流到淮阳东南入颍水。颍水南流入淮,济、汴、睢、泗等水都可与鸿沟相通,故以鸿沟为中心,黄淮大平原上水道到处可通。开凿时间约在(或约始于)公元前360年。
涿州——唐大历时分幽州置。民国改涿县。
涿郡——汉涿郡治涿县,即今县。隋有幽州涿郡。唐幽州则为范阳郡。
淮西——①唐方镇,全称为淮南西道,治蔡州(今汝南),常领申、光、蔡三州。李愬雪夜入蔡州,即平定割据淮西的吴元济。②宋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常简称淮西、淮东。淮西治寿州(今安徽风台),南宋治庐州(今合肥);淮东治扬州。
淮安——①今江苏淮安县,汉置射阳县,晋为山阳县,宋改淮安县。元又为山阳。民国为淮安。②南宋后期改楚州置淮安军,治淮安,即今县。后改州。元为路。明清有淮安府。民国废府。⑧隋以显州为淮安郡,唐有唐州淮安郡,均治比阳(今河南泌阳)。
淮阳——今河南淮阳,周为陈国都城宛丘。汉于此置淮阳国,后为淮阳郡。隋唐为陈州淮阳郡。民国改原陈州府治淮宁县为淮阳县。
淮阴——东魏置淮阴郡,辖今清江市及淮阴等县。唐有楚州淮阴郡。东魏时郡治怀恩在今淮阴西南。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今淮安),淮阴县为其属县。以后亦为淮安府属县,明改名清河县。民国恢复淮阴县原名。
淮南——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应山、安陆、应城以东,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⑧宋有淮南路,治扬州。后分为东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黄陂、河南光山一带。东西二路分界约在今安徽凤阳、和县一带。
渔阳——秦渔阳县在今北京密云西南,秦、汉、魏、晋、渔阳郡治此。隋末改无终县为渔阳,即今河北蓟县。隋玄州渔阳郡、唐蓟州渔阳郡均治此。唐以后渔阳为蓟州治所。明省入蓟州。
淤口关——见“三关”。
涪州——隋唐都有涪州涪陵郡,并非一地。隋涪州原为合州,治石镜(今合川)。唐涪州治涪陵(今县),地在隋涪州之东。元省县入州。清涪州不辖县。
涪县——西汉置县,西魏改名巴西,在今四川绵阳东涪江北岸。
涪陵——西汉涪陵县在今彭水,刘备在此置涪陵郡。后废。隋于此置彭水县。其地在隋唐涪陵县东南。隋唐涪陵县即今涪陵。
淡水一台湾岛西北部沪尾为淡水河口,本为港口,因淤浅衰落。从淡水河口循台湾岛西岸而南,今新竹县,雍正时设淡水厅,光绪元年(1875年)改为新竹县。是年,又于沪尾东南的艋舯,设淡水县,为台北府治所。日占时改为台北。
深州——隋深州治安平(今属河北)。唐先天时治陆泽(今深县西)。宋治静安(今深县南)。明移治今县,省静安不设。
淄青——唐宝应元年(762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南迁青州(今山东益都)。唐授为淄青节度使。其后淄青常有淄、青、登、莱、齐、棣等州。
密州—一隋改胶州为密州,治所在今诸城。明废。
梁门——在今河北徐水。五代后周置梁门口寨。宋为静戎军(澶渊之盟以前名)、安肃军(盟后改)治所,仍有梁门之称。
梁州——①《禹贡》九州之一。②曹魏分益州置梁州,辖地除陕南外,并南伸到川、黔各一部。后世多仅有陕南。魏治沔阳(今陕西勉县东)。晋治南郑(今汉中)。唐后期升为兴元府。
梁郡——汉建梁国,治睢阳(今商丘南)。南朝宋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砀山)。隋曾以宋州为梁郡,唐为睢阳郡。
梁溪——江苏无锡有梁溪,发源惠山,流入太湖,传东汉梁鸿曾居其旁。今以梁溪为无锡的别称。
隋一一周时的姬姓国,在今湖北隋县。春秋后期为楚附庸。
隆兴——宋孝宗升洪州为隆兴府,治今南昌。参见“洪州”。
隆中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东汉末诸葛亮隐此。或传隆中在今河南南阳。南阳汉时为宛,汉末在曹 *** 手中,诸葛亮若在南阳,决非刘备所能罗致。
维州——唐维州在今四川理番县。州治薛城在今县东北。入吐蕃为无忧城。宋为威州。
维扬——《尚书·禹贡》有“淮海惟扬州”之语,“惟”通“维”,遂以维扬为扬州别称。明初曾称扬州府为维扬府,后改。
绵山——传晋介之推隐绵山,自焚而死,在今山西介休东南,亦称介休山、介山。
绵州一隋置,治巴西(今四川绵阳东)。元废巴西县入本州。清绵州辖有绵竹、德阳、梓潼等县。民国废,以州为绵阳县。
绿林山——新莽末绿林军起义处,在今湖北当阳东北。近人又有为大洪山之说。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刘伯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