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的技术崇拜

京东物流的技术崇拜,第1张

京东物流的速度在这场扑杀新冠状病毒的战争中表现异常抢眼。

2020年1月25日,一批重要物资需广州快发武汉,京东物流仅用17个小时就送到了武汉第四医院仓库;

1月26日,又有一批医药用品需从江苏发往武汉,京东物流11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在大多物流公司都放假的春节假期,京东物流短短几天时间就运送了40吨救援物资到武汉。

毫无疑问,京东物流的 社会 效应已经发挥出优势。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京东物流。曾经,它因连续亏损12年饱受外界质疑;如今,它扭转亏损后不断在物流行业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

京东物流的破局之路,验证了一个“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的商业哲学:战斗的唯一取胜方法就是前进,绝对不能在思考的时候停下来。

那么,京东物流翻盘的核武器到底是什么?
京东的核武器是技术
大家可能不知道,物流之所以被看做是重资产行业,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仓储建设和技术投入。正是前期源源不断的拿地建仓与后期不计成本的技术布局,让京东物流背上了一口亏损12年的锅。
可能有的人对技术投入的概念很模糊,不明白为什么技术会那么“烧钱”,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京东到底对技术“痴迷”到了一个什么地步。
2012年,京东在华东区建立了第一座集商品暂存、订单处理、分拣配送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这就是“亚洲一号”的前身。此后,京东相继建成了25座亚洲一号智能仓群,用技术砸出了一个全国性的智能物流园。
我们以2019年投用的东莞“亚洲一号”为例,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在50万平方米的仓库内,2000万件中号商品整整齐齐地码在20多米高的货柜上。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商品的存取几乎不需要人力的参与。
商品送到自动传送口,然后被传送带送到22米高的堆垛机,堆垛机再根据入库信息把它放到提前规划好的位置上。
用户下单后商品再次自动进入传送带,由机器人打包分拣,传送到不同的配送站装车。这种高度自动化的运作,大大提高的物流速度,其效率是传统人力的几十倍。
除了亚洲一号,京东还孵化了云箱、京小仓等7个技术驱动的项目,链上签、智能视觉中心等技术创新也已经落地商用。
当然,技术人才更是京东的香饽饽。2019年,京东投入了10亿基金用于人才发展,对技术更是求贤似渴,到目前为止,京东物流的技术人员超2800人,仅仅是博士就有近百人。
独立两年的京东物流还挥舞着支票投资了十几家 科技 公司,包括金蝶、蔚来、快递100等明星企业,横跨软件、硬件、互联网平台等多个领域,获得数千项 科技 专利。通过投资来补齐短板,京东物流基本上完成了在生态上的布局——这些可都是要真金白银的。
在京东物流的推动,京东零售的模式从人找货开始转向货找人,从卖商品开始转向卖服务。从前一个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过程非常繁杂,现在通过技术,商品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消费者,购物体验大大提升,这些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
举个例子,大家只知道华为和阿里深谙起名之道,而很少知道京东的玄武系统、青龙系统、沧海系统。青龙系统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等技术,颠覆了传统的等单送货模式,可以说京东之所以能保证“211”限时达,靠的就是青龙智能配送系统。
2007年8月18日,在北京东潘家园的一个小区里,京东建立了第一个快递站,宣告了京东物流的诞生,从此每年8月18日就成为了京东物流的生日。
刘强东对物流的重视程度超过任何一个人,只要物流缺钱用,他就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在京东最艰难的时候,刘强东好不容易拿到3000万美元投资,结果他一分不剩全砸向了物流。
在12年多时间里,京东在物流上面的投入不下千亿,顶着质疑和骂声,它苦心孤诣负重前行,用成绩回击了一切。
我们都知道,电商的购物体验除了质量还有速度。2019年,京东物流继续唯快不破,通过技术提升效率,不断优化网路时效,它做到了全国88%的乡镇24小时送达。
在商家和个人用户满意度双双创下新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合作过程中把物流业务给到了京东,很多人还选择了京东的技术服务,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闭环:速度快服务好,服务好用户多,用户多成本低收入高,收入高又带来技术投入提高速度。
大家请看一组数据:
2019年,京东物流外部收入占比超过40%,收入达成率103%,整体利润达成率178%,超预期完成了收入、利润的目标,这说明使用京东物流的用户越来越多;
2019年前3季度,京东物流履约费率64%,比去年降低了07个百分点,仅在2019年前3季度,物流就为京东节约了27亿履约费用;
具体到业务上,2019年618期间京东冷链的B2B业务环比Q1增长超10倍,快递航空件日均单量相比去年1111增长627%,B2B业务货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54%,云仓订单量同比增长13倍。

技术除了降本增效,还间接带动了京东快递小哥的收入,截至2019年底,京东物流月均收入超过2万的一线员工数量同比增长225%,这在物流行业中独此孤例。
2019年8月,刘强东在2019年Q2财报电话会议上披露,京东物流经过多年布局,目前已实现盈亏平衡,这意味着它一举摘掉了12年的亏损帽子。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知耻后勇的京东物流发起狠来,连自己都怕!
京东在技术上不计成本的投入让它至少在两个方面尝到了未雨绸缪的成效。
首先,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三四十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下行压力较大,这意味着企业的增长将更多依靠自身效率的提升。京东的技术优势无疑让它能更加轻松地决胜经济拐点。

其次,根据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部的预估,到2035年中国劳动人口将比目前减少1亿,国内劳动力市场面临巨大挑战,也就是说技术驱动的企业将在未来游刃有余。
初试牛刀后,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年会上提出,2020年,京东物流将聚焦“能力夯实、技术驱动、敢闯新路”三大方向。夯实底盘能力,以数据和技术驱动效率提升、业务增长,为发展提速,寻找新的增长点,为持续高质增长蓄能。
除了方向,京东物流还将技术作为底层驱动力提振到核心发展战略,从2020年起,京东物流核心战略从“体验为本,效率制胜”正式升级为“体验为本,效率制胜,技术驱动”。新增加的“技术驱动”战略既是对京东物流在过去12年投入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继续布局的展望。
年会上,王振辉还阐述了京东物流独立后三个发展阶段的梦想:
从2017年独立到2019年底,京东物流实现了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型,第一阶段的梦想已经基本完成;
第二阶段,京东物流将持续优化客户体验、提升产业效率、保持高质增长,3年内将成为国内顶尖的供应链物流企业;
第三阶段,京东物流将持续强化技术驱动,成为世界领先的供应链物流企业。
我们看到,无论在哪个阶段,技术都是京东物流安身立业的基础。在京东战略转型步入深水区后,技术加持的京东物流如后劲十足的列车头,正加速行驶在丰收之路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让我们给京东物流点一次赞,从亏损之王到物流标杆,它跑通了一条路,向世界证明了 科技 永远是第一生产力,选择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投入,我们就能收获成功。

作者:风清

京东的主要业务包括很多,比如电子商务方面的京东商城,还有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京东快递等。京东商城还是京东集团的主心骨,肯定在京东的获利上面是赚取最多的,是京东的核心业务。

京东商城在2004年的时候,打败了一众的欺行霸市的盗版商家,线下的门店生意一片红火。在刘强东转型京东为电商的时候,之后的几年京东的销售额便破亿了。不得不说,现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和快递服务的行业是越来越多人发展了,也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原因,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便利。

后来京东物流独立运营的时候,京东商城逆袭了苏宁易购,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商。现在的京东拥有十多万名的员工,超过22万家的合作商,间接性的带动了1000万人的就业,是国内最大的家电零售商、最大的3C零售商、最大全渠道自营的电商。

还有便是京东金融,有包括第三方支付,现在的支付依据成了京东金融的战略级的业务,连接了京东一整个生态圈,能够为用户提供支付、购物、理财、资产管理等等的金融业务。说实话,现在的人们基本上出门只用带一个手机,买东西用手机付钱是很常见的,所以这带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增加了许多的便利。

还有是京东的物流,用过的人肯定是值得一赞的。因为京东的物流让人觉得踏实,这是京东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势的堡垒。京东物流和很多的电商商家都会有合作。京东物流不像是普通的物流公司,他们可以送货上门,服务态度特别好。现在的京东物流已经可以独立运营,不仅仅服务京东商城自身的订单,还有大量的外部订单。

1、京东的战略与其他类似则会显得封闭一些,偏向于控制。最为知名的是他的”倒三角“战略以及近期谈到的”十节甘蔗“理论。本文只介绍“十节甘蔗“理论。所谓”十节甘蔗“,实质上是从零售行业供应链的角度解读了利益的分配。京东的做法是“吃掉更多的甘蔗节数”,即不只是做交易平台,还要将业务延伸至仓储、配送、售后、营销等其他环节,并通过持续的成本降低实现多环节的盈利。那些只做单一环节(例如交易平台)的企业则容易走向另一个境地,即把自己的规模越做越大,却挤占了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可持续。
2、其实,作为一个对京东模式比较熟悉的人,十节甘蔗的说法比较贴切的抽象出了京东模式的实质,即把控整个零售环节,无缝为用户提供服务。十节甘蔗描述的是正是消费品零售行业的供应链模型,对应的是电商中的B2C模式。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3年B2C在网络购物市场中占比达到404%,B2C市场增长迅速,预计2014年在网络购物市场中占比将近半。也就是说,随着消费者购物意识、对品质、服务的重视,B2C将会是未来几年线上越来越重要的购物模式,也会是今后京东和阿里正面交锋的主战场。
3、提到“十节甘蔗”理论时,说到:“一节甘蔗的长短短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但长期来说是固定的”,这是“十节甘蔗理论”成立的前提。但究竟这个”长期“有多长,老刘并没有给出预计。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预测显示,2013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9万亿,增长近60%。预计2014年到2017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左右。从数据上看,网络购物市场未来五年还是会呈上升趋势。虽然天猫等平台型B2C电商只吃十节甘蔗中的某一两节,但依托于其已经做大的体量以及网购市场的人口红利,相信这一两节甘蔗未来五年天猫还是会吃定。当未来几年后网络购物市场出现拐点时,单纯的交易平台式B2C将会被迫转型。而到那时,我大胆的预测,阿里的移动电商、O2O平台一定又会升级完毕,开辟出新的蓝海,从战略层面打击对手(中国的个人消费水平还远未到天花板)。而如果京东想超越阿里,应该要趁着现在阿里移动电商布局未完,抓紧进行以自建物流为优势的O2O,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布局。
4、2014年Q2,京东的财务表现应该说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京东Q2 GMV达到630亿,同比增长107%;净营收286亿元,同比增长64%;活跃用户数达到3810万,同比增长94%;订单数也有126%的同比增长。可以看出,京东上半年依旧在进行品类扩充,活跃用户数的增加也带动了交易额、净营收的增长。另一方面,在物流建设方面,仓库个数环比增长13%,达到97个;配送中心环比增长12%,达到1808个;京东配送的城市覆盖数达到1780个,环比增长27%,而对应的订单履约费用环比增长47%。这些数据表明,京东Q2继续实施大规模物流体系建设,在品类扩充的同时,不断进行物流体系升级,用优质的物流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下单。同时,由于Q2与腾讯的战略融合,产生了无形资产的摊销以及其他相关费用,产生58亿净亏损
5、在效率方面,京东Q2的存货周转天数一直稳定在34天左右,并没有随着SKU的增加而变长;同时,应付账期较Q1也在缩短,达到48天。这再次说明,京东的物流体系是京东最有竞争力的资产与核心竞争力。
6、在成本方面,京东Q2与腾讯进行了战略合作,融合了拍拍、易迅、QQ网购等腾讯电商部分,以及微信、手Q等流量入口。营销、研发、订单履约费用大幅上涨,体现在与腾讯融合相关的物流员工、研发员工的招聘、薪金支出,以及与腾讯战略合作的无形资产摊销上。
7、京东依旧在执行”十节甘蔗“战略,在电商领域深耕细作,打造整个零售渠道与用户的无缝对接。依靠Q2订单量的增大以及稳定的物流体系升级建设,继续实现营收增长。但可以看出,Q2中营收增长的部分实际上与腾讯融合的战略花费相抵消,并且还有近6亿元的净亏损。而这部分巨大的资产(易迅、拍拍、各种移动入口)究竟该如何增收、变现,将直接关系到京东下半年及未来的经营表现、移动布局的效果、乃至与阿里的竞争。

498天
根据财报显示,京东2016年Q2存货周转天数仅为385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账期)为498天,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限时秒杀是网络商家在某一预定的时间里,大幅度降低活动商品的价格,买家只要在这个时间里成功拍得此商品,便可以用超低的价格买到原本很昂贵的物品的一种营销活动。

对于总裁刘强东来说肯定是好的,第二季度报表的发布,预示着京东进入盈利稳定期,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

众所周知,京东是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如今的京东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电商平台了。尤其是 “零售即服务”提出后,京东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财报中我们能看到,历经多年的辛苦布局,物流业务正在成为拉动京东整体收入的重要引擎。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净服务收入达到了1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0%;其中,来自于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上半年同比大幅增长151%。上半年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更是同比大幅增长151%!

近年来,京东不断加码物流网络的建设。截至2018年6月30日,京东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521个大型仓库在运行,总面积约1160万平方米。

能让京东收入增长这么多的,除了物流业务,开放赋能也是功不可没。自提出从零售商向“零售+零售基础设施的服务商”的战略转型后,京东就积极发挥其“开放赋能”的效能。过去的15年里,京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京东将这些资源都开放给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将供应链上的效益最大化。

以前一段时间,京东整体的盈利情况有所波动,是因为比起短期盈利,京东更注重布局长远发展,因此选择在物流基础设施、技术研发以及市场拓展等领域大量投入。相信布局如此深远的京东,下一季度财报会更加亮眼!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京东物流的技术崇拜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