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患者的腹痛常出现在哪个部位

伤寒患者的腹痛常出现在哪个部位,第1张

伤寒患者的腹痛常出现在哪个部位 伤寒是怎么回事?

伤寒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广义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狭义伤寒是广义伤寒之一的伤寒,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这里所说的伤寒并非现代医学所指的伤寒。

就诊科室:中医科狭义伤寒: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常见症状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呕逆,阴阳俱紧。

传病规律伤寒主要是按六经辨证,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三阳经中,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经中,太阴主表,厥阴主里,少阴半表半里。

三阳经的传变多由太阳开始,或传入少阳,或传入阳明。

在正虚邪盛机体的抵抗力不足时,也可以传入三阴。

三阴病多由太阴开始,然后传入少阴、厥阴。

临床表现1.太阳病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又分中风和伤寒。

中风的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伤寒的表现为恶寒,体痛,呕逆,阴阳俱紧。

2.阳明病身热,汗出,不恶寒,恶热,脉大。

有些患者有便秘,口渴,舌红赤,苔厚。

3.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

多伴胁肋胀满,干呕,往来寒热,脉弦。

4.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脉象多为舌淡,脉弱。

5.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6.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辨证施治太阳病属中风者,可用桂枝汤;太阳病属伤寒者可用麻黄汤。

阳明病可用白虎汤。

少阳病可用小柴胡汤。

太阴病可用理中汤。

少阴病可用四逆汤。

厥阴病可用乌梅丸。

另外,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随证治疗。

预防保健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是抵抗外邪的首选。

生活中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禁忌烟酒刺激之物,平衡膳食,饮食宜清淡。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悲伤忧虑。

适时增减衣物,避风、避寒。

保持室内空气通透。

伤寒(Typhoid)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我国医书中早有记载。

它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由伤寒杆菌引起,以持续菌血症、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无欲貌、肝脾肿大、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白细胞降低。

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病原菌经血播散至全身各器官所引起,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

可出现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合并症。

【病因】为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的D群。

革兰阴性杆菌,长1μm~3μm,宽0.5μm~0.8μm。

菌体周围有鞭毛,能活动,但不产生芽胞,无荚膜。

能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更好。

伤寒杆菌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含有菌体表面(Vi)抗原。

应用血清伤寒杆菌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可以检测血清中“O”和“H”抗体,可以诊断伤寒杆菌感染。

检测“Vi”抗体,可以发现伤寒带菌者。

伤寒杆菌可以产生毒力很强的内毒素,可引起中毒病变,是致病的主要因素。

【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潜伏期10天左右。

1.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一般发病第1周体温逐渐上升,第2周体温呈稽留热,常在39℃~40℃以上,发热最高时,中毒症状亦最重。

病程第3、4周体温呈弛张热型,次期病人较虚弱,肠道并发症如肠出血和肠穿孔较易发生。

病程第5、6周时,体温逐渐下降,伴随症状亦逐渐消失,病人进入恢复期2.全身中毒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发生。

腹胀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引起的中毒性肠麻痹所致,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由于肠道病变多在回肠末端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压痛。

(2)神经系统症状最常出现无欲貌,表现为表情淡漠、对周围缺乏反应。

重者可有谵妄、震颤、昏迷和脑膜刺激征。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所致。

(3)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有时出现重脉是该病的临床特征之一,是由于毒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所致。

严重毒血症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甚至发生血压下降,出现感染性休克。

3.皮疹病程第6天以后,部分患者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称玫瑰疹),直径2~4mm,压之褪色,多数在12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多在2~4天内消失,不痒。

4.肝、脾肿大病程第6天后,由于感染伤寒杆菌后,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可出现脾肿大、质软或伴压痛。

肝脏也可肿大及压痛,甚至出现肝功能异常,因伤寒杆菌及毒素可引起“伤寒性肝炎”。

(二)实验室和辅助检查1.血象周围血白细胞数减少,在3×109/L~5×109/L。

嗜酸粒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

2.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杆菌感染的最重要依据。

(1)血培养发热期应做血培养,早期培养阳性率高,病程第1周阳性率可达80%以上。

(2)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对怀疑为伤寒而血培养阴性者可作骨髓培养。

(3)粪便培养在病期第3周培养,阳性率可达60%~70%。

(4)尿培养一般于病期2周后阳性率达25%。

(5)胆汁培养不作为常规培养,多应用于检查胆囊带菌者。

3.肥达反应(伤寒杆菌凝集反应)对伤寒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一般在病期第2周开始出现阳性,第3、4周时阳性率最高。

单份血清抗体效价“O”≥1:80和“H”≥1:160者有诊断价值。

但应做双份血清检测,如抗体效价增高4倍或4倍以上,则诊断意义更大。

【急救与治疗】(一) 一般治疗消化道隔离至粪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可以解除隔离。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

加强护理,应注意皮肤清洁,经常清洁口腔及变换体位,防止发生口腔感染、褥疮和肺炎。

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和少渣饮食。

(二) 对症治疗高热时,可先应用冰袋、酒精擦身等物理降温。

如体温不降,可用小剂量退热药,不宜用大剂量退热药,以免病人大汗后引起虚脱。

便秘者可口服石蜡油或用低压生理盐水灌肠,禁用泻药,以免刺激引起过度肠蠕动而造成肠出血和肠穿孔。

腹胀病人应调整饮食,禁食牛奶或吃少糖饮食。

腹泻病人宜吃少糖、少脂肪饮食,可适当口服次碳酸铋等收敛止泻。

对严重毒血症病人,如出现持续高热伴有谵妄、烦躁不安、昏迷等神志障碍和中毒性心肌炎者,可在有效的抗菌治疗下,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毒血症。

可用氢化可的松25mg/d~100mg/d,或地塞米松2mg/d~3mg/d,静脉滴注(三)抗菌治疗1.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疗效好,副作用小,尤其对耐药伤寒菌,是目前首选药。

常用药物有:(1)氧氟沙星(Ofloxacin):剂量为0.3g~0.4g,2次/d。

疗程为10~14天。

(2)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剂量为0.5g~0.75g,2次/d,疗程10~14天。

以上药物的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孕妇禁用,小儿慎用。

2.氯霉素剂量为1.5g~2g/d,分3~4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退热后计量减半,疗程14天。

但氯霉素严重副作用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减少,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象。

3.复方新诺明剂量为1.0g,2次/d,疗程为10~14天。

4.头孢菌素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等也可以应用。

(四)并发症治疗1.肠出血应安静卧床、禁食、肌注止血药,根据出血量酌情输血。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便血量等,如出血量大,内科治疗不能止血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肠穿孔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并应禁食、胃肠减压,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腹膜炎。

3.中毒性心肌炎应严格卧床休息,烦躁不安病人,可使用安定等镇静剂。

并可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10%葡萄糖液和维生素C等。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伤寒患者的腹痛常出现在哪个部位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