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有哪些好耍的地方

梁平有哪些好耍的地方,第1张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9月28日,“双桂田园·金秋梁平”2017梁平秋季旅游活动在重庆市梁平区正式启动。

那还是出去耍嘛

梁平可是个好选择

风景美、耍事多、活动多

包你吃好耍好逛好↓↓↓

湖泊星散,竹海遍布,古寨悠然,柚果芬芳……

金秋的梁平,成为重庆旅游的一颗明珠。

当天上午,在梁平非遗保护传承基地广场,梁平癞子锣鼓、梁山灯戏、梁平草把龙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一颦一动、一腔一调间诉说梁平文化故事,也拉开了梁平秋季旅游的序幕。

据了解,近年来,百里竹海、双桂堂、双桂湖等“老牌”景点加速提档升级,梵华禅境、响水峡谷、金城寨玫瑰园等旅游“新贵”也闪亮登场,梁平滑石古寨景区成功升为AAAA级景区,梁平旅游发展迅猛,资源日益丰富。为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梁平的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9月至11月期间,梁平将举办“双桂田园•竹韵柚香”摄影大赛、第九届采柚节等四大主题活动,游客可去梁平采柚子、品美食、赏非遗表演、习禅宗文化。活动期间,梁平同时推出六条今秋旅行精品路线,包括梁平二环金色之旅、双桂堂祈福之旅、龙滩中华名柚园赏柚摘柚之旅、荫平乐英之旅、万亩生态渔鳅园观光之旅、“桂花飘香·美味梁平”特色美食之旅。

启动仪式结束后,活动嘉宾和游客参观了梁平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木版年画、梁平竹帘、梁山灯戏、癞子锣鼓、礼让草把龙等艺术让一行人叹为观止。在素有“西南佛教禅宗祖庭”之名的双桂堂内,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无不传递出浓厚的禅宗文化。而坐落在险峰之上的滑石古寨则呈现出另一番美景,烽云廊台、风雨长廊、聚义堂……各种古寨建筑错落有致。一碗美酒、一杯米茶,更是将豪情与乡愁融入心间,让考察团沉浸在别样的古寨文化中。

“梁平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历代都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文化作为重中之重,纳入旅游规划中来,在提高中保护和传承非遗,也将非遗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之中。”对于梁平的癞子锣鼓、草把龙等非遗文化,重庆市文化委非遗处处长王发荣作出了高度评价。

“梁平的旅游资源很多,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就双桂田园景区来说,可以用‘山水、田园、农、遗、易、禅’八个字形容。置身山水田园,能让人的心沉静下来,而且在禅宗文化中能让人专注而忘却烦恼,这两者都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回归。”重庆旅游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李永明指出,就全国而言,田园风光类的景区很少,但市场需求大,所以梁平具有极大的优势。

据梁平区旅游局局长邱报平介绍,梁平依托“5+N”旅游发展思路,以田园和农耕为主题发展全域旅游,田园主要展示自然风光,农耕主要体现梁平的地域文化。“5”即双桂田园、百里竹海、蟠龙蜀道、万石耕春、百年张鸭子五大旅游景区,“N”即各乡镇(街道)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打造N个乡村旅游景区(点)。按照“5+N”旅游发展思路,争取在3年内创建2个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以精品旅游景区、重点乡村旅游点引领全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6条特色精品线路

线

路一:梁平二环金色之旅

线

路二:双桂堂祈福之旅

线

路三:龙滩中华名柚园赏柚摘柚之旅

线

路四:荫平乐英之旅

线

路五:万亩生态渔鳅园观光之旅

线

路六:“桂花飘香•美味梁平”特色美食之旅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更大的福利还在后头,让你在享受视听盛宴和美食盛宴的同时,还有耙活可以捡,错过后悔一年!

四大活动联动闪耀金秋

草把龙祈福—非遗展演

1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双桂田园•竹韵柚香”摄影大赛。

活动方式:

面向全市乃至全国征集近两年拍摄的以反映梁平的人文景区、山水风光、乡村旅游为主的景区风光作品,进行评选和展示。

9月20日至10月20日为投片时间,10月20日至30日邀请专家评审出一、二、三等奖以及入围奖共60幅作品,于11月上旬采柚节开幕式活动当天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

211月上旬,龙滩中华名柚园,举办第九届采柚节。

活动方式:

以“柚”为主题举办一年一度的采柚盛会,将呈现出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及非遗表演,趣味游戏、“柚子大力士”比赛、猜谜等活动丰富多彩,柚王、最美摄影师颁奖,摄影作品展,品柚采柚让游客体验柚园乐趣。

你说的那个山是石马山,有很多楼梯也有喷泉(非节日一般不喷),楼梯走完差不多就到山顶了,在山顶除了可以看哈梁平的全貌(要你的视力够好)外,似乎也没其他的东西可以耍

如果要去梁平的话,我建议可以去双桂堂,好歹是中国西南第二大寺庙(传说,不保证其准确度),不过离县城可能有20分钟的车程。

在石马山的下面有个游乐园(如果称得上的话)。

@

重庆市梁平县民俗风情

· 兰印花布

梁平的兰印花布,为梁平木版年画、花纸、牛皮灯影的姊妹艺术。民间艺人在特制的油纸版上,绘画雕刻成各种图案花纹,套在白布上,用豆腐、石灰粉调制成的灰浆印刷,取纸版后放入兰色颜料水中浸染,干后将灰浆擦掉即成。其图案多为龙腾虎跃,丹凤朝阳,凰穿牡丹,喜鹊闹梅,双狮呈祥,金鹿献寿,彩蝶迎春等象征着报庆寿喜、迹象康泰的内容,反映了人民盼望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梁平的兰印花布,遍布城乡,有兰底白花和白底兰花两大类。以梁平城区、仁贤、云龙、屏锦、袁驿为主要产地,祖传雕刻绘画技艺高的民间艺人李兴顺(1879—1966),赴湖南、湖北等地学习工艺美术后,回到家乡隆街开“染坊”,毕生致力于改进搞好梁平兰印花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精心创作的不少兰印花布图案,一直被省内外有关单位、个人视为艺术珍品。

· 玩龙舞狮划彩船

玩龙舞狮

凡逢喜庆的日子,如生子、祝寿、节日,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庆祝上元佳节(即旧历正月十五),玩龙舞狮就更加闹热。其龙是竹编纸糊的,龙头、龙身、龙尾有扎7节的,也有扎9节的。玩龙灯始于何时有待考证。

玩龙舞狮,是正月十四和十五两夜,每夜从6点开始要玩到次日凌晨。龙灯先要到各庙宇参神,参神完毕,龙灯和玩龙的人都集中在铁神仙庙稍事休息。狮子和罗汉以及两名打牌灯(牌灯、长方形,内置蜡烛),就从上场口沿左右店铺挨门挨户参拜,祝贺新年吉祥。当罗汉狮子参拜到那家时,主人要鸣炮和焚化纸钱,表示欢迎。

狮子沿街参拜完毕后,才开始耍龙灯。这时家家户户都悬挂出不同形式的街灯。只见,华灯光芒耀眼,人流如潮,锣鼓齐鸣,热闹非凡。耍龙的人头包红布,赤膊上阵,甚至有人把内短裤都用水浸湿,避免燃放花筒鞭炮时内裤着火。龙头、龙身、龙尾内插“鸭脚板”(纸和竹篾编成,放在浸有松脂的油锅内熬煮后取出,点燃后插在龙头、龙身、龙尾内)。整个龙体五光十色,明亮剔透,加上耍龙人的技巧,摇头摆尾,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花筒(自制烟花,原料为生硝、钢沫、硫磺、朝脑、木炭等)的燃放,很像现代的礼花。放花筒的人,将焰火始终是对着耍龙者身上。焰火其势猛烈,射在身上烫人,有如蚂蚁叮咬。但耍龙人真正怕的是鞭炮,贴身爆响时,轻者当时被爆之处麻木,重者可以肉开血流。还有极少数人将鞭炮挂在耍龙者身上后,再点火。在这种情况下,耍龙者都会有轻重不同的伤痕(因是土火药所制,炸力不大,难造成大伤害)。有人说燃放花筒、鞭炮是把痛苦建立在别人身上,供少数人观赏取乐。这种说法,也不全对,因为玩龙的人,都是爱好闹热自愿参加者,往往还互相争着玩,并不是用钱买这些人来玩。这些爱好者,还以能玩上第一、第二轮为荣,以证明自己身体素质好,既不怕冷,又能战胜火炮和花筒袭击,特别是玩龙头和玩龙尾的人,左右翻滚,上下起伏。在鞭炮、花筒猛烈时,如何以龙护(身不能将龙死板地去抵挡花筒火炮,要用一种技巧挡住火炮不能近身)。还有长了疥疮的人,也乐于参加玩龙,花筒鞭炮里有硫磺,受到花筒鞭炮的袭击后,疥疮自然就会痊愈了,所以说玩龙不是痛苦,而是皆大欢喜。当然放鞭炮搞恶作剧也不应该,尤其是现今的炸药鞭炮,更不能直爆玩龙者,否则造成大事故。

正月十四、十五是限于街上玩,此前从正月初九(甚至还有提前的)便由会首下乡打牒子,用红纸写上青狮黄龙定于 月 日前来贵府祝贺。事先预约日期,收到牌子的人家就安排花筒鞭炮。到乡下玩龙的规矩就比街上讲究,牌灯和龙把子都不准落地。先是狮子到堂屋参神,牌灯和龙灯,排队站立地坝,必须用脚背垫着牌灯把和龙灯把。否则,不但得不到当晚主任的招待,会首还得向主任赔礼道歉,挂红放鞭炮才行。极少数主家,还在地上铺上一层豌豆,让玩龙人走动不便,花筒鞭炮一放,玩龙者往往很容易摔交。这看似恶作剧,实际是考察玩龙人的技巧。还有一种龙叫看龙,玩时不准燃放烟花爆竹。这种龙制作精细,外表是用红绫糊的,里面安的不是普通蜡烛,而是特别的矿烛,避免着火烧绫,龙头上还嵌有金、银、玉石类的什物。玩龙者尽都装扮成各种人物,一般是扮八仙或三国、水浒人物。参加玩龙的人都是富家子弟,一般是十岁左右的男孩,不但供观赏,更大的作用是保护烧龙。见到花筒鞭炮猛烈时,看龙就立即赶去,燃放花筒鞭炮的人,见看龙来了,就赶快调头,正在放花筒的,就立即向天上放,这样既烧不到玩的人,也烧不到看龙,放鞭炮的也就不再放了。花筒鞭炮烧到了看龙,可就麻烦了,看龙损失有价可估,可这批玩龙的少爷身价就不可估了….…梁平玩龙灯和放花筒久负盛名。

车灯、彩船

车灯、彩船本是同一类型,都是车内或船内一人,车外船外数人。这就比玩龙要文明得多,不燃放花筒鞭炮,只是车灯或彩船到了某一家时,主人燃放鞭炮表示欢迎。车灯、彩船是寓教于乐,宣传当前形势或中心任务,唱词因时而异,而调谱也是多样的。例如解放初期是宣传推翻三座大山,控诉国民党罪行的唱词:“推翻三座大山哟哟,人民翻了身哟呀哈嗨……母鸡捉去哟哟,无蛋下哟呀哈嗨,乡长保长将爸捉去哟哟,两手吊得起疮疤哟呀哈嗨”。扫盲时的唱词是“错把硫酸亚哟哟,当盐巴哟呀哈嗨”。“大跃进”“四清”“文革”时期,都是各种唱词,唱词间隙有锣鼓,有帮腔穿插其间,群众喜闻乐见,久传不衰。

车灯、彩船娱乐的一面则表现在坐车、坐船人和架车划船人身上。坐车、坐船人,多是妙龄姑娘(旧社会是男扮女妆),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坐”在车内、船内含羞带笑,美丽动人;唱词婉转动听,人人喜闻乐见。而架车人(前有拉车者,后有架车者,侧有摇着蒲扇的护娘)、划船人(或两个或四个拿着“船浆”的船夫),头戴礼帽或草帽,身穿奇装异服,全是笑星打扮。他们学男学女插科打诨,配合坐车、坐船人的唱词,说些雅而不俗的笑话,常使观者捧腹大笑,乐不可支。

在当年农村,电影、电视还没普及的时候,过年或其他喜庆时的车灯彩船,不但烘托了节日气氛,带给人民欢乐,还宣传了当时的政策法令。

· 偷青、偷灯笼、偷冬瓜

“偷青、偷灯笼、偷冬瓜”,是梁平的民俗,并非道德败坏的那种“偷盗”。

一、 偷青

老年人说:元宵节“偷青、吃青,一年无灾星,越活越年轻。”“偷青”的民俗出自什么年代,有待考证。“偷”什么呢?那是象征性的,青菜一棵两棵,其他菜也只能是一根几根。“偷”多了便不是“偷青”,而是真正的小偷偷菜了。“偷”什么人的呢?专选家里女人比较“恶”,会骂人的,偷了让她骂,就把“灾星”骂掉了。什么时候“偷”呢?多是正月十五晚上,在街上或其他地方看了花灯、花筒、狮子之类回家时,按预先选定的目的地,“顺手牵羊”偷了回来。这时多是深夜一两点钟,早已肚饿,便烧火洗菜,和着元宵节吃剩的肉汤、酥肉、盘子菜之类,煮得烫烫的,闹闹热热地吃完才上床睡觉,这个年也就快快乐乐过完了。

至于“偷青”遭人骂,却是很少有的事,因为大家都明白,“偷青”只不过是种乐趣。有时被偷家也有人去偷别家的,他还骂什么!这一民俗盛行之时,多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时。

二、偷灯笼、偷冬瓜

“偷灯笼、偷冬瓜”,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祈子嗣。“偷”以后,接着还要“送”,送给那结婚几年无子嗣的年轻夫妇。这两项民俗既有喜庆意味,也有戏剧性乐趣。偷送之前一般以开玩笑的方式取得“受家”同意。如乡邻中有结婚几年还无子嗣的年轻夫妇,在相聚时,有人说“你两口子也该生个儿子了!”有人在旁帮腔道“要不要,我们给你送个“灯笼儿”?(或“冬瓜儿”)如果年轻夫妇笑而不答,那就说明他们愿意接受。于是说者来了劲,语言变成行动,几个人一商量,某某家儿孙满堂,福气好,就偷他家的灯笼(或冬瓜)。偷灯笼、送灯笼,一般是偷送的人在冬腊月作出决定,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行动。当年农村的习俗是“30晚上的火,15晚上的灯”。偷送者作好准备,等下半夜灯笼的主任熟睡以后,由几个动作敏捷的年轻人,偷偷把主人的灯笼摘下来,贴上写有“早生贵子”的红纸,然后找两个童男(八九岁的男孩)举着,后面跟着一群祝福的男女,喜气洋洋地给受家送去。有时还加放一挂鞭炮。接受灯笼的年轻夫妇,然后热情地用烟茶招待。祝福一阵,说笑一阵,才愉愉快快地散去。

“偷冬瓜”与“送冬瓜”和“偷灯笼”、“送灯笼”的过程基本相同,只是与受家说“送儿子”的时间在六七月间,偷、送冬瓜的时间是8月15日晚上。8月5日晚,偷到儿孙满堂的主人的冬瓜以后,用写好“早生贵子”的红纸包上,让一个已有儿女的年轻人抱着,后面跟着一群祝福的男女,鞭炮连天,热热闹闹给受家送去。年轻的夫妇双手接下,放到床上,同样用烟茶招待,然后欢欢喜喜散去。

凡是接了灯笼或冬瓜的年轻夫妇,当他们添了儿女后,大家自然又是欢喜,又是笑闹。做“三朝酒”(孩子出生十来天后,招待庆贺客人)时,对当年送灯笼(或送冬瓜)的全请坐席,而对原灯笼(冬瓜)的主人,特请坐上席,表示感谢。并将孩子取与灯笼或冬瓜有关的名字,以示纪念。这两项民俗也多在太平年代发生。

· 做对岁

婴儿满一周岁,谓之“对岁”,照例家长要为婴儿生日庆贺一番。外婆家除送衣服鞋帽等生活用品外,还要推粑粑,蒸熟后点红点,有的要送二、三十斤粑粑(每个约五钱)。

生日那天,用一个篮盘,放着算盘、尺子、笔、纸和鸡蛋,让婴儿拿东西,预测婴儿成人后的爱好,但一般是先拿鸡蛋的婴儿较多,往往预测不准确,不过是大人的愿望,反映了古老民俗的遗意。

散客时,主人家要个客人赠粑粑若干个,让其带回家分赠亲友,谓之“免灾”。

· 开荤

“开荤”是婴儿第一次食,约在出生五个月以后,这项仪式简单,是由长辈执行的。开荤时, 仅是象征性的给婴儿喂一、二片肉。家长们希望娃儿长得健壮,将来有力气,除用猪肉开荤外,选用牛肚喂婴儿,因为牛肚大,意味着吃得多,娃儿就长得健壮。现在

农村里仍在流行“开荤”的习俗。

· 取乳名

婴儿出世后要取乳名。也叫“小名”。一个人一身中有:乳名、学名、字、号、别名等,也有的人从小到老只取一个名字的。这个取名的任务,由长辈担任,名字的含义,代表长辈的希望,如“来喜”、“来福”“进财”等,也有的人家为了婴儿健康成长,取个贱名,如“猪、牛、羊、狗”等,女娃儿取“英、碧、珍、玉、翠、芬”等,不过,男娃儿末一个字要加一个“儿”字,女娃儿来一个字要加一个“妹”字,也有用叠字的,如“翠翠”、“琴琴”等。

旧时取名要看生辰八字,如果命中五行“金、木、水、土、火、土”缺一,就要用名字来补,缺啥补啥,如用“鑫、树、洪、炎、地”,也有用农历年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癸”取名,如“文甲”“开丁”“癸祥”“辛毛”等。女娃儿按出生月份取名的有“春兰”“菊花”“冬梅”等。

建国初期,婴儿取名,具有时代色彩,如:“翻身”、“解放”、“拥军”、“热华”、“建国”等,也有取外国名字,如“菲菲”、“苏军”等;大跃进时,取名“跃进”、“永刚”、“卫星”、

“超英”等;四清时,取名“四清”、“四新”、“反修”、“永红”等;文革时,取名“卫东”、“向东”、“永忠”、“继红”等。在梁平县出生的婴儿,爱用“平”字取名,如“川平”、“西平”、“鲁平”等,也有单名叫“夏平”、“王平”、“黄平”等。

· 打三朝:

旧时称结婚、生子和死亡的第三日为“三朝”。这里指婴儿出生后,亲友们前来庆贺,谓之“打三朝”。

民间风俗,妻子产头胎婴儿后,丈夫要到岳母家报喜。走拢家门先燃放鞭炮,如果提只公鸡,便是男孩,或是提一块肉,便是女孩,岳母家不用询问,便知婴儿的性别。

所谓“打三朝”,并不是婴儿出生后三天举行,而是在坐月子期间,选择“黄道吉日”,再通知亲友,女方的家长及亲属要筹办婴儿的四季衣服、帽鞋等用品,以及鸡蛋、红塘、甜酒、鸡、猪肉、腊肉等食品。礼品的多寡,视家庭的经济情况而定。一般用箩筐装成五、六付挑子挑着走,到女婿家门口要燃放鞭炮,以示庆贺。一般亲友和四邻,也有送糯米、干面、鸡蛋等食品,数量不限。

正午坐席。来客每人有一个染红的鸡蛋,谓之“吃喜蛋”。有多少客煮多少蛋。都是外婆家送的,酒过三巡,婴儿由奶奶抱出,叩拜外婆家的来客,讨见面礼钱。于是,姨姨、舅母、外婆等人纷纷赏赐。少则五角,多则一元,三天以后,外婆家的来客才告辞返家。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梁平有哪些好耍的地方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