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云峰茶的喝法谁知道?

金竹云峰茶的喝法谁知道?,第1张

你说的这个茶我没喝过,应该是地方茶吧?绿茶吧?

烘青还是炒青什么的你闻闻是豆香还是别的,可以查书去看看这类茶具体的泡法。

但是要是茶苦的话

首先你可能水温不对,80度左右,如果不是可能就会破坏其中的物质,口感可能也会变。

其次,你可能给的茶叶太多了,紫砂杯底覆满到三分之一多,(三分之一也要因容器大小而定。。。)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掌握一下。你要是爱喝浓茶可以多放,但是我不建议你放那么多。

第三,你可能倒完水后泡的时间太久了,我个人感觉30秒左右足够(当然不同的泡数时间你可以延长或缩短)你要是停了三四分钟就不可能不苦了。

第四,茶叶是新茶还是旧茶。如果是陈茶了,那就有情可原;如果是新茶的话,且你上面都没问题就不太可能。因为地方特产茶一般都是比较值的,性价比比较高,名气不响所以也就都做的比较正宗。除非你买了之后保存方法不当所以走了味之类。建议你可以放在冰箱或者是冰柜里,这样就算你胃比较寒,不怎么喝的了绿茶,把新茶放在冰箱里第二年第三年再那出来喝,味不会走得太厉害,而且也不会像新茶那么寒了。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

泡茶是经验,次数多了手感有了,自己也会悟出些东西。祝你泡出最好喝得金竹云峰!

湖北十大名茶是哪些

湖北十大名茶 1.采花毛尖茶 "绿珠"牌采花毛尖茶,产于五峰县采花乡,是五峰县绿珠采花毛尖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销的名牌产品和绿色食品,年产值1000多万元。

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细秀匀直显毫,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在'95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97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被认定为国家名牌产品;1998年取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极品毛尖王获中国专利证书;1999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再次获得国家名牌产品称号,并获宜昌市 *** 科技创新奖,产品畅销13个省市。

2.龙峰茶 "龙峰"牌龙峰茶产于鄂西北竹溪县龙王垭茶场,该场是竹溪县茶叶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利税大户。其茶叶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壮实显锋苗,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绿匀齐。

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得大奖。在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97年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国家名禅 产品。

"龙峰"牌系列产品(龙峰茶、箭茶、青龙剑茶)畅销14个省、市、自治区。 3.松针茶 绿生牌松针茶产于部西北高香绿茶区的保康县,是保康县茶叶办公室和绿生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销的名牌产品。

年产值1000多万元。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似松针状,色泽翠绿,香气鲜嫩持久。

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匀明亮。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奖夺魁。

1998年荣获中国国际名茶产品称号。荣获99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国家名牌产品,"绿生"牌松针茶、银剑茶、毛尖茶和菊花茶等系列产品畅销10多个省、市、自治区。

4.松峰茶 "松峰"牌松峰茶产于历史悠久的鄂南羊楼洞茶场,先后多次被评为农业部和湖北省优质产品,1995年荣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产品。荣获99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国家名牌产品。

品质特点:外形紧细匀齐,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松峰"牌系列产品有松峰茶、松峰龙井、碧叶青等。

年产量1000多吨,年产值2000多万元。"松峰牌"系列茶叶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批量出口。

5.峡州碧峰 "平湖"牌峡州碧峰茶产于西陵峡以北的半高山地段,是宜昌县太平溪茶叶公司生产和经销的名牌产品。其品质特点是:条形紧秀、色泽翠绿、香高持久、汤色绿亮、滋味鲜爽、叶底匀齐。

1985年和1988年两度获得国家农业部优质产品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8年荣获中国国际名茶产品称号和99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国家名牌产品,产品畅销省内外市场。 6.恩施富硒茶 恩施富硒茶产于著名的鄂西南武陵山茶区,绿林翠峰、伍台绿针、雾洞绿峰是恩施富硒茶的佼佼者。

绿林翠峰茶由鹤峰县绿林茶场生产;伍台绿针由宣恩县伍家台贡茶总厂生产;雾洞绿峰由利川市雾调茶厂生产。其品质特点以富硒、味鲜、香高、色绿、形美、显毫六绝著称于世,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奖夺魁。

全州现有茶园面积25万余亩,年产量20万担,年产值近2亿元,年创税1000万元以上。 7.邓村绿茶 "邓村"牌邓村绿茶由海拔800余米的宜昌县邓村茶业公司和宜昌县国营邓村茶场联合生产和经销,是典型的高山云雾茶,年产值2000多万元。

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重实,色泽翠绿油润,香气粟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齐。因其品质独特,畅销武汉等省内外市场,1986年获湖北省优质产品,1992年获宜昌市消协和湖北省消协"消费者满意金奖"。

1995年国内贸易部全国市场质量抽查获"质量信誉商品",荣获99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国家名牌产品。 8.天堂云雾茶 "长冲"牌天堂云雾茶产于大别山南麓的英山县国营长冲茶场。

按不同鲜叶嫩度和加工方法,分成三个品级,即:春笋、春蕊、春茗。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显毫,翠绿光润,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多次在全省和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金奖产品,并获98年中国国际名茶产品称号。全县以该场为龙头,带动全县420个茶场。

年产天堂云雾茶26万公斤,创产值2000多万无。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9.水镜茗芽 "水镜"牌水镜茗芽茶产于鄂西北高香绿茶区水镜故居的南漳县,是湖北水镜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和经销的高品位名茶。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细圆挺直带毫,色泽翠绿,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整齐。

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茶叶评比中获奖。1998年荣获中国国际名茶产品称号,年产值1000多万元,"水镜"牌系列产品畅销湖北、河南、山西等省市。

10.归真茶 "归真"牌归真茶由湖北归真茶业集团公司生产,主要包括归真红茶、绿茶、花茶、减肥茶、袋泡茶、茶水、茶食品等系列产品。现有九家控股公司:湖北归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土畜湖北茶麻进出口公司、湖北归真饮品厂、湖北省汉口茶厂、湖北丰源公司、湖北归真五峰、随州、英山、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等。

公司研制出的归真茶水、茶粉,已获得国家专利。1998年在。

代表湖北特色的茶叶有哪些

代表湖北特色的茶叶很多,宜红工夫茶,羊楼洞的"砖茶"。

另外,三峡碧峰茶、恩施玉露茶、神农架有机茶,也已经在市场上展露头角。 1、湖北黑茶:湖北出产的青砖茶的总称。

茶汁浓香可口,具有清心提神,生津止渴,暖入御寒,化滞利胃,杀菌收敛,治疗腹泻等多种功效,陈砖茶效果更好。据史料记载,湖北黑茶大约起源于1890年前后。

老青茶主产于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湖南省临湘县也生产老青茶 。 2、宜红工夫茶:宜昌红茶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

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宜红茶区位于东经109°-112°,北纬29°-31°31′。

产于武陵山系和大巴山系的湖北、湖南三市州(湖北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的常德市)二十余县,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茶区,早在公元3世纪西晋时,《荆州土地记》就记有:“武陵七县通出茶”。 3、金山毛尖茶:“金山毛尖茶”产于湖北秭归严坪,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积蓄的营养和各种有益物质在春天爆芽,内涵物质丰富,使得春茶优于其他季节所产的茶叶,因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4、三峡茶叶九畹丝绵茶:“九畹丝绵茶”产于湖北秭归九畹溪,清乾隆年间,秭归九畹溪贤人李高永,因贤达被乾隆帝召见,恩赐“登仕郎”。李感念皇恩。

献茶皇上,乾隆闻该茶幼芽断面新奇,银丝万缕,银光夺目;即品之,深感此茶清香馥郁,滋味鲜爽,回味绵长。顿时龙颜大悦,赏盖碗茶具一套,并赐名“丝绵茶”。

5、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匀整,紧圆光滑,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明亮,色绿如玉。

“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 扩展资料 1、茶,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

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

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2、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茶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3、湖北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是历史上的主要产茶区,曾是全国茶叶出口三大口岸之一,全国三大红茶之一的"宜红工夫茶",羊楼洞的"砖茶"早在国内外享誉盛名,产品曾进入欧、美市场。

湖北省多样性的气候十分适合茶叶生长,其鄂西地区山峦叠障,四季分明,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含有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优质茶叶的出产地。

湖北有哪些名茶

著名的名优茶:

绿茶: 仙人掌茶、恩施玉露、车云山毛尖、峡州碧峰、邓村云雾、江夏碧舫、松滋碧涧、 神农奇峰、株山银峰、西厢碧玉簪、天台翠峰、双桥毛尖、昭君毛尖、青龙雀舌、三峡宝剑、娘娘寨云雾茶、长阳茗峰、一尖仙峰茶、松峰茶、龟山岩绿、金水翠峰、水仙茸勾、挪园青峰、鄂南剑春、金竹云峰、武当针井、五峰春眉、隆中茶、天堂云雾、容美茶、雾洞绿峰、宣恩贡茶等。

黄茶:远安鹿苑。

红茶:宜红工夫。

紧压茶:青砖茶、米砖茶等。

湖北武陵源的名茶,天子山有云雾茶、毛峰,索溪峪有毛尖茶,张家界有“青岩茗翠”与“龙虾花茶”。

青岩茗翠:“青岩茗翠”是武陵源的名花,也是全国名茶之一。“青岩茗翠”外形美观,条索紧结,圆浑弯曲,白毛显露,色泽翠绿。从肉质看,清香馥郁,味醇回甘。冲水后,汤色绿明,叶底均匀,饮后顿觉神爽。武陵源的“青岩茗翠”之所以质地优良,与这里的地势和气候分不开。黄石寨、枇杷界一带海拔1000多米,气候温和,云雾缭绕,湿度大,这种独特的环境有利于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等有效成分的形成和增长。人们来到武陵源游览,用金鞭溪,鸳鸯泉的水,泡上一杯“青岩茗翠”茶,韵味无穷。

龙虾花茶: 武陵源风景区的“龙虾花茶”也是独具特色的名茶。它是以高山毛尖茶和名贵独特的龙虾花科学配制而成的,其特色:一是茶色杏黄而明澈,滋味甘爽而回甜,香气清悦,颊齿留芳;二是含氨基酸丰富,肉质好;三是外形美观,头大身肥,尾尖稍弯曲,状如龙虾花,造型美观,栩栩如生。

制龙虾茶,要求采摘、炒制精细。每年的“清明”至“谷雨”为采制期。采摘标准是初展一芽一叶或二叶,要求芽长三厘米左右,带三至五毫米的蒂把,叶与芽等长,或叶略长于芽,芽叶肥实完整,茸毛多,色泽黄绿。严格坚持六不采,即雨水、露水芽不采,紫红色芽不采。炒制分为杀青、炒揉、热闷、回锅、复闷、拣剔、烘干七道工序、制作技术性强,成品来之不易。

天崇毛尖:在武陵源的商店里,游人还可以买到名茶“天崇毛尖”。这种茶始产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距今已有350余年历史。从明至清,这种茶一直作为名茶进贡。

“天崇毛尖”条索紧结,圆浑弯曲,苗锋显露,披满银毫,色泽翠绿,清香浓郁,味清醇甘,叶底均匀,饮后有提神醒脑的功能。

“天崇毛尖”在制作时要经过杀青、初揉、复炒复揉、初烘、整形、摊晾、包装等八道工序,现在这种名茶已在武陵源成批生产,游人可以任意选购。

月岩茶:月岩茶产于武陵源区庄塌乡月亮岩村。此村已有400余年种茶历史。月岩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开展与一芽二三叶初展;制作工艺分杀青、初揉、干燥等工序。月岩茶具有外形条索细长,略带弯曲,味道醇郁,清香爽口的特点,颇受旅游者喜爱。

茅岩莓茶:茅岩莓茶,原为明代茅岗覃氏土司祖传药茶,由张家界应用植物研究所高工黄宏全发掘研制保健饮品。国检确认:该茶含有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14种营养元素,有清热解毒、杀菌抗炎、润喉止咳、降脂减肥等作用。尤对金黄葡萄球菌、甲、乙链球菌等数种病菌有强杀灭力。茶界权威朱先明教授赞曰:“调制恰当,香味芬芳;长期饮用,助君安康”。

欢迎来湖北茶叶网看看!

湖北有几个地冇产茶叶

湖北十大名茶 1.采花毛尖茶 2.龙峰茶 3.松针茶 4.松峰茶 5.峡州碧峰 6.恩施富硒茶 7.邓村绿茶 8.天堂云雾茶 9.水镜茗芽 10.归真茶 湖北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是历史上的主要产茶区,曾是全国茶叶出口三大口岸之一,全国三大红茶之一的"宜红工夫茶",羊楼洞的"砖茶"早在国内外享誉盛名,产品曾进入欧、美市场。

上世纪初,湖北茶叶发展开始出现萧条。 湖北省多样性的气候十分适合茶叶生长,其鄂西地区山峦叠障,四季分明,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含有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优质茶叶的出产地。

当地的宜昌红茶、三峡碧峰茶、恩施玉露茶、神农架有机茶,已经在市场上展露头角。目前,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一百一十余万亩,年产茶一百六十多万担(约五十公斤),从业人员有一百多万人,是中国六大茶叶生产省份之一。

由于湖北茶叶内质优良,近几年广东、福建、浙江及港澳台地区一些精明的商家纷纷购进湖北茶叶,经过深加工、包装后,再出口创汇或返销内地。

恩施州最好喝的茶叶是鹤峰中营的吗

恩施州最好的茶应该是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东郊五峰山。恩施玉露是中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制作工艺及所用工具相当古老,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 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但是,就总体来说,恩施州的茶叶品质都相当不错。由于恩施是世界硒都,土壤中富含硒元素,恩施茶统称恩施富硒茶。除恩施玉露外,绿林翠峰、伍家台绿针、恩施花枝茶、清江玉露、雾洞绿峰等都是恩施富硒茶的佼佼者。

湖北产什么茶叶

湖北生产茶叶历史悠久,是历史上的主要产茶区,曾是全国茶叶出口三大口岸之一,全国三大红茶之一的"宜红工夫茶",羊楼洞的"砖茶"早在国内外享誉盛名,产品曾进入欧、美市场。

上世纪初,湖北茶叶发展开始出现萧条。 湖北省多样性的气候十分适合茶叶生长,其鄂西地区山峦叠障,四季分明,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含有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是优质茶叶的出产地。

当地的宜昌红茶、三峡碧峰茶、恩施玉露茶、神农架有机茶,已经在市场上展露头角。目前,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一百一十余万亩,年产茶一百六十多万担(约五十公斤),从业人员有一百多万人,是中国六大茶叶生产省份之一。

由于湖北茶叶内质优良,近几年广东、福建、浙江及港澳台地区一些精明的商家纷纷购进湖北茶叶,经过深加工、包装后,再出口创汇或返销内地。

茶 文化 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1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 方法 研究

摘要:

以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出以物质层面———茶 种植 、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和以精神层面———茶艺、茶诗词、茶境、茶 传说 为切入点的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中国自古就有 饮茶 的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多出现在茶种植、加工、销售所在地,或观光茶园,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和展示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目前对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相对较少,如周小苹等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一文中对四川牛辗坪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创设提出了独特见解[1]曾涛等在《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景观、项目设置要以地方茶文化为根源,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景观[2]王慧等在《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着重研究了观光茶园在功能设计与艺术精神上如何达到完美契合的问题[3]李琛在《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出茶园文化景观的艺术表现特征[4]邵琦在《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景观形式展示、科学的施工过程、综合管理规范等五个方面[5]。此外,学者在茶馆室内装修上也有一定研究,如王奉慧在《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观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茶景园林实体要素在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例, 总结 了各景观要素在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6]杨巍在《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文提出景观设计及景观布置在茶馆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7]。另外,唐黎标的《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也阐述了山、石、水等景观元素在表现茶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8]。从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园林景观、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在观光茶园及茶馆室内装修中已经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园景观设计,采用何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尝试在分析目前茶文化园景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茶文化的内涵及茶文化园景观的价值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物质内涵,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内涵,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人文科学内容[9]。文化价值。茶文化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而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既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部分难忘历史的再现,如茶马古道动感雕塑园、陆羽亭等。以景观的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游客记忆,同时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茶文化知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部分茶文化主题的景观有再创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形成了茶文化演出的“印象”派效应,必将为人们所铭记。经济价值。观光茶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茶叶盈利和宣传推广方式,它通过氛围的营造、体验性活动的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设置,为茶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茶园氛围的营造、旅游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文化园景观来实现的。如自然型的茶田迷宫、茶田画等,人文型的动感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景墙、特色瞭望塔等,为园区招揽了更多的游客,活跃了园区的氛围。旅游价值。茶文化园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型的观光茶田清新静谧、绿影叠叠,置身其中仿若隔世仙境,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佳境。人文型的实景演出高潮迭起,绚丽的舞台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一席绝佳的视觉盛宴创意景观小品、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别具匠心的茶文化体验互动活动,为茶园和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茶文化园景观的旅游价值。

2茶文化园景观现状及设计原则

2.1茶文化园景观现状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园景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功的茶文化园景观案例不多,普遍存在趋同化与雷同化现象,属于“CTRL+C”+“CTRL+V”或微改动版“CTRL+C”+“CTRL+V”。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4点:设计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地块及所在区域设计元素考察,设计成为无根的浮萍设计开展时没有明确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10]设计方与委托方地位不对等,基本属于设计方按照委托方想法把效果图表现出来,物质功能性与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契合施工方专业性较低,大部分情况是小包头+大小工的组合,对施工细节及材料不重视[11]。

2.2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广义的“地”,包括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的主人等,对“地”研究得越透彻,设计成果越有特色。天人合一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需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从空间布局、虚实对比、形势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反复用心推敲。以人为本原则。茶文化园景观的建设最终是供人使用,因此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使用人群的行为规律,以此设计真正为人所用的景观。创新原则。立足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景观的设计进行创新,使其特色化[12]。

3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内涵展开景观的创作。基于此,提出的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亦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以茶种植、茶烤制、茶销售、茶器皿为切入点精神层面,以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

3.1以茶种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田自身就是一座生态自然的艺术品,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茶田的布局方式,或方、或圆、或异形等几何形状布置,形成不同形状的茶田景观,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效.

3.2以茶烤制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制茶的加工工具为原型,通过抽象、美学、设计等技术知识的运用,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如将绿茶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晒茶筛子,设计为茶园瞭望塔的形式,既体现当地茶文化特色又使得设计有根可循或将筛子作为休憩亭的顶部遮阴物,阳光透过竹条之间形成斑驳的倒影,增添了静态亭廊的动感仿造炒茶炉灶的造型,通过将其内部挖空,放入射灯的方法,设计另类景观地灯等。

3.3以茶销售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享誉国内外的茶马古道是茶贸易的独特方式,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可以通过雕塑设计再现古代“茶马古道”上商人运茶、卖茶的场景,或通过仿造古代“茶马古道”景象,进行实景复原,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马帮”艰辛的贸易之路。

3.4以茶器皿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南方饮茶颇为讲究,相比北方的大碗喝茶,更多了一份情趣和享受。仅饮茶需要的器具就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及其他的煮水器、茶壶、盖碗等,彰显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不少的素材,如以茶壶作为喷水景观、以阵列式的茶碗作为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以茶勺作为雕塑原型进行抽象等,设计师可充分发挥 想象力 ,形成特色景观。

3.5以茶艺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 *** 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从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中取材进行雕塑设计,同时,茶艺师的服装配饰等物件,可以通过放大尺度方法设计为景观小品。

3.6以茶诗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咏茶、品茗、斗茶、采茶的诗、词、歌、赋、 成语 、 歇后语 等宝贵财富,如《一字至七字诗•茶》《茶赋》《七碗茶歌》等。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寻求灵感,形成设计元素,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如茶歌赋互动长廊、主题茶楼等景观建筑。

3.7以茶境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自在精舍”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通过营造宁静祥和的禅景来打造特色景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光茶园所推崇。禅境的营造要深刻领悟佛学的精髓,它似有似无、或静或动,朴实无华、宁静高远,言简意赅又发人深思。置身其中,可以平和心境,感悟人生。

3.8以茶传说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以地方茶文化相关传说、历史名人雅士,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便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高中后重返武夷山道谢这一历史传说编排而成,该实景演出已成为赴武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年收入上亿元。此外,人们也设计了很多实体景观建筑,以纪念“茶人”,如湖北天门市为了纪念茶圣陆羽,建设了陆羽亭、文学泉、涵碧堂等景观建筑小品。每每置身亭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令人流连陶醉,感叹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4结论

茶文化园景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景致独特、情趣高雅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实现茶园休闲观光价值的主要载体,是改变传统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了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8种方法,分别是以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王泽发 刘金燕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小苹,杨海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53-154.

[2]曾涛,周凡.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7):39-41.

[3]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4]李琛.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邵琦.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茶叶,2016(5):144-145.

[6]王奉慧.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区景观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43-145.

[7]杨巍.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福建茶叶,2007(1):42-43.

[8]唐黎标.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J].广东茶叶,2004(3):16-17.

[9]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3-183.

[10]吴军,李鹏波,臧真荣,等.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2):81-82.

[11]李琛.茶文化景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园艺,2014(7):79-80.

[12]石洋.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茶业,2016(5):171-172.

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2

茶文化传播茶名翻译研究

摘要: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茶文化茶名翻译不通约性分类范畴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始,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随着唐朝茶诗的盛起,茶慢慢渗透进中国 传统文化 的血脉之中,与传统“儒、释、道”精神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茶文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后起之秀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文化日益争鸣并占领了主流文化话语权,为各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形象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之下,当代中国“茶文化”自鸦片战争后在国际舞台上日渐衰退,其主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其中茶叶译名乱象丛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视野下,对茶叶名现行翻译状况进行述微,剖析茶叶分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在具体茶叶名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并塑造文化身份,以期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他者身份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茶叶名翻译现状述微

迄今为止,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在中国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于16世纪才被欧洲人所知,作为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印欧语系。作为舶来品的茶叶名在印欧语系中的翻译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随着各国茶文化的平行发展,茶逐渐融入各自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各自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单一的所指。本节将茶叶名置于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对比异同,进行阐释并分析茶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求从文化视角找到可行性的译法。

二茶叶名翻译分析

1.茶类不可通约性造成的翻译混乱。

由于当初茶叶进口地区方言的差异,茶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发音,一种源自厦门方言语系(Te/Tay),而另一种则来自于广东话语系(Cha)。厦门方言“Te”经由航海技术发达的荷兰人传入欧洲,经历了“te,tee,tay,tea”并用的时期,到最后采用“tea”来统一称谓。(程启真,2010:P21)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茶叶传到各国以后,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且由于饮用方法不同,各个国家所青睐的茶叶品种也各不相同。全球百分之八十是红茶,主销欧美、大洋洲地区其次是绿茶,最受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绿茶在欧洲市场也开始回温,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国坤,2004:P104)从茶类来看,欧美国家并未对其细分,只有红、绿之辨别。而中国的茶叶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随着新的茶品的出现,不断地进行细化。在明朝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而清朝则创制了白茶、青茶。(陈椽,1979:P44)以上中国的茶类划分主要是参考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对于这几大类茶名的翻译,由于东西方分类范式不一,造成茶类翻译出现了以偏概全,所指不一的情形。

(1)翻译中的红黑之辩。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了加工程序发展而来的一种全发酵茶。最早的红茶产自附近村镇的小种红茶。最早进入英国市场上的红茶则是武夷茶,这在国王威廉三世的牧师约翰•奥维格顿(JohnOvington)的《论茶的种类和品质》中有所记载:“第一种茶武夷茶(Bohea),中国人也称它为武夷(Voui)。此种茶叶颜色偏小,叶子较小,冲泡后茶汤一般呈褐色或红褐色。在中国,人们生病的时候或有健康保护意识的人往往在感觉体制虚弱时,就只喝这种茶。”(ovington,1732:P144)奥维格顿在撰写这篇 文章 时只有中国这一个茶源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生产茶叶。因此,在十八世纪前“Bohea”被用来指代中国红茶的总称。但是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红茶产地的出现,中国红茶逐渐淡出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六大茶类划分成形之初,多是按照茶叶的汤色划分,如绿茶绿汤、红茶红汤、黄茶黄汤,以此类推红茶在命名之初,虽是黑叶红汤,但是取其汤色,将其命为红茶。但是随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红碎茶的引入,武夷红茶(即中国红茶)的淡出,西方人取其叶色将其命为“黑茶”(Blacktea)。而国内茶叶外翻过程中多采用归化译法将红茶译作“Blacktea”。这种翻译方法使得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即后发酵茶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厘清红黑之别,多数译者将黑茶译作“Fermentedtea”(后发酵茶)或是“Darktea”(深色的茶)。采用后发酵茶来译介黑茶,是按照发酵程度来进行范畴划分的不得已做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的分类范畴主次不分,因为如若按照发酵程度划分,则分为不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而后发酵的黑茶,与前发酵的白茶,中发酵的青茶和黄茶隶属于半发酵茶系类。如果将其译作“Fermentedtea”,并与“Greentea”“blacktea”等并置将造成茶类系统分类的混淆,而这种茶叶总类译介时候的混淆则造成单个品种的混淆,例如安化黑茶被译为“AnHuaBlackTea”。而如果将黑茶译作“Darktea”(深色茶),与“Blacktea”“Whitetea”等并置,以Dark替代“黑”,终将无法凸显黑茶的特色,使得黑茶的英文名与其他五类茶迥异。作为茶叶起源国以及茶类最丰富的国度,我国在输出茶文化的过程中,理应肩负起“正名”与“分类”的重任,在茶名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西方为中心”的归化译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在国际上分类混乱,范式不通,使得国内的其他茶叶一直在茶叶交流与传播的舞台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将红茶默认的译作“Blacktea”,并且将其视为一个跨文化的谈资 教育英语学习 者的时候,英国人李约瑟(Dr.Jo-sephNeedham)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红茶已经直接译作“Redtea”。(Needham,2000:P544)这种正名行为为茶叶统一范式奠定了基础,也对恢复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有裨益。因此,红茶的译法并非流于表象的“受众的接受问题”,而是紧系国际茶叶范畴分类与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重要问题,红黑之辨的溯源性理应得到译者的重视,这对于泱泱茶文化的回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青茶翻译之“乌龙”。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介于红茶(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发酵茶)之间。按照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为青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龙茶就是青茶的俗称。而在国际茶品译介的过程中,也鲜少将其译作“Darkgreentea”,而是按照惯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作“Oolongtea”,与其他几类同列。但是实际上乌龙茶即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单个茶品名,也是茶树的品种之称。正是因为其意思以及涵盖面存在的争歧,后续的茶叶领域学者采用了青茶作为这种半发酵茶的总称。而因为历史因素的发展,隶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等茶叶,因其海内外的传播效度之广,使得作为总称的乌龙茶与它下面的分支含混不清,孰总孰分已经界限模糊,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乌龙茶作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上义词,是划分中的好坏不分。(陈椽,1979:P44)而如果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使得“Darkgreentea”作为半发酵茶的总称,使得乌龙茶成为青茶中一个分支,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茶叶的分类系统,而且使得茶叶的分类依据不言自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在输出中最为棘手之事当属茶类总称的界定以及统一。厘清茶类总称后才能够使得各个茶类下的茶品在翻译的时候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而茶类统一英文名称,必须先给红茶“正名”,青茶“立目”。

2.单一茶品名翻译的混乱。

茶界素来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而单品茶叶的命名也是各具特点,有表达名茶品质特点的,例如茶类品种、造型、色泽、滋味、香气等命名。如佛手、三杯香。有显示地方特色的,表达强烈的地方、区域性。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茶等。表达文化特色,暗示历史背景和文化史实,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等。以物喻名,如遂昌银猴、竹筒香茶等。(施海根,1995:P5)而对于各色茶名的翻译仍未统一。如武夷岩茶,有译作“BoheaRocktea”“Boheayantea”“WuYiYanTea”以及“WuYiRockTea”等译法。这些纷繁芜杂的译法终究需要统一才能够杜绝一茶多名的状况发生,在国际上塑造名茶的地位以及经济价值。而笔者认为,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文化以及审美的转换。茶从来不只是一种物质凝聚物,更是一种精神凝聚体。在译介每一个茶名时,要注重茶名的追根溯源以及文化蕴意的再现。本文试分析几例,以传达单种茶叶名的译法。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命名时采用了“地名+地名”的方法,由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得名。而西湖这一地名在国际上已被译作“WestLake”,并以“淡妆浓抹总相宜”闻名。如果翻译过程中将其采用音译译作“XiHu”,一方面茶叶的产地无从得知。而茶名中“西湖”一词所产生的审美想象也随之消失,成为一种陌生的拼音所指。而“龙井”一词源于龙泓井,翻译该词的时候如果采取意译“Dragonwell”(龙的井)。在中西方文化中,“龙”所蕴含的文化意向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威严、权利的象征,蕴含积极的所指。而欧洲国家“龙”多意指残暴、凶猛等特征,与负面信息相挂钩。考虑到积极文化形象的塑造以及茶叶在国际上的推广等因素。“龙井”因此应采用音译法,来规避文化之间差异。自古名山出名茶,以地名或者山名来命名的茶叶品种很多,如韶山韶锋、南岳云雾、祁门红茶、金竹云峰茶等。这些地名与山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目前通用译法,而不能为求便利,纯粹的采用拼音,使得茶叶出产地方、区域文化在外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山名、水名、地方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保留,采用通用译法体现出来。这样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茶名就能溯其源头,探索其背后的地方文化。而以历史背景与文化史实命名的茶叶,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西施银芽、八仙云雾、东坡毛尖等。这些茶叶名均含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其文化内涵寓意深厚,如文君绿茶,因其产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即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而在这些茶叶外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力求重新展示其中的历史文化蕴意。如文君绿茶在外销过程中应采取厚译法。即“WenJunGreenTea”(WenJunisatalentedfemaleinthehistoryofChina)。这种文化内涵的备注使得茶叶名称由来以及历史蕴意得到了再现,在茶叶外销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外传也能够起着重要作用。而以物喻名的茶叶在翻译的时候也应以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外销为目的,力求将茶叶与文化紧密结合,以此来使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逐步的标新立异,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仍需强化其地位,构建起标新立异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欠缺的部分原因在于茶叶种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造成的翻译混乱,以及单个茶叶名翻译的不统一,翻译过程中不重视文化的再现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茶源国的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新的范畴分类译法,这种新的范畴分类译法不仅有利于其他茶种的推广,也能够杜绝单个茶叶名翻译的混乱。对于单品茶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叶名中文化因素的再现,这些文化因素有利于中国茶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推介。

作者:刘珍珍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启真.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3]陈椽.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J].茶业通报,1979,1(2).

[6]施海根.中国名茶图谱:绿茶篇[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

>>>下一页更多精彩“茶文化的两千字论文”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金竹云峰茶的喝法谁知道?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