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赚到1百亿的郭广昌,靠吃梅干菜上完大学,如今却成上海首富

4天赚到1百亿的郭广昌,靠吃梅干菜上完大学,如今却成上海首富,第1张

几天之前,ST舍得发布公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更变为郭广昌。去年12月31日,郭广昌控制的复星集团旗下的豫园股份成功竞投到了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70% 的股权,当时总计花费了这个上海首富45.3亿元。

这笔收购成功之后,豫园股份的股价迎来了一次大爆发,连续经历了4次涨停,市值增长了146亿,如果去掉了收购的45.3亿元成本,那么4天内郭广昌赚到了100亿。难怪如今坊间都把郭广昌称为中国巴菲特,而他的复星集团也被认为是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

一、

2017年上海,郭广昌高调为自己举办了50岁的生日宴会。当年郭广昌在圈内的好朋友悉数到场,王健林、马云、沈国军、董明珠纷纷到场。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哪一个顶级的财富论坛。

郭广昌伫立台上,看着高朋满座,人生得意莫过于此。郭广昌给自己开起了一个玩笑说:“马云刚刚问他几岁了,他说我50岁,马云反问不是70岁了么?”郭广昌随后说:“其实我记错,我今年才30岁。我现在才知道,原来50岁还这么年轻。”

50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绝对是分水岭,如果你事业成功,那么你的心理年龄只有30岁,还想着纵横商界九万里。如果你一事无成,那么你基本上可以等着退休,去公园下下棋了。

1967年在浙江东阳的横店,一个姓郭的人家生下了一个小男孩,父亲看着这个羸弱的小孩,内心无限欣喜,因为自己终于生下了一个男丁,完成了家族传宗接代的重任。父亲给小孩子取名广昌,希望他日后可以飞黄腾达,成为家里的支柱。

那个时候横店还没有电影城,几乎是一方穷山恶水,村支书徐荣阳天天费尽心思,要带领村民发家致富。郭广昌一家也是十分贫穷,靠着父亲当石工赚一点小钱养家糊口。郭家非常传统,郭广昌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寄托了整个家族的希望。

为了保证郭广昌的学业,他的几个姐姐都选择辍学了。不过郭广昌从小学习认真,而且也颇为聪明,成绩还算不错,这是家里人最大的安慰。可惜好景不长,郭广昌14岁那年,父亲在采石场防雷管炸石头时产生不测,右手炸成了残疾。郭广昌一家失去了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郭广昌初中毕业的时候,父亲希望郭广昌可以选择读中专,然后尽快出来赚钱养家,当时郭广昌如果去读中专师范,不仅仅可以不用交学费,还可以获得一笔补助,毕业之后也可以拿到别人羡慕的铁饭碗。在父亲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16岁的郭广昌一个人思考再三,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去读高中,而不是读中专,他希望未来可以继续上大学,而且是上一个中国最好的大学。郭广昌不愿意以后只是当一个普通的老师,每一个拿着屈指可数的工资。这个冒险的决定,如今看来确实是非常正确,也说了郭广昌小小内心就有惊人的魄力。

为了让郭广昌去上高中,他的两个姐姐用了5天的时间,编了50双的草鞋,然后拿去卖,换了两斤猪肉,然后用来炒梅菜干,让郭广昌带去学校做口粮。郭广昌则需要一个人走20多公里路去上学。那个时候大学都非常穷,郭广昌的梅菜干还曾经被偷吃了。辛苦的付出,终于在3年之后迎来了回报,郭广昌以非常高的分数,成功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

二、

考入复旦大学,对于郭广昌来说非常重要,第一个是郭广昌可以进入中国最好的学府之一学习科学知识,第二个是郭广昌离开了横店,来到了上海这个大城市。在大学里面,郭广昌除了努力读书外,他还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骑自行车。

1987年的暑假,郭广昌没有选择回老家,他脑门一热,骑着自行车沿着运河一路北上,骑了半个月之后,郭广昌到达了北京。很多大学生都喜欢骑单车,不过这些人追求的是自由自在的感觉,而郭广昌绝对不是在虚度人生,他一路考察各个城市的发展,留意 社会 的变化,为自己日后创业做着第一步的准备。

一年之后的寒假,郭广昌带着十几个同学,骑着单车一路南下,最终成功达到了祖国的最南端海南。这两次单车骑行,让郭广昌对于祖国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他日后创业的想法。

大学四年之后,郭广昌选择继续考研究生,随后郭广昌选择留校工作,郭广昌成为了校团委的一个教员。对于贫穷的家庭来说,郭广昌可以成为复旦大学的老师,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不过让郭广昌的家里人没有想到的是,郭广昌没有多久就辞掉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郭广昌准备去创业,促动郭广昌创业的除了那两次单车 旅游 外,还跟一个女人有关系。每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故事里面都必须有女人。如果不是为了娶表妹庄月明,李嘉诚就不会有原始的创业热情。

1992年邓公南下,在深圳视察了一圈,并且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无数年轻人下海创业。郭广昌跟谈剑、加上复旦校团委调研部长梁信军、复旦生命学院团总支书记汪群斌,还有复旦誊印社的经理范伟,5个人一起凑集了10万元,在上海成立了广信 科技 咨询公司。郭广昌投入的3.8万元是跟亲戚朋友借来的。郭广昌说他们5个人就跟五根手指一样,合起来就是一个拳头。郭广昌带着一群年轻人,没有技术、没有资金、没有背景,但是就这样开始了创业之旅。

当时郭广昌业务主要是市场调研,那个时候利用科学化来做市场调研的专业公司还非常少,甚至几乎是没有。当然那个时候有这方面需求的客户也非常少。在创业的时候,郭广昌还跟谈剑走到了一起,两个人正式结为了夫妻。谈剑的家里人非常反对,性格强硬的谈剑偷了户本跟郭广昌去领取的结婚证。

一年之后,郭广昌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台湾著名的元祖食品进入上海市场,他们想找一家公司帮他们做市场调研。

因为上海没有几家公司在开展这个业务,于是郭广昌的公司幸运拿下了这个业务。郭广昌带着几个同事,骑着单车在上海穿街走巷,到处做问卷调查。元祖食品的订单,让郭广昌在这一行红了起来,很快郭广昌就接到了不少的订单,这一年郭广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100万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可以在上海买下至少10套房子了。不过郭广昌不满足于此,他又吸引了3个复旦同学加入,并且把公司改名为复星,意思就复旦之星。很快郭广昌就找到了第二个机会,当时有一个开发商在外国开发了一个留学楼盘,目标就是中国留学生的家长,但是一直卖不好。这个开发商找到了郭广昌合作,郭广昌马上就发现了商机。

郭广昌代理了这个楼盘,然后他又找到了几个留学中介合作,拿到了一批留学生的信息。郭广昌带着团队挨家挨户去拜访,最终卖出了很多房子。当年结算佣金的时候,郭广昌成功赚到了1千万。

随后一段时间,郭广昌靠着地产中介跟市场调研的生意不断积攒自己的资本金,同时郭广昌看上了一个新的生意。郭广昌联合复旦大学,开始进入了医药的行业。郭广昌认为市场调研也好、地产中介也好,这些生意都没有门槛,于是郭广昌才决定做医药。郭广昌把赚来的钱都砸到医药的研发上面。

几年之后,复星医药跟复旦大学一起合作研发的PCR乙型肝炎推断试剂推出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郭广昌成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亿。1998年复星公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筹集到了3.5亿的资金。这距离郭广昌创业,仅仅才过去6年。6年时间,郭广昌从一个穷书生,变成了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

这次上市也让郭广昌开始认识到资本的力量,于是郭广昌开始把重心转移到资本的运作上面。地产、医药之外,郭广昌还投资了零售、矿业跟保险等等,生意越做越大。

三、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郭广昌跟谈剑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两个人结婚之后,一直没有生育,郭广昌的父母都是传统的人,传宗接代的观念非常深厚,他们不断催促郭广昌夫妻生孩子。有一天,郭广昌跟父母坦诚交代,谈剑身体不好,其实是无法怀孕的。这个消息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没有后代。

于是父母不断给郭广昌夫妻施压,最终郭广昌跟谈剑扛不住压力,选择了离婚。为了弥补谈剑,郭广昌给了复星不少股份给谈剑,同时谈剑也没有离开复星。谈剑现在的身份是复星集团监事会主席,软件 体育 产业总经理,星之健身俱乐部董事长。

跟谈剑分开之后,郭广昌的事业继续发展,一跃成为了上海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家。有一天东方卫视安排了著名主持人王津元来采访郭广昌。郭广昌第一眼看到这个名震上海的主持人就觉得非常眼熟。郭广昌这个时候才想起,当年在自己的朋友家里曾经见过这个女孩子。

王津元原来也是毕业于复旦大学,她也是郭广昌的师妹。当年郭广昌在朋友家里见过这个师妹,他对王津元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次采访让王津元跟郭广昌再续前缘,后来两个人也走到了一起,并且结为了夫妻。王津元也为郭广昌生下了3个孩子,了却郭广昌父母的心愿。王津元长相非常大气,跟郭广昌这样的百亿富豪,真算是非常般配。

如今28年过去了,郭广昌的身家从3.8万元暴涨到了570亿。郭广昌的复星集团旗下也控制了至少十几家的上市公司,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生意网络。郭广昌自己也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事业有成,家有娇妻相伴,还有董明珠、马云这样的好朋友。

其实对于郭广昌来说,50岁并不是知天命的年纪,而是从头再出发的年纪。李嘉诚72岁才第一次成为华人首富。一个企业家50岁之后才是真正的黄金时期。

在一次活动年会上,马云问郭广昌:

“像你这么聪明的创始人,有没有想过,怎么培养公司的传承者?

因为要找到你这么聪明的,还真不容易。”

郭广昌噗嗤一声笑出来,想了想回答:

“找我这样的,是不容易,但要找你那样的,不是更难吗?”

一通商业互吹之后,他继续调侃道:“我比你年轻,还不急着找接班人。”

马云是1964年生,郭广昌是1967年生,两人年纪其实相差无几。

郭广昌25岁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而马云25岁时,还在杭州做英语老师。

这个被马云夸聪明的人,是什么来头?

郭广昌1992年开始第一次创业,来年即创业成功,历时10个月,赚得100万。

光是这个“梦幻”的起步,就足以让人啧啧赞叹。

郭广昌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说起来很“简单”:

“我的第一个100万是咨询赚到的,靠知识赚钱;

第一个1000万是房地产营销做到的;

第一个1亿是靠生物制药赚到的;

而第一个10亿是通过资本与产业相结合达到的。

发展轨迹非常清楚,最大的成功就是抓住了机遇。”

清楚地抓住机遇,就能成功?

恐怕没这么简单,这背后肯定多的是,咱们不知道的事。

2021年,郭广昌以437.36亿元财富,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80位。

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有着“浙江李嘉诚”、“中国巴菲特”之称的传奇大佬——郭广昌,他的起势聚富之路。

2011年,当已身家上亿的郭广昌被问到,未来希望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些什么时,他回答:

“首先我会留一些给我女儿,因为我不想我可爱的女儿,像我这样劳累。”

自己出身贫寒,深刻知道受穷挨苦的滋味,所以郭广昌才如此爱女心切。

1967年,郭广昌出生在浙江东阳市横店公社,一户普通农民家里。

那时候的横店,还不是“中国特色小镇”、“影视产业基地”,而是以山多地少、偏僻落后而“闻名”。

郭广昌的父亲是石匠,经常跟着施工队去外地做工,挣点小钱;

母亲是生产队的菜农,勤劳能干。

总在想方设法填饱一家人肚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郭广昌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玉米、红薯等地里好种养的“ 健康 粗粮”:

“可能是小时候红薯吃多了,直到今天,我一闻到红薯的味道,就直反胃。”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郭广昌从小就学会干各种农活。

打猪草、捡柴火都是每日必修课。

虽然日子艰难,但郭广昌始终记得母亲对他的影响:

“她非常善良,靠卖小菜让我读完大学。

村里有些人为了让菜长得好,会洒有毒的农药在上面。

她很反对这种做法,从来不用不该用的东西。

这份感恩和善良,我一直记在心里。”

因为时代原因,10岁之前,郭广昌都没怎么读过书,跟着大孩子们有一天没一天地混日子。

要么在地里干活,或者上山疯玩。

1977年恢复高考后,郭广昌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父母对其寄予厚望。

希望他好好学习,走出农村过上好生活。

因此,郭广昌享受“特殊待遇”——什么都不用干,认真读书就可以了。

而家里的两个姐姐,“理所当然”地务农、编草鞋,供养弟弟。

郭广昌也很争气,成绩一直不错。

而且,小小年纪就对高深的哲学很有兴趣。

他曾在学校图书馆读过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极大锻炼了他独立思考和逻辑分析的能力,老师也总让他跟同学们讲解学到的哲学理论。

这让郭广昌大受鼓励,对哲学的痴迷与日俱增。

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

但并不是所有老师都看好郭广昌爱“瞎想”、爱“较真”的品质,对他的态度属于“两极分化”:

“我从小是个有争议的学生,有的老师对我特别好,认为我日后肯定大有出息;

有的老师却不喜欢我,觉得我太冲。”

有句话说得好:不要奢望得到所有人平等的喜欢,那样的话,你得平凡成什么样?

因此,郭广昌保持着他与众不同的性格,继续求学。

郭广昌14岁那年,父亲在采石场工作时发生意外,被炸伤右手,没法再干工程,只能回到乡里当了门卫。

顶梁柱歪了,家里收入骤降。

让原本就贫困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也让郭广昌一夜间成熟。

他常对母亲说:“我是家里的男子汉,有什么事,我替您扛着。”

初中毕业后,考虑到家境的困难,郭广昌懂事地听从父母的话,报考了师范中专。

他想着学完后,可以早早出来工作挣钱,贴补家用。

但等拿到中师的录取通知书时,郭广昌却反悔了:他还是想读高中、上大学。

那个暑假,郭广昌过得一点都不高兴。

他始终放不下心里的梦想,他想要再多读书、想要进大学校园、想要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终于,冲劲战胜顺从,郭广昌做出了第一个改变人生的决定:放弃中师,改读高中。

尽管父母强烈反对,也依然阻止不了倔强又有主见的儿子。

郭广昌卷起铺盖,背上十几斤大米,装上一罐子梅干菜,踏进了东阳中学的校门。

多年后,回忆起自己这番“壮举”,郭广昌在庆幸之余,对跟父母的分歧,也有了更多感激:

“他们尽管不赞成,但也没有过多干涉,只是反复告诉我:人要靠自己,尤其在关键时刻。”

父母的开通和谅解,让郭广昌得以坚定地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这种“独断专行”的行事风格,成为郭广昌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点。

郭广昌就读的高中,离家有20多公里,他每周回去一次。

在校期间,郭广昌每餐的下饭菜,就是自己带的梅干菜。

这种菜价廉又易保存,是当地许多穷困学生的主要口粮。

有一回,郭广昌的梅干菜不知道被谁偷吃了,一口都没给他留。

而此时才周三,距离“放归”还有整整两天。

郭广昌没有追查,他知道大家都不容易。

都是穷人家的苦娃娃,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会做这种偷嘴的事。

饥肠辘辘的他,就这么靠啃地瓜、苞谷棒子挨到周末,飞奔进家门,抱起菜罐子猛扒。

苦行僧般的求学生涯,让郭广昌变得更加坚韧、能吃苦,塑造着每个创业者必备的性格素质。

1985年,郭广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所选专业,自然是他深爱的哲学。

此时,距离他弃文从商,还有7年。

18岁的郭广昌,将商业视为“不入流”的行当:

“那时候我认为商业这种东西,是很低层次的。怎么能去做一个商人呢?

咱是要管理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好大的口气,好大的抱负。

要“治国”就要先了解国情,郭广昌在大学期间,做了两件他引以为傲的事情:

第一件是1987年暑假,他一个人如孤胆英雄般,骑自行车沿大运河,一路调研到北京;

第二件是1988年暑假,他组织十几个同学搞了个“黄金海岸3000里”活动,骑车沿海考察去海南。

经过这两次“微服私访”,郭广昌不仅拓宽了视野,更重要的是笃定了信念:

“以前,在我印象中,北京、海南似乎都很遥远,遥不可及。

但是,骑行到达之后,我得到一个深切的感悟:

只要车轮不停滚动,方向正确,再远的目标也很近。”

所以,多读书真的有好处,哪怕同一件事,因自身涵养的不同,就会有完全不同的领悟。

同是骑行去海南,别人可能觉得累死了,但郭广昌却从中体会到人生哲理。

不只是精神层面的丰富,第一次北京之行,还勾出了郭广昌的“酒瘾”,为他之后的宏图大业埋下意念伏笔。

当时,郭广昌骑旧单车到北京后,就把车卖了换 旅游 资费。

兜里的钱,买了回上海的船票后所剩无几,刚够三餐饭食。

可是他在途径青岛时,却馋上了当地“特产”——青岛啤酒。

盘缠有限,吃还是喝,这是个问题。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郭广昌狠狠心,用饭钱买了酒打牙祭。

初尝琼浆玉露,郭广昌回味无穷:“要是每天都能回到青岛啤酒,那该多爽。”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谁曾想,整整30年后,2017年,已家大业大的郭广昌,以2.43亿元拿下青岛啤酒17.99%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在财富自由之余,彻底实现了“啤酒自由”。

所以说梦想这个东西,实现的前提,是要敢梦敢想。

大学毕业后,郭广昌留校工作,先担任团委干事,后升为调研部长,再后担任校办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他的创造和运作能力开始凸显。

与此同时,他在校申请签证,打算去美国进修,并且已通过托福和GRE考试。

一切都在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组织力强的哲学系学者。

但有时候老天爷很“任性”,要么不赏饭吃,要么追着喂饭吃。

就在郭广昌为出国深造积极准备时,一阵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他心里。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使郭广昌重新思考未来:

“小平的讲话让人感到有激情,充满了希望,成为我决定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郭广昌敏锐察觉到时代机遇,义无反顾地调整人生方向。

他拉来校友梁信军,用借来的、本来留学的3.8万元资金,共同创立了他人生第一家公司——广信 科技 咨询。

公司名很“随意”,就取自两位创始人姓名中的一个字。

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关于具体要做些什么,郭广昌还没有那么清晰的规划。

一个本来立志要做哲学家的思想者,“性情大变”去做了自己曾经瞧不起的商人。

而且后来还干得那么好,这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关于这个疑问,马云也有过。

有一次,马云在商流聚会上问郭广昌:“你是学哲学出生的,怎么能把企业做这么大?”

郭广昌沉思片刻后说:

“哲学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学,所以都是空的,空的就能接受所有东西。

所以它教会我独立思考,不要轻信任何人,也不要轻易说别人不对,要多听、多分析。”

郭广昌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就是市场分析,这算是他的老本行。

大学期间积累的 社会 实践经验,现在要拿来变现了。

那时,市场经济刚起步,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还不超过10家,算是个新兴领域。

郭广昌在此刻供小于求的不饱和环境中,适时入局。

他走街串巷找项目,凭借丰富的调研经历,以及“复旦老师”的可靠头衔,拉来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合作,还接了个大活——台湾元祖食品的上海市场调研,凭此一单,就挣了30万。

短短10个月,郭广昌就赚到第一桶金100万。

然后,随着另外三位校友:王群斌、范伟、谈剑的加入,郭广昌把广信改名“复星”,寓意“复旦之星”,核心团队由此汇合。

1993年,郭广昌“突然”扭转赛道,退出市场调研业务,主攻房地产和生物制药。

这跨度可不是一般的大,简直可以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跨界。

放着刚刚起步、发展大好的咨询业务不做,又去折腾投资、风险都很高的两样烧钱玩意,郭广昌是咋想的?

不急,听听这位“前哲学家”的看法。

郭广昌认为,随着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房产势必成为未来中产阶级的刚需。

现在进驻这行,投注小、收益高。

因此复星就成为了上海第一批房地产销售公司之一。

郭广昌这个判断,说对,也不全对。

国家在1998年才确定商品房改革的大方向,而郭广昌超前了5年。

这就很尴尬了,猜中了结尾,却没猜中什么时候开始。

郭广昌接手的第一个楼盘在上海郊区,专为“留学家庭”设计。

当时普通平民的那点收入,根本负担不了这么高档的住房。

整个街道无人问津,冷冷清清。

郭广昌没有功夫跟着凄凄惨惨戚戚,他必须想办法把房子卖出去。

要不然,刚到手的100万,就要变成负债100万。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走过的路。

郭广昌想起之前筹备出国时,接触到相关机构,他们那肯定有很多留学人员的信息。

于是,郭广昌要来他们的家庭住址,又去出入境管理部门查“海归”的情况,把广告送上门,用塞门缝、夹把手的土办法,做精准营销。

就靠这么地毯式的宣传方式,郭广昌入手第一个1000万。

话分两头,布局生物制药,又是什么 *** 作?

相比房地产的“臆想揣测”,郭广昌选择进入药品行业还算有迹可循。

因为“复旦五虎”中,除了郭广昌是哲学系,谈剑是计算机系,其余三人都是遗传工程系,所以公司转战做医药有先天优势。

1995年,郭广昌把研发了三年的肝炎诊断试剂推向市场。

一战成名,钞票如雪花似飞来,迅速堆积起第一个1亿元,公司也成为上海第一家民营高 科技 企业。

然后郭广昌说:“企业做到一定程度,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去做,所以就要做投资,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

于是,郭广昌开始以参股或收购的方式,四处投资有潜力的公司,大张旗鼓运作资本市场。

范围涉及信息产业、金融、钢铁、证券、银行等,市值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同时,郭广昌还把财大气粗的触角伸向国际,收购了法国老牌度假村运营商、英国百年足球俱乐部、葡萄牙最大保险集团、德国私人银行等。

当时,投资圈有一句玩笑话:人类已经阻止不了郭广昌并购了。

而郭广昌的投资心得是:“越是血流成河的地方,越要有兴奋感。”

2007年,公司在香港整体上市,郭广昌身家直冲362.3亿元,顺理成章成为上海首富。

此后,郭广昌的聚富之路畅通无阻:

郭广昌的成功,除了凭借精准的眼光外,还得益于他在工作中永不停歇的“战斗力”。

在公司,一般员工加班都有补贴。

但包括郭广昌在内的管理层,没有所谓的加班概念。

一天24小时,都要有“奉献”精神,所以不存在什么弥补待遇。

筹备上市那会,郭广昌一天要去几个部门沟通,一星期跑三趟北京。

经常会议开完后已是深夜,回到家里连饭都不想吃,倒头就睡,第二天再精神抖擞开始新的奔波。

管理者们受他影响,自然也是拼命往前冲,办公室常备泡面,各取所需。

二把手梁信军,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曾评价郭广昌:

“他到了一定高度,一定又会提出下一个更高的目标。”

在这样舍命拼搏的老板身边,自然不会有一丝轻松。

所以梁信军于2017年身体不好,辞职离开,回家休养。

郭广昌之所以如此“激进”、“不给任何人喘息的机会”,是因为他认为:

“修屋顶,是选阳光灿烂的时候。所以在企业发展好的阶段也不能懈怠,要不然等风雨一来,就完蛋了。”

时刻保持获胜的饥渴感,是郭广昌始终笃信的真理。

自1992年创业以来,郭广昌从没有停下稍事片刻。

曾经的满头乌丝,随着事业蒸蒸日上,早不知飘落何方。

头发掉光,换来百亿身家,这个买卖还是划得来。

与疯狂野蛮的工作冲劲截然相反的,是郭广昌低调沉稳的生活作风。

公司员工都说这个大老板“深居简出,厌恶浮华。

平时特别讨厌前呼后拥的虚礼,比较有思想。”

郭广昌有出息了,家里姐姐想让他多回来为家乡做贡献,光耀门楣。

但郭广昌另有看法:

“家乡的事比较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光宗耀祖的背后是什么?其实就是显摆呗。

我觉得还是平静些,不要让人家觉得我很了不起、无所不能。”

郭广昌崇尚简约,不喜张扬,但并不代表他不会来事。

有一次,郭广昌组织一场商界交流会,来的全是行业大咖。

比如娃哈哈的宗庆后,泰康董事长陈东升,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葡萄牙总领事等等。

郭广昌独掌大局,面带微笑迎来送往。

当看到老朋友马云时,乐呵呵地说:“看到你来,我就轻松多了。”

要迎接省长时,郭广昌特地把坐在休息室的马云叫出来,让跟他一起接车。

还“嬉皮笑脸”地说:“感觉我是新郎,你是新娘。新娘躲在里面不出来,新郎在这里接客。”

马老师听后“一脸娇羞”地低头不语。

除了与一众大咖保持紧密深厚的关系外,郭广昌的对标“偶像”是股神巴菲特:

“巴菲特说的话、做的事,其实并不深奥。

关键是能不能坚持去做,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他选的另一名“标杆”是香港李嘉诚,曾把自家公司比作“年轻的和记黄埔”,其野心可见一斑。

在2021年公司业绩发布会上,54岁的郭广昌依然慷慨激昂、意气风发:

“即将到来的2022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是我创业30周年。

我觉得还是要往前看,只回忆的话,就变成老人了。

我们还是一个年轻的企业,还是一个创业的企业。”

对郭广昌来说,30岁的公司正当盛年,未来可期。

他本人亦是激情犹在,拼无止尽。

从农村小子成为百亿巨富,郭广昌的人生跌宕起伏,堪称传奇。

有句话说得好:命运不是要你成功,而是要你去尝试。

如果当初,郭广昌听话地读了师范、做了老师,没有上高中、读大学,也许他的命运跟许多稍有文化的读书人一样,在时代浪潮面前,只是观望的局外者。

他凭着一股勇于尝试的拼劲,最终走进淘金洪流中,分得一杯羹。

所以,人生重在参与、贵在掌握,每一个人在时代中,都能找到自己的站位。

时代不淘汰老人,也不欺负新人,只会远远抛下站着不跟它玩的人。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4天赚到1百亿的郭广昌,靠吃梅干菜上完大学,如今却成上海首富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