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指尖商城是传销吗

云在指尖商城是传销吗,第1张

云在指尖商城已经被警方与工商部门认定为大规模传销并展开抓捕,以下为具体情况:

“只要一部手机,一个微信账号,消费128元就能代理整个商城产品,在家里发链接,就能轻松月入上万,甚至十几万!”这段充满诱惑的描述,最终让260万人陷入微商传销骗局。

2015年4月,湖北省咸宁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工作人员张亮接到广州云在指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在指尖”)涉嫌传销的投诉,经过20多天卧底,张亮发现这是一个传销团伙。

“云在指尖”规定,会员每推荐一人成为“指尖管家”(第一代)时,可拿40%的利润。第一代管家推荐新管家(第二代)时,会员可分10%的利润。发展第三代至第五代,都可以提取10%的利润。按此模式,部分人员因发展下线获得返利金额达两百余万。

经过前期摸排,2015年7月,咸宁市工商局正式立案调查“云在指尖”传销。但办案人员只掌握“云在指尖”的传销模式,但没有销售数据等。后来在阿里巴巴大数据技术的协助下,办案人员锁定了“云在指尖”用于传销活动的一个IP地址,最终掌握了各方面完备证据。

2016年9月,咸宁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云在指尖”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认定该公司从事传销违法行为,涉案公众号“云在指尖”关注人数达2400万余人,缴费人数达260万余人,涉案金额62亿余元,没收违法所得3950万元、并处150万元的罚款。

扩展资料:

以下为媒体曝光“云在指尖”:

“云在指尖,轻松月入过万”“只要消费128元即可成为会员”“推荐加入有40%的抽成”,近日,福州市民吴告诉东南快报记者,她身边的不少朋友加入了一个名为“云在指尖”的网购平台,并通过类似上述的言语来诱惑她加入。

吴通过朋友小林分享的链接进入“云在指尖”,购买了一盒价值128元的面膜。而后,她又将该平台的链接分享在微信朋友圈,并向朋友极力推荐。

东南快报记者了解到,“云在指尖”是一个微信商城,所有用户既可以是买家,也可以是卖家,用户支付128元购买商品后就可以成为商城的会员,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商城链接,只要有人点击分享的链接即被锁定为终端客户,这些客户在商城消费后,会员用户将获得广告佣金。

“云在指尖”由广州云在指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东南快报记者昨日拨打该公司客服热线,但客服人员表示,加入“云在指尖”成为会员,需要通过扫描粉丝交流站的微信二维码或者向已经是会员的人了解。

东南快报记者通过百度搜索“云在指尖”官方网站,进入该网站发现,页面上方写着“云在指尖粉丝交流站(非官网)”。在合作伙伴一栏里写着,“云在指尖”与腾讯内部合作。首页的正中央有两个微信二维码,扫描可进入“云在指尖”交流群。

东南快报记者扫描其中一个二维码,进入“微商时代(云在指尖)交流群”。一进群就有一个疑似“云在指尖”内部人员向记者发了一个进群须知的消息,该消息内容介绍了“云在指尖”的消费模式,“云在指尖的模式是F2C(垂直电商模式),比如出厂价是100元,拿到消费者手里200元。其中有100元的利润就分配给我们推广商,这就是我们的盈利点。”

在记者进入该群以后,还有不少人扫描二维码进群。群里不少人在问如何成为会员,如何盈利。有已成为代理商的群成员甚至还发了一个关于“云在指尖”盈利模式的 *** 作视频以及各类产品介绍。

根据“云在指尖”规则,用户消费128元后成为“云在指尖”“管家”,即会员。当分享1名顾客消费时,将获得产品利润的40%佣金。

“云在指尖”把每一件产品的利润分为80%与20%。比如,A用户花了128元以后,拉B用户消费,A用户可获得40%的佣金,而后B用户(第一层分享消费)再拉人消费后,A用户可获得10%的佣金,以此类推,分享到第五层A用户都可获得10%的佣金,到第7、8层,A用户可获得6%的佣金。剩下的20%奖励给推广业绩较好的消费商。

另外,当消费商消费满880元后,即可成为分销商,可享受团队无限层5%的利润;当消费商消费团队人数累计达到1000人,自己直推50人即可申请升级代理商,可以享受团队无限层的佣金60%。“当你直推的下家交易成功(15天内不退货),你就会收到40%的佣金。”微商时代(云在指尖)交流群中的一名代理商告诉东南快报记者。

“云在指尖”数据显示,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商城浏览量就已达到27万人次。不少网友、消费者质疑该平台涉嫌传销。网友玲玲表示,刚看到时也被它迷倒了,可是仔细深入研究便会发现这其实是传销。根据她的计算,到第8层,市场就饱和了,多数人是赚不到钱的。

福州一市民告诉东南快报记者,他的亲戚沉迷于云在指尖,整天对着微信听课拉人,甚至还开了多个微信号,自己拉自己购买,已经花了不少钱购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家里的孩子也无人管教。

而对于“云在指尖”声称与腾讯合作的情况,东南快报记者也咨询了腾讯相关人士。腾讯方面表示,腾讯未与“云在指尖”合作,针对目前朋友圈中出现的恶意营销、假货、谣言等各类违反《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的内容和行为,腾讯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打击措施,并将不断完善相关违规行为的处罚机制。

另外,腾讯方面表示,腾讯不鼓励利用个人微信号进行商业营销行为,对于用户举报较多、涉及销售假货、诈骗和商业侵权的个人微信号,微信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用户协议进行处理。同时,腾讯也提醒广大用户注意辨别朋友圈中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微商“云在指尖”传销第一大案告破 涉案6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微商“云在指尖”朋友圈蹿红 营销手段类似传销


据传销条

,看

不是
传销,主


看有

有入门费
、有

有拉
人头
、有





酬、


有存





欺诈行
为。
庞氏
骗局,




没有

你的钱

承诺你

报,以
后还




不回来
?如
果是正
常消





励,那
应该跟

超市





不多





天猫



100
减2
0

之类的

应该没有人
会认

这是
骗局
吧,奖
励多

都是

外挣

同创主悦集团是不是传销,应当按其具体的经营运作模式进行判定。目前看来,这个公司是骗子。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 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 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根据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

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 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 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 ,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 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怎么分辨是不是传销app

简单来说,辨别一个项目是不是传销,有个基本点,就是这个项目的盈利点在哪里。

现在互联网项目的盈利点分为:

1销售,简单来说就是卖东西的,京东自营,天猫,唯品会这些电商平台,典型的卖东西赚钱,跟街边开店一个道理。

2技术费,阿里云,百度云之类的,通过自家的技术提供服务,收取使用费的。

3服务费,滴滴就是典型的服务费盈利的,你每次乘车支付的钱,平台会抽20%左右作为平台服务费。(前期启动时,通过各种补贴,司机收到的费用比乘客支付的费用高,这是烧钱推广的)淘宝、京东第三方这些也是收取服务费的,店家开店是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之前开过淘宝,最基本的功能,一个月几十块钱,保证你的店能正常运营,想要更加炫酷的界面和功能,需要额外购买。

4广告费,许多平台都要这项收入,甚至很多项目就靠这个赚钱。京东、淘宝这些是可以通过置顶、首页推荐这些来给店家做广告的,百度、谷歌也是有大量广告的(谷歌在搜索引擎的广告界是出于垄断地位的,那个利润你想都不敢想)。

5资金流、现金池,支付宝就是典型的现金流模式,每天从支付宝上流过的钱让四大行都羡慕,你说是啥概念。共享单车当初的盈利点就是现金池,每次一块钱的使用费是远远不够运营成本的。当然,共享单车如果要正常运营的话,首先使用费用会大幅提高,用以保证基本的运营成本,有多余的就是盈利,还有资金池(保证金)。

6引流,微信、QQ都是免费的,它们的赢利点一方面是广告,另一方面就是为其它项目引流。腾讯的大多数游戏,若不是微信、QQ为其引流的话,几乎不会有人去玩。

(我所接触到的几户所有项目,都逃不开这6点,肯定还有其它的盈利方式,那也是我们普通人几乎不会接触到的)

如果你从这6点中,找到了这个项目的盈利点,那么你还要预估下这个盈利点是否能够撑起这个项目的开支。例如滴滴,前期虽然补贴了一大笔钱,可是仔细想想,如果用户已经养成习惯后,即使平台抽去10%的服务费,全国那么多用户,每天的流水和盈利也是很可观的,而且滴滴之前公布说的是平均每单抽成22%,想想是有多赚钱了吧(之前滴滴的财报说去年亏损109亿,看看就行了,单论滴滴的运营成本其实并不高,服务器费用百万顶天了,普通员工薪资也就一个亿顶天了,然后就是各高管薪资二十亿也顶天了。我之前在另一个关于滴滴的回答里预估过滴滴的营收,至少是在五百亿以上,补贴司机113亿,那么还剩三百多亿去哪儿了?呵呵)

言归正传,如果你发现这个项目的后期盈利严重不足,根本就撑不起前期的补贴,还怂恿你拉朋友一起来,那么不用说,传销无疑。

拼多多摇现金,你说是骗局吧,可是有的人能摇到,你说是骗局吧,确实有很多人一次也没摇倒过,一句话少量现金吸引多大众,其实就是给他们增加人气,好多站过年的活动都结束了,也就拼多多一直在搞这个活动,每次摇到差01或者03的时候就会变成红包,现金你就别想摇到,在摇一会就变成了你一达到上限,连红包都没的领
拼多砍价也是一样,上面写着在摇请两人砍价成功,等你邀请后就变成了003,等你按照他的提示在去邀请人数,变成了001,他们让你继续邀请拉人
现金大转盘也是这样等你到了19999的时候,他会叫你一直给邀请好友,奖励给你摇奖机会,只要你没转到钱,变成19998,他就会给你一次机会,再次摇到19999,然后再次让你邀请好友
还有天天零现金那个,天天都有人找我助理,就跟着魔一样
拼多多最大的骗局就是用少量现金挣巨大的流量,网站靠的就是流量挣钱,一个网站没有了流量,在有好东西也没人去买,商家也不会入住平台,他们让大家免费拉人气,这样就属于骗局,现在拼多多把微信搞的快成了他的广告区,天天好友也发,微信群里也发,已经影响到了微信正常使用,微信应该禁止拼多多连接
我也玩过,后来我就卸载了拼多多

拼多多下单全额返现是真的,但只适用于新人。

如果要使用下单全下单全额返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新人全额返仅限微信账号登陆的用户首单购买,新人全额返内所有新人福利仅限新人所有。确认收货后,全额返福利保留7天,逾期未领取将会自动失效,返现的金额将拆分成多张5~10元,无门槛券发放到账户,返现上限为40元。

扩展资料:

拼多多新人全额返规则:若通过助力免单活动激活APP,且历史无支付订单即有可能参加该活动;在活动下单并确认收货后,由助力免单入口进入页面可以拿到全额返现。返现金额将会折算成优惠券发放,且会拆分成多张5到10元无门槛券发放到账户。但实际上无门槛优惠卷也是指定的商品才可以用。

拼多多是国内主流的手机购物APP,是一家专注于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成立于2015年9月,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优质商品。旨在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体会更多的实惠和乐趣。

理财是对资金进行时间、风险和收益的配置,实现财富的升值。科学的理财,既要实现财富的升值,又要保障生活的品质。假设一个普通中产家庭,收入稳定,有老人有小孩,有房产有存款,这个家庭的理财主要考虑对流动性强的资产(现金)进行配置。

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标准普尔公司推出的家庭资产配置图如下:

根据标准普尔资产配置,一个家庭的资产配置中:10%的现金用于日常开支;20%的现金用于保险保障;30%的现金用于购买房产,投资股票、基金等;40%的现金用于养老和教育长期规划。

(1)首先,家庭的保障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是我们好多人或家庭忽视掉的部分。虽然保障平时看不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它能够保障你的生活不被风险所吞噬。因此20%用于保险保障非常必要,这部分主要投资于保险保障产品,例如意外伤害、家庭成员重疾保险以及家庭支柱人员的人寿保险等。

(2)在整个家庭有了基本的保障保护后,后面要考虑的即是那些未来“必定”要支出的部分,例如小孩的教育,未来的养老。这些“届时”都需要大额的资金,而且是肯定是需要支出的部分,因此这部分的投资(正常情况下为家庭可投资资产的40%)应该相对比较稳健。设定明确目标,通过长期稳健投资获得稳定回报以达成预期目标,因此这部分的主要投资于相对稳健的偏固收类产品,例如债券、信托产品以及一些定期理财产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度小满理财APP上的该类产品。

(3)在家庭已经有了“抗风险”(保险保障)能力以及明确(目标)执行计划后,就可以关注怎样最大化在风险可承担范围内提升家庭财富回报率。可以拿出家庭30%的资产用于“高回报”性投资,因此这部分资产主要投资于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例如股票、基金等,以期望在一个相当长的周期内获得“超额”的回报。

(4)当家庭保障、目标规划、以及财富增长都已经有了对应的安排,剩下要考虑的就是日常生活支出,正常情况下,预留家庭3-6个月的基本支出费用,主要投资于一些流动性很高的产品,例如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理财产品,例如我们度小满理财APP上的百信智惠存,支取收益41%,当日起息,随时赎回当日到账,无节假日限制。

总之,科学的理财,是在风险可接受的情况下,对时间和现金流进行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配置,以及与目标的匹配。

现在,市场风险很大,对于不了解的要小心投资。第一,银行(除被忽悠保险类)、某某宝这些大型知名企业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以及年华4%左右的浮动收益理财, 第二,券商,基金这类的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的理财产品。 第三,民间借贷。以上3条外的其他各种五花八门噱头的极大概率是骗局或庞氏骗局。

网贷和 *** ,曾经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可惜银行为了利润自甘堕落,把 *** 异化为和网贷同样的产品了。

    网贷的出现,实际就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的这几年。线下的小贷公司搬到网上,就成了所谓的“线上金融”,本来只能祸害一地的小贷,转眼成为祸害全国年轻人的“网贷”。借网贷的都是些什么人?就是那些不符合银行借款条件的次级贷借贷人,他们的还款来源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去东家申请网贷来还西家网贷,结果就是挖个坑把自己埋了。

 

    而 *** 呢?曾经是人们理财的好帮手,如今一方面推出了什么现金分期,和网贷公司抢生意;另一方面纵容套现,只要不那么明显就睁一个眼闭一个眼,一切都是为了利润。虽说“法无禁止皆许可”,可是这种做法,是助推年轻人无节制消费,最终毁了他们,银行自己也受到影响。——据统计,现在 *** 逾期六个月以上未还的金额已经将近800亿!

 

    所以我认为如今的网贷和 *** ,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弊大于利。我不知道网贷和 *** 加起来逾期的余额有多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欠了网贷和 *** 无力偿还的年轻人,将来一定不会有信用观念,因为“信用”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沉重的包袱,谁愿意背着包袱成长呢!——这是网贷和 *** 给 社会 带来的最大危害!

网贷是互联网贷款的简称。互联网贷款又分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网贷和商业银行的网贷,还有二者结合的网贷。

这种网贷大家都耳熟能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率高,大部分不上征信,有些平台甚至涉及非法催收。额度较小,基本是使用这些互联网平台利用自有资金为客户发放的贷款。

互联网平台前身一般都是小贷公司,或是电商平台、金融 科技 公司。他们要么离客户比较近,要么离 科技 比较近。这样的平台慢慢走向两条极端,规模小的,慢慢退出市场;规模大的开始逐步与银行合作。

2018年下发的《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上限定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边界:

如果你是某家银行的粉丝,你会在它们的手机银行、直销银行、 *** app上看到有很多银行自营的互联网贷款,当时申请,立即就能出结果的贷款。比如建行的快e贷,招商的闪电贷等等。它们的特点就是利率低,审批快速,相比互联网平台贷款来说,额度较大。

有的时候商业银行又和互联网平台相互合作,互联网平台向银行引流客户,商业银行通过一定的风控手段提供资金。最终客户在互联网平台获取进行额度申请、提款、还款等 *** 作。

在网贷市场上,最容易见到的,规模比较大,品牌比较好的头部平台互联网贷款都是采用互联网平台+银行的模式。单说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量,资金成本,任何平台都比不上银行。由于头部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巨大,需要大量低成本的资金,所以越大规模的平台越会和银行合作。

我认为网贷是利大于弊,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怨声载道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打开方式不对。

从银行发起的网贷,入口在银行,利率一般会比市面低,金额也会比市面高,最关键的是征信上报的产品来源就是银行。这样的征信记录使得借款人在办理房贷的时候不会受到银行的刁难。

网贷之所以方便,它最根源的地方是可以随借随还,利息按日计。它是救急的,不是救穷的。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长期的贷款工具,那么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把它当作临时的救一时之急的产品,那是非常合适的。

网贷最方便的功能是随借随还,可要实现随借随还的大前提是必须每月按时还款。很多人一方面不注意自己的还款情况,另一方面,又在埋怨网贷平台抽贷,导致自己资金链断裂了。

就目前现状来看,网贷平台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着眼到个人上,可能会有些不如意的地方,但如果能避开上面三个错误的打开方式,可能会大大减少网贷带来的不如意。

网贷对于 社会 一定是利,有大利。
2006年,一个经济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那就是尤努斯,他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专门给穷人发放小额贷款。以往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不肯给身无分文的穷人贷款。尤努斯细致入微的让穷人做简单的创业项目,让他们脱贫,然后收取20%的单利利息。孟加拉国穷人还款率达到98%。这家银行盈利了,似乎达到了共赢。
但是等等,在今年诺贝尔奖,尤努斯的努力已经全部变为了一个笑话。各国都有了小额贷款公司。他们也是学习尤努斯。但是如今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息已经重新上50%甚至更高。在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印度人班纳吉的描绘中,这些小额贷款公司贷出去的钱根本收不回来,他们会在农村遭遇围攻。在印度,只要有农民上吊,大家就说这是贷款公司造孽。收回贷款成为一个有生命危险的事情,而印度当地法院,会出于保护欠款人的目的而使得欠债者不用归还欠款。

常识是,欠债要还,但是你会发现这是个恶性循环。对于盈利性的小额贷款公司,如果要回钱的难度越大,他越是要提高审查,越是要提高利率。而利率越高,穷人越还不出钱。
能借到钱的,你可以去银行。那么借款人为什么要去网贷借钱?真的是因为被骗吗?其实不是的,很多人是银行借不出来,同样的亲戚朋友方面积攒的信用人气也十分有限。于是才去寻求网贷的帮忙。
网贷,尤其是P2P,做了一件事,就是将债务双方,不认识的双方,通过平台将双方链接起来。网贷收益更高,谁都知道,为什么收益高。因为到网贷借钱的人,都是被银行拒绝的用户,这群人当然利率高。

那么网贷有问题吗?也有问题,问题在于双方的信息透明问题。熟人借钱好说,知根知底,你几斤几两一清二楚。银行借钱也好说,他可以查询信用记录,也可以要你有抵押物。可网贷的问题,就在于网贷在初期,牵线搭桥的时候并不负责这些。网贷也可以要抵押物,但是有抵押物的贷款,银行不会抢吗?银行的利息可是低很多很多的。

历史 上的王安石变法,就是2分利借钱给穷人,年息两成。当时宋朝老百姓借钱的利息是一年翻倍,而且利滚利。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农耕 社会 地主家借粮的利息是200%一年。万恶旧 社会 ,真的就是一借就是几代人为奴。遇到灾年,恶性循环。

很多人在反对网贷模式,是没有看到这个世界根本的贫富逻辑。

我以前在建筑行业,年底,我看到有建筑老板5分利的贷款,不是网贷,就是向那些土龙贷款(地头蛇贷款)。我后来听说这个老板被人关笼子一个月(几年前了,如今扫黑除恶应该好了点,但是如今年底,有些人是真借不到钱了)。

经济学上面,低利率说明借贷市场发达,人们敢借出钱款,获得收益。而对于网贷或者小额贷款,最高的成本是两个:一个是违约成本,另一个是借款人信用信息采集成本。所以越是借不到钱的人,越是利率高。
如何降低违约成本:法院执行庭要增加执法力度。

如何降低信用信息采集成本:增加财产透明度。

网贷不宜背锅,没有网贷,一样会崛起其他的借贷模式。不能总是从黄世仁那里找原因,杨白劳也要找找自己的原因。

网贷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不受监管的放任肯定会出问题。就像之前的套路贷、校园贷之类,被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借了,倒霉的不仅是借贷人,还有出借人,最终就是双输。

钱这么好用,每个人都想要。之前去车管所交罚单,碰到推销 *** 的(据说以后直接可以交罚单)然后就办了一张。后来有个老头笑盈盈地走过来,他问,办张卡就可以来钱了吗,这个怎么办呀?但借贷这事还得以信用为基础,没有信用都是白搭。再举个例子,在今年双十一之前,某电商暂停了不少会员平台自有的分期支付方式(类似于花呗、京东白条这种),后面又有报道,有用户用分期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平台也给退单了。其实这些无非是为了控制坏账的断臂之举。在度娘上搜搜xxx逾期了怎么办,其实里面的内容还是蛮让人诧异的,不少人觉得,逾期没什么好怕的,说是追讨不过是吓唬人……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仅仅从网贷这个业务的本质上来看,对 社会 是整体有利的,但是当网贷的发展缺乏有效监管,发展方向失控,造成的危害可能就会远远大于其产生的益处。

网贷,本身也是一种贷款,只不过是渠道的变化,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将线下的贷款业务延伸致网络,使贷款业务更加高效。从这个角度来看,网贷肯定是有利于 社会 的,因为贷款本身是有利于 社会 的,如果没有贷款,可能 社会 就会失去创新动力。

这一点其实已无需去讨论,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债务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一个国家如果能合理的、正确的利用债务,可以让经济活动成倍增加,更快的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完全没有债务,意味着经济增长完全失去杠杆,很可能步入衰退之中。

但是网贷这种方式,因为早期监管不完善,使得很多打歪主意的人利用这个东西来敛财、欺诈,那么实际上它并没有起到拉动经济的效果。比如很多P2P公司,打着网贷的幌子,把投资人的钱骗进平台,并没有真正贷款给需要资金的人,这些平台编造虚假资料进行“骗贷”、“自融”。

那么这些网贷资金没有产生实际收益,就演变成了一场“庞氏骗局”,最终骗局被揭穿,P2P老板卷款前逃,投资人血本无归,这些人半辈子或一辈子的血汗钱都打了水漂,最终会造成整体的消费下降,反而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

再包括现在的很多网贷平台,其实都是没有牌照、不具有合法性的平台,我们称之为“黑网贷”,他们贷出去的钱,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高利贷”,很多借黑网贷的人,一般都是在其他平台信誉不佳借不了钱才会来借,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这些贷款实际也是不能创造经济增量的,而黑网贷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从这些人身上榨取巨大的非法收益,最终造成一些借黑网贷的人家破人亡,这对 社会 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网贷本身并不是坏事,好比一把菜刀,它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如果用这把菜刀来切菜,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但是如果用这把菜刀来行凶,则会酿成人间悲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量力而行,远离黑网贷,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我个人认为,网贷对 社会 不利的,凡是代款人都是手头紧的,放款人想高利代款,又高利回收,这 社会 就产生了恶性循环,代款人还不上,放款人收不回,更可怕学生贷,套路贷,高利贷等,催款人暴力催收上吊,自杀,跳楼等很可怕恶性循环,所以不建议有网贷

网贷对 社会 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应该严厉打击,坚决取缔。

第一、网贷的单笔放款的额度都很小,这么点钱根本无法解决借款人的资金短缺问题,也无法解决借款人资金实际问题,你说这点钱能够干什么啊。

第二、网贷的放款时间都很短,一般一个礼拜,大多一个月半个月的,你说这么点钱借这么一点时间能够干什么呢?其实什么也干不了,就是给00后90后借款懒惰提供舞台然后左手到右手然后家里还钱。

第三、所有的网贷都是利息奇高无比,可以说就是吸血鬼,一旦沾上网贷,可以说麻烦无穷无尽。

第四、所有的网贷催收都是没有底线的,全部都是无下线的,一旦被他们缠上,朋友以及信誉都损失了。

我记得我上高中那会,英文写作或者阅读理解里经常会有一个问题,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成了地球村,一方面任何人也不再有隐私。网贷也是互联网发展在金融方面的一个体现,就像在银行出现之前的票号一样,大家都认为银行是吸血鬼周扒皮,但也在几百年的时间内不断演变,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很重要的一环,网贷在兴起阶段确实是按照孟加拉网贷之父--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的小额分散理念, 探索 给予那些银行看不上,无资产抵押的人群,帮助他们手工创业或者种养殖临时周转。利率水平因为安全系数和风控数据空白,只能提高利率来覆盖部分风险。但商人的逐利性和我国政策的滞后性,让这个行业被太多无良人员插入,导致了现在人人喊打,但你也会发现目前银行网上贷款审批以及风控模型不也是从网贷行业学习到了一部分么,服务也更加便捷了。我认为网贷的人都是成年人,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都是自己能控制的,那些一味的说网贷害人的人先审视下自己能否很快从银行贷到款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能否摸着良心说是否就可以借钱不还。按照民法相关规定,如果网贷机构没有牌照开展中介服务撮合交易,他违反行政管理,但借款合同只要真实合法,就需要偿还。综述,网贷有利有弊。

目前来看,它是弊大于利,p2p,因为模式原因注定利息不便宜,而这么高的利息,会借这种钱的人,的上哪去挣这个利润呢?坏账率高是真的,还有一方面就是恶意逃废债的人太多太多了。

利在哪呢?其实是有的,互联网金融这个东西这几年的发展,确实可以加速很多行业的发展。比如,医美,教育分期…等等等。还有,它给全中国的互联网大佬上了一课。[呲牙]

民间借贷从 历史 发现来看是刚需,网贷只是在民间借贷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展,也是刚需,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
一、首先我们应当搞清楚,P2P是网贷,但是网贷并不一定就是P2P。

1、P2P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至少要包含三个主体,一是投资人,二是借款人,三是平台主体,但是没有投资人,只有平台和借款人的纯线上放贷平台也叫网贷。

2、P2P在2015年和2016年的时候爆发了一些对 社会 有负面影响的事件,一度让大家对于这个“舶来品”失去信心,到目前有些省份已经禁止P2P了。但我们也能看到有些网贷模式也留了下来,像一些成熟的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纯网络信用贷款,360借条,京东金融等等,利息大家可以接受,申请也非常方便。
二、网贷是刚需。

1、通过 历史 我们知道,民间借贷从有商业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之后一直没有中断过,直到近代正规银行的诞生,民间借贷作为补充也一直是需求旺盛,民间借贷是刚需。

2、近几十年,互联网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之后网贷就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网贷的本质依然是金融借贷,是刚需。
三、总体利大于弊。

1、当投资理财这个模块加入到网贷后,网贷基本上变的无法收拾,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仔细想来,如果把投资理财这个模块去除,仅保留平台和借款人这两个主体,网贷真的是一无是处、没有价值么?

网贷至少帮助解决了几个问题:

①、经营需求。好的网贷平台整体的利率在月息一分以内,期限可以做到3-5年,额度也可以做到几十万,是可以满足经营需要的;

②、消费需求。这个不用多说,就是花未来的钱,提前享受生活;

③、资金周转。

2、有人会说,因为网贷,让很多人的过度消费,影响了未来生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网贷为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所携带的副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反思,如果没有网贷,这部分群体就不会过度消费么?恐怕未必,网贷只是借贷的其中一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渠道可以获得资金。

总结, 网贷是金融借贷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但根本上依然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同时也具备其他线下的借贷所不具备的快速、便捷的特点。 相信这个行业以后依然会有大的发展空间!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云在指尖商城是传销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