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电,是在京东自营好,还是在苏宁易购好,为什么

买家电,是在京东自营好,还是在苏宁易购好,为什么,第1张

苏宁易购。

苏宁易购的主打产品是家用电器。所以还是要看用户需要买什么东西才能进一步选出京东和苏宁易购哪个好了。如果是买家电类产品,苏宁易购是优选。

如果是买手机电脑或是其它产品,那么京东的可选择性会比较高。此外无论京东和苏宁易购哪个好,记得选择其平台自营的产品就比较靠谱。实际上网购平台的选择是看个人的消费习惯的,并不存在哪个好哪个不好的说法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注意相关产品一定要匹配:厨房内的家电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家电组成的,这些家电需要整体风格上的一致,也需要考虑电容量等专业性的问题。

2、电器要与厨房环境相协调:厨房的朝向、面积、供水、供电的线路都必须与厨卫家电相匹配。购买前的设计是重要的环节。厨卫家电产品的安装直接会影响到使用,例如房间的朝向对于油烟机的安装就有着特殊的要求。

3、注意各项服务有没有保障:厨卫家电一般都需要进行前期的设计、中间的安装、后期的维护,所以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到有服务保障的企业购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宁易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618”促销火热,百亿补贴便宜了谁?

虎嗅注:深交所发布消息,苏宁易购拟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这或许会是一个苏宁新零售转型失败的信号,这么多年来,这个庞然大物一直在流血,竞争对手却已跑得更快、更远。本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6月30日,虎嗅分析了苏宁生意的核心数据,让我们一起回溯因果。

本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图中左一为张近东

京东市值逼近百度,引发了一波J能否替代B的议论,而昔日家电零售霸主苏宁似乎已淡出公众视野。

5年前,张近东至少嘴上没把京东当成对手(原话是“他们还是小孩子,和我们不在一个重量级”);5年后,“小孩子”的市值已是“大人”的四倍(京东、苏宁最新市值分别为4000亿和1000亿)。

关于“京东做对了什么”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多,有必要候复盘一下,看看苏宁为什么没干过京东。

2011年,盛极而衰的开始

2012年3月31日,苏宁电器(002024SZ)发布了2011年报。没有人会想到,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最后的好日子”。

2008年11月,黄光裕被拘,国美对苏宁的威肋基本解除。

经过几年的发展,苏宁各项指标全面超越“友商”。2011年,苏宁营收、净利润分别达到9389亿和482亿,年末门店总数达到峰值——1684家(2009年为941家)。同期国美营收、净利润分别为598亿和184亿,门店总数1079家。

而那时的阿里、京东还没资格被苏宁视为“友商”。2011财年阿里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和161亿;当年自营收入占比99%的京东,营收看起来高些,2011财年达211亿,但却亏损了128亿。

对即将到来的电商大潮,苏宁丝毫没有掉以轻心:

早在1999年,苏宁就开始研究8848并承办“新浪电品商城”;

2005年,苏宁组建B2C总门店并上线“苏宁网上商城”;

2009年,苏宁提出“营销变革”、尝试“实体店与互联网业务共举的战略”并将叠代到第三期的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购”;

物流建设方面,2011年末已有8家物流基地投入运营,另有10家在建、24家完成签约;

2011年6月,苏宁发布“面向未来十年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出打造“具备全球化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011年末,苏宁账面资金达2274亿并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55亿投入门店及物流建设。

2011年未,一切迹象都表明苏宁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料却是盛极而衰的开始。

2012年,作秀与试探

2012财年,苏宁营收同比增幅仅为476%,扣非净利润却大跌456%至2515亿,2013年扣非净利润跌到307亿,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非净亏损均超过11亿。

苏宁再也不是“绩优股”了。

2012年上半年,苏宁易购实现销售额528亿。为完成全年200亿的销售目标,苏宁易购三管齐下:一是品类扩张,图书、百货、酒水、食品等等;二是垂直并购,最大的一桩是收购母婴电商“红孩子”;三是开放平台招商。

2012年8月,京东挑起价格战,刘强东宣称“未来三年大家电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10%以上”,苏宁的回应是“价格必然低于京东,价差双倍赔付”。

根据财报,2012年苏宁线上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26亿。

通过比较,2012年苏宁各主要品类的毛利润率与2011年差异非常小。

原来张近东、刘强东合演了一场戏,赚足了国人眼球,让“上网买电器”这一概念深入人心 。只可惜,最终真正的受益者只有京东一家。

毛利润率几乎没变,扣非净利润却下降456%,钱到哪儿去了?

通过比对,发现在营收增长不到5%的情况下,2012年“广告促销费用”增加近4亿、同比增幅326%;“租赁及仓储费”增加近9亿元,同比增长246%;“其它费用”增加5亿元,增幅363%;“人员费用”增加525亿,增幅146%。

虽然没有单独披露,带宽服务器、流量购买、线上广告、物流建设、研发投入等与电商业务相关的费用应当包含在上述四项费用当中。而在2012年,这四项费用合共增加了231亿元,刚好与扣非净利润下降数额相当。

未能开启“放量模式”

2013年2月,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6月开始“线上线下融合”,开始“从两个公司变成一个公司”,真正是易筋洗髓、脱胎换骨。

经过近半年的筹备,2013年6月8日(抢在“618”之前),苏宁正式宣布“线上线下同价”。如果说一年前是在演戏,这次苏宁可是玩真的了。与2012年相比,2013年苏宁的主营业务毛利润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并逐年下滑。

2014年,苏宁线上自营业务收入226亿,同比增幅仅为32%。同期,京东自营业务收入达1085亿,同比增幅62%。

2013年、2014年线上自营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仅为21%。

2015年开始,情况才出现转机,苏宁线上自营业务收入先后越过400亿、600亿。2016财年,苏宁线上自营收入占比达到422%。

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养成,而且苏宁在移动端取得突破。另一方面,与苏宁——阿里的深度结盟有关(注:2015年8月,阿里投资283亿成为苏宁第二大股东,同时苏宁以140亿认购2780万阿里股票)。

2016年报称“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坚持自营全品类商品,2016年实现了商品、服务方面与苏宁易购的全面打通,销售增长较快,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

张近东早就预见到零售的未来并开始电商实践。完胜国美之后,苏宁“兵强马壮”,张近东决心破釜沉舟带领苏宁“飞升”。

因缺乏电商基因,苏宁线上推广慢,流量获取成本高,付出巨额代价却没能按预期开启“放量模式”。直至2016年,在结盟阿里的背景下,线上营收占比终于突破40%。

相比之下,采取“保守疗法”的国美,2016年营收767亿,其中线上自营收入107亿,占比14%。

2010年以来,苏宁营收从755亿增至1486亿,增幅968%,年均复合增长仅为119%。特别是苏宁、国美的当家品种——视听产品(彩电、影碟)完全停滞。

回过头来看,苏宁“抢了个跑”,否则其在电商领域的建树会与国美不相上下。总体来看,代价沉重的“抢跑”性价比是可以接受的。

再议“线上线下同价”

假如门店保持高额利润,即便线上业务增速不甚理想,作为货真价实的“电商概念绩优股”,苏宁的市值不会逊于顺丰(3000亿左右)。

饱受争议的“线上线下同价”是造成苏宁业绩急剧下跌的根本原因。

当年苏宁心态是:买几块钱的菜都要讨价还价,老百姓买家电怎会多花几百块?线下如果比线上贵,早晚必死。

回过头来看,苏宁2013年推出“线上线下同价”有三点不妥。

一是时机偏早。

零售价随渠道、消费场景而异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天公地道,一款酒在KTV的价格与超市相同才是咄咄怪事。

而且,网购家电从少数人的“探险”到获得广泛认可也需要一个过程,至少也要三、五年。在此之前,叔叔阿姨们还是要看看、摸摸,向服务员提出一大堆问题,获得满意的答复后才放心掏钱。苏宁太急于跟京东PK,顺道将老对手国美一军。

二是线上拖累线下。

同款商品在不同商家、不同城市的标价不尽相同,甚至相同商家在相同城市不同商圈的门店标价也经常存在差异。

在线下货比三家,需要付出很大时间和精力。而在网上,消费者能够轻易发现价格差异。

本来苏宁可用“易购”这个品牌与京东PK,线下的生意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苏宁”与“易购”可以在后台协同,在前台则不必强调两者的关系。随着线上的壮大、线下的萎缩,再择机将两者融合。

尽管线上不可避免地被友商“逼平”,但这部分营收占比仅为20%,只要线下保持较丰厚的利润,苏宁可立于不败之地。

不幸的是, “线上线下同价”把京东的施压放大四倍加诸线下,使整个公司陷于连年亏损 (扣非)。

三是门店运营成本无人买单。

线上线下一同向友商看齐,不仅牺牲了毛利润率,线下门店的运营费用亦无人承担。

以2016年为例,租赁费用、人员薪酬、门店装修摊销、固定资产折旧、水电能源费等费用合计达106亿。假设其中60%花在线下门店、40%花在物流系统,则门店费用约为64亿元占846亿线下收入的75%。

不管规模多大,门店租赁、人工、水电、折旧等这些线上费用也得找人买单,否则无法避免亏损。

最大的变数:门店何处去?

门店是辛辛苦苦、一家一家开起来的,苏宁非常不舍得关掉。

截至2016年末,苏宁门店数已降到1510间,较2011年减少174间。即便门店销售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关店的力度也非常小。

近年来流行一种说法:线上流量增长空间有限而且越来越贵,线下才是真正的流量宝库。门店的客流非常优质、转化率非常高……但保有1500+门店的苏宁,线下交易额却呈现疲态,2016年交易金额846亿,比2011年少20亿, 线下高质流量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即便线上业务(包括物流)做到京东水准,如果线下门店不能“物超所值”,苏宁的业绩也难有改观。

大陆和美国官网可以分期购买,大家从蒙蒙整理的表格中可以看到,中国官网发售的IPhone11 64G这款手机月供229元,12期免息,还是比较划算的。

美国官网发售的IPhone11 64G这款手机月供206元,也是12期免息,比中国官网便宜一点。但是加上代购和运费后,还是中国官网分期购买IPhone11 64G这款手机比较便宜。

二、淘宝分期购买IPhone 11

目前淘宝的苹果官网新款手机还没有上架,但是淘宝各大数码店、手机店已经开始了IPhone11 的预定,预订价格2000元到5000元不等,定金多退少补。淘宝预定可以使用花呗分期,使用花呗一个月内免手续费,以5000元预定金为例:用花呗付款后,一个月支付5000元,无手续费。三个月分期每期支付本金1705元,手续费3833元,合计每月支付174333元,三个月还清

每年8月18日为中国人力资源日、蒙古族赛马节。

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沙龙(HRSalon)、《人力资源》杂志社与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以及人力资源机构共同倡议并发起中国人力资源日。

人力资源的英文全称为Human Resource,国内通常简称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为HR,而H是英文中第8个字母,R是英文中第18个字母,因为选择每年的8月18日为人力资源日。

蒙古族赛马节(818赛马节):科尔沁左翼中旗是科尔沁草原的核心地带,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旗县,是孝庄文皇后的出生地,是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乡。

这里的人养马、爱马、懂马,每年的8月18日都要举行赛马节,赛马节就是草原的那达慕,人们在这里娱乐休息,享受赛马带来的快乐,赛马场也成了爱马人寻觅良驹的好地方。赛马会还有射箭,摔跤等项目。

苏宁易购818发烧购物节:

每年的8月18日,是苏宁易购的周年庆典日。从2010年开始,在每年的8月份,苏宁都会围绕O2O全渠道经营,在PC端、移动端、门店端、TV端、自助终端等多渠道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活动和服务体验,全面让利和感恩消费者。

818被业界认为是苏宁转型由弯道进入直道的标志性事件。按照苏宁的规划,要把818打造成为与天猫双11、京东618并驾齐驱的电商三大节之一,借此苏宁易购也将持续巩固和强化一线电商品牌的行业地位。

518外汇网好。
518外汇网,成立与2017年,提供海量的外汇指标,外汇EA,外汇书籍下载服务非常顺畅。
中国外汇网是一个专业从事金融投资管理服务的综合性金融网站,覆盖了外汇,黄金,指数,大宗商品,原油,期货等。中国外汇网创建于2011年4月份。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根据4月7日,京东集团所发布的公告,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将出任京东集团CEO,负责日常运营管理,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1

据京东黑板报微信公众号消息,京东集团宣布,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出任京东集团CEO,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

徐雷上位 刘强东仍握战略决策权

公开资料显示,徐雷于2007年5月担任京东市场营销顾问,并于2009年1月正式加入京东,历任京东商城市场营销部负责人、无线业务部负责人、京东集团CMO。2018年7月徐雷担任京东零售集团CEO,连续三年带领零售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去年9月6日,京东曾宣布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负责各业务板块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

在徐雷两次任命的公告中,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不减反增,而在最新的公告中更是增加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这意味着刘强东仍然对京东重要战略有决策权。

黄峥辞任董事长 未来将投身科研

与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不减反增不同,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则是真正的退居幕后。

去年3月17日,拼多多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的同时,创始人黄峥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

黄峥在2021年度致股东信中表示,在不再担任董事长和拼多多管理职位后,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其意识到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要改变就必须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

黄峥表示,辞任董事长后,自己将更多结合个人终身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为十年后的拼多多探索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早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黄峥便表示:“希望未来能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员”。他曾以40岁后就不参与商业,而参与科研发明了避雷针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例,说明为何非营利性的全心全意的科研工作对人类的贡献会更大。

先后辞任CEO、董事长,放弃超级投票权,黄峥几乎完全从拼多多中抽身而退。但黄峥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仍有294%,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大股东,黄峥仍然对拼多多有着隐性影响力和决定权。

马云平稳过渡 全权交张勇管理

而早在2013年,马云就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六年后,他进一步卸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把公司全权交由张勇管理。

2019年9月10日晚,在杭州举办的阿里巴巴20周年年会上,马云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职位,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接棒。

当天是教师节,也恰逢马云55岁的生日,他宣布辞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之位,他在辞职公开信中写道:“大家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

张近东辞任董事长 苏宁易购无实际控制人

而就在不久前的2021年7月12日,另一家大型电商平台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随后的7月29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表示,苏宁易购新一届董事会产生,黄明端成为新任董事长。

本月4日,前中超江苏苏宁队球员杨家威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讨薪,称“希望国米张主席在享受喜悦的同时,能够想起我们的悲痛。”A股上市公司苏宁易购2020年年报显示,国际米兰老板张康阳系苏宁创始人、实控人张近东之子。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2月28日报道称,“2020年11月开始,苏宁就已多次陷入债务违约、资金链问题的传闻。张近东父子将苏宁控股股权全部质押给淘宝,借款10亿元。进入2021年,张近东与苏宁电器集团的股权质押动作更为频繁。”据财报,2021年苏宁易购归母扣非净利润预亏439-449亿元,而公司4月1日总市值仅324亿元。

高度紧张的资金链倒逼苏宁求变。2021年7月30日苏宁易购发布股权变更公告,实控人张近东父子持股比例由2020年的4492%降为2174%,略高于淘宝(中国)持股1999%,但低于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和二期的2255%持股比例。

这意味着,经过系列资本运作,苏宁创始人、原老板张近东已经失去对苏宁易购的控制权。3月25日,董秘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现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

京东去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其实现净收入27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Non-GAAP下的'经营利润达到28亿人民币,好于去年的12亿,在整体消费不景气的四季度,京东业绩体现出了抗压性。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2

近段时间以来,多个电商平台高层变动频频。4月7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将出任京东集团CEO,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并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

而此前,4月2日,天眼查App显示,蒋凡不再担任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阿里回应情况属实。各大电商公司高管频频变动的背后有何深意呢?

京东管理层迎来交接期 “接棒者”徐雷被寄予厚望

根据4月7日,京东集团发布的公告,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将出任京东集团CEO,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并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

这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看来,徐雷接棒刘强东,出任京东集团CEO,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儿。

“比如徐雷创立的618,现在的618已经从京东的店庆日,演变为全民参加的年中购物节,与双11一起,成为电商从无到有打造的非常热闹的两个节日。再比如他提出的‘晚8点’,重新定义了‘双十一’。” 刘兴亮表示,别看只有4小时的前移,但意义重大。

“创立618,是从无到有,是从0到1到100,打造成一个全民参与的购物节,这是非常难的事;而提出晚8点,则是另一种难,是打破市场多年节奏的难,是打破消费者固有认知的难。”

对于徐雷接棒刘强东出任京东集团CEO,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近年来徐雷职位不断提升,在京东集团内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幕后走到台前,加上徐雷已是京东的“老人”,以他为首的管理层团队,也初步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因此能最终接棒刘强东是意料之中的。

“徐雷面对的挑战并不少,他肩上的担子已由京东零售扩展至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科技等子集团,同时,他还担任达达集团和万物新生集团董事,相较此前责任更加重大。”

刘强东不会彻底远离公司业务 跳出现有视角审视京东

京东集团发布的公告称,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

对此,刘兴亮指出,刘强东此次卸任CEO一职,也意味着其将进一步远离一线日常业务,聚焦长期战略。在此番卸任后,刘强东仍会参与京东每月SEC(战略执行委员会)会议、每季度的经营分析会等,不会彻底远离公司业务,还是会参与对经营和战略的决策。

“所以,京东和另外两家电商巨头是不一样的,马云和黄峥都是彻底退出了阿里和拼多多的管理,董事长和CEO的职务都撤了。而刘强东依旧还是京东集团的董事局主席。”

在刘兴亮看来,京东要想赢在下一个十年,除了要保持现有基本盘的稳定运营,还得让深度了解企业的创始人跳出现有的视角重新审视京东,确保发展路径不跑偏的基础上指引京东发展的新象限。而刘强东此次卸任京东CEO一职后,并不会彻底远离公司业务,也有利于他能跳出现有视角审视京东。

阿里海外业务 有望成交易规模和用户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蒋凡卸任三家阿里系公司董事长,可以说蒋凡的淘系时代已经过去,如今要看戴珊的淘系时代。”莫岱青表示,从当前公布的相关财报数据来看,对于接任者戴珊来说,压力不小,淘系电商急需实现新的突破。

“对蒋凡来说,调往管理海外业务,也是对他自身的一次历练,并且海外业务的开发对阿里来说也至关重要”。在莫岱青看来,面对行业越来越复杂的竞争环境,以及京东、拼多多的追赶,阿里需要作出调整来应对,淘系作为阿里的基盘在不断被瓜分,而海外业务有望成为阿里交易规模和用户增长的新引擎。

“因此阿里也需要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多点开拓。”

电商大佬殊途同归纷纷“隐退” 淡化企业个人色彩

近年来,互联网大佬“隐退”成常态。去年以来,已有多位互联网巨头创始人宣布投身更长期的事业,阿里巴巴马云、拼多多黄峥、字节跳动张一鸣、京东集团刘强东等纷纷“隐退”。

“互联网竞争白日化,企业间从也‘战术’转向了‘战略’层面竞争,” 莫岱青表示,此举可以更加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加入新鲜“血液”,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莫岱青看来,这些创始人无疑是“殊途同归”,选择“退隐”都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高超智慧。“他们能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主动、逐步淡化个人对公司的影响、控制,交出‘接力棒’,确保公司平稳过渡,并保持创新与活力,实属不易。”

三大电商平台创始人均退下一线3

今天(4月7日)国内互联网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莫过于刘强东卸任京东集团CEO,根据京东公告,集团总裁徐雷出任京东集团CEO,将负责日常运营管理,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汇报。

刘强东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

有媒体整理后发现,至此,国内电商三大平台的创始人均已卸任CEO一职。

在京东刘强东之前,去年3月17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更早的2020年7月1日,黄峥发全体信称董事会已批准其辞去CEO一职,前首席技术官陈磊将接任首席执行官。

虽然黄峥仍是拼多多大股东,但其表示自己将更多结合个人终身兴趣,致力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为十年后的拼多多探索高速高质量纵深发展的新空间。

另外更早些时候,马云2013年就辞去了阿里集团CEO,2019年卸任董事局主席。

在中国互联网圈,类似有些创始人“激流勇退”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辞任董事长的苏宁张近东,已经卸任字节跳动董事长、CEO的张一鸣等。

虽然有些创始人依然扮演者影子老板的角色,但就现代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新时代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了。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买家电,是在京东自营好,还是在苏宁易购好,为什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