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O2O迎来快速发展,传统商超将如何布局?

生鲜O2O迎来快速发展,传统商超将如何布局?,第1张

近年来,生鲜零售成了最受欢迎的零售行业;突发的新冠疫情,更是让这一行业站在了资本的风口之上。

从互联网巨头到商超顶流都盯上了生鲜这块“大蛋糕”,无数新玩家纷纷入局,众多老玩家也在持续加码;随着各路玩家的竞相涌入,生鲜行业的竞争也愈加白热化。

在我国的零售市场中,水果生鲜品类一直都占据着极大的份额比重。在近几年“新零售”概念兴起后,生鲜行业更是最为火热的领域,诞生了网络菜场、前置仓、无人货柜、跨界超市等生鲜新零售模式,以及盒马鲜生、叮咚买菜、谊品生鲜、美团买菜、超级物种、钱大妈等社区生鲜电商平台、生鲜新零售品牌。

受益于非接触经济,生鲜 O20 迎来发展良机

2111 疫情期间被动选择线上买菜,疫情后有望养成生鲜到家习惯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城市和乡镇都对出行进行限制,而日常生活用品和生鲜必需品的购买是人们居家生活最核心的问题,线上买菜成为大多数城市居民的第一选择。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生鲜电商的用户同比增长超过50%。很多消费者在连续多次使用线上买菜APP后,体会到了线上买菜带来的便捷,逐渐开始接受这一购物方式。

甚至对于一部分中老年人,都能熟练掌握线上买菜的全流程,定时线上抢购特价菜品已经成为很多老年人每日必做的事项。

数据显示,阿里本地生活春节期间,“60后”用户线上买菜的订单量翻了四倍;每日优鲜今年1月23日至2月23日期间,40岁以上用户增加了237%。疫情之后虽然经济生活恢复正常,但很多人已经养成线上买菜习惯,成为线上买菜APP的忠实用户。

而且由于此次疫情,民众普遍更加注意卫生安全,很多用户对于高品质的预包装菜品的接受度也更加提升,去菜市场挑选散装菜品不再是大家的第一选择,消费者对于预包装菜的高价高质也更加认可。

天眼查APP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近87%的生鲜电商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注册成立于5年以内。其中,2016年,我国新增生鲜电商相关企业超1万家,增速达7823%,为近年来最高。随后,相关企业年增速虽呈逐年下滑趋势,但新增企业数量仍连续三年超过15万家。

截至10月28日,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今年前三季度已新增超14万家生鲜电商相关企业,较去年同比增长168%。其中,二季度新增超过6,600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23%。企业,同比增长523%。

2112 疫情期间生鲜到家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

疫情之前,生鲜电商发展遭遇困局。生鲜电商行业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发展 历史 ,从早期的垂直生鲜平台到现在的前臵仓和社区拼团,生鲜电商创新模式不断演进。

尤其是2014年以来,行业内涌入一大批创投企业,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美团等传统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

但是生鲜行业毛利低、经营难度大、消费者线上买菜习惯养成难,经过多轮洗牌重组后,大量中小型生鲜电商倒闭破产,行业内只剩下些许龙头,而且普遍经营不善。2019 年,生鲜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十几家生鲜电商企业由于融资能力不足等原因退出市场。

疫情期间,生鲜到家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得益于疫情导致的线上买菜用户增加,生鲜电商业务在疫情严重期间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很多生鲜平台甚至经常出现供不应求,多种产品一上架就抢购一空。

而且爆发式的订单给生鲜平台的即时配送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很多平台承诺的1-2小时送达无法兑现。

疫情期间,用户和需求量的爆发式增长的确给不少生鲜平台带来了转机,但是疫情期间暴露出的货品紧缺以及时效问题,实际上也正是很多生鲜平台此前被市场淘汰的原因,无论是供应链问题,还是运力问题,都是目前生鲜平台的发展瓶颈。

2113 更多线上巨头加码社区生鲜到家行业

美团成立“美团优选”,加码到家业务。2020年7月,美团成立优选事业部进军社区拼团市场。“美团优选”重点针对下沉市场,采取“预购+自提”的模式,赋能社区便利店,为社区家庭用户精选高性价比的蔬果、肉禽蛋、乳制品、酒水饮料、家居厨卫等品类商品。

截至目前,美团优选已陆续在济南、武汉、广州、佛山、成都上线。随着美团优选的落地,在生鲜零售领域,美团已经打造三大业务板块:美团闪购、美团买菜、美团优选。

三者错位竞争,完全覆盖一二三线市场:“美团买菜”聚焦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美团闪购”旗下的“菜大全”则专注准一线或者二三线城市;“美团优选”将聚焦下沉市场。

拼多多上线“多多买菜”进军社区团购。8月31日,拼多多在微信上线“多多买菜”小程序,多多买菜采用“预订+自提”模式来赋能社区门店,消费者可以线上下单,次日自提。拼多多凭借其巨额补贴具有很强的获客能力。

滴滴开始试水社区电商模式“橙心优选”。滴滴投资超千万于“橙心优选”项目,未来将首先把成都、北京作为重点发展地区。

橙心优选主打低于市场价的秒杀产品,商品主要涵盖水果、零食、日用品等,吸引大量团长入驻,主要通过微信群来传播和推广当日的低价商品。消费者当日下单,次日需到门店自提,从仓库到门店的物流由第三方提供。

盒马新业态“盒马mini”加速开店,密集渗透下沉市场。盒马逐渐淘汰采取前臵仓业态“盒马小站”,开始发力线上线下一体的“盒马mini”业态。经过前期大量验证,“盒马mini”业态在成本、效率、流量、供应链方面能够更加平衡。

目前已开始盈利,财务模型基本跑通。而前臵仓模式始终绕不开高损耗和高履约成本的问题。之后“盒马mini”将与“盒马鲜生”协同采用“大店+小店”、“到店+到家”方式全方位覆盖更多顾客。

凭借线下优势,传统商超加速布局到家业务

疫情发生前,传统超市仅有少数头部企业布局到家业务,大部分实体超市参与到家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普遍还处于观望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部分布局到家业务的公司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并不能很好的产生盈利,到家业务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在投入大量资金。

疫情期间由于出行不便,超市到店客流普遍大幅下降,消费者纷纷转向线上购买。大批超市为应对这种情况,紧急上线自营到家业务平台,比如重百超市推出“重百优选”,大润发超市上线”大润发优鲜”,步步高超市上线“小步到家”等。

而商超龙头永辉超市和高鑫零售很早就已经布局到家业务,疫情期间也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高鑫零售到家业务平台成交额增长达到400%,永辉超市单日订单量突破20万单,步步高线上到家业务环比增长300%。根据永辉超市中期报告显示,线上业务占比已经接近10%。

此次疫情中传统商超虽然是在被动情形下选择紧急上线到家业务,但很多公司已经认识到到家业务给公司带来的业务增量,后续很多公司将把线上业务作为重点拓展的方向。

传统商超在供应链方面积攒多年优势,又具有线下门店优势,开展到家业务需要投入资金量要远小于互联网类企业。但是传统商超普遍在数字化能力以及线上线下协同运营能力方面还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可能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就目前的生鲜行业而言,无论是互联网电商还是传统商超,尽管生鲜玩家们前赴后继,但时至今日仍未有人真正坐稳行业龙头的位置;因此,生鲜行业的战局至今仍然处于胶着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谁掌握的资本、供应链等优势多,谁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而就生鲜供应链这一点来说,大多数玩家还在供应链升级的路上,而永辉超市能否凭借其显著的供应链优势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良好佳绩,还要看其能否在数字化变革的路上跟上巨头的脚步。

注:本文内容主要摘自东北证券,零售资本论整理推送

行不通。过去,中国互联网长期被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巨头把持。如今,以美团、今日头条、拼多多为代表的三股新兴力量日益崛起。
这些新巨头都没有全盘复制美国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特有的商业环境成长起来的。而我近期与一些CEO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还有着这样的误区:想着如何复制美国模式到中国。
每当CEO问起这样的问题,我都会当即告诉他们:复制美国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不过CEO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惑,这其中有着历史原因:互联网在美国诞生。
20年前,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基本上是copy雅虎的。Facebook于2004年诞生,随后2005、2006年期间中国诞生了几百家社交网站。所以说中国的创业公司复制美国模式是有历史渊源的。
10年前,中国创业者一创业就形成这么一个规律:我要山寨美国,或者说我对标的美国公司是什么。而投资人问CEO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模式美国有没有对标?」如果创业者回答「没有」,那么资本便失去了兴趣。
因此,从创业者到资本都形成这么一个惯例,美国有的中国一定要有。延展到后面,很多中国公司的估值都是对标美国的估值来算的。
2015年是我认为的一个分水岭。2015年前后,新巨头美团、拼多多、今日头条崛起了。2016年,我写了一篇趋势文章,标题就叫《趋势|为什么山寨美国在中国行不通了?》。
从大背景来说,中美创业的格局在2015年之后是一个分水岭,这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中美国情以及商业环境的根本不同。
中美的差异性
中国与美国完全不同,历史不同,体制也完全不同。从商业背景来讲,美国的现代商业启蒙元年是1886年,洛克菲勒、美国铁路公司、卡耐基等等都诞生于1886年前后。而对于中国商业史来说,199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从90年代到现在也才30年的时间。一个130多年,一个30多年,从时间角度来说的话,历史差距很大。
由于商业历史的差异性,中国社会与美国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有的模式在中国行得通,但在美国却不行。美国专门做电商的平台,有名的只有亚马逊和ebay,而中国,有阿里、京东、拼多多以及一堆新诞生的社区团购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司。美国的商业史已经有100多年,传统零售业非常发达,所以创新的机会有限。中国的商业史才二三十年,未来还会诞生新的公司。
此外,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例如人口情况,也存在巨大不同。中国的人口高度集中,而美国比较分散,许多城市人口只有几十万。而中国千万级人口的城市有15个之多。
商业要和人结合,特别是线下的实体商业要与人口聚集地结合。由于中美人口聚集情况不一样,未来可能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模式与美国基本没什么关系。美国有的中国可能会有,美国没有的中国也会有。美团、拼多多、今日头条的崛起就是典型案例。
新巨头的崛起
美团早期是Copy Groupon的,但是后来跟Groupon完全不一样了,并且团购本身在2010年、2011年左右王兴就已经做了很大的改革。
Groupon 是典型的高举高打,高额的初创费、办公费用、管理费用导致了它对商家的提成佣金非常高,结果这个公司慢慢地消失了。美团2012年的时候,王兴提出团购「三高三低」的理论,他对团购的理解更加独立,甚至和Groupon背道而驰。
美团定位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低价格的服务;为此,公司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的定位。
后来王兴在团购的基础上开始拓展更多业务,与Groupon进一步分道扬镳。他拆分出一个T型战略,T型战略就是一个垂直的战略,把一个公司拆分出来。猫眼是第一个,后来这个公司也市值百亿港币左右。再后来酒店旅游也被拆分出来。
2013、2014年美团又切入外卖、出行,现在进入了吃喝玩乐的所有领域,这与当年的Groupon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完全山寨就是死路一条,美团结合了中国本土化特色,走出了中国独有的这么一条路。
今日头条这个公司也是独特的,我当时评价这个模式「推荐是搜索的迭代」。今日头条的海外扩张已经开始攻城拔寨,前些天有一个朋友说找北美今日头条负责人合作,北美的今日头条在当地也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还是那句话,这相对是独创的,美国也没有做成的。
拼多多就更特立独行了。
2015年12月,我和黄峥见面,此前三个月,他拿到A轮投资,在融资B轮过程中,他见了数十位投资人,投资人问他第一句话:你这个模式美国有对标吗?黄峥说是全球第一家。投资人不投,融资受挫。拼多多模式确实是全球第一家。任何全球性创新,在创业初期一定不被理解或认可。
黄峥跟我说,当时不仅在中国出现400多家模仿拼多多的公司,在美国也出现了山寨拼多多公司,美国倒过来模仿中国了。不过不久前这个公司已经倒闭。
拼多多的起家植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中国低收入人群众多,人们都爱便宜。拼多多最早起家的是广大的农产品自销,这跟美国的农产品完全不一样。美国的农产品没有像中国小众化,几亩,十亩这种。它基本上是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的农田,包括包装、运输、储藏全是工业化,所以没有拼多多模式诞生的土壤。
新巨头的崛起无一不是结合了中国的本土特色,做到了全球首创。美国没有的模式在中国却可以生根发芽。但同时,美国发展得风生水起的行业到了中国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例如SaaS行业。
本土化创业
中国商业是一个丛林时代,竞争非常激烈。相对来讲,美国经过100多年的商业规律淘汰、反垄断化等等,美国的公司相对来说比中国公司更为守规矩一点,或者说更区分自己的边界。
比如美国的交易公司,买卖零售的公司会用第三方软件帮助支付。但在中国就完全不同,巨头更愿意自己干,我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比较野蛮的原始丛林式竞争环境。
所以在美国,交易和SaaS可以完全分开,彼此相安无事,但在中国不行,做交易的一定要把SaaS干掉,或者自己干。这是中国特有的竞争环境决定的,巨头无限生长。
中国巨头把交易啃光后,不会任由SaaS公司掌握其数据——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我们长期看好中国。虽然有的行业可能在中国难以发展壮大,但相应的,在其他国家可能不会诞生的行业,却会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中国未来会出现社区零售公司,但是美国很难,因为他们的人口相对比较分散,都是住别墅,效率太低了。
2018年是社区团购创业的爆发期。根据烯牛数据统计,2018年社区团购赛道共计披露融资事件21起,总计融资金额达204亿元,共有超过30家投资机构入场。
中国一个小区3000户,每户5个人,一个小区搞一两万人的生意效率一定很高。这叫中国模式,未来社区零售模式成立,这就是中国特殊的创业机会,在美国不可能发生的。
中国未来还会有很多的行业发展与美国的不同,比如养老。老龄化程度逐步升高,中国的老年人在一两年以后会有3亿,会超过美国全国人口。再过5年,2025年,中国老年人数量会达到45亿,这么大的基数与体量,能诞生多少创业机会难以想象。
另外随着城镇化的加剧,未来会诞生超级县城,会出现超过5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县城。这样的县城可能至少有1500个。一个个县城就相当于是一个个支点,1500个超级县城的背后,也是无数的创业机会等待创业者们去探索。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中国出现的一个特殊的行业机会叫蓝领,这是在中国才可能有的巨大赛道。中国8亿农民进城后,叫新蓝领,新市民,围绕他们的创业机会也会很多。
创业者们要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商业环境,寻找其中的商机。单纯复制美国模式的时代早已过去,创业者需要把国家、社会、时代、技术与个人命运相结合,才能精准把握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李志刚,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山海成长营创办人,著有《创京东》和《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在美团、拼多多A轮时,今日头条B轮时,发现、判断并帮助他们成长。)

有相关消息称,阿里、美团、拼多多等巨头陆续退出社区团购,引起网络热议。

什么是社区团购呢?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社区或者几个相邻的小区的有购买需求的用户,组合到一起团购消费,消费的产品主要是人们日常生活所用必须的,蔬菜水果、柴米油盐跟生活日用百货。这么做的可以减少一些中间商赚差价,买的时候更加便宜一些。

首先,这种模式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利是弊?从短期来看现在是有利的,不仅方便,而且还便宜了很多。但是,如果这家巨头平台完全占领市场形成垄断以后,我们会不会为现在获得一些蝇头小利而买单呢?个大互联网巨头各种砸钱补贴,人家又不是做社会福利的组织,最终还是以赚钱为目的。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妇孺皆知。等到他们几家形成垄断局面以后随时坐地起价,但时候我们选无可选,只能默默忍受。

从2016年在长沙开始的第一家兴盛优选,到现在遍及全国各地主要城市。但是除了几家行业巨头大佬,其他社区团购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资金链断层,团长大规模跳槽,产品质量不过关等负面信息层出不穷。中小玩家纷纷退出社区团购市场,整个行业也渐渐发展到现在地局面。

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看,这次市场开发只不过是资本家门垄断市场,恶性竞争的现象。资本家门已经把手伸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菜篮子当中,几分钱的菜钱收益到不放过,虽然中国的人口基数大,这是个数以亿计的庞大市场。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监管把控,任由资本家随意打破市场规律,垄断恶性竞争。那么可想而知的后果是什么,资本家们下一个目标又会是什么呢


3月17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宣布辞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并放弃超级投票权,名下股份投票权由拼多多董事会以投票方式进行决策。

黄峥表示,辞任后将投身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

黄峥为什么退休?电商行业未来如何?还有老板比较关心的,股市接下来怎么样?

财经 大排档菜单如下:

强行三分天下,黄峥急流勇退

电商,最后的肉搏战

一些关于股市的题外话

本份干炒牛河共2500g,耗时2根双喜,老板们可以泡上铁观音细品,记得打包 分享 给朋友,支持 收藏 外卖。

要问国内企业家中,老黄最佩服谁,非黄峥莫属。

虽说从BAT的包围中硬生生自建一国的张一鸣已经是天纵奇才,但还是走曲线救国路线,从互联网业中最薄弱的资讯一环入手,最终借短视频问鼎天下。

是天才,不过还是属于常人能理解并接受的范畴。

黄峥的逆袭,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拨动指针,倒回2015年9月,彼时如果有人说想要用六年创立一家市值万亿的电商帝国,与阿里京东分庭抗礼,恐怕会被所有人认为是疯子。

要知道,2015年的阿里巴巴市值也才19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88亿元。

六年时间,创造一个有着“创业者面前的三座大山”之称,BAT三巨头之中的阿里巴巴同等规模的电商企业,还要达到阿里已经成立16年的市值。

在那个淘宝天猫在电商领域如日中天,京东才刚上市一年的时候,试图三分天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黄峥做到了,纵然有着天量微信流量的扶持,有着段永平高超卓绝的指点,但他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他的敌人、今日拼多多的成绩,迄今仍在向我们证明:拼多多,舍黄峥其谁?

资本市场同样印证了这点,黄峥宣布辞任CEO后,拼多多股价大跌超10%,市值蒸发超千亿人民币。

这里老黄提一嘴,无论是拼多多员工的内部吐槽,还是年初拼多多女孩的猝死,都让老黄对这家企业的文化观感不佳,不过成就实在瞩目,值得跟老板们聊聊,并无利益相关。

为什么黄峥选择这个时候退休?还不打算继续创业,却跑去搞科研。

当然是因为他本人可能就是喜欢搞科研。

不开玩笑,以他所达成的成就,除非学马斯克进军火星,否则已经没什么能给他带来成就感的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写得很明白,最高一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嘛。

对一个新创业者而言,还有什么比打败老牌创业者更好的自我实现途径?

实现完了,肯定是得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以他身份断不需要遮遮掩掩。况且这决定也并非心血来潮,早在他去年7月将CEO大棒转交给陈磊时,一切早已按部就班。

有老板或许不同意,论市占率,市值,客单价,拼多多怎么就打败了阿里?

据拼多多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拼多多GMV(成交总额)做到16676亿元,这个目标阿里花了14年,拼多多仅仅只用了5年。

在阿里深耕十余年,最擅长的电商领域异军突起,还风生水起,这是显而易见的胜利。

但电商行业接下来的战争,没有赢家,这恐怕也是黄峥辞任的因素之一。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电商作为中国互联网最著名的细分行业,经过二十多年迅猛发展,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电商交易额已经达到3721万亿元,仅同比19年的368万亿增长45%。

即使在疫情的助推下,电商交易额增速也从19年的131%下滑至45%,国内电商行业已经碰到了天花板。

这下老板们该清楚,为什么去年各大巨头有失体面,纷纷弯下腰,跟卖菜小贩一决高下了吧。

市场空间到达极限,接下来的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社区团购都是毫无花巧的肉搏战,白刃战。

不会有什么天才,也没有什么史诗,反而某些巨头会因为吃相不太好看,显得有些丑陋。

在这场电商最后的战争里,没有赢家,就算哪一家获得胜利,那也只会是惨胜。

这也吹响了国内互联网上半场结束的哨声,腾讯投资海外、阿里研发芯片、百度进军人工智能,没有谁真正把未来押注在电商这一战上。

可对于身在局中的阿里、京东、拼多多乃至美团来说,这是别无选择的一仗,惨胜也好过不战而降。

只不过天才的演出已经谢幕,剩下的只是凡人间的厮杀,黄峥应该是瞧不上眼。

祝愿黄峥研究顺利。在新的战场,老黄期待会有新的天才横空出世,搅动这一方风云。

最后再简单聊几句股市,再不说我怕胆子大的老板们冲进去了。

股市虽然如先前所料的短暂止跌,但经过老黄最近对一些经济数据的分析,风险却逐渐显现。

首先基本面上,谈谈最重要的消费、投资和出口。

消费,从调整后的增速来看,2021年1-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了32%的复合增速,勉强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

可受制于疫情带来的贫富差距扩大,中小企业受损严重,居民收入增速下滑等因素,消费依然低迷。

投资方面,房地产韧性较强,2021年1-2月,地产投资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157%,复合增速为76%。制造业投资2021年1-2月复合增速则约为-30%,较去年12月份低127%。

去年制造业因为海外需求暴增挣了大钱,老板们都心里门儿清,知道这种好事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自然就没了加大投资的想法,可以理解。

基建投资,老黄就不报数据了,只说一句。今年315会议,提出“政府杠杆率要有所降低”,基建投资增速会逐渐下滑。

随着海外疫苗接种,疫情逐渐好转,生产恢复,出口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再说说GDP增速预期6%以上这事。这是个偏低的数字,假设没有疫情,20年增速是6%,基数100万亿,那21年设6%没问题,正常增长,最终是11236万亿。

去年因为疫情是23%的增速,算下来今年就变成10844万亿,中间大概少了36%,也就是说今年增速要到10%,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真要拉到10%,有难度吗?我们大家心里清楚。

能拉为什么不拉,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疫情过了,不代表雨过天晴,很可能只是暴风雨的前奏,要留着力气加固屋子,而不是刷墙。

技术面上,无量反 *** ,给了6天时间,沪指都收复不了3500点。

老黄还是那一问,留给老板们思考,能拉为什么不拉 ?

晚安,请慢用。

以下为电商圈常见的术语、英文缩写、简称,它们经常出现在日常的工作中,例如:“你把今天的CVR数据拉一下,做个环比同比对比数据分析;针对店铺做个AIPL分析报告;店铺二楼页面需求需要重新评估”本文列了淘系相关术语的概述和释义,按照“常见名词”和“数据类词”做分类,希望对大家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CVR转化率(conversionrate)的英文缩写为CVR,指一天的成交访客和总访客的占比,转化率越高访客质量越高,CVR应用广泛,也适用于信息流,SEM等数据指标。CVR=成交数量/总访客举例1:今日A店访客总人数10,成交人数1,CVR=10%。
举例2:今日SEM数据展现100次,最终成交次1,CVR=1%。CTR点击率(clickthroughrate)缩写为CTR,指一段时间的点击量比上展现量,可以测试出广告图是不是有吸引力。建议做A/Btest,选出CTR高的素材,来加大后续的投放费用。CTR=点击量/展现量举例:店铺在搜索引擎或者信息流投了广告,今日展现为10,点击为1,CTR为10%。DAU日活跃用户数量(DailyActiveUser)为DAU。反映网站、APP、小程序、互联网其他应用等运营情况,相关的为MAU(月活量)。
CPUV独立访客付费(costperUV)缩写为CPUV,是指按照每位独立访客数量付费的方式计费,媒体投放带来的进店流量的成本。CPUV=总费用/UV举例:A店铺花费10元,最终产生了独立访客1位,CPUV为10。
名词类别人群资产指的是:将品牌商家在线上的人群用户定量化统计,统计的模型是AIPL,由阿里最早设计提出,储在数据银行,构成品牌商家的人群资产。拆解如下:A:代表认知人群I:代表兴趣人群P:代表购买人群L:代表忠诚人群全域营销指的是:用户在阿里生态会有通用的ID账户,这个ID可以让品牌商家从媒体传播端、到电商购物端的全链路、全渠道追踪、消费者的行为、踪迹被可视化,实现精准有效实现运营,由阿里最早设计提出。
UNIDESK阿里设计提出的全域营销核心产品之一,实现“全链路”、“全媒体”、“全数据”、“全渠道”的营销。营销活动中的人群数据回流到数据银行,品牌可根据数据优化店铺营销动作。站内/站外站内:各电商平台里的叫做站内。举例:A品牌双十一开展了互动、电商内容、直播带货、促销玩法等站内营销活动。站外:电商平台外边所有的都叫做站外。举例:A品牌双十一开展了线下、私域等站外营销活动。GTAGMVToAIPL的缩写,AIPL为人群资产缩写,指通过GMV反推AIPL各链路上的人群体量需求,为下一阶段在营销品牌工作做数据支持。
数据逻辑:计算新老客销售占比,测算出AIPL所需体量,根据不同链路人群转化率算出人群体量。FAST指的是:阿里系营销模型。AIPL是从量上统计品牌的人群资产总量,FAST是从质上衡量品牌人群资产健康程度。拆解如下:F,Fertility,AIPL总量A,Advancing,AIPL转化率S,Superiority,会员总量T,Thriving,会员活跃率标品/非标品标品:有官方的规格和型号,款式与外表相同。举例:手机,电脑,家电等。非标品:没有明确规格和型号的商品。
举例:服装类,鞋子等。SPU/SKU标准产品单位(StandardProductUnit)缩写为SPU。SPU是商品信息聚合的最小单位,是一组可复用、易检索的标准化信息的集合,该集合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特性。通俗点讲,属性值、特性相同的商品就可以称为一个SPU。举例:iphone4就是一个SPU,与商家,与颜色、款式、套餐都无关。库存量单位(stockkeepingunit)缩写为SKU。SKU可以是以件、盒、托盘等为单位。SKU是物理上不可分割的最小存货单元,在使用时要根据不同业态,不同管理模式来处理。
举例:SKU在服装、鞋类商品中使用最多最普遍。搭配购指的是:组合款。电商销售中,商家经常将几件商品组合在一起做售卖。DSR卖家服务评级系统(DetailSellerRating)缩写为DSR。评分标准取连续六个月内所有买家给予评分的算术平均值。指标范围拆解如下:宝贝与描述相符卖家的服务态度物流公司的服务卖家发货的速度价格带指的是:各个商品品种价格的最高与最低之间的范围区间。坑位/坑产坑位:固定的广告位。坑产:产品在固定广告位的销售额。
淘宝8大人群指的是:主流电商对于所有人群的一个划分。包括以下8类人群:新锐白领资深中产精致妈妈小镇青年GenZ都市银发小镇中老年都市蓝领预热指的是:在活动开始之前的预告和氛围营造。特点:在预热期间没有活动、让消费者看到即将开始的活动力度形式。预售指的是:已在售卖的商品。特点:这个商品可能不是现货、没有办法全额支付。举例:双十一A商品活动卖10元,预售先支付定金1元,等到支付尾款的时候,你再去支付剩下的9元,商家再给你发货。
电商营销IP指的是:电商平台打造的各类营销活动专题。举例:超级品牌日、小黑盒、理想生活club、超级品类日、手猫大牌日S级/A级/B级指的是:电商促销活动的等级划分,不同等级大促流量不同,S级>A级>B级。S级指的是平台级大促,比如双11、618这种A级指的是行业类目级促销,如3C数码节、新风尚等B级指的是店铺级常规促销活动尖货指的是:稀缺的、不愁卖的、价格不一般的货品。举例:IP款,联名款,明星款,爆品潜质款。
货品结构指的是:按稀缺程度,以“金字塔”模型为基准进行分类。举例:头部为“尖货”,中部的为起量款、常青款,底部为承接款或长尾款。人群数据回流指的是:品牌在站外媒体端投放的人群数据回流到数据银行。优化站内数据,做二次触达实现精准转化。人群颗粒度指的是:描述人群画像的精细化程度。举例:A店铺的人群颗粒度太粗,B店铺的人群颗粒度做的比较聚焦。
GROW指的是:由天猫设计提出的,用于指导快消服饰行业品类有的放矢的增长模型,拆解如下:G,全称Gain,提升渗透力R,全称Retain,提升复购力O,全称bOOst,提升价格力W,全称Widen,提升新品延展力KA商家优质大卖家(KeyAccount)缩写为KA商家,指的是:销售额在行业类目排名前列的商家。特点:KA商家会获得一系列优先的特权和扶持。CPS销售提点收费(costpersales)缩写为CPS。举例:应用于直播带货,现在很多达人、头部主播都会跟品牌商家谈按CPS收费。
社交电商指的是:区别于以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一种电商生态。特点:依托于社交关系完成的商品交易。举例:拼多多、社区团购、微信小程序。内容电商指的是:区别于以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一种电商生态。特点:内容电商通过内容吸引用户,然后植入产品相关信息,引发购物欲。举例:知乎、抖音。PDP产品详情页或者宝贝详情(productdetailpage)的缩写为PDP。C2M消费者到生产者(consumertomanufacture)缩写为C2M。
在搜集、整合消费者心理后评估出消费者需求,最后信息发送给生产者。特点:降低商品售价和销售成本,满足小众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促进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消费。B店/C店B店:指的是天猫商城的店铺,一般为大的商家、品牌商,模式为“B2C”。C店:指的是在淘宝上开店的卖家,就是针对个人用户开店的,模式为“C2C”。效果营销指的是:以各类平台与工具(组合门户、SEM、联盟)为依托,在深入研究互联网各媒体资源的定位、用户行为和投入成本等基础上,选择对于企业最具性价比的一种或多种的个性化的营销方式。
特点:和品牌营销相对,以追求数据结果为导向的一种营销模式。举例:SEO/SEM,购买电商站内广告、做淘宝客、直播带货等。DMP达摩盘英文缩写为DMP。指的是:阿里妈妈基于商业化营销场景打造的人群精细化运营定向中台。特点:涵盖消费行为、兴趣偏好、地理位置等数据标签。提供个性化人群圈选,识别店铺高价值人群,人群画像洞察与偏好分析,实现商家精准营销。TP/DP代运营服务商(TaobaoPartner)缩写为TP。指的是:淘宝认证的服务商家的托管,目前定义为电商代运营服务商。
抖音官方认证的运营服务商(DouyinPartner)缩写为DP。小二指的是:最早为淘宝平台服务品牌商家和用户的工作人员,现在延伸到各类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举例:天猫小二、京东小二、拼多多小二。痛点/痒点/爽点痛点:本质上其实是恐惧。痒点:满足的是每个人的虚拟自我。爽点:是即时满足。淘客指的是:基于按成交数量计费的推广模式,赚取成交数量佣金的群体。淘口令指的是:通过文字在微信朋友圈进行分享。
淘口令形式:一种是标准版,即用户直达商品页面;另一种是个性口令,用户直达是H5页面、店铺或者商品页面。店铺二楼指的是:进入品牌旗舰店按照指示下拉就可以进入二楼,通常作为品牌互动页面。

作者:崭崩刀, 财经 专栏作家。

重要的是,骑手还是美团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相较上半年骑手数量同比增长了164%,美团实际是在控制骑手成本。前不久,还曾因算法困住骑手形成了谴责美团的舆论。

因此,选自家骑手作为代言人,对内可以凝聚员工之心,对外则彰显 社会 形象,简直惠而不费。

当然,美团对此可能不太在意,自信跟阿里掰腕子后已经可以放飞自我了。其实,饿了么的用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增加。因此,从被卡位来说,美团实在难以说是自己“赢了”。

除了外卖业务,美团在到店及 旅游 领域还有携程、同程;社区团购领域有拼多多、京东;网约车领域有滴滴,金融领域有蚂蚁、腾讯,等等,可谓举世皆敌。

纵是霸王再世也难敌群殴,那么,美团还能放飞多久呢?

1

二虎相争,输赢早在局外

今年,美团阿里之争可能是互联网年度大戏。

当时,王兴直接开怼,美团与阿里展开肉搏。双方斗争的焦点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其中阿里借助支付宝切口导入流量,将业务扩大到非餐饮配送,跟美团的近场玩法构成近战。

相比浓厚的火药味来说,结果可能显得非常平淡。

根据Quest Mobile《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双方流量规模占比最终美团领先,但差距不大。某种意义上讲,阿里接入支付宝后,确实对饿了么的流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如果说流量规模还是有利于美团的因素,那么局外情况可能就是明显不利于美团了。

首先,因为算法压榨骑手,美团陷入了舆论指责漩涡里。

根据财报可知,第三季度外卖骑手成本同比增加了40亿,订单量同比增加了74亿单,相应的骑手平均成本仅为54元。

对美团来说,要改善自家骑手待遇,不管是提高薪资还是扩大规模,最终都会增加自身运营成本。

其次,高佣金问题不仅引发商家不满,也限制了美团的市场占有率。

从财报可以看出,美团第三季度餐饮外卖佣金收入为18251亿元,同比增长299%,同期订单量同比增加为301%,二者呈高度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美团的商家数量并没有明显增长,也意味着美团没有抢过多少属于饿了么的市占率。

最后,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类似“二选一”将不再被允许。

这意味着外卖商家“二选一”的潜规则将被打破,而美团在外卖商户上的垄断优势将被削弱,反过来帮助饿了么获得反超可能。

总的来看,相比于微弱的局内因素,美团阿里之争的输赢似乎更大程度上要被局外情况决定了。

2

社区团购,填不起的巨坑

美团几乎要在每一个领域都掀开激烈的斗争。今年以来,疫情和市场需求相互叠加,造成社区团购出现了“井喷”现象,美团当然也要来分一杯羹。

据悉,在11月30日美团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王兴表示美团优选是优先战略,是不需怀疑的,“绝对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从开疆拓土的角度来看,美团的雄心是毫无疑问的广大,但是社区团购的逻辑和运作是不同的。

究其本质,其实属于熟人社交销售,通过招募社区团长,让团长负责推广销售和社群管理,然后团长从中获取佣金。最终,用户通过团长分享的链接拼团,实现今日下单而次日到。

社区团购的特征就是拼团价格实惠和熟人营销交易。就社交属性来说,美团因为有腾讯支持,这点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但要保持市场优势,笼络住团长,美团就必须再烧钱。毕竟,失去价格优势,美团竞争者又多,团长完全可能转投别家。因此,美团不得不持续烧钱去保持价格优势。

美团要新增投钱的坑位,而问题在于这可能是个填不起的巨坑。社区团购市场可能不如想象得大,但竞争更为激烈。

根据开源证券研报,主要分布于四线城市,占比高达46%;但这一群体能有多少稳定消费需求,根本上是取决于美团给出的“价格”的。

与此同时,拼多多、特价版淘宝和京东等等,也纷纷在致力于拓展下沉市场,因此整体局面僧多粥少,竞争惨烈。

更为利害攸关的是,美团参与社区团购竞赛就意味着要转向重资产运营模式。社区团购是围绕供应链展开的战争,转向前置仓重资产运营,才能在品类、价格和时效上赢得消费者,但这恰恰又要美团烧钱钱。

社区团购是比此前所有烧钱大战更复杂的一次,相比于阿里腾讯京东等前期投入已经做好铺垫,比如腾讯入股永辉,当前美团可能无法做到即刻填上这个大坑。

3

故事再好,也要饭能吃饱

美团在拼命,对手也一直在行动。在王兴表态当日,刘强东于京东高管早会上,声称自己将亲自挂帅带领京东打好社区团购业务。比较致命的是,京东准备好了烧钱,第三季度净收入高达1700多亿。

此外,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也是拼多多多多买菜、滴滴橙心优选等难以企及的优势。对于社区团购这一持久战而言,谁坚持不住烧钱、谁薄弱点更多,谁就可能先败。

就美团而言,能否在持久战中扛下来,当前自身优势也并不非常突出。

首先,美团净收入在放缓。根据第三季度财报,剔除包括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及无形资产摊销等未分配项目溢利后,美团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 旅游 、新业务及其他三大部分溢利同比增长仅为452%。

就在发布财报当天,美团股价下跌705%,市值瞬间蒸发近1300亿港元。

此外,财报还显示,美团包括网约车、共享单车、美团买菜、美团优选、美团闪购等在内的新业务经营亏损为20亿元。

与此同时,美团小贷业务也陷入了增长停滞。今年前三季度,美团利息收入分别为212亿元、202亿元、219亿元,难以撑得起原本寄托的厚望。甚而言之,从当前形势来看,美团小贷业务所处的内外环境都极其不利。

外部由蚂蚁上市引发的金融监管风暴已经加身,美团也必然要受到掣肘。这点无需再强调,相应的,美团自身内部的资质问题可能更为严峻。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信息,河南焦作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重庆三快小贷款公司(即美团小贷)并没有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批准,属于“违法从事发放贷款业务”。

如果资质隐患得不到解决,那么美团金融危矣。

外敌重重,内患不绝,美团还能放飞自己吗?退一步讲,资质问题得以解决,但是美团面向商家的生意贷和服务消费者的月付,也要再次应对与功能甚至客户群高重叠的支付宝等相竞争的问题。或许,这是因为美团走的是“以战养战”的战略。

但是,摊子铺得太大,战线拉得太长,毕竟被攻击的点也在增加。因此,决定美团究竟能放飞多久,根子还在自身。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生鲜O2O迎来快速发展,传统商超将如何布局?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