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说明书揭示发展逻辑 京东数科“‘toB’不只是口号而已”

招股说明书揭示发展逻辑 京东数科“‘toB’不只是口号而已”,第1张

近日,京东数科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从招股书内容可以看出,京东数科一直提的“toB”不只是口号而已。从营收比例、技术投入占比、 科技 人才占比等各种数据来看,京东数科已经完全是一家toB的公司,而且完成了阶段性落地。

根据京东数科的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的业务分为三大类: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6月,上述三大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148%、5237%和557%。其中,京东数科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051%,京东数科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905%,创新型业务正在成为驱动京东数科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京东数科CEO陈生强曾总结道,“我们总是在发展最好的时候去想公司的风险在哪,公司的天花板又在哪,然后提前去解决、去布局。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如日中天的时候,我们开始转型金融 科技 ;2017年,在金融 科技 方兴未艾的时候,我们着手布局产业数字化。”

战略创新对企业来说并不容易,这意味着要放弃原先已有成熟盈利模式的业务,开拓全新的战场。在这些业务进化背后,我们能观察到其一直在遵循着一条清晰的底层逻辑,就是一方面只做与 科技 相关的业务,另一方面始终恪守 社会 价值、长期价值与价值共生的原则。

另辟蹊径踏上ToB增长路

时间倒退至2013年,刘强东对时任京东财务负责人的陈生强说,京东如果做金融的两个原则,一是要做最长久的生意,一定是要做最苦的大家不愿意去做的事;二是如果可以赚100元,赚80元就够了,另外20元别赚。

背靠着京东商城当时已经拥有的近5000万活跃用户,彼时还叫京东金融的京东数科完全可以借助手中的支付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里一骑绝尘。然而,京东数科却主动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

京东的零售商身份使其能够精准了解每个商家实时有多少货,这些货值多少钱,多长时间能够销售出去,什么时候能够回款。与此同时,京东也非常清楚每个消费者的信用数据,以及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及偿付能力。如何将这些有价值的数据通过技术能力转化为商家和消费者的信用资产,从而方便他们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成为当时的京东数科核心考虑的问题。

成立两个月后,京东数科率先推出面向供应商融资需求的“京保贝”;4个月后,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短期借贷需求的“京东白条”。

迅速完成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两大业务的布局,京东数科迎来丰厚的回报。彼时的陈生强却又在未雨绸缪地考虑建设底层能力的问题——作为金融业通用底层能力的“风险定价”成为必选项。

正是在大数据风控上的率先突破,让京东数科的业务效率远超行业:白条业务的坏账率和资损水平长期低于行业平均值50%以上。

陈生强没有满足于此,他早已在思考另一个问题:现有模式的天花板在哪里?要继续冲,该往什么方向冲?

京东数科积累的底层能力成为其独特优势,一条全新的增长之路呼之欲出——从toC做自有金融业务的“ 科技 金融”公司,变成一个toB向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能力、解决方案的“金融 科技 ”公司。2015年,京东数科成了在国内第一个提出“金融 科技 ”,第一个提出B2B2C服务模式的公司。

正是这一决策,打开了京东数科通往ToB的大门。到2017年下半年,经历1年多正式转型的京东数科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进入爆发式接入阶段。

同样在2017年,BAT等头部企业都开始做金融 科技 ,整个行业意识到金融服务的上限,和toB市场的蓝海。而此时的陈生强,又在酝酿数字 科技 的模式。

20到30创新业务推动智能城市升级

2018年,京东数科正式升级成为一家服务产业数字化的 科技 公司。就在那一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99万亿,数字中国已经初具规模。

一年之后,京东数科已经参与到“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智能城市建设中。京东数科与新区共建的块数据平台,将扮演新区的数据汇聚中心、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和AI赋能中心的角色,承担着汇聚新区全域数据、统筹新区数据管理、实现新区数据融合应用的重要使命,成为新区打造数字孪生城市的数据基底。

产业数字化市场规模超万亿,是BATJ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的巨大市场,不过,各家的策略有所不同——阿里巴巴凭借自身在供应链、物流、电商、本地生活、金融等领域的积累,更擅长输出以中台能力为核心的“全家桶”式解决方案;另一巨头腾讯的优势则集中在社交领域,更擅长打通C2B2C的渠道闭环。

与上述两家不同,京东数科以技术为矛,行业深度应用为盾,通过提炼底层逻辑输出数字化 *** 作系统,开辟了产业数字化蹊径。

雄安块数据平台绝不是个案。从京东数科的招股书来看,政府及其他板块其实就是京东数科在数字 科技 模式下的创新业务,增速极快,已覆盖300+城市,人群6亿人次,合作40+政府服务机构。

可以说,数字 科技 行业前景广阔,符合 社会 价值和国家战略产业数字化必将驱动产业生态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

(编辑 张明富)

京东物流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这标志着京东物流正式启动IPO,成为继京东健康、京东科技之后,京东集团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其实,关于京东物流IPO的传闻已经不下4次,因为作为京东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京东物流应当早就具备上市条件了。这次递交招股书终于让靴子落地,对京东物流员工及团队、上下游客户,带来了一个明确的预期。

据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本次IPO的联席保荐人包括美国银行、高盛、海通国际等。此前有报道称,京东物流估值可能达到400亿美元。当然,对京东物流的估值,不仅要从京东物流的硬实力进行估算,同时,在口碑以及体验等无法量化的层面,也需要资本市场在一定维度上作为参考。

硬件已成规模,盈利已经不远

自京东自建物流以来,京东物流建立了包含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及跨境网络在内的高度协同的数字化六大网络,服务范围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地区、城镇和人口。

截至2020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运营了超过800个仓库,包含云仓在内,运营管理的仓储总面积约为20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了30座大型智能物流园区“亚洲一号”;目前,京东物流员工25万人,其中仓储、快递、客服等一线员工超过24万。

正是凭借十几年在物流上的持续投入,才形成了如此规模的京东物流,让京东差异化突围成功,建立了强大的护城河。如果说,京东之所以成为京东,与其他电商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京东有物流,而且是自建物流。

这也让京东有能力在服务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力,能带来更多的创新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当然,物流是重资产业务,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是外界对京东自建物流产生质疑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从2007年开始,京东物流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8年才实现盈亏平衡,规模化效应开始显现。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2020年京东物流前三季度收入达到495亿元,同比增长432%,这一数字在2018年和2019年全年分别为379亿元和498亿元,保持稳定增长。

而且,京东物流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及扩展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等。

从这里可以看出,京东物流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将自身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与能力向外输出,来解决供应链上的问题。

在向外赋能外,京东物流的上市会让京东的生态布局更加完整。早前,京东科技、京东工业品、达达等业务就已经达到了独角兽的级别,京东物流的上市又让京东的独角兽阵营新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京东的生态体系逐渐完善,也能增加京东在市场中整体地位的提升。

软实力已成竞争不可或缺的一环

早年刘强东力排众议自建物流,耗资巨大的重资产模式曾在业内引发巨大争议。如今,京东物流的优质服务成为了京东的护城河,也成为了业界的标杆。

比如,211限时达的时效塑造了新的用户体验,在2020年,京东物流助力约90%的京东线上零售订单实现当日或次日达,提升了京东的品牌度。京东物流成为京东平台用户的“刚需”,也是京东B2C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同时,极速达、京准达、夜间配等时效服务更是完善了京东业务,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可以说,京东物流是京东快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除了这些时效服务,京东物流真切地从用户需求出发,将自身服务尽量触达各种场景。比如,连续九年的“春节不打烊”,让用户在春节期间也能享受平时的服务体验。

相较于其他物流公司,除了顺丰以外,通达系的物流公司在春节期间基本处于休假状态,年前网购的商品也得到假期后才会发货,让整个服务体验大打折扣。

此外,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京东物流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不但第一时间为武汉地区输送抗疫医疗物资,而且在全国运力基本停滞的情况下依然全力运营,也让京东物流的口碑与用户体验再上一个层次。在过去的一年,京东新增用户中有80%来自下沉市场,这就足以说明京东优质产品与服务得到了更多用户的青睐。

在服务C端外,京东物流在B端也有了十足的业绩增长,据202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超73%。其中,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经超过43%,实现在2022年超过50%的目标难度不大。

可以说,京东物流在软实力上,一方面为用户带来了优质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在B端,京东物流将进一步加强和定制行业解决方案,解决行业痛点。

科技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进入智慧物流时代,京东物流也在不断打造科技品牌,将将创新科技和多元场景有机结合,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软硬件一体化的供应链物流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强化第二增长曲线。

据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募集资金将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而且在近期的投入上也确实能看出京东物流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

在资金投入上,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内,京东物流累计技术投入达到46亿,在总收入中的平均占比达到34%,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技术投入上,将持续强化技术方面的长期竞争力,包括硬件、软件和算法,以及人工智能、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技术的应用。到2020年底,京东物流已经拥有及正在申请的技术专利和计算机软件版权超过4400项,其中与自动化和无人技术相关的超过2500项。

在技术应用上,京东物流建成了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以及首个5G物流园区,率先实现快递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这些技术上的投入让京东自营的超五百万个SKU的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至34天,履约费用率将至65%。可见,科技对于京东物流的意义,不仅是带来了降本增效,同时为京东自身与整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以创新形式来服务更多的场景。

作为京东最大的独角兽,京东物流的上市将为京东完善整个生态体系带来更多的助推作用,在资本市场形成强劲的竞争力。同时,对整个行业来说,京东物流也会带来格局的变化以及行业标准的进一步提升,促进整个社会物流的降本增效。

京东物流递交招股书,京东物流能否成为一大物流之一?

若是回顾中国快递业20多年来的风云变幻,其生长脉络与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可谓紧密勾连。2月16日成了京东物流的新起点,从2007年京东集团旗下内部服务部门,到2021年2月16日向港交所递交IPO招股书,摸爬滚打14年的京东物流离上市仅一步之遥。然而,当“成为一家综合物流服务商”几乎成为所有快递企业追求的目标,行业由单一业务板块的比拼上升为综合网络服务能力之间的较量时,较晚拿到资本市场入场券的京东物流还有机会可寻吗?

分拆上市即将达成 毛利率达109%

2月16日晚间,传闻数月的京东物流上市一事终于靴子落地。据其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营收达495亿元,同比增长432%,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379亿元和498亿元。而其净亏损从2018年的28亿元减少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1170万元,呈现逐年收窄趋势。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6亿元。

在毛利方面,京东物流2019年前三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9亿元和54亿元,毛利率由85%增至109%。京东物流认为毛利率的变化包括了规模经济和运营效率的提升。资料显示,当前,京东物流的服务产品主要包括仓配服务、快递快运服务、大件服务、冷链服务、跨境服务等。

根据京东集团2月1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本公司拟通过以京东物流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京东物流,分拆完成后,公司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物流50%以上的股权,京东物流仍为京东集团子公司。

以重资本换效率 外包与租金成本“高升”

京东物流也首次公布了物流基建的成绩。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已运营800多个仓库,总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全国18个城市运营28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包括一个位于上海的无人仓,该仓库在旺季日均能处理超过13百万笔订单。为了提升运营效率,京东物流正在技术研发上一掷千金。财报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在研发方面共投入约464亿元。

效率是物流企业竞争的命脉。双壹咨询创始人龚福照则认为,物流行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以重资本投入的企业将会形成牢固的护城河,这也意味着后来者将面临较大的入场压力。可见的是,花重金密集布局仓库“出圈”的京东物流已经构建了时效品牌。京东物流在招股书中提及,京东集团线上零售约90%的订单可在当日或次日送达。

不过,京东物流同样得面对成本负重。数据显示,营业成本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68亿元、464亿元和441亿元。其中,外包成本和租金成本增幅明显。以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进行比较,外包成本开支从107亿元增长至162亿元,增幅达519%。京东物流解释道,快速增长是因为对供应商服务的需求增加,尤其在旺季期间需要以外部服务补充自有资源,例如干线运输服务。

而在租金成本上,京东物流由2019年前三季度的33亿元增长341%,在2020年前三季度达到44亿元。据其解释,主要是由于扩大租赁仓库面积、分拣中心和配送站等因素影响。

全方位较量 考验各业务协同力

除了兼顾收入与成本的平衡,京东物流还将面对2021年更为激烈的竞争。

从大环境看,一场疫情既刺激了线上消费的再渗透,实现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超800亿件的新纪录,还加速了各个头部企业在物流领域全方位的布局:圆通和菜鸟加深国际航空合作;百世继续扩围东南亚市场;中通突破快递20%的市场占有率,低调布局蓝网进军高端市场;韵达牵手德邦、拼多多和苏宁;顺丰不仅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份强化国际物流布局,还于近日公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不超过220亿元,其中便提及将打造仓配一体化能力……

为了应对局面,在2020年8月,京东物流不仅将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还将愿景定位为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这也预示着其将进一步强化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的能力。而事实上,这一目标并不只是京东物流所想。以顺丰为例,在拟募资的220亿元中,计划以30亿元建设数字化智慧供应链平台,为客户提供仓网规划、需求预测、数据监测、库存优化、智能补货、门店选址、消费者洞察等全方位服务。

从另一角度来说,传统快递企业加快向综合物流商转变的趋势,将更考验企业在各个业态的资源投入和协同共振。快递专家赵小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京东物流上任新CEO,市场十分关注其带领京东物流的打法,其次市场也关注其如何补足航空短板,与跨越速运的资源进行整合,以及京喜快递的运作策略。从大的层面来说,京东物流如何能减少对京东集团的依赖,成长为一家全方位布局的社会性物流企业,这些都会在其上市后经历残酷的市场检验。

据招股书中未经审计的财报数据显示,京东物流向京东集团提供的服务收入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分别为26552亿元、30682亿元和2800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由70%下降至5658%。这或许意味着,京东物流不再只依附京东主站产生的商流,而是有了更为宽广的路子。

ipo招股书可以在两个地方查看。
1、公司官网:一般公司的官网就会有投资者关系这一栏,其中通常就会有信息披露,招股说明书通常会在这一栏目中。
2、证券交易所:如果是A股,一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网站就可以看到了,如果是港股,可以在香港证券交易所。

十年前, 科技 圈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描述——把京东的网站外皮扒掉,这家公司其实是一家物流公司。类似的,在刘强东的早期规划中,自建物流是其区别与阿里体系的最大杀手锏。如今,京东物流终于在独立14年后启动上市,而被誉为“隐形第二大物流公司”的它,能在资本市场激起什么样的波澜?

2月16日晚间,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启动IPO。其中,京东集团持股近九成,高瓴、腾讯、中国人寿等均有入股。

招股书披露的业务数据颇为亮眼,亏损14年的京东物流,如今似乎已看到了盈利的曙光。若能成功独立上市,打通二级市场融资通道,京东物流也有望在快递行业“三国杀”中战得更为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继京东数科和京东 健康 后,京东物流将成为京东系拟分拆上市的第三子,业界预估其市值有望冲击400亿美元,有望成为京东系在资本市场的又一员大将。

京东IPO第三子

2月16日晚间,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美国银行、高盛、海通国际等。受该消息影响,京东美股盘前直线拉涨,一度涨超4%。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将自己定义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根据第三方机构2019年的数据,从营收规模上看,公司为国内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股权结构方面,京东物流受京东集团及刘强东等共同控制,京东集团直接持股7912%,京东物流供应链公司持股79%。除高瓴旗下HHJL与EastarCapitalFundLP分别持股29%以外,中国人寿、腾讯旗下意像架构投资、千山物流基金、永泰资本等机构持股均不超过1%。

京东集团称,分拆计划的细节尚未敲定,包括全球发行的规模和结构;完成拟议的分拆后,公司将继续间接持有京东物流50%以上的股份。

如今,京东物流已然成为继京东数科和京东 健康 后,京东集团拟分拆上市的第三枚棋子。

关于此次上市募资目的,京东物流表示拟将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扩展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等,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此前,物流板块作为刘强东重金投入的“亲儿子”,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内,累计技术投入高达46亿,技术投入在总收入中平均占比达到34%,领先同业。若京东物流独立上市成功,二级市场融资渠道得以打通,未来在一众上市公司同行面前相比也能更加游刃有余。

不过,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京东物流,独立上市的战略意义或许比京东数科和京东 健康 高得多。

早在2020年初,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公司的内部信中就将京东集团的定义从“以零售为基础的 科技 服务公司”转化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将物流放在了业务重心的位置。虽然自建物流体系的重资产模式争议不断,但在多年来重金投入,扩大规模效应的背景下,如今京东物流经营情况逐步好转,即将扭亏为盈。

若京东物流上市顺利,意味着京东“三驾马车之一”的物流板块终于具备了独立造血与融资的能力,对于母集团而言,或许也有望迎来价值重估的转折点。

成立14年,终于盈利在望?

事实上,京东物流板块成立14年都未实现盈利,一路走来不乏争议。欲独立上市的京东物流是否具有独立造血的能力,也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业绩方面,公司三年营收规模可观,增速较高,且有加快的趋势。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为379亿元、498亿元、495亿元,2019年营收同比增速高达316%,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则进一步提升至432%,远超同期顺丰的2984%增速。

虽然公司至今仍未实现盈利,但公司盈利能力亮眼,三年内毛利润增速超400%,毛利率增速超200%,如今净亏损大幅收窄,盈利似乎已经不远。

招股书显示,虽然在2018年至2019年,京东物流分别亏损了28亿元、22亿元,但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亏损已经大幅缩减至1170万元。

其中一部分影响因素是政府的大额补贴。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政府分别对京东物流补贴了3948万元、104亿元、298亿元,然即便扣除政府补贴,京东物流净亏损仍显示大幅收窄。

另外,亏损收窄的背后自然少不了盈利能力的提升。2018至2019年,公司毛利润从108亿元增长至343亿元,翻了三倍多,毛利率则从29%大幅升至69%;202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则更为亮眼,收获毛利润542亿元,毛利率飚升至109%。

关于毛利率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是由于收入显著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疫情期间减免社保等政府补助措施,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经营效率。

另一方面,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超四成,也意味着京东物流对母集团的依赖逐渐减弱。

自2017年起,京东物流全面对外开放,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18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299%、384%与434%,增速显著。京东物流主动表示,现在和将来不会极大依赖京东集团。

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的服务产品主要包括仓配服务、快递快运服务、大件服务、冷链服务、跨境服务等,截止2020年三季度末,京东物流已服务了超过19万家企业客户,覆盖快消、服装、家电、家具、3C、 汽车 和生鲜等多个行业。

估值400亿美元,仅次于顺丰

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公布的2020年快递服务调查数据,京东物流无论是从总体满意度还是72小时准时率排名方面都排进了行业前五。去掉“国家队”中国邮政,如今快递服务行业似乎已成京东、顺丰、与通达系三分天下之势。

除了京东物流,快递行业头部玩家均已上市,龙头老大顺丰控股市值超过5000亿之外,“三通一达”的市值均在500亿元以下。而据业内预计,京东物流估值可能达到400亿美元左右,上市后有望坐上仅次于顺丰的“行业老二”宝座。

分析观点指出,快递物流行业已从增量竞争逐渐进入到存量竞争的阶段,经过较为残酷的价格竞争,最后整个市场的需求会集中到龙头企业的手里。2020年或许是快递行业进入战国时期第一年。从投资角度看,一方面商务快递的龙头公司正在多元化扩张,另一方面,在电商快递领域,龙头企业正在建立壁垒,其投资价值会不断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物流早就在二级市场有所布局。 2016年4月,京东物流与达达集团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使用其实时配送平台,补充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后者已经于202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而在2021年1月的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中,京东物流迎来了新CEO余睿,其同时兼任京东刚刚达达集团的董事,这在当时也被认为是京东物流提速IPO的重要信号。

分析观点认为,京东物流如能顺利IPO,将会加速市场份额的转化,特别是加速其国际化和下沉网络建设速度,以规模换效益。与此同时,资本系的合纵连横也将相应提速;但是总体来看,京东物流、顺丰和通达系(包括菜鸟网络)的三足鼎立之势还将长期存续。

有市场人士进一步指出,还需要考虑近期香港新股火热的大环境,预期京东物流同样会获得市场热烈追捧,有望成为香港又一只数千亿市值的大型新股。

拟募资200亿。

日前,京东数字 科技 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数科”)科创板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已被上交所受理。10月16日,京东数科方面向上交所提交了问询函回复意见。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数科于2013年独立经营,成立初期主要基于京东集团电商平台为商家及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2018年,“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科。今年6月,京东数科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的报告期各期,京东数科营业收入分别为907亿元、13616亿元、18203亿元和1032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82亿元、13亿元、79亿元及-67亿元,波动幅度较大。

此次首发,京东数科拟募集资金20367亿元。若按募资估值计算,登陆科创板后,京东数科的估值将到2000亿元左右。而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京东数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强东的财富也随之增加。

时间 财经 查阅招股书及反馈意见等发现,京东数科目前仍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董事、高管变化较大,严重依赖京东集团、独立性存疑等问题。

信批不完整

招股书在“发行人的股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章节中,没有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41 号——科创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京东数科对股权结构的披露较为简单,没有图示股东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招股书对于京东数科究竟控股和参股了多少子公司,也未详细披露,仅介绍称主要控股子公司14个、参股公司1个,这不符合相关规定。

时间 财经 查阅天眼查发现,京东数科的股权结构和最终受益股东非常复杂,层级多达4、5级。其控、参的公司级层架构也非常复杂,有的多达5级甚至7级。

监管部门在审核问询函中也注意到这个问题,要求京东数科完整披露控股子公司和参股公司的简要情况。

然而,京东数科在问询函回复中,仍只说明公司数目,即合计境内外控股子公司158家、参股公司174家,共332家。其中,披露“简要情况”的仅15家,剩余317家仍未“完整披露”。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专家、审计专家丁会仁博士告诉时间 财经 ,根据相关规定,京东数科该项披露过于简单,涉嫌遗漏,应该按相关要求进行披露,否者与披露所要求的完整性不符。

实控人风险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京东数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刘强东,其直接及间接控制发行人股份数占本次发行前总股本5035%,合计控制京东数科的表决权份数占本次发行前总表决权的7477%。

京东数科是否也存在实控人风险?招股书仅在“特别表决权机制导致的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风险”中最后一部分提醒:“在特殊情况下,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利益可能与公司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不一致,从而存在损害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这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实控人风险”,需要引起投资者注意。

鉴于京东数科股权结构以及刘强东较为强势的控制地位,报告期内董事及高管变动也需引起投资者关注。

招股书显示,刘强东于2012年9月至2018年9月任京东数科经理,2012年9月至2020年2月任京东数科董事长。而紧接着,又说2018年1月8日因个人原因刘强东不再担任董事长,招股书的两次表述存在时间差距。

此外,从京东数科2018年1月8日任职的董事和2020年6月20日任职的董事名单对照来看,也出现较大变化。2018年1月8日的董事名单中,余睿为董事长,包括章泽天、陈生强等8位董事在内。而2020年6月20日的董事名单,前任董事仅留下陈生强,其余董事全部离任。

退出的董事席位中,还包括刘强东妻子章泽天。审核问询函回复中披露,离任董事均没有在京东数科持股。鉴于章泽天的身份特殊,其身份变动或许会引起京东数科股权变动。

高管方面,2018年5月28日,陈生强担任总经理,而招股书披露刘强东担任经理直到6月,不再担任总经理,后增加苏亚蕾担任董事会秘书。

即便如此,京东数科招股书仍表示,上述情况“不属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

根据《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2020年6月修订)问题17的解答,根据首发办法,“发行人需满足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发行条件”,京东数科似乎并未满足。

监管机构在问询函中也提及,招股说明书披露,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刘强东均为董事长。2020年1月8日,刘强东因个人原因不再担任董事,并提名余睿先生担任董事。2020年6月20日公司股改时,董事会成员发生较大变化,刘强东先生重新任董事长。发行人说明2020年6月发行人董事会成员变化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原董事是否仍在发行人处任职,并进一步说明最近两年发行人的董事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京东数科回复称:“本次董事会变动参照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董事会结构;有利于提高发行人董事会的运作效率;增设独立董事也更加有利于维护发行人和中小股东的权益;不影响刘强东先生作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对发行人的控制,也更加有利于维护发行人和中小股东的权益;不影响刘强东先生作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对发行人的控制。”因此,“最近两年发行人的董事变化不构成重大不利变化。”

依赖京东集团

京东数科虽然称其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的独立持续经营能力,然而,其与京东集团复杂的关系使其独立性存在疑问。

京东数科源于京东集团,是京东集团生态圈组成部分。京东数科成立初期主要基于京东集团电商平台,为商家及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与京东零售、京东物流等业务板块共同构建京东生态,与京东集团各板块之间建立了高度战略协同的商业关系。

首先,股权方面,除实际控制人为刘强东外,京东集团还通过其境内设立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协议控制一家内资企业宿迁聚合,并通过宿迁聚合间接持有公司3680%的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比例为1869%,关联关系一目了然。

其次,关联交易比例较大。销售方面来看,报告期各期,京东数科向京东集团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金额分别为2675亿元、3960亿元、5312亿元及3086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 2950%、2908%、2918%及2989%。

采购方面来看,京东数科向京东集团采购商品和服务的金额分别为993亿元、909亿元、712亿元及357亿元,分别占同期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的813%、891%、468%及 373%。其他收入方面、京东数科部分收入来源于与京东集团旗下京东零售平台上的第三方商户、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一定程度上依托于京东零售的应用场景。

审核问询函回复中指出,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内京东数码与京东集团存在多种类型的关联交易,包括营销推广、技术服务、综合风险管理服务、支付服务、保理服务、融资服务等。上述经常性关联交易的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993%、2925%、3141%及3320%。

京东数科回复称: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 年1-6月来自京东集团生态外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375%、5237%、5498%及 5639%,占比均超过50% 呈上升趋势。因此,虽然发行人与京东集团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但发行人独立于京东集团,保持了经营决策与业务方面的独立性。

然而,根据京东数科提供的数据,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 年1-6月来自京东集团生态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625%、4763%、4502%和4361%。京东数科独立性仍然存疑。

再次,鉴于京东数科与京东集团的复杂关系,二者之间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主要有不竞争协议和关联交易协议。

不竞争协议方面,根据与京东集团协议,除若干双方同意的例外情形或征得对方同意外,京东数科不得从事、开展或参与双方约定的京东集团业务,或与京东集团就约定的京东集团业务进行竞争;京东集团不得从事、开展或参与双方约定的京东数科业务,或与京东数科就约定的京东数科业务进行竞争。但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可以在满足特定要求后不时对所约定的对方业务进行被动投资。在不竞争安排下,若未来京东数科业务扩张涉足的领域被视为京东集团从事的业务或其合理拓展,则京东数科的业务扩张将受到影响。

关联交易协议方面,京东数科与京东集团之间的重要业务合作关系进行了约定。包括《数据信息合作协议》《资源合作协议》《融资协议》《合作经营协议》《系统支持 服务协议》《职场租赁协议》《综合支持服务协议》等。

此外,还有涉及知识产权、数据及流量等方面存在长期合作协议。在知识产权合作方面,京东集团许可公司及其子公司使用部分与自身业务相关以及业务所需的专利、版权、商标、域名等知识产权;在数据与流量合作方面,京东数科及京东集团基于各自在数据及流量方面的资源,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协议方式约定向对方免费共享其拥有的相关数据与信息,并相互为对方带来站内流量资源。

如果未来与京东集团的合作模式或合作条件发生变化、协议到期无法续签或者出现其他不利于京东数科的重大变化,就可能会有与京东集团产生利益冲突的风险。

被罚3000万元

报告期内,京东数科三家子公司——网银在线、邦汇保理及鼎鼎保险代理因涉及违规而受到相关部门行政处罚,罚没款金额合计 3152万元。

网银在线(北京)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银在线”)股权穿透后,京东数科持股100%,其主营业务为第三方支付服务,2020年6月底,总资产305亿元,2020年1-6月,净利润316亿元,是京东数科主要控股子公司之一。

2019年11月20日,网银在线违反规定将境内外汇转移境外的外汇违规行为,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外汇管理部处罚294327万元。

此前2019年2月20日,网银在线未按规定开展网络支付业务,违反《 *** 收单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未经许可为多家金融机构提供跨行清结算服务,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处以罚款9048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748万元,合计17796万元。

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也是股权穿透后京东数科持100%的子公司,其2020年6月30日总资产是135亿元,2020年1-6月净利润8876万元。2017年12月20日,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因为在2017年配合某产品进行营销活动时,部分文字不当,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被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20万元。

报告期内受到处罚的鼎鼎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处罚信息如下:2018年9月30日,京东数科旗下被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局处以罚款11万元,处罚原因及法律依据是:2017年6月鼎鼎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未按规定报告分支机构设立事项;鼎鼎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变更执行董事、经理时,未向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局提交新任董事的任职资格申请,且聘任了不具有任职资格人员,上述情况违反《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相关规定。

招股书中关于鼎鼎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信息较少。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分支机构多达166个,自身风险3个、周边风险7、预警提醒184个。

招股书还称,“上述行政处罚涉及的处罚金额占发行人资产总额的比例较小,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会对发行人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业务风险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京东数科的理财公司——上海东家金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家金服”)代销的基岩资本两款基金产品,东方价值一号和东方价值五号。在告知投资者基金投向B站、且B站股价暴涨的情况下,基金净值却暴跌到只剩下三成,且到期后迟迟不能清盘,不仅没让投资者赚到钱,反而出现巨额亏损。

此外,东家金服代销的基岩资本旗下另一款产品“东方价值基金十四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遭到投资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东方价值十四号净值数据造假,并且给非合格投资者伪造资产证明。

证监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对于东方价值十四号净值数据被指造假、伪造资产证明等问题,东家金服并未向外界正面回复。

天眼查显示,东家金服于8月24日刚刚变更工商信息,有4家全资子公司,其企业2019年年度报告有诸多事项都选择了不公示。

此外,公开报道的“雕爷牛腩众筹事件”也涉及京东数科旗下京东众筹。当时京东众筹公布的方案称,项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雕爷牛腩朝阳大悦城(新)店的租金、装修、设备、运营等相关费用使用。项目融资限定个人投资额为1万元,总投资人不超过200人。

投资期限为5年,5年后投资者股权由雕爷牛腩回购并返还本金。受今年疫情冲击等影响,雕爷牛腩众筹陷入资金链危机,投资人申请回购,但雕爷牛腩运营方却无法执行协议中到期返还投资者本金的约定。

针对上述问题,时间 财经 致电、致函京东数科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本文源自时间 财经

5年间,刘强东仅靠上市的京东,财富就增加千亿,事实是,京东内部还将诞生三家上市公司,外部还投出了近300家公司,再加上与章泽天进行的个人投资,刘强东的财富正在急速膨胀中。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首发

2015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刘强东以530亿元排在第11位。2020年胡润百富榜上,刘强东夫妇财富达到1600亿元,增加1100亿。

财富大增,主要得益于京东(JDO,9618HK)市值的上升。2014年5月京东上市,市值287亿美元, 截至10月24日,京东在美股市值1273亿美元,和上市时相比增加344%,和今年年初相比增加131%

但刘强东的财富可能远不止于此。

京东之外,刘强东其他重要资产还有达达集团,即将登陆科创板的京东数科,即将登陆港交所的京东健康,以及京东物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刘强东与妻子章泽天的投资,未来也有较大增值潜力。

2000亿投出“京东系”

日常业务之外,京东也在投资方面开疆拓土。

京东IPO前的2011-201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约67亿元;2014年后,京东每年投资总额基本维持在百亿元以上,2016年达到巅峰,约为483亿元。2020年上半年,京东投资净额为316亿元;全年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据此推算,从2011-2020年上半年,京东累计投资总额2000亿元左右。

▲京东近十年来投资情况,数据来自wind。

根据IT桔子数据, 截至10月25日,京东共投资299家公司,发生投资344起 。京东最新一起投资案例,是作为基石投资者向刚刚上市的卓越商企服务(6989HK)投资2000万美元。

京东对外股权投资,除财务因素外,更多是对原有商业版图的补充,比如达达集团和爱回收等。

京东投资达达,送出“京东到家”业务,打破了京东“所有事情自己干”的教条。

京东到家原本做即时配送,主要服务对象是商超,但是频率较低,因此成本压力很大。达达创立时,即时配送业务重要订单来源于饿了么。后来饿了么自己做蜂鸟即时配送,达达订单大幅缩减。京东和达达各取所需,一拍即合。

2016年4月,京东到家和达达合并,京东同时投资2亿美元现金,持股474%。2016年10月,京东第三大股东沃尔玛,向达达投资5000万美元。2018年8月,达达集团融资5亿美元,京东出资18亿美元,沃尔玛出资32亿美元。

今年6月,达达集团(DADAO)IPO,京东持股约48%,为第一大股东,沃尔玛持股1068%,为第二大股东。沃尔玛重金下注达达集团,其配送短板得到加强,也享受了达达集团IPO的资本盛宴。

截至10月24日,达达集团市值为74亿美元,根据股权关系,刘强东间接持股达达比例大约为71%,价值大约5亿美元。5亿美元,总额虽然不多,但是意义重大。

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京东“618”大促海量订单需要达达集团即时配送来消化,缓解配送压力和成本压力。达达有竞争力,则京东物流体系得到加强,京东竞争力得以维系,市值会继续上行,刘强东身价就水涨船高,这是其中逻辑。

京东战略投资爱回收,并将旗下同类型业务“拍拍”与爱回收合并,京东做大股东,其实也是“达达模式”。

互联网流量增长趋缓,巨头向线下拓展。当阿里巴巴2017年打出新零售牌后,京东针锋相对,抛出“无界零售”,从线上到线下,双方抢购全国零售连锁标的。唯品会、易车、永辉超市、五星家电、迪信通乃至国美零售,都成为京东出资对象。

2000亿元总投资,近300家公司,组成了“京东系”。

新业务待收割

对京东而言,对外股权投资主要意义是防守,而其对内投资则属于进攻,并内生出三块核心资产: 京东数科、京东健康和京东物流

京东数科前身是京东金融,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2018年宣布盈利,业务主要包括AI科技、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和数字营销四大块,客户涵盖个人端、企业端和政府端。

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京东数科进行数轮融资,除两轮融资金额不详外,其他轮次融资累计折合人民币在350亿元以上。

今年6月25日,京东收回京东数科359%股权,并追加投资178亿元,持股比例提高至368%,京东数科估值2000亿元。

6月28日,国泰君安、中信证券、五矿证券及华菁证券分别与京东数科签署上市辅导协议。9月11日,上交所公布京东数科招股书,登陆科创板加速。按照时间进度,京东数科有望成为蚂蚁集团后,又一家登陆科创板以及A股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在京东数科上,刘强东仍有绝对掌控力。

据招股书,刘强东直接持有发行前京东数科总股本886%,通过领航方圆、宿迁聚合、博大合能间接持股4149%,共计持有5035%股份。通过特别表决权安排,刘强东持有表决权总数75%。

京东健康发展也不逊色。

京东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招股书中提到,上市3年内,可能将一家子公司分拆至港交所上市;上市3年后,可能将1个或多个相关业务于港交所分拆上市。现在看来,京东健康是招股书中提及分拆上市的第一块资产。

京东2013年开始开展健康品零售业务。2019年5月,京东健康完成A轮融资,并成立京东健康集团,正式独立运营。京东健康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医药健康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核心是京东大药房、药京采、京东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

企查查显示,2019年5月,京东健康进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霸菱亚洲、CPE中国基金。2019年11月,京东健康还进行过一轮融资,投资方和金额都未透露。2020年8月17日,京东健康B轮融资引入单一投资方高瓴资本,预计总金额为83亿美元。该轮融资结束后,京东仍旧是京东健康控股股东。

物流方面,京东自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体系,2017年4月宣布成立京东物流集团。京东物流官网显示,其服务涵盖京东物流供应链、国际供应链、京东快运、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云仓、京东服务+、京小仓等八大方面。截至2020年6月底,京东物流运营75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为1800万平方米,这也是京东物流乃至京东核心的资产。

京东物流迄今仅融资一次,2018年2月获得2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资本、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工银国际等机构。交易完成后,京东集团仍持有京东物流814%股权,物流板块估值134亿美元。

▲刘强东持股情况(参照最近融资和机构估值)。

刘强东是京东实际控制人,现持股京东股权比例为1473%,仅仅此项资产的账面财富就有187亿美元。加上数科、健康和物流业务,构成刘强东身价主要部分,这些业务一旦上市,刘强东身价将大涨。

夫妻投资潜力多大?

京东系资产外,刘强东和章泽天夫妇两人共同持有的家庭资产,不为人所熟悉,却也是一块潜力股。

刘强东、章泽天的家庭投资有三大平台,包括东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辰投资)、宿迁天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天强投资),以及Domking holding limited。

投资风格上,东辰偏向于直接投资;东辰投资旗下还有两家基金(大新鸣泰、天境基金),以及6家公司,主要涉及医疗、教育领域,投资风格偏向于早期,金额也不大。Domking holding limited只投资过和两个茶产品有关的项目,即重庆嫩绿茶和上海东钦餐饮。

天强投资则主要承担母基金功能,刘氏夫妇借此成为多家基金的LP。

其中,北京奇绩创坛一期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由前百度首席运营官陆奇创立,主要提供初创期融资。今年6月9日,奇绩创坛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至131亿元,新增股东包括宿迁新东腾和天强投资,总出资为5000万元,其中,宿迁新东腾为京东数科全资持有。其他基金还有:嘉兴丹青、苏州丹青四期、北京高榕四期。

以刘强东名义投资的PE,包括3家:经纬创腾,注册资本11亿元,刘强东出资1000万元,持股091%,光线传媒、陌陌、猿辅导创始人李勇等同为LP;红杉亚德,注册资本2866亿元,刘强东出资1亿元,持股349%,永辉超市创始人之一张轩松也为LP;黑马拓新,注册资本8600万元,刘强东出资500万元,持股581%。黑马拓新LP除刘强东外,还有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蓝色光董事长赵文权、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原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吴宵光、著名投资人何伯权等。其投资主要集中在早期阶段。

以章泽天命名的公司是江苏章泽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5日,章泽天100%持股。2016年初,章泽天和刘强东还注册成立江苏赛夫贸易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自营和代理食品的进出口业务等;后成立注册资金为2亿元的江苏赛夫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刘强东夫妇名下持股基金。

刘强东2016年参加亚布力论坛时对外透露,家庭投资完全交由章泽天打理。目前看来,和章泽天本人决策有关的投资项目至少有两个。

2015年7月,作业盒子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好未来领投,刘强东、章泽天、联想之星跟投。彼时有新闻稿称,这是章泽天的“投资首秀”。 作业盒子打出“章泽天牌”,正是其人气最旺时,可以为品牌背书,而章泽天也借此出道

此外,章泽天还投资过网约车鼻祖Uber。Uber在2015年一轮融资中,引入来自中国的财团,包括百度、宽带资本、章泽天等,投资超过10亿美元。Uber于2019年5月IPO,若章泽天一直持有,应有不错收益。

刘氏夫妇资产增值还有待于专业机构打理。而京东数科、京东健康和京东物流,任何一块资产登陆资本市场,刘强东家族身价都有望大幅增加。

2020年,达达分拆上市、京东二次上市,京东数科、京东健康上市进入冲刺期,“京东”无疑是国内商界热词。刘强东携京东系,得以挺进国内互联网实力榜前列,而他的财富“神话”将会继续。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首发,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11月15日晚间,港交所披露京东 健康 通过聆讯后的招股说明书,美银证券、海通国际和瑞银担任联席保荐人,华兴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2019年5月10日,京东集团正式将京东大药房、药京采和京东互联网医院三块业务从京东商城中拆分出来,合并成立京东 健康 子公司。就在独立出来的前一天,京东 健康 刚刚完成了超10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CPEC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和霸菱亚洲等。今年8月17日,京东 健康 又获得了高瓴资本83亿美元的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00亿美元。

谈到京东 健康 ,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阿里 健康 ,阿里 健康 于2014年借壳中信21世纪在港成功上市,此后阿里巴巴又逐步将天猫医药馆业务注入到阿里 健康 体内。阿里 健康 的股价从2014年的4港元左右升至如今的20港元左右,截至11月16日收盘,阿里 健康 市值为2691亿港元(约347亿美元)。

财务对比:均已实现盈利 京东更胜一筹

京东 健康 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17年至2019年的总收入分别为553亿元、8169亿元、10842亿元,2020年上半年,京东 健康 的总收入达到8777亿元;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的期间盈利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和371亿元。

与阿里 健康 2020财年(2019年3月31日-2020年3月31日)的经营状况相比,京东 健康 的营收和经调整的期间盈利均稍有领先(京东 健康 :10842亿元、344亿元 vs 阿里 健康 :9596亿元、261亿元)。

互联网医疗发展多年,但企业却一直在持续亏损。京东 健康 是第一家喊出“整体已经实现盈利”的企业,阿里 健康 则是在10月26日晚间首次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将录得期内利润不少于2亿元。

对于扭亏为盈的原因,阿里 健康 在公告中表示,得益于用户互联网+ 健康 意识的提升,促使公司多个平台用户快速增长;集团于2020年4月完成向Ali JK Nutritional Products Holding Limited收购药品类目所产生的收益;由平台规模经济推动的效率提升及成本优化。

关于互联网医疗持续盈利的可能性,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可能性较大”。

供应链对比:京东暂时占优 阿里正迎头追赶

京东 健康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 健康 的线上零售平台有超过1000万种商品,入驻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1个药品专用仓库和超过230个非药品仓库,O2O服务“京东药急送”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提供最快30分钟送药上门的服务。

虽然阿里 健康 在O2O业务上起步较晚,但其正在迎头追赶。根据2020财年业绩公告,截至今年3月,阿里 健康 的“30分钟送达、724小时送药”服务覆盖了杭州、北京、广州、深圳、武汉、上海、成都等共14个主要城市。

此外,阿里 健康 还联合蜂鸟即配推出“急送药”服务,目前已在全国超过140个城市落地,未来还将扩展到更多城市。

用户对比:阿里系流量更大

根据京东 健康 招股书,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 健康 的在线电商平台活跃用户为7250万;2020年上半年,京东 健康 的日均在线问诊量约9万人次,平台累计用户超过15亿。

而截至2020年3月31日,阿里 健康 线上自营店的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有4800万;其负责运营的天猫医药电商平台产生的年度商品交易总额 (GMV)超过835亿元,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超过19亿,较半年前增加3000万。

而整个阿里系的流量亦远超京东系,在用户基数上,阿里目前是绝对占优的。

京东 健康 和阿里 健康 的较量还将一直持续下去,而回到行业本身,巨头进入赛道都绝非偶然,早在数年前,马云提出“双H战略”时就明确表示,最有可能诞生下一个BAT量级企业的领域就是医疗 健康 。

刘强东也一早就对辛利军(京东 健康 CEO)坦言,“进入 健康 这件事,能做多大我们暂时还算不准。但我感觉,这事儿做好了,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

关于行业前景,盘和林认为,互联网医疗和医药电商未来前景广阔,“因为他符合电商替代传统零售的一贯特性,电商拥有无限的货架,能够覆盖消费者多方面的医药方面的需求,互联网医疗也可以让患者避免医疗等待,缓解医院的拥挤现象”。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招股说明书揭示发展逻辑 京东数科“‘toB’不只是口号而已”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