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最后1年,京东能超越天猫吗?刘强东即将被打脸?

还剩最后1年,京东能超越天猫吗?刘强东即将被打脸?,第1张

中国电商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京东笼络男人的心,淘宝笼络了女人的心,得女人心者得天下?

不管刘强东承不承认,刘强东一直把马云看在眼里,而马云未必把刘强东看在眼里。

尽管天猫成立的时间晚于京东,但由于前期天猫获得了淘宝的资源倾斜,使得天猫一上来就和京东拉开了差距。

在2017年的时候,刘强东自信满满地表示:“5年内,我相信我们将超越天猫成为中国最大的B2C平台,甚至更快。因为我们的增长率远高于它们,而且我们的用户体验比我们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竞争对手都要好。”

京东有取代天猫,成为中国第一大B2C电商平台的野心。 那么问题来了,京东该如何支撑起自己的野心?

刘强东与马云是一对“欢喜冤家”,这在互联网圈内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在2017年的时候,刘强东放出话来,扬言京东要花5年时间超越天猫。那时候正是刘强东乃至整个京东集团的高光时刻。刘强东之所以说京东未来5年会超越天猫,主要是刘强东认为京东模式才是最 健康 的商业模式。

除了刘强东内心的坚持外,春公子认为,刘强东之所以敢放出狠话,还有以下几个点可以参考:

第一点、消费升级

从京东建立第一天起,刘强东就定下了一个准则,只和著名品牌合作。因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正迅速发展庞大,刘强东觉得这样的选择是对的。

消费升级已经成为 社会 主流发展趋势。在升级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大众消费者从应付生活转变为经营生活、享受生活。

用白话来说,随着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越来越高,消费者更倾向于有品质的产品和过硬的服务。

很显然,京东一直都以坚持正品和快速物流体验自居,这一点,可以看作是京东的优势。

第二点、京东能完美践行“多快好省”?

物流是电子商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产品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谁能为消费者提供快速的物流体验,自然也就掌握了竞争主动权。

而物流就是京东的一大利器。京东物流并没有增加成本,反而是省了很多钱。因为京东的物流很高效,和第三方物流比较,京东的成本低。而且京东还会继续投资物流系统,以确保在未来,效率会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

第三点、京东成为“腾讯系”

互联网圈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是出自阿里系,就是得加入腾讯系。京东作为阿里的死对头,自然选择了腾讯。

在2014年,腾讯向京东注资215亿美元获得京东15%股份。至此,马化腾刘强东结缘。

京东上市之后,腾讯进一步增持了京东的股份,随即腾讯成为京东的第一大股东。

京东加入腾讯系,腾讯能为京东带去极大的流量。互联网是一门讲究流量的生意,京东解决了流量问题,就能省出很多钱投入到其他业务中去。

以上3点,我们可以看作是京东的优势,也是刘强东敢于叫板天猫的底气。接下我们再说一说,为何京东目前还没能超越天猫?

或许很多朋友会说,京东全年的营收不是早就超过了天猫吗?因为两者的定位不同,记账的方式就不同。

京东是自营平台,本质上是零售商、经销商的角色,采购供应商的货品自行销售(品牌方协作运营后台),销售额记为营业收入。

阿里是平台,品牌方入驻平台,开店,自行运营和销售,阿里收取佣金(服务收入)。

用我们白话来说,天猫就是开了一家大商场,然后把商户以及消费者们吸引进来,而京东则就是自己开了一家超市,自己进货卖货,还得自己搞售后。

下面我们再来多方面的对比一下京东与天猫的差异在哪里:

第一点、商品对比

天猫最大的优势就是卖家资源丰富,资源丰富,这就意味着天猫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天猫最大的优势在于服装品类,大众容易消耗的商品,而京东的优势则是在3C类产品,服装品类一直是京东的短板。

大家试想一下,大部分消费者是对服装和易消耗的产品需求高呢?还是电子产品?很显然是前者,毕竟一款电子产品得用好几年。

第二点、物流对比

京东在2007年就开始自建物流,京东之所以能在阿里的眼皮下成长起来,京东物流是居功至伟的。

哪怕放到现在,京东物流也是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京东商城的一个原因。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阿里现在也搞了菜鸟联盟,而且京东物流成立到现在压根都没赚什么钱,所以京东物流急于上市了。

第三点、模式对比

阿里是做平台,通过平台的增值服务来增加收入,阿里的玩法我们可以说是“轻资产”,因为阿里把很多风险释放出去了,其本身相当于一个“收租”的角色。

而京东就不太一样了,京东是自己向厂家购进商品、自建仓储、自建物流,赚的是商品销售的差价。

京东的模式有点笨重,我们也可以说京东目前做的是一门苦逼的生意。京东当前最大劣势是投入太大,利润太薄,经营管理难度太大。

除了以上3点之外,还有当前的大环境其实对于京东的长期发展也是不利的。

如中国的地租太高,京东光是在全国自建物流的仓储都花费了近300亿,再者中国的市场太大,京东这种自营模式很难形成规模优势。

最后就是说,京东是什么都干的一家公司,其为 社会 拉动的就业是不能和阿里系这种生态类电商相比。说白了,就是有点不符合当下的时代发展需求。

以上这些因素,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京东的整体发展,而阿里则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小。

结论:但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好,你要说京东未来能否超越天猫,除非市场整体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市场转向有利于京东发展的态势。很显然,目前没有这种趋势。

所以我说啊,刘强东在2017年夸下的海口,眼看明年就要到期了,大家看好京东超越天猫吗?不妨说一说!

京东优势:

1、京东自营GMV占比京东商城整体销售额70%以上。

2、每一件自营商品都带有京东(自营)标识,消费者更信赖。

3、京东自营商品可以实现 211、限时达、夜间配等高效配送,消费者购物体验更好。

4、自营商品可以参加京东所有资源位的活动,部分需要付费购买。

5、自营商品在平台上销售是品牌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

6、京东自营供应商只需要负责头程运输费用,节省商家仓储和配送费用。

7、京东自营供应商无技术服务年费。

天猫优势:

1、天猫商家在评价方面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天猫店铺不像淘宝等平台,它没有等级好评率。商家们不用担心会因为差评而影响店铺经营。

2、品牌优势,消费者流量基础大。天猫和淘宝都是阿里巴巴的平台,拥有最大的平台支持。而在淘宝上随意搜索一件商品,出现高人气排名的往往都是天猫店铺。

3、天猫的营销活动屡屡都能硕果累累。天猫商家们有机会参加天猫活动,是店铺经营与销售非常好的机会。

4、天猫入驻的商家们可以报名参加天猫的淘宝培训以及各种类目的针对性课程,帮助提升网络营销技巧。

5、天猫以公司为基础,准入门槛较高,相对其他平台在消费者眼中店铺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天猫供销平台店铺就是使用企业账号注册的店铺,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可靠的。

6、商家可以在天猫进行分销管理。

这个问题其实挺无解的,表面看,京东是B2C,而淘宝+天猫=C2C+B2C,看似标上了。其实,主要做自营,兼顾点入驻店铺的京东(有点像专卖店的味道,当然这个比方不太恰当),而阿里的淘宝和天猫,其实都是做房东生意的。

怎么超过?还是先现实点,谈谈京东怎么才能活下去,尤其是在淘宝和天猫的竞争下吧。我把京东现在的生存方式,称之为大头儿子+品质电商。

据媒体报道,2016年11月15日晚间,京东集团发布2016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其营收为607亿元人民币(约91亿美元),同比增长38%;净亏损为8079亿元人民币(约121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349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2690亿元人民币(约4030万美元),去年第三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2300万元人民币。

一年之间,京东的净利润就增长的10倍有余,不仅让华尔街的分析师们跌破了眼镜,也似乎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从讲求超长的尾的模式,向有更大头部的品质电商方向转型的风向标。

“大头儿子”式的品质电商,战斗力到底如何?

在笔者看来,品质电商的形态应该是“大头儿子”式的。

所谓“大头”是指头部不再是少量爆款,而是众多品质不错的产品形成的一个超大头部,形成用户黏性和消费惯性。迅速和品质良莠不齐的超长的尾巴,形成品质壁垒。

所谓“儿子”是指在服务上为用户做好尽可能多的服务,这个用户不仅是消费者,也涵盖了入驻店铺。

那么,现在连续6个月商城经营利润率为正的京东,到底用品质电商做到了什么呢?一个数据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在获取新用户的能力上,截至2016年9月30日,过去12个月京东的活跃用户数保持高速增长,达1987亿,同比增长57%。

这个数据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产品质量靠谱且海量,用户有了足够的选择,且能快速完成选择。或者说的更简单点,电子商务,让用户和商品的距离实现了极大缩短,但因为太过长尾,又造成了选择上的困扰,而这种困扰往往就是集中在是否有品质背书的环节之上。而一旦品质得到了平台的信用背书,且用户体验确实如此,则在过去电商实现的销售距离缩短之上,用户的时间成本、选择成本和试错成本都得到了进一步缩减,想不黏住都难。

电商长尾生态或变成哑铃状生态

对此,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的判断其实就很清醒,他就指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越来越关注商品的品质和服务,对价格的敏感度逐渐降低。中国电商的出路在于品质化、品牌化。如果仅沉迷于低价促销,只会造成恶性竞争,流失用户。

这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京东自己的大数据作为决策支撑。据京东大数据显示,消费者在京东购买的3C、家电、日用消费品等商品类别,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品牌集中趋势。一贯坚持正品行货的京东,显然想依靠品质电商,来将这个头部做大。

也因此,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大战中,京东再次打出了品质电商的旗号,以期同淘宝形成差异化竞争,而不是过去的简单价格战和产品数量比拼。

同时,还有另一个财报数据很有意思:京东2015 年在库房管理的产品品种数已经超过了200万种,远超传统零售商,而存货管理效率却远超友商。

这个数据除了说明头部产品已经呈现数量巨大化外,也在预示着一个趋势,即未来电商生态将从蝌蚪状的长尾,逐步蜕变成一个哑铃状,即标准化的品质电商形成的销量爆款化的巨大头部和个性化的定制电商形成的碎片化的肥大尾巴。

留给在品质和个性上均不足的电商品类的这个腰部,将越来越细。

扩大同盟军,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空间

选择很重要,较之其他平台更喜欢扮演一个包租婆的角色,用活动的方式、以控制渠道的力量来挤压电商的价格空间的路数。京东在这一两年间,变化颇大。

或许这就是笔者眼中做“儿子”应有的姿态。早前的京腾计划,其实不仅是给京东找到了从微信到手Q的一系列移动流量入口,也为它的用户(消费者、入驻电商)提供了更多的场景选择。而进一步扩大流量入口的开普勒计划、京条计划,则通过今日头条、墨迹天气等App的加盟,而让用户拥有了更多的消费场景可能,也让移动流量的变现有了更多的渠道。

这些其实都是用更广大的移动互联网同盟军(App们),来扩大品质电商的入口,也让诸如O2O、外卖、直播、众筹。游戏乃至内容创业有了更多的实现生态。这其实也是品质保证,优质的App们,本身也在为品质背书。而从任何一个入口都可以满足精准的品质购物需求,实现电商的去中心化,其实也让每一个商品,除了争夺有限的电商平台推荐位外,还有了更多的选择机遇。

更多的接入能力,不仅仅体现在接入其他差异化的移动客户端之上,也体现在京东自身的布局厚积薄发下的接入能力爆棚中,最典型的例证即过去一直不被看好的京东物流,比如在此次双十一中,在无人机送快递的噱头之下,有一个数据则比无人机的黑科技更强悍——依靠大数据,京东为商家提供的仓配一体物流服务,入仓外单量同比增长5倍。“双11”当天京东在1小时内便已完成了全国35个大中城市大件物流的首单配送。

显然,在缩短了消费者的选择、试错成本和时间之后,把等待时间进一步缩短,这种品质就不再是商品自身质量好坏所能涵盖的了。

“我们希望消费者在这个购物狂欢节上买到高品质的商品、享受与平时一样甚至更好的物流、售后服务,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刘强东在双十一过后说的这段话,看来不仅是底气十足,而且已经在实现。(张书乐)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还剩最后1年,京东能超越天猫吗?刘强东即将被打脸?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