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火爆的人工智能,将会对快递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越来越火爆的人工智能,将会对快递行业产生什么影响?,第1张

因为电商和外卖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内的快递配送业务也得以爆发式的发展。根据国家邮政局官方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超过400亿件,同比增长28%。照此发展,预计在2020年的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00亿,业务收入将达到8000亿元。

随着快递业务量的与日俱增,快递末端的配送服务将迎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消费者会对配送速度、服务质量等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但是在快递行业低门槛的大背景下,快递服务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业务 *** 作系统不完善、响应时间不及时、人工成本变高且日渐稀缺等。快递业务末端的配送服务也随之产生很多弊端。配送机器人便应运而生。

配送机器人在精准的地图数据与智能导航系统的配合下完成任务。有效的在快递末端的配送服务上各种弊端,而且在一些特殊场景中(某些小区、写字楼不允许快递人员进入)可以出色的完成配送任务,在未来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据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近八成的快递包裹将进行自动配送。

从概念到落地,配送机器人的问世得到了包括电商、快递、餐饮等行业的亲睐,一些机头企业也看中了配送机器人未来的价值。

近年来京东一直致力于技术的转型,京东自主研发的快递机器人就是京东物流技术转型的代表。这款快递机器人通过自身携带的雷达与传感器可以准确的识别所处环境。除了对于路障、行人都会自动规避,还可以准确识别交通信号灯,自主停靠等。据悉,这款快递机器人最多一次可以配送30单。目前,京东宣布快递机器人将实现量产。

除了京东,苏宁物流也研发了自己的快递机器人卧龙一号。这个迷你机器人只有八寸长,重量轻便,还拥有着超过8小时的超级续航能力。卧龙一号的AI智能芯片可以规划路线,还可以抵挡恶劣天气,自乘电梯等。功能强大卧龙一号可以实现室内、外模式的无缝切换,在今年的饿618正是进入常规化运营。它被应用于苏宁小店周边3公里范围内生活圈的及时配送。

阿里巴巴集团也自主研发了第三代菜鸟小G Plus。全新的机器人载重增加到100公斤,还配有具备保温功能的储物箱。菜鸟小G Plus充电一次可以行驶60公里,每次最多可以搭载200件小包裹。


作者:科技圈资讯街
链接:>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十大知名品牌:

1、爱岗智家

王力联合德国AIGANG公司、英特尔、北京大学,倾力打造的全 新智能家居生活品牌——爱岗智能家居系统。

由AIGANG APP、智能门/锁、小管家系列、智能家居硬件、AIGANG云、大数据库、园 区管理平台等构成,通过互联网和AIGANG云实现产品间的互联互通,配合AIGANG强 大的边缘计算能力,借助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声纹识别、各类AI算法等自主研发的技 术,对用户的行为进行AI深度学习与模拟,使智能家居的生活场景不断趋同于用户实际 的生活习惯。

2、U-home海尔

海尔U-home是海尔集团在物联网时代推出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它采用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了“家庭小网”、“社区中网”、“世界大网”的物物互联,并通过物联网实现了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等的智能化识别、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

海尔U-home用户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任何时间,均可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方式与家中的电器设备互动,畅享“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高品质生活。

3、京东微联

京东智能旗下针对智能硬件产品专门推出的互联开放的智能硬件平台,其App可以控制所有智能设备/远程管理/互联互通。

京东智能是京东成立的子集团,主要负责未来京东集团在智能领域的相关业务。京东智能的使命是聚焦于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并且让他们生活的简单、快乐。

4、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认证企业,是楼宇对讲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编制单位之一。公司立企以来,深耕社区智能安防领域,以“领跑智慧生活理念,创造卓越生活品质”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打造“安全、舒适、健康、便捷”的智慧社区生活环境。

公司围绕智慧社区和智慧医院领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功能优化,形成以楼宇对讲、智能家居及医护对讲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同时产品覆盖新风系统、智慧通行、智能门锁等智慧社区、智慧医院相关应用领域。

5、HiLink华为

HUAWEI HiLink,是华为开发的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目的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动问题。平台功能主要包含智能连接、智能联动两部分。

当前智能家居领域,各品牌厂家之间,就像各省的方言一样,不能互联互动,从而形成一个个孤岛,这和给消费者提供更美好生活本质背离。HUAWEI HiLink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就是为了让接入该平台的各智能终端之间“讲普通话”, 从而可以联动并为消费者提供新的生活体验。

6、阿里智能

阿里巴巴集团由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中国杭州创立。我们的创始人创办本公司是为了维护小企业的利益,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7、MIJIA米家

2016年3月29日,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北京发布小米旗下全新智能家居品牌——米家MIJIA。自此小米智能家庭类产品也全面启用了米家品牌,做生活中的艺术品也是米家品牌的产品理念——旨在给消费者带来集可靠品质、优良设计、合理定价于一身的智能家居产品。

米家依托于小米生态链体系,是小米生态链产品的控制中枢和电商平台,集设备 *** 控、电商营销、众筹平台、场景分享于一体,是以智能硬件为主,涵盖硬件及家庭服务产品的用户智能生活整体解决方案。

8、M-Smart美的

美的智慧家居M-Smart是美的集团在智能家居发展战略上提出的基于美的产品群及产业群优势、围绕消费者核心诉求,致力于给消费者提供最专业的智慧家居体验服务。

2015年3月10日,美的集团在美的M-Smart智慧家居战略发布会上,对外公布了美的在智慧家居领域的战略构想和行动规划,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美的集团将由一家传统家电制造商,变为一家智慧家居创造商。由此美的智慧家居拉开序幕。

9、和而泰HeT

以大数据为媒介,集服务平台/资源整合平台/价值分享平台为理念,以服务家庭生活场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

和而泰汇集了清华和哈工大两所著名高校的股东背景与后台技术资源,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和行业积淀,已经发展成为家庭用品智能控制器领域全球具影响力的行业企业之一,公司于2010年5月在深圳交易所上市。

10、和晶HODGEN

始于1998年,集中打造以家庭为中心的智慧社区一体化服务,以及在幼教平台基础上互联网教育服务的互联网企业。

和晶(Hodgen),是一家专注于智慧社区生活平台建设的互联网企业,集中打造以家庭为中心的智慧社区一体化服务,以及在幼教平台基础上的互联网教育服务,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化拓展。以开发融合思路,构建“终端+应用+内容+平台”的一体化模式,整合智慧社区产业链上下游,满足互联网时代家庭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7 月 20 日,联想在上海举行了 Lenovo Tech World 大会,发布了一款所谓的「AI Mod」,杨元庆表示,它可以通过面部辨识来解锁手机,并且能根据设备收到的讯息来帮助用户安排日程。

在大会上,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认为,人工智能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效率革命。而我从 2016 年 VR 的整个行业从辉煌到衰落看出,其实 AI 是瞎扯蛋的东西。

我们看过很多科幻,比如说「蝴蝶效应」,「千钧一发」等等,都是来自于科技 AI 领域做出的幻想和思考。最近,BAT 都纷纷搞出很多 AI 领域的报告成就,这篇文章带你仔仔细细的聊聊 AI 那些事。

什么是 AI

根据维基百科中文网的解释,AI 即为人工智能(英语: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亦称机器智能,是指由人工制造出来的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电脑实现的智能。该词同时也指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的科学领域。

人工智能最早承认的是 1945 年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简称 ENIAC),而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人工智能行业再上一层楼。下面分析几款产品,详细看看 AI 是否真的是噱头呢?

智能音箱:Amazon Echo

对于 AI 产品,不可忽视的就是语音智能。用户的一问,机器的一答,就让智能 AI 联系在一起。在科技界,亚马逊的 Echo 无疑是最值得被人关注的。

2014 年 11 月,亚马逊推出了这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Echo,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植入到传统音箱中,被称为「Alexa」的语音助手可以像你的朋友一样与你交流,同时还能为你播放音乐、新闻、网购下单、Uber叫车等等。

在之后的三年内,亚马逊卖的也非常好,好评不断。Amazon Echo 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入门级的 Dot、标准版的 Echo、以及便携版的 Tap,其中 Dot 的售价仅为4999美元。2016 年,其销售量超过 650 万台。但国内是不售出的。

但是问题在于,他究竟能够让你每天和手机一样经常使用吗?是否适合整个家庭应用场景呢?并不能。今年已经发布了第三代产品,虽然与「智能家居」联系在一起,但亚马逊还是让其定位于音箱。

在知乎上有网友评价这个产品:东西是好,但不适用。

谷歌:AI 最拿手但在探索中

说到 AI,不得不提的就是始祖我谷歌了。1997 年 9 月 15 日,搜索业务的推出,基本上成为 AI 机器智能时代的来临,也加快了国内移动互联网的步伐。

2014 年 4 月 15 日于美国限时售卖我谷眼镜,售价为 1500 美元,至今都可以称作上 AI 界的「传奇」产品,将科幻里面的事物变化到现实世界中。

经过二十年的不断钻研,谷歌应该算 AI 鼻祖界的传奇了。最近,两家主要领导公司 Google DeepMind 及由 Elon Musk 联合创办的 Open AI,携手合作,预防 AI 人工智能回引发的不良后果预防。

近日,Google 宣布要拿出 622 万英镑,投资一个「新闻机器人」项目。据悉,这笔投资将被用于英国新闻联合社(The Press Association)旗下一个名为「记者、数据与机器人」(RADAR)的项目,计划打造一个由人类和人工智能共同协作的新闻网站。

而我谷经过二十年,仍然在钻研人工智能技术。包括 Home 智能家居,但水土或者各种国情原因,我们享受不到,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谷歌会依然研究 AI 技术,而远没有达到可以完全消费级的程度。我们感受到的是还是计算机带来的美好,暂时没有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优势。

Apple:ARkit 创造未来?

作为最大的科技公司,做了 iPhone,Mac,iPad 等产品,非常成功。这回进入了 AI 领域,只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汽车平台,以及用 ARkit 技术来让开发者有兴趣做应用,。虽然也有 HomePod 等产品推出。

但据我的判断,最近几年苹果想要做成平台化,从软件上下工夫的机率很大,并不是说不想有硬件的提升。目前库克的战略就是「有钱的生意就做,但挑最大利润的产品做」,基本上沿用这个策略的话,苹果目前还是做 AI 智能技术和软件方面的人工智能情况重要一些。

BAT + 京东:都在想玩,都没有玩好

说了国外的产品,虽然很不错,但是水土不服,这就是我们享受不到的最大障碍。

阿里:作为电子商务的巨头,阿里最近推出了「天猫精灵 X1」音箱产品,基本上仿照亚马逊的 Echo 来改造作出本地化,给了每家科技媒体送测,但是反响一般,根据知乎上面的评价,是这么说的:

购买者请先了解家里所有智能家电是否加盟“天猫精灵”。否则就别买了。要不然你会为了一个 499 的东西,去更换大堆几千上万的家电。

你会感受到一个事情:你拿这货可以叫京东吗?可以叫饿了么吗?估计都不会,所以我个人根本不看好这个产品的未来。

腾讯:腾讯最近因为王者荣耀被国内媒体推上风口浪尖,但你知道腾讯最善于做人工智能吗?前些年,腾讯入股搜狗,而目前暂不清楚腾讯占有多大股份,但可以知道张朝阳在搜狗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了。所以,你知道腾讯最大的人工智能杀气就是搜狗了。

作为输入法,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先行者,又有腾讯,知乎等在背后支持,搜狗的确很不错,包括最近的搜狗翻译,腾讯机器人新闻都是出自他们之手,所以我认为腾讯是有潜力做 AI 的,只是他们在隐藏自己的实力,而这,也是马化腾善用的招数。

京东:作为被称为中国的「亚马逊」的最大购物和物流平台,在未拿到腾讯的入股前,其实每一步走的非常艰辛,本身卖大家电和 3C 出品的公司,至今也是最大的财务来源。这一切在苏宁和阿里,京东和腾讯在一起后就变得不同了。

同样在这次 Lenovo Tech World 大会上,刘强东表示,未来 12 年京东将全面发展 AI 技术,让人工智能真正落地。明年双十一之前,京东将建成第一个无人仓库,没有一个 *** 作员!他也有一个小目标。

从实际体验上来说,在无人机失败,智能互联想法远没有达到预期下,又开始「搞事情」,结果就是结束,蹭个热点,实际的体验不会有想象的好,因为亚马逊至今还是人工分拣,说明技术之难了。

国内科技部

7 月 21 日,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解读了此前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他表示,「规划」确定的四个原则中,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市场主导,人工智能项目的实施也要采取市场主导的方式进行,

政府搞核心的、重大的、前瞻的,其他的放手让企业搞。政府和企业联合起来,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比如风投,共同做好项目实施。

其实他们对于科技 AI 是关注的,希望统一去管理的。还有一丝丝国家政策意味。从之前人民日报的内容上看,他们认为「人工智能或许会对法律规范、道德伦理等产生冲击」。说明之后对于 AI 技术将会有规范,管理的意思存在。

但这会限制一些创业型企业的创新力,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所以我是不太看好国内整个对于 AI 技术的未来把控。

写在尾巴

从上述三部分的例子说明,现在所有的科技企业都在做 AI,但是实际上消费者的体验和去年 VR 体验极差一样,甚至更加强烈。

说 AI 真的能引发革命的,这真的是谬论。从最近国内形势上看,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除了吹牛之外,真的不存在其他的看法。个人觉得 AI 技术虽然是趋势,但是整体机器算法还是需要等待美国有成型的计划,我们仿照,再做本地化创新就可以了。

我希望国内技术能够飞黄腾达,但,我们真的做不到,除了吹资本的钱。

人工智能应用的七大领域
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
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前景,日前“AI+”已经成为公司,发展至今,下面是2019人工智能应用最为广泛的几大场景。
家居
智能家居主要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硬件、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构成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圈。用户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设备,设备间可以互联互通,并进行自我学习等,来整体优化家居环境的安全性、节能性、便捷性等。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随着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智能音箱成为一个爆发点。
小米、天猫、Rokid 等企业纷纷推出自身的智能音箱,不仅成功打开家居市场,也为未来更多的智能家居用品培养了用户习惯。但目前家居市场智能产品种类繁杂,如何打通这些产品之间的沟通壁垒,以及建立安全可靠的智能家居服务环境,是该行业下一步的发力点。
零售
人工智能在零售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无人便利店、智慧供应链、客流统计、无人仓/无人车等等都是热门方向。京东自主研发的无人仓采用大量智能物流机器人进行协同与配合,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智能识别、大数据应用等技术,让工业机器人可以进行自主的判断和行为,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在商品分拣、运输、出库等环节实现自动化。
图普科技则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客流统计,通过人脸识别客流统计功能,门店可以从性别、年龄、表情、新老顾客、滞留时长等维度建立到店客流用户画像,为调整运营策略提供数据基础,帮助门店运营从匹配真实到店客流的角度提升转换率。
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是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集成应用的产物。ITS 应用最广泛的地区是日本,其次是美国、欧洲等地区。目前,我国在ITS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交通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对交通进行实施监控和调度,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简化交通管理、降低环境污染等。
医疗
目前,在垂直领域的图像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已基本满足医疗行业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众多技术服务商,例如提供智能医学影像技术的德尚韵兴,研发人工智能细胞识别医学诊断系统的智微信科,提供智能辅助诊断服务平台的若水医疗,统计及处理医疗数据的易通天下等。尽管智能医疗在辅助诊疗、疾病预测、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药物开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医院之间医学影像数据、电子病历等不流通,导致企业与医院之间合作不透明等问题,使得技术发展与数据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教育
科大讯飞、乂学教育等企业早已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通过图像识别,可以进行机器批改试卷、试题答题等;通过语音识别可以纠正、改进发音;而人机交互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解惑等功能。AI 和教育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教育行业师资分布不均衡、费用高昂等问题,从工具层面给师生提供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但还不能对教育内容产生较多实质性的影响。
物流
物流行业通过利用智能搜索、 推理规划、计算机视觉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运输、仓储、配送装卸等流程上已经进行了自动化改造,能够基本实现无人 *** 作。比如利用大数据对商品进行智能配送规划,优化配置物流供给、需求匹配、物流资源等。目前物流行业大部分人力分布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环节,京东、苏宁、菜鸟争先研发无人车、无人机,力求抢占市场机会。
安防
近些年来,中国安防监控行业发展迅速,视频监控数量不断增长,在公共和个人场景监控摄像头安装总数已经超过了175亿。而且,在部分一线城市,视频监控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不过,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安防监控领域仍然有很大成长空间。
截至当前,安防监控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高清、智能监控时代。每一次行业变革,都得益于算法、芯片和零组件的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带动的成本下降。因而,产业链上游的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成为安防监控系统功能升级、产业规模增长的关键,也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预见2023:《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百度百度(BAIDU)、腾讯(TCTZF)、阿里巴巴(BABA)、科大讯飞(002230)等。

本文核心数据: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情况、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情况、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轮次分布、人工智能各技术方向岗位人才供需、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高校名单、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人工智能行业代表性企业区域分布、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派系、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人工智能定义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将其视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指出其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行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来看,我国人工智能可分为三个下属行业,分别为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人工智能消费相关设备制造和人工智能系统服务。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涵盖行业庞大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是包括AI芯片等硬件设施及云计算等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服务和算力支撑;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构建技术路径;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集成一类或多类人工智能基础应用技术,面向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而形成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始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人工智能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诞生至今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分别是1956-1970年、1980-1990年和2000年至今。

1959年Arthur
Samuel提出了机器学习,推动人工智能进入第一个发展高潮期。此后70年代末期出现了专家系统,标志着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

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美国和日本立项支持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期,期间人工智能相关的数学模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著名的多层神经网络、BP反向传播算法等,算法模型准确度和专家系统进一步提升。期间,研究者专门设计了LISP语言与LISP计算机,最终由于成本高、难维护导致失败。1997年,IBM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Garry
Kasparov,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当前人工智能处于第三个发展高潮期,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面共同的进展。2006年加拿大Hinton教授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极大地发展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提高了机器自学习的能力,随后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为代表的算法研究的突破,算法模型持续优化,极大地提升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准确性,如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普及,全球网络数据量急剧增加,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GPU、NPU、FPGA等各种人工智能专用计算芯片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机器处理海量视频、图像等的计算能力。在算法、算力和数据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

行业政策背景:行业发展从技术过渡到产业融合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创新,《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产业政策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

2017年之前,人工智能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突破方面。从2017年开始,政策的重点已经从人工智能技术转向技术和产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

从2018年两会发言的不完全汇总也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产业的融合将是未来的重点,包括科技部、工信部、民政部等官方部门和百度、腾讯、联想等民间代表,均提出了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医疗等。

2019年,两会更是将“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社会的赋能被给予最高层次的期待。在工业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智能+”的理念给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供了最广阔的落地空间和回报想象。通过智能化手段把传统工业生产的全链条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更能反向助推技术自身的迭代和进步。

2020年,明确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建设重要一环,“十四五”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并且各省市也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行业发展现状

1、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占比最高的核心技术

从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看,计算机视觉技术占比最高,达到34%;其次是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占比分别为18%和17%;智能语音技术、自然语音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的热度也较高,分别占比8%、8%和7%。

2、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注: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典型的融合交叉产业,对产业统计口径的不同会带来市场规模数据上的出入。下文整理了统计口径不同的三大研究机构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的测算数据,以期展现多方视角。其中:中国信通院统计口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统计口径>中国电子学会统计口径,三大研究机构的统计口径在图表下方注明。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资本和人才的驱动,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根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测算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4041亿元,同比增长333%。

注:中国信通院对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测算口径包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及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即包括人工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市场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方面,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测算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389%。

注:中国电子学会对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测算口径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对话式AI、机器学习(含自动驾驶)、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软件、AI芯片等核心硬件

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公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测算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582亿元,同比增长354%,总体上看,当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软硬件)市场规模增速大于整体产业市场规模增速,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市场发展相对缓慢。

注:①中国人工智能协会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统计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市场,不包括服务市场规模;②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尚未发布最新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测算数据

3、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政府城市治理和运营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主要客户来自政府城市治理和运营(公安、交警、司法、城市运营、政务、交运管理、国土资源、监所、环保等),应用占比达到49%,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8%和12%。

企业和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应用逐渐升温。在决定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各个环节,都已能够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AI
核身帮助人们安全生活、远程交易、便捷通行;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分析预测、科学决策;人机对话提升了拜访登记、服务响应中的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将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推动社会进入智能经济时代。前瞻估算,目前中国大型企业基本都已在持续规划投入实施人工智能项目,而全部规上企业中约有超过10%的企业已将人工智能与其主营业务结合,实现产业地位提高或经营效益优化。

4、资本更倾向于人工智能企业的早期投资

截止2022年10月9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总计共有6486起投融资事件发生,总计融资金额为9994亿元。其中2014-2018年在融资事件及融资规模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8年融资金额达1366亿元,融资事件1049起。2019-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相较之前冷静不少,融资事件有所下降但是融资规模有所上升。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资本市场再次迎来增长大潮,投融资事件数量及规模均达到历年峰值,分别增长至1066起和3062亿元。截止2022年10月9日,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共有投融资事件532起,融资金额达到1008亿元。

注:2022年数据截至10月9日,下同,不再赘述。

从我国人工智能行业融资轮次分布情况来看,由于初创型企业融资金额与估值相对较合理,泡沫较小,因此资本更倾向于人工智能企业的早期投资,2014-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天使轮和A轮占比最高。随着人工智能市场板块的逐渐成熟,早期的投资占比逐渐降低,人工智能投资轮次逐渐后移。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A轮融资占比下降至379%,C轮融资占比则上升至1137%。

5、技术方面人才不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相关数据,人工智能不同技术方向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说明该技术方向的人才供应严重不足。从细分行业来看,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的岗位人才供需比分别为008、009,相关人才极度稀缺。

注:岗位人才供需比=意向进入岗位的人才数量/岗位数量。

相对国外,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培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加快推进,多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资格。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人工智能竞争能力遥遥领先

从1990年至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城市格局几经变化,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变现稳定,这些城市都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在互联网业发展中也排名靠前。这些城市均强化科研与人才优势、加速补充完善人工智能自身及面向行业落地的产业链、建设示范性智能应用场景、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相关标准体系、推动公共资源共享、提升城市环境与宜居性、支持系统性超前研发布局等措施将成为城市把握人工智能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的谋划方向。

在2021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区域竞争力排名中,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属于第一梯队;排名第六至第十的省份分别是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辽宁省和湖南省。

在四大都市圈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长三角,排名第二的是京津冀,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珠三角和川渝地区。

2、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主要分为三个派系

从企业的竞争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派系,分别是头部平台代表企业、融合产业活跃企业、技术层面代表企业。

人工智能平台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百度、阿里云、腾讯、华为、京东和科大讯飞;而小米、平安科技、苏宁、滴滴是融合产业较活跃的企业;技术层企业代表有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作为独角兽公司。

从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来看,根据胡润排行榜,商汤科技以500亿元的价值位列2021年胡润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排行榜首位;其次,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地平线机器人与明略科技也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价值均超200亿元。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建设继续推进,高质量、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已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十四五"及未来十余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转型与应用,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部署。

2、“十四五”期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

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为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科技部于2019年8月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旨在有序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截至2021年3月末,我国已有14个市+1个县获批建设试验区;至2023年,试验区数量预计将达20个左右。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越来越火爆的人工智能,将会对快递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