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皇帝每年什么时候去天坛祭祀?

明清时期皇帝每年什么时候去天坛祭祀?,第1张

根据明清两朝史料记载,明清两朝每年冬至日的圜丘祭天,继承古代郊祀最主要的形式,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具体正月上辛日,皇帝要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祈祷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至圜丘举行雩礼,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至圜丘举行告祀礼,禀告五谷丰登,感谢上天。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扩展资料:

天坛称为祭天的场所,按照《易经》的说法,东南方向是皇宫的巳位,是至阳之位,是太阳光线最充足的方位,当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场所了。所以天坛就被古人选在了北京城南中轴线靠东一点的位置。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皇帝祭天

天坛村小区小区地址:秦淮区光华路56号。
周边直线1KM范围内交通配套资源有(天堂村,天堂村(兰翎就业园),苜蓿园大街南站,工程兵学院,石门坎,紫金路,小天堂,海福巷西)等。
直线2KM范围内教育资源有10个(磁体音乐,魔方体验,南京小天鹅文化艺术中心(苜蓿园校区),南京说学逗唱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小乐师音乐(辛巴星钢琴加盟店),龙之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小火箭国际全脑教育(城东校区),玖武明德武术教育连锁(海福巷馆),水润年华教育,福森驾校)等。
周边2KM医疗资源有6个,其中南京新协和医院距离小区248米,南京博豪甲状腺病医学研究院距离小区271米,石门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距离小区311米,南京南华骨科医院距离小区595米,南京邮政医院距离小区1597米,二十八所-职工医院距离小区1960米,为医疗需求提供保障。
天坛村小区周边商业配套有:(慕佳妮无钢圈内衣线(下体验店),大华眼镜(天堂村店),好又多,三彩(光华路店),兴源水果超市,绿草园鲜花店(光华路店),学苑超市(军农路店),李宁(苜蓿园大街工厂店),北京华联(苜蓿园大街店),苏果便利店(海福巷店))等。

更多:天坛村小区详细信息

天坛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代宇宙观念中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

天坛内外宫墙的平面所展现的北圆南方的形式,象征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念中天圆地方的意义。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及其外的围垣,都采用了圆形的平面,上覆盖天青色瓦,体现了“天”的象征意义。

祈年殿采用了三重屋檐,祈谷坛与圜丘坛采用了三层坛台,这里的数字“三”是中国古代天数的一个基本数,显然也是表达了“天”的象征意义。

北京天坛的介绍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的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

1961年,天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8年,“北京皇家祭坛—天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时天坛公园还包括了九坛八庙中的祈谷坛。

北京天坛最初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城形制而建的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四郊分祀制度后,在北郊觅地另建地坛,原天地坛则专事祭天、祈谷和祈雨,并改名为天坛。

明清时期皇帝每年到天坛来“郊祀”共有三次:正月上辛日,皇帝要到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祈祷皇天上帝保佑五谷丰登;四月吉日至圜丘举行雩礼,为百谷祈求膏雨;冬至,至圜丘举行告祀礼,禀告五谷丰登,感谢上天。
在北京一共有四座古代的祭坛,分别为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这四座祭坛的功能各不相同,其中,天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为四座祭坛中最重要的一个。可是,解放后,在天坛的旁边却出现过一个大土山。当时的大土山是什么样子,后来,又是怎么被移走的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我国古代,不管哪个朝代,祭祀都是连皇帝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大事。皇帝自称“天子”,就是上天之子,在祭祀“皇帝的老爸”——上天这件事上,就显得更加不敢疏忽了。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祭天活动,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此后数千年来,每朝每代都有严格的祭天仪式。
北京的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它以南京的天坛为蓝本,建筑布局严谨,结构奇特。因为祭天活动的重要性,天坛也就成了最大的古建筑,占地约273万平方米,比故宫的两倍还要大。在建筑结构上,天坛遵循天圆地方的理念,以一条南北贯通的甬道——丹陛桥为轴线,将代表地的圜丘坛,皇穹宇;以及代表天的祈年殿,皇乾殿串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且以轴线对称的整体。其中,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精巧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雨的侵蚀,天坛的文物,建筑,还有树木遭到过不同程度的破坏。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天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和修缮。可是,在60年代末,因为战备的需要,京城挖出大量的弃土。这些弃土,最后都堆积在了天坛附近的空地上。弃土越堆越多,渐渐地,已经形成了一座占地达6公顷,高度达30余米的大土山。
平地起高山,这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杰作,不是很好吗?当然不好。首先,整个天坛景区内都是树木林立,处处绿荫,而这个弃土形成的土山,光秃秃的裸露着黄土,与周围建筑的风格格格不入。其次,大土山位于祈谷坛内西南,丹陛桥西侧,不仅在整体上分隔了天坛轴线,以及主体建筑的内在联系。而且,完全破坏了天坛的中心对称的整体建筑构思。总之,大土山的出现,从建筑学,从艺术学,从美学来讲,都已经不只是画蛇添足这么简单了。
那怎么办呢?移走呗,能搬来,就能移走。1990年,京城有关部门决定,搬走土山,恢复天坛原有的历史风貌。可是,有关部门一预算,这绝对是一项大工程,耗资要达到千万元以上。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时候,京城的市民体现出了极高的主人翁姿态。在“搬掉天坛土山,恢复古园神韵”的感召下,京城的各个部门,许多的群众,甚至是学生,纷纷利用休息时间献工出力。移山工程开始那天,正好是腊月三十,参战队伍连春节都没有休息,每天都有人不间断地过来,进行义务劳动。大家还积极献计献策,采取边移土,边整理,边栽植树木的方式,达到搬走一块,恢复一块的效果。就这样,仅用90天,就移走了80多万立方米的弃土,彻底把土山搬走,恢复了天坛的历史面貌。而工程结束后,经过统计,所花费用远低于当初的预算。
今天,美丽的天坛敞开它宽阔的胸怀,正在迎接着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游客。那个被移走的大土山,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保护那些仅存的古建筑,就是在保护我们传统的文化,就是在保护华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明清时期皇帝每年什么时候去天坛祭祀?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