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不断调整组织架构 为资产化转型作出了明确的解读

京东金融不断调整组织架构 为资产化转型作出了明确的解读,第1张

京东数科对个人服务及企业服务群组再次进行架构和人员方面的调整。值得关注的是,和更名相一致,京东数科专门成立了数字金融群组,整合原CSU、ESU两个群组,打通金融供应链能力,构建面对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等不同客户的金融科技服务方案,闭环协同发展。

另外,京东数科重新定义了企业金融业务部,负责开发企业金融产品、构建金融供应链核心能力,2018年5月,京东金融改组成为个人和企业两大服务群组。其中,个人服务群组由消费金融部、财富管理部、证券业务部、众筹业务部、农村金融部农村渠道部、保险事业部与支付业务部等C端业务部门组成。而企业服务群组则由供应链金融部、金融科技业务部、农村金融部农村信贷部、保险业务部与支付业务部等B端业务部门组成。

在此之前,京东金融的科技定位和去资产化战略一直备受争议,京东金融也用改组对去资产化转型作出了更明确的解读。

去年11月,京东金融正式更名。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当时曾明确,“京东金融作为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旗下子品牌,未来仍将是京东数字科技的最核心板块之一。此外,京东数字科技旗下还将包括着京东城市、京东农牧、京东钼媒、京东少东家等子品牌。”

可以预见的是,产业数字化仍是京东数科战略的主要“靶点”。今年7月,陈生强在APEC中国论坛上再次强调了存量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机会很大。针对产业数字化到底能为产业带来哪些价值,陈生强称,实现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的价值主要有三点:一,生产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提升收入;二,更精准的触达客户,降低营销成本;三,提升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获得更强竞争优势。

他还进一步表示,“在产业数字化的实现方式上,科技公司缺产业know-how,产业公司缺数字化的能力和经验,科技公司跟产业方,各有各的价值和能力,缺一不可,大家都需要往前走一步。而往前走一步,最佳的方式就是共建。”

在一位微博博主的推荐下,我买了《创京东》这本书,决定了解一下这位大佬和他创立的京东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本书作者李志刚采访了京东二百多人,和刘强东亲密接触不少次,也参加了不少活动,写下了这本《创京东》。

京东这家公司的特殊在于,它是一个传统行业公司“逆袭”的故事。在作者眼中,京东是新商业变革中的典型样本。

第一,它冲击了有数十年历史分销体系以及零售连锁模式,让整个零售业生态从低效率到高效率演进。

第二,它让社会的信息流动变得更为公平,更有效率。

本书主要分了3个部分:
● 1998-2006 (游击队打伏击)京东草创阶段,刘强东完成了用户,资本,团队的原始积累,从线下转为线上零售,并在电商行业崭露头角。

● 2007-2010 (正规军)京东第一次拿到风投,第一波职业经理人加入,确定扩张全品类以及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两大战略。

● 2011-2015(集团军) “开放”是这一阶段的主题,放眼全球,引进世界级资本,引进更多高管,完善公司组织架构,重新梳理企业文化。

今天分享一下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一部分思考。
01 逆袭之路   

京东草创
要了解京东,就要了解刘强东。

刘强东是江苏宿迁人,有着典型的苏北人性格。苏北人个性刚强,做事情说一不二。他的老乡有项羽(也是宿迁人)、刘邦、韩信等,朱元璋的老家也不远。

他又是农村苦孩子出身,父母是靠跑船为生,他童年的经历使他对中国基层人民的生活有深刻了解,这也使他对在京东发展过程中几万蓝领员工(配送员),有着深刻的同情和给予人性的待遇。

同时他又有农村人的诚恳实在,个人品德使他赢得了绝大部分人的信任。尽管他有脾气急躁和独断的一面,但这不影响人别人对他的信任。

他的专业是做系统工程,这一知识结构使得京东在发展过程中系统的不断升级和迭代没有障碍,京东的很多系统都是自己研发的,刘强东亲自参与,自家研发的系统也成为了中国最先进和最贴近实际的电商和物流系统。

199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从大一开始就频繁的参加很多兼职。到大四靠自己积攒的一部分资金,加上跟父母,亲戚借了不少的钱,用20W盘下了学校附近的餐馆,做起了“餐饮连锁店”的梦。

然而2个月后就出现了问题,因为他的放权,采购的师傅会购买高价的食材换取更多的折扣,前台和大厨悄悄不写对账的单子,都变着法贪钱。最后,刘强东关了餐馆,总计亏损了20多万。

1998年,工作两年的他还完债后,离开月薪4K的外企,靠着积攒下来的12W在中关村海开市场租下4平方米的摊位——“京东多媒体”,买了一台二手电脑,一辆二手三轮车,一个人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卖起了光盘。

到2001年,已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光磁产品代理商,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十多家分公司。刘强东的个人财富也首次突破了1000万元。

卖光盘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有三点:

1 正品 。坚决不卖山寨货;

2 低利润 。当时所卖的价格和中关村泛滥成灾的假光盘相比,没有竞争优势,但相信薄利多销;

3 好服务 。除了给客户提供产品外,还负责提供技术培训。

通过这三点积累了口碑和忠实用户。才有了规模,有了规模才有对行业的控制力。如果公司的销售额始终在全国市场只占2%3%,那就永远没有话语权。

转型电商

2003年非典让很多实体店受到重创,当时京东多媒体拥有12家连锁店。京东多媒体主营IT领域的产品,大家都知道IT产品贬值率很高。

实体店房租、员工工资、产品贬值让当时的刘强东陷入绝境,刘强东粗略算了一下,公司所有资金最多维持6个月。还好当时京东通过在网络论坛发广告卖货,才救了京东一命。

这次尝试让刘强东尝到电商的甜头,开始思考这种销售模式。刘强东做了很多研究,受到最大的启发就是对供应链效率和成本的认识。

他发现近100年来全世界商业的发展都是围绕两条线,每一种新模式出来的时候,只要能够提升效率,压低成本,就会颠覆旧的模式。

为什么百货商场的毛利高达50%,沃尔玛只要15%,但沃尔玛的价值比百货商场的高那么多?

就是因为沃尔玛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做零售比拼的就是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刘强东对商业发展的研究,让他下定决心要转型电商。

但当时这个决定并未得到核心成员的支持,这时候苏北人说一不二的性格派上了用场。刘强东对员工们说,这次他已经决定了,如果错了他带头承担。

这次转型成功让京东跻身互联网头部列车,为日后奠定了基础。
零售行业所有的创新模式都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有关。 节省成本 , 提高效率 也就是零售的本质 。

奇袭当当

2009年第一季度,艾瑞B2C电商企业排名,当当第一,卓越亚马逊第二,京东第三。

京东和当当打价格战,也是京东全品类扩张的其中一步。 刘强东打价格战的原则是不要拿自己的主力部队跟对方的小分队作战 。

在图书价格战上,当当的态度是做得久,垄断上游产品资源, 做独家合作(排他),保持品种上的优势(跟品类顶尖的供应商排他) ,以此来保证利润。

亚马逊的态度则是,谁卖低价,我就跟进,他的长期策略是让用户感到这是一家天天低价的公司,不会主动做大型降价活动,也不会在宣传推广上有很大的动作。

京东则认为,竞争市场上定价权是最重要的资源和力量。作为新来者,得以激进的方式做。对方5折封顶,京东就48折封顶,必须压过他们。

当当在品类扩张上的速度慢了,在融资的速度上慢了,而京东密集地融资,投入大,利用规模扩大投入,又反过来用投入带动规模增长。2014年6月,京东图书超过亚马逊中国,成为市场第二。

从中关村小小的柜台到目前的市值,京东的发展过程总结起来的三个关键点:

1 战略 (3大战略:转型电商,扩张全品类,自建物流),思考的出发点是用户体验至上

2 执行力

3 企业文化
02人员管理  
关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京东的企业文化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2009年以前,公司属于快速发展期,最早的企业文化是刘强东自己编写的,包括 诚信 、 合作 、 交友 。绩效考核主要看业绩。

2009年年会上,刘强东提出了五星管理法: 拼搏 , 价值 , 欲望 , 诚信 , 感恩 , 坚持 。并引入“价值观考核”。

无论公司人员多少,要想公司管理不出问题,就要抓好两个点,一是企业文化贯彻下去的时候不能变味,不能让一条臭鱼腥一锅汤。二是让管理系统化,用流程和制度来管理好人,减弱某个人的影响。

如何选拔公司的管理者

刘强东提到了一个词“协同” 。人本位主义太强,协同一定做不了。公司需要提拔更具有大局观的管理者,这样的管理者愿意帮助别人。

人才盘点是从战略到结果之间很重要的组织保障,人才盘点不仅仅是盘人,从战略层面先谈战略,再谈遇到的挑战是什么,然后是人的战略,人才盘点也是在为未来提高人才升级准备做的动作。

这里不得不提到京东采用的人才盘点工具—— 人才九宫格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用,其中包括阿里,GE等。

做管理者最大的成就不是你有多强,而是让这个团队有更好的发展方向,能够成就更多的人。

如何留住员工

为什么很多老员工都愿意留在京东?

作者通过对京东员工的采访,总结出了这几个原因:对公司有信心;有好的平台,能提升自己;有值得期望的收入;有个能关心人,体谅人,给人正能量的老板。

虽然京东的成功非一般人可以复制,但这本书里却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地方,有时间可以再读一读。

1、京东要上架5个新品,先上架这5个产品的配件,注意是和将来的主卖产品放在一个类目。
2、然后把这5个配件设置成全店无门槛赠品,后面找人来刷任何一个产品系统就会自带这5个配件,然后出评就可以了。以上是京东一拖五刷留评设置步骤方法。

研习社导师/李彬 欧电云电商研习社

先给大家说个故事--京东图书品类的崛起之路
2010年之前,中国主流的图书电商就是当当和亚马逊,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大型图书电商。

然而近几年,京东图书品类异军突起,快速抢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图书市场份额。

那我们来看下,京东是如何在图书品类快速突围的:

2010年12月,当当在纽交所上市。与此同时,京东突然宣布在新拓展的图书产品线发力,所有图书8折以上。

2011年3月,刘强东通过媒体放话,如京东图书部门敢盈利,会将他们全部开除,价格战正式开启。

当当为应对京东,打出满200返100活动。同时,京东除了满200返100的活动,更增加低门槛的满100返50至此之后,京东和当当的差距微乎其微。

我总结下整个事件,京东能在图书品类突围成功,除了自身的话题营销能力,更有强大的价格策略做支撑。从此也为品类扩张走了漂亮的一局,奠定了从垂直电商平台往综合类平台发展的里程碑。

我们从京东的本次及其他案例明显的体会到,京东已成功的确立了自身价格形象,此价格形象也成为了其硬实力的体现。

打造自身特色价格形象

1

打造价格形象的重要性

所有的交易步骤,最终都避不开支付价格这个环节,在市场营销的传统4P理论中,价格也排在第二位。对大多数客户来说,价格在整个电商交易中都会被关注到。

对于卖家来说,如果你的价格和别人相同,平台背景、客户沉淀、及物流水平并无明显优势的话,别人凭什么买你的产品。

所以,作为跟进者,真的想要在这个市场上有所作为的话,必须要尽快打造自己有优势的价格形象。

2

如何打造自身价格形象

其实大家都会有体会,绝对的价格高低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客户收到货以后发现,产品实物和文描不一致,那这种就是无效低价。真正有优势的价格形象是基于以下几点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

概括的说,在市场竞争中,客户更加关注的是产品价格之间的相对便宜或者贵,而不是绝对值,因为价格还代表这个产品所蕴含的价值。

可见价格形象不是简简单单用便宜可以概括的。那要怎么系统化的进行处理呢?

这就需要引入品类角色或是单品角色的一个坐标定位:

根据不同的组合,可以拆分出4种不同的品类角色:

第一种是冠军产品,代表网站品牌形象。这一类的产品尽量做到全网最低,或者是能比大多数竞争对手便宜。

第二种是引流品类,消费频次高,价格敏感度高的产品,比如说油盐酱醋,个人洗护等产品。通常购买频率偏高,可以长期维持用户的活跃度,提升客户忠诚度。这种和冠军品类相似,也是要尽量比竞争对手低。

第三种是毛利品类。需求量并不大,但是如果你能满足他的特殊需求,他就会很乐意过来,这样即使毛利略高,他也不会特别介意。

第四种是补充品类,它可能不是这个电商运营上的强项,但是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打造一站式购物的便捷体验。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关于毛利品类和补充品类,价格可以比竞争对手高,但是不能高的太离谱,严重偏离市场认知只能导致这些产品成为摆设,毫无销售价值。

如何在提升销售额同时兼顾毛利增长
1

定价的三种境界

上部分我们详细说了如何打造价格形象,即如何定价。那如何判定你的定价是否是最合理的呢?下面我们来说定价的三种境界:

第一个境界:获得更多的销售数量,

也就是市场关注度。这部分大家应该很好理解,大多数产品都是可以通过低定价达到市场覆盖度的提升。

第二个境界:获得更多的销售额。

如果是利用那些价格 *** 性大于1的产品来进行降价的话,这个目标也相对比较好达到。

科普:何为价格 *** 性

第三个境界:获得更多的利润。

对于大多数电商行业的人来说,这真的是一个悲伤的话题。或许你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一味的冲销售额而导致利润非常的难看。

所以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我们确实可以把企业的远景定位在全品类乃至全网第一,但是路总要一步步走出来。不顾毛利的一味全面价格战肯定是不现实,不可持续的。

所以,如何在提升销售额的同时,减少对于毛利的影响?

2

提升毛利6大招

第一招:品类角色重构法

你需要对于各个品类的现有品类角色重新review一遍。

品类角色定位除了受到产品固有性质影响,同时需要基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和战略规划,还要根据企业现有优势进行综合评定。

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我上周四课程的课后笔记。大家着重看下市场调研这块的内容。

重构这种品类角色的规划后,就要对于品类的价格进行不同策略,不同优先级的优化。其中冠军品类和客流驱动品类的价格是最先需要被优化的。对于品类角色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充。

第二招:展价格式技巧法

市面上有一套定价技巧即大尾数策略:简化展示位数,一般不超过4位;尽量用大数结尾,用尽量少的毛利损失换取高位数的价格优势。

某汽车品牌的官方报价,不仅仅把非零位数控制在4以内,也把有效位数以9结尾。某著名淘宝坚果品牌,都是低单价产品,但也用到了大尾数策略。所以保障毛利的第二招,就是用大尾数策略。

第三招:促销选品精简法(僚机选品)

不少运营人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对某个大促活动很重视,很认真的对产品进行了大面积的降价。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普遍的降价能难让顾客体会出哪款更加值得买,因为前面我讲到过,客户注重的是那种相对便宜的感觉。如果都降价,反而不利于客户找到重点,引爆需求。

第二点,在打造爆款上产生困难肯定会影响供应链端相应的优化,从长远上来看,供应链的发展程度会比较滞后。

所以我们要精简促销产品,主动突出重点,让客户的关注点更加集中。我这里再引入一个我自己归纳的概念,僚机产品。

首先,什么是僚机呢。这个名词最早是源于空军。空军战斗机最小单位的战斗小组一般至少有两架飞机。一架负责攻击,而另一架负责辅助和防御。

所以我今天要让大家了解在定价策略上的僚机产品。他的作用也就是帮助那些主推的产品在价格上显得更加便宜,在销量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怎么样的产品可以做僚机产品呢?

有一个概念叫替代品,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某个产品的降价导致另一个产品的销量下降。或者反过来,因为某个产品的涨价,导致另一个产品的销量增加。

他们之间的 *** 性关系和单品自身价格 *** 性一样,可以分为大于一,小于一等等。一般大于一的就是强替代关系。同质化程度越高的产品替代性就会越高。

假如说,某个细分品类,都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层次的市场,低端、中端、高端。在其中一个层次的商品降价,会因为替代效应,同一个层次的产品销量下降,转而购买降价产品。

举个例子:这个安卓智能机,109元。而右边的三款非智能机都要近200的价格。在他们这3个僚机的掩护下,这个低端安卓手机评论数数倍于后面三款

第四招:升级套餐法(锚点)

僚机是一个参考值,主推品要更便宜。但是有些产品也是作为参考物,我在这里重新给他命名,叫做锚点,他的作用就是用来把价格更高的产品主推出去。

这就是星巴克的犀利定价,在这次定价技巧中,小杯就是锚点,让客户觉得性价比太低。而商家真正想推广的则是大杯和中杯。

第五招:损益变化预估法

指的是基于你现在的销售数据预估调价后,需要达到多大的销量才能保证调价前后的毛利额一致。

这个方法的意义在,通过这个简单的公式,你可以大致预估下为了保证或是提升毛利,改价后的需要达到的销售数量。以此来避免一些不合理的调价。

这个方法是需要自身有一定的运营数据的积累,否则即使算出来销售量也无法确定是否合理。

第六招:促销产品轮转法

这是上周二周春老师提到过的,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促销价格的核心是给到客户刺激,唤醒它的需求。

一个爆款的长期低价,不利于对于消费者的持续刺激效应,这样不仅无法长时间获得较高销售额,还会影响利润。

所以必须对于特价的产品进行一定周期性的轮换,不断挖掘新的刺激点。这样之前的爆款产品在毛利上也能有喘息的时间。

另外,我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这6大招数的使用背景:

第一,你是一个市场的跟进者;

第二,这是基于销售额提升的前提下的保障毛利额的办法。而不是毛利率的绝对值大幅提升。我们都知道,不顾销售额,只看毛利率的考核那是耍流氓。
欧 电云电商研习社

100+的电商运营导师

6大电商运营模块课程

100+的电商运营课程

最专注的 电商从业者学习成长社群

最容易上手的 电商新人入门学习成长社群

最专业的 传统企业转型做互联网+从业学习社群

近期,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医疗行业。京东(09618)拟分拆京东 健康 上市,计划最快于本月向港交所提交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至少融资10亿美元。腾讯则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藤茸云计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基础电信业务、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职业中介活动等。拼多多成立曦昶 健康 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也是包含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

众多电商大佬纷纷布局医疗行业,难道这真的只是一场巧合?

其实早在2015年开始,国内就出现了几十家互联网医院,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也相继投资相关行业,竞争态势从那时就已经打开。从2015年开始的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还只是简单的线上业务介绍和科室资讯,现在的互联网医疗已经深入到了线下,几乎已经完成了线上到线下业务的闭环。

众多互联网企业之所以加速布局医疗产业,可能是与我国当下的国情有关。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 社会 ,在未来几年即将迎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这将导致 社会 负担加重,更多中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激增。在人口老龄化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将为医疗 健康 服务行业的发展带去更大助力。

就京东 健康 而言,目前已经创建“医-养-社-家”的高效闭环体系,旨在整合养老产业上下游资源,融合医、养、药、教、险等服务,打造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增加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随着京东 健康 即将赴港IPO,未来京东 健康 在医疗 健康 行业的布局将得到更大的资本助力,全方位地完善京东帝国的医疗产业闭环。

拼多多作为新兴崛起的电商巨头,其实力足以与淘宝、京东比肩。当下拼多多加码医疗 健康 产业,有助于推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此前有新闻报道,灵鹤医药在拼多多平台上注册了自己的企业店——灵鹤医药 健康 旗舰店,先后上架了灵鹤相关系列产品。确是如此,电商平台与医疗 健康 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将极大程度的推动整个医疗产业的发展。

据相关人士透露, “未来腾讯医疗 健康 业务将聚焦三个核心能力和两个重点学科:一是电子 健康 卡、医保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专业高效的腾讯医典服务,三是医疗AI;两个重点学科则是肿瘤和妇幼。”

翻阅腾讯近两年的大事记,腾讯推电子 健康 卡创新应用、助力医保电子凭证、升级腾讯医典、布局AI医疗、牵手赛诺菲与诺华等。足以表明腾讯在医疗领域的“3+2”战略已一步步走向落地。

互联网界的“大哥大”阿里巴巴,也已在医疗 健康 领域深度布局,它旗下的阿里 健康 业务范围不仅涉及医药电商领域,还拓展至智慧医疗、产品追溯等高端医疗领域。早年马云提出“双H战略”时就表示,医疗 健康 是最有可能诞生下一个BAT量级企业的领域。早在2014年,阿里 健康 就已借壳中信21世纪有限公司,完成借壳上市,市值近2500亿港元。从这一系列的行动来看,阿里 健康 不仅仅是想将线下药店搬到线上那么简单、它未来可能是想打造一个医疗 健康 帝国,缔造属于自己的 健康 故事。

阿里、拼多多等众多电商大佬的介入,京东 健康 的上市在即,医疗 健康 领域终将掀起一场互联网化的争夺大战,最终谁将成为其中霸主,让我们拭目以待。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京东金融不断调整组织架构 为资产化转型作出了明确的解读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