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京东整体亏损很严重,为什么从来都不差钱?看完你就懂了

这几年京东整体亏损很严重,为什么从来都不差钱?看完你就懂了,第1张

要说京东完全不赚钱,也不是,只是在部分业务上的投入过大,导致整体的亏损。

1、京东金融其实是赚钱的,京东的亏损主要在仓库建设和物流上,现在仓库基本完成了。

2、京东这种企业亏损恰恰说明其发展策略的正确性,现在的亏损都是为后面的发展做铺垫,真到哪天京东开始盈利了,那就是京东盈利的高峰期来了!

3、为什么亚马逊亏很多年,市值依然很高为什么房地产商都是欠银行的钱,比自己的流动现金还多连平衡都做不到,就别想当大企业。

4、京东的广告费现在已经超过了它的盈利平衡。现在的京东已经成为四大门户赚钱工具。自己么却在一直亏钱。

5、京东现在就是要扩张,只要模式没有问题,盈利是肯定没有问题。所以看似亏损,还有人投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问题来了,京东一直在亏钱,为什么不缺钱

对比一下苏宁、国美你们就会知道了!

1、你们知道现金流对生意有多重要吗

2、国美,苏宁们卖家根本不挣钱,或者只赚点辛苦钱。为什么他们还要开那么多店,还要低价大甩卖

3、现在不挣钱,少挣钱没关系的,打败了对手,以后来就可以挣大钱了。这句话为什么:纯属扯淡

三家公司经营模式的不同,但他们的目的就是获取现金流,美苏就是靠现金结算流进行资本动作来赚钱的。

举个例子:假如我每天给你1万,注意是每天都给,要求你3个月之后还我1万,注意也是每天都还,你一年的现金流就是365万。你挣钱了吗

天天有进有出,他们赚的就是起初的90万和365万的现金流还有银行的利息。

道理很简单。美苏,假设一年100亿营收,延迟三个月还款,手里就是25亿现金流!延迟六个月还款,手里就是50亿!假设疯狂开店扩大现金流,一年200亿营收了,延迟三个月还款,手里就是50亿,延迟六个月,就是100亿!

美苏拿这些钱会存银行吗?不会!

在零几年之前中国经济大发展、大通胀的年代,在房地产疯狂涨价的年代,有这么多钱不搞地产、不进行资本运作,怎么可能存银行。

拿一块地盖个楼,几年之后房价涨几倍,你说赚多少钱?何况美苏们通过房地产和资本运作挣钱了,银行们反而会求着他们贷款,他们拿着银行的廉价资金,就可以赚更多的钱!

所以,家电连锁,只是美苏获取现金流的手段!卖家电只能挣点小钱,就算赔点也没什么,而在别的地方可以挣到多得多的利润!但前提是:现金流一定要充足!

这,才是美苏们疯狂开分店的根本原因!

所以,分析苏宁(以及有巨大现金流的企业)的股价,绝对不能只看家电本身!一些机构仍然在分析苏宁的销售额、毛利什么的,并据此信心百倍,散户们也在憧憬苏宁的成长性,在懂行的看来简直可笑得要命!

那么美苏现在怎么样呢

我们还得从现金流入手:格力,早就先款后货了,苏宁捞不到便宜,所以苏宁不愿意卖格力。由于价格问题,国美也和格力闹翻。可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5年之后,海尔、海信、创维,越来越多的家电厂商要求先款后货,或者最多一个星期、半个月就要付款。所以美苏的现金流大减。

比如苏宁和国美2011年的销售额都是1100亿元,如果还是十几年以前的宽松环境,可以占压厂商三个月甚至半年的资金,美苏手上就有275亿元或550亿元;而现在只能占用半个月了,手里的现金立马变成46亿!

多少见不得人的项目,多少急需现金的亏损项目,会因为现金流大减而露出水面

所以当我听说苏宁在增发47亿之后又要借债80亿,我倒吸一口凉气。苏宁不断融资,根本不是装B的人说的“搞电子商务,扩大物流”。而国美曾干过五折卖地,把国美商都卖给了海航集团,拿到50亿元,远低于2009年的100亿元。很显然,国美也是缺乏现金流才不得不这么干的。

回顾07年左右的时候,中国经济总体还不错,美苏毕竟有多年的积累,靠吃老本和银行贷款,也能继续维持。可是这几年中国经济形势始终不见好转,银行也控制得越来越紧,美苏就会越来越缺钱。现在知道他们的形势有多严峻了吧

好了,再分析一下美苏目前的经营环境,看看他们的前途如何

美苏已经不可能采取过去那种疯狂占压现金、疯狂开店扩大现金流、再拿现金流大肆进行资本运作的经营模式了。

首先,付款方式导致现金流大幅减少。

其次,店已经够多,而且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了。京东冲击的,既是美苏的利润,更是现金流!

第三,美苏有限的现金流也不可能有过去那么多好项目了,因为中国经济整体减速,商业地产形势严峻,所以美苏还会有多少利润

第四,连锁店过去好歹还能挣点小钱,现在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肯定是赔钱的,而且越赔越多。但烫手的山药不好甩,关个店相当于割一块肉啊,方方面面都要赔钱!

总之:现金流紧张多了,利润大幅减少甚至亏损,这就是美苏目前面临的局面。靠电子商务只能暂时获得现金流,而且中短期不可能赚钱!

理论上说,只要有现金流,亏损了也都关系!

比如一个企业一年现金流100亿,每年亏1000万。那么它运作几百年都没问题,因为10年才亏1亿,100年才亏10亿,只要现金不断流转,稍微延期几天或几个月还款,谁知道它是赚是赔啊。所以现金流有多重要知道了吧

赔钱的企业只要有现金流,就可以耐心等待时来运转;而赚钱的企业没有了现金流,就会立马死掉!

用这个理论我再分析一下京东。

只要京东的现金流不断扩大,一年赔点钱算什么?他完全可以靠现金流长期支撑!所以只分析京东的利润,以为京东每年亏几亿十几亿,融不了资肯定撑不下去,幻想着它在几年内倒闭是不对的。

我只从现金流来分析:假如京东每年的营收都急剧扩大(年增50%以上,目前这个目标很轻松),那么手里的现金完全可以应付亏损和延期还款!

例如,假设京东今年360亿营收,亏20亿,延期还款一个月,那么京东到年底手里的钱反而多出了10亿!(30亿应付账款,减20亿亏损)。假设明年京东营收540亿,又亏20亿,但年底手里只会减少5亿(45亿应付账款,减20亿亏损,再付掉去年留下的30亿应付账款)。

所以只要京东的营收越来越多,而亏损不是大幅增加的话,京东手里的钱足够用很多年。

所以,京东、苏宁、国美之战,表面上看是市场份额之战,利润之战,但从财务角度来说,更加紧迫的原因,是现金流之战!

谁的现金流被打掉,谁的裤衩立刻被扒下来!那么现在谁最急迫呢显然是苏美啊,呵呵。都割肉卖地、连续融资了,现金流能不急吗所以苏美只能靠欺负京东吸引眼球了,而京东,当然要奋起反击。

所以表面上看,电商之战似乎是一场闹剧。但圈内人都明白里面的道理。刘强东很明白,张近东、黄光裕们,也很明白。但是,装B的不明白,广大仍然看好苏宁的散户们也不明白。他们以为刘强东在虚张声势,色厉内荏,但真正虚张声势的是苏宁。

我们再看看电商的鼻祖,美国亚马逊过去二十年一直在亏损,但市值却一直那么高,就知道亏损并不代表企业没有前景,真正看中的还是未来发展收益,这其实就是投资。



来源/京东

一步错、步步错,形容京东布局 旅游 产业再适合不过了,虽然现在京东加码 旅游 产业,但是其面临的形式也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不说赶上飞猪、超越携程等同期竞争对手,京东 旅游 还有可能面临着拼多多这样的新秀,若拼多多战略发生改变,京东则越来越难行了。

投资途牛亏损27亿元

2014年6月24日,京东主打“品质 旅游 ”的旅行频道全新上线,将针对高端人群提供机票、酒店、签证、度假、景点和租车等服务,未来通过分析用户习惯打造一站式 旅游 服务,包括提供优质的旅行路线和套餐。

“品质 旅游 ”上线之后,京东在半年之后又有了新一轮的动作。

12月16日,京东战略投资5000万美元入股途牛 旅游 网,并与途牛就一项邮轮业务达成合作,彼时京东对外回应,确信途牛现有的商业模型、产品策略和管理团队会让途牛成为行业领先者。

又半年左右,京东于2015年5月8日在宣布Q1业绩报告时抛出重磅信息,进一步加强与途牛的合作,以35亿美元认购途牛股份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35亿美元包括25亿美元现金及向途牛提供1亿美元资源及运营支持,途牛将获得京东旅行-度假频道网站和移动端的5年免佣金独家经营权,同时京东还将为途牛提供大数据、金融服务、流量及其他经营资源等。

来源/途牛

向持续亏损的途牛狂砸4亿美元,京东为何对于 旅游 业如此执着呢?

首先,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旅游 产业的需求会越发巨大,这样的产业机会十分难得,也就是 旅游 产业前景十分光明。

其次,当时的标品电商发展已经从高速发展过度到平稳发展期,但是半标品、非标品为主的生活服务电商的黄金期才刚刚开启,而 旅游 O2O明显属于这个范畴。

最后, 旅游 业不仅仅是一条线路那么简单,它涉及了“食宿行游购娱”六大领域,深入生活服务领域的所有板块,这点与京东的定位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将途牛现有产品及服务导入到京东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生活需求,增强京东用户粘性,增强、加速京东流量变现能力。

有句话是这样评论京东的:与生活服务相关的,京东都能做。

既然是想要拓展到 旅游 产业,京东的刘强东肯定不会满足于途牛第一大股东的身份的,加码以至于控股途牛是可以预测的,所以就有了后续的“绯闻”了。2018年,多家媒体传出了京东拟28亿元收购途牛的信息,既然是“绯闻”,双方肯定予以否认,而最终本次收购就再无下文了。

不过时间 财经 从途牛内部人士获悉,“京东曾提出28亿元全资收购途牛,但由于途牛创始团队失和,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导致邀约计划流产”。

该收购消息得到京东内部人士的证实,据其透露,当时京东提出两种收购计划,一种是28亿元全资收购途牛所有业务,另一种是2至3亿元仅收购途牛的机票+酒店业务,不要它的牛人专线等度假产品业务。

据了解,京东的目的只想要收购途牛的机票+酒店业务,因为这个业务与京东的电商属性十分契合,有利于京东流量的进一步变现和更好的服务京东原有用户。

收购失败之后,京东对于 旅游 产业这块市场并没有放弃的意思,而是自身成立了一家公司,以其为载体更好的发展 旅游 业务。

2019年4月8日,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新成立一家北京京东云河旅行社有限公司,京东001号员工张奇任该公司法人、执行董事、经理等,经营范围涉及 旅游 咨询、入境 旅游 业务、境内 旅游 业务等。外界纷纷猜测京东此举是想把 旅游 业务独立出来。

值得指出的是,京东投资的途牛亏损得一塌糊涂。

财报显示,2019年途牛净营收为23亿元,同比增长1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6992亿元,2018年净亏损为1879亿元,净亏损扩大27211%。此外,截至4月29日,途牛的股价由最高峰的2499美元/股,暴跌到现在的0725美元/股,市值为101亿美元。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仍持有途牛约212%的股份,投资了4亿美元,现在21%的股份价值为021亿美元,这意味着京东投资途牛已经亏损了37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亏损约27亿元, 不得不说,京东本次投资亏大发了。

再次携手凯撒,继续加码

亏损就亏损,对于京东这种财大气粗的电商平台而言,一时的亏损不算什么,既然看好 旅游 产业前景,那么继续投资不可避免,不过相信精明的刘强东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毕竟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一次是无知,摔倒两次就是弱智了。

4月25日,A股上市公司凯撒旅业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116亿元配套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非公开发行对象包括文远基金、宿迁涵邦、华夏人寿、上海理成、青岛浩天并与这些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值得指出的是,宿迁涵邦认购金额最多,为45亿元人民币,认购比例高达3879%,而其为京东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负责对外投资事宜,实际控制人为刘强东,这意味着京东对 旅游 产业再一次出重手了。

来源/凯撒公告

据悉,凯撒旅业创始于1993年,旗下拥有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000种服务于不同人群的高端 旅游 产品,在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方面均具有行业领先优势。

根据京东与凯撒 旅游 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凯撒旅业将其大出行产品及消费类产产品纳入至京东旅行频道上的二级频道“商旅”,具体包括向京东用户、员工、合作方等提供高端商务 旅游 、公务 旅游 、免税商品采购、定会餐品、境内外金融等优质产品及相关咨询服务。

双方合作期限为两年,期间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包括产品、服务经验、品牌价值及资源优势等,共同 探索 “互联网+门店”的营销模式,凯撒旅业可以利用京东线上平台的渠道资源拓展自身市场空间,京东利用凯撒旅业线下门店优势,增强用户的信心。

事实上,京东与凯撒旅业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5月29日,凯撒 旅游 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正式成为旗下移动社交电商平台“拍拍”的首个 旅游 类战略合作伙伴,首期300余名来自凯撒旅零售部门、专业的 旅游 顾问已入驻。

来源/凯撒

本次京东再一次携手凯撒旅业,一方面是各取所需,另一方面则是求变。

凯撒旅业资金压力较大,京东的注资大大缓解了其资金问题,这是最主要的,而京东也需要更加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做支撑,进一步服务京东用户,所以双方一拍而合。

面对时代的高速发展,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已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寻找一个契合点,让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如何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所有公司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且为此付诸实践,虽然这不一定会成功,但是如果不尝试改变则必定会失败。

正如董明珠所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线上线下已经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它不存在线下打线上,线上打线下,只是我们用更快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这种运营模式给他们带来的便利是最重要的。

京东面临的挑战

前文已经说过 旅游 产业前景光明,那么这个行业究竟有多么光明呢?下面用数据来说明一下。

2019年, 旅游 业对我国 GDP 的综合贡献为 1094 万亿元,占 GDP 总量的 1105%,继续保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根据中国 旅游 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 旅游 市场基本情况》显示,2019 年全年,我国国内 旅游 人数 6006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 旅游 总人数 30 亿人次,同比增长 31%。国内外 旅游 人数一直增长。

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群众对于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提高,对个性化、特色化 旅游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旅游 需求的品质化和中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

前景光明那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这也意味着会有很多互联网大企业想瓜分这一块大的蛋糕了,已知的包括阿里旗下的飞猪、百度投资的携程以及腾讯投资的马蜂窝,那么京东的优势几何呢?能拼的过这些企业吗?

虽然京东布局 旅游 产业的时间颇长,但是因为投资途牛战略失误,导致现在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吊车尾,这也是京东再次携手凯撒旅业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因为凯撒旅业的主打产品即为出境游,为高端消费人群而打造且相对优质。

笔者对比了凯撒旅业与途牛这两家 旅游 公司欧洲游的一个价格,发现凯撒价格远远高于途牛,途牛西班牙、葡萄牙 旅游 价格为9204元,而凯撒价格则为17899元起,途牛法意瑞 旅游 价格为14507元,而凯撒价格则为20988元起。

来源/凯撒、途牛

相比较于单纯的电商,实体店与其最主要的差异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销售处理,而电商处理速度相对较慢,对于高端消费者而言,相比较于价格,更加看重的是团队的专业服务,并为此愿意付出一定的服务费用。 毕竟没有人会希望因为价格而让自己的旅途变成失望之旅。

定位了高端消费人群,并联合凯撒旅业推出高端 旅游 服务,京东的这一步可以说是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根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 2019年京东年活跃买家数362亿。

高端用户有了,又引进更好的 旅游 产品及服务,京东的 旅游 业务获得进一步发展是可以预测的,不过其竞争对手也不是吃素的。

以携程为例,2019年携程全年的总交易额(GMV)达到8650亿元,同比增长19%,继续领跑全球在线 旅游 市场。全年净营业收入为357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经营利润同比增长94%,达到50亿元人民币。 总市值1451亿美元,市值相当于145个途牛了。

以阿里飞猪为例,依托阿里大生态强大的用户基础,飞猪近年来突飞猛进,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认为, 飞猪的优势涵盖用户、支付、数据等三大方面。

2019年,阿里经济体的中国年度消费用户已经超过7亿、年度支付用户已有9亿多,这为飞猪带来巨大的流量,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线上线下数字化的可能性,此外,每一笔消费每一笔订单都带来数字化的积累,形成增量的数据资产。

来源/拼多多

除了已经布局的飞猪、携程之外,京东 旅游 或许还得警惕一下电商新秀——拼多多。

2019年,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585亿,远远高于京东年活跃买家数362亿的数据,仅次于淘宝超过9亿的用户数据。虽然拼多多的崛起更多的是冲击淘宝,但是巨大的用户量也意味着巨大的变现机会。

诚然,拼多多一开始主要针对的是下沉市场,但是随着推出百亿补贴以来,其用户与淘宝的重合度逐渐飙升,已经与淘宝进行直接竞争了。此外当电商市场由增量转变为存量市场时,拼多多在保住存量市场的同时,也会针对这个市场进行深入挖掘,而 旅游 产业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京东 旅游 面临的局面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前有狼,后有虎,局面比一开始布局 旅游 产业的时候要糟糕的多。

— —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3月10日,京东集团(NASDAQ:JD,09618HK)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2759亿元,同比增长230%;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5697亿人,一年净增新用户近1亿人,新增用户中的70%来自于下沉市场。

低利润率运营

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2759亿元,同比增长230%。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商品收入2347亿元,同比增加221%;净服务收入为412亿元,同比增长283%。

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商品收入8157亿元,较上年增加251%;服务收入1359,较上年增加447%。

京东的各项营收在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但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经营利润率却较低。

京东在2021年第四季度却出现了392亿元的经营亏损,而上年同期经营利润为595亿元。2021年第四季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经营利润28亿元,上年同期为12亿元。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亏损为52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243亿元。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经营利润率为1%,京东零售不含未分配项目的经营利润率为21%。

2021年全年经营利润为41亿元,上年同期经营利润为123亿元。2021年全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经营利润为134亿元,上年同期为153亿元。2021年全年京东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经营利润率为14%,京东零售不含未分配项目的经营利润率为31%。

Q4京东零售第三方商家大增

京东集团业务分为京东零售、京东物流和新业务三大部分,京东零售依然是京东集团收入和利润的主要贡献部门。京东零售主要包括中国自营业务、平台业务和广告服务。

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收入2499亿元,占到京东集团收入的9057%;实现经营利润53亿元。2021年全年,京东零售收入8663亿元,占到京东集团收入的9103%;实现经营利润266亿元。

京东零售业务中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的第三方商家新增数量超过了前三季度总和。

作为2021年6月入驻京东的新商家,惠美仁个护旗舰店京东店长于颖杰表示:“京东能够给新商家提供各项费用补贴、工具免费使用等扶持举措,帮助店铺降本增效,促进销量快速增长。而京东的物流服务,更是在疫情期间对店铺销售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据于颖杰介绍,惠美仁个护旗舰店于去年8月实现大部分产品进入京东仓库,并使用京东物流配送,让配送时效得到保证,大大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入京东仓后,店铺月销量是没有入仓时的6倍,隔日达商品占比85%,快递妥投时长比入仓前提升了633%,入仓后物流速度近30天客户满意度高达100%,店铺风向标评分高达971分,并获得了“京东好店”认证,得到了更多的政策倾斜扶持。

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表示:“京东为合作伙伴创造的合作共赢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管理近千万自营SKU的基础上,京东进一步降低库存周转天数至行业最低水平,而且账期还在进一步缩减,提升合作伙伴的资金流转效率。以此,京东帮助了数百万线上、线下合作伙伴和中小微企业获得公平增长和合理利润的发展机会,支持实体经济。”

据徐雷透露,2021年第四季度,京东不仅服务的合作伙伴的种类和数量实现持续增长,同时,京东自营合作的供应商实现了对全品类的更深度覆盖,供应商数量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事实上我们说京东确实是超过了阿里以及腾讯率先进入了世界500强的榜单,这也让很多人惊讶,原因就在于京东的市值可能相比于阿里来说还是要少太多的,但阿里都没能进入到这个榜单。

当然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世界500强的统计规则,我们说世界500强统计规则其实是针对传统企业来说的。就知道世界500强到目前已经有五六十年的 历史 了,而当年那个时代,世界500强面对的还是一些传统的产业,比如说钢铁 汽车 等等!

而到了现在我们说,对于互联网包括电商企业来说,显然是这个标准已经落后太多了,而且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吐槽世界500强的规则。

世界500强的规则,其实只是按营业额的标准来算的,相比京东来看的话,阿里虽然营业额其实比较多,但属于阿里自己的其实是很少的,原因就在于阿里是平台型的电商,而京东则是属于自营加平台型的。

甚至于京东在此前一直是自营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所以说这一部分的营业额都要归功于京东自己,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京东在市值包括整体的利润层面都不如阿里腾讯的情况下能够率先进入到世界500强。

当然世界500强的榜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并不具备绝对的参考意义,原因就在于 科技 型企业的产出以及成本相比来说是比较不错的,而对于重资产企业来说后劲儿其实是不足的,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发现苹果,微软,亚马逊,以及谷歌等等 科技 巨头常年占据着榜单,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市场更庞大,同时也完全没有着边界。

但就绝对竞争力来说,京东目前与阿里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甚至于是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差距,京东的对手也由阿里变为了天猫,甚至于连天猫都成功的压制住了京东。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记住这一点就明白了!

狗会叫,猫会跳,坑孩子的暗下套

流量大 亏损不算事 它的市值能上一百强

京东决定自建物流,引起了巨大的行业争议,如此重资产的模式甚至在现在还时不时地引起行业内的讨论,当时的刘强东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但仍然力排众议走上了自建物流的道路,就这样,京东第一个快递点落地在北京潘家园的一个小区里,当时的路人也许不会想到这个崭新的公司未来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2020年5月19日,是京东一年一度的“老员工日”,每年这个时候刘强东都要摆下家宴宴请新晋的五年、十年的老员工,给他们发放金质和银质奖章,五年老员工被称为“大佬”,而十年老员工被称为“超级大佬”。

在今年的“老员工日”上,京东CEO刘强东发布了一篇“京东是谁”的内部信,其中也回顾了自建物流的历史,刘强东用两个词来概括——“敢想”、“敢做”。

要我说,伴随着京东物流成长史的就两个词——“烧钱”、“亏损”。

从2007年到2017年的十年间,京东整个集团超过60%的盈利基本都填了物流这个“坑”,可怕的是当时的员工、投资人并不知道这个“坑”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在17年京东物流独立之后到达了顶点。

2018年,京东物流获得了25亿美元的融资,众多大佬领衔入股京东,不少人觉得京东物流的上升之势不可阻挡,但连年的巨额亏损并没有因为这一笔融资而获得极大地改善,2019年年初,刘强东在内部信当中表示按照现在的亏损速度2018年的融资也只不过够亏两年而已,互联网上随即出现了“京东要完”的声音。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京东物流的迅速成长虽然伴随着亏损,但也建立起了业内绝无仅有的服务水准,211限时达服务已经覆盖了全国超过95%的县市地区,时至今日除了京东也没人敢拍胸脯说,我能在全国95%的地区实现半日达。

然而,高标准的服务并没有改变外界的看法,毕竟一昧的亏损绝非长久之计,压力之下该如何破局?

京东的解决方案简单粗暴,简而言之就是对外开放,扩大订单量。首先是逐步由自营向非自营商家开放仓配服务,其次是对社会开放物流能力,聚焦供应链、快递、供应链数字化产业平台三大业务板块,为客户、行业、社会提供全面的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就这样,京东物流的收入快速增长,在2019年基本达到了盈亏平衡,截至目前京东市值已经突破了700亿美元。然而外界真正改变对京东物流的看法却是因为新冠疫情。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随后网络上便爆出了武汉各大医院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时值春节假期,各大工厂、物流都处于停产停运状态,即便通过各地库存筹集到了一些物资,还要解决的问题是谁去送?谁能送?

时间回到2008年,也就是京东刚刚决定自建物流的时候。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刘强东把自己身上仅有的十几万元存款全捐了,并且下令临近的仓库有灾区需要的物资就捐,不用来问我,当时的京东正因为金融危机下融不到资而濒临倒闭。

刘强东在19日的内部信中说,京东有点“土”、太“实在”了,此言不虚。

也许正是因为一直以来积累的这种“实在”,新冠疫情爆发伊始京东迅速顶上,不仅帮助社会各界转运物资,还从全国仓库调集物资,向湖北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只口罩及6万件医疗物资,向武汉医院捐赠8万只口罩,随后又捐赠6万件医疗物资和药品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医疗机构,然而这只是京东抗击疫情的开始。

整个疫情期间,十五万京东小哥战斗在新冠一线,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为全国消费者提供了超过16万吨的米面粮油,累计承运了医疗应急物资约3000万件,近1万吨,整个疫情期间为全社会提供了共计525亿元的生活物资。

历经挫折和磨难的京东物流在新冠疫情中成为保障社会供应和物资流转的中流砥柱,不少人才猛然发现不知不觉间,当年那个“少年”已经度过“青春期”,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行业巨头了。

刘强东在内部信中说“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如果说京东的初创期像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那么在经历了青春期的阵痛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得以在动摇中得到重构。”

那么,未来的京东将走向何方?这是不少投资人、消费者内心的疑问,刘强东给出了答案。

刘强东说当年在中关村站柜台时,当时几乎所有的商家做生意都是一个模式——一台两万五的笔记本想办法用三万五卖出去,甚至还有中关村十大“招术”教商家如何欺骗顾客,而京东一直坚持明码标价、做好服务。

未来的京东也将坚守“老老实实”经营,坚守投资建物流,坚持挑战自我,遵守商业道德的底线,不做任何一件坑蒙拐骗昧良心的事。

其次就是技术,京东第一次喊出了“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的口号,三年前刘强东在集团的年会上喊出“技术、技术、技术”的时候,不少人嘲笑称:怎么京东一个干苦活累活的公司想摇身一变去做高大上的技术了?

但是2019年京东全年研发投入已经达到179亿元人民币,疫情期间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的应用,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的强大仓储和分拣能力都让人看到了京东技术投入所带来的价值。

在内部信中,刘强东说未来的京东梦想成为一家国际化的公司,而技术就是通往这一目标的关键节点。

如今的京东走出了亏损的困境,历经17年的成长,京东用行动和事实让业界看到这家26万人企业的创造力和硬实力,或许在下一个17年里,当京东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能给我们带了给多的惊喜。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这几年京东整体亏损很严重,为什么从来都不差钱?看完你就懂了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