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运营心得-01,第1张

笔者曾经在广东较大的跨境电商公司上班,负责亚马逊运营经理一职。

从基本的亚马逊运营销售慢慢做到运营经理,花了一段时间,也追着上了亚马逊的红利尾巴。

现在已换新工作,依旧做电商,但是不是跨境电商,更不是第三方平台卖家的身份了。

讲道理,做亚马逊运营的那段时间,最让我诚惶不安的不是每天的销量波动,不是经常链接或店铺被封或者被审核,而是我经常思考带来的疑惑,做亚马逊运营,到底对我的职业生涯沉淀了什么下来?

我不知道各位做第三方运营的同僚们有没有和我同样的困惑,我在长期的思考和困扰中得出的结论是:做亚马逊运营的含金量水分太大,会随着亚马逊的机制的成熟和运营技巧的套路化逐渐失去价值,往后更有可能做供应链和传统产品经理的价值更大,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也有更多的亚马逊运营人员继续转向新方向,学习精细化运营,怎么做广告,怎么选产品。然后,他们发现个问题: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总是不善于分享,大家都是藏着掖着的心态。

     做产品的不会分享自己有什么产品,有什么工厂资源

     做运营的不会分享自己是推产品的细节,因为一旦说太多别人就知道了你的产品是什么了

     其实这很好理解,按中国卖家的尿性,给别人刷刷差评,跟卖一样的产品,改改别人链接这种事情不是很正常的吗,怎么能跟别人说我做的是什么呢?那样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不善于分享,恶性竞争严重,注定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很难迅速成长起来

    这2年我看着各种培训机构开始不断的割韭菜,各种有经验或没经验的都自称导师,打着黑科技,不刷单等等各种噱头不断的收割着新入跨境电商的卖家,结果,玩黑科技的人怎么样了呢?教你各种合并变体刷单的怎么样了呢?还不是死的死,伤的伤。但是培训机构确实也向新卖家们输送了很多实打实的“运营”技巧,虽然看起来是各种黑科技,但其实是中大型卖家的正常运营手段而已(因为大量的大卖公司的离职后也选择了做培训,毕竟赚钱更快),就算运营技巧用不上了,但是也至少知道大卖家的套路大概是哪些。

    但这一个方面来看,其实培训机构在分享运营技巧这块是很有贡献的。

在前几年国内的亚马逊运营的市场中,中国卖家享受着一波红利期,躺着赚钱的大把大把。那个时候其实所谓的运营人员没有任何运营技巧,说极端点只要你会用用电脑,学过英语基本都能去电商公司做亚马逊,工作本质上就是一个上架员,内容和搬砖差不多,不断的上架,大批量铺货,然后观察哪些好卖的产品就继续优化连接,做做和文案和关键词,不好卖的产品就下架即可。那个时候在这行业里面谈运营技巧是不太合适的,毕竟能躺着捞钱的时候要疯狂捞钱。

    大量的亚马逊运营适应不了新的竞争,毕竟都躺着赚钱好几年了,纷纷离职和转行。

    幸苦 *** 劳几年下来的运营人员,一朝醒来,自以为积累了几年的运营套路大量失效了,没法继续钻空子!又得重新琢磨新的运营思路!

熟手做不出业绩了,对老板来说,还不如换个新人重新培养。

    而没有成绩的熟手,和所有行业的最基层的销售一样,待遇很难维持生存。

    其实,跨境电商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一直认为是没有跨境电商这个行业的。

    跨境电商就是外贸,做跨境电商本质上就是做外贸。

    做外贸最重要的是什么,找到客户,找到产品,然后卖出去,赚到钱。

    为什么跨境电商这几年会这么火,我觉得无非就是2个原因:

     1门槛低,前期什么烂产品都能卖出去,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2利润高

    中国的外贸行业借着电商平台风光了一下,将大量的低端的外贸产品借助平台输送出去。

    仔细想想,跨境电商平台帮助这些传统外贸厂家解决了什么问题?

    挖掘市场,寻找目标客户

    而这一块是亚马逊帮忙把这块给做了。(注意!客户都是亚马逊的客户,亚马逊流量,而亚马逊运营人员是 没有有效获取用户和流量的手段,亚马逊本身也不允许卖家偷取它的流量 。)

    对亚马逊电商平台来讲,我帮你找好客户和流量了,你好好提供好商品就好了,总会帮你卖出去的。

    而大多数卖家,看的还是怎么尽快借助亚马逊捞一笔钱就跑,而不是专注于打造自己的产品。但是当时在整个跨境电商的捞金潮中,这也是合情合理的行为。

    然而现在进入正轨化,精细化的运营,粗放生长的时代提前结束了。如何做好产品,如何整合供应链,往成熟的平台方输送真正有需求,有质量的好产品肯定是未来的重点。

    而亚马逊运营人员,在这种变化下,优秀的市场调研分析,商务谈判技巧和项目推进管理能力会是将来主要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物流非常重要,解决好物流可以更快的服务客户,对于产品物流,有海外仓和自贸仓的选择,那么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呢?自贸仓会不会有假货呢?

海外仓分为两种,一种是跨境进口电商,一种是跨境出口电商,也就是说吧国内的商品都储存在国外的仓库中,国外消费者下单之后就可以直接从海外仓发往本地,节省了大量的物流时间,还可以减少海关清关的时间。货物运输降低了成本,客户也能轻松退换货。所以对于跨境电商来说,更倾向于海外仓。

自贸仓,两个国家都有自由贸易区,拥有进出口权等免关税,平台可以跟国际接轨。自贸仓退换货的订单是由买家退回国内,这样无法及时沟通,物流时间长且费用更贵。

谁都无法保证电商的产品都是真品而没有假货,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电商平台的时候擦亮眼睛,不要被一些唬人的噱头而吸引反而忽视了产品自身的价值,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如果图便宜话很容易买到假货。

海外仓跟自贸仓在发货上也是有区别的,虽然各种跨国物流都是大同小异,但可以肯定的是普通货物只要小于四百克以下,海外仓就会比自贸仓的运费有更多的优惠。在时效上海外仓也要比自贸仓节省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毕竟国际货运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比如旺季、天气、清关等,这些都会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在选择跨境电商平台的时候还是要看清楚是海外仓还是自贸仓。不要因为贪图一时便宜而影响了我们的购物体验,即便是产品质量再好,也会因为物流时间太长而影响了心情。

对比之后可以看出,海外仓要比自贸仓更方便快捷,不仅速度快,还可以省去很多环节,比如运输、报关、检验、清关等,关键是价格方面也会比自贸仓更有优势。

D轮是个坎,迈过去,有机会成;迈不过去,难了。
“这就像娱乐新闻。”6月13日下午,刚和中信建投投资人吃完午饭回来的明星衣橱CEO林清华回到办公室,对创业家&i黑马记者说,语气中带着愤懑,“现在整个中信建投很生气”。
此前一日,界面援引一位来自中信建投内部知情人消息称,跨境服饰电商平台明星衣橱出现“资金链紧绷、拖欠工资,恐无人接盘”的问题,一时间,引发恐慌和猜测。
降低估值,投资人还在观望?
“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一轮的投资方,但还没有具体交割。大概整体五六个亿吧”。林清华对创业家&i黑马透露,明星衣橱D轮已经有四五家投资机构,包括国有的投资机构、战略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领投的是一家大型券商旗下的基金,不过不是中信建投,而老股东唯品会也将跟投。
58到家创始人陈小华曾在接受创业家&i黑马采访时表示,很多创业者把希望寄托在TS(投资协议)上,其实钱没有真正到账都不算数。显然,明星衣橱的D轮融资还存在变数。
此前界面报道称,明星衣橱从去年年底开始进行D轮融资,“但由于估值过高,商业模式存疑,该轮融资进行得十分困难,前景不容乐观。”
林清华对此予以否认,“确实是拖时间了,拖时间和遇阻是两回事。”按他的计划,D轮融资在春节前开始,原本在今年三月底结束,虽然三月份已经签了一些合同,但“整个打款比计划拖了。”
融资延期造成了明星衣橱资金链紧张。
界面援引明星衣橱一位内部员工的话称,自今年年初公司就开始出现工资延时发放的情况,“动辄拖个十天半个月”。从今年4月开始,该员工的工资就停止发放,直到6月初才发放了4月份工资,至今还拖欠着五月份的工资。
“这(融资)一拖确实超出了我们的计划,资金也有点紧张。”林清华承认,融资上的延迟造成了资金上的紧张,不过他对媒体把明星衣橱的“缓发”说成“拖欠”感到不满。“谈不上它(媒体)说的这么严重。”林清华说,缓发工资出现在三四月份,“我们提前跟员工都通知了,跟他们说了明确的缓发日期”。目前,明星衣橱有300多名员工。
至于明星衣橱出现融资延期的原因,界面引用中信建投员工的观点认为,明星衣橱存在估值过高、商业模式不清晰、运营数据存疑的问题。根据上一轮的融资信息,明星衣橱在去年8月份Pre D轮融资时的估值达到165亿元。
6月12日晚间,明星衣橱发了一份官方声明,声称媒体采访的中信建投员工并未接受采访,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不过,创业家&i黑马向该媒体记者核实时,她表示文中的内容都有依据,也存有录音。
明星衣橱遭遇的困境,林清华更多认为是大环境趋冷的影响。
“整个融资拖慢也不完全是估值的问题,可能这一拨投资商对互联网和电商有疑虑,我们又进了一拨新的投资人。”这些后期进入的投资人将成为明星衣橱的D轮投资人。林清华认为,人民币基金对互联网项目不是那么专业,喜欢跟风,当整个互联网和电商遇冷,股市大跌之后,大部分人就选择观望。“投资人都对我们的项目比较看好,但观望的比较多。”
据了解,为了达成这轮融资,明星衣橱也对估值进行了下调。
“这个东西(估值)也不能硬扛,不行也要降。我们和投资人商量,把估值降下来了。”D轮融资估值比林清华当初预计的降了5个亿。不过,林清华并不愿意透露D轮融资的具体估值,只是笼统地表示,“低于20(亿元)这是没法干的,对于上一轮投资人没法交代”。
事实上,明星衣橱的上一轮融资(pre

D轮)进展也不是特别顺利。2015年3月,明星衣橱开始转型做自有电商平台,为了获得更合理的估值,明星衣橱准备先跑出漂亮的数据,作为筹码,再去融资。三个月后,明星衣橱开始融pre

D轮,原计划是两个亿,但到了8月份,遭遇股市大跌,已经过了投委会的三个投资方都没能投资成功。最终只拿了浙江永强的5000万元融资,“没有融够”,林清华坦言。
等到2015年年底,股市开始出现反 *** 迹象,明星衣橱也重新启动了D轮融资。从现在的结果看来,这轮融资也比原计划延迟。
“点没踩好。”林清华总结,“你很难总是抱怨,为什么不提前,我们总提前,我们三月份开始融资,人家一看,还是导购的数据,没有电商的数据。” 林清华说他也希望融资更加从容,在资金足够充裕的情况下进行下一轮。“这是无奈的,你遇到了经济危机你有什么办法?”
“现在都知道融资节点不好,很多创业公司现在都在‘苟延残喘’,可能手上还有点钱,但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上不上,下不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导购电商创业者老A(应被采访者要求,匿名)对创业家&i黑马表示。
巨额营销投入是噱头?
明星衣橱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能在成立几年后迅速进入公众视野,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其在广告营销方面的凶悍。CEO林清华此前的身份是天涯社区营销副总裁和山东商报总经理,在营销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2015年8月,作为明星衣橱竞争对手,跨境电商平台HIGO花费338亿重金冠名娱乐节目“跑男”,使得这家美丽说内部孵化的品牌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明星衣橱走的是同样的砸钱推广路线。据公开信息显示,明星衣橱从2015年到现在拿下了“爱上超模”的独家冠名权、“中韩时尚王”冠名权、“娱乐猛回头”和“时尚爆米花”的爱奇艺自制节目年度冠名权以及“超级女声”的合作等等。更为吸引眼球的是,明星衣橱以6119万元在“女神新装”节目中,拍下郭碧婷和设计师李薇的系列作品。据悉,该节目开播以来,明星衣橱的竞拍金额已经累计超过了两亿元人民币。
因为此,明星衣橱也被质疑过度砸钱做营销。不过,创业家&i黑马却从林清华口中得到不同的答案,这些令人咋舌的金额更多是对外宣传的噱头。“郭碧婷的6000万元,其实我们一分没花好不好?我是一个打包价,(第一期到最后一期)一共花了一两千万。很多记者说最后那一把就掏了六七千万,那他妈的也太狠了,那都不是为了抓眼球嘛。”林清华讪讪地笑。“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我们哪有这么多钱。节目方跟我们商量,你们狠一点,反正这些都是筹码,不是钱。”
据林清华介绍,“超级女声”一分钱没花,“我们是按效果付费的,效果不太好我们就撤了”,“中韩时尚王”冠名花了几百万,“娱乐猛回头”和“时尚爆米花”年度冠名权加在一起是1000万元。“我们花的广告的钱是竞品的三分之一”林清华说,明星衣橱去年全年花费的营销费用是一个多亿,平均每个月一千多万元。
图为林清华
“我不花钱我怎么推广啊,你不推广不找死嘛。”林清华认为,之前的营销推广对于电商平台而言是绝对必要的。明星衣橱去年三月份刚从导购平台转向电商平台,对流量和品牌认知度都有着庞大的需求。林清华向创业家&i黑马介绍,前期的推广使得明星衣橱用户数量从四五千万增长到七千五百万,月活1800万,“转化率5%以上”。
明星衣橱此前除了广告营销费用对外“吹牛”,在融资上也吹过牛。
创业家&i黑马查阅公开数据,早在2015年6月,林清华在一篇口述文章中提到,明星衣橱于2014年8月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而明星衣橱D轮融资的商业计划书中的数据显示,明星衣橱的C轮融资为1800万美元,分别为唯品会的1000万美元,赫基集团的500万美元和达晨创投的300万美元。显然,此前披露的数据比真实数据高了近2倍。
“有的时候,一般不都愿意吹吹牛嘛,吹牛不是抓眼球嘛。”林清华认为在初期,这是一种不得已的营销手段。
导购难挣钱,跨境电商就能赢?
明星衣橱2012年成立,最早做导购,通过明星的穿衣搭配吸引流量,然后导向淘宝等电商平台。从2015年3月份开始,明星衣橱转向做电商平台。
“导购很难挣到钱”,林清华说,他甚至认为导购的商业模式不存在。不过,明星衣橱一开始选择导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创业公司的资源有限,正好利用第三方平台的供应链,不用招商,只需要做好产品和用户体验,就能迅速吸引用户。
而做导购最为致命的问题是,用户最终要跳转到第三方电商平台成交,导购平台交易数据掌握不了,无法做商业闭环。
“导购模式不好做,不能长大,一长大就比较危险。”老A表示,淘宝天猫掌握了导购平台的命脉,这些导购网站一旦对淘宝天猫有威胁很快就会被拍死。美丽说和蘑菇街就是很好的例子,后两者都从导购转型做女性服饰的垂直电商平台。
老A认为,明星衣橱的战略一直比较摇摆,从导购转型做电商之后,早期与蘑菇街类似,而后提升到与美丽说的价位差不多,发现打不赢后两者,随后转型做国内设计师品牌,发现这块市场太小,又开始做跨境,“战略一直在摇摆,这样就很被动,投入和竞争都没有集中在一个轴线上。”林清华否认了战略摇摆的说法,他认为任何一个公司都需要变化。
明星衣橱最终转向了跨境服饰电商,林清华称之为“小天猫”模式,这一年多时间里,他都在为跨境服饰电商做准备。
明星衣橱做跨境服饰电商,采取海外中转仓、国内保税仓加海外直邮三头并进的做法。其中,国内保税仓设在河南郑州。林清华举例称,一件服饰从伦敦发货,品牌方接到订单之后24小时发货送到中转仓,然后当天送到机场,两天时间后进入海关,12小时清关到国内快递手上。
林清华透露,他们已经可以做到跨境服饰七天无理由退货,7到10天内把货送到用户手中,今年9月份这项服务将全面上线。他并不愿意披露具体的做法,“竞争对手全部都在搞我们”。
跨境电商被认为不容易攻入,暗坑太多,涉及招商、物流、售后服务等问题,需要时间把基础做好。“一年多我全弄明白了”林清华说,明星衣橱已经在海外市场招商四五百家,今年计划招到一千家。
据明星衣橱的融资计划书,其SKU达到15万,70%来自自己的商城,每月的GMV(平台交易额)3亿元人民币左右。
林清华认为跨境电商将会是破解难题的钥匙。“国货利润非常低,海外利润非常高。”林清华坦承,海外的毛利能做到20%以上,国内电商只有几个点,未来要盈利还是要靠跨境电商。

从现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来说,确实是这样的没错。如果国家在立法层面没有承认它的消费和经营模式,那么他就是一种非法集资活动,也可以说是传销。我下面就简单讲解一下。

云集品是一种以“消费返利”“消费多少返多少”“免费购物”“购物报销”为噱头,采取拉人头方式骗取会员加入,实际是用后续加入人员的缴费来维系返利的传销骗局。这是百分百的传销。

云集品还是一种打着“慈善互助”“爱心慈善事业”“股权投资”“消费养老”的幌子,开设专门的网站平台,许诺高额回报,引诱群众拉人加入的传销活动。主要针对的就是对网络不熟悉的老年人和低知识文化的人。

最后要说的是,在互联网、网络购物、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今天,打着各种旗号从事传销活动的陷阱太多了,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辨别各种传销手段。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望采纳。

保税区也叫保税仓,是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储存商品的区域。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也就是说,跨境电商可以大批量提前备货到保税仓,但是不用交税,当产生销售之后,再完税发货,既拥有充分库存又盘活了企业流动资金。

根据海关的规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进入保税区的货物,必须是从境外通过一线口岸的码头或机场入境。货物到达码头或机场后,海关和商检需要做信息核实和检疫。整个过程商家是无法介入的,不存在造假可能。现在像宁波保税区之类的还有防伪溯源码,用手机扫描就可以看到商品的名称、原产国、进口商、进口日期、进口口岸和报检单号等信息。

那之前流传的将国内假货先发往国外再回流;或者国外制造假货,再运入国内保税区呢?理论上而言,商家确实可以真假掺半蒙混过关。但由于进入保税仓就必须直面海关和商检的督查,督查是以抽检的形式进行,一旦查获便是严惩,风险成本非常高。事实上很少有商家会铤而走险,所以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常听到的保税仓商品也有假的情况是怎么出现的呢?前面我们也说了,保税仓就相当于一个境外仓库,当商品售出后,依然是要按照规定完税的。但有些商家故意混淆保税仓概念,将保税仓等同于避税仓,打着自己是保税仓库产品,免税所以低价的噱头,实际上商品根本不是从保税仓发出。所以大家购买时,一是不要贪便宜,二是选择知名度高的品牌商家。另外,新政之后跨境电商海外直邮模式迅速发展,好的商家在时效和运费上都和保税仓相差无几,担心假货的朋友可以选择这种方式。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亚马逊运营心得-01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