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提升真是这么重要么?

学历提升真是这么重要么?,第1张

说起学历,如果在以前大多数人的眼里,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很多人早早地就踏入社会开始工作。但是现在随着国民教育的不断普及,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并不存在。学历是证明自己曾经受过教育的凭证, 也是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选拔的基本准则。虽然不能完全将学历等同于能力,但它如今已然成为就业和升职的“敲门砖”。
如今社会上的大部分工作其实都已经开始对学历做出要求,最低起点是大专,这就要求当前的年轻人最低也要获得大专学历文凭,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本科学历又比专科学历更高一层。因此,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哪个岗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会比那些只有中专、小学文凭的人群在找工作方面获得更多机会,也会有更好的待遇。
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不管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大型企业,甚至是中小企业,在对于人才选拔方面,其实都是有学历要求的。他们在提拔干部、领导选拔的时候,往往都是要求本科学历以上,即使你的能力再出色,但如果跨不过学历这道门槛,也是没用的。
在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甚至中小企业中,工资其实都是按照学历来定的。一般来说,本科生比专科生高一个档次,而研究生又比本科生高一个档次,由此可以看出,高学历和高薪资是挂钩的。
如今远离家乡在外地打拼的人并不在少数,很多人梦想着自己能够在大城市扎根落户,但每座城市人口迁移的数量有限,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于学历的要求就非常明显。在广州最新的积分入户政策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可以积50分,而专科学历只能积35分。
不管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士,相信大部分想要提升学历的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考研梦“,刚毕业的大学生想通过考研来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企业高管也想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文凭来更好的管理企业。但是,报考研究生的限制条件是本科学历,虽然专科生可以在毕业满两年后以同等学历报考,但实际上大部分大学都是不收专科生的。
如今各类职称评定几乎都与学历挂钩,许多单位的主管领导几乎都是由高级职称的人担任的。而在评定高级职称时,学历越低,评审难度越大,门槛越高。例如初级职称评定,中专学历需要工作满5年,大专学历需要工作满2年,而本科或以上学历工作满一年就可以了。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国顶尖互联网公司的大佬几乎很难看到低学历的,例如百度总裁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腾讯总裁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京东总裁刘强东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富豪将集中在高学历人群中,所以,不论你是工作还是生活,学历提升都将是未来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扩展资料

关于长城的故事:

1、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范喜良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在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2、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

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十分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务必参拜的地方。

周平王东迁洛邑的原因,自《史记》提出“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的历史性结论后,两千年来,为学者所遵循。直到近现代,一些学者才对史迁说提出异议,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就指出:“《史记》谓平王避犬戎东迁。犬戎助平王杀父,乃友非敌,不必避也。”现代学者王玉哲还据《国语郑语》中史伯语指出:“当时势力较强者为申、吕,西夷犬戎均属附从地位,……平王何用远避。
据二《本纪》,从申侯召西夷犬戎杀幽王,到“周避犬戎难,东迁雒邑”前后还不到一年时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犬戎就由平王之友变为敌邦,这确实令人费解。事实上,关于平王东迁历史上还有一种说法,这就是左昭二十六年《传》记王子朝语及〔正义〕引《汲冢竹书纪年》的一段话。根据后者,在平王“用迁郏鄏”以前,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段平王与携王之间的“周二王并立”时期(约前771 至前750 年),而平王东迁在前747年(参阅拙作《平王东迁年代新探》, 载《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以下简称《新探》)。那么, 在这长达二十四年的时间里,不仅西夷犬戎与平王政权之间,即使诸侯与二王政权之间,诸侯相互之间等矛盾都可能发生转化。因此,后学以为要找出平王东迁的真实原因,必须全面考查由幽王之死到平王东迁以前的国内形势及各类社会矛盾的变化,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据《诗经》等古文献反映,“周二王并立”时期,天下陷入一片混乱:“正大夫离居”(《诗雨无正》)纷纷“出走”“天下诸侯于是更相侵伐”(《雨无正》郑笺)。文献和金文所见,趁周乱率先侵伐弱小诸侯,夺取周土者主要有以下诸国:
1秦。必先指出,与《秦本纪》不同,《国语郑语》载幽王死后秦取周土者乃为“秦景、襄”二君,其中“秦景”就是幽王九年史伯预言中所称赞的当时在位的“国大而有德者近兴”的(庄公第二子)“秦仲”,而《郑语》秦‘襄’乃指《秦本纪》继(襄)〔景〕公而取周土的秦文公(乃为庄公第三子)(注:拙作:《秦文公即秦襄公考辩》,《三秦论坛》1997年第3期。)。由此观《秦本纪》诸篇, 在申侯召西戎杀死幽王后,秦(襄)〔景〕公就打着“伐戎救周”的旗号,东出陇阪,与戎争夺周土了。到平王五年,秦(襄)〔景〕公“伐戎而至岐,卒。”其弟文(襄)公代立,退居西垂宫(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大约这次秦伐戎受到严重挫折,故文(襄)公在即位的当年就嫁其妹“缪嬴为丰王妻”(注:按金文所见,两周称王者多为戎狄之君,“丰王”只能是西戎灭周后盘据丰邑的戎王之号。因此秦嫁缪嬴为平王妻不得在《本纪》的“襄公元年”而应在文(襄)公元年。)以缓和与西戎的矛盾。直到第三年,文公方“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汧渭之会,”“营邑之。”经过十多年经营,才于“十六年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歧以东献之周。”至此,秦国就完全占领了岐西之地。
2晋。左襄二十九年《传》记女叔侯说:“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晋是以大。”意思是说,晋是靠不断鲸吞小国强大起来的,即使像韩、魏等同姓之国也不能幸免。其中韩国在今陕西韩城县韩原一带(《韩世家》〔正义〕),《国语郑语》韦注及《诗韩奕》孔疏均谓此韩为晋文侯所灭。无独有偶,传世的晋姜鼎载有晋姜奉文侯之命“征敏汤”之事,以声韵求之,“敏汤”应指《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位于韩城县东南、韩原东偏的古“繁庞”城(“繁”从“敏”得声,古本一字(注: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晋姜鼎考释》。),“庞”、“汤”阳部叠韵):晋攻取“繁庞”城显然是为文侯灭韩扫清道路的。值得注意的是,《水经渭水注》载古郑县(今华县)以西有座城池名叫“峦都”。“都”是春秋初晋人对新拓疆土上所筑城邑的称谓,《晋语一》“狄之广漠,于晋为都”及古本《竹书》晋献公灭虢,“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即为明证,而其“都”名“峦”似与《晋世家》所载,文侯死后辅佐曲沃桓叔的靖侯庶孙栾宾的食邑“栾”有关(“峦”、“栾”均从糸言糸得声,古可通假)。左隐五年《传》:“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曲沃,今闻喜。庄伯,桓叔之子。曲沃庄伯能以郑,邢之师伐翼(按指晋翼侯),两国至少应为曲沃的附庸。其事上距文侯之死(前746年)不过二十八年, 而文侯死,曲沃始大,晋陷入内乱,无暇外顾,则郑、邢二国臣服于晋自当在文侯时,其中郑国即指距曲沃不远,位于河西峦都城以东约二十里地的古郑国(见《水经渭水注》)(注:此郑国位于四岳华山之下,疑为姜姓,别有考。),则文侯时,晋拓疆至华山西麓,把位于西麓的峦都城作为靖侯庶孙宾的食邑不是不可能的:也正是由于文侯时晋国攻占了河西不少土地,从东、北、西三面包围了当时携王所居,位于大荔以东的携地,所以到了公元前 750年, 晋文侯杀死携王而并其地(见《新探》)。
此外,晋文侯还攻占了河东不少土地。今本《竹书纪年》:“(平王)赐秦、晋以邠、岐之地。”文中之“岐”显然指秦文(襄)公“伐戎救周”,献“岐以东”之地,平王赐其“岐西之地”的“岐”,《秦本纪》所载文公伐戎,“地至岐”及《匈奴传》“秦襄公伐戎至岐”都清楚说明平王赐给秦的“岐西之地”是包括“岐”地在内的。此事发生在秦文公十六年(前750年), 与以晋文侯为首的诸侯杀携立平乃是发生在同一年的历史大事(见《新探》),则“邠”应是平王赐给晋文侯以彰其杀携立己之功的。“邠”,当从汾水得名(从邑作“邠”)。从文侯死,其孙孝侯迁都于翼(今翼城县东南),曾孙郄迁都于鄂(今宁乡县东北)来看,平王赐给晋文侯的“邠”地当指汾水中下游地区。这些地方当然不是平王主动“赐”给晋的,而是同平王赐给秦的“岐西之地”一样,乃是晋文侯趁周乱强取豪夺得来的,平王不过形式上追封罢了。——从《后汉书西羌传》“(宣王三十八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的记载看,晋之开拓河东邠地可能从宣王末年业已开始,要早于取河西之地(按今本《竹书》,“晋灭韩”在平王十四年)。
3郑。在秦、晋两国趁周乱掠取西部周土的同时,周幽王庶弟,原任成周司徒的王子多父亦拓土于河南中部,相继灭掉了郐、虢二国,都于郑父之丘(今河南新郑),是为郑桓公(注:拙作:《郑桓公生平事迹考实》,《人文杂志》1995 年增刊第二期。)。 又据《韩非子说难》、今本《竹书》记载,大约在桓公死(平王七年?)后的第二年,其子武公嫁女给胡君,趁其不备,灭掉了位于今长葛县以西的古胡国。(注:指《读史方舆纪要》许州条引《水经注》所载胡城。)
此外,据《郑语》载,趁周乱伐国拓土者还有齐庄公。不过齐偏在海隅,所灭国多在东海之表,对时局影响不大。
由此可见,幽王死后,由于周二王并立,群龙无首,中国社会确实出现了诸侯“更相侵伐”的局面。而带头掠取周土者,正是后来以护送平王东迁之功自伐的秦、晋、郑三国之君
“周二王并立”,诸侯们“更相侵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一定的政治倾向。由于平王勾结西夷犬戎弑父灭周,所以“周二王并立”之初,大多数诸侯如晋、芮、魏、虞、鲁、卫及西方的嬴秦等都站在虢公翰所立王子余臣一方,奉其为正统王嗣(后被杀废贬称携王),以与平王政权相对抗(见《新探》)。但是到了“周二王并立”后期,形势发生了剧变,以晋文侯为首的诸侯竟杀废携王,转而拥立平王,原来依附申吕拥戴平王的西夷犬戎却倒转予头,“侵暴中国”(按指平王所居骊山申国和镐京,见《新探》)”。那么,发生如此剧变的原因何在呢?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探讨平王东迁原因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晋文侯杀死携王的根本原因当出自诸侯们共同的政治需要:当时,周亡未远,周王室余威还在,对于晋、秦、郑等诸侯来说,当他们趁周乱夺取了大片土地后,就迫切需要一个王室出来承认他们的占有使之合法化,——对秦、郑两国来说还要获取他们梦寐以求的诸侯头衔。——携王显然是因为未能满足他们的政治要求而惨遭杀害的,这从汉代人所着《逸周书谥法解》给“携王”之“携”所下的“怠政外交”的定义即可看出。本来,按《汲冢竹书》,“携”为地名。两周金文所见,凡在“王”字前冠以国名者多为戎狄之君或诸侯之潜越者(注:参阅拙作:《论骊山之役与西周的灭亡》, 《人文杂志》1995年第4期第97页。)。诸侯们杀废携王,在“王”字前冠以国名“携”不过是把他视作戎狄之君或诸侯之潜越者,言其称王非法罢了。着《谥法解》的汉儒大约不知“携王”一名的来历(《汲家竹书》出土于晋太康年间),误以“携”为谥号,遂根据当时的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按照携王生前的所作所为给携下了如上的定义,从中不难看出,携王被杀是由于他对内荒忽政事,对外怠慢诸侯,无视诸侯们提出的政治要求所致。
周平王则不同。由于他名声太坏,最初拥戴他的仅限于畿内诸羌及西戎乌合之众。因此,当秦、晋等诸侯打着“伐戎救周”的旗号从东、西两方打来,占据了岐以西及河东、河西的大部分土地后,在这一形势下,平王政权若不改变态度,与东方诸侯及西方秦国和解,其在骊山申国就难以存在下去了。而1977年临潼西段村出土的春秋初铜器“陈侯作王妫媵簋(注: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第6期。) 。”及《史记郑世家》等所载郑“武公十年(按当为‘三年’,见上文)娶申侯女为妻”就是平王政权力求与诸侯和解的明证。而郑武公娶申侯之女为妻无疑意味着郑国承认了在申侯庇护下的平王政权,作为回报,平王承认郑国对郐、虢、胡等国的占有,并封其为诸侯(注:按公羊桓十一年《传》称武公之父创建郑国的桓公为“先郑伯”,明桓公时,郑国未被周室承认。),这对秦、晋等诸侯无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此,秦、晋等诸侯,当他们的政治要求在携王那里难以实现时,转而拥戴平王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是,平王谋求与诸侯和解所遇到的头等难题就是其勾引犬戎弑父之事。因为在血缘宗法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两周社会,父权至高无上,弑父乃为首恶大罪,因此,平王若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藉口为其弥天大罪辩解,就不可能与诸侯和解。由于当初是申侯、缯侯合谋召西戎伐周,遂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的,因此平王为其罪行辩解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嫁祸于西戎,这主要表现在《史记》中除周秦两《本纪》外,齐、鲁、晋、郑等十《世家》文所共书的“犬戎杀幽王”一句话上。这句话并非意味着司马迁“善为尊者讳”(注:于逢春:《周平王东迁非避戎乃投戎辩》,见前注。),——在关于幽王死因问题上,十《世家》文与周秦两《本纪》所载不同,诚如班固在《司马迁传》中所说的是因为采自不同经传的缘故;十《世家》文所记当出自我们今天看不到的为(姜)齐、鲁、晋、郑等国旧贵族收藏的,幸免于秦火的十国史记,然追根朔源,当出自平王之口。何以见得?见之于平王东迁时对秦襄(文)公所说的“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见《秦本纪》)一句话。纵观中外历史,凡勾引异族纂权谋国者无不是以土地、金玉子女为代价的,平王和申侯也不能例外,——在王师压境包围了申国都邑的生死存亡关头,申侯和平王以镐京的金玉子女和肥沃的岐丰之地作为诱饵招引西戎伐周不是不可能的:《周本纪》载西戎“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妣,尽取周赂而去”就是明显的例证。若此,周平王把根据盟约送给西戎的“岐丰之地”说成是“戎无道”,是“侵夺”,这不是颠倒黑白,为自己开脱罪责又是什么呢?再征诸当时的形势,“犬戎杀幽王”出自平王之口,再由各国史官记录下来,载入史册应是无庸置疑的。
毫无疑问,周平王背信弃义,出卖昔日的盟友,乃是导致平王政权与西戎联盟破裂,西戎倒戈,“侵暴中国”的根本原因所在。

综上可知,幽王死后,中国社会严重动荡不安,《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诗句就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在这一激烈变动的历史时期,各类社会矛盾错纵交织,各种社会势力都在不断地分化和重新组合,都在不同时期按照各自的利益寻求新的伙伴关系,确定着对两个王廷的态度,当然也就决定着周王室的生存和去向。
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平王东迁洛邑一是因镐京残破,不如“洛邑居天下之中,八方辐凑,经济发达。”二是镐京“邻近西戎和正在崛起的秦,故不如迁往东都安全”,因为“支持周王室的晋、郑、卫等都在洛邑附近。”(注:晁福林:《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年第 6期第20页。)然据《周语下》记卫彪傒语说,早在幽王时,成周“已亡其百姓,其坏之也久矣”(注:成周残破当与郑桓公“迁其民洛东”,后率成周之众灭郐、虢有关,详拙作《郑桓公生平事迹考实》,见前注。)。再从《左传》等文献记载周室迁洛后常向晋、鲁等诸侯乞讨车辆,财帛的史实看,当时洛邑经济未必发达。洛邑固然处于四方姬姓诸侯之中,但这些诸侯在携王被废后并不都是拥戴平王政权的,如《春秋》隐三年所记,平王死,鲁不奔葬就是明显的例子。何况洛邑西邻虢国,乃是平王政权的死敌,在携王被杀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虢国也立即改变态度拥戴平王室了,则平王迁都洛邑又“安全”在什么地方?相反,关中沃野千里,乃是周室根基之地,即使失去岐西,仍有镐、郦及秦晋新献的岐丰及河西之地可使平王政权丰衣足食。且平王所居郦山申国及其毗郐的吕、许等姜姓诸侯乃为平王母舅之邦。周平王怎能甘心情愿地放弃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的丰、镐、郦、携之地,脱离母舅之邦的庇护,投身于对他尚有敌视情绪的东方诸侯的怀抱中,建都于财政来源极度困乏的洛邑废虚上当叫化子天子呢?
毫无疑问,平王东迁完全是不得已的,是为势所迫。
那么,平王东迁是受逼于西夷犬戎吗?回答是否定的。西戎泛指陕(今河南陕县)以西的鬼方、严允、犬夷等戎狄民族,他们中有不少是“先进于礼乐”的部族,但在殷周王室长期压迫下,其经济文化明显落后于诸夏。他们或“依随水草,”或“以产(农)牧为业”,虽种号繁多而不相统属(《后汉书西羌传》)。所以,终西周一代,西戎虽多次入侵,但只有在依附较先进的申吕诸姜才得以灭周。而其在退出镐京,占据了“岐丰之地”的一段时间里,并未形成一个或几个强有力的政治实体,所以,当平王为了讨好诸侯,出卖昔日的盟友时,西戎虽怒火中烧,发兵“侵暴中国”,但由于是鸟合之众,根本难与秦晋等诸侯大军相抗衡。据《秦本纪》载,自文(襄)公将西戎驱逐出岐丰之地,其后关中虽有亳王、彭戏氏等戎号,但大多已退居泾渭以北近关中北山一带的地方(注: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秦与西戎》。),对居于骊山申国的平王政权已构不成多大的威胁,故蕴涵着文(襄)公以兵送平王的石鼓文(见《新探》)中“无一字及戎夷之暴”了。(注:马叙伦:《石鼓文为秦文公时物考》,《北平图书馆刊》7卷2号。)
平王东迁既不是受逼于西夷犬戎,当然更不可能为母舅之邦申、吕、许诸羌所逼。洞察当时的风云变幻,迫使平王东迁的只能是趁周乱夺取周土最多的,且为了土地和爵位杀废携王于前的秦、晋、郑等诸侯。
这里,让我们首先探讨一下秦、晋二国在杀携立平,伐戎救周之后,为什么要献地给平王政权?
《秦本纪》载:“十六年(前750年),文(襄)公以兵伐戎, 戎败走。文(襄)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后学在《新探》一文中指出。文(襄)公献“岐以东”——“岐丰之地”给周,“是要以土地换取秦国梦寐以求的诸侯头衔,并以牺牲岐东之地以换取周平王对其占有岐西之地的承认。”而如上所考,晋文侯趁周乱也夺取了河东、河西不少土地,但文侯通过杀携立平、伐戎救周(注:晋文侯伐戎救周见《尚书文侯之命》。),周平王赐给他的只有河东邠地,显然,同秦献地一样,晋文侯也曾以牺牲河西之地以换取周平王对其占有河东邠地的承认。这一方面当出自政治斗争中的对等原则(秦献地,晋不能不献),另一方面也是当时形势所要求的:打开地图,人们不难看到晋国趁周乱所占有的河西峦都城已逼近平王所居的骊山申国,而据《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古代泾水在(今临潼县东四十余里的)“戏北”入渭,这就是说秦驱逐西戎所占据的位于“泾渭之间”的“岐丰之地”较今要辽阔得多,向东伸延近百里:北达富平县西南迤山(注:即《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三引孔氏言“昔周东迁,以岐丰赐秦,东至迤山”是也。),南及泾河入渭处,距申国都邑骊戎城不到二十里地。因此晋、秦两国在杀废携王,拥立平王为合法王嗣之后,假若不把他们打着“伐戎救周”的旗号占有的河西与岐丰之地献给周,必然会因占地过多引起其它诸侯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而且还使他们刚刚拥立的,当时居于骊山申国的平王政权严重不安,这在当时对秦、晋两国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因此,为了安天下诸侯之心,稳定新拥立的周平王政权,巩固已获得的胜利成果,秦、晋两国暂时献出岐丰与河西之地乃是明智的抉择。
既然秦晋两国献地只是一种权宜之计,那么当秦晋两国巩固了在岐西、河东邠地的统治后,在他们因杀废携王引起的国内风波逐渐平息后,向周平王室索回岐丰与河西之地也就势在必行了。这从平王东迁时赐给秦晋的土地即可看出:宋代出土的襄公鼎铭云:“天公迁洛,岐丰赐公,秦之幽宫,鼎藏于中。”(《秦会要》卷十一引)明平王赐秦“岐丰”之地的确是在襄(文)公以兵送平王东迁之时。又《吕氏春秋疑似》:“平王所以东徙也,秦襄、晋文之所以劳王,劳而赐地也”。明晋文侯同秦襄(文)公一样,通过护送平王东迁也获得不少土地,——按照对等原则,这次平王赐给晋国的必然是当初同秦国一起献给平王室的河西之地,上考文侯死,晋拥有携、韩、峦等河西之地即其明证。毫无疑问,公元前747年平王东迁时赐给秦晋的, 也就是秦晋两国向平王政权索取的,也正是由于秦晋两国向周平王室索取昔日献给他的岐丰与河西之地,使平王政权在镐、骊之地难以立足,不得不东迁了。
在秦晋两国决意向周王室索取昔日奉献的岐丰与河西之地时,在东方出现了一个郑国。这是一个趁周乱新建的国家,大约在平王十年通过与申侯通婚才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在诸侯中没有多大的威信,所以,这个新建的郑国自然希望借天子以抬高其在诸侯中的地位,并阴谋控制周王室,假天子之命以扩疆拓土,这也从郑国通过参预平王东迁一事所得到的赏赐及周平、桓之世郑伯的所作所为即可清楚地看出:据《左传》记载,郑武公通过护送平王东迁不仅得到虎牢以东之地(庄二十一年杜注),而且攫取了执掌周室军政大权的“卿士”之职(隐三年,襄二十五年)。武公死,其子庄公嗣位,目无王庭,先后假天子之命,调动王师和诸侯军队伐卫(隐元年),伐宋(隐十年),灭许(隐十一年)。郑武公即怀有此野心,自然与秦、晋之君一拍即合了。
由此可见,平王东迁即不是为了“避戎”,也不是为了“避秦”,而是受逼于晋、秦、郑等诸侯,也就是说强迫平王东迁的正是历史上以护送平王东迁之功自伐的,享有“夹辅”、“肱股”(《晋语四》)美誉的晋文、秦襄、郑武等“贤”、“卓”之君。而且极有可能,他们还故伎重演,把平王东迁说成是为犬戎所逼,并以“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布告天下,蒙骗世人;并载入史册,从而也骗过了一代巨匠司马迁。

很多人都说互联网革了实体的命,搞的实体越来越难做,事实真的如此吗?

别着急我们来一层层分析。

历史 进程下的城市化革命

改革初期国内基础设施薄弱,百姓生活疾苦,公司高层一致决定,引进外资大力招商。

但当时遇到几个问题。

1:中国面积太大,要把这么多城市盘活基本不太现实

2:中国当时的资产都是低价资产,如果把这么多城市放开,那些低价资产全部都被国际资本拿走,这样一来就就会被国际资本绑架。

3:国际资本也不太看好中国的发展,看中的是廉价劳动力和政策扶持,故此高层决定扶持几个经济特区,由它们发展起来再带动周边发展。这样又可以解决百姓的就业问题,又可以预防资本把持大部分资源。

对内总体经济规划采取的是聚焦点再到面,对外招商采取的是先大企业再小企业。从代加工再到模仿再到自主研发的整个战术体系。

伴随着大企业的到来,一些城市的基础建设逐渐完善,再把卖地的钱一部分投入相对应的周边建设,一部分贷款给国内想创业的百姓。

至此城市化进程开始循序渐进了,大量的农民开始跑到城里打工,慢慢的也催生了周边的一些零售服务类产业。一直到21世纪初期,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多了起来。

这个时候进入了房地产和金融的爆发口。各大城市为了留住打工者,鼓励房地产大力发展,为他们在城市提供容身之所。而有些富人则可以通过买卖金融市场发行理财产品基金股票来增加自己的收益,中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周期。

城市化下的问题

大量的人口迁移会带动城市的发展,多元化的产业链条相继诞生,尤其是零售行业。

1:零售行业最大的成本是库存和房租。由于长期的人口流入,房子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不断的刺激房产的价格上涨,零售行业的成本在增加。

2:大量的人口迁入,消费力提升,由于门槛低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零售行业,市场蛋糕在进一步瓜分,大家都在找流量集中的地方,但同样房租成本也就高了。

3:各城市都在疯狂抢人,再加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地方经济萎缩。

生活水平在提高,时间成本也在提高,原来越多的人都没有时间去购物,也没有时间去讨价还价,传统实体暴露出体质内的很多问题。

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售后成本,时间成本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传统实体的加速死亡。

系统的诞生只要它不断运转体质问题就会开始暴露。而摆给实体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模式创新走出去找新市场,要么技术创新带动模式创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第一种实体模式创新,把产业组合在一起,商超诞生了。

把流量圈在一起,这个方法确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最终还是遇到核心问题,信息差成本,时间成本,房租成本,公摊起来这个模式也没走通。

互联网电商

第一种实体创新带来了互联网模式的创新。它重构了传统零售的人货场结构,使得整个购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降低了买卖双方信息差导致的用户沉默成本,让整个市场更加透明化。

2:降低了时间成本,在当下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不要特地打车逛街,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可以满足不同场景,解决了很多购物所产生的周边成本。

3:降低了运营成本,房租和用户所产生的费用。

社会 贡献:加大了快递和物流行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对互联网的发展和 社会 稳定起到一定的贡献。

缺点:一直做内转化运作,面临和传统实体一样的问题,抛给它的现在只有两条路

1:模式创新轻装上阵

2:技术创新带动模式创新

每一次系统建立到衰弱都会有一个周期,而互联网会平衡系统衰弱的时间,会变相稳定行业发展,电商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电商加强了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他们生存变得容易,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且网上卖比线下卖运营成本低阿,这样一来超发的货币可以用货品来稀释,顺便也可以抑制一下房地产。因为大量的货物生产必然伴随着人口迁移工业城市。所以电商表面上掠夺了实体的资源,但同样它也保留了实体最后一丝火种,就待它有朝一日化茧成蝶破而后立。

新零售

新零售的到来就是实体的希望,新零售的核心是线上线下一体化,用互联网给实体赋能,让用户在线上咨询,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线下交付。当然这块目前我没看到有一家做的比较出色的,因为要做线上下单,线上咨询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线下交付,线下体验。如何让用户来门店体验这就需要购物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只能是简单,那就只有把门店下沉到他附近的小区。上下班的时间就可以进行体验,交付了。 这样一来就会面临几个问题。

1:产品只能自营,可以让其他产品入库,有点像京东

2:产品的sku不能太多,只能某一个类目,要不然门店展示不了那么多产品。

3:低频+高频相互引流。

目前新零售做的比较好的是社区团购,而社区团购各大阵营里面我最看好是兴盛优选,

利用社区团购+便利连锁,低频+高频相互引流,产业组合做一个联合经营模式,目前它已经下沉到农村,且盈利可持续。(社区团购的本质可以看我的上篇文章,里面有详细写到)

所以我认为新零售的到来,传统的商超会面临非常大的压力,超过500平方以上的零售店铺很难生存,零售门店大多联合经营,有点像手机店一样(充话费,宽带,手机,数码,配件,维修)。低频高频之间相互引流,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未来之路

新零售为什么要下沉市场,下沉乡镇才有机会。

中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而这场机遇就是互联网,互联网的优势和中国法家思想如出一辙,它是中国未来能成为世界中心的关键点。

1:中国城市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如果不下沉城镇下村,一直在城市内转化只有死路一条。

2:中国人口都集中在城市,如果不进行调整,人口两级分化带来的问题会衍生成 社会 问题,公共问题。而能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互联网,只有实体通过互联网下沉到乡镇去,解决当地的用户需求,完善当地的基础建设,人口就不会流失,这样就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大企业,小门店提高就业机会,稳定就业保障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幸福指数,加大地方教育,解决生育难题。

3:城市腾出空间让外国朋友进来增加城市活力,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带动城市发展,回浦乡镇。

总体的策略,对内先把乡镇建设好。下放一些制造型企业,服务业,零售业。对外放开移民政策,放开竞争机制,让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城市发展,城市变成一个承上启下的容器,对外吸取资源,对内下放资源。 等地方城市老化,再由农村包围城市,重新定义城市。

总结一下:攻伐之术在于法,修 养生 息在于儒,知阴守阳晓平衡。 人类 历史 就是一部竞合史,看懂 历史 就能看懂当下。

我是冯易知,来自大山里的谋士

溪山云月山风凛凛,溪水沾沾,抹一片乌云,伴几许白粮,庭看月落处,梅花暗影香。

1、长城为中国军事科学的进步准备了智慧基石
长城,作为军事筑城,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组织防御的产物。长城从放大了的城堡到最终成为烽堠相望、绵亘谨严、敌台林立、纵深梯次的巨大防御体系,是两千多年十数个朝代无数先贤才智的积淀。许多深邃的军事思想由此脱颖而出,为中国特色的军事科学的形成提供了参照,准备了基石。
周幽王欲博褒妃一笑,不惜拿军国大事开玩笑,烽火戏诸侯,这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说明在很早以前,古人已经建立了调兵遣将的预警系统。烽堠又称烽火台,是警戒和传递军情的工程设施,长城防御的组成部分。它的设置比较灵活,有的直接建于城墙之上,有的则独立地构筑在长城内外,有的又将几个成犄角配置,构成烽堠群。但不管建在什么地方,烽堠间都必须要有可通视性,遇有敌情,白昼施烟,夜暗举火,以可见光为载体传递信息,实际上是一套情报保障体系。这在通信手段十分落后的时代,是很具独创性的。其情报传递速度之快,与“马拉松”那种靠人奔跑告捷的方式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有了这套设施,信息流的输入输出成为可能,上层对末端的控驭,决策层对边境情况的掌握以及夺取先机的处置等等,即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才有了基本的物质手段和前提。显然,这对于我国古代战争的组织、军队的结构分工以及战略概念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长城的建筑特点是因地形用险制塞,它是用人工筑城的办法对既有战场进行改造与加强。在山地,则踞于峰峦之脊;在平原则扼于要冲之处。长城对制高点的控制,对隘路山口的控制,就是以今天的眼光来衡量,也完全是高水平的。长城大抵是以口设关,着眼于控制敌人的主要进攻走廊,同时依托关城,伸出两翼,扼守制高点,瞰制一定的防御地幅,形成点线结合、互为依傍的筑城体系。如山海关长城、居庸关长城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长城是天然阵地与人工设防的巧妙结合,追求襟带岩峦,表里形胜。明代戚继光督修之金山岭长城,在控制战场和增大防御 *** 性方面,就想了很多方法:每座敌楼的战台和类似瓮城的挡马墙使敌人很难接近,与东西走向之长城主体同样坚固的支墙伸向当面浅近纵深,支墙左右两翼可瞰制前沿的制高点上还筑有独立的了望墩台。这样,便构成了前哨要点、斜切阵地和主阵地有机联系的筑城体系。敌若来攻,防御者不但可利用支墙机动兵力兵器提前接应,一旦进攻者楔入,还可组织倒打火力,使之腹背受敌。不要小看了这一道支墙,它足使长城脱出一线式防御的被动。它的出现,比被恩格斯称道为开辟了筑城新纪元的蒙塔郎贝尔的堡垒体系,要早两个多世纪!蒙塔郎贝尔是法国人,他的堡垒体系就是在某一大要塞周围的制高点上,修建一列或两列小堡垒。这些堡垒在外形上看是孤立的,但可用火力互相支援,而且可以为大规模出击创造有利条件,使敌人的锋芒不至于很快就危及要塞本身。这里还只是主阵地与外围要点之间火力的衔接与联系,还没有构筑直接用于机动兵力兵器的联络阵地。恩格斯当年若能领略金山岭长城的风采,那么他对蒙塔郎贝尔的称道难说不打几分折扣。
长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边防设施,或者是有险可守的第一道防御阵地,然而古人在设计长城体系时,又不仅仅满足于边防的稳固,而是从整个国家的战略形势来考虑问题的。长城是当时战略方针的物质体现,它针对了主要的敌人,控制了所欲的战场,突出了主要防御方向。汉时为了拱卫长安,派苏建率兵10万依蒙恬旧规模置郡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列障戍于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又开河西五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金城),隔绝羌与匈奴的联系,故而关中可以无患。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先于长城要害之处设沃野、怀朔、抚冥、武川、柔玄、怀荒(俱在今内蒙古及河北坝上地区)等六重镇,继尔征发百姓10万,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今北京延庆附近),西至于河(黄河),从而形成了对平城的拱卫之势。明代长城体系最称完善,大体沿长城一线划为九个防区,是谓“九边”;“九边”之前,设置了大宁(宁城)、开平(多伦)、东胜(托克托)三卫;并且分别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关“外三关”为枢纽,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歼敌战场。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蓟州、宣府、大同)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组织战略迂回的可能,是比较缜密的。京师核心防御的组织,充分体现了环形防御的思想。主要防御方向居庸关的外镇在八达岭,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则既是接应前出的据点,亦是防敌侧背包抄的对外正面。京东方向,则针对通州北塞篱村至怀柔苏家口间地形平漫的不利情况,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如上,以长城为主要阵线而组织的国土战略防御,包含着许多成熟的设防思想,不愧为关乎封疆形势和社稷安危的大手笔。
2、长城对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过安全保障
长城的外在形态是军事对峙,长城的本质却是对国家利益的守护。游牧民族的掳掠,给农耕地区的人民造成许多灾难和痛苦,自然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诗经》中所谓“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大概就是农耕民族筑城以自卫的源头。公元前215年,秦王朝收复匈奴盘踞多年的河套地区,在连贯原秦、赵、燕所筑长城的同时,因河为塞,建筑44座县城,并把内地人口迁移到这一地区屯垦戍边,乃有贾谊所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格局。西汉王朝在取得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战役的胜利之后,向西把烽燧、亭障从酒泉伸展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向北则把“塞外列城”修到了居延海。这样一来,就控制了祁连山和焉支山,打通了河西走廊,从而比较彻底地解除了匈奴威胁。之后,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呼韩邪单于自请留居塞下,为汉守边,则开了匈奴政权接受中原政权领导的先河。兹后六、七十年间,北部边城晏闭,牛马布野。长城作为一种势力范围的标志,显示着某种战略优势,构成了一种对敌人的潜在威慑。汉王朝在威慑所及的地区,设屯戍守卫,组织大规模移民垦殖,迁徙安置降众,逐渐拓展中原先进的耕作制度与生产方式,也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渗透。长城非但没有割裂各民族间的联系,反倒是因为有了长城及其戍守军人的管理监护,才更加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有序交往与文化趋同。因为不少朝代都注重把依附而来的游牧民族,安置于长城内外的边境郡县,这就使他们更有机会接近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与文化传统,同时也为边境口岸的双向贸易提供了市场。如今沿长城一线不少称为“口”的城镇,都是基于边境贸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山西民歌中的“走西口”,也是指到长城以北(即口外)去贩牲口,做生意。如万历年间,俺答部归顺明朝,明廷封俺答为顺义王,在偏关水泉营长城外和大同、张家口三个地方,开互市市场,供人和汉人相互贸易。“城头旆影晴朝见,柝里秋声静夜闻”。长城内外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这一带边境20多年不起狼烟。
3、长城对祖国疆域的形成与巩固做出过积极贡献
疆域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许多代人的生息繁衍,开发建设,最终才能以一种文化传统的形态表现出来。然而作为疆域开拓的第一步,则是以军事占领与控制的形态表现的。因为有了需要派军队戍守的边防设施,因为需要戍边将士的长期生存组织有效保障,所以军事占领必将与屯垦、移民等举措相联系,而当越来越多的移民与那一方水土相亲和,经济文化存在取代了孤立的军事存在的时候,疆域的概念也就初步形成。长城固然不是国界,但是长城以及依托长城伸展开来的各种军事筑城,却具备控驭国土的辐射功能。西汉长城伸入西域,整个河西走廊才实际归入国家的版图。东汉时由于西羌变乱,朝中有人为缩短战线,集中军力,几次想割舍河西,都被有识之士据理谏止。这一方面说明古人早就有强烈的国土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有了那些军事筑城的支撑,避免金瓯之缺才不会成为空谈。唐代虽然没有花大气力重修前代长城,却利用这些设施,大大推进了自己的部署。安西都护府所辖之碎叶城,已是如今吉尔吉斯之地。唐朔方大总管还在黄河以北、阴山以南修筑三座受降城,三城相距“各四百里”,并置“烽堠千八百所”,也进一步巩固了对大漠以南地区的控制与管理。金代为防御蒙古的进攻,花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东起嫩江左岸的莫力达瓦旗,沿大兴安岭、内蒙古大青山,直达河套西曲之北,修筑了一道长三千余公里,壕堑和边堡相结合的军事防御工程,人称“金界壕”。至今,满洲里以北到蒙古国境内,仍有金界壕的遗址。不管这道军事筑城在当时是否起到过防御作用,其作为中华民族版图控制的历史实证,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国人口政策功在千秋
共和国的足迹——1980年:计划生育好
一、新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致使人们开始不断进行反思,但在究竟如何对待的问题上仍存在着很多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在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政策和行动。因此,以上三个阶段可以说是建国后人口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总量的剧增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还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中国人口发展与经济运行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影响。
4、人口有控制增长阶段(1971—1980年)
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们认识到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并陆续制定和完善了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高出生、高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控制。人口由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进入了有计划、可控制的增长时期。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分别由1971年的307‰和234‰下降到1980年的182‰和119‰。然而,由于总人口基数庞大,这一阶段中国人口净增的绝对数仍相当可观。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由852亿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5、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1990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82‰、1981年的209‰,达到1987年233‰的峰值。1981—1990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1990年总人口达到1143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6、人口平稳增长阶段(1991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1991年人口出生率为197‰,2008年降至121‰,13年下降了76个千分点,并一直稳定在低水平上。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到10‰以下,从2000年开始,年净增人口低于1000万,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情况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发展一般要经历一个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发展到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过渡型,然后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型转化的过程。
1、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六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变化,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许多恶性传染病得到控制,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同时,社会的安定也给生育提供了较好的环境,除三年自然灾害外,人口出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变——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的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横跨了建国以来人口增长的前三个阶段、两次生育高峰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出生率开始不断下降,死亡率继续稳定下降,人口再生产类型又出现了新的转变。这一阶段,人口死亡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由1971年的73‰逐步降低到1977年的69‰以后,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的水平。人口出生率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左右,到20世纪80年代下降到20‰左右,进入20世纪90年代,出生率继续降低,到2008年已降到121‰。可以说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口就开始了向现代型的转变。到目前为至,中国人口已完成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第二次重大转变,进入到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2、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特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建国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重大转变,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发生的。特别是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并非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速度快、周期短,是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显著特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死亡率和生育水平的缓慢下降而逐步实现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然转变过程。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下降到1952年的17‰,其后仅用了5年的时间便迅速下降到1957年的108‰,这一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当时的水平。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看,1949年,仅为35岁,1957年达到57岁,1981年又上升到68岁。在3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多岁。提高的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第二次转变,表现为生育水平由高到低的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转变同样体现了速度快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前,中国妇女的生育水平一直较高,1949至1969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为58,出生率为338‰,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生育水平开始迅速下降,1972年总和生育率下降到50以下,到1977年,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30以下,出生率下降到20‰以下。上世纪末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左右,中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之快,从人口学上看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三)人口年龄结构已完成向老年型的转变
1、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在卫生保健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人口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特别是低年龄人口比其他年龄人口死亡率有了更大幅度的下降。而出生率仍维持在高水平,因此人口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1962-1970年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历史上人口年增长速度的峰值水平。
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与现状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
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见表1,表2)。
3、人口年龄结构面临的挑战:人口老龄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0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
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学历提升真是这么重要么?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