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永济渠的流域资料?

谁知道永济渠的流域资料?,第1张

山东永济(隋唐永济):
汉武帝时,黄河在馆陶县决口,分作屯氏河,流向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隋炀帝四年,修该河命为永济渠。唐大历七年,析临清县,置永济县,属贝州,以西临永济渠而名。永济县亦是原馆陶县。到了宋初,又并永济县入临清县。
《方舆纪要》山东五记载:永济城在州西南。唐大历七年,田承嗣奏析临清县,置永济县,属贝州,以西临永济渠而名。兴元初,朱滔谋渡河侵汴,入魏境,至永济,以田悦不与偕行,怒,略取平恩、永济,以兵守之。朱梁乾化五年,魏博附晋,晋王存勖自临清进屯永济,遂入魏州。宋初,仍并入临清县。平恩,今见直隶曲周县。
卫河在城西。自直隶大名府流经馆陶县界。又东流至此,合于汶河,亦谓之清河。应劭曰:清河在清渊县西北。是也。自隋以后,谓之永济渠。大业十二年,遣杨义臣讨群贼张金称于平恩。义臣引兵直抵临清之西,据永济渠为营,寻自馆陶潜济,袭击金称,破斩之。唐光化二年,幽州刘仁恭攻魏州,败还汴,魏兵追至临清,拥其众入永济渠,杀溺不可胜计。宋皇初,河合永济渠,注乾宁军。崇宁初,开临清县坝子口,增修御河西堤,是也。
《通典》,贵乡县有屯氏河。贵乡本后魏分馆陶置。《元和志》馆陶县下,屯氏河俗名屯河,在县西二里。与此《注》迳县东异,盖县有迁徙。又永济县下,永济渠在县西郭内。汉武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按:唐永济县在今临清州西南,永济渠即今卫河。然吉甫《元和志》云,永济渠西去馆陶县十里,则永济县以上永济渠,非在馆陶西二里屯氏河之道。且考屯氏河自今临清州东北入夏津县境,今卫河自临清州北入武城县境,则永济县以下永济渠,与屯氏河之道亦殊也。
(郝仰宁)
对永济渠的异称
(此永济渠与今永济无关,蒲州永济渠的名字可能从此借用而来——郝仰宁)
史载:隋炀帝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又据《元和郡县志》卷十六《河北道一·相州》:“内黄县……永济渠,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北去县二百步。”《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河北道一·贝州》:“永济县,本汉贝丘县地,临清县之南偏,大历七年,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西井永济渠,故以为名。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按汉武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禹贡锥指》卷十三下:“永济渠,即古之清河,《汉志》之国水,《水经》之清、淇二水。曹公自枋头遏其水为白沟,一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今称卫河者也。”严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隋唐永济渠》一文中,经详考认为:永济渠自“卫县以东,北至独流口约五百公里(就直线言)之流程,实亦与郦注之淇水、清河(淇水下游名清河)流程略相一致……具见永济渠之工程实多循汉魏北朝之旧河道也。”
由上可知,永济渠的开凿,也是利用了白渠、沁水、清水、淇水等原有的河道的。因此,在唐人的诗文中,每多“白渠”、“白水”、“清河”、“清川”、“淇水”等水路雅称,实际上就是永济渠。
至于说永济渠又称“御河”,这亦是泛称。如,《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载:“开皇八年……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汴渠……自宋武北征之后,复皆堙塞。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亦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栁,炀帝巡幸,自江都宫入于海。”《太平寰宇记》卷十五:“十道志云:‘自南北朝,彭城为要害之地,隋凿御河已来,南控埇桥,以扼梁、泗,历古名镇,莫重于斯。’”等等。唐人诗文中,将环绕京城的护城河亦称“御河”。如:王之涣《送别》诗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全唐诗》卷253)。
通过以上的考察可知,千年流淌着的隋唐大运河,堪称是一条蕴含着异常丰富的文化矿藏的河流。自然的变迁,可以改变它的河道、水色和流向,但由于历代官府对它的维修和利用,历代文人对它的关注和歌咏,就使它的存在形态始终保存在我们的古代文献中。作为一条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流,我们必须应时地启动运河文化的考古工程,促使当今的人们能对它不断有新的认识和发现,从而给我们的申遗和保护工作提供更加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借鉴。这样,才能真正激活这条伟大河流的文化生命,才能向世人充分展现这条伟大河流的文化丰采。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
“大运河”称谓溯源
大运河,本是对京杭大运河(或称南北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的一种简称或泛称。运者,水上运输之道也。大者,长也。冠以“京杭”二字,乃是近人对运河南达北至之地的标示和指称。众所周知,大运河的南北开通是在隋朝,而唐朝则将运河的航运事业推到了鼎盛阶段。因此,后世又有“南北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之称,但隋唐时期还没有出现“大运河”这一概念。“大运河”的称谓,最早始于宋人。南宋人吴自牧在描述杭州城内外河道的源流走向时云:“城中小河、清湖河两河,合于北郭税务前,由清湖堰闸至得胜桥,与城东外沙河、菜市河、泛洋湖相合,分为两派:一由东北上塘,过东仓新桥,入大运河,至长安闸,入嘉兴路运河;一由西北过得胜桥,上北城堰,过江涨桥、喻家桥、北新桥以北,入安吉州界下塘河。”(《梦梁录》卷十二《城内外河》)尽管这里所指称的“大运河”,实际上只是隋唐运河的江南段———江南河。但由于它贯通南北,纵越千里,历久不衰,已然是人们心目中的一条大河了。因此,宋人用“大运河”来统称和誉称它。
至于需要具体指称时,宋人主要是以行政区划或某个地点作为划分运河段落的标准的。如,北宋人欧阳修在修撰《新唐书》时,就以行政区划来冠于所要指称的某段运河之前:“开成二年夏,旱,扬州运河竭。”(《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三》)此后,这种指称便越来越普遍。
(北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五:“涟水州,东、北六十里,四乡。金城、太平二镇有涟水运河……长洲,一十九乡,有凤凰山、松江运河……吴江州,南四十里,四乡。有吴江运河。”
(南宋)王应麟《玉海》卷二十二《咸平运渠图》:“明道二年,五月,辛巳,参政王随、供奉官邓守恭、江从莹上《淮南运河图》……元丰七年三月十六日,以开龟山运河。”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十三:“楚州为南北襟喉,长淮二千余里,河道通北方者五:淮、汴、涡、颍、蔡是也。其通南方以入江者,唯楚州运河一处。”等等。
宋元以后,人们又以地理的相对方位来指称大运河。
“里运河”,此称始见于宋。《宋史》卷九十七《河渠志七》:“萧山县西兴镇通江两闸,近为江沙壅塞,舟楫不通。乾道三年,守臣言:‘募人自西兴至大江,疏沙河二十里,并浚闸里运河十三里,通便纲运,民旅皆利。’”此处的“里运河”,是指从萧山县西兴镇开挖的通往钱塘江的这一段里、外两道运河。后来,“里运河”的概念又有变化。如,(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一百三十七:“张玉书等称里运河、骆马湖之水,俱入中河,河窄难以容纳,应于北堤建修减水坝三座。”清代大臣张玉书此处所指的“里运河”,实际上就是现今人们指称的江北扬州至淮安的这一段运河。之所以称这一段运河为“里运河”, 其说有二:一说当年隋炀帝征发十万淮南民工疏浚取直的新邗沟———自山阳(今江苏楚州)引淮水经江都(今江苏扬州)入长江的水道,位于古邗沟(南起长江,北通射阳湖,再抵今江苏楚州古末口)的西侧, 是在其里,故有此称。如,(宋)程大昌《禹贡后论》:“江之通淮以邗沟。沟,吴创也。吴将伐齐,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并城掘沟。沟之远,南起江而北通射阳湖以抵末口淮者,吴故也。隋开皇七年,开山阳渎以通漕运。山阳,今楚州也,比射阳末口则为西矣。”(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六:“淮、湖之水南流入江,实自炀帝大业初始,盖沟阔至四十步,而又变曲为直。”一说里运河得名于“里河”,如《明史》卷八十五:“明初,运粮河自瓜仪至淮安谓之里河,自五坝转黄河谓之外河。”所谓“里下河地区”,指的就是这一段运河(江淮运河、淮扬运河)流经的东岸地区。“里下河”并不是一条河,而是由里运河下游许许多多河网构成的一大片河网洼地的统称。它西至里运河,东到串场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到新通扬运河,主要包括江苏盐城、泰州、扬州、南通等地区。当然,“里运河”也还有特指某一段里、外两条运河的情况的。如,从通州到北京的一段运河,也称“里运河”。
“南北运河”、“南运河”、“北运河”和“中运河”等称,始见于元、明、清三朝。
“北运河”,此称始见于元。(元)苏天爵撰《元名臣事略》卷九《郭守敬行状》:“先时,通州至大都陆运官粮,岁若干万石。方秋霖雨,骡畜死者,不可胜计,至是皆罢。是秋,车驾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其舳舻蔽水,天颜为之开怿,特赐公钱一万二千五百缗,仍以旧职兼提调通惠河漕运事。公又欲于澄清闸稍东,引水与北运河接,立闸丽正门西,令舟楫得环城往来,志不就而罢。”这里所说的“北运河”,就是现今人们指称的从天津至通州的一段运河。而明朝人又曾将由山东达天津这一段运河称为“北河”。(《明史》卷八十五《河渠志三·运河上》)
“南北运河”,此称始见于明。(明)徐思曽《吴江水利功成碑》:“浚三江等九桥,修石塘,开百窦,疏南北运河,以利漕舟。”(张内蕴、周大韶撰《三吴水考》卷十六)(明)《广西按察佥事郑先生墓碑铭》:江西道御史郑观,于“正统庚申,廵南北运河,兼检关津所输舟船税钞,以均给于远岁,盐商人人称平。”(徐纮《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九)(明)刘徤《黄陵冈河工完之碑》:“弘治二年,河徙汴城东北,过沁水溢流为二:一自祥符于家店,经兰阳、归德至徐、邳入于淮。一自荆隆口、黄陵冈,东经曹濮,入张秋运河。所至坏民田庐,且损南北运河道,天子忧之。”(谢肇淛《北河纪》卷三)等等。
“南运河”,所指称的地段,明、清两朝前后有异。明朝人将由瓜洲、仪征达淮安的一段运河称为“南河”。(《明史》卷八十五《河渠志三·运河上》)而清朝人又将卫河称为南运河。清康熙年间陈仪所撰《直隶河渠志》一卷:“卫河,即南运河也,亦曰永济渠,亦曰御河,源出河南卫辉府。自山东武城县流入直隶故城县界,又东径山东徳州界,复入直隶径景州东吴桥县西,又东北径东光县西,又东北径交河县东南七里口,又东北径泊头镇入南皮县界,又东北径沧州城西,又东北径青县城东,静海县城西,天津府城北,至三岔口与白河会,入海,计长八百余里。”
“中运河”,明、清两朝所指的地段基本一致。明朝人将由黄河北达徐州丰、沛一带的运河称为“中河”。(《明史》卷八十五《河渠志三·运河上》)《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三《户部·漕运》亦载:“国朝南凿桃、宿之道,开中运河以避黄河之险。于是,粮艘由淮浦渡河径趋山东达。”桃,即桃园县(今江苏泗阳县)。宿,即宿迁县。近人亦将江苏淮安北至徐州和山东台儿庄的一段运河,称为“中运河”。
“大运河”的异称
隋朝所开通的南北大运河,本是由通济渠、邗沟(江淮运河)、永济渠和江南河这四段运河所组成的。而这四段运河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开凿贯通,当时,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古河道,再加以疏浚、拓宽或取直而成的。此外,隋唐运河本为官方所开,其主要功能又在于漕运。所以,在唐代诗文中,人们对运河的称谓,几乎皆缘此而各异。
对通济渠的异称
史载: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隋炀帝“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隋书》卷三《炀帝纪上》)中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阴县,本汉荥阳县地,开元二十二年以地当汴河口,分汜水、荥泽、武陟三县地于输场东置,以便运漕…… 汴渠,在县南二百五十步,亦名蒗荡渠……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复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按:汴水在秦代称鸿沟、莨菪渠,汉代称浚仪渠。后因兼邲之水,“邲,又音汳,即汴字,古人避反字,改作汴字。”(《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汴河上》)文人选词,多半喜欢古雅。因此,唐人常借洛水、汴渠、汴河、汴水、汴流或汴路等古称来代称通济渠。当时,由东都洛阳南下衡、广之路线,一般有水陆两条:陆路是取道南阳、襄州、荆州、湘中、过岭至广州;水路则是沿隋时所开之南北运河,即由洛阳东下汴河,入淮水,经邗沟,达长江,再沿湘水或赣水南下。人们南来北往的水路,又大都是取汴水直接入淮的南道,又称漕河、漕道———唐代的漕运河道。如,岑参《偃师东与韩樽同诣景云晖上人即事》诗云:“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全唐诗》卷199)白居易《久雨闲闷,对酒偶吟》诗亦云:“凄凄苦雨暗铜驼,袅袅凉风起漕河。”因为这一线远比偏向东北入泗经徐州再达淮的北道便捷顺畅,所以沿途留下的诗文也最多。
其中,以汴渠、汴河、汴水、汴流或汴路等指称通济渠者最为习见,此渠河堤又被称为汴堤或隋堤。从古今大量的文献检索中可知,关于这一段运河,后人的吟咏和评论最为丰富,积淀着的历史文化也最为丰厚。在某种程度上,“汴河”、“隋堤”已成为最能代表隋朝特征的文化符号,成为评论隋炀帝功过是非的一个聚焦点。
晚唐诗人许棠的《汴河十二韵》开篇就云:“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全唐诗》卷604)这里的“开汴水”,就是指当年隋炀帝不惜民力开凿了通济渠。初唐诗人宋之问《初宿淮口》诗云:“孤舟汴河水,去国情无已。晚泊投楚乡,明月清淮里。汴河东泻路穷兹,洛阳西顾日增悲。夜闻楚歌思欲断,况值淮南木落时。”(《全唐诗》卷51)诗人所宿的“淮口”,实际上就是位于泗州城和盱眙城(今江苏盱眙县)之间的通济渠入淮处。如,同是初唐人的骆宾王就有一首《早发淮口望盱眙》诗(《全唐诗》卷79)。再如,中唐人李翱曾于元和四年由洛中入幕岭南,当时,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成了《来南录》一文。其文云:“出洛下河止汴梁口,遂泛汴流通河于淮……庚申,下汴渠入淮,风帆及盱眙。” (《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八)晚唐人皮日休《太湖诗并序》亦云:“咸通九年,自京东游,复得宿太华,乐荆山,赏女几,度缳辕,穷嵩髙,入京索,浮汴渠至扬州。”(《全唐诗》卷610)其《汴河怀古二首》之一:“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全唐诗》卷615)其他如李峤、白居易、权德舆、马戴、罗隐、吴融、景池等许多唐代文人,也都曾行旅此处,留下诗篇。从众多的诗文中可以发现,汴河和淮河的交汇,又无异于泾水和渭水的交汇。因通济渠北接黄河,故常年显得浊流滚滚,混黄一线。而一旦进入淮河,景色则顿时改观:平缓的水流,清澈的水色,构成了一幅清丽异常的风景,二水由此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如,“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刘禹锡《浪淘沙》,《全唐诗》卷28)“淮水色不污,汴流徒浑黄。”(孟郊《憩淮上观公法堂》,《全唐诗》卷380)“万古清淮照远天,黄河浊浪不相关。”(徐夤《醉题邑宰南塘屋壁》,《全唐诗》卷709)岑参诗云:“清淮无底绿江深,宿处津亭枫树林。”(《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全唐诗》卷201)韩愈诗云“清淮无波平如席”(《送僧澄观》,《全唐诗》卷342),刘禹锡诗云:“清淮春浪软”(《淮阴行五首》,《全唐诗》卷364)等等。
以“汴堤”、“隋堤”代称通济渠或隋朝遗迹者:如,唐代诗人吴融《隋堤》诗:“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馀柳可藏鸦。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全唐诗》卷687)史载:通济渠和邗沟开通、疏浚后,隋炀帝又命“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栁。”(《元和郡县志》卷5,《资治通鉴》卷180)随着一代暴君的灰飞烟灭,“隋堤柳”也就成为一种亡国的象征了。大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隋堤柳—悯亡国也》最具代表性:“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老枝病叶愁煞人,曾经大业年中春。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荫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全唐诗》卷427)
在唐代文人中,唯有晚唐诗人罗隐在《席上歌水调》一诗中采用了“通济渠”的正称:“余声宛宛拂庭梅,通济渠边去又回。若使炀皇魂魄在,为君应合过江来。”(《全唐诗》)卷665)其他诗人概用代称。
对邗沟(江淮运河、淮扬运河、扬楚运河)的异称
史载:隋文帝为伐南陈,曾于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隋书》卷一《高祖纪》上)。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通济渠开通后,“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资治通鉴》卷180)唐宋时,人们又称这一段运河为“官河”。如,唐人韦庄《过扬州》诗云:“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全唐诗》卷697)盖因扬州乃官家(当年的隋炀帝)常年游幸之地,邗沟一段,官船的过往又最为频繁等缘故。《旧唐书》卷十七(上):“扬州城内旧漕河水浅,舟船涩滞,输不及期程。今从阊门外古七里港,开河向东,屈曲取禅智寺桥东,通旧官河,计长一十九里。”《唐会要》卷二十九:“大中六年九月二日,淮南节度使杜悰奏:‘海陵、髙邮两县百姓,于官河中洒出得异米煮食,呼为圣米。’”唯白居易对江南河亦泛称为官河:“自钱塘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湖,放湖入河,从河入田。淮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晩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自注:虽非浇田时,若官河干浅,但放湖水添注,可以立通舟船)。”(《白氏长庆集》卷六十八《钱塘湖石记》)
有的学者说,唐时邗沟又称漕渠。但经笔者考索,“漕渠”所称并非只限于邗沟,南北大运河的每一段几乎都可称“漕渠”,因为大运河的主要功用就是漕运。如,《册府元龟》卷四百九十七载:隋文帝于开皇四年诏曰“东发潼关,西引渭水,因藉人力开通漕渠。”唐人魏征所撰的《隋书》卷一亦载:开皇四年九月乙丑,隋文帝“幸灞水,观漕渠。”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六月壬午,“东都洛水泛涨,坏天津、永济二桥及漕渠斗门。”(《旧唐书》卷三十七《五行志》)唐代宗永泰二年九月庚申,“京兆尹黎干以京城薪炭不给。奏开漕渠,自南山谷口入京城,至荐福寺东街,北抵景风、延喜门入苑,阔八尺,深一丈。渠成,是日上幸安福门以观之。”(《旧唐书》卷十一《代宗本纪》) “自桑干河下至卢思台,去幽州八百里,逄安德还曰:‘自此之外,漕渠壅塞。’”(《旧唐书》卷七十七《韦挺传》)
对江南河的异称
史载: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十二月,隋炀帝“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并置驿宫、草顿,欲东廵会稽。”(《资治通鉴》卷181)史念海先生在《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一文中说:唐时,“江南河和永济渠则仍故名,未见新称。”(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314页)事实上,并非如此。据笔者所考,唐人称“江南河”者并不多见。因“江南河”的开凿,也是利用了江南众多的湖、河水道的。所以,唐人诗文中多以“松江”、“娄江”、“笠泽”、“吴江”等古称来加以指代。明人王鏊撰《姑苏志》卷十有按云:“今三江,一自太湖从吴县鲇鱼口北入运河,经郡城之娄门者,为娄江。一自太湖从吴江县长桥东北,合庞山湖者,为松江。一自大姚分支过淀山湖,东至嘉定县界,合上海县黄浦,由黄浦经嘉定、江湾、青浦东北流,亦名吴松江者,为东江。”《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山南道一》“苏州吴县”载:“松江,在县南五十里,经昆山入海。《左传》云:‘越伐吴,军于笠泽,’即此江。”如,初唐文人宋之问《夜渡吴松江怀古》诗云:“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全唐诗》卷53)晚唐诗人吴融《祝风三十二韵》云:“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纟丽。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堤防苟不时,泛滥即无已……故隐茅山西,今来笠泽涘。”(《全唐诗》卷685)牟融《寄范使君》诗云:“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修。”(《全唐诗》卷467)薛逢《送刘郎中牧杭州》:“一州横制浙江湾,台榭参差积翠间。楼下潮回沧海浪,枕边云起剡溪山。吴江水色连堤阔,越俗舂声隔岸还。圣代牧人无远近,好将能事济清闲。”(《全唐诗》卷548)
对永济渠的异称
史载:隋炀帝于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又据《元和郡县志》卷十六《河北道一·相州》:“内黄县……永济渠,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北去县二百步。”《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六《河北道一·贝州》:“永济县,本汉贝丘县地,临清县之南偏,大历七年,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西井永济渠,故以为名。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按汉武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禹贡锥指》卷十三下:“永济渠,即古之清河,《汉志》之国水,《水经》之清、淇二水。曹公自枋头遏其水为白沟,一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今称卫河者也。”严耕望先生在《唐代交通图考·隋唐永济渠》一文中,经详考认为:永济渠自“卫县以东,北至独流口约五百公里(就直线言)之流程,实亦与郦注之淇水、清河(淇水下游名清河)流程略相一致……具见永济渠之工程实多循汉魏北朝之旧河道也。”
由上可知,永济渠的开凿,也是利用了白渠、沁水、清水、淇水等原有的河道的。因此,在唐人的诗文中,每多“白渠”、“白水”、“清河”、“清川”、“淇水”等水路雅称,实际上就是永济渠。
至于说永济渠又称“御河”,这亦是泛称。如,《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载:“开皇八年……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又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一》:“汴渠……自宋武北征之后,复皆堙塞。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亦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栁,炀帝巡幸,自江都宫入于海。”《太平寰宇记》卷十五:“十道志云:‘自南北朝,彭城为要害之地,隋凿御河已来,南控埇桥,以扼梁、泗,历古名镇,莫重于斯。’”等等。唐人诗文中,将环绕京城的护城河亦称“御河”。如:王之涣《送别》诗云:“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全唐诗》卷253)。
通过以上的考察可知,千年流淌着的隋唐大运河,堪称是一条蕴含着异常丰富的文化矿藏的河流。自然的变迁,可以改变它的河道、水色和流向,但由于历代官府对它的维修和利用,历代文人对它的关注和歌咏,就使它的存在形态始终保存在我们的古代文献中。作为一条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流,我们必须应时地启动运河文化的考古工程,促使当今的人们能对它不断有新的认识和发现,从而给我们的申遗和保护工作提供更加翔实的历史资料和借鉴。这样,才能真正激活这条伟大河流的文化生命,才能向世人充分展现这条伟大河流的文化丰采。

防止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我地每年春季大面进行植树造林活动,由县林业局镇林业站牵头统一发放树苗进行为期半月义务植树活动。种植树种为松树类,花木类和经济林类。我也是其中之一,为优化家乡环境做点贡献!

不知道是不是下面这个:

学校名称 学校代码
南昌市青云谱学校 2136005257
南昌市三店小学 2136005272
南昌市十字街小学 2136005288
南昌市京山小学 2136005970
南昌县三江小学 2136007228
南昌市徐坊学校 2136007248
南昌市定山小学 2136007257
私立南昌市立新学校 2136007262
南昌市洪都小学 2136007272
南昌市建才学校 2136007279
南昌市青云谱区昌荣学校 2136007321
南昌县幽兰镇第一小学 2136007378
南昌县莲塘第一小学 2136007475
南昌县富山乡富山中心小学本部 2136008371
南昌市灌婴小学 2136008491
南昌市工人新村小学 2136008645
南昌县蒋巷镇蒋巷小学 2136011456
南昌县八一乡莲溪小学 2136011495
南昌县武阳镇武阳小学 2136011572
南昌县塘南镇第一小学 2136011807
南昌县黄马乡冯家小学 2136012098
南昌县泾口乡泾口街小学 2136012536
南昌县广福镇广福小学 2136012550
南昌县南新乡洪银小学 2136012564
南昌外国语九里象湖城学校 2136012964
南昌县塔城乡塔城小学 2136013630
南昌县莲塘第三小学 2136013645
南昌县向塘镇向塘小学 2136013793
南昌市爱国路小学 2136013836
南昌县东新乡东岳小学 2136013874
南昌市华安学校 2136014075
南昌县莲塘第二小学 2136014133
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桃湖小学 2136014135
南昌县莲塘第四小学 2136014142
南昌县莲塘第八小学 2136014150
南昌市青新小学 2136014166
南昌市昌北小学 2136014187
南昌市育新学校红谷滩分校 2136014204
南昌市铁路第二小学 2136014212
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棠溪小学 2136014249
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枫下小学 2136014251
南昌市豫章小学 2136014271
南昌县冈上镇冈上小学 2136014461
南昌市北湖小学 2136014488
南昌市向荣小学 2136014490
南昌昌东工业区胡家小学 2136014519
南昌市青山湖区縢洲小学 2136014522
南昌市青山湖区八一嘉实希望小学2136014524
南昌昌东工业区八一小学 2136014525
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胡坊小学 2136014527
南昌市新世纪小学 2136014530
南昌昌东工业区梧岗小学 2136014536
南昌市青山湖区南林小学 2136014549
南昌市香溢花城小学 2136014752
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南镇小学 2136014755
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梁万小学 2136014761
南昌昌东工业区京川小学 2136014763
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永人小学 2136014766
南昌昌东工业区石桥小学 2136014773
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镇星光小学 2136014779
南昌昌东工业区佛塔小学 2136014789
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李巷小学 2136014790
南昌青山湖区罗家镇观田逸夫小学2136014833
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岗下小学 2136014862
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肖坊小学 2136014876
南昌昌东工业区义坊小学 2136014879
南昌市青山湖区红星小学 2136014882
南昌市文教路小学 2136014916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红谷滩分校 2136015218
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 2136015220
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秦坊小学 2136015363
南昌市邮政路小学 2136015687
南昌市右营街小学 2136015822
南昌市东湖小学 2136015907
南昌市南京路小学 2136015953
南昌市新建县石埠乡石埠中心小学2136016066
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2136016239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联圩芦洲学校2136016604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联圩中心小学2136016606
南昌市湾里区第五小学 2136016874
南昌市湾里区第四小学 2136016893
南昌市站前路小学 2136017177
南昌市金盘路小学 2136017186
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慈母小学 2136017188
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志强小学 2136017190
南昌市铁路第一小学 2136017191
南昌市铁路第三小学 2136017192
南昌市松柏小学 2136017199
南昌市绳金塔小学 2136017214
南昌市进贤门小学 2136017216
南昌市三眼井小学 2136017218
南昌市羊子巷小学 2136017228
南昌市珠市小学 2136017230
南昌市棉花市小学 2136017231
南昌市上河街小学 2136017232
江西省南昌市石头街小学 2136017233
南昌市朝阳小学 2136017234
南昌市濠上街小学 2136017235
南昌市西湖区桃花小学 2136017237
南昌市西湖区桃花一村小学 2136017238
南昌小星星儿童英语学校 2136017239
南昌市昌北第二小学 2136018267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进小学 2136018268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岚小学 2136018269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庐小学 2136018270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岭小学 2136018272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学校 2136018273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水湖学校 2136018274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2136018427
南昌外国语高新学校 2136018429
南昌外国语百树学校 2136018431
南昌市第五中学附属实验小学 2136018440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东湖分校 2136018442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2136018455
平邑县仲村镇南昌完小 2137015872
洛阳市涧西区南昌路小学 2141001906
渑池县天池镇南昌学校 2141008078
紫金县柏埔南昌小学 2144013540
澄迈县新吴学校南昌小学 2146002632
南昌市青联学校 3136007020
南昌市玉河中学 3136007023
南昌市象湖实验学校 3136007024
南昌市育英学校 3136007025
南昌市昌南学校 3136007027
南昌市江铃学校 3136007030
南昌市迎宾中学 3136007031
南昌县渡头中学 3136007118
南昌市青云谱实验学校 3136007128
南昌县泾口中学 3136007140
南昌县黄马中学 3136007168
南昌县银三角实验学校 3136007196
南昌县五星垦殖场清华实验学校 3136007386
南昌县莲塘第七中学 3136007393
南昌县富山中学 3136007396
南昌县塔城中学 3136007422
南昌县武阳中学 3136007425
南昌县向塘实验学校 3136010047
南昌县蒋巷第二中学 3136010067
南昌县八一中学 3136010100
南昌县广福第二中学 3136010157
南昌县南新中学 3136010162
南昌县向塘农业中学 3136010255
私立南昌县纪元中学 3136013423
南昌县莲塘第六中学 3136013425
南昌市青山湖区扬子洲学校 3136013485
南昌市江南学校 3136013522
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学校 3136013531
南昌县冈上中学 3136013538
南昌市新才学校 3136013566
南昌市城东学校 3136013569
南昌县莲塘第五中学 3136013570
南昌市培英学校 3136013571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 3136013652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龙岗学校 3136013653
南昌县昌南实验学校 3136013732
南昌市新建县石埠乡龙岗初中 3136013774
南昌市新建县石埠乡洋湖初中 3136013775
南昌县东新中学 3136013812
南昌县莲塘第四中学 3136013824
南昌市新建县联圩乡路司口中学 3136013826
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 3136013828
南昌市湾里区第二中学 3136013889
南昌市江安学校 3136013922
南昌市桃花学校 3136013923
南昌市抚生路学校 3136017240
南昌市北京路学校 3136017241
南昌市建新学校 3136017242
南昌市广南学校 3136017243
南昌市团结路学校 3136017245
私立南昌阳光学校 3136017289
南昌县幽兰中学 3136017318
南昌神舟学校 3136017331
南昌市新建县厚田乡厚田初级中学3136017377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厚田三洲学校3136017380
南昌华东文武学校 3136017394
南昌市洪才学校 3136017395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太平狮峰学校3136017418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3136017419
南昌市月兔实验小学 3136017425
南昌宏宇学校 3136017426
南昌市豫东学校 3136017427
南昌市京东学校 3136017428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学校 3136017437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森林公园学校3136017438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宇学校 3136017439
南昌市昌北第一中学 3136017440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英雄学校 3136017449
南昌市莲松学校 3136017456
南昌象湖学校 3136017457
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学 3136017458
南昌市第二十九中学 3136017459
南昌联立学校 3136017462
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 3136017463
南昌市第二十四中学 3136017464
南昌市水电中学 3136017466
南昌市贤士中学 3136017469
南昌航空大学附属中学 3136017476
南昌市洪城学校 3136017497
南昌县塘南中学 3136017539
南昌县广福第一中学 3136017540
南昌县塘南第二中学 3136017541
南昌县向塘第二中学 3136017553
南昌孺子学校 3136017558
南昌市城北学校 3136017564
南昌市育新学校 3136017565
南昌市滨江学校 3136017566
南昌市光明学校 3136017567
南昌市阳明学校 3136017568
南昌市青桥学校 3136017569
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第一中学 3136017575
南昌县莲塘一中实验学校 3436000096
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 3436000200
南昌县三江中学 3436010015
南昌县莲塘第二中学 3436010023
南昌县莲塘第三中学 3436010050
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3436010054
南昌市进贤岚湖中学 3436010095
南昌东方明珠学校 3436010140
南昌颖华中学(进贤县) 3436010144
南昌市南钢学校 3436010180
南昌市正大学校 3436017319
南昌新民外语学校 3436017320
南昌市第三中学 3436017326
南昌市铁路第二中学 3436017327
南昌市第十中学 3436017328
南昌市实验中学 3436017329
南昌市第五中学 3436017331
南昌市第十六中学 3436017334
南昌市第十四中学 3436017335
南昌市第十二中学 3436017336
南昌市第十九中学 3436017337
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 3436017338
南昌市第十三中学 3436017339
南昌市第十八中学 3436017341
南昌市第一中学 3436017342
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 3436017343
南昌市第二十一中学 3436017344
南昌现代外国语学校 3436017345
南昌市第二十中学 3436017346
南昌市洪都中学 3436017347
南昌市豫章中学 3436017348
南昌市麻丘高级中学 3436017349
南昌外国语学校 3436017350
南昌市第二中学 3436017351
南昌市第八中学 3436017352
南昌市第十五中学 3436017353
南昌市第十七中学 3436017354
南昌市八一中学 3436017355
南昌创世纪学校 3436017356
南昌市仁川中学 3436017357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3436017359
南昌县职业高级中学 3636000420
南昌市卫生学校 3636000421
南昌保险学校 3636000444
南昌市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3636000445
南昌工业学校 3636000535
南昌市青山湖区职业技术学校 3636000536
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3636000557
南昌市第二十六中学 3636000562
南昌银河高级职业学校 3636000563
南昌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3636000575
南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3636000583
南昌汽车机电学校 3636000605
南昌铁路保安中等专业学校 3636000620
南昌大学 4136010403
南昌航空大学 4136010406
南昌工程学院 4136011319
南昌理工学院 4136012795
南昌职业学院 4136013420
南昌工学院 4136013421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4136013429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4136013430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4136013433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4136013436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136013774
南昌教育学院 4236051283

皖赣铁路自安徽省芜湖市经江西省景德镇至鹰潭市,全长570千米(实际上指安徽省芜湖到贵溪。全长551公里。),北边连接宁芜铁路,南边连接浙赣铁路和鹰厦铁路。
沟通皖、赣两省的铁路干线。1982年通车。它北端与宁(南京)铜(陵)线相接,南端与浙赣铁路相连。途中于宣州与新建设的宣杭线相交。沿线穿越皖南新安江谷地和赣东北丘陵区。中经中国著名的黄山南麓,对开发黄山、屯溪、歙县一带旅游业有巨大意义。沿线物产丰富,稻米、小麦、棉花、竹木等农副产品和“祁红”、“屯绿”等名茶,就产于这一带。景德镇的瓷器更是中外驰名。这里还有丰富的矿藏,如萤石、铅、锌等。皖赣线的开通将大大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皖赣铁路沿线有很多重要城镇和历史名城,如宣城、宁国、歙县、屯溪、景德镇等。此线的建成有利于各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08年景德镇预期开工项目:
九景衢铁路及景德镇新火车站
景祁黄高速公路
吴乐秧公路二期
五中旧址搬迁
体育馆旧址搬迁
景东大道周边配套建设
昌德高速景德镇段
预期2010年前后启动项目:
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
皖赣复线铁路改线和迁建改造
景德镇学院新校区新建
洋湖大道[连接浮梁县城和湘湖的快速通道]
景德镇电厂260万千伏电厂扩建

宿迁京东客服总部发工资时间是在20号。20号发工资是宿迁京东客服总部定下的。宿迁京东客服中心。宿迁是江苏最落后的个地级市,各项经济指标(除了增速)均启全省垫底,被个洪洋湖围着,交通是闭寒,费了多大劲才争取到两条无关痛岸的高铁线经过设站刚海过审批都还没开工从京东的利益出发,是找不到任何理由。相比较建大型物流中心喜服中心对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的要求就要低得多。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谁知道永济渠的流域资料?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