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宋朝南京)详细资料大全

应天府(宋朝南京)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天府,别名“河南郡”,为宋朝四个京城之一的南京,治所宋城县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兵变。赵匡胤登基即位后,因发迹于“宋州”,遂改国号为“宋”。因宋州古为商丘,火正阏伯居商丘,商丘为大火星分野之地,宋朝自称为“火宋”、“炎宋”。

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以帝业肇基之地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自驾临应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命仪式,建应天府为南京,改圣祖殿为鸿庆宫,并赐宴三日,又下旨修建归德殿,接着规划京城和宫城。应天府成为宋朝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南京应天府有全国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应天府书院)。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赵构于应天府南京城南门外幸山筑“中兴坛”。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即皇帝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应天府 外文名称 :Should the day Fu 别名 :河南郡、南京、南都  行政区类别 :京城  所属地区 :京东路、京东西路 下辖地区 :五府十二州八十一县 驻地 :宋城县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 地理位置 :黄淮平原 面积 :约1万平方千米 人口 :157440口(注:宋朝户口仅算男丁) 方言 :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商丘古城、应天书院、幸山、鹰鹭池等 国家学府 :南京国子监(应天书院)  沿革,后周,北宋,南宋,行政区划,城市发展,人口,教育,文物, 沿革 后周 后周时,设宣武军于宋州(今河南商丘),后改为归德军。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六月,周世宗柴荣驾崩,继位的周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赵匡胤时任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登基即位,因其藩镇在“宋州”,遂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又因五德终始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宋州为大火星房心分野之地,故宋朝又自称“火宋”、“炎宋”。 北宋 北宋初,复置宋州(今河南商丘)。至道三年(997年),分天下为十五路。以宋州、兖州、徐州、曹州、青州、郓州、密州、齐州、济州、沂州、登州、莱州、单州、濮州、潍州、淄州、淮阳军、广济军为京东路,路治宋州(今河南商丘)。 宋朝南京应天府地图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二月,因赵匡胤曾于乾德元年(963年)受群臣尊号为“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宋州为艺祖龙兴之地,遂将宋州升格为应天府,仍为京东路路治。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宋真宗决定将应天府再次升格,建为南京,并下旨建行宫正殿,以归德为名,称“归德殿”,以圣祖殿为鸿庆宫 。奉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像,侍于圣祖殿之侧,名神御殿,又名三圣殿,成为赵宋的原庙。接着规划京城和宫城。 熙宁七年(1074年),京东路被拆分为京东东路、京东西路两路。京东西路治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元祐元年(1086年),诸提点刑狱不分路,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并为京东路,路治南京(今河南商丘)。 商丘应天书院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八,谢克家持“大宋受命之宝”到济州,康王赵构痛哭跪下接受。初九,济州百姓父老到军前,说济州的四方能看见城中火光冲天,请求高宗在济州即皇帝位。适逢宗泽来信说,南京(今河南商丘)是宋太祖龙兴之地,距离四方位置适中,漕运发达。康王赵构于是决定前往南京应天府。二十一日,赵构从济州出发,延副总管刘光世从陕州来会合,任命刘光世为五军都提举。二十二日,到达单州。二十三日,到达虞城县。西道都总管王襄率军从襄阳来会合。二十四日,到达南京应天府(今商丘)。二十五日,康王赵构到鸿庆宫朝拜三圣殿御容。皇后下诏有关部门准备仪卫兵仗和车驾。二十六日,张邦昌到南京应天府,跪在地上痛哭请求处以死罪,赵构慰问抚恤他。秉承诏旨任命汪伯彦为显漠阁直学士,黄潜善为徽酞阁直学士。代理吏部尚书王时雍等人供奉车驾和礼服到达南京,大臣们请求高宗称帝的越来越多,赵构下令在南京应天府南门外左侧幸山筑坛,称之为“中兴坛”。 南宋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赵构于南京应天府登中兴坛受宝,载于祀典,登基即皇帝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遥上尊号曰孝慈渊圣皇帝,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 宋朝南京应天府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 绍兴二年(1132年)九月,南京应天府沦陷于金国人之手。金朝所扶持的伪齐皇帝刘豫将南京应天府降为归德府。 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金朝领三省事宗磐、宗隽在朝廷专权,外结左副元帅挞懒,将河南、陕西地归还给宋朝,南京(今商丘)也在其中,南宋恢复南京应天府之名,以路允迪任南京留守。 绍兴十年(1140年)三月,宋高宗封南京应天府火正阏伯为“商丘宣明王”。 承安五年(1200年),金朝攻占南京应天府,又改称为归德府。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六月,南宋将领全子才收复了宋太祖的发迹之地——南京应天府(商丘)。八月,宋理宗发布榜文,恢复南京之名。 行政区划 应天府治宋城县,共辖七县。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城县为次赤,其余六县升为次畿。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升宋城县为正赤,其余六县升为正畿。 正赤 宋城县(治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六乡。城东、河南、葛驿三镇。有汴水、睢水、涣水。 (正畿) 宁陵县(治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京西五十里。五乡。新城、新舆、长亭三镇。 (正畿) 柘城县(治今河南商丘市柘城县)。京西南八十里。七乡。八桥一镇。 (正畿) 谷熟县(治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京东南四十里。六乡。高辛、济阳、营城三镇。 (正畿) 下邑县(治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京东一百二十里。六乡。会亭镇、济阳镇二镇。 (正畿) 虞城县(治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利民镇)。京东北五十五里。治平镇一镇。有孟渚泽。 (正畿) 楚丘县。京东北七十里。五乡。 应天府作为京东西路路治,管辖应天府、袭庆府、兴仁府、东平府四个府和徐州、济州、单州、濮州、拱州五个州,广济军一个军,四十三个县。 应天府作为京东路路治,管辖应天府、袭庆府、兴仁府、东平府、济南府五个府和徐州、济州、单州、濮州、拱州、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莱州、潍州、淄州十二个州,广济军、淮阳军两个军,八十一个县。 宋朝京东路行政区划,治所应天府 城市发展 商丘南关码头的发掘表明,运河河岸高出宋代地面3米左右,河岸夯土的坚固,的确铁锥难入。这些夯土中,有大量砖瓦碎片,显示如今这片庄稼地,曾人口密集、遍布民居。 运河与南大湖相连,是非常适宜的码头停靠区域,正是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睢阳城南运河沿岸,形成人烟稠密、商铺林立的繁华区域。 北宋熙宁五年,日本僧人成寻自台州启程北行,经扬州沿运河前往五台山参佛,这年十月初五晚,他所乘坐的船只到达南京应天府(今商丘),成寻在日记中写道:“……终日曳船,酉一点,过七十四里,至南京大桥下,停船宿。宋州城内有南京官,名杨侍读……大桥上并店家灯火,大千万也。伎乐之声,遥闻之……六日天晴,辰时,曳船,从桥下过。店家买卖,不可记之。经二里,至次大桥下外,停船。艄公宿积干姜上市头了,五十石许上了。于宿州卅石许上市了。艄公屑福最可云富人。” 这段记述,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商丘运河两岸的繁荣,以及夜生活的丰富多彩。南京城外,至少有两座大桥,大桥是水陆交会之地,因此是船只停泊的好地方。大桥上下,店铺林立,夜晚灯火辉煌,伎乐声闻数里。艄公停船的第二座大桥,是运河沿岸一个大市场,货物交易量极大,船工们携带的货物,很容易出手。 人口 北宋初年,南京应天府人口主户有21250户,客户有24200户,总户数有45450户,可户占总户数的百分比为53%。元丰初年,应天府主户有65490户,客户有25844户。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南京应天府(商丘)主户有79741户,口数157404口(注:宋朝户口仅算男丁)。 教育 五代时后晋时期(936年—947年),宋州虞城县通儒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创办睢阳学舍,聚众讲学。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戚同文病逝后,学校曾一度关闭。 商丘应天书院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宋城县邑人曹诚,在戚同文旧学之地出资三百万金,造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并于次年聘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为主院,以曹诚为助教,建立了书院,博延生徒,讲习甚盛。府奏其事,宋真宗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命奉礼郎戚舜宾主之,仍令本府幕职官提举,以曹诚为府助教。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成为宋朝最高学府。 北宋范仲淹为应天府书院作《南京书院题名记》:“天下庠序,视此而兴”。南宋陈均撰《九朝编年备要》记载应天府书院:“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元代赵孟瞓更是在《义学记》中道:“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商丘应天书院 文物 2009年1月8日,通济渠商丘南关段发掘出城市河市区河岸,这是中国大运河考古首次发现城市河岸,也是通济渠考古发现的最大的码头遗址。通过清理河岸遗存可以发现当时建筑密集,贸易繁荣,堪比北宋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景,为隋唐至北宋时期中国大运河历史研究增添重要考古材料。 宋朝南京应天府(商丘)城市河岸遗址

宋朝最初是州、县两级地方官制,宋太宗以后发展为路、州、县三级制度。 宋代最低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是县,设县令为其长官。由于常常派京官带本官的职衔去掌管一县之事,称知某县事,简称知县。还有县尉,负责一县的治安。

县之上为州,州的长官是朝廷委派文职京官前来“知某州事”的,所以又简称知州。为了吸取唐末地方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中央对地方官的控制。

由朝廷派通判到各州,名义上是知州的副手,实际上一切州事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方才有效。通判位秩低于知州,但可以监督知州,并且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又非常多,再加上地区之问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即使在同一时期,各地区推行同一种行政区划制度,也会有所差别。自秦汉以来,我国历朝历代的地方政府层级基本上是在二级和三级之间循环。

宋代地方行政区划有三级。最高一级是“路”,“路”下有“府、州、军、监”,为第二级,也是《水浒传》中经常遇到的;最下一级行政机构是“县”,这在《水浒传》中也较为常见。路级行政划分是承袭了唐朝的“道”,北宋初年也称道,分全国国为十道,宋太宗时则改“道”为“路”。

宋朝鉴于前朝武将在地方上拥兵自重、对抗中央的弊端,改由“文臣知州”,并派由朝廷的官员前去担任,即《宋史∙职官志》说的“府、州、军、监,宋初革(除)五季(代)之患,分命朝廷出守列郡(即州、府)”。因此,往往在某知府、知州前面,还加以中央官员的头衔。

宋代在“府”与“州”或“军”中还设有通判官,用以监督知府、知州或知军,通判又为知府、知州的副职,凡本府、本州的大事公文,都需通判与知府、知州共同签署,方可施行。

《水浒传》第39回,在宋江充军发配到江州时,因题反诗遭到黄文炳向江州蔡九知府告状、陷害,被判死刑,后被梁山好汉劫法场,救上梁山。这个黄文炳即是江州过河对面无为军的通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管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宋代,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市场上的商品种类较之前代更加丰富。北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列举号称天下第一的商品有:“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晋铜、西马、等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子鱼、福州荔眼、温州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南宋方信孺出使金国时,也向金朝统治者夸耀说:“象犀珠玉之富,俱出于二广;江东西则茶桑之陆海也;淮东西则铜鹾之薮泽也;浙西十四郡尔,苏湖熟、天下足,元帅之所知也。而况生齿日繁,增垦者众,苇萧岁辟,圩围浸广,虽不熟亦足以支数年矣。浙东鱼盐之富,海藏山积,食之虽众,生之无穷。闽自为东南一大都会,其支郡有六,又且兼江、淮之所入” 。
与此同时,商品的结构状况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反映在商业资本的经营内容上,以盐铁为代表的地区特产品、珠玉香药等奢侈品固然仍占不小的比重,有所谓“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 的说法。但在商品构成中,粮食和布帛之类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占据了主要地位。“夫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一心也,其有无交易,不过服食、器用、粟米、财畜、丝麻、布帛之类” 。商人贩卖米绢等日常生活用品,既牟取其时间差价、又更多地热衷于牟取地区差价,成为商业资本的主要赢利方式。
宋代粮食市场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的发达,“千里不贩籴”的旧格局已被完全打破,远距离的粮食贸易空前兴盛。“春夏之间,淮甸荆湖,新陈不续,小民艰食,豪商巨贾,水陆浮运,通此饶而阜彼乏者,不知其几千亿万计” 。粮食份量重、体积大、价值低,粮商在支付运费、仓储费、包装费等成本后,要想赢利必须靠大规模经营才有可能。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在长江流域,中游的荆湖一带,“地之所产,米最盛,而中家无储粮。……江湖连接,地无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老于风波,以为常俗”。两浙西路北部的太湖流域,“湖、苏、秀三州号为产米去处,丰年大抵舟车四出” 。西南的两广地区,“广南最系米多去处,常岁商贾转贩,舶交海中” 。
宋代的远距离粮食贸易还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空间流向和较集中的销售供应对象。就空间流向看,基本的流通格局是从南向北、由西向东;就供应对象而言,在南方较多地服务于城镇和经济作物产区,在北方较多地服务于政治军事需求。空间流向和供应对象这两者一表一里,前者决定于后者,展现了宋代粮食转运贸易空前繁荣的景象。
纺织品是宋代跨地域流通贸易的另一类大宗商品。绢帛等丝织品又在纺织品中占最大比重。宋代的丝织业生产基本形成了京东河北、四川、江浙这三大地域鼎足而立的格局,但三地的产品各有特色。京东、河北的丝织业历史悠久,在宋代,其生产的特点是产量多、技术精、质量高。时人谓:“青齐之国,沃野千里,麻桑之富,衣被天下” 。苏辙亦有诗赞曰:“君看齐鲁间,桑柘皆沃若。春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余粮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前述居于天下第一之列的“东绢”、单州的薄缣等就是京东路的代表名品。河北的绢特别精致细密,时称“精绢”,据说无正反面之分,定州“刻丝”是其名牌。四川的成都府路、梓州路是唐宋时崛起丝织业基地,以锦擅名天下,其特色是纤丽豪华。两浙路和江南东西路的丝织业在宋代得到了长足发展,名品辈出,尤以产量大著称,但总体的质量水平似乎稍逊于前两个地区,如属于当地名牌的越罗,“婺州红边贡罗、东阳花罗,皆不减东北,但丝缕中细,不可与无极、临棣等比也”。由于两浙丝织品质量较差,就连金兵在向宋廷勒索赔款时都不肯要,而退掉改成河北货。
丝织品的销售方向主要是城市消费、政府需求和海外市场。仅就城市消费而言,宋代一般城市中都有专门出售布帛的彩帛铺,如汴京南通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潘楼街也是“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集中的所在[24] 。在临安,陈家彩帛铺、市西坊北钮家彩帛铺、清河坊顾家彩帛铺等都是有名的绢帛店铺 。城市的各类商业行会当中,绢帛行铺通常都居于财力雄厚者之列。由于丝织品在国内市场上的消费对象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城市,而生产多半分散在乡村,所以丝织品的流通也像粮食等农副产品一样呈现出了“求心”运动的态势;同时,由于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丝织业生产基地,所以丝织品的流通又是呈“辐射”状展开的。“衣被天下”这句话,是宋代人称誉某个地方纺织业发达的常用语,这说明凡是纺织业发达的地方,其产品总是天女散花般远销各地。如京东、河北的丝织品除向汴京等城镇市场集中外,还大量通过密州板桥镇等口岸销往南方诸路及海外市场。宋哲宗时,范锷奏称:在板桥镇,“本镇自来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乃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商客般运见钱、丝、绵、绫、绢,往来交易买卖,极为繁盛。……板桥有西北数路商贾之交易,其丝、绵、缣、帛又蕃商所欲之货,此南北所以交驰而奔辏者” 。李觏的诗:“江湖限南鄙,秋令到还稀。节换空看历,人闲未趁衣。齐纨方得意,厦燕莫言归” 。 秦观的诗:“裔土桑柘稀,蚕月不纺绩。吴绡与鲁缟,取具舟罔船客” 。都分别说明京东路出产的“齐纨”、“鲁缟”在江湖、广西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畅销货。四川的丝织品也是行销四面八方。“蜀之丝枲织文之富,衣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水道岷江,不绝于万里之外。” 吕大防的《锦官楼记》亦云:“负于陆,则经青泥、大散、羊肠九曲之坂;航于川,则冒瞿塘、滟氵预沉舟不测之险。日输月积,以衣被天下”。除了经陆路向北到秦陇、由水路沿长江东下之外,四川与南方广西钦州之间的锦、香贸易也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商路。“富商自蜀贩锦至钦,自钦易香至蜀,岁一往返,每博易动数千缗” 。
麻布的商品化生产总体上不如丝织品,但市场上流通的麻布也不少。福建的麻布一直畅销江浙地区,“今越人衣葛,出自闽贾”。浙东的麻布也大量销往浙西,“强口布以麻为之,出于剡,机织殊粗,而商人贩妇往往竞取以与吴人为市”。四川盛产的麻布则大量通过政府购买销往西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的麻纺织业经过北宋的开发,到南宋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麻布商品生产基地,“广西触处富有苎麻,触处善织布。柳布、象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
宋代运输工具
1、皮筏具有很多优点,自宋代以来,皮筏一直是宁夏水上重要运输工具,且经久不衰。
2、在宋代,独轮车更为普及,是当时农村应用最多的一种运输工具。独轮车既可载人,又可运货,一般是由一人推动。为了多就基本船型而言,宋代有著名的沙船,当时称为“防沙平底船”。沙船是平底的,不怕搁浅,尤其是在风浪中比较安全。
3、桓台湖区主要运输工具系小船,木制,宋代前就广泛使用。船宽1米多,长5~6米,载重1000多公斤。无帆无舵无遮篷,船体光溜,行走快慢、进退转弯和停驶,全靠一根5米左右的长竹篱来驾撑。
]4、宋代以后,独轮“鸡公车”几乎成了民间常备运输工具,千百年一直传了下来。1967年文革武斗,交通瘫痪,笔者还见过母亲坐上老祖宗留下的“鸡公车”赶回城里。一辆大车一匹马(牛),便是先辈们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富庶生活的象征。
5、宋代以后又有所谓海上丝绸之路,并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运输工具——骆驼
6、类早期发明的另一个运输工具是橇,并由此制造了车。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跨越水域,还发明了独木舟。一种古老而以人抬杠的竹制交通工具——滑竿仍广为使用。宋代以后,舒适的轿子
7、运输工具用马者称驿马,用车称驿车。以上驿卒、驿吏、驿道、驿站、驿马、驿车自成系统,以接力运输方式递送文书
8、马是重要的运输工具。

沙门岛这个地点,今天的人已经没有感觉了。大致而言,可以说就相当于当下的秦城监狱、大清国的宁古塔这个概念,但只是相当而已,就实际而言,恐怕是史上最恐怖的地方。

大家都看过《水浒》,生辰纲事件发生之后,大名府梁中书派人来恐吓当地地方官济州府尹,他是怎么恐吓的?不是罢你的官扣你的奖金,而是:

“搞不定这宗案件,请你去沙门岛一趟。”

堂堂济州府尹,听这话当场便被吓尿了,转身就把捕头何涛叫来,下了死命令:破不了案件我就活不了,不如先把你何涛给办了,这叫做同归于尽。

济州府尹是官场中人,为什么一听”沙门岛“三个字就尿了

依旧是《水浒》,卢俊义被发配“沙门岛”,李固去贿赂负责押送的大名府两个衙役董超、薛霸,让他们俩人在路途上找机会干掉卢俊义。后来董超、薛霸对卢俊义怎么讲?

“你去了沙门岛也是死,不如现在被我们干掉,还省点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刺配沙门岛,是宋代流放刑罚中最重的一种,宋代流放刑罚从轻到重共分为十二种,水浒中宋江、武松被刺配,都没有去沙门岛。

沙门岛在哪呢?山东省蓬莱县海外的长岛,便是当日的沙门绝域。

公元1058年,京东路转运使向皇帝报告说,最近十年来,流放到沙门岛的罪犯,死亡率高达90%以上(宋代一般的罪犯死亡率在33%以下)。

为什么?因为沙门岛很小,全靠岛上80几户人家来供应,全部物资最高纪录只够养活300个犯人。那么如果犯人太多怎么办?沙门岛狱方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每年定期把多出来的犯人装在麻袋里扔进海里淹死。

《宋史》里说,某登州知府去视察,发现沙门岛两年之中,居然把700名囚犯扔进海里淹死。

结果,就是沙门岛号称“死亡之岛”。

那么,北宋官方为什么不给沙门岛足够的配粮呢?理由很简单:沙门岛都是罪犯,凭什么国家要养这些人渣?

当然,有杀戮就有逃亡,沙门岛曾发生过一起囚犯成功盗走船只大逃亡的事件,据说人数是八个,后来七颠八倒地流传,便成了一则神话,叫做《八仙过海》。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应天府(宋朝南京)详细资料大全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