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苏宁与京东的战斗-

国美苏宁与京东的战斗-,第1张

商场就是战场,在我看来商场的战斗本质应该为 社会 做出贡献,创造价值,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产品体验,服务体验。这样的战斗才是有价值的。

零售业是充分竞争行业,从改革开放开始,就涌现了很多零售大佬,他们为 社会 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其中家电零售,国美苏宁和京东,这三家企业身上充满传奇色彩,个性十足,强势,从企业的点滴发展就能感受到企业的性格与经历。

黄光裕出身贫困,早早辍学,随着大哥去到处做生意,最后来到北京开了第一家国美门店,利用非凡的商业头脑,早早认识到了现金流的重要,他卖的家电几乎不赚钱,大打价格战,有了很低的价格,吸引了大量用户的购买,有了大量现金流,全国各地四处开店,打法野蛮,很快就开了很多门店,建立了很强的连锁企业。

和黄光裕相同,张近东也是出身贫困,由大哥张桂平带大,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工作几年,便下海经商了,在1990在南京宁海路,创建了苏宁交家电,张近东虽然看起来沉稳内敛,实际上内心也是大胆果决,几次凭借着灵敏的商业嗅觉和把细节做到极致的渴望,几次瓶颈期,大胆转型,最终转型连锁,重视内功修炼,装修配送一体化等等举措。

京东刘强东也是出身贫困,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大学期间自学了编程,毕业后开始经商,在中关村开了一个柜台,后又开了很多门店,但是命运的转折来到了2008年,2008年发生了非典,线下门店受阻,凭借着灵敏的商业嗅觉发现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毅然决然投入了电商,发展电商时,又意识到物流的重要,又大胆发展物流,提供了非常好的物流体验。

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家,有着灵敏的商业嗅觉,勇气,果断。创建的企业也都化为了时代的产物。

由于网络购物的兴起,曾经风光无限的北京中关村电子卖场已经有50%的店铺濒临倒闭。
作为电商排头兵的京东商城近两年频频受到中关村商户的围攻。电商与实体商家已成水火之势。
而众所周知,由于实体店在成本上有非常大的劣势,苏宁推出线上商城苏宁易购和京东抗衡。
请问:1、电商相比实体店在成本上有一定优势,现在同样是苏宁的商品,在苏宁易购预定,然后选择最近的苏宁实体店取货,就比直接去实体店购买优惠很多。你觉得这对实体店的顾客是否公平?
2、如果说苏宁易购对苏宁电器的价格优势只是短期的营销策略,那未来几年苏宁该如何为线下和线上商城的商品定价?
3、实体商城对电商有很大的价格劣势,而由于线下商城的牵制,苏宁易购又注定无法长期和京东抗衡。请问苏宁是否还有其他的出路?

京东商城的举动讲严重影响我国后续的就业形势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和国外大超市进入中国的模式一样,低价竞争挤垮竞争对手后拉高价格,然后根据自己的规模效应挤压供货商的价格。本来供货商可以在苏宁、国美之间做个选择的,假如京东挤垮了苏宁和国美,必然会导致一些供货商选择减少,被大量挤压利润空间。我国的超市这块现在已经显现出来了这方面的弊端,家乐福、沃尔玛等等大型超市控制了我国的终端价格的话语权,到时我国对于通胀的控制力被削弱。最近沃尔玛也控制了1号店的一部分股份。这个是一个长期问题,另外还有一个短期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京东商城的这种不正当竞争模式会加速我国的经济下滑,因为网店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很小,这个会形成一种连锁反应,会导致整体的实体店的萧条,导致大量人员失业,这个不仅仅会影响电器商城,还会向其他类型的实体商业形态蔓延。这样会加大我国经济下滑的烈度和速度。在国外京东商城的这种模式完全是一个不正当竞争模式,会被判违法,因此也期望国家能够对于京东商城的举动进行规范。下面我再从几个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里面的关系,京东商城的股东包括(今日资本、合伙人温保马,雄牛资本、KPCB、红杉、老虎基金、DST),有空大家上去搜索一下这些资本的背景。然后来看苏宁的资本情况,苏宁电器8月15日午间公告,公司今日收到第二大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苏宁电器集团计划在未来的三个月内,对公司股票进行增持,增持总金额合计不超过十亿元。为解苏宁电器资金的燃眉之急,张近东不惜将所持股票质押通过信托渠道融资。并且,目前还要追加质押442亿股以保证所贷资金安全。此前,张近东已于今年6月将所持合计6305亿股苏宁电器股份先行质押给北京国际信托、华润信托以及中航信托三家信托公司。我这样一分析大家就明白了吧,京东的目的其实是背后的资本要吃掉苏宁,手段类似当初2007-2008年美国联合搞掉俄罗斯的金融系统和能源系统一样的道理。只要持续给苏宁施压,那么有钱的就会把没钱的给逼死,然后有钱的形成垄断后提价销售同时压制供货商价格。这个是一个多方位的综合战略,京东挑头战,然后资本市场砸盘苏宁国美股价,然后逼迫他们通过抵押股份来筹集资金,最后在持续的资本压力下没收他们的抵押品,完成控制的目的。对于这种恶劣的行为,证监会也可以出来调查,一些人故意 *** 控股价,完全可以调查前面砸盘苏宁股价的幕后黑手。最新的消息,“海尔8月停止与京东合作,苏宁仍掌握家电话语权”,我们支持海尔的动作。假如国家没有动作,我们智库可以联合一些有良知的律师起诉京东商城。对于犹太势力来说,假如砸盘中国经济成功那么他们就成功了。我国要保持和美国本土势力的经济联合,保持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和军事层面的联合,对于犹太势力我们要进行遏制。预计后面3-5个月各种势力会使出很多手段加速我国经济的硬着陆概率和烈度。我不是英雄,但是我相信我在做英雄该做的事情,我也相信我国有千千万万不是英雄的英雄,他们将是中华崛起的脊梁。转载:来自猴王智库
记得采纳啊

苏宁,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电器零售巨头,如今却深陷千亿债务泥潭!


正当大家讨论南京国资是否出手相助时,3月的第一天,深圳国资宣布148亿接盘!


此次交易完成后,鲲鹏资本的持股比例为15%,深国际持股比例为8%,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持股1999%,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苏宁电器集团持股比例为2183%。



虽然张近东仍为苏宁的第一大表决权股东,但鉴于鲲鹏资本和深国际两家公司为一致行动人,深圳国资已然成为苏宁第一大股东!


曾经,苏宁力压国美,问鼎中国电器零售商第一宝座,扬言势要超过美国沃尔玛,之后在互联网的大浪淘沙下,又立下营商转型的鸿鹄之志,最终虎头蛇尾被拍在了沙滩上。


苏宁的 历史


1984年2月,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宣布对外开放,我国开始涌起第一拨下海经商的热潮,包括联想柳传志、海尔张瑞敏也走上了创业之路,这一年,张近东刚刚毕业,当时被分配到南京鼓楼区的一家区属企业工作。只是稳定的事业似乎难以满足张近东的野心。


1990年12月26日,张近东以10万元成立了一家名为“苏宁交电”的两层店面,并命名为南京苏宁交家电公司,销售冰箱、空调等电器,这便是苏宁云商的前身。


当时的张近东全部身家只有10万元,光是租金就花掉了7万,剩下的3万作为运营经费,捉襟见肘之下,张近东选择了先收款再送货,并且提供免费安装的一条龙服务。而那时的国营企业不送货,不安装,这成为苏宁早期成功占领空调市场的一大优势,所以张近东的这一做法迅速抢占了市场,成为苏宁的制胜法宝,销售业绩异常火爆。


1991年,苏宁营收6千万,净利润1千万。到了1993年销售突破3亿元,成为全国空调销售的总冠军!在当时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张近东可谓是早期中国没有走向互联网经济的商业奇才。


接着苏宁开始了版图扩张,开连锁店,开大型综合电器卖场,上市……


面对市场的风云变幻,苏宁开始了第一次转型,卖空调起家的苏宁切断营销占比超过50%的批发业务,转向电器销售业务,并在全国开设连锁零售店同时入股了三羊、熊猫、飞鸽等生产厂商,除了批发转零售,苏宁还自建物业,当时苏宁地产的租金也是收到手软。


张近东一度春风得意,虽然战胜了全国各大国营企业,可是,却又出现了新的对手——国美,并上演了美、苏大战。



美苏大战


2004年8月,国美在香港借壳上市,公司股价0148港元,上市后国美每股涨至0315港元。


2004年7月21日,苏宁登录深交所中小企业版,苏宁开盘价2988元,到收盘大涨至3270元。


当年国美营业额80亿,苏宁则落后20亿
国美全国门店259家,苏宁紧随其后开设了224家门店
苏宁在南京新街口开设旗舰店,国美怼过去也在那开设旗舰店
两者你来我往,水火互不相容!


美苏之争的高潮,发生在2006年,37岁的国美掌门人黄光裕与46岁的苏宁总舵主张近东会面,年轻又老练的黄光裕提出收购苏宁,张近东强硬回复:我不卖。你也买不起!如果我做不过你,我就送给你,不用你买!


之后,为了战胜苏宁,国美加速扩张步伐,在2008年疯狂的扩张之路戛然而止,国美掌门人黄光裕被警察带走,国美业绩受困后无疾而终,苏宁轻松战胜了失去灵魂人物的国美。稳坐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第一把交椅。两者市值相差拉大,苏宁市值一度相当于十个国美。


但张老板的好日子没过多久,新的行业搅局者又出现了。



苏东之争


2004年,人大毕业的强东哥创立电子商务网站——京东,当时的张近东根本没把这个销售额区区几千万的B2C网站放在眼里。


虽然,当时的京东并不起眼,但是出售小零售商品的淘宝营收已经超苏宁3倍!五年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和网购的普及,更具消费力的年轻一代开始在网上下单购物,电商网站配售的物流、安装等售后问题也愈发成熟!


此时的刘强东开始向苏宁发出挑战,他要求京东所有电器,线上线下都比苏宁便宜,并在微博上发布攻打苏宁指挥部的推文,至此,苏东大战正式拉响。



此时的张近东意识到必须转型线上,当时还没有一家连锁卖场做互联网转型成功的案例,苏宁吃了第一只螃蟹。


2005年,苏宁组建B2C总门店并上线“苏宁网上商城”;2009年,苏宁第三期的网上商城更名为“苏宁易购”……


未曾料到,刘强东比黄光裕更会打价格战,京东线上成本更低,结合互联网思维,远超转型中的苏宁。


联手阿里


眼看兵临城下,张近东急了,苏宁在2015年联手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双方互相持股,苏宁云商以140亿元认购不超过2780万股的阿里巴巴新发行股份,阿里巴巴集团以283亿元参与苏宁云商集团的非公开发行,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999%,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同时,苏宁入驻天猫,并在之后连续多年蝉联天猫店铺排行榜第一。双方还展开了新零售的合作。


虽然,张近东认可马云提出的新零售,但在他眼中最终能打通线上线下,成就新零售霸业的只有苏宁。


疯狂扩张

而随着阿里股票的强势走高,苏宁获得了扩张的资金。


根据CVS投中数据,2016年-2019年苏宁完成了超过30笔股权投资,其中超过10亿元的近10笔,包括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95亿元投资万达商业、27亿元收购万达百货、40亿元参与中国联通混改等。


此外还有在 体育 上的连年投入,包括几年来在国米身上投入的7亿多欧元(约54亿元),还有投资了6年的江苏足球队和投资了4年的电竞队。再加上恒大那笔突然从财务投资变战略投资的200亿,仅仅这些就花掉了苏宁500亿的真金白银。



身陷囹圄


但这些投资并没有给苏宁带来收益,似乎都打了水漂,除此之外,苏宁主营业务也收入惨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亏损总额为5994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利润总额为14595亿元。除了依靠出售股权外,就是靠着清空所持阿里股份来维持。


2015-2019年,苏宁在互联网竞赛中大量发行债券并向银行借款,最终债台高筑,2020年三季度其负债1361亿,而苏宁账面货币现金不足125亿,2021年经历了一年疫情冲击后,苏宁再面临高违约风险,陷入财务困局。



张近东陷入困境,黄光裕低调归来,不过是商业浪潮逐波推进中的寻常一幕,属于苏宁国美的零售时代已经结束,这一棒属于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下一棒属于更有力量的年轻人。

中木资讯整理自:危机博士

京东没有被腾讯收购,腾讯是京东的股东,腾讯手中持有的京东股票占比超过刘强东,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此前位处第一的是刘强东。

腾讯对京东的投资始于2014年3月,当时腾讯向京东支付214亿美元,持股15%。

而京东将收购腾讯B2C平台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的100%权益、物流人员和资产,以及易迅网的少数股权和购买易迅网剩余股权的权利。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腾讯的执行董事刘炽平进入了京东的董事会,担任京东的董事。

扩展资料:

京东发展大事记

2004年1月,刘强东为了把线下电子产品店的商品放到网上销售,京东商城的前身“京东多媒体网”正式上线。

2005年,刘强东关掉了所有实体门店。当时,在京东全年的6000万销售额中,来自线下和线上的量分别为5000万和1000万。

2007年8月,京东获得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后,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自建物流。

2010年,京东确定全品类战略之后不断地扩张。首先进入日用百货,然后是图书音像,后来又上线虚拟产品,比如旅游产品、电子书刊。

2010年12月,京东商城开放平台正式运营。入驻开放平台的商户将可以借助京东商城仓储、配送、客服、售后、货到付款、退换货、自提货等体系。

2011年10月,京东商城订单总量突破1亿。从第1个订单到总订单数破亿,京东商城用了7年时间。

2012年8月,京东向苏宁宣战。刘强东召开发布会称,这场京东苏宁大战将是电商行业最大的一场战争,双方竞争的关键点在于供应链、彼此资金总量及与供应商关系。

2012年11月,京东商城对外正式发布其首个金融服务类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从电商走到了金融服务。

2013年3月,京东域名从360buycom正式更换为jdcom,并推出卡通金属狗形象的吉祥物“Joy”。

2013年12月,刘强东结束近一年的赴美游学,公开宣布正式回归。

2014年1月30日,京东商城递交IPO招股书,计划赴美上市,最高融资15亿美元。上市地点将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之间选择,股票代码未定。美银美林和瑞银证券为主要承销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腾讯成京东第一大股东刘强东仍然有绝对话语权

参考资料来源:腾讯科技-腾讯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国美苏宁与京东的战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