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能超越阿里,成为电商界老大吗?

京东能超越阿里,成为电商界老大吗?,第1张

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误导性,也是对刘强东所说的话的错误解读。刘强东在开年大会上是这么说的,京东要在2021年前,超越阿里,成为中国第一大B2C平台。所以,刘强东是跟天猫、跟淘宝的b2c进行对比,而不是整个阿里。刘强东心里也明白,想要超越整个阿里平台是不可能的,起码再2021年之前没办法实现。

那么,如果单从B2C业务来说呢,京东有可能超越阿里吗?答案是可能的,京东可能超过天猫,也可能超过淘宝的B2C,但是京东却很难超过整个阿里。

何谓B2C,即企业对个人买家,淘宝的B2C一般指天猫和淘宝的企业店铺,至于京东是不允许个人卖家入驻的。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超越指的是哪一个方面的超越呢?如果是GMV的话,水分非常大。GMV是指流水,并不是实际的成交量,计算公式为:

GMV=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

从公式就可以看出,GMV水分是非常大的,从GMV对比并不准确。

京东想要超越阿里,成为国内第一大B2C平台,那么必然需要在物流、服务、价格等方面有自己突出的优势,才存在可能性。再来看下从这几个方面的对比情况:

首先看物流

天猫:主要依靠第三方物流,天猫超市部分省市可以次日达

淘宝B2C:完全依赖第三方物流

京东:自建仓储,可次日达或当日达,部分依赖第三方物流

从物流来看,对比阿里,京东的物流是占据绝对优势的。虽然目前京东配送不满99元需要加收5元配送费,但是在一个买份早餐都需要几块钱的时代,5元配送费已经非常实惠了。

其次看下服务

1、客服系统。天猫淘宝的客服系统是比较完善的,有人工服务,而且等待时间并不长。但是京东的客服系统相对差很大,每次找客户经常找不到人工客服,只能跟机器人对话,这点给京东差评。

2、退货系统。从退货的方便性、简洁性来看,依然是阿里完胜京东。淘宝购买之后退款简洁明了,很容易 *** 作。但是京东不一样,此前在京东退货,点击退货之后,找填单号的位置还费劲百度了下攻略,京东继续差评。

3、付款。天猫、淘宝很少支持货到付款的,但是京东一般都支持,这点给京东好评。

服务方面来看,天猫、淘宝要比京东好太多,但是这方面如果下定决定要改善的话,对于京东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如果京东可以考虑将机器人客服撤掉,多招些人工客服的话,还能赶上天猫、淘宝。

价格方面

1、天猫店铺对于价格的监控是比较严格的,不能随心所欲调整价格,不然很容易就被处罚扣分。但是京东不一样,很容易就改价,今天你可以卖199元,明天你就可以卖99元,后天涨到299元也没问题!所以,京东的价格不那么靠谱。

2、京东表面看起来优惠多,活动多,但是有心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参与活动的满减商品,价格都是涨了一倍之后的,对比下来,淘宝天猫比京东便宜太多~

3、大部分商品,京东的售价都高于天猫、淘宝的10%左右

关于大家都厌恶的刷单

做过电商的都知道,虽然天猫、淘宝刷单一直都存在,但是,实际上阿里是真的有在打击刷单的,卖家需要特别小心规避各种可能被阿里监控出来的刷单行为,才敢找人刷单,提心吊胆的。

可是京东呢?京东刷单是最简单的,根本不会管,有时候京东小二还会鼓励京东运营去刷一下单,让数据好看点。

最近两年B2C市场交易份额对比


从2015-2016年Q3 的B2C市场份额对比来看,天猫依然占据着高达50%以上的市场份额,京东想要抢占天猫的市场份额,难上加难。

从短期来看,京东想要做B2C的第一,目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京东潜力尚在,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也没办法一棍子打死说不可能,毕竟世事难料,电商发展更是风云莫测~

首先菜鸟驿站是隶属于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并没有获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也就是说菜鸟驿站没有快递资质。
菜鸟驿站是外包加盟模式,阿里菜鸟联盟(顺丰已退出)旗下的快递是结盟模式。
从拓展范围上讲“菜鸟系”战略是“无死角”式扩张,“菜鸟系”利用阿里和淘宝平台捆绑快递公司(竞价手段),又利用菜鸟驿站在民间自由加盟迅速扩张,但是“菜鸟系”的致命问题是联盟管理松散,民间加盟管理失控(没有管理体系和管理培训,用户和加盟者的投诉越来越多),在社会造成的影响非常恶劣;强制代收、虚假签收等违反国家邮政法规的现象已成常态,“菜鸟系”所属快递员因公司竞价报酬计件机制几乎是无底薪(对于快递员几乎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快递员只有采取所有快件统一入库(菜鸟驿站)的方式来增大运单量,从而导致快递不能送货上门和虚假签收(菜鸟入库自动签收)等违规行为(快递暂行条例),被大量用户抱怨投诉。
京东是自建物流,垂直联动模式。虽然在广度比不上菜鸟,但始终围绕自建物流的核心来进行发展,不断扩大用户粘度和信任。
作为快递行业,最为重要的不是商业模式(不论是“第三方”还是“新科技”)而是打造产品核心,即服务质量和管理经验、管理理念(比如顺丰),最为重要的是要严格遵守国家行业法规,真正尊重用户,而不是打着“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口号去侵犯用户利益。
快递企业的“实力”不是盲目扩张,而是来自于用户信任!

01

就在昨天,京东零售子集团大客户部宣布更名为企业业务事业部,我对政企采购领域关注比较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有点奇怪,京东大客户部打造的企业电商化采购模式,一直走的非常靠前,发展还挺顺风顺水的,怎么忽然改名字了?

了解一圈之后,发现他们的业务模式并未大规模调整,改名的原因是由于他们为企业用户提供的服务内容、场景和链条已不断扩充和升级,原有部门及品牌名称已不能全面展现其对企业用户服务内容和服务价值。

由于牵扯利益比较多,需求非常碎片化、个性化,所以,政企采购是电商最难啃的骨头,不过,京东企业业务2019年上半年成绩不错,已经占据了企业采购电商化领域512%的份额。截至目前,京东企业业务已同96家国资委直属央企实现了100%合作,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28家企业选择了京东企业业务,覆盖率提升至85%。而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之中。

为什么这么多巨头把采购业务甚至供应链数字化等艰巨任务交给京东呢?他们的服务方案为什么、能满足各行业的多元化需求?

总结下来,一个是他们的入口战略,一个是场景化策略,还有一点,那就是产业互联网的大势所趋。

02

入口战略是指把京东企业业务的商城“开到”企业涉及物资采购的各个场景中,或嵌入企业的ERP内部流程、或为企业搭建一个定制化的商城、或者通过微信或者手机APP为企业提供采购管理服务。通过这些多元化入口,企业不仅可以实现多场景的商品采购,且从采购需求提报到审批到收货到付款到发票,再到数据分析,统统都通过一个“入口”完成数字化连接。目前,根据不同企业的采购需求,细分为通用类采购入口、生产经营采购入口、政府采购入口等一系列高效连接数字平台。

企业不再集体采购,而是让员工和分支单位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内部商城里碎片化采购,分散送货,集中结算和生成数据报表,这样,企业减少招投标等琐碎工作,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企业采购需要上万个供应商,要处理上万个招投标与合同。

如今,这些都不需要了,极大的减少了企业采购人员的重复性无价值工作量,这为企业大大节约了承认,比如,2018年,全国铁路电商化采购中,济南局通过引入智能采购技术实现整体节支率27%。

看起来是节约了成本,其实改变的是经营方式,这个智能采购综合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将成本中心变为运营中心。

成本中心是花钱的部门,运营中心是创造价值的部门,这样说还是略微抽象,举个例子吧:

中国移动江苏省营业厅的智能采购是一个典型的连锁企业转型案例,京东企业业务部为其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为江苏全省2万家移动营业厅及线下门店提供了包括商品展示、商品售卖、互动体验、场景构建、店面管理、选品补货等在内的智能零售解决方案,让门店成功从“专职办卡”进化为“五脏俱全的小型购物中心”,进而重获营销的主动权,大幅提升江苏省内营业厅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实体渠道的盈利能力。

据了解,该项目上线6个月服务超3000万的终端用户,成功帮助中国移动在5G到来前实现实体渠道的集中化改革,构建“连锁+电商+协同”的高效渠道运营架构,打造“终端、内容、流量、渠道”四位一体的运营体系。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从成本中心变成运营中心的例子,盘活了江苏移动的门店资源,激活了门店人员的主动性。以前,运营商的门店和店员虽然多,但能做的事情有限,现在,接通智能采购之后,有了更丰富的供应链,围绕手机的软硬件业务都可以做了,两万家门店的线上采购管理,也可以做到全部数据化,这在传统采购时代,不可想象。

03

能做到这种细分业务,其实是因为京东企业业务部对客户需求做了场景化产品。

比如,为了解决企业福利个性化的问题,去年他们上线了京东京喜、京东京点等场景化解决方案,这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方便企业做好福利,而不是应付员工。

他们曾为一个中石油在边疆的分公司提供福利服务,每个员工都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购买福利商品,有的员工在过节的时候,给家里的老人买了一些老年人用品,家里老人收到之后很是惊喜,一是因为送货太快了,员工上午下单,商品下午就送到了,第二是商品很贴心,所以老人给员工打电话的时候很开心,而员工也很感动,自己工作的地方虽然离家几千里,但是企业福利这种快速和贴心,让他感觉离家没那么远。

另一个温情的场景,则是为云南省政府和云南农行打造的扶贫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把扶贫资金的发放、农产品的收购和销售等环节都实现数字化,确保了精准扶贫和“造血式”扶贫,让农户享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帮助和提升。

有温情的场景,也有供应链重塑的场景。

比如工业品采购,就是一个重塑供应链的过程。今年3月,京东企业业务部与海尔集团签约,双方将打造一个工业品采购平台,一方面,海尔集团智慧物联生态圈体系下的自有工业品平台“好品海智工业品平台”与京东工业品合作,实现一站式、智能化的工业品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海尔工业品将加入京东工业品生态体系,借助京东的巨大流量红利和客户资源,实现海尔工业品“在京东买,在京东卖”。

04

如此一来,京东就变成了一个强大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商平台,不再只是卖货那么简单。

PC时代的电商是创造爆款卖货,很粗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商,侧重体验和全渠道服务;而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电商,则是重塑生产、流通、销售等诸多环节,让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在数据里流通。

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变革的时期,国内外变量很多,企业唯有从内部强化基本功,优化成本结构,减少内部浪费,从采购电商化开始变革。

江苏移动在京东智能采购模式下,重塑了店面价值;中石油的福利变革,重塑了员工关怀;云南在产业互联网的服务下,重塑了 社会 治理模式;海尔的工业品采购平台则从头到脚彻底实现了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不只是企业层面的事情,最终是要服务于 社会 ,服务于客户,要让生产者获得效率的提升,要让消费者获得更温暖的服务。

从这个层面来看,京东的智能采购,其实顺应了产业互联网的大势,满足了央企和世界500强在变革时代的潜在需求,所以才能把自己的商城开到巨头的官网里。

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的疯狂争取市场份额的亚马逊战略模式,在亚马逊身上已经获得了赢利的回报,而在以亚马逊为对标的京东身上似乎依然遥遥无期。

4月29日,亚马逊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其第一季度营收为291亿美元,同比增长28%;最引人注目的是,亚马逊实现了513亿美元的净利润,这已是连续四季度赢利,而去年同期则亏损5700万美元。

不久之后的5月9日,被认为是“中国亚马逊”的京东也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据其显示,第一季度净利润为-8649亿元(约-1341亿美元),同比亏损增幅5%。

继续故事模式,

还能让投资者存在遐想吗?


整体来说,除了亏损这个意料之中的事情外,近期围绕在京东身上的事情,大多都是负面的。

尤其是5月京东原海外事业部总裁徐昕泉加盟乐视的消息传出后,各方的认知都指出,徐昕泉离职原因是,京东重点投入的俄罗斯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甚至是“关闭”状态,而京东基于赢利诉求将在海外事业部进行裁员。

从2015年6月开始,作为京东赢利重要抓手的海外业务最终因为目前的赢利诉求而被分离,经过一年的跌宕之后,最终成为弃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京东已经在这个故事上难以为继了。

进军海外市场,并不能算是给资本市场演绎的故事,但如果是进军次一级的海外市场呢?尤其是如俄罗斯、东南亚这样的市场,一直混迹于互联网圈的刘强东自然深谙其中三昧。

这本身并非刘强东的“原创”,在十年前,游戏厂商就曾经用这一概念成功地激励了自己的股价,比如完美时空和金山,均频频打出进军海外市场的招牌,各种姿势和各种宣传见诸媒体,但实质上这种海外拓展恰恰是进军较之中国更为低端的市场,从而形成一种高维打低维的态势,实现对彼国该类市场份额的大面积占据。

完美时空的这个故事讲述了十年,且一直在继续,其根本在于这个故事已经实现了赢利,尽管较之国内市场来说,这些游戏产业在第三世界的赢利额实在微乎其微。但对于一个整体都在赢利的游戏产业和作为个体的公司同样在大幅赢利的背景下,这一故事作为调味料也未尝不可。

可对于京东来说,这样的故事就略显奢侈了,目标海外市场或许开发还不完善,但依然有强力的本地公司与之竞争。而电商总归不如游戏那般具有强大的黑科技效能,在本国市场尚无法实现赢利的规模化发展之下,在彼国“水土不服”的大环境下,这个进军海外的故事,也就难以让投资者产生多少遐想,甚至有点味如嚼蜡了。

然而,在一个故事失败的结果下,京东的选择却是用另一个新故事来替补。

亦步亦趋学对标,

京东的想象力瓶颈

2015年京东之所以没有被资本市场所嫌弃,是因为它还有一个故事,即腾讯加持的故事,而且从数据上看颇为有效。

较之自强不息的亚马逊而言,京东在2015年真正具有实际意义的故事是腾讯成了它的流量入口。

但这个看起来无比强横的故事也在2016年陷入破灭。一季度财报发布后,在京东召开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京东首席财务官黄宣德将交易额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归结于腾讯。他表示,腾讯入口给京东带来的流量在过去三个季度的增长已经开始减速,过去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平均降幅大约是20%以上,“这实际上表示腾讯流量对京东业务增量贡献的最大化水平”。

受今年第一季度业绩不如预期影响,京东股价遭遇一轮暴跌。评级机构惠誉国际甚至指出,京东并不具备“投资级”信用评级,因为“其面临着利润乏善可陈、现金流疲弱,以及高固定成本的挑战”。

这个故事的背后,其实恰恰是腾讯的社交流量能作用于游戏这样的娱乐领域,却无法作用于电商这样的消费领域的长期纠葛的结果。腾讯长达十年的电商试错和最终的失败,以及最后选择已经有相当根基、国内第一的B2C电商京东做合作者,将流量直接引入京东后,依然不能解开这一死结。

但对于刘强东来说,在赢利模式鲜明、以门面收租为特色的阿里模式下,在阿里已经进入20%―30%略高于消费增长速度的平稳发展期的当下,他和他走“专卖店”模式的京东,在以自营无法实现赢利的压力下,依然选择了以讲故事来寻找更多的资本,来维持其以亏损换规模寻找明天的可能。

这也是刘强东一贯的秉性,就连做个生鲜电商也要和属下爆出恋爱传闻、推自建物流不惜自己亲自出镜来送货,以营造可被娱乐化传播的故事氛围的强哥,从本质上缺少和亚马逊一样的务实情结。

即使是作为对标公司,京东和亚马逊还是有极大的不同。亚马逊的起点是卖书,这一点当当与之更像,而京东的起点则是做网上国美、苏宁,以3C电器为专攻。在实际运作上,看似各方都从垂直化领域逐步进入综合平台范畴,但是亚马逊却不似京东,所谓京东的自营产品依然是代理国内企业,而非真正自产。反之亚马逊在卖书之余,还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推出了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这样的自有硬件,并直接作用于电子书市场,形成了类似苹果应用商店式的持续赢利体系,而且是低成本和长尾的。此外,亚马逊在电商之外运作的云计算AWS业务,第一季度营业利润604亿美元,占当季营业利润11亿美元的一半以上,这都是实实在在有赢利的故事。

今年3月,京东在自家的众筹平台上推出了一款电子书阅读器“JDRead”。无论从机身外观还是性能配置上,这都是一款要与现在的电子书霸主亚马逊Kindle死磕的产品。5月京东又放出与Mellanox共同建立“JD-Mellanox联合创新实验室”,为数据处理、深度学习云计算技术提供更好的创新。

这或许是京东又一次想亦步亦趋跟着亚马逊讲故事的节奏。可惜为时已晚,而且它毕竟是做3C电器的,买书规模上不弱于当当,云计算上需求强大,但在资本市场和消费者面前,还是觉得这两个故事不搭。

至少,赢利的前景遥遥无期……

太多的故事和摇摆的平衡木

在刘强东最新的故事里,有两个走向,一个是务实,一个是黑科技。

务实的故事里,刘强东的说法是,未来的京东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品类扩张和“三张网”的打造上。对于“三张网”的说法,刘强东解释称京东要构建大家电网、中小电网络和生鲜冷链网络。

这其实代表着京东的转舵,从牺牲利润换规模走向深耕垂直市场来赢得利润。“现在,整个消费市场非常疲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如果单纯维持像过去那样的增长速度的话,公司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这种做法与股东利益最大化也是不相符的。”刘强东的这番话,不仅仅说明了京东触及了天花板,也在想用致力于赚钱的这种表忠心方式,来拉回投资者的信心。

这就形成了京东的平衡木,在利润和规模的平衡木上,京东开始出现了摇摆,毕竟对标公司亚马逊在连续亏损20年后,已经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连续赢利。而赢利的结果呢?仅过去两年亚马逊新增加的市值就相当于6个京东。可京东呢?仅2015年8月阿里苏宁结盟的消息公布后,京东的股价随之暴跌,一个月内的最大跌幅接近四成,市值一度蒸发接近200亿美元。而整体上来说,京东已经连续下挫5年亏损300亿元了。

对标变成对赌,依靠对标公司不赢利的故事来维持自身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京东必须赢利,可赢利点在哪儿?京东没有找到,反而还想用新的故事来忽悠。

最新的京东故事是无人机,在亚马逊讲出无人机送货故事2年后,京东总算跟上步伐,但关于亚马逊的这个故事,目的还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区用无人机来降低成本,并在2013年年末讲述之后,立刻被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叫停,而京东此刻推出,并扬言一年内,无人机送货覆盖范围从23万个村庄扩展到42万个村庄,用无人机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其希图用这么个送货方式,来引发投资者对于至今迟迟无解的农村电商的遐想,未免又过于急不可耐了。

因为这个和亚马逊似是而非的故事,将是一个运营成本巨大、牺牲利润换规模的故事,可京东此刻最不需要的应该就是这样的故事。由此可见,还在讲故事的京东和刘强东,依然在平衡木上纠结着。

淘宝网、京东、网易严选、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聚美优品、当当网、1号店、天猫。
1、淘宝网
淘宝网是亚太地区较大的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创立。淘宝网是中国深受欢迎的网购零售平台,拥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数,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已经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
截止2011年年底,淘宝网单日交易额峰值达到438亿元,创造2708万直接 且充分就业机会。随着淘宝网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增加,淘宝也从单一的C2C网络集市变成了包括C2C、团购、分销、拍卖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在内的综合性零售商圈。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之一。
2、京东
京东(股票代码:JD),中国自营式电商企业,创始人刘强东担任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旗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2013年正式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2016年6月与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1号店并入京东。
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5年7月,京东凭借高成长性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平均加权指数。
3、网易严选
网易严选于2016年4月正式上线,是网易旗下自营生活家居品牌,深度贯彻“好的生活,没那么贵”的品牌理念。网易严选的商品分居家、餐厨、配件、服装、洗护、母婴、原生态饮食等几大类目,未来会开发更多家具、玩具等,打造成全品类的生活类电商品牌。
4、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优质商品。其中,通过沟通分享形成的社交理念,形成了拼多多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思维。
5、苏宁易购
苏宁易购是苏宁电器旗下的B2C电商网站。近年随着业务的扩张,如今除了电器还包括了日用百货等众多品类。2011年开始,苏宁开始了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展的策略以不断地提升网络市场份额。同时,苏宁依然凭借着它强大的物流,实体店体验以及售后服务支持,在众多的电商平台中占有一席之地。
6、唯品会
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VIPS)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设在广州,旗下网站于同年12月8日上线。唯品会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涵盖名品服饰鞋包、美妆、母婴、居家等各大品类。
7、聚美优品
聚美优品是一家化妆品限时特卖商城,其前身为团美网,由陈欧、戴雨森等创立于2010年3月。聚美优品首创“化妆品团购”模式:每天在网站推荐十几款热门化妆品。2010年9月,团美网正式全面启用聚美优品新品牌,并且启用全新顶级域名。
8、当当网
当当是知名的综合性网上购物商城,从1999年11月正式开通至今,当当已从早期的网上卖书拓展到网上卖各品类百货,包括图书音像、美妆、家居、母婴、服装和3C数码等几十个大类,数百万种商品。物流方面,当当在全国600个城市实现“111全天达”,在1200多个区县实现了次日达,货到付款(COD)方面覆盖全国2700个区县。
9、1号店
1号店,电子商务型网站,上线于2008年7月 11日,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行业 “网上超市”的先河。该公司独立研发出多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并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在系统平台、采购、仓储、配送和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大力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确保高质量的商品能以低成本、快速度、高效率的流通,让顾客充分享受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实惠方便的购物。
10、天猫
“天猫”(英文:Tmall,亦称淘宝商城、天猫商城)原名淘宝商城,是一个综合性购物网站。2012年1月11日上午,淘宝商城正式宣布更名为“天猫”。2012年3月29日天猫发布全新Logo形象。

京东和华为到底谁家厉害?其实各有各的厉害,因为他们两个本来就不是一个性质的京东的话,主要是是一个线上线上。商场卖东西的偶尔这个华为的话,主要是做手机的这就是他们性质不一样,他们都很厉害。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京东能超越阿里,成为电商界老大吗?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