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创始人退位,从马云开始,各路大佬为啥都纷纷离开了互联网这个香饽饽?

京东创始人退位,从马云开始,各路大佬为啥都纷纷离开了互联网这个香饽饽?,第1张

2022年4月7日,刘强东离任CEO,又一位互联网大佬加入“退位潮”。面对强哥的突然卸任,网友们纷纷调侃称“OKR竟然把老板逼走了”,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但大佬们扎堆“离职”的背后,偶然更多还是必然使然?从马云开始,各路大佬为啥都纷纷离开了互联网这个香饽饽?

我认为是反垄断调查下的明哲保身

除了企业本身发展需要之外,更多猜测集中在了反垄断趋势上。实际上,科技巨头创始人在反垄断大环境中“退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多年前因“微软、网景浏览器大战”,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的检察长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微软内部邮件更透露,公司的计划就是要“切断网景的空气供给”,因此当时的微软在公众眼中,执行的是反竞争、不公平、攻击性极强的商业策略。

盖茨本人反垄断听证会上的傲慢态度也让他的公共形象一落千丈。加上盖茨婚外情人的“背叛”实锤了微软的不正当竞争,使得华尔街抛售微软股票。层层压力下,盖茨卸任CEO。有了盖茨的前车之鉴,后续谷歌、亚马逊等巨头掌门人都纷纷在反垄断压力下“被迫”退位。而国内情况与国外也如出一辙。

众所周知,之前阿里巴巴因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蚂蚁集团的上市计划也被暂停,在互联网平台反垄断趋严的大背景下,刘强东的离职很难说没有这方面的考量。

不过,即使大佬们已经卸任,实际上仍然可以遥控指挥企业中的任何事务。且一旦有机会,创始人回归也是顺理成章。像刘强东发布的声明一样,“我脱离开CEO的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年轻领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当中去”。

京东被曝大裁员20%

京东被曝大裁员20%吗,据网传的一份文档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多数在 10%~30 之间,京东被曝大裁员20%。

京东被曝大裁员20%1

近日,社交平台上一份致京东员工的“毕业须知”引起热议。有多名认证为京东员工的网友发声,京东多条业务线正在裁员,并分享被裁经历。“京东裁员讨论互助”,一时间也上升为该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

九派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员工都在社交平台反映,这一轮的裁员比例较大,且要求被裁员工最迟本月底离职。而据网传的一份文档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多数在10%~30之间,其中京喜广东战区裁员比例更是高达100%。

京东方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轮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京东主体业务依然健康发展。对于网传的文档,该相关人士称,尚未看到,不便回应。

1裁员忽然而至,被裁员工:压力特别大,濒临崩溃

“今天被谈话,7年半,让31号走,赔偿N+1,看了协商离职协议,当场就可签字。我说需要考虑下。”

这是一名京东员工在社交网络的留言,对于忽然而至的裁员,显然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而更多的被裁员工,则表达了被裁后的焦虑:社保缴纳到何时、期权股票能否兑现、年假如何折算……他们当中,有些是干了7年以上的老员工,有些则是刚入职不久的新员工。一名被裁员工告诉九派新闻记者,“现在压力特别大”“要崩溃”。

据华尔街财经报道,有京东内部高层人士透露,目前裁员确已启动,涉及京东零售、京东国际、京喜等多个业务部门,目前人力资源部门在约谈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并给出明确的裁员比例,要求各负责人尽快“动手”终止与下属员工的劳动合同,3月31日为此轮离职的最后期限。

2裁员被美化为“毕业”,网友:说好的“不开除任何一个兄弟”呢

伴随着裁员消息满天飞,京东的一纸“毕业须知”,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

九派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份“毕业须知”,实际上是京东的离职指引。内容包括离职后社保公积金、人事档案等如何办理,以及申请背景调查、签发离职证明该走什么样的程序等。

对此,不少网友指责京东把裁员美化为“毕业”,颇具讽刺意味。更是有网友翻出刘强东多年前“不开除任何一个兄弟”的公开表态,认为京东裁员是自打耳光。甚至有网友指出,京东把裁员美化为“毕业”,和马云的“向社会输送人才”,讽刺性不分伯仲。

记者注意到,有人提及这份名为“毕业须知”的离职指引,其实一直都存在,并不是这次裁员潮才出现,以前离职的同事都会收到。只不过,这次裁员,被裁员工怨气比较大,“毕业快乐!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的表达就显得比较刺眼。

3巨头收缩“止损”,财报:单季亏损52亿,全年净亏损36亿元

3月10日,京东发布2021年及第四季度财报。营收表现可圈可点,但亏损也很严重。

财报显示,京东2021年全年净收入达到9516亿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四季度净收入为2759亿元,同比增长230%。

财报也显示,第四季度,京东单季就亏损52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43亿元。四季度的亏损,也导致了京东2021年全年的净亏损达到36亿元。

其中,新业务方面京东四季度在这方面经营亏损32亿元,同比扩大546%,环比扩大52%,而整个2021年在这方面已累亏近106亿元。据中信证券分析,京东新业务亏损的大头就是社区团购京喜拼拼和面对下沉市场的京喜。

而这次“裁员潮”波及人数最多的,也正是京喜这个业务条线。并且,从裁员覆盖多个业务板块来看,京喜之后,京东其他业务线也正在开始优化。有业内人士分析,裁员的动作,或意味着京东正在收缩战场。

“京东不追求单一指标的快速增长,而是关注整体业务增长的健康度和可持续性;其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将会摒弃依靠补贴等粗放的流量型增长方式,而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大环境中,京东的用户增长和运营面对着’长坡厚雪’。”财报电话会上,京东集团总裁徐雷曾这样描述京东的战略方向。

京东被曝大裁员20%2

据中国基金报报道,互联网大厂的“裁员潮”愈演愈烈。近日,社交平台上一份致京东员工的“毕业须知”引起热议。有多名认证为京东员工的网友发声,京东多条业务线正在裁员,并分享被裁经历。

(来源于网络)

而据网传的一份文档显示,此次裁员覆盖业务线较广,京喜、京东国际、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多个板块的多个事业部都设置了裁员比例,多数在 10%~30 之间,其中京喜广东战区裁员比例更是高达 100%。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不少员工自 3 月 21 日后陆续被部门领导与 HR 约谈,被要求于 3 月 31 日离职。由于未能做到提前 30 天通知,京东给出了“N+1”的赔偿方案。

据九派新闻报道,有人提及这份名为“毕业须知”的离职指引,其实一直都存在,并不是这次裁员潮才出现,以前离职的同事都会收到。只不过,这次裁员,被裁员工怨气比较大。

对此,京东方面相关人士称,此轮裁员只是业务板块的正常优化,京东主体业务依然健康发展。对于网传的文档,该相关人士称,尚未看到,不便回应。

京东被曝大裁员20%3

在年报公布后没多久,东哥还是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了!

面对着巨幅亏损和经济寒潮,京东这次裁员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只能感慨,互联网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被结束,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网传裁员比例接近20% 京喜或成裁员重点部门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京东启动了新一轮裁员,京东已经是互联网巨头中最后一批裁员的企业,但是依然未能避免。

网传京东裁员详细清单:

近日,在多个职场类社交软件上,ID带有“京东员工”标识的一大波用户“积极发言”这也间接做实了传闻。

据媒体报道,京东内部高层人士透露,目前京东裁员确已启动,涉及京东零售、京东国际、京喜等多个业务部门,目前人力资源(简称“HR”)在约谈各个业务部门负责人,并给出明确的裁员比例,要求各负责人尽快“动手”终止与下属员工的劳动合同,2022年3月31日为此轮离职的deadline(最后期限)。

对于网传的“裁员比例高达50%”的说法,多个业务部门负责人称,不实!比如20个人的'部门,裁员人数为4人,比例差不多在20%左右。赔偿比例初步设定为N+1("N"指的是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多年经验且不愿具名的的京东集团HR人士向《花儿街财经》透露,实际上,京东每年都有优化计划(裁员计划)。只不过今年裁员比例高了些,和大环境有关。

京喜事业群成为重灾区,京喜事业群的裁员比例或在10-15%,甚至更多。36氪获悉,截至目前京喜事业群的员工总数在4000左右,照此换算,此轮京喜事业群的人员优化规模或在400-600人。

京东员工席卷各大职场平台

有京东员工在某职场平台晒出,京东给到的离职须知命名为毕业须知,开头的第一句这样写到

“亲爱的京东人,毕业快乐!恭喜您从京东顺利毕业!感谢一路相伴!”

京东想给自己和裁掉的员工留下了起码的体面,但是这样的文字游戏显然并不被买单。

在阿里巴巴二十周年庆的时候,马云在离任前曾提到过,他说,“希望30年后,阿里每年能向社会推荐输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参与社会建设。”

在很多人还在为马云的高风亮节鼓掌时候,突然有人反应过来,这不就是裁员嘛?

有意思的是,互联网巨头们作为新经济的代表,偶尔还会创造“新文学”,来看看这些互联网大佬对裁员的不同描述:

华为:放弃平庸员工。

腾讯:结构性优化。

百度: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蔚来:局部优化,提高运营效率。

科大讯飞:提前吃饭的员工需要被优化。

京东:淘汰掉因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员工。

马云:未来阿里巴巴每年将向社会输出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

在市场化经济下,企业雇佣和裁员本就是正常市场化行为,虽然感情上不能接受,但是现实情况就是企业必须为了自己的生存做出调整。

过去这批互联网巨头本人看作是铁饭碗、金饭碗,但是在“寒潮”之下,它们现在也同样难以为继。

从网络上的反馈来看,很多人反感的第一不是裁员本身,而是互联网巨头们的阳奉阴违,即便裁员也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另一方面则是突然的暴力裁员,有的甚至连起码的补助也不想给予,这对于员工而言,尤其是那些迈入中年的员工而言,无疑是“赶尽杀绝”。

支撑全球化经济的大宗商品,是用于建造与驱动城市,运行交通系统和喂养我们自己等日常生活基本要素的根本原材料。但是,如果去问一下普通人,在听到“大宗商品”这个单词时他们想到了什么,他们最有可能会提到金融市场、华尔街和投机买卖。虽然大宗商品市场极不稳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某一领域的金融贸易商们却始终为其所吸引,这种概念与那种从地面获得资源,在全球运输并将之变成我们每天使用的原材料的复杂且极其实用的业务相距甚远。后面的系列分享讲述了一个如何将大宗商品转换成我们实际需求和使用的故事,以及当中贸易商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在我们查看大宗商品如何运作之前,我们必须弄明白它们是什么。
大宗商品是基础产品,但并非所有基础产品都是大宗商品。那么,是什么让它们有所不同呢?正是它们的物理特质。总而言之,所有大宗商品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自于大地。归根结底,这些产品都是由自然力量创造而来。这就导致了一些后果。首先每票大宗商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化学形态取决于它们诞生于何时何地。也就不存在标准大宗商品这个概念。想要有销路,大宗商品需要在被需要的时候,以可被使用的形态,送至可被使用地点。空间、时间与形态之间的关系,是这项业务的关键驱动力。

出品/ 联商网&搜铺网

撰文/ 王迪慧

9月14日,京东宣布旗下首家MALL落户西安,并将于9月30日正式开业。

事实上,这并非京东首次向实体进军,在此之前,推出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以下简称“京东超体”)、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京东之家等多种类型的线下门店。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唯品会等电商企业除了通过投资扩大自己的实体版图,也都曾尝试亲自开购物中心。从线上走到线下,为何电商巨头们都打起了购物中心的主意?

01

不卖服装、没有餐饮,主营家电3C

首家京东MALL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80号盛龙广场,南北中轴线未央迎宾大道上,南接钟楼繁华中心城区,北接新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所在地距西安地铁2号线龙首原站、大明宫西站600米左右,5公里内辐射超百万人群。

京东MALL共有5层楼体,经营面积达42万 ,涵盖苹果、华为、英特尔、美的、海尔、格力、奥克斯、飞利浦、海信、康佳、创维、TCL、长虹、SONY、松下、戴森在内的150多个知名电器、3C品牌,约20万件可售商品。

从经营品类来看,京东MALL以家电、电脑数码、手机通讯、家居家装为主,此外还拥有儿童 娱乐 、智能 健康 、 汽车 用品等品类。

从设计风格来看,京东MALL主体建筑以京东品牌的“红白”元素为配色,并将西安古典建筑元素古城墙、建筑榫卯应用到幕墙设计里,而正门上方高达6米的巨型3D雕塑京东JOY微笑挥手,为街区增添无限活力;在内部设计方面,京东MALL则结合汉、唐、秦不同朝代的文化风格,在不同楼层打造了专属朝代印记。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MALL外墙打造了一块巨型裸眼3D屏,逼真3D效果让屏幕内的画面伸手可触,仿佛置身未来科幻世界。同时在场内,京东MALL还配有全息投影、VR装备、智能机器人、虚拟直播间、电路透明机房等 科技 装置及设施。

02

沉浸式体验成为最大亮点

整体来看,沉浸式体验成为京东MALL的最大亮点。

在场内,京东MALL设有11大主题场景体验区和29大产品互动体验区。包括美容沙龙、音频体验、无人机体验、按摩 养生 等区域,让消费者能够体验多元化场景空间,更直观地与店内产品进行互动。

而京东MALL以“家”为原型全新增设家居主题样板间,还原真实家庭的生活感,让家电和家居产品更有代入感,唤醒消费需求,实现场景化的消费体验。

除了各种精彩纷呈的主题体验和互动区,京东MALL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便捷无忧的购物保障。消费者在京东MALL可以通过官方小程序扫码随时自主下单,商品将直接由京东配送到家,享受线上与线下同质同价。

同时,京东MALL还提供全屋一站式定制、家电套餐购买,一站式尊享服务和城市级服务特权让消费者能够享受从设计、产品选择、到安装售后的一站式体验,部分商品还支持5公里内2小时同城极速达、24小时极速安装等,3C产品还支持现场检测与维修。

无论是品类上对于家电数码类产品的偏重,还是投入大力气打造颇具规模的互动体验区,都让京东MALL看起来与传统购物中心有些鲜明差别。

可以发现,京东并非是以线下商业思维来运作京东MALL,于京东而言,京东MALL基于全渠道模式打造人、货、场的数字化闭环,有效加强渠道、品牌、消费者三方的紧密联系,降低沟通成本,提升效率与体验,为市场增长提供新的契机。因此整体来看,这个MALL更像是京东在线下的新潮产品展示中心、用户体验互动中心以及城市级服务中心。

03

电商巨头们“爱上”购物中心

事实上京东并非第一个在线下开MALL的电商企业,电商巨头在实体领域暗战已久。

随着线上流量日益昂贵,在线商家获客成本急剧增加,引流变得日益困难,大型电商平台纷纷寻找新的突破点。新零售、无界零售等强调全渠道融合的概念相继“诞生”,而在线下缺乏根基的电商平台为了加速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不少都祭出“钞能力”,开启“买买买”模式。包括三江购物、红旗连锁、新华都、银泰、步步高等区域零售商或投身,或站队,拉开了阿里系与腾京系对于实体商超争夺战的序幕。

在拉拢、收编拥有丰厚线下资源的区域零售商同时,电商巨头也开始亲自下场,诸如开设各种新型的专卖店、无人店、便利店等,以及进行品牌授权,对夫妻老婆店等进行改造。

而随着电商平台在线下实体领域布局的不断加深,一些电商巨头也将目光投向大型实体项目,尝试亲自开设超级体验店、购物中心等。

2018年4月在杭州西溪园区阿里淘宝城3期开业的亲橙里,就是阿里巴巴首个商业项目。当时阿里对亲橙里的定位,是为周边的社区居民、阿里园区访客以及阿里的员工提供吃喝玩乐一站式的服务。

2019年12月,盒马旗下的新业态——首个盒马里·岁宝购物中心在广东深圳莲塘开业。相比于亲橙里的“从无到有”,盒马里其实是通过改造深圳的老牌百货岁宝的商超而诞生。

无独有偶,除了阿里系尝试开设购物中心,2019年唯品会通过收购杉杉商业间接获得品牌线下授权后,也于2020年在安徽合肥开出了首家城市奥莱,寻求线下增长。

此外,不久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亚马逊正准备开设大规模的实体综合零售业态,与传统的百货商店相似。了解亚马逊计划的知情人士称,亚马逊上述类型的百货店将首先在美国加州和俄亥俄州开设,面积将达到30000平方英尺(大约为2800 )。

事实上,在开出首家MALL之前,京东也曾推出京东超体,而从体量来看,已经开业的重庆京东超体和合肥京东超体面积均超过4万 。据了解,2021年上半年,重庆超体成交额同比增长105%,合肥超体开业成交额达166亿元,全渠道客流量超120万。或许正是这两家超体开业以来的不俗业绩,给了京东在线下商业尝试中更进一步的底气。

但细究电商平台开启线下商业的 探索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王国平认为,线上企业主要面临流量成本增加,体验度无法有效继续提升,转入线下做实体门店。京东近期动作更多是为了体现其有实体属性,与阿里做亲橙里、唯品会做城市奥莱略有不同。

此外,对于电商巨头为什么尝试开设购物中心,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汪中玉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线上增长总会遇到瓶颈,目前很快达到这一阶段,并且线上品类触及天花板。相对于线上,线下的本地生活消费场景,对于获取流量增长相对于线上更具吸引力,获客成本更低。通过 探索 线下消费,布局线下场景,达到线上线下互动,一直电商巨头们的追求。

但对于后续的发展,汪中玉也表示了不确定性,他认为线上和和线下 *** 作模式不一样,每个企业的基因也不一样,能否成功,有待时间验证。

王国平也表示,相较于线下企业,线上企业主业非实体属性,在运作以及决策逻辑上,更多会倾向附属于线上,对于线下客户感受会无法有效顾及,因此对于线下客户来说很难出彩,对于线上客户来说增加了体验。

生意模式基本都属于两种之一:一是卖产品,一是卖广告。服务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产品。

对于网站来说,电子商务类的网站,比如淘宝店,京东商铺,亚马逊商铺,这些都是典型的通过卖产品盈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局限于店家的店铺。对于淘宝、京东、亚马逊而言,他们很多的时候是运营平台,通过向加盟的商户收取服务费,或广告费。

媒体类的网站,广告会是更主流的商业模式。比如打开英为财情首页,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财经类的门户网站,提供各种行情和数据。我们在页面顶部,左右侧都可以看到有横幅广告,同时页面中间,也可以看到由一些广告联盟提供的广告信息,会在页面中有所标注。(国内的百度联盟就是一个大型的广告联盟)。在页面底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交易商的LOGO和链接,这些可以判断是合作伙伴或者广告客户。对于华尔街见闻,也可以做类似的分析。

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站,他们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盈利模式,如果网站所属的公司是上市公司,那可以通过查看公开的财报来查看其收入来源。

京东集团发布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一时之间引发媒体热议。一方面,第三季度虽然亏损达到5亿多,但其美股收盘涨幅超7%。而前段时间,唯品会公布财报之后,股票大跌30%。

那么,京东财报都讲了啥?一个亏,一个涨?里面透露了京东的什么状况?反映了中国电商的什么状况?我们能透析哪些内幕?

这些数据是否漂亮?

财报公布,京东第三季度交易总额(GMV)达到1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核心交易总额(Core GMV,即交易总额除去拍拍的交易额)同比增长76%,达到1110亿元人民币。

净收入为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服务和其他项目(主要来自于电商平台业务)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30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12%。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01%。

年度活跃用户数由12个月期间的8280万增长至12个月期间的1319亿,同比增长59%。年度活跃用户数除去拍拍的用户数,同时段数量为1269亿,同比增长62%。

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2014年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52%,同比增长超过210%。

如何理解财报的特点

财报有喜有忧,同时为了分清情况,就必须还原第三季度的场景,数字在特定环境下,才具备实际意义:

1、淡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第三季度的7月、8月和9月是电商传统的淡季,但京东仍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一般情况下,第三季度是为第四季度的大促做筹备,作为一个过渡季,京东的交易总额依旧保持着近两倍于电商行业平均增速的高速增长,同比增长71%;从收入上来看,京东本季度净收入为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此外,年度活跃用户数和完成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59%和85%。

而据刘强东跟证券分析师的电话会议显示,分析师对这个业绩还是比较认可。

2、移动端渠道订单量占比过半

财报显示,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约占总完成订单量的52%,同比增长超过210%。这一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京东与腾讯之间的合作。京东方面也表示,双十一当天的新用户中大约有一半来自微信和QQ渠道,这两大渠道在京东获取新用户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而腾讯方面几天前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则显示,单是其QQ月活跃用户即达到86亿。此外,微信方面也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一事实说明由腾讯平台向京东平台的用户量占腾讯本身用户量的比例还很小,同时也说明“京腾计划”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大促期间移动端的订单占比并不具备代表意义,因为很多都是提前选好,到了大促时候,手机下单。

但平时的移动端占比更有意义,这代表了你的老用户活跃度。

3、物流仓储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京东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订单量的巨大增长一方面证明了京东强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京东物流仓储能力的提升。

物流方面,超过85%的自营订单都是当日送达或者次日送达,这一点是任何一家其他平台做不到的。刘强东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经过京东过去八年打造的物流体系,比目前市场上任何一家竞争对手都至少要领先五年。

仓储方面,第三季度京东在广州和武汉正式启用了两座新的“亚洲一号”仓库。此外,京东计划将在未来一两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添加更多的亚洲一号仓库。

4、用户男女比例,更均衡

在品类分布上,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核心交易总额为542亿元人民币,交易占比达到489%,同比增长98%。这说明京东用户在男女性别比例上逐渐平衡,也说明京东正在逐渐改变其3C网购商城的印象,走向一个真正的综合商城。

5、京东服务项目未来增长有保证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来自于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相比于京东自营净收入52%的增长,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增势可谓强劲。

服务项目的数据增长也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一致的。商品网上零售额5030亿元,增长431%(大于实物零售33%的增长值)。

6、关闭拍拍网利好京东未来业绩

在双十一前夕,京东正式宣布关闭拍拍网的C2C业务。在三个月过渡期后,将完全关闭拍拍网。

出于对假货控制的目的,关闭拍拍网,对于京东下一步的舆论氛围将会更有优势,同时,也会让京东的增速至少提升五个百分点。

整体增长放缓是怎么回事?

总的来看,京东保持了强劲的连续增长姿态,但是,相比较去年,京东的增长速度是放缓的,441亿的净收入甚至不比第二季度(452亿)。

盘子达到一定规模,自然增长放缓,京东去年保持的100%增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另一方面,国内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增速放缓,也是主要原因,从第三季度开始,经济寒冬论开始流行,居民消费指数连续走低。

不过,自从上市之后,京东每个季度业绩均实现环比增长,没有呈现出618、双十一猛增,后续季度增长乏力的状况。

京东没有刻意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稳扎稳打、内外兼修,本着长远经营的理念,表现出了一个稳健的耐力型长跑选手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和高成长性,正是华尔街和投资人所不断追寻和看好的,估计,这就是股票上涨的原因。

他一直以来都给人以低调、神秘的印象。你可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用过他投的产品。

BAT三大巨头中,他投资了两家:百度、腾讯。除此之外,十几年间,他还投资了京东、美团、滴滴、格力、美的、携程、去哪儿、蔚来 汽车 、摩拜单车、蓝月亮等800多家企业,在业界被称为“没人敢不给面子的人”。

作为中国“价值投资”领域教父级人物,他一直坚守长期价值投资,买入并长期持有公司股份,要做正和 游戏 ,拒绝零和 游戏 。

如今的他,早已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投资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电商格局。他就是高瓴资本张磊。

1972年,张磊出生在河南驻马店市一个“双职工家庭”,父亲是外贸局干部,母亲是律师。虽然称不上富贵,但也算是中产家庭。

小时候,由于父母都很忙,没时间管教张磊,造就了他从小非常独立自主的性格,并且鬼点子多。

张磊在七岁的时候就展露出经营天赋。当时,他家住在火车站附近,放暑假时,就在车站旁摆上小椅子,把自己的连环画书出租给候车的人看,赚了一些钱。

上小学时,张磊成绩很差,由于靠近少林寺,他满脑子想着“仗剑走天涯”,一心想要“投奔”嵩山,差点连初中都没有考上。小学考初中的最低录取分是140分,张磊考了141分,刚好多1分。

虽然不喜欢学校里的功课,他却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他认为别人知道的书里都有;但书里有的,别人未必知道。从书中看到的世界,比现实世界要大得多。

从学渣到学霸,除了多读书带给了张磊人生智慧的启迪之外,他还受到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施一公是河南人,和张磊是半个老乡。张磊看了施一公写的文章后,很受启发,觉得人生不能虚度,要做出一点成绩。

于是,在上高二的时候,张磊开始发奋学习。

能做到学习和挣钱两不误,张磊不得不让人佩服。

高中时,张磊发动同学们从家里拿来书到火车站摆地摊,搞流动借书站。高三暑假,当别人都在享受第一个没有假期作业的暑假时,张磊却在扩大他的租书生意,大量购进杂志后再转手倒卖,后来又开始卖矿泉水、方便面以及湖南腊肠。

1990年,18岁的张磊以当地高考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就读。当离开家乡去北京时,他已净赚了800元人民币,足够支付自己的学费了!要知道,当时公务员的月薪才100元。

在人大就读期间,是张磊求知若渴的四年,也是积累人脉资源的四年。“现在我交的很多很好的朋友还都是当年在人大读书的时候认识的。他们当中,现在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关系很深的合作伙伴,有的还一起从事一些公益性事业。”张磊回忆道。

1994年毕业后,张磊希望进入一家央企工作,并如愿以偿地入了五矿集团。

在五矿,张磊要经常坐车火车,去全国各地的收购矿山资产,这培养了他对 社会 的洞察能力。

由于长期做这份工作,感觉未来的发展有限,于是想出国留学。

1998年,张磊去美国耶鲁大学继续深造。耶鲁之行不仅改变了张磊的命运,更改变了许多当时渴望发展却苦于没有巨大投资的“刘强东们”。这是后话。

刚刚来到耶鲁大学的张磊,新鲜劲儿还没有过去,就因囊中羞涩面临了严重的财 务危机。

当时之所以选择耶鲁大学,就是因为了解到耶鲁大学是唯一能够提供奖学金的。而且,耶鲁是一所有着三百多年 历史 的世界顶级名校,培养出无数名人,其中美国总统就有5位。

据说耶鲁老师之间经常开的玩笑是:“一不小心,你就会教出一个总统来。”

不过到了耶鲁后,张磊才知道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年期奖学金,而整个研究生阶段为期三年,后面的学费要自己掏,急需要找到工作。

就像很多焦虑而迷茫的年轻人一样,张磊投出了无数的简历,最终都石沉大海,他经历了无数的面试,最后都没了回音。每次都是满怀憧憬去,垂头丧气回。

然而, 人生有“生生不息”的绝望,也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当他一次次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学校时,完全没有想到,机会竟然就在自己出发的地方等他。

张磊在《价值》一书中写到,与大卫·史文森初次相见是在课堂上,但近距离的会面却是在耶鲁投资办公室。

在耶鲁投资办公室的面试室,张磊的恩师大卫·史文森教授给了他一个弥足珍贵的机会——跟着他实习。大卫·史文森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首席投资官,在全球投资界,他是和巴菲特齐名的投资 人,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还培养了很多投资界的人才。

而在此之前,张磊从未真正接触过投资。

大卫问了张磊很多关于投资的问题,张磊对多数问题都诚实地回答“我不知道”。后来,张磊曾问过大卫,为什么会接受一个对很多问题都回答“I don’t know”的小白?大卫说,很多时候,坦诚都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张磊后来回忆说,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坐标系,选择进入了投资行业。

在耶鲁投资办公室实习时,张磊被派去木材行业做行业研究,几周后回来,张磊拿出了一份行业深度报告,足足有25厘米厚,相当于一本书的厚度。

这份报告中,体现张磊不少读到的见解,其扎实的分析能力与态度,与大卫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不谋而合。

大卫在张磊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投资潜质,对他刮目相看,传授了自己的毕生所学,并介绍他认识了许多华尔街的金融界大佬。

在那段宝贵的实习期内,大卫回答了张磊提出的数百个关于投资的基本问题。

1999年,自认为羽翼丰满的张磊,决定回国发展。

2000年,张磊创办了中华创业网,主要业务就是帮助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融资。那时候,张磊坚信中国的雅虎和亚马逊5年之内就会诞生,而中华创业网正是那一场革命的催化剂。此后,张磊组织了上百场投融资对接会,并与张朝阳、马云、马化腾等人结下了哥们儿友谊。

仅仅6个月过后,中华创业网就开始赢利,会员企业超过13000多家,投资机构超过200多家,遍布北京、上海、香港、旧金山等20多个城市,一度被海外媒体评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投资品牌。黄金年代,高调至极,他和公司的名字一起出现在《纽约时报》的头版和一众媒体上。

然而,2001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张磊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而告终。那一年,28岁的张磊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起大落。

此后,张磊从大众眼中消失了,他重新回到了耶鲁校友基金会。后来,他又辗转到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并担任纽交所驻中国首席代表。

2005年,互联网行业的魔幻之年。

当时,行业内所有目光都聚焦在李彦宏身上。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当天股价从27美元飙到120美元,敲钟现场,李彦宏喜极而泣。

百度的腾飞也鼓舞了一批有志青年的斗志,于是,2005年诞生了许多互联网公司:去哪儿网、58同城、 汽车 之家等等。

张磊意识到了中国即将雄起——“整个国家焕发勃勃生机,每个人都能发大财,国内涌现了众多朝气蓬勃的创业者与高 科技 创业公司。”

于是, 32岁的张磊拿着耶鲁导师的3千万美元戎马归来,创立了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 )。高瓴资本,字面上取“高屋建瓴”之意,一出道气势就有了。

据说这3000万美金,是大卫·史文森为了支持爱徒,从耶鲁投资基金拨出了2000万美元给他作为启动基金,随后又追加了1000万美金。不得不说,大卫真是张磊的贵人!

张磊人生中第一笔真正的投资和QQ有关。

2005年,腾讯只是一家刚刚在香港上市的小企业,市值只有十几亿美元,主要用户是“三低”——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即时通信市场的老大还是MSN。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腾讯绝对算不上是一家好公司。但张磊却将公司仅有的3000万美元All In了腾讯。

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投资腾讯之前,张磊曾跑到义乌商品城调研,每个摊主的名片都印有QQ号,当地招商办也有自己的QQ号,这恐怕是张磊All In腾讯的直接原因。

有人说张磊这样投资腾讯未免太过冒险,而身为股神巴菲特忠实粉丝的张磊,却一直坚持长期价值投资信念: “ 社会 早晚会奖励不断疯狂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家。”

后来,这笔投资让他获得了超过200倍的回报。

但真正让高瓴拿到顶级投资圈的门票并一战成名的,是投资京东。

2010年,京东正在筹建物流和配送体系,刘强东将营收和2009年新融资的2100万美元中的大部分都用于成立控投物流子公司、购买新的仓储场所等物流体系的建设,可以说,正是急用钱,又一时无法看到收益的投入期。

这种重资产的经营模式,并不被资本市场所看好,始终凑不齐投资款。

时年,37岁的刘强东找到大一岁的人大校友张磊,希望高瓴资本能给京东投点资。

当了解了京东的基本情况后,张磊问刘强东需要多少资金?刘强东犹豫再三,从牙缝里挤出7500万美元这个数字,他以为,张磊很难投资这么多。出人意料的是,张磊坚定地说,要么投资3亿美金,要么一分钱不投。

这是当时国内早期互联网企业的投资中,单笔投资量最大的交易之一,高瓴也一度被人取笑“人傻钱多”。

但是张磊看到了京东背后的强大发展潜力。

京东在他眼中,恰似当年的亚马逊,而贝索斯的遗憾正是亚马逊成立时美国已经有了UPS这类的物流巨头,因此丧失了做供应链整合 的机会。而在中国,京东不存在这样的对手,因此面临更好的 历史 机遇。 对于当时的京东而言,不烧足够的钱在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上,根本看不出来核心竞 争力。

正是高瓴的3亿美元大手笔投资,为刘强东争取了足够长的周期,京东才得以顺利确立B2C电子商务领域内不可撼动的领先优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威慑了新的资本投向该领域的竞争公司,强化了京东的绝对领袖地位。

当时对高瓴资本来说,3亿美金也是一笔巨款,如果投资失败,将全军覆没。张磊的这种反人性的投资,让他在投资界被贴上了“另类”的标签。然而,他又赢了。

2014年5月,京东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上升至260亿美元。京东的这笔投资让高瓴大赚12倍多,高达38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张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电商格局。

2014年腾讯电商和京东合并,腾讯成为京东的第一大股东,这起大变局的幕后推手正是张磊。

如今,高瓴资本基金规模从最初的3000万美元,已经飙升至600亿美元,十五年的时间,增长了2000倍,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65%。高瓴也已连续多年成为亚洲的最大基金。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不断升级,高瓴的投资领域也走向了多元化之路。

不仅投资了腾讯、京东、美团、去哪儿、摩拜等互联网公司,而且还持有美的、格力、福耀玻璃、蓝月亮、百丽等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的股票。

2017年,高瓴资本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控股“一代鞋王”百丽。百丽本来是一家卖鞋子的传统企业,高瓴收购后一顿 *** 作猛如虎,进行各种转型和资本运作。

2019年,百丽被高瓴分拆出一块运动类资产滔搏单独上市,市值远超百丽私有化时的估值,高瓴又是大赚一笔。大约也是在百丽之后,高瓴开始在中国的投资圈封神。

2019年,高瓴资本正式接手格力集团出让的格力电器15%的股权,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

后来,高瓴投资蓝月亮时,又把京东拉进来合作,不仅通过京东的后台数据进行消费者分析,帮助蓝月亮研发新产品,而且还帮蓝月亮解决了线上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的问题。

资本市场瞬息万变,而张磊一直坚持“重仓中国”的理念,从未改变。关于张磊的故事还在继续,他过往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也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京东创始人退位,从马云开始,各路大佬为啥都纷纷离开了互联网这个香饽饽?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