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和雪龙龙怎么画

拼多多和雪龙龙怎么画,第1张

您是问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怎么画吧。”
冰墩墩画法如下:1画一个不是那么圆的椭圆做冰墩墩的身体;2在上面画两个半圆做小耳朵,下面两个稍微粗一点的脚;3左右画上手手,手手一上一下呈现出打招呼的样子;4在椭圆里面画上个圆当作脸,然后用椭圆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5冰墩墩的耳朵、眼睛、手、脚涂上黑色,一只圆滚滚就画出来啦!眼睛里面用白色墨水或者高光笔画上高光;6分别用蓝色,,红色、青色、淡蓝色画出光环;(颜色可以用自己有的相近色彩替代)7最后在身体上画上logo就完成啦!雪容融画法如下:1先画个大大的括号,然后画上头顶,头顶的形状比较像灯笼上面的装饰;2用画出头顶上面的如意环和脖子上的围巾;3再用黑色画雪容融的身体和jiojio,画好后在两边画上手手,手手也是一上一下,方向和冰墩墩反着的;4画上雪容融脸上不规则的雪块,可以先画下面的弧线,再从左到右;5最后用椭圆画上雪容融的眼睛,线稿就完成了。6上色前建议先用铅笔把头上的剪纸、身体上的圆画出来,然后红色画头、身体和四肢,画剪纸和围巾;7粉红色画出腮红,让雪容融显得更可爱;在身体的白色部分加上logo;8最后用深红色在头上画上纹理。
雪容融的原型是灯笼,雪容融主色调是红色,头顶有如意环,头上有一圈和平鸽形状的剪纸,脸上是雪块,身体可以发出光芒哦,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

这是拼多多官方认证的图标。

在带有官方认证图标的店铺买东西,买到高质量的东西概率会比个人店铺的质量高 ,但也有小概率出现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买的话质量应该比多多其他店质量是要好得多的。因为一个店要有那个标志,是要经过多层认证的,有那个标识的相对会安全一点,但是也不能完全保证。

扩展资料:

拼多多开店流程:

1、首先,需要在拼多多商家版里申请成为商家,打开手机中的拼多多商家版。

2、其次,打开拼多多商家版后有两种方式,这里直接点击0元开店选项,如图所示。

3、接着,选择个人店铺入驻,然后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后点击立即入驻。

4、接下来就需要填写相关信息,这里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信息,填好后点击开始运营。

5、这样就进入到了拼多多商家版界面,需要进行店铺的认证,点击立即认证。

6、认证的第一步需要填写店铺名称、主营类目以及设置账号密码,填好后点击下一步。

7、然后,上传 *** 正反面,上传完成后会自动出现 *** 信息,点击下一步。

8、最后,进行人脸识别,确保周围的光线充足,按照要求做出动作进行识别即可。

具体如下:

1、首先在手机上,点击”拼多多“图标,进入软件,如下图所示。

2、在拼多多中,点击”个人中心“,如下图所示。

3、接着在打开的个人中心页面里,点击”收货地址“,如下图所示。

4、然后在打开的页面中,点击”添加收货地址“,如下图所示。

5、接着输入收货人、手机号码和菜鸟驿站的详细地址,点击”保存“。

6、在收货地址页面,可以看到菜鸟驿站的地址已经保存好。这样在拼多多买东西时,收货地址选择此地址,就可以将买的东西送到菜鸟驿站了。

来源 | 银杏 财经 (ID:threemornings)

作者 | 汪小楼

编辑 | 李越

过去的30年时间里,在争夺外销、代工的订单中,中国一大批制造工厂持续修炼内力。但是近年来才发现:拥有技术与生产线,并不代表拥有市场。

深圳宝安,距离机场18公里的一处很不起眼的产业园区,“家卫士”的生产线正高速运转。

“家卫士”并非广为人知,但其每年生产100万台扫地机器人能够运往全球各地,最终形态却是霍尼韦尔、惠而浦、飞利浦等知名品牌。松腾实业是“家卫士”的母公司,同时也是制造企业的典型代表,拥有的国际专利超过70项。

2015年,履行了近20年的代工“职责”,松腾开始试水自主品牌“家卫士”。问题很快就出现了:都是同样的标准、工艺、用料,同样的生产线,消费者宁愿花4倍的价格购买贴牌产品。

2018年12月,“家卫士”作为首期试点工厂,正式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计划”。

同样在着个月,另一知名制造企业百亚正式宣布加入该计划。研讨会上,百亚股份董事长冯永林对未来三年颇具信心:“我们要在川渝地区做到线下市场占有率第一,完成10亿销售;在新零售方面,我们也要通过电商平台做到10亿销售额,用三年时间重新再造一个百亚 。”

“新品牌计划”首期试点厂商还有十多家,于拼多多而言,与中小厂家合作的C2M模式得以深化,为消费者带来低价且有质量的产品,于厂商来说则带来巨大流量。

据悉,苏宁拼购内部也正准备推出“拼品牌”,计划孵出的中小品牌高达上万家,并从中选取40家明星品牌进行重点培养。

这也预示着基于“社交+零售”模式的品牌商将迎来洗牌,C端的消费者市场的战争也开始蔓延至上游供应链。

2018年,拼多多、蘑菇街等新电商平台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原本已被阿里和京东所瓜分的电商行业迎来了“搅局者”。过程并不轻松,这些电商平台需要更新的模式、技术和思路才能占据一席之地并实现“向上突围”。

现实生活中,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传统企业,其设备、工艺、流程、制度和理念多是为品牌生产而准备,这种情况往往导致了供求的不匹配。拼多多的C2M(Customer-to- Manufactory,顾客对制造)核心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386亿年度活跃买家,200多万商户,超过3448亿元的年交易额,拼多多成长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

去年7月,成立3年的拼多多上海、纽约同时敲钟,迎来了自己纳斯达克的高光时刻。同时,有关“山寨和假货”的舆论风暴让拼多多似乎站在了与品牌完全对立的一面。不善言辞的创始人黄峥,疲惫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为拼多多正名:“山寨不是假货”、“打假我们一直特别认真”。

毫无疑问的是,拼多多需要在监管问题上承担更多的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变得迫在眉睫。

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2018年11月,拼多多在苹果App Store遭遇了15个小时的下架。在它消失的时间里,外界弥漫着嘲笑和戏谑的声音,拼多多提升品牌形象的愿景并为就此终结。

12月12日深圳蛇口,拼多多正式宣布推出“新品牌计划”,在珠三角率先试点20家厂商,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助力中小微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随着C2M战略深入,扶持的工厂品牌数将高达1000家并覆盖各个行业,有效触达的消费者市场达386亿。拼多多推出了一系列帮扶计划,并在一定范围内倾斜流量、推荐位资源,增加商品曝光度。同时,拼多多还将联合国民品牌,结合需求开发专供产品,实现以需定产。

实际上,拼多多并非先行者。早在2014年,阿里就与美的、九阳、苏泊尔等多家厂商合作。有所区别的是,阿里更多是帮助品牌有效率地规划产品生产,实现定制化,而拼多多面向的是生产制造能力很强但渠道、营销能力较弱的代工厂,帮助其打造品牌,从而实现大规模平价高质。

首期试点的20家工厂有着相似的标签: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企业的营销通路和经验严重不足,转型升级困难,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很难转化。从产业意义上看,拼多多这个模式如果成熟推广,将会成功拉动了整个珠三角的产业再升级。

可视化平台是“新品牌计划”产品端的重要一环,通过直播技术,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全流程可视化。消费者在拼多多APP内搜索“拼工厂”,即可找到“新品牌计划”试点工厂,实时观看生产流程。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系主任倪国华认为这一模式的持续深入,将创建一条全新的品牌之路:“以前,商家是用图文来说服消费者,现在,消费者点击一下就能看到产品的‘前世今生’。”

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给予了珠三角外销品经济发展的契机,大量的代工厂由此兴起,这也奠定了珠三角的工业发展模式。

2010年前后,外商生产基地搬离珠三角的事件频发。随着订单的“逃离”,珠三角制造业也陷入转型的压力,企业纷纷开始思考“品牌化”道路。想要从“外贸”转回国内做“内销”的厂商却发现“品牌”成了致命的挑战。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你阵亡的时候,可能都不知道怎么亡的。因为你没有品牌。做代工,是靠天吃饭,什么时候别人不给订单,就死掉了。”“家卫士”厂长吴鹏云的担忧,也是珠三角所有代工企业的担忧。

对于在珠三角地区率先试点“新品牌计划”,达达透露:“通过全面推动‘新品牌计划’,我们希望让过去存在于流通和营销环节的价值,回归制造业本身;让更多曾属于国际品牌附加值,回流中国制造。”

珠江三角洲的情况终归只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更大的问题早已近在眼前。

从2016年开始,中国推动供给侧的改革,压缩产能过剩的行业,将经济资源腾出来给资源紧缺行业,却产生了一系列的阵痛。由于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不高,不少制造业内忧外患,部分工厂甚至出现了经营风险。近年,国家更是频出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减税等利好措施。

与此同时,电商对实体的冲击使得商业区中“街道”的功能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在公众眼里一度敌对,势同水火。近期,随着小米雷军与格力董明珠十亿赌局的到期,这个话题又被炒了起来。舆论声中的一种便是:因为没有了购物时附带的消费外加中间环节消费的减少,电商被认为对经济起到负面的影响。

事实却并非如此。

根据《2017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9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这其中,中国网上零售额达7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2%,占全年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96%。如今的电子商务已然成为中过人消费行为的一个主要渠道,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消费体量巨大,从北京二环到五环,再到河北燕郊;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四线,再到小县城,市场纵深后的规则大不相同。随着拼多多率先将品牌大旗插在五环外的农村大地,中国也开始惊觉四五线城市的潜力。

中小企业更显后知后觉,吴鹏云曾坦言:“在跟拼多多合作之前,我们根本没有要把扫地机器人卖向三四五线城市甚至是农村地区这个理念。”

以往众多中国中小制造企业依靠组装、代工挣扎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以微薄的利润维持着整个工厂的运转。新电商平台的出现或将改变这一现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系主任倪国华甚至认为:中小制造企业能够走出“微笑曲线”进入“扬眉曲线”。

对制造业来说,需求变化往往带动着生产端的不确定性。目前,一些在拼多多上试水的企业,在平台需求数据的帮助下,持续深入推进C2M,通过模式本身的优势来消除生产端的这种不确定性。

达达介绍时也称:“基于新电商创新的供需模式,拼多多正致力于通过需求侧的改革推动中小制造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让价值回归生产与消费两端。”

2016年底,“家卫士”开始试水拼多多,很快崭露头角。2017年全年,家卫士自主品牌在拼多多的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今年增长势头更猛,专供拼多多的288元扫地机器人,已经卖出了十几万台。由于需求量大,家卫士这个自主品牌逐渐有了可见度。”松腾实业公司负责人吴鹏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今顺利入选拼多多“新品牌计划”,“产能上没有了后顾之忧”。

除了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求,另一现实原因也摆在人们眼前:“供应链效率”遭遇瓶颈。

过去,零售领域玩家的变革手段都是在围绕“供应链效率”,以期消费者的到手价就更低,从而获取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沃尔玛,好市多等经典业态诞生。如今却面临 科技 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接近尾声的问题。

电商的出现虽使物品不再局限于空间,扩大了选择范围,且不用考虑租金等刚性支出,却使即得性和可信度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计划”正是对这一瓶颈的尝试性突破。

一方面,拼多多的快速增长过程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开拓了“货找人”的新模式。搜索占比减小,取而代之的是通过AI发掘可能存在的消费需求,并通过社交裂变的方式代替广告和市场教育过程,从而使得口碑传播的时间极限压缩。

另一方面,“新品牌计划”的可视化平台技术让拼多多得以构建新的信任机制。消费者可以更了解产品,更了解中国制造,实现一键监督,所见即所得。

如果说淘宝的出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线上消费的魅力,带动了整个零售市场的前行,那么拼多多等新电商则是抓住了用户消费认知的改变。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18中国新消费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进入新消费时代,用户追求性价比的品质生活和个性化消费,不再一味重视名牌。

早在2017年9月的一天,黄峥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把“资本主义”倒过来》。在“资本主义”,富人通过向穷人卖保险变得更有钱,但黄峥设想:“穷人”集体向工厂给出购买承诺,工厂根据购买承诺进行生产。由于市场的确定性,愿意给出高昂的折扣,“穷人”获得实质的让利的同时富人则规避了大量市场风险。

拼多多的C2M模式本质即是如此——消费者导向,而不是竞争导向。在C2M模式中,拼多多将通过技术和资源赋能制造企业,用定制化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深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新品牌计划”可以说是对 C2M模式的深入推进。在达达看来:“相较线下市场和传统零售电商,目前拼多多已经在诸多商品类目实现了生产—物流—消费者,或是生产—商家—物流—消费者的极致精简供应链,降低工厂成本和产品价格,让利于消费者,这也是拼多多大多数商品都能实现全网最低价的根本原因。”

中国从一线城市到六七线城市,再到乡村,每一层拉出来都是万亿级的消费市场。“性价比”往往能成为电商崛起的统一“武器”:淘宝战胜eBay,免费策略功不可没;京东崛起,靠的是关键时刻的价格战宣誓主权。

拼多多的“新品牌计划”聚焦三类供给:长期为国内外一线品牌代工、营销资源能力较为弱势的企业、抵御短期风险能力较弱。适时发力“低成本的品牌化”也可谓切中时代痛点,国际经贸环境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也最有希望重塑自我。

A股上市的松发陶瓷有“现代官窑”美称,也是参与拼多多“新品牌计划”者之一。这家公司曾承担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宴会陶瓷餐具的研发生产,其研发的航天员陶瓷徽章也在同年随着神州七号飞向太空。

松发的大部分营收都来自外贸渠道,随着外贸订单的萎缩,由于缺乏渠道和品牌,转型内销过程中并没有顺利打开国内市场。自2018年9月入驻拼多多,199元包邮的“三只装陶瓷保鲜碗”便成拼多多平台上热卖的爆款之一。

松发陶瓷在拼多多上分别推出了“居图”和“松发”两个品牌,前者主打“平价高质”,后者却主打“高端设计与品质”,其目的是通过平价爆款触达大众市场。此役也让松发陶瓷意识到,必须要调整企业战略重心将国内市场作为未来的主战场。

2017年底,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2933%,达到联合国富裕国家标准(30%)。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在持续提升,随着稳定房价、减少赋税等综合措施持续出台,中国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提升。但目前,在多个行业中,中国的全球出口市场占有率都已排行第一。种种因素将共同导致更多的出口量转移至13亿人口的内需市场。

随着供给侧革新的深化,未来的电商格局里,大品牌的虹吸效应将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新晋品牌的出现。中小制造企业集体对转型升级进行 探索 ,“强生产”到“强品牌”的华丽转身开始充满更多可能。

有一篇文章叫《2B时代》,其中一个观点是“任何一次 科技 的崛起,都会拉动一次2B浪潮”。远的有上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微软、甲骨文成就辉煌;近的有2000年左右“云计算”的兴起,诞生出SaaS企业服务行业。

互联网下半场,明显的趋势便是一二线红利的消失,流量帝国式的思维凸显疲倦。以致整个2018年,从BAT三巨头再到二梯队京东美团等都开始扎堆B端,积极布局产业,以图迈向下一个20年。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说,“消费互联网结束,下一波红利将来自仍未爆发的产业互联网,体量可能会是过去的100倍”;百度回归 科技 发展本身和“AI思维”论,提出要逐渐改造制造、医疗、交通国民经济三大基础产业,人工智能将是载重的大船;腾讯7大事业群精简,却更加重视云与智慧产业,新一轮的架构调整将2B浪潮掀得更高。

美团点评创始人王兴曾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to B企业都活得这么惨”如今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成也人口、败也人口”。京东金融也在2018年下半年正式更名“京东数科”,按照CEO陈生强的说法:“京东数字 科技 要以 科技 推动产业数字化,帮助产业升级”。

对于拼多多来说亦是如此。

过去3年,拼多多凭借拼团模式打造出性价比护城河,而在未来,“新品牌计划”或将成为拓宽这一护城河的持续动力。

盲盒经济 ,正处高光时刻。
“入手一个,后面还有无数的盲盒在等待你”……手拿大把真金白银的消费者,成为推波助澜盲盒经济的群体因子。

与此同时,随着盲盒越来越“出圈”,更多、更大企业的进驻,这个行业也将进入“变盘”的时刻。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受益,引发更多追随者和入局者,泡沫开始升温而后破裂,再到行业回归正常:这是一个在很多行业验证过的市场现象,比如炒鞋,比如 比特币 。

眼下,随着泡泡玛特上市,盲盒行业被极速放大,正处于泡沫最大的时刻。不过,在最主流、最能体现泡沫化的“高溢价”、“高毛利”的玩法之外,一种新的路线和价格规则正在风起云涌,名创优品来到盲盒行业,试图再次在这个行业里掀起平价革命。

让盲盒返璞归真,与消费者建立更良性、更长久的消费关系,不同的商业路径选择可以说是盲盒于概念外的一次本质回归。

01 高溢价的“泡泡”

工作日的购物中心里,陈列满满的盲盒货架旁,新晋入坑的盲盒爱好者小丽正在做选择。

“以前光看人家抽盲盒抽的走火入魔,非常不理解。现在有了女儿,终于理解了。这个东西怎么这么好看啊!”她向《一点财经》表达了对盲盒玩偶的喜爱。而就在去年上半年,她还对盲盒不屑一顾,认为它是智商税。

盲盒,这个类似于小时候吃方便面抽卡的游戏,在叠加玩偶、二次元IP后,于近几年呈现出巨大的消费动能,获得大量消费者的追捧。大小几公分的盲盒玩偶,蕴藏着大大的经济魅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中国潮流玩具市场规模207亿元,预估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298%,2024年将可能达到763亿元。

而根据投资机构的预测,日本目前的潮玩市场规模大约为4372亿日元,也就是290亿元人民币左右。相似的消费文化下,中国人口是日本的653倍,因此理论上中国潮玩市场的规模至少将达到1900亿元。

这一源自日本福袋、扭蛋的概念消费,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2005年前后,中国开始出现潮玩工作室和独立设计师;2010年前后泡泡玛特、19八3等文化潮流公司出现,市场开始标准化;2015-2016年,52toys、葩趣等平台上线。

此时,在IP玩偶的带动下,盲盒成型且迎来爆发式增长。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数据显示,2019年盲盒玩具增速达609%,消费者人均购买42个。

“盲盒元年”,有人这样称呼2019年。亦因此,这个热如岩浆喷发的行业也吸引来了不少新玩家的进驻,进一步引爆市场。

这一年,同样也是盲盒备受资本青睐的一年:2019年3月,52toys获得来自三千资本、启明创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IP小站于2019年10月获得数千万元的天使轮投资。

原本于新三板市场挂牌的泡泡玛特,则在这一年迎来其关键一跃:从三板退市到筹备转板到港股市场。今年4月,泡泡玛特获得华兴新经济基因、正心谷创新资本1亿美元的Pre-IPO融资后,6月便递交招股申请书,拟赴港上市。

同时,盲盒玩法也开始“破圈”,为餐饮、美妆、文具、服装等更多行业接受与借鉴。比如,必胜客和饿了么近日联合Athief、Beaster等30个国潮品牌联名推出了30款周年纪念潮T,这些T恤都将以盲盒的形式发售。

狂热的消费者,强大的商品溢价,蜂拥而来的新玩家与大资本,这个行业似乎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一点财经》了解,毛 利率 高是当前盲盒行业的显著特点之一,某盲盒企业的毛利率高达65%,更疯狂的是一个盲盒玩偶还可能在二手交易市场溢价竟可达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来自天猫的数据显示,有近20万消费者每年花费2万余元收集盲盒,其中一年耗资百万元的消费者也大有人在。咸鱼上,一款原价59元的隐藏款,售价已超过2000元,有人凭借着转卖盲盒,一年可以赚10万元。

不过,高毛利、高溢价难道就是这个行业的本质和全部吗?似乎也不尽然。在盲盒行业中还有一派正在推动“平价路线”。这一路线的出现,是这个行业由盲目、疯狂转向理性的标志之一。

02 盲盒的另一种可能

近年来,在互联网思维与制造业发达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各领域都掀起了平价革命,小米、网易严选、名创优品、拼多多,成为其中的先锋。

其中,从家居生活领域入局电商的网易严选,于2016年上线后,以“好的生活,没那么贵”理念得到消费者的拥簇,快速增长,随后淘宝、 京东 等相继跟进。

从五环外市场开始的拼多多,在短短几年间快速增长,甚至一度引发消费升级还是降级的讨论。最新财报显示,其营收增速仍然高达44%,活跃用户数窜升至628亿,与阿里相差不到1亿。

一个成熟的市场和行业,一定是层次丰富而多样的,比如彩妆、眼镜、咖啡等行业,都是高溢价与平价兼具,甚至平价才是主导。

就连一向被认为暴利的眼镜行业,近年来也开始走平价路线,在宝岛、暴龙等高溢价品牌外,出现了音米、木九十等相对平价、低定价的品牌。

对盲盒来说,平价路线的出现,必要且合时宜。

表面上,盲盒消费的盲目似乎与生俱来,因为对盲盒的喜爱与购买其源自消费者内心的投射。正如某行业从业者所说,盲盒的成功在于它销售的不只是商品、货物,而是情感与娱乐。

这就是所谓的“零售娱乐化”:“对于顾客来说,打开产品开始已经跟这个产品没有关系了,你会发现他买的是情感,是心跳的感觉,是由销售商品到销售情感的巨大变化。”

盲盒虽然有图书、零食、美妆、餐饮、服装等,但仍主要以IP玩偶为主。从盲盒玩偶上,人们看到了什么?对有的人来说,是陪伴,是可爱,是社交媒介。

现代城市社会里,“陪伴”成为了稀缺资源,同龄亲属陪伴关系缺失的95、00后独生子女们,忙碌工作而日常交流、交际减少的白领们,有钱、有闲的老人们,促使“陪伴经济”快速崛起。

对这些人来说,盲盒玩偶同样是能“陪伴”他们的一员,有人称呼自己的玩偶为“儿子”、“女儿”。有人在盲盒玩偶社区里与人交流、分享,又添加了盲盒的社交属性。

如果说“陪伴”是盲盒经济中情感的美好部分,那么它潜藏着的另一部分则是人们的“赌”性。

之所以称为“盲盒”,原因在于玩偶等装在一个没有标记的盒子里,消费者只有打开才能知道自己买的是哪一款玩偶,这就让简单的商品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迎合了人类天性,如博彩一样让人上瘾。

剖开盲盒的内核,陪伴、不确定性,这是其消费市场崛起的根本,也是这个行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动能。但现在的盲盒市场似乎有些偏离初衷,无论是盲盒厂商授意还是市场参与下的第三方交易,盲盒市场里“贵”成为主导消费的无形之手。

“一些盲盒价位虚高,感觉设计感和品质并不值得那个价格”、“太费钱了”,前述盲盒爱好者小丽这样吐槽道。

当回归理性,回归初衷,盲盒行业就有了另一种可能。比如名创优品,就是“平价”路线的主要提倡者,2019年年初看到盲盒机会,开始尝试做IP联名,并在去年11月正式推出盲盒产品。

其平价基因也在盲盒领域得到体现,仅一年不到时间,就与迪士尼、 三丽鸥、樱桃小丸子、宝可梦、 KAKAO Friends等多个全球知名IP达成盲盒战略合作,还可以结合知名IP的顶尖设计师,开展三方联名合作。平均定价仅为299元,单款销售可达60多万个。

名创优品三丽鸥IP系列盲盒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这不失为盲盒经济回归本质的一条路径。

最近,一组数据被广泛讨论,那就是中国6亿人月收入1000元,人均年收入3万元。在消费升级还是降级的讨论声里,这个数据显然成为了很多人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与消费均出现萎缩。“想点个奶茶,一想我又买了6个盲盒,瞬间一点欲望都没了。端盒哈利波特后,我就出坑,再也不买了。”有盲盒发烧友如此表示。

一众盒友随之附和:“以前很爱买,今年疫情影响不敢瞎花钱了,看着再好看也不买了”,“关键还是有钱啊,没钱真的什么都不香,尤其是2020”……

平价盲盒,在此时何尝不是应景的存在?

03 当盲盒不“盲”

“这个太费钱了而且上头是真的,一在店里买就停不下手”,作为盲盒发烧友的小丽如此感慨道。一次偶然的机会,陪朋友逛街的她抱着玩一玩的心态买了第一个盲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像她一样“入坑”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很多有成熟消费理念的中产也开始纷纷加入年轻人的盲盒热潮中,开始了收集盲盒娃娃的爱好,但也有人因疯狂购买盲盒而负债累累……

盲盒,这个开始“高烧”的行业,在平价路线的商业玩家出现后将迎来怎样的改变?

一方面是来自时下二次元与城市孤独人群的“玩伴”强需求;一方面是受经济影响的消费观念转变,在两方作用下,盲盒泡沫必将“退烧”,整个行业也将回归常态。

什么才是盲盒行业的正常状态?当环绕在盲盒外壳的泡泡在阳光照射下开始蒸发时,这个行业还能剩下什么?

现在的盲盒生意,无论是玩偶也好,还是图书、服装、餐饮、美妆、文具等领域也好,其实质是IP商业化。尤其是玩偶,其通常是动漫、影视作品周边,或者由设计师单独设计,对消费者来说,购买某一款盲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其IP与形象设计。

小赵是哈利波特的忠实粉丝,当哈利波特与某个盲盒厂商合作后,此前一直不理解别人为什么购买盲盒的她,也终于决定要将合作系列拿下,“有一套也好啊”!

“这就是IP的价值”,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在一次演讲中透露了盲盒的核心竞争力,热点IP的独家签约正是要点之一。

的确,寻找有潜力可以商业化的IP,利用渠道优势进行商业化,这正是盲盒能够持续获得消费者追捧的内在核心逻辑。只是在这个行业开始陷入疯狂时,这一内核被掩盖。平价盲盒的出现,无疑将使这些盲盒的本质要素得到重视。

一直以来,名创优品储备了大量IP,甚至被称为“IP界的联名大佬”。就在最近,其就与可口可乐达成了合作,推出了旅行包、化妆包、帽子、手机壳、杯子、购物袋等联名产品。

目前,名创优品拿下了包括故宫宫廷文化、漫威、HelloKitty、裸熊、粉红豹、潘通、Kakao Friends、芝麻街等众多知名 IP,有了足够的IP储备,以及IP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此前,其漫威联名单品超过2000种,价格不超过100元,有的甚至在10元。

在有足够IP储备后,盲盒的下一个实质问题是如何将这些IP产品销售出去。

当前,盲盒的销售渠道分为线下门店、无人零售智能盲盒机、电商等渠道。比如泡泡玛特以门店为主,门店近200家,以智能盲盒机渠道为主的IP小站,线下铺设数量为900台。

与之相比,名创优品开店已超过4000家,这些门店大多位于购物中心,由名创优品直接管理。对于盲盒行业来说,这样的门店数字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盲盒也不外乎是IP的销售,其本质是IP、供应链和销售能力。而这几方面,无一例外不是名创优品的强项,是其平价路线能存在并持续发展下去的根本。

对本质的探讨,也将使盲盒不“盲”,使这个行业更为理性和有序。

04 结语

任何新行业、新产品,在一开始都必然存在泡沫,这本身并不可怕,因为如果没有泡沫,这个行业也就无法吸引更多人参与,无法有后续发展和商业模式验证。

当某个行业、某个产品,因泡沫而吸引来大量投资者、创业者进驻,达到泡沫最大化时,它往往也伴随着大量质疑、探究的声音。而在质疑、探究里,这个行业将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开始去泡沫化。这时候的行业,商业模式已经历初期的验证,方向更为明朗。

现在的盲盒行业正处于这一阶段。透过其疯狂的一面,陪伴、不确定性,是行业立身的根本;IP、供应链、渠道,是盲盒行业已验证过的商业内核。综合这一表一里,平价盲盒正是这一行业更明朗未来的一部分。

作者 | 孙颖妮

编辑 | 李红梅

来源 | 风云资本界


《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这个夏天的热门综艺和电视剧似乎被“姐姐妹妹”们承包了。而承包“姐姐妹妹”们衣橱的,则是唯品会。


《浪姐》里姐姐们拆唯品会的快递,《三十而已》中主角的衣服是唯品会同款,《二十不惑》里刚毕业的大学生唯品会包裹收个不停。


唯品会对广告植入的热衷可谓由来已久,几年前,《欢乐颂》《都挺好》等几部大火的电视剧中,也频繁植入唯品会的广告。


对此,有网友戏称:“流水的明星,铁打的唯品会“,“唯品会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


近日,这家被称为中国最热衷于做广告植入的电商平台似乎正在考虑回港二次上市。

有消息称,依靠“特卖”起家的唯品会目前正与财务顾问就可能在香港上市的计划进行初步磋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初步预计最快于今年内上市。对此消息,唯品会回复媒体称,暂时没有相关信息分享。


其实,除了长期热衷于做植入广告,唯品会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电商里为数不多的长期盈利选手。截至今年二季度,唯品会已经实现了连续31个季度盈利。

这一业绩在一众巨亏的电商里其实格外显眼。众所周知,互联网电商平台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想要盈利可谓是难上加难。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京东,京东曾连续亏损了12年,直到2017年才开始实现盈利,而唯品会在成立四年后的2012年就开始盈利,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股价历经大喜大悲,腾讯前来“输血"


尽管唯品会已经连续31个季度盈利,然而其股价却在八年里跌宕起伏,一度经历了大喜大悲。

2012年3月,2008年成立的唯品会,创办不到四年就叩开了纽交所的大门。上市时发行价仅65美元/股,可是却没有逃脱破发的命运,当月月末,股价即跌至439美元/股,市值仅24亿美元。


不过,几个月后,唯品会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上涨,并在三年后迎来了巅峰时刻。


2015年4月,唯品会股价创下了3072美元/股的 历史 最高点,市值也一度达到约180亿美元。与上市初期的股价相比,累计涨幅达600%,一度被业界称为“电商第一妖股”。


然而,转折也发生在2015年。

唯品会201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开始放缓,首次下滑到100%以下,同时活跃用户数增速也开始下降。二三季度营收更是加速下滑。同年11月13日,唯品会发布业绩预警,营收比预计年增长下降了10%,当天股价应声下跌,跌幅高达27%。

从那之后的三年里,唯品会股价便开始踏入跌跌不休的归途。

2017年年底,腾讯和京东宣布入股唯品会,腾讯投资61亿美元,持有唯品会 7%的股票,成为了其第二大股东。京东以259亿美元认购股票,算上此前已经持有的 25%,最后拥有唯品会55% 的股票。


然而,两大巨头的加持并没有缓解唯品会股价的下跌。

2018年,是唯品会股价的崩盘年,当年年底,在创立10年的关口,唯品会股价彻底跌入谷底,出现史上最低股价43美元/股,市值暴跌90%,蒸发了100亿美元,总市值不足30亿美元,距离2015年初的高光时刻,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彼时,横空出世的拼多多已经发展壮大,淘宝、京东、拼多多三巨头格局逐渐形成,唯品会被无情的甩出了电商第一梯队。

不过、腾讯、京东对唯品会的流量扶持在此后显现了巨大作用。


2018年3月,唯品会旗舰店在京东上线,同年4月,唯品会加入微信“九宫格”,这一 *** 作给唯品会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2019年唯品会第一季度年报显示,一季度公司的活跃用户、总订单都有了大幅增长。数据还显示,第一季度内微信小程序和京东向唯品会贡献了约25%的新客。


也是从2019年开始,唯品会的股价开始逐渐回升。2019年一年,唯品会股价涨幅达160%,并“打败”了电商黑马拼多多以及两大巨头阿里、京东,领跑中概股涨幅榜。


截至8月19日美股收盘,唯品会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6874%,市值达到160亿美元。


然而19日晚上开始,暴跌又出现了。


8月19日晚上,唯品会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公司各项数据持续稳健增长,其中净营收达241亿元,同比增长60%,GMV突破384亿元,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7%。


同时,财报中还宣布了公司CFO杨东皓将于今年11月离职的消息。


财报发布后,唯品会股价开启下跌模式,截至8月20日美股收盘,股价暴跌了1945%,报收1926美元/股,市值报收12951亿美元,缩水30亿美元,也就是一夜市值没了200多亿人民币。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唯品会股价暴跌与其CFO杨东皓辞职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杨东皓在2011年加入唯品会并担任CFO一职,任职时间已经有9年,经历了唯品会上市、与京东腾讯联盟、收购杉杉集团等重要时刻。任职期间,杨东皓多次向外界传递唯品会的业务方向及业务重心相关信息。本文下面要讲的唯品会2017年提出打造以“电商、金融、物流”为支撑的“三驾马车”战略就是由杨东皓公布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8月14日,高瓴资本发布了公司2020年第二季度的美股持仓情况。报告显示,高瓴资本减持了持有的唯品会股份股票,合计15677万股。


多元化转型失败,回归特卖战略


如今, 唯品会专注于特卖业务,但几年前它也曾有过野心、走过弯路。

此前,在品牌特卖业务逐渐进入瓶颈期后,唯品会一直试图使其战略多样化,加速扩张步伐。


公司的大举扩张开始于2017年。当年,唯品会提出了电商、金融、物流 “三驾马车”战略。

2017年5月,唯品会宣布重组物流业务,开始重金打造自营物流体系品骏快递,对标京东物流的意味明显。截至2018底,品骏快递在全国设有31个省公司,直营站点超4500个,快递员超3万人。

然而,自办物流却使唯品会背负起了沉重的物流成本,导致履约成本费用(用户下单到完成订单的全过程耗费成本)在总运营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高达50%左右。

沉重的成本严重拖累了唯品会的经营业绩,最终公司不得不开始剥离物流业务。去年11月,唯品会宣布与顺丰达成合作,并委托顺丰提供配送服务,终止了自身旗下品骏快递的所有快递业务,这也意味着唯品会自建物流体系战略彻底破产。


也是在2017年,唯品会紧跟阿里、京东步伐,宣布将拆分互联网金融业务,以打造新的增长引擎,唯品会还获得了小贷、保理、保险代销、第三方支付等牌照。


可是,还没等到正式拆分,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从2019年开始,投诉平台上关于唯品会金融业务的拳头产品唯品花的投诉越来越多,还频频爆出了公司金融部门裁员的消息。在2019年“双十一”前夕,唯品金融的拳头产品唯品花甚至还出现了暂停使用的情况。

物流关停、金融业务受挫,唯品会的三驾马车中的两驾都出了问题。在仓促多元化转型失败后,唯品会不得不对外宣布:“回归特卖战略,做自己擅长的事”。


回头路并不好走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唯品会拉开了“重回特卖”反击战。


围绕这一战略,唯品会先后推出 “唯品快抢 ”、“最后疯抢 ”等折扣特卖频道,并将包邮门槛从288元降到了88元。2019年,唯品会斥巨资29亿元收购了杉杉商业集团,开拓线下奥特莱斯业务,全力开启线上线下特卖营运模式。


回归特卖的唯品会激情满满,可是这一回头路并不好走,目前的唯品会已经面临着紧张的市场竞争格局。


其实,特卖模式非常容易被对手借鉴,目前,淘宝、阿里、拼多多均已布局特卖业务,各种品类的品牌商品限时折扣等各式打折方式层出不穷。

例如,淘宝有限时折扣、天天特卖等频道,拼多多也设置了“限时秒杀”、“百亿补贴”等栏目,甚至推出与唯品会直接对标的“断码清仓”,京东也有“特价秒杀”、“品牌闪购”等多个栏目上线。

与此同时,如今越来越火的直播带货,其背后的逻辑其实也是品牌特卖。


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抢夺唯品会的用户和份额,对唯品会来说是较大的挑战。


而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唯品会也会面临较大的用户和收入增长压力。

事实上,唯品会一直存在自身活跃用户增长动力不足、用户增长过度依赖腾讯微信和京东流量扶持的质疑。

虽然京东和腾讯的流量扶持为唯品会带来了较多用户增长,但外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若想要持续获得更多的用户,唯品会自身的造血功能必须要跟得上。

现在,放弃扩张路线的唯品会只剩电商业务一枝独秀,公司最强劲的增长动力也只剩特卖。

在资本市场,最怕的就是没有未来的想象力。面对越发竞争的市场格局,唯品会将如何继续突围,走出自己更为鲜明的差异化路线?若二次回港上市,唯品会将带着“特卖”业务怎样讲好一个盈利的故事?我们拭目以待。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乐在赚 » 拼多多和雪龙龙怎么画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