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1、史进大闹史家村
王进为了逃灾免祸,带着老母投宿史家村,意外收少庄主九纹龙史进为徒。史进在王进指导下学的一身好武艺。陈达被史进生擒,少华山另外两位寨主前来求情,史进见他们义气深重,和他们结为朋友。
中秋夜,史进邀请三人来史家村赏月,不料走漏消息,引来官兵围庄。史进火烧史家村,和三位头领拼命杀出一条血路,冲上少华山。
2、汴京城杨志卖刀
杨志被高太尉赶出殿帅府,因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宝刀。杨志祖传宝刀的好处第一件叫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都被证实,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泼皮牛二不信,死要纠缠。杨志怒杀牛二。杨志自首,发配军营,反被梁中书重用。
3、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宋江来到浔阳楼自饮大醉,吟反诗两首。黄文炳于浔阳楼上发现宋江反诗,蔡九知府下令捉拿。宋江装疯没能躲过。黄文炳要置宋江于死地,蔡九知府把宋江下到死囚牢中。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1371元末明初)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zhào)瑞,字彦端,号耐庵。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生平: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 *** 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耐庵殁后数十年,其孙文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也有人认为是同弟子罗贯中合著或者有罗贯中续写。
[编辑本段]小说取材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掳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此外,李□的《十朝纲要》,宋代陈均的《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但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后三年多。
宋代说书伎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当是说的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南宋末有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并说在龚开之前有画院待诏李嵩,曾画过宋江等人像。但龚开的赞并未说故事内容。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见《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说书艺人的底本。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受招安平方腊止,顺序和现在的《水浒传》基本一致。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统连贯的整体。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遗事》说的是太行山;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遗事》只提到了36将的绰号姓名;《遗事》中写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 28,杂剧中李逵是第13头领,燕青是第15头领。凡此种种,可见在《水浒传》成书以前,水浒故事在流传中内容细节上颇有异同。这或者同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才写成这部优秀的古典名著《水浒传》。《水浒传》的故事最初起源于北宋宣和年间,从南宋开始就成为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目前流传下来的根据说书人编成的话本中就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元朝初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晁盖、吴加亮(吴用)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元朝,元杂剧中还出现了一些水浒故事剧本。
[编辑本段]思想内容
《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作品开头写了一个一向被人厌弃的破落户子弟高俅,靠踢球被端王看中,后来这位端王作了皇帝(徽宗),高俅一直被提拔到殿帅府太尉,而这位皇帝也不过是个专会串瓦走舍的浮浪纨绔儿。他的亲信大臣还有蔡京、童贯和杨戬等,他们构成了一个最高统治集团,蔡、高等人以他们的亲属门客为党羽心腹,如梁世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之流,在他们的下面,则是一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从上到下,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良善,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形成了一个统治网。《水浒传》在揭露这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何欺压人民的罪行时,首先叙述了高俅迫害王进的故事,因为王进的父亲早年比武时,一棒打翻了高俅,高俅任殿帅府太尉后,到任的第一天就官报私仇,无端责罚王进,害得王进连夜奉母逃走。作者还写了高俅为了让儿子霸占林冲的妻子,千方百计谋害林冲。高俅作为那个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身上体现了凶残、阴险的权奸特点,也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此外,《水浒传》中还写了地主恶霸的种种作恶行为,如郑屠霸占金翠莲,西门庆害死武大郎,毛太公勾结官府构陷猎户解珍、解宝。
水浒传》之所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思想内容的丰富,而且也由于它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而且把二者结合起来。
艺术成就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书巨大的历史主题,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刻划他们的性格。诚然,全书几乎没有什么具体的社会环境的介绍,但通过对各阶层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描绘,一幅北宋社会生活的图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统治阶级的骄奢逸以及受压迫人民“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的愿望,则是组成这幅历史图景的经纬。书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样,作者正是这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徵的。禁军教头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使林冲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安于现实,怯于反抗的性格,对统治阶级的逼害一再隐忍;同时这种经历,又使他结交了四方好汉,形成了豪侠、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因此林冲的隐忍不同于逆来顺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蕴藏著“不能忍”的因素,聚集著复仇的怒火。最后,他被逼上梁山,正是这种怒火的总爆发,是他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林冲相比,鲁达并未遇到那样的不幸,但他在和统治阶级长期周旋中,看透了他们荒腐朽的本质,加之他一无牵挂的身世,形成了他酷爱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这种性格和当时黑暗的现实,存在著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鲁达是向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挑战而主动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走上梁山的道路更为曲折。“一刀一 *** ,博个封妻荫子”是他的生活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可以委曲求全。失陷“花石纲”并没有动摇他追求“功名利禄”的意愿,高俅的排斥也未能把他从这条路上拉回来,在充军得到梁中书的青睐后,追求名利的欲望也更加炽烈了。在比武场上的斗狠逞能,护送生辰纲时的兢兢业业,都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直到“生辰纲”被劫,不仅功名的道路被截断了,而且在落入牢狱的危险,他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上了梁山。此外在对招安的不同态度上,来自社会底层的李逵等人是坚决反对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吴用主张有条件的招安;来自官军的绝大部分的将领则是殷切地盼望著招安。这种不同的态度,可以从他们各自的身分、经历中找到充分的根据。
在人物塑造上,《水浒传》总是把人物放在阶级斗争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自己的行动、语言来显示他们的性格特徵。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中这样描写:“楼上石秀只就一声和里,掣出腰刀在手,应声大叫:‘梁山泊好汉全夥在此!’……石秀楼上跳将下来,手举钢刀,杀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杀翻十数个;一只手拖住卢俊义投南便走。”只此寥寥数笔,通过对石秀几个异常敏捷激活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内心的复杂活动,紧紧地交融在一起,虽无静止的心理描写,却能准确、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以劫法场为例,由于石秀是在形势万分紧迫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得悉处斩卢俊义的消息的,以他的精细,不会不意识到个人去劫法场的危险;可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又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从石秀在酒楼上的焦躁,可感到他内心的激烈活动。他考虑到要在戒备森严、刀 *** 林立的法场上,一个人救得卢俊义,必须先压住敌人的气势,因此,未下楼时就大喊一声,接著趁敌人神志未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扯住卢俊义便走。在他被捕后大骂梁中书时,道出了梁山大军即将临城的形势,这才使梁中书不敢杀害他们。透过石秀果断的行动,机变的语言,又看到了他细微的内心活动。小说中类似这样的精彩的描写是很多的,象当林冲抓住高衙内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时的微妙心理,象宋江吟反诗时流露出的那种壮志未酬,满腔郁闷的心情,都是通过行动、语言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
[编辑本段]业内评价
《水浒传》在文学成就上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到了20世纪,文学评论家除了评论《水浒传》的文学成就,亦开始对《水浒传》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和价值观产生兴趣。1930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曾这样评论《水浒传》:“‘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对于《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历来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认为《水浒传》表现的是忠义的思想。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李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是教人做强盗的书。主要是明朝的左懋第提出的,他认为《水浒传》教坏了百姓,强盗学宋江。并且认为如果不禁毁《水浒传》,对于世风的影响是不堪设想的。当时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将《水浒传》在全国各地收缴。另外一个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金圣叹。这也是他把七十回以后砍掉的原因之一。
1950年代,当时所持的看法是认为《水浒传》是描写歌颂农民起义的。这种看法是当时各种教科书,文学史和小说史所持的一个主流的看法。
世界之最
据统计,水浒传全书描写的人物,有名有姓的有577位(包括主要人物108位),有名无姓的有9位,无名有姓的有99位,书中提到但没有出场的有102位,共计787位。成为世界上描写人物最多的小说。
内容梗概
宋哲宗时,东京有一个浮浪魄落子弟名叫高俅,他踢得一脚好球,被哲宗弟弟端王看中,成了端王的亲信。后来端王当了皇帝,这就是徽宗,不到半年,就把高俅提升为殿帅府太尉。高俅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头王进,逼得王进带着母亲逃离东京。王进来到华阴史家村,被史进收留,拜为师父。后因高俅追捕得紧,王进只好告别史进投奔延安府。王进去后,史进与少华山的头领结交为友,华阴知县知道此事后,诬陷史进私通草寇,派兵烧了史家庄。 史进只得离开华阴,去寻王进。途经渭州,结识了渭州经略府提辖鲁达,二人来到酒楼饮酒。饮酒正酣,忽然隔壁传来啼哭声。鲁达顿生性鲁莽而又素好行侠仗义,叫酒保将啼哭之人带来。金氏父女被带到,女儿哭着说:因到渭州投亲无着,状元桥肉铺的郑屠乘人之危,要强娶小女为妾,今被赶出,那郑屠反要我父女给他银钱。鲁达听后大怒,决心惩治郑屠。次日早上,鲁达送走金氏父女,来到状元桥肉铺,先叫郑屠亲自 *** 刀切肉,戏弄这恶棍一番之后,三拳结果了他的性命。随即离了渭州。半月后由赵员外出面,把鲁达送往五台山当了和尚,法名智深。 后鲁智深离了五台山,在东京大相国寺管理菜园。一日,鲁智深在菜园习武,当众连根拔起垂杨树,被陪同夫人到岳庙进香的林冲瞧见,两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正在高兴之际,丫环来报,说有人调戏夫人。林冲赶往岳庙,见是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只好忍气将他放了,告别鲁智深回家。 高衙内见林冲妻子美丽,一心要谋占林冲妻子。爪牙富安向高俅献计,骗林冲带宝刀入白虎堂,林冲被捉,以行刺罪发配沧州。高俅又派人买通公人,要他们在野猪林杀死林冲。幸有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才得以幸免。到了沧州,高俅又派爪牙火烧草料场,欲置林冲于死地。忍无可忍的林冲,杀死了爪牙,要夜投奔梁山泊。 山寨首领王伦嫉妒林冲,要他下山打劫。林冲下山等了三天,才见有一人经地。此人乃青面兽杨志,林冲同他拼杀多时,未见胜负。王伦劝住二人,邀杨志上山。林冲入伙坐了第四把交椅,杨志不愿入伙,下山去了东京。 杨志在东京投靠无门,只好卖祖传宝刀,凑一点盘缠。泼皮牛二无理取闹,欲夺宝刀,被杨志杀死。杨志充军大名府留守司。留守蔡京女婿梁中书看中了杨志的武艺,要杨志护送价值10万贯钱的生辰冈到东京为蔡京祝寿。此事被赤发鬼刘唐打听到后,劝晁盖劫下这批不义之财,晁盖请智多星吴用想办法。吴用请来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公孙胜等7人,决定在黄泥岗劫取这批生辰冈。 杨志一行人来到黄泥岗,晁盖等扮作贩枣商人,趁杨志手下买酒喝的当口,投下了蒙汗药,将他们药昏,劫走了生辰冈。杨志醒来,发现生辰冈被劫,知道大祸临头,便去青州龙山做了强盗。 梁中书告知蔡京生辰冈被劫,蔡京下令济州府捉拿贼人。济州府尹派何涛负责此案,经查知是晁盖等人所为,何涛带人到郓城县捉拿晁盖。县中押司宋江是晁盖好友,闻讯后立即给晁盖报信。晁盖烧了自己的庄园。大败何涛,率领众人投奔梁山泊。 王伦存心刁难,不肯收留。林冲大怒,杀了王伦,推举晁盖为梁山泊首领。晁盖在挫败官军,稳住梁山泊之后,派刘唐带上书信、金银去答谢宋江。宋江退了金银,怍了书信。返回住处中途被阎婆拦住,将宋江强拉至家中,欲将女儿许配给宋江,以答谢他多年接济之恩。宋江不重女色,勉强在她家中留宿一夜,谁知书信被阎婆惜发现,她一口咬定宋江暗通梁山泊,要报官。宋江苦苦哀求无效,一气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回宋家村。知县差朱仝、雷横捉拿宋江,他们却有意将宋江放走,让宋江躲进了柴进庄上。宋江在那遇见了逃难到此的武松,二人拜为兄弟。 武松病愈,告别宋江去寻找哥哥武大郎。武松路过景阳岗时打死了猛虎,被阳谷知县任命为步兵都头。一日,武松在阳谷县城碰到了哥哥。武大郎非常高兴,将武松引回家中。嫂子潘金莲见武松相貌魁梧,顿生邪念,存心勾引,遭武松申斥。 不久,武松为知县押运财物去了东京。武松走后,潘金莲同开生药铺的本地一霸西门庆勾搭成奸,用药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回县得知此事,向知县告状不准,盛怒之下,去酒楼杀了西门庆,又杀了潘金莲,被判罪发配孟州。孟州小管营施恩厚待武松,求武松帮助夺回被蒋门神抢占去的快活林的店铺。武松酒醉后痛打蒋门神,夺回了快活林。这蒋门神通过张团练买通张都监,诬陷武松偷盗宝物,判武松充军。武松被押上路,在飞云浦折断枷锁,杀死了想害他的4个公人,折回孟州城,杀死了正在设宴庆贺除掉武松的蒋门神、张团练和张都监,逃出孟州。在十字坡孙二娘将他扮为行者,让他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 武松又在白虎山孙家庄遇见了宋江,宋江是去投奔花荣的,二人结伴而行,在瑞龙镇分手,宋江去往清风寨。清风寨有两个知寨,正知寨刘高是个文官,他嫉恨副知寨花荣。宋江一到就被刘高捉住,说宋江私通清风山草寇,花荣也因此受牵连。清风山头领燕顺、王英等人闻讯后下山救了宋江、花荣,大家决定去投奔晁盖。快到梁山泊,石勇捎来宋江父亲假托病故要他回家的家书,宋江赶回,被官府捉住,刺配江州。在江州,宋江得到戴宗和李逵的照顾。但因酒醉在浔阳楼墙壁上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蔡京的儿子蔡九判处死刑。正准备行刑时,梁山泊英雄前来劫走了宋江。事后,29位英雄在江州白龙庙聚会,浩浩荡荡返回梁山泊,宋江在山寨中坐了第二把交椅。 上山不久,宋江接来老父,李逵也回家接母亲上山,行至途中,遇一李逵打劫,捉住之后,才知此人名叫李鬼,说他有90岁老母无人奉养,李逵送他10两银子,劝他改恶从善。后来李逵发觉上当,杀了李鬼,而李鬼的妻子却溜掉了。回到家中,母亲已双目失明,李逵哄母亲说:我做了官,接娘去享福。背着母亲上了路。一日,行至沂岭,李逵为母取水,回来后发现母亲被虎吃掉。李逵大怒,连杀了4只老虎,被猎户迎进曹太公庄上。这时,逃来此处的李鬼妻子认出了李逵,曹太公等人正准备暗算李逵,幸亏梁山泊派来朱贵等人帮助,李逵才脱险回了山寨。 前来投梁山泊的杨雄、石秀、时迁被祝家庄酒店欺侮,双方打了起来,时迁被捉。为救时迁,晁盖、宋江发兵3次攻打祝家庄,荡平了祝家庄,附近与祝家庄结盟的李家庄、扈家庄都投降了梁山泊。梁山泊威名远扬,四处好汉纷纷投奔。 不久,李逵下山来到柴进庄上,正遇上柴进收到叔父寄来的信,说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锡要夺占柴家的花园。于是柴进同李逵火速赶往高唐州,见花园已被夺去,李逵大闹高唐州,打死殷天锡。知府高廉点兵捉拿,柴进被擒,柴进叔父被抄家。李逵逃回山寨报信,晁盖令宋江率领22名头领攻打高唐州,杀了高廉,救了柴进。 朝廷派太尉高俅前往剿捕,高俅令呼延灼攻打梁山泊。呼延灼被宋江军队打得大败,逃往青州,又去为慕容知府攻打桃花山、二龙山、白虎山的起义军效力。鲁智深聚合三山人马,往梁山泊求援。宋江率军与三山义军共同攻打青州,呼延灼投降,慕容知府被杀,三山头领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此后,少华山史进被官府捉住,宋江又带兵大闹华山,杀了太守。没过几天,凌州曾头市普家五虎拦截投奔梁山泊的好汉,并恶言中伤梁山泊。晁盖大怒,亲点5000人马攻打曾头市。在战斗中,晁盖被毒箭射中,回山寨身亡。宋江被推为山寨之主,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报晁盖遇难之仇,宋江记起了北京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知他武艺超群,棍棒天下无双,想请他上山入伙,共报大仇。于是宋江派军师吴用去京都,扮作算命先生给卢俊义算命,说卢俊义百日之内必有身首异处之灾,将户俊义骗至梁山泊,被张顺擒拿上山。宋江劝卢俊义入伙,卢俊义不肯,两个月后,宋江送卢俊义下了山。 卢俊义离家后,管家李固与卢妻勾搭成奸,当卢俊义回到家时,他们竟设下埋伏,将卢俊义捆送到梁中书处,梁中书判了卢俊义死刑。在行刑那天,梁山泊好汉石秀劫法场,救出卢俊义,但因单 *** 匹马,寡不敌众,二人被擒。为救卢俊义和石秀,宋江发兵攻打北京。梁中书向太师蔡京告急,蔡京采纳了关胜所献围魏救赵之坟,率领1500人马直攻梁山泊。宋江闻讯,退后回山,以计俘获关胜,击溃了官军。随即宋江任命关胜为先锋再次攻打北京城,战斗相持数月,直到次年元宵方攻破北京。梁中书从南门夺路而逃,卢俊义、石秀被救出。 不久,蔡京又派单廷桂、魏定国攻打梁山泊,皆被击溃。宋江与卢俊义一道领兵攻打曾头市,杀了曾家五虎,回山祭奠晁盖之灵。接着又乘胜攻破了东平、东昌二府,大军凯旋而归。此时,梁山泊大小头领正好108位,合了当年洪太尉所放走的魔王之数。众人会聚忠义堂,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立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 山寨兴旺之后,宋江有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打算,武松、李逵、鲁智深都坚决反对。到了年底,宋江要往东京去观赏明年元宵的灯火,柴进、李逵陪宋江到了东京。很偶然宋江进了李师师的府邸,徽宗皇帝也在场,正当宋江要向徽宗讨招安诏书的时候,李逵在外边打人放火,城内顿时大乱。宋江三人逃出,李逵单独行至荆门镇投宿时,听庄主刘太公说宋江抢了她女儿上山,李逵万分愤怒,跑回梁山泊,砍倒了杏黄旗,要拿宋江问罪。后来经过对证,乃是牛头山贼人冒名干的坏事。李逵负荆请罪,去牛头山杀了贼人,救回了刘太公的女儿。 梁山泊的壮大,震惊了朝野上下。徽宗派殿前太尉陈善保前往招安,李逵接过招安诏书,一把撕得粉碎。朝廷又派童贯攻打梁山泊。山寨十面埋伏,挫败了童贯的两次进攻。童贯逃回东京,高俅又调遣十节度兵力来攻梁山泊。宋江三败高俅,并将他活捉上山,以礼相待,要高俅转达渴望朝廷招安之意。高俅去后,宋江又派燕青去东京,燕青通过李师师求得徽宗下诏,没过几天,殿前太尉宿元景上山来宣读诏书,宋江领着众山好汉接受了招安,打着“顺天”“护国”旗帜,到东京接受徽宗检阅。 梁山泊义军接受招安后,正遇辽兵侵犯,宋江受诏破辽。于是大军北进,攻下檀州,夺回蓟州,智取霸州,占领幽州,兵围燕京,辽主请罪投降。宋江班师回国,遵照徽宗旨意,将所夺州县仍退还给了辽邦。 回到京师,徽宗下诏,令宋江去平定淮西王庆,随后又调去平定河北田虎和江南方腊。在平定方腊军的过程中,义军损失惨重,虽然最后擒获了方腊,大功告成,但却阵亡72条好汉。回军途中,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和尚盘膝打坐安然而死),残废的武松不愿回京,就在这里出了家。离开杭州后,林冲瘫痪,杨雄、时迁、杨志病死,燕青又悄然离去。到了苏州,李俊、童威、童猛又离去。等到大军回京驻扎陈桥驿时,只剩下20余名头领。蔡京、童贯、高俅、杨戬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们设计用水银害了卢俊义,用毒药掺入御酒药死了宋江和李逵。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在悲剧中结束了。
1、及时雨-宋江(私放晁天王,坐楼杀惜,九天玄女授天书,三打祝家庄,大战乌龙岭)
2、玉麒麟-卢俊义(单人闯梁山,活捉史文恭,血战青石峪,大战昱岭关)
3、智多星-吴用(铜链分双刀,智取生辰纲,单赚玉麒麟,布四方五斗旗)
4、入云龙-公孙胜(斗法破高廉芒砀山降樊瑞,五龙山破法)
5、大刀-关胜(兵围梁山泊,降水火,义降唐斌,力劈兀颜光,独斗石宝)
6、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7、霹雳火-秦明(夜走瓦砾道,双战关大刀)
8、双鞭-呼延灼(排铁甲连环马,月夜赚关胜)
9、小李广-花荣(一箭分双戟,梁山射雁,盖州神箭定军威)
10、小旋风-柴进(接济林教头,失陷高唐州,藏炮轰縻胜,化名柯引卧底方腊军)
11、扑天雕-李应(双修生死书大战祝彪,飞刀杀杨显)
12、美髯公-朱仝(私放宋江,私放雷横,误失小衙内,8V8旗开得胜)
13、花和尚-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醉打山门,瓦罐寺除害,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袭取宝珠寺,生擒方腊,坐化六和塔)
14、行者-武松(武松打虎,武松杀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恶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15、双 *** 将-董平(独守东平府,得名董一撞)
16、没羽箭-张清(石打梁山一十二将,缘配琼矢簇)
17、青面兽-杨志(大战林冲,杨志卖刀,失陷生辰纲,袭取宝珠寺)
18、金 *** 手-徐宁(大破铁甲连环马)
19、急先锋-索超(雪夜降梁山)
20、神行太保-戴宗(千里传假信,三请公孙胜)
21、赤发鬼-刘唐(联接晁盖引七星聚义,独斗插翅虎,火烧战船败高俅)
22、黑旋风-李逵(大战浪里白条,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拳打殷天锡,元夜闹东京,捉鬼,砍杏黄旗捉假宋江,寿张坐衙)
23、九纹龙-史进(拜师王进,结交少华山,瓦罐寺除害,少华山落草,失陷华州,误陷东平府)
24、没遮拦-穆弘(称霸浔阳镇,祝家庄战祝虎)
25、插翅虎-雷横(独斗赤发鬼,枷打白秀英)
26、混江龙-李俊(称霸浔阳岭,水灌太原城)
27、立地太岁-阮小二(七星聚义,活捉何清,石碣村破黄安)
28、船火儿-张横(称霸浔阳江,活捉牛邦喜,魂捉方天定)
29、短命二郎-阮小五(同阮小二)
30、浪里白跳-张顺(水战黑旋风,请安道全,凿沉海鳅船,夜探金山寺,涌金门归神)
31、活阎罗-阮小七(同阮小二,偷船盗御酒)
32、病关索-杨雄(翠屏山杀妻,李家庄请李应)
33、拚命三郎-石秀(当街救杨雄,怒杀裴如海,跳楼劫法场)
34、两头蛇-解珍(双射虎,青石峪探路)
35、双尾蝎-解宝(同解珍)
36、浪子-燕青(射差救主,捉假宋江,智扑擎天柱,联系李师师)
37、神机军师-朱武(落草少华山,打破六花阵)
38、镇三山-黄信(清风寨擒宋江花荣)
39、丑郡马-宣赞(议取梁山)
41、井木犴-郝思文(同宣赞)
42、百胜将-韩滔(呼延灼先锋,同呼延灼)
43、天目将-彭玘(呼延灼福前锋,同呼延灼)
44、圣水将-单廷珪(战关胜败降)
45、神火将-魏定国(同单廷圭)
46、圣手书生-萧让(写假信救宋江,空城计笑谈退敌)
47、铁面孔目-裴宣(落草饮马川,行掌军政司)
48、摩云金翅-欧鹏(黄门山弃军落草,大战栾廷玉)
49、火眼狻猊-邓飞(饮马川大寨主,饮马川救裴宣)
50、锦毛虎-燕顺(清风寨大寨主,误捉宋江,劫道就宋江花荣,大破清风寨)
51、锦豹子-杨林(结识戴宗,说服饮马川,探路祝家庄)
52、轰天雷-凌振(炮轰梁山泊,炮轰呼延灼)
53、神算子-蒋敬(落草黄门山,主管钱粮收支)
54、小温侯-吕方(对影山对戟)
55、赛仁贵-郭盛(同吕方)
56、神医-安道全(治宋江搭背疮,消宋江金印)
57、紫髯伯-皇甫端(最后一个上山,医治马匹疫情)
58、矮脚虎-王英(清风山落草,劫刘高妻,娶扈三娘)
59、一丈青-扈三娘(定亲祝彪,单捉王矮虎,嫁王英,活捉郝思文,活捉彭玘)
60、丧门神-鲍旭(枯草山寨主,随李逵战曾头市)
61、混世魔王-樊瑞(芒砀山大寨主,斗法败于公孙胜,斗法破包道乙郑魔君)
62、毛头星-孔明(白虎山寨主,聚兵打青州被呼延灼擒)
63、独火星-孔亮(酒席惹武松,落草白虎山,奔走三山聚义)
64、八臂那吒-项充(芒砀山寨主,后为李逵副手)
65、飞天大圣-李衮(芒砀山寨主,后为李逵副手)
66、玉臂匠-金大坚(刻假章救宋江)
67、铁笛仙-马麟(落草黄门山,祝家庄战祝龙扈三娘)
68、出洞蛟-童威(李俊左右手)
69、翻江蜃-童猛(李俊左右手)
70、地满星玉幡竿-孟康(落草饮马川,督造战船)
71、通臂猿-侯健(攻打无为军内应,绣替天行道,裁缝总管)
72、跳涧虎-陈达(落草少华山,史家庄借粮,史进副手)
73、白花蛇-杨春(少华山落草,史进副手)
74、白面郎君-郑天寿(清风山落草,被磨盘砸死)
75、九尾龟-陶宗旺(黄门山落草,立抗千斤闸)
76、铁扇子-宋清(随宋江流浪……总管梁山宴席)
77、铁叫子-乐和(孙立妻舅,祝家庄内应)
78、花项虎-龚旺(张清副将)
79、中箭虎-丁得孙(张清副将)
80、小遮拦-穆春(穆弘弟,称霸揭阳镇)
81、 *** 刀鬼-曹正(林冲弟子,聚会杨志鲁智深打宝珠寺)
82、云里金刚-宋万(梁山元老,劫萧让金大坚)
83、摸着天-杜迁(救王伦上梁山,梁山元老)
84、病大虫-薛永(揭阳镇卖艺遇宋江,棒打穆春)
85、金眼彪-施恩(孟州牢城小管营,收买武松夺快活林)
86、小霸王-周通(桃花山寨主,强取民女被鲁智深毒打)
87、打虎将-李忠(延安府卖药遇史进鲁达,打败周通落草桃花山)
88、鬼脸儿-杜兴(李应管家,传信祝家庄放人)
89、金钱豹子-汤隆(铁匠,徐宁表弟,赚徐宁上山,打造钩镰 *** )
90、独角龙-邹润(登云山寨主,祝家庄内应)
91、出林龙-邹渊(登云山落草,祝家庄内应)
92、笑面虎-朱富(沂水开酒店,麻翻李云救李逵)
93、旱地忽律-朱贵(梁山元老,接应无数人)
94、铁臂膊-蔡福(大名府节级兼侩子手,周全卢俊义)
95、一枝花-蔡庆(同蔡福)
96、催命判官-李立(称霸揭阳岭,李俊弟)
97、青眼虎-李云(沂水都头,战平李逵)
98、没面目-焦挺(相扑好手,扑倒李逵)
99、石将军-石勇(传信宋江回家奔丧)
100、小尉迟-孙新(孙立弟,祝家庄内应)
101、母大虫-顾大嫂(孙新妻,祝家庄内应,东平府接应史进)
102、菜园子-张青(十字坡掌柜,结交鲁智深武松,救武松上二龙山)
103、母夜叉-孙二娘(张青妻,十字坡卖人肉包子,让武松成为行者)
104、活闪婆-王定六(助张顺杀截江鬼,助张顺请安道全,东平府游说董平)
105、险道神-郁保四(帮曾头市劫梁山马,东平府游说董平,抗替天行道大旗)
106、白日鼠-白胜(黄泥岗卖酒)
107、鼓上蚤-时迁(祝家庄偷鸡,盗甲赚徐宁,蓟州防火破城)
108、金毛犬-段景住(献照夜玉狮子)
扩展资料:
从《水浒传》看宋代社会
施耐庵在此及话本《大宋宣和遗事》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因此,其中的记述在相当程度上是符合宋代社会生活原貌的。书中说到宋江受招安,招安就是宋朝平定农民起义的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政策。
元末明初人施耐庵的《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末年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故事。作为后代人讲述前朝故事,他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在南宋末年人周密的《癸辛杂识》里,有一篇龚圣与所作《宋江三十六赞》,龚圣与读史书,见《东都事略·侯蒙传》中载:“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材必过人,不若赦过招降,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因而对宋江等36条好汉产生了佩服之情,于是作《宋江三十六赞》。《宋江三十六赞》中所列,有: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学究、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尺八腿刘唐、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里白跳张顺、船火儿张横、短命二郎阮小二、花和尚鲁智深、
行者武松、铁鞭呼延绰、混江龙李俊、九文龙史进、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先锋索超、立地太岁阮小五、青面兽杨志、赛关索杨雄、
一直撞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没遮拦穆横、拼命三郎石秀、双尾蝎解宝、铁天王晁盖、金 *** 班徐宁、扑天雕李应36人。
非常清楚,《宋江三十六赞》中36人的绰号多被施耐庵《水浒传》延用。施耐庵在此及话本《大宋宣和遗事》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创作了《水浒传》。因此,其中的记述在相当程度上是符合宋代社会生活原貌的。
书中说到宋江受招安,招安就是宋朝平定农民起义的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政策。当时流行的谚语说:“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又说:“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
当然,相隔数百年之久,书中也有不少人、地、时的错误,甚至误将后代之事写进书中的。如第1页说,嘉祐三年(1058年),参知政事范仲淹启奏,请江西信州龙虎山张天师来朝,祈禳瘟疫,由此发生洪太尉放出妖魔之事,时间就发生了错误。
范仲淹皇祐四年(1052年)已去世,他任副相参知政事是庆历三年(1043年)左右的事。再如六十一回中出现了泰安州,泰安,宋代是兖州的奉符县,金代才升为泰安州,元、明延用。
参考资料: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