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西高穴大墓是真的吗
质疑者:说是“曹操墓”证据“不是很有力”“这些证据,我觉得都不是第一手证据,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从事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认为,“这个墓曾被反复盗挖过,留存的直接证据很少。只凭借发现的号称是魏王用过的兵器,就说是曹操墓,我觉得很难鉴定。”他甚至认为,“急着发布这一消息,有炒作嫌疑。”而就在昨天中午,鉴宝专家马未都也在发表的博文《曹操墓》中说:“如果此次发现确系曹操之墓,可谓文学、史学、考古学上的曹操墓之尘埃落定。我看了一下专家学者们对曹墓认定的六大依据的第五点,也是判定此墓为曹墓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的一块石牌与石枕,可惜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他认为,“曹操的墓如果发现,在中国文化史上无疑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至少满足了百姓的好奇心,让人知道其史不虚。”对于诸多质疑,著名媒体人、《盗墓史记》和《中国人盗墓史》作者倪方六认为很正常。帝王级的陵墓中,都带有帝王哀册(随墓主人一起下葬的相当于今天追悼会上的悼词之类的东西)或者墓志铭,它们可以直接证明死者的身份,但是此次发掘并没有发现,这是最大的遗憾,“当然也有被盗走或毁坏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宣布这是曹操墓还为时过早。推测疑为曹操墓比较准确。”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主任高蒙河教授认为,现在只能初步确认,但还没到能定性的时间。从学术考古上来说,发现的60多岁男性头盖骨还需进一步鉴定。要确认是不是曹操本人的头盖骨,需要把骨头上提取的DNA与曹氏后人比对。这需要先找出曹操的家谱,找到能确认的曹操后代作参照。安阳西高穴墓地考古队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学者的诸多质疑,曹操墓地考古队队长、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情绪很激动,他称自己不愿“回应”这样的质疑,理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到过考古现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在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发表了自己对这一曹操墓的看法:它的墓室规模大,规格高,大墓的时代与文献记载的曹操卒年是吻合的,是东汉晚期的墓葬;东汉末年邺城附近的帝王墓只能是曹操的陵墓;“本次发掘出土的能判定时代关系的主要是画像石和50多个石牌等珍贵文物,它们均具有东汉末年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发现的8枚写有‘魏武王常所用……’文字的石牌等,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刘庆柱认为,这个曹操墓室不只是盗墓,应该是毁墓,毁墓就是政治报复,有可能是另一方政治力量,或者是农民起义。“我去现场看过,墓里面很多石头都被打碎了,打得很残。”刘庆柱说,墓里有三个人头,盗墓一般是不盗骨头的,结果人头只剩下头盖骨,鼻子、脸部都被砸了。听发掘人员说,凡写着“魏武王常用”的石牌都被打断了,没有写的就没有打,应该是政治报复,“我推测是曹操下葬后没多久干的。”陕西帝王陵墓考古专家:“是曹操的陵墓,毫无问题!”针对连日来关于曹操陵墓的真假之争,本报记者今天独家采访了长期在陕西从事帝王陵墓考古发掘、在国内考古界颇有名气的段清波和王学理两位考古专家,两人都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有人怀疑这次的曹操陵墓是假的,是河南在搞‘炒作’,那是他不知道考古,有隔山说话的感觉,让人听了不舒服!”段清波认为,“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讲,河南文物局推出的‘六大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夸,所有的证据指向的就是曹操,那应当没问题。虽然有人说墓里没有发现墓志和哀册,但里面出现的包括从盗贼手里追回的刻有‘魏武王’常用兵器、器物的文物不是一两件。曹操有‘薄葬’思想,而且有明显的文字记载。有人说是盗墓贼把带‘魏武王’字样的文物放进了墓里,那是想当然的推测!盗墓的干这个事有什么意义?”小说和戏剧抹煞了真实的曹操形象刘庆柱说:“我认为,历史上所说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是民间传说,那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曹操当年修建它的寿陵那是公开活动,唐太宗到泰山祭祀的时候,还祭祀了魏武王。”谈及历史上的曹操和他的“七十二疑冢”之说,王学理说,“‘七十二疑冢’对曹操的性格、为人,有很多牵强的东西,小说《三国演义》把曹操说成了奸臣,戏剧中的曹操被演成了‘白脸’,人们只知道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符合曹操的本来面目。”本报特派记者韩宏(本报安阳12月29日专电)
历史: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始建。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简介: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到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9万平方米,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周围筑有十米多高的城墙,并有一条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了“城中之城”。宫殿建筑均是钻石结构、黄金瓦顶、大理石底座。
推荐于 2016-08-30
查看全部2个回答
什么地方有故宫活动,鉴宝估价限时免费!
关注故宫博物院的人也在看
鉴宝名家免费什么地方有故宫,估价
tui1chengqianpaima广告
故宫具体位置-超全超详细的攻略方案-尽在哔哩哔哩
旅游攻略哔哩分享超全,超完美的方案,世界这么大,你想出去走走吗
bilibilicom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淘宝故宫的门票多少钱一张千万商品,品类齐全,千万别错过!
淘宝超值故宫的门票多少钱一张,优享品质,惊喜价格,商品齐全,淘你满意!上淘宝,惊喜随处可淘!来淘宝,一站式购物网站新体验,一网打尽,淘,你喜欢!
572020-07-02
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明清两代到现在600多年
23 浏览389
北京的故宫有多少年历史?
一共有605年历史,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65 浏览95862019-09-21
故宫有多少年的历史
故宫1420年建成,到现在(2019年)已经599年了。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47 浏览38082019-04-17
北京故宫距今多少年?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距今592年。
74 浏览36222017-10-07
关于故宫的历史
故宫(Palace Museum,Forbidden City) 故宫总介绍: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富有生活气的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收藏文物100万件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至18年(1406-1420年),后经多次重建与改建,但仍保持原有规模。它占地72公顷,由大小数十个院落组成,共有房屋9000余间,周围设10米高的宫墙和50多米宽的护城河,宫墙四隅有角楼,南面正中为午门。故宫主要建筑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建在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上,是皇帝行使权力和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其两侧东、西六宫为妃嫔的住所。 故宫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整个建筑按中轴线对称布局,主体突出,层次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宫内珍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故宫博物院。 故宫外朝是故宫最主要的建筑群。从右至左分别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核心,文华、武英二殿为两翼,这里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 太和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铜狮,东雄西雌。雄狮右足踏绣球,象征权力 和一统正下;雌狮右足抚细狮,象征子嗣昌盛。 太和殿前东、西两端各置一仙鹤和龟,其背有盖,可燃檀香,烟从嘴逸。鹤龟喻示长寿。 俗称“金銮殿”。建在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殿高35.05米,面宽11间,深5间,外有廊柱一列,殿内、外立大柱84根,飞檐重脊,黄琉璃瓦覆顶,装饰雍容华贵,气势非凡。明清两代皇帝即位、大婚、祝寿以及重大庆典和出兵征讨等活动,都在此举行。 殿内面积2377平方米,正中为金漆雕龙社座和屏风,其两侧有6根沥粉贴金的蟠龙大柱,顶正中为金龙戏珠大藻井,藻井中心倒垂圆球轩辕宝镜,天花板上遍绘玉玺彩画。整个大殿绚丽豪华,金光灿灿,其建筑规格之高,装饰之奢华,堪为中国之最
175 浏览9178
评论两句2
质疑者:说是“曹操墓”证据“不是很有力” “这些证据,我觉得都不是第一手证据,都不是很有力的证明。”从事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认为,“这个墓曾被反复盗挖过,留存的直接证据很少。只凭借发现的号称是魏王用过的兵器,就说是曹操墓,我觉得很难鉴定。”他甚至认为,“急着发布这一消息,有炒作嫌疑。” 而就在昨天中午,鉴宝专家马未都也在发表的博文《曹操墓》中说:“如果此次发现确系曹操之墓,可谓文学、史学、考古学上的曹操墓之尘埃落定。我看了一下专家学者们对曹墓认定的六大依据的第五点,也是判定此墓为曹墓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的一块石牌与石枕,可惜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他认为,“曹操的墓如果发现,在中国文化史上无疑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至少满足了百姓的好奇心,让人知道其史不虚。” 对于诸多质疑,著名媒体人、《盗墓史记》和《中国人盗墓史》作者倪方六认为很正常。帝王级的陵墓中,都带有帝王哀册(随墓主人一起下葬的相当于今天追悼会上的悼词之类的东西)或者墓志铭,它们可以直接证明死者的身份,但是此次发掘并没有发现,这是最大的遗憾,“当然也有被盗走或毁坏的可能。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宣布这是曹操墓还为时过早。推测疑为曹操墓比较准确。”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主任高蒙河教授认为,现在只能初步确认,但还没到能定性的时间。从学术考古上来说,发现的60多岁男性头盖骨还需进一步鉴定。要确认是不是曹操本人的头盖骨,需要把骨头上提取的DNA与曹氏后人比对。这需要先找出曹操的家谱,找到能确认的曹操后代作参照。 安阳西高穴墓地考古队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对于学者的诸多质疑,曹操墓地考古队队长、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情绪很激动,他称自己不愿“回应”这样的质疑,理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到过考古现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就在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 电话采访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发表了自己对这一曹操墓的看法:它的墓室规模大,规格高,大墓的时代与文献记载的曹操卒年是吻合的,是东汉晚期的墓葬;东汉末年邺城附近的帝王墓只能是曹操的陵墓;“本次发掘出土的能判定时代关系的主要是画像石和50多个石牌等珍贵文物,它们均具有东汉末年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发现的8枚写有‘魏武王常所用……’文字的石牌等,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刘庆柱认为,这个曹操墓室不只是盗墓,应该是毁墓,毁墓就是政治报复,有可能是另一方政治力量,或者是农民起义。“我去现场看过,墓里面很多石头都被打碎了,打得很残。”刘庆柱说,墓里有三个人头,盗墓一般是不盗骨头的,结果人头只剩下头盖骨,鼻子、脸部都被砸了。听发掘人员说,凡写着“魏武王常用”的石牌都被打断了,没有写的就没有打,应该是政治报复,“我推测是曹操下葬后没多久干的。” 陕西帝王陵墓考古专家:“是曹操的陵墓,毫无问题!” 针对连日来关于曹操陵墓的真假之争,本报记者今天独家采访了长期在陕西从事帝王陵墓考古发掘、在国内考古界颇有名气的段清波和王学理两位考古专家,两人都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 “有人怀疑这次的曹操陵墓是假的,是河南在搞‘炒作’,那是他不知道考古,有隔山说话的感觉,让人听了不舒服!”段清波认为,“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讲,河南文物局推出的‘六大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夸,所有的证据指向的就是曹操,那应当没问题。虽然有人说墓里没有发现墓志和哀册,但里面出现的包括从盗贼手里追回的刻有‘魏武王’常用兵器、器物的文物不是一两件。曹操有‘薄葬’思想,而且有明显的文字记载。有人说是盗墓贼把带‘魏武王’字样的文物放进了墓里,那是想当然的推测!盗墓的干这个事有什么意义?” 小说和戏剧抹煞了真实的曹操形象 刘庆柱说:“我认为,历史上所说的曹操‘七十二疑冢’是民间传说,那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曹操当年修建它的寿陵那是公开活动,唐太宗到泰山祭祀的时候,还祭祀了魏武王。” 谈及历史上的曹操和他的“七十二疑冢”之说,王学理说,“‘七十二疑冢’对曹操的性格、为人,有很多牵强的东西,小说《三国演义》把曹操说成了奸臣,戏剧中的曹操被演成了‘白脸’,人们只知道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不符合曹操的本来面目。”本报特派记者 韩宏(本报安阳12月29日专电)
庙会一直就是春节里面的重头戏之一,在老北京乐多港,颇具京韵特色主题庙会在2月5日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热闹新年,今年的庙会汇聚了庙会你所能见到的更多东西,或是老天桥的记忆,或是庙会的传统表演活动。
北京乐多港老天桥京韵大庙会
时间:年2月5日至年2月11日
地点:昌平乐多港
门票:15元/人
庙会活动详情介绍
大年初一至初七来乐多港过大年,给你来此一游的理由。
01
赏老天桥绝技
乐多港老天桥京韵大庙会集天桥八大怪及传统庙会元素为一身,老天桥独门表演节目,天桥绝活数来宝、赛活驴,还有传统叫卖福禄寿喜财,亲子家庭游玩主题乐园。
02
集“福”兑大礼包
来北京乐多港老天气京韵大庙会,就能参与园区老北京大碗茶售卖、套圈、打金钱眼、萌宠乐园等互动游戏,累计得到的福章越多,获得的新年大礼包也就越丰厚。
03
年味小吃多
庙会其中,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美食宴会,乐多港老天桥京韵大庙包含全国风味小吃,新年都给你准备好啦!
04
老北京传统文化
庙会还是举办出咱老天桥的特色,老北京的文化根不能丢,老北京大碗茶吆喝售卖,舞龙舞狮等表演,再次展现老北京的市井热闹。
05
公益鉴宝
过年回家,老一辈人,是不是拿着的手,给你讲述古老的家谱的故事。喜欢收藏古玩的小伙伴听到这条消息一定会高兴的,因为在庙会现场,乐园邀请了著名瓷器资深鉴赏专家范海洋、宝玉石资深鉴赏专家张晟维,木器资深鉴赏专家于鸿雁等,专门为您的宝贝进行鉴赏。
活动在初四、初五两天,您家里有什么传家宝的话,可以直接拿到鉴宝专家面前,让他给你答疑解惑。
06
欢乐项目多
把老庙会逛完了,还觉得不够,没关系,北京乐多港乐园还有更多游玩项目供你选择。穿越时空的体验,“一天玩转五千年”的奇幻乐园,一起走到世界5000年,翱翔科技大密室。720全球幕神话、飞行影院《翱翔紫禁》、DarkRide《秘境十三陵》等高科技室内项目,随你选择。
庙会游玩攻略
活动攻略
门票信息庙会观光门票:15元/张(窗口购买
门票免费领:
游戏时间:截止到131上午10时
领票日期及方式:年2月5日到11日(大年初一到初七凭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领取
领票地点:乐多港奇幻乐园北门客服中心
庙会购票方式:现场购票
地点:北京乐多港奇幻乐园
乐多港营业时间:10:00-17:30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旧西路(昌平西关环岛西2公里
交通指南
公交乘坐357、655、883、870、昌11路公交车至旧县站下车丁字路口右转即到。地铁乘坐地铁昌平线至西山口站,向南一公里即到。自驾①G6高速公路从“西关环岛出口”驶出,向西侧南口行驶2公里即到;
②G7高速公路从“南涧路出口”驶出,经南涧路至旧西路800米即到。
庙会一直就是春节里面的重头戏之一,在老北京乐多港,颇具京韵特色主题庙会在2月5日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热闹新年,今年的庙会汇聚了庙会你所能见到的更多东西,或是老天桥的记忆,或是庙会的传统表演活动。
2019北京乐多港老天桥京韵大庙会时间:2019年2月5日至2019年2月11日
地点:昌平乐多港
门票:15元/人
庙会活动详情介绍大年初一至初七来乐多港过大年,给你来此一游的理由。
01
赏老天桥绝技
乐多港老天桥京韵大庙会集天桥八大怪及传统庙会元素为一身,老天桥独门表演节目,天桥绝活数来宝、赛活驴,还有传统叫卖福禄寿喜财,亲子家庭游玩主题乐园。
02
集“福”兑大礼包
来北京乐多港老天气京韵大庙会,就能参与园区老北京大碗茶售卖、套圈、打金钱眼、萌宠乐园等互动游戏,累计得到的福章越多,获得的新年大礼包也就越丰厚。
03
年味小吃多
庙会其中,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美食宴会,乐多港老天桥京韵大庙包含全国风味小吃,新年都给你准备好啦!
04
老北京传统文化
庙会还是举办出咱老天桥的特色,老北京的文化根不能丢,老北京大碗茶吆喝售卖,舞龙舞狮等表演,再次展现老北京的市井热闹。
05
公益鉴宝
过年回家,老一辈人,是不是拿着的手,给你讲述古老的家谱的故事。喜欢收藏古玩的小伙伴听到这条消息一定会高兴的,因为在庙会现场,乐园邀请了著名瓷器资深鉴赏专家范海洋、宝玉石资深鉴赏专家张晟维,木器资深鉴赏专家于鸿雁等,专门为您的宝贝进行鉴赏。
活动在初四、初五两天,您家里有什么传家宝的话,可以直接拿到鉴宝专家面前,让他给你答疑解惑。
06
欢乐项目多
把老庙会逛完了,还觉得不够,没关系,北京乐多港乐园还有更多游玩项目供你选择。穿越时空的体验,“一天玩转五千年”的奇幻乐园,一起走到世界5000年,翱翔科技大密室。720全球幕神话、飞行影院《翱翔紫禁》、Dark
Ride《秘境十三陵》等高科技室内项目,随你选择。
庙会游玩攻略活动攻略
门票信息庙会观光门票:15元/张(窗口购买)
门票免费领:
游戏时间:截止到2019131上午10时
领票日期及方式:2019年2月5日到11日(大年初一到初七)凭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领取
领票地点:乐多港奇幻乐园北门客服中心
庙会购票方式:现场购票
地点:北京乐多港奇幻乐园
乐多港营业时间:10:00-17:30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旧西路(昌平西关环岛西2公里)
交通指南
公交乘坐357、655、883、870、昌11路公交车至旧县站下车丁字路口右转即到。地铁乘坐地铁昌平线至西山口站,向南一公里即到。自驾①G6高速公路从“西关环岛出口”驶出,向西侧南口行驶2公里即到;
②G7高速公路从“南涧路出口”驶出,经南涧路至旧西路800米即到。
近日,一批神秘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亮相北京,引起各方关注。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艺术珍品却几经劫难。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分散于世界各地的200多家博物馆收藏了中国160多万件流失的绝世珍品,民间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神秘国宝暗藏怎样的身世?大量珍稀国宝今在何方?
包括乾隆牌位、“百鸟朝凤”寿帐、镂金嵌宝石金螺、宋代画家米芾的绢本字“离骚经”在内的一批海外回流国宝级文物近日即将在京拍卖,引起关注。
记者近日采访了负责这次拍卖的黄静,她说,拍品来历和身世各异,此次是第一次在京亮相。最初出于多方考虑,黄静对国宝来历三缄其口,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下,国宝身份渐渐浮出水面。通过她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了乾隆牌位和寿帐的发现人李寿昆。
乾隆牌位
李寿昆告诉记者,乾隆牌位在德国一个地窖被发现,但这并非偶然。
李先生是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曾于6年前前往德国讲学,主讲“中国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德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古代文化情有独钟,马先生得以在当地结识很多朋友,还认识了在德国做生意的经济学博士薛小丹。一见如故的两人最终成就了乾隆牌位和寿帐的归国之路。
薛小丹在德国生活19年,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诗人曾卓。李先生和薛小丹对文物有共同爱好,德国有条和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齐名的“国王大街”,坐落着数十家古玩店。那里经常举行的小型拍卖会成为了他们搜寻各种汉文化收藏品的去处,搜寻也为他们日后鉴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年前,他们与一些热爱中国文化的德国各界人士共同成立了“德国中国传统文化及养生协会”,并在电视和电台开始发布广告,愿意帮助收藏者鉴定文物,同时希望收购各种中国文物。
2004年12月,与薛小丹相交多年的德国人迪亚克看到广告后,对自家地窖保存多年的艺术品产生了好奇,并把薛小丹请到了家中。年届六十的迪亚克是位咖啡代理商,他的家位于德国南威州杜伊斯堡市,该市是一个地处莱茵河畔的传统古老之城。
德国人家的地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存放杂物的地下室,而是具有良好通风和湿度的“保险箱”。薛小丹来到迪亚克家的地窖,发现整齐摆放的大量艺术品中,不乏来自中国的佛像、器皿、书画等。薛小丹多年鉴宝的直觉告诉他,混迹其中的一个牌位和半幅寿帐出自清宫皇室。
薛小丹将发现的细节通过互联网告诉了已经回国的李先生。李先生赴德再次来到迪亚克家中。经过一番了解,迪亚克的父亲曾是一位工厂主,地窖里的一些艺术品是其二战时期收藏的。其祖父曾于清朝末年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传教,十多年间,其祖父四处搜寻中意的“宝物”。或许当时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同是德国人的缘故,私交促使牌位和寿帐成为司令给传教士的“礼物”。祖父回国后,就将这些文物暗藏家中地窖里直到现在。
通过鉴别,李先生了解到牌位上的满文意为“高宗纯皇帝”,而高宗纯正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庙号。当记者问到牌位的原处时,李先生说:“在历史上有很多文物被仿造,但仿造皇家牌位被认为有跃制之闲,属大罪。所以,皇室牌位只可能在4处曾经的皇家地点供奉:故宫太庙、热河、圆明园和盛京(现沈阳故宫),这个牌位很可能是火烧圆明园时流落出去的。”
而同时被发现的高6米、宽3余米的寿帐属于京绣,在红底上绣有百鸟朝凤、瑞兽、牡丹、莲花、长寿灵芝等图案,凤立于奇石之上,一派王者气派。李先生确定,面积之大、工艺之精,非民间人家能用,一定出自宫庭藏品。寿帐是种可开合的挂饰,在古代代表吉祥和睦和富贵,遗憾的是,这次发现的寿帐只有半幅,它的另一半至今下落不明。
经过一番商讨,迪亚克愿意将这两件中国珍贵文物转卖给李先生。李先生告诉记者:“迪亚克曾经到过中国,他认为中国文物理当回到中国,如果条件合适,他将陆续拿出其他收藏,但这并非为了钱。”
右旋金螺
黄静透露,镂金嵌宝石金螺出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台湾著名收藏家之手。她说:“全世界很多地方的人都想收藏这些东西,而我们正在帮助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到中国。这位收藏者非常爱国,我们的诚意打动了他。”
虽然来历并不明晰,但金螺不失为一件珍品。金螺属于法螺的一种,是清代初期西藏供奉给清朝政府的藏传法器。各种海螺中,仅有全白海螺得以制作法螺。正常海螺为顺时针方向生长,即左旋螺,突变的海螺则为逆时针方向生长,称为右旋螺,而且极为罕见。法螺镶饰所用的金属以铜最为普遍,银次之,纯金也极为罕见。此次拍卖的金螺正是稀有的包金右旋白法螺。
米芾的字
高达5000万元的起拍价使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的《离骚经》成为此次拍品焦点。黄**介绍,这幅字出自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现居香港的神秘人士之手。该品是继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米芾纸本之后,首次公开的绢本作品。
8个月前,黄静的一位朋友给她看了一份局部《离骚经》的影印件。“绢面因长久秘藏和受潮,已从原装上脱落,有些磨损。从现新背的纸张来看,应是近年来经日本重新托裱过。”权威专家近日对那幅字进行了鉴定,认为是米芾现存篇幅最大的书法真迹。
这些珍贵的文物,仅仅是中国大量流失国宝的一个缩影。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流落的中国国宝文物数目惊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分散于世界各地的200多家博物馆收藏了中国160多万件流失的绝世珍品,民间收藏预计是馆藏的10倍。虽然有许多像黄静和李寿昆一样希望国宝回归的人士在努力,但不可否认,还有更多的国宝文物让我们“遥不可及”。
专家历时10年查明23万件中国流失名画
我国有大批文物精品特别是历代名画流失海外。记者日前采访了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史教授林树中,他告诉记者,目前已查录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多达23万件!
已经八十高龄的林树中历尽艰辛,耗时10年,把自家的大部分积蓄,累计资金超过10万美元投入到搜寻和分类整理工作中。他在1996年编写出版了规模浩大的8开8卷巨著《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汇集了羁留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这些作品上自原始时代,下迄明清。
记者:您从何时开始寻宝,有多少国宝流散海外?
林树中:1985年秋,我应邀去美国密执安大学做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绘画史,同时考察欧洲美术史。在那里一年,我经常在讲课之余参观美国的各大博物馆,被美国人收藏的中国历代书画精品震撼。在纳尔逊美术馆,我亲眼目睹了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盗去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太后礼佛图》的浮雕。残缺破损的浮雕使我内心受到强烈冲击。
1985年,我下决心寻找和记录流失海外的国宝实况。我想即使不能收回,也要把它们记录在案,给后世一个警示和备忘。在美期间,我用担任客座教授的报酬3万多美金,到各大博物馆考察,拍射了3000多张幻灯片和3大箱图书资料。
目前中国流落海外的历代名画初步统计,有记录可查的就已达23万件,美洲(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欧洲各占三分之一。欧洲主要分布在德、英、法、比利时、瑞典等国,大部分是当年从敦煌藏经洞揭取掠走的,一小部分是30年代抗战前后和解放战争前后国家文物管理不严由外国人买走和华人带出的。
流失到海外的唐代卷轴画有20余张,敦煌16窟收藏的经卷、诗画、书画,时代历经盛唐-晚唐-五代到北宋,都是敦煌石窟的挂幅佛教画,以英国和法国收藏最多,英国大不列颠和巴黎吉美博物馆就收藏有300卷。流失的宋代卷轴画也有二三百张,元代近200张,其余明代名画流失约有8000余件,清代约有12万余件。
记者:中国国宝是谁拿到海外的?
林树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抢走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这是精品中的精品,是世界美术界公认的中国超级国宝,现在被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收藏。顾恺之的另一幅名作《洛神赋图》的最早摹本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
敦煌藏经洞有大约5万件各种文物现分散在世界11个国家。1905年前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德国人莱考克等人沿丝绸之路,从新疆库车的克孜尔石窟到吐鲁番的伯孜克利克,一路上疯狂掠夺石窟壁画。
美国古董商普爱伦到中国发现洛阳《帝后礼佛图》浮雕,用照相机拍下来,找到北京琉璃厂彬记古董商岳彬,双方签订协议书,岳彬勾结洛阳古董商马龙图,联络当地保甲长和土匪把浮雕凿下来,凿成碎块,用麻袋运往北京,又在北京拼接后运往美国。1952年,在北京炭儿胡同彬记古玩铺内发现了彬记与普爱伦签订的掠夺《帝后礼佛图》浮雕的合同,此事震怒了中国文物界,300余名知名人士联合要求惩罚奸商岳彬,岳彬被判死刑,缓期两年,后病死狱中。
记者:这些珍品具有怎样的价值?
林树中:《女史箴图》具有时间最早、国际影响力最大等几大特点,是流传至今的最具有价值的流失绢画。是国宝中的国宝。
《洛神赋图》全世界流传五种版本,除北京故宫博物院、东北辽宁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段摹本外,唯一流落海外的是美国华盛顿弗利尔艺术馆收藏的一个长卷,那是最早一本。它是被清末美国活动家福开申担任政府顾问时买走的。
《洛神赋图》取材于三国曹植的《洛神赋》。原作描述了曹植与甄氏有过恋情,甄氏后依曹操旨意嫁与植兄曹丕,成为皇后,但后来失宠。死后,曹丕把甄氏睡过的枕头给曹植,曹植很感叹,把甄氏化作洛水女神,做梦时与其相会。《洛神赋图》被历史上有名的大画家都作为题材。顾恺之留下的摹本现今有最高的价值。以前研究绢画、国画,都会提到以上这几个。
一般提到书画,关于年代和真假都有争论。而敦煌400张的每一件都是货真价实的国宝文物,年代完全可靠,艺术和历史价值无法估量。被盗走的佛画曾是寺庙的挂画,都是供养人出钱所画,包括了当时各阶层的人。佛教画包含了很多佛教故事,还有描述当时山水、人物、建筑、风俗人情的。对研究当时社会保留下来的有形资料具有极大价值。
《帝后礼佛图》是北魏两幅有历史性的巨型浮雕,如同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踏匈奴》、唐太宗《昭陵六骏》,都是历史的见证。
中国文物流失原因复杂
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张健从1985年起搜集了大量关于流失文物的数据,研究了中国近百年流失文物的现状。
张健馆长告诉记者,20世纪是中国文化遗产流失量最多的时期。两次流失高峰出现在鸦片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
张健馆长认为,中国文物在外国人眼里的价值并非单纯只为收藏。“他们将寻找到的中国墓地尸骨用于人类学研究,分析中国人的演变过程和血缘关系,通过出土的墓志铭、地券,研究中国的经济、文化、风俗。1840年以后,一些国外传教士进入中国,收集中国的家谱、族谱,以研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利用收集的地图来作为反华的依据。”
“中国在康雍三代以前一直处于世界强盛地位,文物正反映了当年的国家科技水平。古代领先于世界的成果,其智慧都体现在了每一件器物上,包括反映技艺的青铜器、反映中国人哲学理念的书画、反映哲学和科技的玉器。掠夺者希望通过研究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信仰来了解中国人的处世,研究中国当时强大的原因。最经典的例子就是‘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
流失国宝备忘录
日本侵华期间,流失文物360多万件又1870箱,古迹741处。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永乐大典》被掠走海外。
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现有3万多件。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文物3万多件。
中国被盗古墓20万座。
美国收藏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精。
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4000多种地方志;全美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有近13000片。
敦煌遗书国内仅存2万件,仅占3成。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梁启超《新史学》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王朝的正史,详细记载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朝崇祯十七年的历史,后世又将《清史稿》列入其中,与原本的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为何梁启超却说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因为这些史书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记录二十四个帝王家族的主要事迹,并详细记叙了帝王家族创造的王朝们的兴衰,而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众的生活水平,这些史书却大多一笔带过,说白了就是只聚焦王侯将相,反而忽略了社会发展。
这就使得咱们如今想要考据古人的锻造、冶炼、纺织等技术,大部分时候都只能通过发掘墓葬来进行相关研究,并且很多古人的技术成果我们根本无从得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比如说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19把来自秦皇陵的神秘青铜剑,尤其是其中的第19把,原本以为是已经折损了的''废弃品'',却发挥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能力,这究竟是科技水平远超现代还是另有隐情?咱接着往下看。
秦皇陵的位置其实大家都知道,但见建国之后就要不要挖掘皇陵进行考古这个问题,其实有关专家吵了无数遍,以郭沫若为首的一行人打定主意一定要开皇陵,在他们看来这些已经去世了的封建社会的帝王,就应该为如今的考古科研做出奉献。
但也有很多科学家认为,我们的考古工作都应该以抢救性挖掘为标准,什么叫抢救性挖掘?就是那些完好的陵墓我们不要去动它,只负责那些因特殊原因被破坏的,比如说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古墓破损,或者盗墓贼动土使得文物部门必须接管。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当时郭沫若等人在历史界跟考古界地位特别高,因此不顾众人劝阻一意要开皇陵。他瞄准了哪座皇陵?明十三陵。郭沫若的本意是想率先拿永乐帝朱棣的皇陵''开刀'',但无奈永乐帝的陵墓修建的太结实,无论如何都整不开。
恰逢此时万历帝的明定陵突然坍塌了一小块被郭沫若发现,因此遭了秧。明定陵的挖掘至今都是考古界的一大痛事,由于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加上当时设备等达不到保存标准,在打开墓门的时候,里面有很多珍贵宝物瞬间化为灰烬。
保存下来的那些文物也没有讨好,当时的专家们根本不懂爱惜文物,不仅损坏了很多文物,甚至连万历帝本人的遗骸跟棺椁都被丢弃在一边,后来因时代原因考古工作搁置,可怜的万历帝就这么被附近村民一把火给烧了,棺材板还被拿去当柴火烧。
折腾完定陵不算,郭沫若又把目光放到了武则天的乾陵跟秦始皇陵上,这下子大家说什么也不同意,并且特地制定了100年内不准随意再开任何皇陵的规定,这才将这些大名鼎鼎的皇陵保存了下来。
有人估计要问了,不是说不准挖皇陵吗,那秦始皇兵马俑怎么来的?这还真是个意外。1974年,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无意间挖出了一些''瓦爷头''。啥叫瓦爷?古代寺庙中供奉的那些雕像。一开始大家还挺惧怕,唯独一个叫杨志发的农民读了点书,发觉有些不对劲,因此带着个瓦爷头辗转找到文物部门,这才发现原来此处就是大名鼎鼎的兵马俑坑。
在挖掘出举世瞩目的兵马俑之后,科学家们还找到了一批十分神秘的青铜剑。这批剑被陶俑们背负在身上,因此称之为''背剑俑''一共有19把,只不过第19把被倒下的陶俑给压弯成了折角,其余的剑都保存得十分完好。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青铜器在文物界中的地位,毕竟我们平常看一些鉴宝节目,包括看古玩市场,基本不是陶瓷就是金银玉石,根本见不到什么青铜器。实际上这并非青铜器不值钱,而是因为其太值钱。
《文物法》中明确规定了青铜器不准售卖,尤其是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因此这批青铜剑一出现立刻就俘获了在场专家们的目光。随着专家们对这些秦剑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剑的身上所隐藏的秘密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专家们测量了这批秦剑的外形,发现这些剑的剑身有八个棱面,棱面之间的误差还不到一毫米,每把剑的外形都做到了完全统一,堪比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制式装备,这样的技艺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但更神奇的事情还在后面。
秦朝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但这些以铜作为主要原料的秦剑居然身上没有半点锈迹,没有半点腐蚀痕迹。秦人是怎么做到每每把剑之间的误差这么小的?在进一步的文献出土之前恐怕还无法考证。于是专家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到了秦剑的防锈工艺上,想破解2000多年青铜剑未生锈之谜。
经研究发现在秦剑的表面有一层厚度只有不到06微米的铬金属化合物,而正是在这些铬的作用下,这批秦剑才做到了数千年不腐不朽。在现代历史上,铬这种金属是1797年才正式被人类发现,而秦人虽不知道这批金属叫铬,但却比现代人早用了两千多年。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铬的熔点在1970摄氏度,而各种资料都显示以咱们古人的冶炼技术,最多只能得到1300摄氏度的高温,那么古人是如何在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将铬用于锻造刀剑的呢?亦或是秦人有某种神秘技术,能够取得2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然而史料关于这一切基本上只字不提。
不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秦人是怎么给剑镀铬的。他们采用了一种如今被命名为铬盐氧化法的技术,将剑身浸泡在含有铬盐的化合物中加热,进而给剑赋予耐腐蚀的特性。这一技术直到二战时才被德国应用,之后又被美国抢注专利,但看看这些青铜剑,我国的铬盐氧化氧化技术却已经领先了他们2000多年。
这些青铜剑中最大的惊喜来自于那神秘的第19把剑,也就是被压弯了的那把。这第19把剑神奇在哪里?当科学家们将剑挪出兵马俑的身底后,原本已经弯折的剑身竟缓慢回弹到了笔直的状态!这样的情况直接镇住了在场的众人。
现代科学有一种名叫记忆金属的技术,其实是可以实现这种类似的功能,但两千年前的秦人怎么可能掌握这种技术?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科技远超现代不一定,但肯定远超百年前,至于秦朝究竟如何拥有这么神奇的技术,或许所有的谜团在秦皇陵地宫中才能得到解答。
秦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剑的出土有力的佐证了秦朝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技术。随着更多关于秦朝的文物出土,未来我们将了解到更多关于秦朝的趣闻与典故。其实至今都有人不能理解,战国七雄中秦国明明是位置最差的那个国家,为何最终却是它横扫六国?
真正了解了秦朝历史后就会发现,秦朝的历代君主就没有一个拉垮的,代代励精图治,才有了嬴政一统天下的壮举。
曹操西高穴大墓是真的吗
本文2023-09-22 00:55:3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9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