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5浏览:35收藏

吴姓家谱,第1张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年)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稑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博物馆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章焕六修清咸丰八年(1858年)铅印本 二十八册

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藏地: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1925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锡纯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均安堂刊本

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 (清)吴国桢主修 解簠编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怡德堂刻本 四册

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美国 (清)吴世铮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富德吴其贤等续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三让堂木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川法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思让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美国 (民国)吴祥鸿等修 1925年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清)吴赓麟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六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观周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德堂木刻本二十四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8)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毗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志尚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振宜堂刊本 八册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1913年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1914年木刻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 1916年至德堂刊本

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山西省文史馆 (清)吴人秀吴世馄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台湾 (清)吴亭甫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钞本 二册

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四川省图书馆 (存一册)清同治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 (存卷首、卷1—13)美国 (清)吴振钧等修清光绪八年(1882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祥霖等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至德祠木活字本五册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叔渭等修 191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藏地:复旦大学 (清)吴超然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远堂木活字本

江苏江阴·严渍吴氏宗谱四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1896年)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翔九等九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活字本 二十册

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吴增甲纂修 1949年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唱续修 1929年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莲溪编纂 1947年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藏地:江苏苏州图书馆 (清)吴潮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年)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藏地:江苏常熟市图书馆 (清)吴焕文吴焯等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修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海虞城东吴氏支谱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间钞本一册

江苏吴县·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清康熙间刊本 一册

江苏吴县·武山西金村吴氏世谱四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公肃等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刊本 八册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谱六卷藏耻』匕京图书馆(二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系 (清)吴永锡 吴定国等修清乾隆七年(1742年)洞庭祠堂刻本 六册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四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哲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刻本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六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2—6)(清)吴经望等纂修 清道光九年至十一年(1829—1831年)刻本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懋煜辑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钞本 六册

江苏昆山·徽州吴氏迁昆支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鸿畴编辑民国间苏州大苏印刷公司铅印本一册

江苏·吴江吴氏族谱三十五卷 藏地:河北大学 福建省图书馆 (存卷 6、7)(清)吴安国续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木刻本 十六卷

吴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近庄纂 吴祥霖补辑清宣统元年(1909年)活字本 六册

浙江杭州·吴氏家谱□□卷 藏地:河北大学(存六卷)钞本

浙江杭州·吴氏族谱 ·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钞本

浙江·余杭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之梁吴载有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木活字本二册浙江·余杭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光煜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承善堂活字本八册

浙江余杭·延陵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佘杭县塑料厂木活字本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斐续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爱敬堂木活字本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瑞芝等重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爱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泰顺·九绽吴氏族谱四卷 藏地:浙江泰顺县文博 (清)蔡葆贞重辑钞本

浙江嘉兴·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嘉兴市图书馆 (清)吴蹯重修清咸丰九年(1860年)钞本 二册

浙江海宁·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吉林大学 浙江图书馆 (清)吴芸孙 吴昌年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本 二册

浙江桐乡·州钱吴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藏地:美国 (清)吴学浚等修清光绪五年(1879年)永怀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平湖·吴氏本支家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清)吴若娘续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活字本 二册

浙江·海监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美国 (清)吴本智等修清咸丰九年(1859年)写本 一册

浙江海监·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吴昌年 吴昌祺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刻本 二册

浙江湖州·菱湖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吴衍麟纂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钞本 六册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容光续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刻本 四册

浙江湖州·下塘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人民大学 上海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孝诚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刻本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邦诠吴孝诜等续修 1931年刊本 六册

浙江湖州·皂湖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秋香 陈溶新重修 1933年世德堂木刻本 四册

浙江长兴·吴氏宗谱十卷 藏地:浙江长兴县白阜乡大齐口村屯 (清)吴俊卿主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935年)凤林堂木刻本

浙江绍兴·会稽吴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图书馆 (明)吴链修 林乔纂明嘉靖钞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十五卷序状志铭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明)吴有临纂修明万历刻天启六年(1626年)重修本 八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三十一部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存十一部)日本 美国 (清)吴国梁等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活字本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隐编订 1916年活字本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人民大学 浙扛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善庆编 1919年刻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邦枢等纂修 1924年刻本

浙江东阳·渤海郡鸡峰吴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象岗乡 1926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管会(存卷1)清道光十年(1830年)木刻本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管会清咸丰五年(1855年)木刻本

浙江义乌·延陵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德洗等纂修 1925年活字本 四十五册

浙江衢州·吴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 (民国)吴礼荣重修 1917年刻本 一册浙江衢县·铜峰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民国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衢县·延陵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 (民国)吴长安 吴元骏等修 1948年衢城北隅居士郑荫槐木活字本四册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连塘屯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石村杨瀚八修木刻本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存卷1)(清)吴鉴 吴绍达等续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木活字本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存卷1—3)(清)吴可权修清道光二十四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厚仁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6、卷末)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吴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缺卷3、4、6、7、13、18、26)清同治十年(1871年)木活字本

浙江天台·吴氏宗谱略存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志勤重修清乾隆钞本 六册

浙江黄岩·黄邑凤洋湖头东吴氏宗谱九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存卷1)(清)吴际清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木活字本浙江遂昌·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湖山乡大畈屯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刊本 五册

浙江遂昌·平昌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石练乡 1934年刻本

浙江遂吕·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对正乡山前屯民国间刊本

浙江松阳·岗头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松阳县樟溪乡岗头屯 (民国)吴家斌主修 1921年木刻本

安徽·吴氏宗谱三十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吴燮和等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安徽·吴氏重修宗谱□□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存卷12)民国间兴让堂木活字本

安徽合肥·东乡吴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重仁 吴门南等修清光绪六年(1880年)刊本 二十册

安徽·芜湖吴氏宗谱□□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存卷首、卷1)(民国)吴官生纂 1931年木活字本

安徽泾县·泾川茂林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缺卷4)

安徽图书馆 美国(明)吴范道等纂明万历八年(1580)刊本

安徽泾县·延陵吴氏宗谱十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清)吴一湫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刻本 十二册

安徽泾县·石匮吴氏族谱正编六卷首一卷附旧编二卷首一卷附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刻本 八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四代饮旌五世同堂全图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慎月编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安徽泾县·吴氏始祖图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清钞本 一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谱系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民国)吴家骏手录 1932年写本 一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民国)吴家骏录订 1934年精钞本一册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二册

安徽徽州·新安世家梢云吴田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一册

  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土岭头村

  我们是一支翟氏族人,自宋仁宗庆历元年到现在已900余年的历史。下传35世。迁始祖名讳翟璘。

  本族在宋朝时迁往古幽州一支,迁始祖名讳翟润明。本支现分两股,沿用辈字。

  东股:

  进、逢、登、希、徳、其、大;

  文、章、治、国、永、正、邦;

  明、立、经、诗、宏、志、发;

  儒、杰、建、业、久、兴、华。

  西股:

  光、生、重、有、中、普、玉;

  昌、盛、义、徳、永、正、邦;

  熙、滋、隆、荣、钧、甫、泽;

  胤、丰、忠、贤、久、兴、华。

  河北省沧州地区海兴县赵毛陶乡翟禇村

  学德存鸿志

  朝廷聘汉儒

  国瑞义凤鸣

  玉福广仁善

  河南汝阳大安翟氏字辈

  十六代至三十五代:

  振令其修善,道学玉德明,

  智平安万喜,朝荣献文斌。

  江苏徐州谱序

  时荣宗铭纶,琰凤芳锡士,

  旬(衣旁加旬)友堂阳玉,之修典然崇,

  文承道德广,学传万世贤,

  仁义理应守,武为一统天。”

  今年新续略有改动,即后二十代改为:

  文承孝德宽,福传万世贤;

  仁贵理应守,法为一统天。

  河南永城家谱排序:

  兴学登金玉 凤培多语云

  治业传万古 吉祥庆来纯

  湖北宜昌家谱排序:

  启后家声远,承先世泽长,

  克思维孝友,自可卜其昌。

  湖南迁入四川一支家谱排序:

  贤学中国正,人长祚世家,

  金开承大启,亿万享荣华。

  入川因口误字辈为:

  贤学中国正,臣长茂世家,

  钧鸿昭大志,桂柄显朝廷。

  庆余堂翟氏

  广继孝慈,恒怀忠厚,

  传家有道,修己维心,

  克承开启,本源宜思。

  山东滕州谱序:

  古滕翟氏家族,为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从山西洪桐县始祖翟旺云(十一世)迁徙山东滕阳(今改滕州市)翟家庄,迄今639年。如今传宗十四世。族规族训:忠厚传家远。

  旺松士文永,

  耀尚学清允,

  传延中正庆,

  宜长崇明有,

  远志效汉位,

  登祥克念伟,

  存厚家道昌,

  瑞秀懋连兴。

  河南南阳邓州市翟坡村翟氏字辈:

  定明末翟自寿为始祖,宗派歌诀为:

  自宗令景从,廷天法殿占,

  士应玉书荣, 学成振朝清。

  安徽泾县翟氏字辈

  敬德缘孙,新俊安廷,

  昌祥百世,文时尚思,

  永守一本,其中大光,

  笃厚承庆。

  安徽省淮北市

  (老家是安徽省濉溪县祁集镇井营孜村)

  兴高云章(恒臣严训)

  久世荣昌

  开德明礼

  宪宗秀良

  建传怀元

  胜景再旺

  仁爱教子

  中西显扬

  合肥舒城县南港镇谱序

  前二十代

  刚 兴 尚 宇 仰

  昌 盛 广 传 春

  永 承 先 世 德

  崇 本 守 家 贞

  后二十代

  昭 代 才 华 振

  光 前 庆 辅 仁

  鸿 基 绍 祖 列

  品 学 冠 群 伦

  辽宁辽阳翟氏字辈

  茂世文进玉,永万常恩春,

  福宝英凤树,汉殿广林森,

  祥云起元禄,庆兆纪龙臣,

  作魁维显柱,守先承忠令。

  吉林四平翟氏字辈

  玉秀文凤冠,英俊显鸿明,

  忠德纯燕久,振兴义世荣。

  黑龙江(山东聊城闯关东时候来的)辈次

  灼、建(这个字我没看请出,可能是这个)、九、云、

  乐、汝、万、德、

  广、庆、金、文、

  国、银、更、增。

  山东济南翟氏字辈

  增世学文光居云,

  兆殿祥道义加之,

  保顺和景乃昌有。

  河南濮阳翟氏字辈:

  同堂洪冠 道令宗占

  树言越可 世行若善

  河南省永城市翟氏字辈:

  (明初从山东泗水迁入)

  正应光明远 国运永向荣

  卫家保祖训 忠兴道德昌

  河南省济源翟氏字辈:

  迁济十六世后各地叫乱的辈字进行疏理合并,统一定为“同(世)·延·兴·永·旺( 本·汉·功),嘉(作)·道(邦·昌)·希(之)·维(彦)·清(祖),泰·运·隆·三·合,启·裕·庆·德·长,敬·承·照·继·述,声·铭·耀·吉·祥”三十个字辈望延于后世。

  河南洛阳新安县辈字表:

  1宗高2彦3敬4广5良6障7逊8世9增10自11已12建13麟14邵15学16鹏17九18海19登20景21庆22德23富24贵25荣27延28续29长

  祖先翟宗高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率两子翟彦良,翟彦通迁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1997年已有25世子孙,估计有不到2000口人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

  祖籍“山东青州府诸城县”,隋朝时翟仁恩“钦命率兵”驻扎“西粤乐邑乐里”,“西粤乐邑乐里”即现在的广西桂林市平乐县青龙乡。翟仁恩是平乐县翟族始祖,翟仁恩有三子,三子之后分十房,人丁兴旺时分支迁徙邻县钟山县、昭平县、荔蒲县等。

  昭平支的家谱诗为:

  世尚良善麟英远、家忠和顺锦绵长,

  处世修斋皆盛永、为仁积德可兴昌。

  山东省成武县翟楼\鹿楼\翟庄与江苏省沛县申庄\五段等村镇的翟氏,为同族一宗于明朝洪武元年从江苏金坛(宜兴)迁徙山东成武与江苏徐州翟崇礼传来的一致。

  2007年修订后的世代字辈歌为:

  时荣宗铭纶,

  琰凤芳锡士;

  旬友堂阳玉,

  之修典然崇;

  文承孝德宽,

  福传万世贤;

  仁贵理应守,

  法为一统天

  山东章丘翟氏字辈:

  (是章丘翟东支)

  道凤象龙麟,元曾胜淑礼。

  文章承先瑞,士孝有传家。

  (是章丘翟西支,始祖,翟伍,二世士能,三世龙环)

  伍--士--林--龙--(5-8世不祥)

  --光--纶--养--昌--裔--廷--兴--大--麟--毓--绪--锡--绍--方--立--学--喜--庆--延--长

  山东临沂费县翟氏字辈:

  (明末清初从淄博迁至蒙山前王林村 )

  公首东君现振隆,

  凤殿文兴纪正明

  发传家生茂自久,

  万年松柏树长青

  山东泰安徂徕镇许家庄翟氏字辈排序:

  泰安市翟氏分布庄村:

  始祖:山东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许家庄

  泰安岱岳区:孙疃、郑庄、北望、桥沟、郑家庄、邓家庄、徂徕村、新庄子、南上庄、珂(王乐)山、崔家庄、西埠前、旧县、洪庙、桂林官庄、大马庄、小马庄、小沟头、翟家岭、马蹄峪、李家泉

  泰安新泰:甘露滩、前柴城、后柴城、浦山庄、安乐村、郝庄、翟家巷

  泰安东平:接山乡、章阝城

  济南齐河:刘言村

  泰安泰山区:风台

  字辈排序:

  秉继化荣承 岱清树煜增

  新续族谱20字

  镇沄栎焕坤 元泽松炜堾

  贻汶桓灼均 银发林煊升

  本谱序已经泰安市《翟氏家谱》编撰委员会修订,准确无误。

  山东鲁西地区翟氏字辈:

  大得传家久 清瑞继世长

  广袤徐彦庆 胜利兆万祥

  山东阳谷县当地谱序

  大德传家久

  清瑞继世长

  光茂希宪庆

  绪成召万祥

  ___大清光绪年代续修

  山东梁山寿张集杨楼村翟姓字辈:

  大仁凤金和

  连瑞继世长

  光茂希宪庆

  绪成召万祥

  山东梁山大路口翟楼村、油坊村翟姓字辈:

  秉有永化玉

  清瑞继世长

  光茂希宪庆

  绪成召万祥

  山东聊城辈分是1--16世失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现在有记录的是:宗\万\天\怀\风\敬\文\振\登\玉\汝(如,鲁)\建\连\成.后续的辈分有35辈

  山东省海阳迁到东北的翟氏字辈:

  [家远]--->单名

  世(富,范,贵,信)

  [芳仁玉林义]--->单名

  福(思,忠,臣,新)

  君(泰,盛,义,恒,亮,平,明,魁,有,元)

  成(德,富,贵,金,荣,玉,华)

  永(仁恭,宽,信,敏,慧,祥,顺,盛, ,昌)

  义

  长

  辽宁朝阳翟氏字辈:始迁祖翟富原籍山东登州府海阳县邢村乡古头社。于乾隆四年移居辽宁朝阳,家谱虽带来,后来遗失非常遗憾。 字辈排序约是:文 成 久 永 二世一字。其余不知。

  自九世起,用新编的二十字。一世占一字如下:

  相宏民生远

  振荣书玉明

  钧焕隆世馥

  霖增起文华

  此二十字按金 木 水 火 土起名,取生生不息之意。

  辽宁辽阳翟氏字辈:

  树有根,水有源,根深而叶茂源而水流长而人亦有根,根乃世祖,世代相传我翟氏之祖乃茂生,祖籍太原,后移居山东莱州府掖县东南夏集(家)铺,老户,世代业农,以耕读书两道遗教子孙清顺治2年(公元1645年)春来到奉天府(辽宁省)辽阳县南80里王铁屯(今归海城市),后在辽阳穆家乡黎起堡(原名里旗堡)东老坟于清嘉庆18年(公元1813年)4月18日立七通碑

  茂世文进玉,永万常恩春,福宝英凤树,汉殿广林森,

  祥云起元禄,庆兆纪龙臣,作魁维显柱,守先承忠令。

  吉林四平翟氏字辈:

  康熙年间从山西太原府迁到东北-吉林-四平的

  玉秀文凤冠,英俊显鸿明,忠德纯燕久,振兴义世荣。

  始祖乃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蜡树台翟家磅氏,明朝先皇万历年间,迁于远安县翟什铺茅葫区翟家岭龙王井居住。”今天姓翟的在这里居住的还有二十户七十多人,从“廷”字辈传到“友”字辈,已有十九代人了。

  湖北省襄樊市(老河口市-县级市):

  老家在河南济源县离县城三里的高家庄,是指很远的祖宗时至今日,我们始终没搞清,到底有没有这个地方我们的家谱是:九俊国光,发志远方,成同汗德,叶风巨良(这是听我祖父在世时口述的,不知道到底是这些字否因为他基本不识字)

  武汉市汉阳县常福字辈:

  正大光明天、富贵永昌言,

  听说是从河南开封过来的

  宜兴、静海、濡南翟姓(同河南省永城市):

  正应光明远,国运永向荣。

  维家保祖训,忠兴道德昌。

  以下为不全的翟氏字辈:

  安徽省太和县翟氏字辈:成、帮、立、红(洪、鸿)

  安徽临泉翟姓辈份是:老,灯,治,付(树),丙,道,明。

  安徽太湖县花园乡翟坦村的,那儿翟氏人家有3000多户,宗谱排列是德 兴 家 必 昌 文 章 传 万 世

  皖巢湖市槐林镇:贵,必清、镰、富、仪下面还有

  安徽合肥辈分是: 炳、俊、本、守、家

  安微灵壁人。我们那里的辈份是:玉。志。廷。

  淮安盱眙"银"爸爸是"奎"我是"庆,明"下一班是"凡,传

  河北 文安县德归乡翟村:兆 德 增 贤 泽

  山东新泰,只知道我们这里是“西彦相传,炳照曰德”,之前,之后,就不知道了。

  山东杞县,祖籍应是河北地区,我们的辈:渊、元、延、志、进。再往上就不大清楚了。

  山东肥城安站镇翟行村翟氏字辈:祖上在元朝从河南太和县迁来,排辈是;月,富,贵,成,昌,建

  山东曲阜万柳庄、三合村行辈一样,我所知道的辈分是:发,秉,承,福,德

  山东我们那的辈分是汝\本\焕\丕\明\清

  山东淄博沂源东里:勤、以、作、所、慎、乃、兆 (肇)

  山东临沂排辈是:士,清,得,恩

  山东枣庄有没有这样几个辈份的:国 家 思 本 荣

  山东烟台栖霞市亭口镇下塞口,据老人传说,是从云南沿途迁过来的,不知能否查到相关资料.谱系:景-廷-玉-元-广-铭-洪-桂-炳-培

  济宁的,我爷爷是登字辈,我爸爸是长字辈,我是夫字辈

  沈阳市人,老家在山东淄博。满州国时我爷爷和我大爷爷闯关东到沈阳。:勤、以、作、所、慎、乃、兆 (召、肇)

  辽宁(老家山东)树、世、云、汉、思、延、年

  吉林长春,祖籍山东,是闯关东时来的东北,我知道的辈分只有;连,秀,凤,殿(男)丽(女),国(男)树(女)

  从辽宁海城来吉林的,时间可能是建国前后。先后在吉林洮安、镇赉、珲春等地居住。父字辈为“福”;据海城老家人讲应是“洪、福、凤、永”排列

  辽宁锦州人谁能告诉我,我祖籍是哪里我所知道的辈分为:广万凤瑞永立其他不得而知了

  辽宁铁岭开原的据说是从关里来的,有个翟家庄:大致是这样排辈的:富 守 玉 喜 万

  辽宁:以前是燕王(具体哪个yan就不知道了)扫北的时候从安徽带到天津的,后来由祖父带到辽宁的。爷爷是祥字辈 接下来是/兆/德/曾/先/祖(字不知道对不对就知道是这个发音)

  黑龙江望奎县翟氏字辈:帘、朋、向、云、天

  生在黑龙江,祖籍山东莱州(掖县),本族排辈:善yi 肇启毓德维华

  广东湛江“善道日增”

  广西钦州的,我们这里的辈是:成明才高可能升陆电

  广西桂林全州近几辈是\景\治\荣\光\玉\太\运\宏\

  河南南阳瓦店搬唐河湖阳翟村庄只知邦兴荣世少望

  河南濮阳市华龙区岳村乡翟庄村:培、道、国、兴、世、录、昌,国字辈都说是15世我也能不懂

  河南巩义从南阳白水迁到这里的。辈分里有:

  天;大;店;金;同;可;明;广;学;少;改;成。。有错别字,中间的不会错

  河南南阳新野县新甸镇翟湾村,辈分排序:

  洪、震、起、家、克、同、祥,再早就不知道了,据说来自山西洪桐人

  河南台前辈分是:玉如建连成,新志文朝锋

  天津静海人 看家谱说祖籍山西 备份我知道的是翟X元 翟锡X 翟俊X 翟秀X 后面还没有排

  云南:始祖是云贵公,祖籍江南应天府,字辈是:云智丛龙继续思长,培德益昌

  浙江中间几个,万,世(国),长(金),法,如,思

  浙江温州那谱系是德 茂 光 基 钟 祥 吉

  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龙河村翟河组。。。秦-宏-惠-元-永。。。

  江苏丰县翟庄,从山西梧桐县迁来的,由于文化大革命时,家谱丢失,后一直没有续上,和其他翟姓论不上,只好根据翟史一家的传说,按姓史辈分来下续的敬 运 孝 为 先 仁

  湖北浠水桂份一支,我份的辈份排布是:国\光\双\继\显\佳\道\定\长\青

  我叫翟元明,我的父亲“广”之辈,我的爷爷是“克”之辈,我是“元”之辈,侄子是“继”之辈,侄孙是“学”之辈,从孙是“文”之辈,以下就不知到了。(克、广、元、继、学、文)

  四川蓬安石孔辈轮是;

  应,大,金,世,文,正,良,一,有,三,国,明,宗,昌,绍,启,周,廷,长,开,泰,学,成,志,士定,安,邦,景,彦,元,怀,思,重,本,英,芳,德懋,尚,时,光,传,宣,秉,礼,洪,嘉,庆,自,以,延,兴,道,显,扬。

在很多李姓都称是李唐后裔,可李姓有上亿,李唐后裔又能有多少,我以前听说江南李姓都是唐宪宗后代李火德的后代,今天又第一次听说大槐树李家也是李唐后裔。大槐树李家后裔现在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几省少说也有几千万人。那么李广后裔真是太多了。

大槐树李氏资料

明永乐年间,李姓立村,名李家寨,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崔姓迁来,在李家寨东侧另立一村,名崔家庄,清乾隆年间,两庄村舍毗连,遂合称崔家小寨子。

李氏家族大槐树

神头镇的吉庄村,有个叫李树安的老汉,他家院子里有棵大槐树,五个人也抱不拢。大树造型奇特,树身向东南倾斜,在离地三米高处分叉,盘旋扭曲,宛如雄鹿头上的角向四方伸展。树梢高15米,宽15米,呈伞状,气势实在不凡。相传,大槐树存活已有六百多个春秋了。说起当初,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个传说还得从明洪武初年说起。

在12世纪后,北方的蒙古族越过万里长城攻击汉民族,最终由忽必烈独霸中原。而在文化与经济方面居领先地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不甘受元朝的统治,纷纷揭竿起义,终于由朱元掉灭了元朝,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朱元璋登皇帝宝座,帝号为太祖,年号为洪武。

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于洪武元年(1368)兴起了把蒙古族赶出中原,消除元朝文化影响的热潮。在有关著作上这样说:“明太祖是安徽凤阳的一个贫苦孤儿,因为他的出生地附近就是汉高祖的出生地,所以有人说明太祖有很多作风与汉高祖相似。话虽如此,但不同也不少。其一是汉高祖讨厌学问,尤其是儒学,而明太祖却尊重儒学,这是因为他需要士大夫阶层的人来支持他。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把中国本土内的北方民族赶走,并将他们的文化消除。或许这才是明太祖为什么要强调儒教是代表国粹文化的理由。”

明太祖把蒙古族赶出长城后,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出现了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现象。为了补缺,于洪武二年(1369以兴起了汉民族移居热潮。由人口多耕地少的地方,移居到人口少耕地多的地方。大批移民由南向北,徒步千里,迁家落户。当时,各地设立许多移民站,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就是一个移民站。这个移民站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河南。陕西和山西南部。移民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集中到大槐树下,又从大槐树下一批接一批迁往北方。

在移民中,有个叫李发根的,年近六旬,妻张氏,下有一子,唤作宝儿,一家三口由河南来到洪洞大槐树下。一日,官家宣布要李发报三口迁到北部的马邑县落户。李发根一听,有些作难,因为他们从河南走到洪洞县已是精疲力尽了。现在又叫他们从洪洞迁到马邑,这么遥远的路途,老俩口年岁已高,且身有残疾,如何走得去呢?于是李发根向官家乞求道:“老爷们,您行行好,让我们到近一点的地方吧,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走不动了。”“不行,走得动也得走,走不动也得走,这是皇家规定,违者斩!”官家严厉斥责道。李发根三口被吓得直哆佩,心想,与其在这里被斩首,还不如死在路上。没有法子,只好起程。上路之前,李发根让宝儿从大槐树上折下一根树枝,当做拐棍使用。他拄着槐枝,领着妻小离开了洪洞县大槐树,向北走去。

二月里的春风,在白天轻轻地刮,暖洋洋的,可是一到夜晚,特别是深夜,却是寒风刺骨。李发报三口儿没有感到春天的温暖,迎着西北风走在大路上,走一会歇一会,歇一会走一会儿。天黑住店,天明赶路,遇水解渴,逢人乞求。走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川又一川,山山川川不知走了多远。这日,来到宁武关地界,妻子张氏终因饥饿和劳累染病在身,没几天就命归西天。父子俩痛哭一场,只好挖坑将她埋掉。李发根让宝儿和他一起跪在坟头,对妻说道:“宝儿娘,你就在这里安息吧,我和宝儿走了,等我们有了着落再来接你。”父子俩又痛哭一场,擦干眼泪,李发根拄着槐树枝,领着宝儿摇摇晃晃地又赶路了。

冬去春来,河里的冰凌都融化了,田野与河滩都露出细嫩的绿苗来,柳条上缀起鹅黄的碎点,大雁在空中排开队伍,长声呼叫,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可是,李发根的身板却越来越衰弱了。他走几步,歇一歇,歇一歇,再走几步,靠槐树枝的支撑,一天也走不了三十里路。当他来到马邑县境内吉庄村的时候,就觉得全身发软,两腿再也走不动了。李发根把槐树枝往土里一插,终于倒在地上,两眼一合,再也没能站起来。宝儿俯在爹身上,放声大哭。大伙儿非常可怜宝儿,找来一块破席,帮宝儿将他父亲卷起葬掉。李宝儿葬掉父亲,回到原处蹲着,不知如何是好,是走是留拿不定主意。此时,他忽然看到一个奇异的现象:父亲插在土里的槐树枝,不到三天,竟然生根发芽,长出嫩绿的小叶儿来。李宝儿十分惊讶,心想,从洪洞出发,走了一个月,父母双亡,槐树枝却活了。难道说,洪洞大槐树有灵性?它的技儿活了,这是我李家扎下的根。李宝儿终于不走了,就在槐树枝生长的地方住了下来,白天垦荒播种,晚上打坯建窑。

秋天到了,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李宝儿终于建起了三间窑洞,收获了十石粮谷。那槐树枝也长高了许多,翠绿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有人见宝儿十分勤快,人又老实,便将女儿许配他为妻。又过了几年,槐树长得越发大了,树身粗壮,枝叶层层。李宝儿家象槐树一样,繁殖出新的一代,他有了儿女,天真活泼,十分可爱。

春上柳枝,秋扫落叶。槐树上的槐荚儿长出来了,落了又长出来……李宝儿家一代接着一代,也象槐树似的越来越旺,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马邑县槐树院的李氏家族”。

洪洞古槐有千年,千年古槐有灵性。这话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民间这样说,也有这样的巧事。李树安老汉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小的时候,有一年,槐树院驻下了官兵,他爷爷在槐树下垒起炉灶做饭。一个月后,官兵走了,大槐树经烟熏火烤,树身裂开一条缝。有一个风水先生走来,绕着槐树转了一圈,又上下看了一遍,对他爷爷说道:“大槐树是你家的根,它已有了灵性,要好好保护,快把树身上的裂缝用泥抹住,让它愈合。否则,你家辈辈下来有个瞎眼人!”后来,那个风水先生的话果然应了验。开始是李树安的姑奶奶有一只眼看不见东西;到了父辈时,李树安的母亲得了眼病,晚年双目失明;李树安这辈时,他的弟媳在打谷场干活,被谷花刺瞎了一只眼;李树安子女辈时,他二女在4岁出麻疹瞎了一只眼。李树安的爷爷当时虽然用泥抹住了槐树上的裂缝,但等到愈合了,他家已过了四代,代代有个瞎眼人。这是巧合,还是大槐树有灵?就不得而知了。 后来,李家把大槐树保护起来,不再在槐树下垒灶做饭,不再用刀随便砍槐技,让它自然生长。每当有了干技,就用钩子钩掉。现在大槐树虽然空了心,但它的生命力仍很旺盛。树下生出一片新绿就会跳上槐枝,再过一些日子,大槐树就挂满了墨绿色的叶子,接着开出一串串白中透黄的花朵,散着幽香,象是一个天然大帐篷。

大槐树从洪武二年(1369倒现在,由一个细枝枝长得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李氏家族从李发根到李树安,经历了六百多年,人丁旺盛。现在槐树院的李氏家族多达几万人,遍布于朔州大地。

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豫东。西汉时,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东汉时,又有李氏族人陆续徙迁西南川、滇一带,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大姓,中原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利贞56世孙唐高祖李渊为开国皇帝,多赐国姓于民,便使李氏宗族庞大。主要分成两支望族,一支在陇西(今甘肃),一支在赵郡(今河北),并不断向全国各地扩展。主要有三次南迁:一次是唐初,河南李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又有不少李氏子孙避难南迁。第三次是五代时,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者。明初始,有李氏迁居海外,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时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者,多有李氏。 据近年人口普查统计,李姓人口近亿人,为诸姓之首,世界第一大姓。遍布华夏及世界各地,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今单就我李氏一脉,寻根问祖,悠悠岁月,芸芸众生,又谈何容易,好在有一个故事至今流传大江南北。(二)、大明山西大移民、大槐树下有祖根“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祖辈相传。一棵古大槐树,魂牵许多代。至今,洪洞县古大槐树迁民遗址,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家”、称做“祖”、看做“根”,成为众人心中的故乡。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朝末年,腹里之地,天灾人祸,连年不息。或天旱赤地千里,或水患汪洋无际,或虫蝗逼日,或鼠疫噬虐。义军蜂起,残元用兵,杀伐不休。致使人丁锐减,生民百遗一,千里无人烟,尤以华北一带为甚。史载,明朝大将徐达自河南兵伐山东,一路不见人烟,银两置十字大路,一月余无人动。《张北县志》载:至正十八年(1358)九月,红巾军将领关先生、破头潘等率义军出塞,经大同攻上都,将沿途所经兴和路、中都及野狐岭(即今之张北城、白城子、狼窝沟)西路诸驿焚毁。然而,被称为“表里山河”的山西,却因山阻河隔,变乱少及,平安富足,人口稠密达四五百万之众(当时全国才六千万)。待大明江山稳定,朝廷为恢复民生,增强国富,决定从山西移民至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朝廷规定:四口之家迁其一,五口之家迁其二,六口之家迁其三。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有8次,涉及18个省的490多个县市的882个姓氏。而洪洞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是待迁移民点之一。相传,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第一代大槐树距今有800多年,址存树无。第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于第一代槐树东约5米,也有400多年历史,但已干枯。1974年飓风吹倒后,进行了整修和数次防腐处理)。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甚为壮观。官府在此设局驻员,办理移民事宜。待各地移民在此聚齐,再分迁外省。移民们临行前,凝眸古槐,鹳哀人啼万难割舍,不忍离去。是时,男女老幼用绳索捆绑成串,兵丁押解,一路风餐露宿,悲惨可分。只有在大小便时,方央求解开绑手的绳索,所以至今人们把大小便称为解手。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官方移民,大部迁徙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数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后有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等者。这些移民迁居新地之后,或重垦荒田,复苏农桑; 或军垦戌边,抵御外患。经数百年繁衍滋生,不断向周边拓展。由大河上下,到长城内外;由平原到山区;由坝下到口外,遍布下山西移民的子孙后代。相传,中国近代,军阀混战。直隶袁世凯兵伐山西,部队一路西开,兵痞沿途掠抢,揣满私囊。当行至洪洞县大槐树下时,军兵们停足不前,纷纷将掠来之物,倾囊挂满大槐树,长跪叩首,祭奠老祖先人。袁世凯一看,这仗没法打了,收兵东归。如今,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祭祖堂,贴着一张“古槐后裔姓氏表”,共800多姓氏。正面供奉着它们的牌位。这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各地,后经搜集整理公诸与榜,以便海内外移民后代到此寻根。今张家口一带人,无论语音习俗,还是文化爱好,均近同与山西人。以此,张家口人为山西移民之后,应该勿庸置疑。而我李氏家族不正是其中一支吗?(三)、几代辗转长城下,西山底村落脚根在蒙古高原南沿,张北与崇礼以东西蜿蜒的秦长城为界,分成坝上坝下。在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的汉诺坝玄武岩台地脚下,集沙坝底路口处,有一小山村---西山底。据《崇礼县志》记载,该村始建于明初,我李氏族人便在此落脚、生根、发迹、拓展。但究竟是那一代李氏先人何时迁居于西山底村?是始迁建村者,还是后来迁寓者?是直接从山西迁居于此?还是几经辗转最后落脚于此?今均不得知。本谱中所称李氏始祖第一世,乃指西山底老坟立祖之人。据粗推算,其应为清嘉庆(约1800年前后)年生人。迁此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国家计划移民垦荒,如前述山西大移民为例。二是军屯戍边。明时边关守军,三分守戌,七分屯垦,以屯养戍,平时种田地,战时趋胡寇,世袭更替,便留居于此。三是为了拓展生产、生活空间,自行辗转徙迁于此。原来,从辽、金、宋、元朝,直到明、清、民国,有一条官商驿道,经过集沙坝西山底村。它东南始于大都北京,北出居庸关过张家口大镜门,上集沙坝,坝口处有一蒙古石堆傲包(上矗旗杆,旧年间,每逢阴历六月六日,四周蒙人举家骑马驾车,牵牛赶羊,一家家,一队队,花团锦簇,云涌而至。搭帐篷,挂彩绳,祭脑包,跳鬼神,赛马,射箭,摔跤。羊肉香溢,烈酒醉人,商贾叫买,相当热闹。平日人们路过脑包,都要扔些铜钱于其上,最差也要扔块石头作为祭祀,以求上下坝平安旅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疑其有古物珍宝,十里八乡农民将其翻个底朝天)由此傲包道分两岔:西北一路进张北,过二连、滂江、乌得、叨林,至库仑(原本中华地,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或直抵中俄边城恰克图。东北一路过元山子、什巴尔台、沽源,直抵辽、金、元三朝设都的龙兴之地---正兰旗或巴林左旗。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此道仍络绎不绝。尤其秋冬季,牛、羊、驴、马、骆驼趟子,一群接一群南下,沿途大众热情远迎。到六十年代末,随着当地屠宰、冷藏、冷运能力提高,活畜赶运业消失,此道亦衰落冷僻。考李氏家族前五代,每代均拴赶老倌车,每年一趟来往于张库大道的长途运营之中。由此来看,上述种种迁居原因,均是有可能的。在西山底村,李氏先人凭着智慧辛劳,艰苦创业,生财发家,田产广布于西山底、二道边、黄花坪(该处土地,在日寇占领时,一因靠近日本据点耕种不安全,二则日本人及伪政权,整天派工摊款,地亩多,负担不起。土地白送人都无人敢要,只好丢弃不种)。农作之余,跑老倌车,几年下来,也算小富一方。(四)、旗人放地前坝头,李氏迁垦东元山清末,外侵内乱,朝政衰败,八旗子弟只会吃喝玩乐,不懂经营生计,坐吃山空,开始拍卖老祖宗当年圈占(满清入主龙廷后,各旗强行跑马圈地)来的土地。当时坝上汉人稀少,少作农事,多为满蒙牧场。光绪二十年(1894)张家口理事同知厅派商人到坝上放地,哈拉沟韩家承买了东至马良坡,西至夏营盘,南至花兰井,北至唐贡洼(原属满旗宝公府马厂地)的大片土地,并陆续转买他人。就在此时,李氏部分族人买下了东至马良坡,西至狼窝沟路西,南至南梁、啖羊梁,北至村中大道及东河沟的大片待垦地。另外,在其他地方如老鸦河、西元山等处也有部分土地。至此,东元山子开地立村了。初到东元山子垦居者为第四世李选、李倓、李妙、李玉四兄弟。这是一个三世同堂大家族,坝下西山底等处原有土地仍继续耕种,两头产业共伙经营,长门掌家,各得其所。农作之余,夏跑老倌车,冬开榨油坊。吃饭分大小伙房,干活雇长工短汉,确曾富甲一时。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老弟兄们相继过世,小弟兄之中,长门李全忠掌家,但其当家不管事,一切均由其妻张氏主政,里里外外一把手,坝上坝下两不误。由于渐渐家大业大,子孙多长,人众口杂,矛盾渐显,出力不等,苦乐不均,劳酬失衡,人心思分。二十年代末,终于按老四股分家了。长门李选子李全忠一股。二门李倓子李全吉一股。三门李妙、孙李贵一股。四门李玉、三子(李全旺、李全永、李全发)一股。掷骰子,比点子,分股子。好地块门口大地、金沙滩及大后背各分得一份。坡地,长门分得南背,二门分得转山子,三门分得四方克廊,四门分得磨菇圈。每股一顷余(当时亩三百六十步称大亩,以后亩二百四十步称小亩)。居房自东至西,长幼排房,一股一院,宅基院各一处。三套骡马大花车,一股一辆,四门由最幼者李全发掷出黑大门(即三个六点),得了头份好骡马车,余不赘述。到三十年代,四门李全旺、李全永、李全发再次三股分家,股均地二三十亩,降为中下等水平,其中长子李全旺子女多,家道更显贫寒,多给人打长工,渡日艰辛。三十年代末,三门李贵先后连亡二妻,迷信院内开油坊地基硬,携二幼女与长门族弟李有并家。一家二烟枪(李有妻与李贵均吸鸦片)卖地抽大烟,耕田逐年减少。到四十年代初,李贵亦逝,由侄子李振森(李有子),摔盆引幡,一子两门,虽仍富,但大不如前。四十年代末,二门李全吉,三子渐大,除本村地外还租种了东营盘兆丰寺(即蒙古小少爷苏毓秀家庙)脑包洼的庙地。1948年初冬土改前夕,三子四股(父母养老田称一股)分家,每股得地二十亩,上房一间,宅院基地一处。分家后,土地改革开始。按土改政策,长子李维妻儿女四人,应得地四十亩,现有二十亩,还可再分得二十亩。但当时家长专制,外事一切老子主持,说了算。对外按未分家算账,八口人(二老三子一媳二孙),八十亩地,不分进,也不分出。对内则按原分家算账,每股二十亩地。这样,长子李维少得二十亩地,从此贫困压身。其他族人亦相继离开西山底,到坝上发展。李X4(梅丫头)一门除种地和跑老倌车外,又到西元山子(现今学校址)开起了车马大店。初甚火,后因丢失住店旗人东西,失主连讹带诈家底赔尽,携四子回西山底分家务农。从此家道一蹶不振。后来,长子李全福迁居东营盘清洋沟。李全义一门,其子李富、李美、李彦,亦随即定居东元山子村,耕种村东南大地及啖羊梁坡地,亦跑老倌车,生活富足殷实。最晚上坝者为其四子李茂,为1957年高级社时期。言而总之,随子孙繁衍,人丁渐众,人均土地渐减,子女稀少之家尚保殷实,子女多者,则家道逐渐衰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土改时,大部分成为中农,一部分沦为贫下中农。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生产资料统归集体所有,家无论贫富,口不管众寡,都一样凭劳力吃饭。是时,子女多,口粮分得多; 劳力多,工分亦挣的多,分红亦多,生活倒比人口少合算了。(五)、族旺一根,花开四方止2005年,原籍西山底已无族人,大部分户籍在东元山子村,部分族人先后迁居他处。李全福一门迁居东营盘清洋沟。其孙李长生死后,已无后代。李玉高迁居曼头营义哈德。李智迁居花兰井小西坡,李玉山,李振荣,李成及其子李振枝、李振玉、李振全、李振平、李举,李明及其子李振瑞、李振江等先后迁居张北县城。李振武1987年由张北城迁居张家口市。李振富父逝母嫁,随迁居怀来县二台村。进入二十世纪末,改革开放,不少族人弃农进城或打工,或种菜或经商。有居市,有居京,但其户籍未离原籍,故不作考记。至今,李氏家族传九世历二百年,至少繁一百九十四口,故五十九口。

一、姓氏源流

茅(Máo)姓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上古周期时,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并建立了茅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到春秋时,茅国被邹国所灭,茅国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茅。又“茅”与“茆”通。

二、迁徙分布

茅姓出自姬姓,发源地是今天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南。周公旦是西周时周文王的儿子,他的第三个儿子名叔,叔受封于茅邑,世称茅叔,茅叔建立了茅国。后来茅国被与其接壤的邹国所灭,茅国的王族子孙就相约以原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就有了茅姓。茅焦是秦始皇时的一个客卿,当时秦皇太后与嫪毐私通,蓄谋作乱,事情败露后,秦始皇把太后打入阳宫,并且下令,凡为此事进谏的人一律处死。茅焦则冒死进谏,晓以利害,秦始皇悔悟了,于是,把太后接回咸阳。茅姓现今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

三、历史名人

茅 蒙:字初成,传为秦代名闻天下的神仙。传说他道成时白日乘龙飞升。街巷中家喻户晓。老幼都传唱他留下的神仙歌谣,内容是:“神仙得道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这歌谣既是表达茅蒙得道飞升时意气风发的心情,也是茅蒙的预测:茅氏家族既有仙根,后罪子孙中当出数位神仙人物,这其中必有一位名叫盈的仙真根苗。并告诫修仙者要贵生养德,定下心来下苦功修持济世,如果漫无目标求仙寻仙,改改年号好企望长生久视,即为帝王亦是徒劳!时事就这么偶然而又必然地被这位神仙言中。后来秦始皇听到那首神仙歌谣,竟然没有深悟其中之涵意,反而真的就自作多情地将年号改腊 “嘉平”,并在天上迎请方士,遍访仙山,寻找灵丹妙药,以期成长生久视的神仙。

茅 焦:秦朝时齐人。秦大后与谬毒私通,事发,始皇车裂谬毒,迁太后阳宫,下令:敢以大后事谏者杀。先后杀谏者27人。齐客茅焦冒死进谏,始皇觉悟,下殿接之,爵以上卿。即迎大后归咸阳,复为母子如初,尊立茅焦为仲父。

茅 坤:字顺甫,号鹿门。明朝归安人。好谈兵,自负有文武才能。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行于世。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

茅 维:明浙江省归安人,字孝若。茅坤子。工诗,亦善作杂剧。与臧懋循、吴稼登、吴梦旸称四子。不得志于科举,以经世自负,尝诣阙上书,希得召见。陈当世大事,不报。有《嘉靖大政记》、《论衡》、《表衡》、《策衡》、《十赉堂集》。

茅元仪:明湖州府归安人,字止生,号石民。茅坤孙。好谈兵,天启初,为孙承宗幕僚。崇祯初,上《武备志》,为翰林待诏。后任副总兵,守觉华岛,旋以兵变论戍漳浦。边事急,再请募死士勤王,权臣不许,悲愤纵酒卒。有《暇老斋笔记》、《野航史话》、《石民集》等,所辑《武备志》网罗历代军事著作,附大量插图,尤具资料价值。

茅大芳:明代将官,忠心朝廷而被杀,当时人们都称赞他忠义。

茅鸿儒:又名兆儒。清浙江钱塘人,字子鸿。工诗词,喜远游。画山水花鸟有文人气。有《东篱草堂诗钞》。

茅星来:字岂宿,号钝臾。清朝归安人。工文辞,才气勃发而有义据。后专攻经史及程朱书,年70以诸生终。著有《近思录集注》、《钝望文钞》。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考入清华官费

吴姓家谱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