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人高中状元,乾隆故意问他祖宗是谁,他是如何回答保命的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秦桧后人高中状元,乾隆故意问他祖宗是谁,他是如何回答保命的呢?,第1张

秦桧后人秦大士只对乾隆皇帝说了七个字“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七个字看似简单,但是蕴含的道理却是很多,这七个字立马让乾隆皇帝放下心,不再对他有特别的顾虑,相反用这种非常幽默的方式来告诉乾隆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乾隆听到后是挺开心的。

秦桧当年陷害岳飞,让人们一直对他记恨在心里,甚至对他的后代都有所忌惮,包括当时的乾隆皇帝也是非常担心的,他害怕秦桧的子孙会不会也像秦桧一样做出什么不忠义的事情,所以路过也专门的去询问了秦桧的后代秦大士。后来的乾隆还专门去找人调查秦大士到底是不是秦桧的后代,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才发现人家根本不是秦桧的后代,而是秦桧哥哥秦梓的后代。

秦桧的哥哥秦梓并不像秦桧那样,他和岳飞的关系很好,也非常支持岳飞抗金,秦梓家的家谱岳飞当年还提过字,在当时也属于忠诚。这个结果令乾隆非常满意。而事后这件事情让秦大士知道了,他到祖坟上痛苦,说宋朝以后的人家都羞于用桧这个字来起名,没想到今天的我是愧姓秦。

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泛起了一阵大浪,让这个秦大士对自己的姓都产生了厌恶。秦大士为官后非常的清廉,为老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自己的毕生精力造福与老百姓,慢慢的老百姓看到秦大士的表现,也就对秦氏的后代改变了看法,秦大士也是为自己的家族重新树立好的一面。

秦桧的祖籍是江宁(今江苏南京)。

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南宋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四大权相之首。秦桧在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中进士,又中宣和五年(1123年)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后累官至御史中丞。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金军攻占开封后,因反对成立张邦昌伪楚政权,被金军驱掳北去。

在金朝期间,为完颜昌(挞懒)所信用。建炎四年(1130年),完颜昌率兵进攻淮北重镇山阳(今属江苏淮安),秦桧趁机南归见高宗,得拜礼部尚书。秦桧于绍兴元年(1131年),拜右相兼枢密院事,次年被罢相,又于绍兴八年(1138年)复相。

对秦桧的评价

1、赵构:秦桧力赞和议,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

2、朱熹:秦会之是有骨力,惜其用之错。他是见得这一边难成功,兼察得高宗意向亦不决为战讨计。

3、赵翼: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宋之南渡,秦桧主和议,以成偏安之局,当时议者无不以反颜事仇为桧罪,而后之力主恢复者,张德远一出而辄败,韩侂胄再出而又败,卒之仍以和议保疆。

4、袁燮:自秦桧当国,阴与虏结,沿边不宿重兵。

5、敖英:秦桧奸臣之雄也,当金人立张邦昌之曰,仗义抗词,请立赵宗,就执不屈,而清议壮之。

以上内容参考-秦桧

秦桧是宋朝人。

秦桧,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生于黄州(一说古县,即今广西永福)。南宋奸相。秦桧于政和五年进士,又中宣和五年词学兼茂科。靖康中,累官为御史中丞。建炎四年,秦桧南归,入见高宗赵构,主张和议,得拜礼部尚书。绍兴元年,升参知政事,随后拜为宰相。

秦桧在执政期间,倾陷张浚、赵鼎,独揽相权。收大将兵权,陷害岳飞,打击抗战派,对金称臣,促成绍兴和议。后加太师,进封魏国公。他广罗党羽,专断朝政,晚年为政尤为残忍,几次兴起大狱。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亡,追赠申王,谥号忠献。

秦桧的轶事典故

1、油炸桧

据民间传说,岳飞被秦桧夫妇施计杀害于风波亭,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临安一户饮食摊贩得知消息后也深感不忿,就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

2、太师椅

据张端义的《贵耳集》记载,北宋时期的交椅只有一种样式,形似栲栳,大小官员都喜欢使用。有一次,太师秦桧坐在国忌所的交椅上,一仰头,无意中头巾掉到了地上,京尹吴渊看在眼里,便设计了一种荷叶托首,命工匠依样打造,安装在国忌所的校椅上,命名为“太师样”。由于这种样式是专为秦桧设计,太师椅一名遂由此产生。

-秦桧

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十七年,秦涧泉考中进士。在殿试时,乾隆皇帝对他的身世有所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奸臣秦桧就是南京秦淮人。也许是跟他开玩笑,乾隆皇帝见面就问:“听说你是秦桧的后代,此话当真?”这的确是一个语言陷阱,答“是”答“否”都不妥,答“是”就意味着承认自己也可能是奸臣;答“否”,自己的出身是不容更改的,弄不好会有欺君之罪、惹怒龙颜,吃不了兜着走。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可是秦涧泉并非等闲之辈,他饱读诗书,智慧过人。只见他不卑不亢向前施礼回答道:“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宋高宗是昏君,用的是奸臣;而您是明君,用的自然是忠臣喽!”果然乾隆皇帝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龙心大悦,破格点其为状元,而同科二甲的梁同书、翁方纲均成为一代名臣,却都排在秦涧泉之后。

诗词成为秦淮佳话

秦涧泉高中状元后,同诗友相约一起到杭州游览了西湖。在岳王坟前看见铁铸的秦桧夫妇跪像,周身都是秽物,深感尴尬。诗友们还戏谑他也姓秦,是秦桧的后裔,非要让他题对以记此游。秦涧泉略一思忖,挥笔立就:“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表达了自己忠奸分明,令在场人无不叹服。从此,杭州西子湖畔多了一段佳话。

秦涧泉与金陵名流雅士多有交往。著名文学家袁枚到南京任江宁县令,在燕子矶石壁上见到题诗:“渔火只疑星倒出,钟声欲共水争流。”得知是秦涧泉所题,甚是欣赏,亲自登门拜访,从此结为莫逆之交。他们曾经一起畅游秦淮河,沿河欣赏两岸风光,看尽六朝金粉、水月繁华。秦涧泉触景生情,咏七绝一首:“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嫱日日枕寒津。伤心慢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尤其是最后一句,博得袁大才子的重重喝彩,一时更是脍炙人口。也正是这最后一句,对于秦涧泉来说更有其深意呀。

劝讲皇子读书为国选拔杰出人才

秦涧泉先后授翰林院修撰,任顺天乡试考官、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总裁,后升为侍讲学士,教皇子(后来的嘉庆皇帝)读书。他历任考官、教官,卷卷尽阅,尽职尽责。特别是劝讲皇子读书始终一丝不苟,还精心为国家培养选拔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据史载,乾隆二十四年,秦涧泉担任顺天武乡试副主考,当时的科举分为文举与武举两种,武举得胜者同样称为武举人、武状元。当时力拔头筹的是一个叫马全的壮士。许多人都不赞成,原因在于马全曾经参加过殿试,并且被点过武探花,但是犯过错误。秦涧泉力排众议,坚持把马全列为第一。后来在殿试中,乾隆认出了马全。而马全将自己立志报国的愿望禀明皇帝之后,也受乾隆皇帝赏识,被破格钦点为武状元。后来马全成为西北边防的一位大将军,在平叛中屡立战功,英勇战死,乾隆帝还亲自为他题诗赞誉。

秦涧泉有一句廉洁的名言:正直可以奋镗廉之气。意思是正直的品格可以使国家廉洁的风气奋起。所以他从政10多年,一直廉洁从事,克己奉公,深得乾隆皇帝信任。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家族背景,秦家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达到鼎盛,子孙中不乏朝中重臣。

晚年喜绘画尤善写竹

乾隆二十八年,秦涧泉深知宦海风云莫测,就告老还乡回到老家金陵。时任陕西巡抚的儿子秦承恩买下了何如宠的府邸,供养父亲。何如宠是明崇祯时期的宰相,门前那段街道由此而叫大夫第。秦涧泉退任移居大夫第后,于园中种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花园取名瞻园,世代书香相承。园中至今还剩一棵玉兰树,每到夏日花白如雪,美丽异常,也是当年秦涧泉手植。

人称秦涧泉的诗、书、画为三绝,中状元后他更加精益求精,曾奉乾隆之命缮写《昭明文选》。清著名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清代书法家分为五品九等,秦涧泉被列入“能品”。在其故居的西屋还保存着秦状元用正、草、隶、篆四体书写的碑刻,各具形神,赏心悦目。秦涧泉晚年喜欢绘画,尤其善于写竹,有时作写意花卉,生机盎然,名重一时。

身为金陵人,秦涧泉在金陵留下了许多遗迹。尤其是城南一带,更有不少大士的墨迹题咏。夫子庙大成殿学宫“东南第一学”门匾即由他题写。致仕回乡的秦涧泉,或居家,或出游,徜徉山水园林,处处见闲情逸致。牛首山,摄山,龙江关,乌龙潭,处处印下他的足迹;龙潭的涵碧楼,陶湘的冰雪窝,无不留有状元的吟诵。其作颇丰,有文集《秦状元稿》、诗集《蓬莱山樵集》《抹云楼集》及书法、绘画作品传于后世,无不显示了秦涧泉的才华与气节。

秦家的后世子孙仿佛也学得了秦涧泉的这种忠君遗风,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清史稿》中,载有秦涧泉的儿媳妇在文德桥上演过的一段“忠君投水”的故事。咸丰三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其子秦跃曾的妻子毕还珠已经80岁,为对清王朝效忠,不落于太平军之手,毕还珠率领全家投水而死,可谓死得壮烈。只是由于这段历史一直少有提及,因此也就鲜为人知了!

秦桧后人高中状元,乾隆故意问他祖宗是谁,他是如何回答保命的呢?

秦桧后人秦大士只对乾隆皇帝说了七个字“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七个字看似简单,但是蕴含的道理却是很多,这七个字立马让乾隆皇帝放下心,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