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现代流行着一种说法: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汉人祖先的源头,很多地区的老百姓都是从那里迁出来的。
因此,如果要落叶归根,就必须魂归大槐树。那么,这种说法有依据吗?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底流出来多少个姓氏?
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可言,纯属一种文学性的想象。自古以来,大槐树的对外移民都是非常少的,不足以承担起作为汉族祖先的地位。
古代的移民是很困难的,成本很高。一般而言,大规模的移民潮会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况:
1、朝廷崩溃,老百姓必须逃难;
2、朝廷迁徙某地的老百姓,到另外一个地区垦殖。
大槐树的移民就属于第二种,这一地区的大规模移民发生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大槐树的598户人家,迁徙到河南的开封、彰德。
尽管在朱元璋以后,明朝还迁出了几次大槐树的老百姓,但人口数量都不多。
根据目前的人口统计,河南省有人口9559万。大家可以动脑子想想,那么点迁出的人口,怎么可能在短短几百年间,发展到近亿的数量级?
由此可见,所谓汉族为大槐树移民一说,在逻辑上和科学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大槐树的移民规模,还不可能对其他地区的人口遗传基因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想法与其说是事实,倒不如说是一种对不知道来历的祖先的想象。
现今很多家族的家谱,其实都是编写于清朝初年。
清初历经战乱,很多人流离失所,到新的地方居住,繁衍子孙,总要给自己找个来处。
由于大槐树的移民是明朝曾经宣传过的,所以这些不清楚祖先来历的人,就把自己的祖先归附到了大槐树。
请大家谨记:家谱不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因为家谱也是人写的啊,并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
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等典籍中,从散乱的明代档案里,索章摘句,缀辑编录,笺注出从洪武六年至永乐十五年的近50年里,在洪洞大槐树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移民分别迁至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
大迁徙触动了三晋百姓最敏感的神经,明统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条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
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
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这说明,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笔记史料的记载,以及笔者收集查阅的家谱、碑文、信函资料和大槐树祭祖园留言簿的不完全统计,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共812个,移民分布共18个省(市)、500个县(市)。
其中:河南106县(市),北京、天津、河北129县(市),山东92县(市),江苏、安徽、湖北、湖南62县(市),陕西、甘肃、宁夏51县(市),山西34县(市),内蒙古8县(市),辽宁11县(市),吉林3县(市),黑龙江3县(市),广西1县。
河南的移民要以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为主,这和两河流域的水灾及元末农民起义的战场相吻合。
河南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有106个县(市):郑州、荥阳、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璧、杞县、尉氏、新郑、登封、兰考、中牟、新密、巩县、新乡、卫辉、封丘、获嘉、温县、济源、博爱、辉县、原阳、武陟、盂县、沁阳、修武、安阳、范县、台前、滑县、浚县、内黄、清丰、濮阳、长垣、汤阴、林州、商丘、永城、睢县、宁陵、民权、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项城、许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鲁山、长葛、临颍、叶县、宝丰、陕县、禹县、驻马店、确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阳、息县、固始、泌阳、正阳、新县、罗山、商城、南阳、方城、唐河、新野、邓县、淅川、南召、桐柏、镇平、内乡、西峡、三门峡、义马、盂津、汝州、汝阳、栾川、灵宝、渑池、偃师、伊川、宜阳、洛宁、卢氏、新安、淇县、嵩县、郏县、舞阳。
山东最初主要分布在鲁西北一带,这主要是因为元末明初山东的战乱和黄河泛滥都在鲁西北、鲁西南地区,但经过明初的再迁移,移民就分布到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了。
山东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主要分布在92个县(市):济南、历城、章丘、长清、青岛、胶南、胶县、即墨、淄博、枣庄、滕县、德州、宁津、商河、济阳、禹城、夏津、陵县、齐河、武城、广饶、滨县、垦利、阳信、沾化、利津、博兴、惠民、潍坊、潍县、诸城、郯城、安丘、临朐、寿光、高密、益都、烟台、牟平、文登、莱阳、栖霞、掖县、荣城、莱西、招远、黄县、临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县、莒南、费县、泰安、莱芜、新汶、肥城、平阴、宁阳、东平、济宁、兖州、鱼台、嘉祥、汶上、曲阜、邹县、菏泽、郓城、巨野、单县、曹县、鄄城、梁山、定陶、东明、聊城、东阿、临清、莘县、金乡、微山、阳谷、冠县、高唐、邹平、无棣、威海。
京、津、冀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129个县(市),主要为:北京、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通县、大兴、房山、天津、静海、武清、宝坻、宁河、蓟县、石家庄、唐山、灵寿、束鹿、晋州、赵县、井陉、获鹿、新乐、正定、深泽、无及、赞皇、元氏、栾城、平山、张家口、怀来、蔚县、张北、宣化、涿鹿、怀安、滦平、隆化、丰宁、万全、迁西、迁安、昌黎、卢龙、滦南、遵化、玉田、乐亭、滦县、丰南、安次、三河、霸县、固安、大城、秦皇岛、安乎、交河、肃宁、文安、永清、保定、涞水、阜平、唐县、徐水、高阳、沧州、青县、海兴、任丘、武邑、故城、冀县、丘县、鸡泽、临西、任县、涿县、定兴、安新、蠡县、博野、定县、涞源、新城、完县、清苑、满城、沧县、东光、河间、献县、衡水、饶阳、阜城、景县、枣强、深县、武强、邯郸、永年、曲周、魏县、成安、大名、涉县、广平、临漳、磁县、武安、邢台、柏乡、隆尧、南宫、巨鹿、沙河、临城、新河、清河、广宗、内丘、威县、南和、南皮、盂村 自治县。
皖、苏、鄂、湘地区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62个县(市),主要有:合肥、马鞍山、长丰、蚌埠、六安、明光、定远、淮北、安庆、铜陵、宿州、砀山、萧县、灵璧、怀远、滁州、凤阳、和县、泾县、寿县、亳县、蒙城、利辛、睢宁、阜南、南京、徐州、连云岗、丰县、沛县、盱眙、大丰、铜山、泗阳、沐阳、如皋、清江、江都、襄阳、武汉、十堰、孝感、大悟、荆门、监利、沔阳、郧县、均县、随县、随州、枣阳、宜城、保康、光化、钟祥、长沙、株洲、郴州、郴县、桑植、襄樊、邳州。
陕西、甘肃的移民分布在关中地区,宝鸡地区及邻近山西地区多一些,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山东、河南间接迁移去的。
其主要分布为:西安、铜川、宝鸡、岐山、武功、眉县、三原、户县、蒲城、韩城、大荔、合阳、白水、澄城、银川、青铜峡、石咀山、麟游、兰州、甘谷、天水、张掖、镇原、扶风、彬县、米脂、绥德、吴堡、周至、民乐、景泰、中卫、兴平、乾县、会宁、榆林、武威、商州、固原、华阴、古浪、洛南、商南、山阳、丹凤、城固、威南、靖远、平凉、庄浪、渭南。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西有34个县(市)、内蒙古8个县(市)、辽宁11个县(市)、吉林3个县(市)、黑龙江3个县(市)、广西1个县。
其分布为:太原、五台、平定、寿阳、代县、交城、祁县、阳城、灵石、平遥、清徐、忻州、大同、浑源、应县、朔州、榆次、太谷、介休、阳曲、阳泉、定襄、榆社、原平、平鲁、阳高、盂县、汾阳、孝义、运城、静乐、长治、潞城、晋城、呼和浩特、包头、固阳、凉城、丰镇、清水河、商都、兴和、沈阳、大连、清原、抚顺、丹东、鞍山、辽阳、海城、凌原、锦州、建平、长舂、四平、洮安、哈尔滨、鹤岗、嫩江、北流县。
为防止移民在迁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势力,影响社会稳定,明朝的移民条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迁一地。
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们,为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离,纷纷被迫痛苦地更姓易名,于是就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多个姓氏。
据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处一村。
而那些不愿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离、天各一方,被异地安置了。
如,据家谱资料统计,山东境内的广饶陈官乡古氏与昌乐朱刘镇古氏、寿光田马乡古氏、五莲县古氏等,均来自于山西洪洞县古氏一族。
还有大部分不忍分离被迫改姓的。
如魏氏、刘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魏姓和刘姓,铜佛为记。”(曹县《魏刘氏合谱》)
另在河南黄县就有魏姓与马姓,陈姓与邵姓,周姓与单姓,温姓与王姓都是异姓同宗。
类似这种情况,在河北、山东也不胜枚举。
在河北省河间县一带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在山东“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在河南省永城“崔、谢、张、陈是弟兄”等说法。
在豫东和鲁北,关于“打锅牛”的传说,也广为流散。
相传,洪洞县有牛氏五兄弟,在集结于大槐树下后,方知同姓不能同迁一地。
五兄弟深知自此要劳燕分飞,天各一方,便匆忙将一口大锅砸成五瓣,各执一片,以备将来做为续祖寻亲的标记。
时间是弥合心灵创伤的最好药剂。
但在历经六百年风雨后的当今,豫鲁某些农村牛姓素不相识的长者们,见面后还要问“打锅不打锅?”如双方都说“打锅”,便认做同宗一家……
在冀、豫、鲁,关于“打锅牛、打锅常、打锅张、打锅郭、打锅申等传说也广为流传。
河南宜阳县孙氏、陕西省洛川县杨氏也有先祖打锅的传说。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他的一本书中写道:“现代的辉县人,尤其是居住县城东北六公里的常村郭姓居民,他们所有的记忆,最远追溯到五百年前那个令人作呕的明王朝初年。
其他姓氏家族,根据族谱可知端倪。
如河南辉县的《穆氏家谱·序》中云,穆氏于永乐年间,“自……洪洞县乱柴沟初迁河南卫辉……穆家营庄,历居数世。
至万历年间,又迁于获邑西北隅距城十五里穆家营”。
迁往山东地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黄泛区的东昌、济南、兖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东的六十多个县市。
移民迁入后,多以姓氏为村庄、屯名,也有以故土的县名为名的,如丁官屯、随官屯、胡官屯、李营、屯留营、长子营等。
山东曹县刘庄的《魏刘氏合谱序》也记载:予族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士,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历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
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暂离手足之情,无奈改为两姓,铜佛为记,传流至今五百余年依然存在。
据后人回忆,始祖兄弟二人,名为光祖、亮祖,铜佛则可能是一个模样的两尊佛像。
山东曹县的《王氏家谱序》中,还记载了“一枪王”的故事。
谈到王氏始祖王良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举家由洪洞迁居这里。
由于王良一路上总带着一支长矛,于是为庄子起名为“一枪王”。
这个庄子风水实在不错,“左山东右直隶,乃两省之边界;前雍水后沙山,为一方之胜地”。
于是王氏建阳宅(村庄)于河北,建阴宅(坟地)于河南,兄东弟西,六门同居。
“后繁衍到二十余世,仍然是衣冠峥嵘,宗族旺盛,由“一枪王”变成了“千家王”。
但是,门户虽别,乃是一家之人,后人虽多,“乃不忘一枪之王”。
古槐,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而渐渐长大,古槐也成为历史的见证。
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
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风。
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
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亳西名门。”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胡寨村胡氏祠堂内始祖像两旁的对联写道:上联是“永言孝思”,右联是“念先祖离洪洞单车匹马昔时苦”,左联是“怀世宗居曹州枝繁叶茂今日荣”。
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河南偃师县寇店韩寨村《赵氏宗谱》说: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经、营、槐、显”,“显”意为“乡”,合起来就是“经营槐乡”。
陕西省蒲城县城东北约十公里的金栗山下,有一个保持着明清风貌的村庄——山西村。
这是一个保留着原始城墙的长方形村落,村庄坐东朝西,有东西城门两个,城墙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已有数十米坍塌,但仍有大部分保存了下来。
尤其是东面、北面的城墙保存基本完好。
其中西城门洞高约六米,门楣上方嵌有一青色碑石,上书“三槐并茂”四字,字呈红色,旁有“大清咸丰元年重修”字样。
据介绍,山西村是明初一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至该村。
这一王姓家族共有弟兄三人,老大留在山西本地,老二迁至此地,老三迁至白水。
门楣上书“三槐并茂”即为弟兄三人家族兴旺,事业发达之意。
槐指山西大槐树。
因而,蒲城的山西村也是明代人口大迁徙的历史见证。
据村史记载说,该村迁址不久,经常有土匪、强盗来村庄骚扰,后在一王姓老者的倡议之下,全村村民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齐心协力花五年时间修筑城墙。
清咸丰九年,又置铁门一对,使西城门洞有两道城门,坚不可摧。
西城门洞上方有三间大房,解放前还有乡 在其上办公。
山西村的城门东西相对,门洞深约七米,门洞里原有两道门,由于时年已久,门已不存,然而安装门的青石门礅、门柱洞、门杠插孔依然保存完好。
穿过门洞走进村子,一条中心道路将村子分为南北两半,村不大,东西长约二百余米。
城堡内共有二十八户居民,其余人已搬至城外居住,以王姓为主。
这个村在当地俗称山西堡(bǔ)子。
村外人称进村为“进城”,村内人称出村为“出城”。
在山西村的城西门外五十米处,有一座陈旧的王氏祠堂,这里是村民一年一度举行聚会、搞年拜的场所。
在王氏祠堂内现存有碑石,上面清晰地记载着祠堂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
这一记载也说明了到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王氏家族已在该地成为一大户。
河南省南乐县福堪乡才丈村,杨氏的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
当时杨氏兄弟二人,老大迁到今县城北坟上居住,老二便到今才丈。
老二到新居后,在住地周围栽了许多杨树,希望杨姓也和杨树一样,能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在老二的精心培育下,不久杨树长大成材。
老二以为这才仅仅是新生活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他盼望成材的杨树继续成长,就以此给自己的村子起名叫“材长”。
至清朝末年,演化为今名才丈。
才丈的杨姓至今已传二十四代,有二百多户人家。
当年山西移民东来时,大多异姓结伴而行,共同觅地建村聚居,因此新建之村多冠以姓氏。
当时山东省西部有几户杨姓人家在朝城北约三华里处定居,取村名杨庄,后又有史姓人在附近建村,因其地比较低洼,便取村名“史家洼”。
初建村落,难免缺这少那,遇上许多困难。
移民来时,一般只带些衣物锅碗,农具则一无所有。
后来慢慢置办一些,一时也很难齐备。
特别是大件农具,价格较高,购买不易,往往要节衣缩食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购进一件。
当时杨庄人经过几年努力,联户拴了一辆大车,一时买不起牛,外村人便把杨庄叫“杨没牛”。
史家洼则只买了一头牛,多年没能拴起车,外村人便戏称其“史没车”。
可喜的是,一个有车没牛,一个有牛没车,这种“瘸腿”现象却促成了两村自发的联合。
两村把车和牛配起套来,轮流拉土、送粪、运庄稼、串亲戚,协调得如同一个村,赶上大忙季节,两村相互推让,尽量让对方先用。
杨家用时,总是用好草好料喂史家的牛,连一下重鞭也舍不得打,生怕弄掉一根牛毛;史家用时,尽量少装载,走好路,遇上坎坷道,就牵牛慢行,惟恐弄坏了杨家的车。
这样合作了几年,牛养得膘肥体壮,车保养得完好如新。
史杨两村亲密无间的合作,在朝城一带传为佳话。
史家因地处低洼,每逢水患,就去杨家躲避。
后来,史家迁居到邻村,杨庄村址也有变更。
不论地理位置如何变化,史杨两家却始终保持着友好的睦邻关系,从古至今,相沿不衰。
山西大槐树移民姓氏有: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蒋、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
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庞、樊、殷、施、陶、洪、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章、鲁、葛、韦等等。
明朝大移民背景:
据记载,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
通过这种方式,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
元末战乱之后,朱元璋统一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1、一号供橱55个姓氏,包括应、汲、肇、寻、根、祭、祖、员、远、息、致、渠、别、那、盖、日、贞、唱、逵、贡、步、国等,大多是比较稀有、少见的姓氏。
2、二号供橱52个姓氏,有席、光、宣、普、铁、乐、宜、唱、主、硕、岂、仪、寿、省、路、连、抄、左等。
3、三号供橱53个姓氏,有罗、林、高、魏、周、秦、钱、黄、孔、颜等比较常见的姓氏,也有职、行、落、啜等稀见姓氏,不乏令狐、司马、呼延、皇甫等复姓。
4、四号供橱54个姓氏,多为张、王、李、赵、朱、刘、崔、岳、汪、陆等常见姓氏。
5、五号供橱51个姓氏,有柯、计、药、来、麦、介、冷、满、花、萧、范、马、董、苏等。
6、六号供橱52个姓氏,诸如鲁、吕、公、万、包、练、问、封、回、和、元等姓氏。
7、七号供橱51个姓氏,像莱、佟、单、叶、居、生、华、甘、弯、战、忠等;
8、八号供橱51个姓氏,有苟、毕、明、后、盛、葛、支、班、纪、帅、狄、方等。
9、九号供橱52个姓氏,包括屈、平、门、解、闻、齐、管、户、宫、韦、弓、喻、熊等。
10、十号供橱50个姓氏,像么、种、闪、邓、浮、皮、年、刚、宿、密、毛、云等。
山西洪洞大槐树家谱刘姓家谱:100 世刘备(玄德);101世刘 永(公寿);102世刘晨(耀辉);103世刘乾清(玉静);104世刘文琥(文虎);105世刘麟( 麒 );106世刘振河107世刘习文( 雅 );108世刘棣鉴(瑾升);109世刘淳震(继明);
110世刘坤仁(若宰);111世刘丹(子圭);112世刘昞(延明);113世刘珍偦(刘珍);114世刘於政(楚云);115世刘虬(友圭);116世刘之遴(时俊);117世刘桢(汉鼎);118世刘子翼(福庆);119世刘可寿(东山);120世刘尚文(世珍);121世刘学昜(贤);122世刘洪(处智);123世刘曙道(伯昂);124世刘宗翼(存者);125世刘岖衡(刘贿);
扩展资料:
我始祖于元末明初自山西省洪洞县迁居邹平县大刘家庄,一世刘海,二世刘得山,三世长子刘子仲,定居邹平,次子刘子焉即为我小张始祖,公元1370年前来治理淄水,公元1405年定居小张。
小张刘氏祖先自定居小张后共续谱5次: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公元1963年,公元1993年,公元2013年。
通过几次续谱,仍有部分始祖后人无法取得联系,现公布如下:子焉祖两侄子:刘从文(二世),长子刘思禄,次子刘财惠(三世);刘从礼(二世),长子刘景时,次子刘养体(三世)。
洪洞大槐树的移民有812个姓氏,迁徙的区域共涉及18个省市500多个县,例如:李氏家谱、王氏家谱、张氏家谱、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等等。
一、洪洞大槐树的移民由来
中原地区自春秋战国到北宋时期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然而到了北宋灭亡之后,中原地带自然灾害频发,加之战乱不断,导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元朝残酷统治更是加剧了这一局面。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统治建国大明后,由于常年的战乱,天灾人祸,导致人口锐减,生产废置,国库空虚,老百姓饥寒交迫,国家建设迫切需要百废待兴,于是一场全国性的“大移民,大迁徙”活动便呼之欲出。经过一番分析对比后,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将移民起点定在了山西洪洞县。由于这里自然环境优越,战乱等天灾人祸也很少波及到,因此这里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很好,人口增长迅速,这里社会安定,风调雨顺,而且随着各地灾民的涌入,给这里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
二、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故事
如果仔细观察各地流传的大槐树传说,就会发现它们各不相同,大致有这样几个版本:《胡大海复仇》版的故事发生在元末,胡大海早年在河南要饭时遭当地人侮辱,后在朱元璋的军队中屡建奇功,朱元璋当皇帝后允他一箭之地报仇雪恨。谁知这箭恰好命中飞来的鸿雁,胡大海统兵随大雁向前杀去。河南和山东的百姓倒了血霉,当地尸积如山,后来朱元璋只好下令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向这些地方迁民。
现在的一些方言和习俗也被附会上大槐树的传说。据说当时的老百姓是在官府的强迫或欺骗下迁徙的。官兵每登记一人,就在他的小脚指甲上划一刀作为记号,所以现在很多人小脚指甲上有一分瓣。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到底流放出来多少个姓氏?
本文2023-09-24 20:53: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9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