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包公嫡孙,37岁创业,60岁成华人首富,回乡见家谱为何大哭?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4浏览:6收藏

他是包公嫡孙,37岁创业,60岁成华人首富,回乡见家谱为何大哭?,第1张

他的名字叫包玉刚,是包公第29代嫡孙。相对比为官清廉的祖辈包公来说,这位嫡孙可是吸金能力过人。他在37岁时才开始创业,60岁的时候就已经坐拥400亿资产,并成为华人首富,在当时远超李嘉诚。当这位富豪回到大陆老家时,随行人员拿出了包家的世系家谱,富豪捧着家谱却放声大哭,这是为何呢?

包玉刚1918年底出生在浙江宁波。父亲经商,家境富裕。13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上海求学。不久,抗战爆发,包玉刚辗转来到重庆,在一家银行当了职员。在这里,他积累了金融业的经验,并由此逐渐升任,直到成为上海银行的副总。由此可见,包玉刚头脑敏捷,才干过人。

1949年初,国军败局在即,国内一片战乱。包玉刚和父亲带着仅存的一笔积蓄,一起来到了香港。通过经营小生意,他们立足了脚跟。小生意虽然能赚钱,但很辛苦,收入不保。于是,包玉刚决定转行做海运。

在当时,香港航运业已经是稳定成熟,但竞争也是相当激烈。从零开始的包玉刚并未气馁,他一边学习运营知识,一边进行实际操作。这一年,他已经37岁了。

在朋友的帮助下,包玉刚从英国购回一条28岁高龄、烧煤发动的旧货船并视若珍宝,靠着这条船,他的事业开始起步。

在日本和印度之间运输煤炭,让包玉刚赚得盘满钵满。随后,好机会来了。第二年,苏伊士运河被埃及收为国有,引起了运费高涨,包玉刚借机投资买船,扩大业务;1967年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一场战争,战乱中有人破产有人发财。包玉刚就是后者。他趁机又扩大了自己船队。

到了1978年的时候,包玉刚凭借400亿的资产稳稳当当坐上了世界七大船王的头把交椅。美国媒体甚至称他为“海上之王”。他的业务已经遍及亚洲、欧洲以及北美。英国女王还亲自授予他爵士勋章。

这位世界船王事业成功后做的最开心的事就是回到自己的祖国,不但捐赠大学图书馆,还开展了多项商业合作。1984年秋天,他回到了故乡宁波。在浏览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时,随行人员拿过来一本“天一阁”珍藏的包氏家谱。

包玉刚人生中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竟然是包公的第29世嫡孙。捧着家谱,他激动得放声大哭。风风雨雨大半生,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根:竟然是包青天的子孙!

原来,包玉刚捧着家谱大哭的原因是自己身为包公之后,并未愧对先辈的英名,他内心无比激动和自豪。

葛氏一支字辈:“开国发传永万年古代兴”。

贵州金沙县石果田葛氏字辈:“世守少景彦舜运仕如寿贵自文志同廷衍宗愈茂尚以……”。

贵州毕节葛氏字辈:“覃公仁汉臣廷春嘉美梦纹竹如周金磷日宏世阳附亮天发永传枝继启伦横绵忠组财光衍盛贤人”。

河南信阳葛氏字辈:“世应均保全荣光炳耀先明清方建树家国庆昌年”。

一、葛姓源流

葛(Gě)姓源出有四:

1、出自嬴姓,是黄帝后裔,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孟子·滕文公》所载,夏时,黄帝之支庶封于葛,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以部落名作姓氏。据《风俗通》所载,远古时有部落名葛天氏(今河南省长葛一带),其子孙后代称为葛姓。

3、出自洪姓改葛而来。据《姓氏考略》所载,汉时蒲庐,一作葛庐,乃洪曩祖之子,起兵佐汉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县侯,庐让封于弟文,向南渡江,家于句容,为吴中葛姓所出。

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贺葛氏入中原后,改单姓葛。

② 清满洲八旗姓墨勒哲埒氏、格济勒氏等后均有改姓葛者;赫哲族葛依克勒氏汉姓为葛。

③ 鄂伦春族葛瓦依尔氏汉姓为葛。

④ 裕固族格勒克氏汉姓为葛。

⑤ 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葛姓。

葛伯。夏朝时,黄帝支庶封于葛(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十五里),为伯爵,故称葛伯。夏朝末年,商汤欲取夏而代之,首先以都城亳附近的葛国为目标。汤先以助祭为名送牲畜给葛伯,又派人为葛伯耕田,因葛伯杀了为助耕之人送饭的童子,汤以此为借口,一举攻灭葛国。葛国亡后,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葛姓,他们尊葛伯为葛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尽管关于葛姓源自上古葛天氏之说不尽可靠,但葛姓源于河南却为大家所认同。葛姓在得姓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始终在中原地区发展繁衍。周成王时有羌族人葛由,入蜀至峨嵋山西南的绥山,这说明西周初期已有葛姓人迁入四川。《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皆下之”句,说明在秦朝时已有葛姓徙居安徽。《元和姓纂》称,西汉有颍川太守葛兴,东汉有历任荡阴令、临汾令的葛龚,为葛兴的后裔。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今属河南)人。由此可知,史载葛姓有颍川、梁国之郡望,当形成并昌盛于此际,并且还说明,两汉时期葛姓仍有留居故国旧地者。东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葛姓还有:《韩 传》中提到的太守葛兴,《天文志》提到的为贼所拘的交趾刺史葛祗。新莽时期,葛庐渡江向南,安家于句容,其后繁衍昌盛,发展成为吴中大族。此支葛姓来源与北方葛姓不同,却大大壮大了葛姓家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战火连天,使得原居于河南之葛姓有迁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姓却一直长盛不衰,并有东晋葛洪为炼丹,携子侄至广州。此际至隋唐,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今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均有葛姓人。五代十国时,名将葛从周因仕宦之故由山东鄄城徙居偃师县亳邑乡。两宋时,葛姓以江浙之地繁衍为甚,葛立方由丹阳徙居湖州吴兴,葛天民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徙居台州黄岩。明初,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陕西、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自清代开始,闽粤沿海地区的葛姓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二省葛姓约占全国汉族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顿丘郡:汉置顿丘县,在今河南清丰西南。晋以此为顿丘郡治所(今河南省清丰西南)。北齐废顿丘郡。唐五代曾以顿丘为澶州治所。

梁 国:即梁郡,汉建梁国,治所在淮阳(今河南省商丘南),南朝宋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省砀山)。隋曾以宋州为梁郡,唐为睢阳郡。

句容县: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即今江苏省句容县。初隶鄣郡,元封元年(公元前109年)改隶丹阳郡。

颍川郡:秦灭韩,以所得韩地置颍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东魏迁治颍阴(后为长社,即今许昌)。隋唐为许州颍川郡。

2、堂号

葛姓的堂号主要有:“清柳堂”、“梁国堂”、“余庆堂”、“崇德堂”等。

四、宗族特征

1、葛姓得姓是相当早的,比后来成为我国诸家姓氏主流的周文王姬姓后代之得姓,最少要早六七百年。

2、我国有南方和北方两支不同宗的葛姓。江南葛姓是东汉初年由洪姓分出来的,北方葛姓是传由葛伯之后,因此说南北两支葛姓应该没有血缘上的关系。

============================================================

葛姓宗祠通用对联

〖葛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梁郡;

源自葛天。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葛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二、郡望堂号》介绍)。

市无喧鹊;

饭可成蜂。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南宋青阳人葛邠,字用光,乾道初年任青阳知县,有政绩,市上没有喧鹊之警示,野外却有驯雉之异象。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方士葛玄,字孝光,丹阳句容人,相传随左慈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在阁皂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公,又称太极仙公,宋代封为冲应真人、冲应孚佐真君。据说曾与客人对坐吃饭,吐出米饭化为蜜蜂。

绥山得道;

定海成仁。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周代羌人葛由,成王时,曾雕刻木羊出卖,后骑羊入蜀中绥山,王侯贵人追随他一起去的,都得道成了仙。当地谚语说:“能得绥山一枚桃,虽不能成仙,也足自豪。”下联典出清末浙江省山阴人葛云飞,字雨田,又字鹏起,道光年间进士,任浙江省定海镇总兵。英军侵犯定海时,他与郑国鸿、王锡朋二位总兵协力抗敌,据守定海土城,血战六昼夜,英勇战死。著有《浙海险要图说》等。

清节著誉;

文记知名。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北宋江阴人葛密,字子发,进士出身,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情恬谈,五十岁时辞官归家,自号草堂遗老。能写诗,著有《西昆高致》。下联典出东汉宁陵人葛龚,字元甫,和帝时以善于文记(文奏,官府文书)知名。安帝时为太官丞,后历任荡阴、临汾县令,均有政绩。

位列仙班;

凡炼罗浮。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吴·葛玄,号“葛仙公”。下联典指东晋·葛洪炼丹于粤中罗浮山。

系承嬴氏;

望出句容。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晋·葛洪,句容(今属江苏省)人。

绥山得道;

定海成仁。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葛由,成王时好刻木羊出卖,一日骑羊入蜀中,王侯贵人追上绥山,皆得仙道。下联典指清·葛云飞,定海抗英阵亡,谥壮节。

荡阴金石;

句漏丹沙。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葛龚任荡阴令,有政绩。下联典指东晋·葛洪因求丹出为句漏令。

稚川传冶;

楚辅忠贞。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葛洪。下联典指宋葛邲。

-----------------------------------------------------------------

〖葛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乞丹砂于句漏;

勒金石于荡阴。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三国时方士葛玄的族孙。少年时喜欢神仙导养法术,随葛玄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司马睿为丞相时,任他为掾,后任咨议参军等职。听说交趾出产丹砂,便请求出任句漏令,携子侄到了广州,就在罗浮山炼丹。他把道家术语附会到纲常思想相结合。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记载了当时流行的炼丹方法,保存了中国早期医学典籍和民间方剂。著作有《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神仙传》等。下联典指东汉宁陵人葛龚。

画有幄图真迹;

书藏杏坞秘诀。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晋代画家葛洪第三子,不传名,善绘画。相传于大历初在幄中少顷画出三人、二树、一白鹿、一药笈,皆非常意所及,茅山李舍光见了后说:“此葛洪第三子所画也。”下联典出明代太医院官葛林,善小儿科。成化中充太医院官。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

〖葛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抗英名将有鹏起;

太极仙翁惟孝先。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清代抗英名将葛云飞,字鹏起,道光武进士,曾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公元1841年,英军再犯定海,他与郑国鸿等率兵英勇抗击,血战六昼夜后英勇战死。有《浙海险要图说》等传世。下联典出三国吴道士葛玄,字孝先,曾从左慈学道,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绩境二梅殊可贵;

绥山一桃亦足豪。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明代孝子葛泰,绩溪人。正统初,母疾笃,思食生梅,时八月,梅无存者。泰但遇梅树,盘桓涕泣,竟得生梅二颗如初熟者。持以食母,疾遂愈。下联传说周成王时,羌人葛由曾骑羊入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皆得仙道。因有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得仙,亦足以豪”。

茧纸闲临初断帖;

胆瓶长养欲开花。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明末书法家葛应典撰书联。葛应典,字贞白,江苏省吴县人。

-----------------------------------------------------------------

〖葛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抱朴炼丹,妻亦寿世;

妙真茹素,母果延年。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晋·葛洪,号抱朴子,著《抱朴子内篇》。下联典指元·葛妙真,终生吃素,以延母年,母果以寿终。

辞令尹隐居,书传抱朴;

弃侯封不拜,术煮丹砂。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全典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对化学、医学发展有一定贡献,有《抱朴子》等传世。

有啊!墓志就此写得十分清楚,包公一生有过四个孩子:长子“子繶,太常寺太祝,先公卒”,过早地夭折了;两个女儿,一个远嫁“陕州硖石县主簿王向”,一个许配给了“国子监主簿文效”。包氏家族繁衍至今靠的全是包公的这个次子包綖!

包玉刚(1918—1991),上世纪80年代“世界八大船王”之一,原来竟是北宋仁宗皇帝时的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的29代嫡孙。包玉刚1964年意外得知自己原是包拯的后代。1964年10月,已离开故乡多年的包玉刚怀着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回到宁波访问,这次回乡之旅,他参观了江南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这一天,“天一阁”的古籍管理工作人员听说来访者是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就特意将“天一阁”珍藏的一套《包氏家谱》捧出给包先生看。这套线装古本的《包氏家谱》记录了包家绵延繁衍的根系。包玉刚当即查看了《包氏家谱》,并顺着包氏绵延脉络查下去,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29代嫡孙,高兴得呼喊起来:“我是包青天的子孙!”

包拯去世后,灵柩由他的女婿护送老家合肥,墓地在公城乡。后来,金兵入侵,攻陷合肥,包公墓被破坏,当时的随葬器物也大多被盗。包公后裔将原棺和墓志迁葬于墓西三十多米处,原墓地被废为耕地。后来,当地官员误将包夫人墓当作包公墓,修葺一新,并盖有享堂。 一九七三年,合肥文物部门对包公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清理,从包公墓葬中出土了包公遗骨及其墓志,同时还出土了包夫人董氏及他们的两个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一九八五年,开始动工修建包公墓园,历时三年竣工。墓园共有包氏家族的六个墓冢,按宋制修建。

李氏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州谱学会存有一百一十五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六十七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氏族谱始于宋朝,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氏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氏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王曾、欧阳修分别为《李氏族谱》写的序说:“皋陶大理氏支孙征,相夏,避难于长安李树坡,指李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陇西公、唐公、临淮王光弼、陇西郡火德以来,王侯、尚书、宰相一时贵显,世英与伦;其后,暂经离乱、迁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长安、长沙、洪州、吉安、抚州、福建、广东、云南,莫非金陵之派……闻谱之为制,所以别世系、辨尊亲而教爱之道存焉。”“凡例”说明本谱的体例及收录范围。例如《文川李氏七修族谱》有这样一些记载:“族谱横图所以明世次也,故每为一世为一层,条系于名下或一子至几子而止,等而下之至五世为一截,又起而系六世,等而下之至十世为一截,自后十一世至数十世,俱照此式”;“横图书法先大书名讳,旁行细字分书某之几子,次书字、书号及行履历、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继娶某氏,俱书生卒及葬所”;“凡字号、行配、生卒、葬所、年月,考实则书,无考则阙”;“凡本族先世仕有清节雅望者,必详传其爵位、功德,未仕而有学行事功,可为世法者,亦传其实”;“妇有美行及苦节可称者,亦各为书”。祠堂、祖茔,有文字叙述,还配有图。

2家谱: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不分卷,(清)李东元等继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成都湖广馆印。现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

全国李氏近房过谱不分卷,(清)李延强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清)李长申重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三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不分卷,(清)李延强修,清乾隆木刻活字印本并附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全国李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南皮李氏家谱不分卷,(清)李鸿文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河北任邱李氏张恕堂本支谱十卷,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手抄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河北任邱李氏四门支谱不分卷,(清)李树道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李氏手抄本。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河北交河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民国)李桐文、李桐蔚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交河马连坦睦堂铅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共四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

山西榆社李氏世系谱不分卷,(民国)李俪洲等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太原撷华石印局石印本四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西介休李氏家谱不分卷,(清)李守和等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西曲沃庄简公李氏家谱四卷,(清)李念达等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尊制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上海南汇竹冈李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民国)李植民李植纯等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上海松江陇西李氏宗谱不分卷,(民国)李祖佑、李树则等续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0年)石印本四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镇江扬州李氏合谱不分卷,(清)李增孝纂修,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江苏夫椒李氏家乘八卷,(清)李怡廷等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南京师德方山葛桥南李氏宗谱八卷,(清)王薇堂等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载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泰兴李氏重修家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六卷。江苏泰兴县中华街一号。

江苏兴化李氏世谱不分卷,(民国)李道源口述,李思聪、李竹溪等修。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四卷,(清)李箴编辑。现收藏在云南省图书馆。

江苏南通李氏家谱六卷,首一卷,(清)李云重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古春堂刻,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江苏南通通州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李道鹏、李冰鉴等续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江苏省南通市博物馆。

江苏丹徙李氏家乘六卷,(民国)李培英编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本立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丹徙开沙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恭良、李锡纯等九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介祉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云阳李氏宗谱十六卷,(清)李发忠等重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萼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丹阳李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十六卷。现收藏在江苏省丹阳市松卜乡肇庄。

江苏句容李氏宗谱十卷,(民国)李正瑾、李允垚等新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铅印本。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八卷,(清)李新畲等修,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李氏迁常支谱十卷,(清)李翼清、李麟图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毘陵殷薛镇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庭鸿修,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李氏垂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江苏省档案馆(一部今仅存第五卷,另一部今仅存第十六~十八卷)、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毘陵李氏宗谱十二卷,(民国)李希白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源远堂活宇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常州毘陵辋川里李氏宗谱三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达刚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金坛李氏宗谱一百二十三卷,(清)李兆庆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存五册)。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李锡奎、李洞等续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五卷,首四卷,(清)李廷荣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雍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一百八十八卷,首四卷)、江苏省兴化县图书馆。

江苏无锡锡山李氏世谱二十四卷,(民国)李惕平修,李康复纂,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雍穆韦铅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江阴李氏支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李继钦重修,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油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长寿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夏季良等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思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苏州李氏宗谱,(清)李兆勋纂,清道光十二年李兆勋木刻活字印本,清朝时期李复昌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存世系一卷)、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苏州李氏宗谱不分卷,(清)李毓金补修。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吴县李氏家谱八卷,(清)李沅等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常熟李氏茂臣公支支谱一卷,(民国)李宗浩辑,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

江苏昆昆迁昆李氏家谱十卷,(清)李缃等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有两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昆山增修迁昆李氏家谱十卷,(清)李湘辑、李传元酒辑,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崇俭堂补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

浙江杭州李氏纯笃云重修祠谱,著者待考。现收藏在浙江杭州市斩王路八号(今仅存一卷)。

浙江萧山道源李氏宗谱不分卷,(清)李士奎等重修。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萧山道源李氏宗谱不分卷,(清)李元英等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淳安严遂慈峰李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清)李应梁、李见丰等纂修,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有两部)。

浙江宁波砌衔李氏族谱考不分卷,著者待考,清鄮峰草堂钞一册。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浙江宁波砌街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清)李恭廉、李厚泽等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卷、第二十一~三十卷。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宁波迎恩李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李繸汉、李炳瑺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函道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王家桥李氏宗谱不分卷,(清)王锦瀚纂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叙堂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李氏宗谱不分卷,(清)李锡汝等重修王棣辑,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介石堂手抄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东圆李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陈宪曾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鸣凤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五卷、卷末。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汤山李氏宗谱两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石鸿泰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绳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南李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民国)陈宪曾、李朝佐等纂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承惠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卷、第三~五卷。现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慈溪李民宗谱十七卷,末一卷,(清)李宏滋修,孙炜纂辑,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慈溪李氏宗谱二十三卷,末一卷,(民国)李远炳等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

浙江奉化剡城李氏宗谱六卷,(清)李春雨纂修,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石塘李氏宗谱六卷,(清)李宏毅重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石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象山陇西李氏宗谱一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石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缺卷首、卷末)。

浙江象山泊戈李氏宗谱六卷,(民国)李必坤修,王乃揖编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嘉兴梅会李氏族谱二十二卷,(清)李宗潮等修,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手抄本六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嘉兴梅会李氏族谱十二卷,(清)李鹏飞等修,清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嘉善西塘李氏支谱六卷,(民国)李正墀纂辑,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铅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嘉善县档案馆。

浙江海临苞溪李氏家乘二十卷,(清)李汝敝纂修,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祠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李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清)李世法、李建煦等编,十六世十七世孙续编,清朝末期,李氏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山阴李氏家谱残稿,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天乐李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李其鳌修王雪舲李继芳等纂,清同治九年(公元1890年)芳庆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诸暨暨阳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嗣沅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诸暨暨阳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文昭、李毓东等重修,民间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诸暨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廷学等重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登六斋活字本四册。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兰溪李氏宗谱十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图书馆(缺二卷)。

浙江兰溪青岩李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白沙榔上李村。

浙江东阳瑞嘉李氏宗谱四卷,(清)李福谦纂,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现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巍山镇李村。

浙江东阳木香李氏家乘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东阳庙口李氏宗谱二十卷,(民国)李春楼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县左光乡左头村。

浙江常山李氏宗谱五十二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芙蓉乡西岭足村。

浙江常山定阳李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汤奕瑞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就村(不全)。

浙江常山陇西李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吴家村。

浙江常山李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何家乡黄岗村。

浙江常山李氏六修宗谱一卷,(民国)李迁钧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东案乡卢家村。

浙江临海黄溪李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临海汾川李氏八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手写本,今仅存系图一卷、第十五~十六卷。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临海台临笏桥李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李祥恩纂,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四卷。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临海赤城李氏族谱三卷,首一卷,(清)李维屏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手写本。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松阳陇西李氏族谱四卷,(民国)李廷辉主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樟溪乡鳗头山村。

浙江松阳松川上杭李氏宗谱三卷,(民国)李口淦、李日新总理,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斋坦乡斋坦村。

浙江松阳李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三都乡尹源村。

浙江松阳大岭里李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谢村乡大岭里村。注:一名《陇西李氏宗谱》。

安徽庐州李氏宗谱二十八卷,(民国)李悟仟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李氏宗谱三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魁元、李同镜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配雍普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现收藏在湖北省图书馆。

安徽李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二~十六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李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五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积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卷。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安徽芜湖曲沃李氏迁芜支谱不分卷,(民国)李耀先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繁昌磕山李氏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民国)李蕴宸修,李燮尧、李妁坪等编,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徽无为濡须李氏宗谱七卷,(清)李有诸等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龙门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世谱不分卷,(明)李晖祥、李栋祥等纂修,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家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明)李晖李春等纂修,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明)李洪光、李瑞明等纂修,明朝时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李氏统宗谱不分卷,(清)李廷柳、李友棠等纂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重修宗谱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向荣等纂,清乾隆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徽州三田李氏宗谱五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新田严田界田李氏台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十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徽州星源岩田李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方李兰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安徽太平义门李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芬保纂,清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旌德旌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本直纂,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旌德旌阳李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闰法、李嘉廷修,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敦复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黟县鹤山李氏宗谱四卷,(清)李则纲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十七卷,(清)李英秀、李兆隆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绵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龙河李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绵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

安徽城李氏宗谱十卷,末一卷,(清)李怀智纂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安徽桐城延平李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瘾川、李慎三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桐城鹿城李氏族五卷,(清)李卓斋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潜山李氏重修族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李筱庄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潜山敦睦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缺第四卷、第八卷下册、第十七卷、第二十一卷)。

安徽贵池池城李氏宗谱四卷,(民国)李成惴、李涵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福建李氏族谱三卷,(清)李延基续修,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帅礼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福建福州李氏支谱,(清)李宗言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平潭李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磊阿山房活字本两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福建安溪秀滨李氏族谱不分卷,(渍)李钜东撰,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安溪澄瀛大□李氏族谱不分卷,(清)李朝谦纂修李文周补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补修写本。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东山李氏家谱一卷,李猷明纂,手抄本。现收藏在福建省东山县县志办公室。

福建南靖油坑李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李慎潜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南靖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末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同安地山李氏实谱,(明)李志可撰,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李氏族谱,(清)叶君昂撰,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上杭李氏族簿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永定李林氏族谱不分卷,(清)李传兴撰,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连城文川李氏七修族谱,首一卷,(民国)李瑞梁等修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十二卷。现收藏在福建省连城县档案馆。

江西婺源岩田李氏会编世谱,(明)李堂瑞纂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严田李氏会编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明嘉靖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八卷。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西婺源严田(李氏)宗谱,著者待考,活字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西婺源星江严田李氏八修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清)李振苏等纂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星江严田李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清)李元瑞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现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江西婺源星江严田李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李冬华等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江西婺源理田李氏世谱十五卷,(明)李寅宾、李斌贤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手抄本五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理田李氏宗谱,著者待考,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五卷。现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婺源理田李氏宗谱传一卷,(明)李宗垣等撰,明朝时期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西婺源甲椿李氏世系家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氏族人重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甲椿李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清)李朝筠等重修,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万载西平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时期忠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四卷。现收藏在江西省图

浙江湖州射村费氏族谱,(清)吴光等序,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湖洲射村费氏族谱,(清)费之逵修,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桐城费氏宗谱六卷,(清)费享等纂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3年)授易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北武昌江夏费氏宗谱五卷,(清)费錞编,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湖北武昌费氏宗谱五卷末一卷,(清)费廷璘等修,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授易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费氏宗谱六卷,末一卷,(清)费成方倡修,清乾隆甲午年(公元177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吴县包山後埠支陆费氏支谱,(清)陆费荣等编,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浙江嵊县剡西费氏宗谱四卷,(清)费文信、费立钊重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3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嵊县春联乡赵马小学。

浙江慈溪慈东费氏三修宗谱三十二卷,(清)费锦荣纂修,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承志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江苏武进孟河费氏重修支谱六卷,(清)费伯雄等重修,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吴县包山後埠支陆费支谱,著者待考,(清)陆文灏等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琅邪费氏武进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费曾总修,费裕昆等编辑,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武进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敦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苏镇江京口费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衍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州费氏宗谱十二卷,(清)费近福等纂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地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慈溪慈东费氏四修宗谱四十四卷,首一卷,(清)费声行、费承甫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琅邪费氏武进支谱乙酉续编十卷,首一卷、末一卷,丙辰续编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费树藩等编,清光绪年间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江苏武进琅邪费氏武进支谱曲,(清)费裕昆总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念本堂活字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江阴澄江费氏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费鸿声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湖州费氏宗谱,著者待考,(清)费墀编,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江苏江都费氏宗支衍庆图一幅,著者待考,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江都县图书馆。

江苏武进琅琊费氏武进支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费裕昆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念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南通费监清家传一卷,(民国)严复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奉化吉奇费氏房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重修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县文物管理局。

全国颖川郡钟氏族谱,(清)锺鳌编辑,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浙江萧山钱清钟氏宗谱六卷,(清)锺廷灿辑,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承启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鄞县鄞东钟氏家谱二卷,(清)锺和祯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湖南平江钟氏族谱三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松霞阁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十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新会钟氏族谱一卷,(清)钟淇增辑,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新会县修志会。

四川成都钟氏族谱,(清)钟人纪、钟德超等纂修,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四川成都蜀西钟氏族谱,(清)钟翼达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另有一部仅存一册)、重庆市图书馆。

钟氏宗谱,(清)钟廷贤、钟万福编修,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钟氏族谱,(清)钟宾鸿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

钟氏三修族谱三十二卷,(清)钟瑞戮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颖川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钟氏族谱,(清)钟炳江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金华钟氏三塘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深塘钟成公支谱,(清)钟华朗等修,清同治年间颖川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钟氏族谱,(清)钟国英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族谱三十卷,著者待考,清光绪癸卯年(公元1903年)颖川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钟氏福房支谱十三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丁酉年(公元1897年)思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兴国岑口钟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全国江东钟氏族谱,(民国)锺愈、锺人杰重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天津华新印刷局铅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麻常州毗陵钟氏续修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民国)锺守忠等纂修,民圃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萧山钱清钟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钱福球等重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承曾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新江钟氏家乘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锺昭沧、锺穆宝等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浦江浦阳潮溪钟氏宗谱十二卷,(民国)锺士瀛总理,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爱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常山定阳钟氏宗谱,(民国)锺法茂重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金源乡井河村(有两部)。

湖南蓝山钟氏八修族谱十二卷,(民国)钟才濬、钟才让等纂,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长沙排印本,今仅存第一~十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

湖南益阳钟氏八修族谱四十八卷,首二卷、末二卷,(民国)钟怀德、钟发正修,钟达辉等纂,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卷首二卷、卷末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钟氏家谱,钟兴会修,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广东南海大沥龙腹乡钟氏家谱七卷,(民国)钟相彦、钟北麟续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四川成都钟赁氏宗谱一卷,(民国)钟永成、钟正常等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成都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有两部)、重庆市图书馆。

四川内江新修钟氏瑞龄公派下支谱,(民国)钟高榜、钟俊明纂,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排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四川内江钟氏族谱四卷,(民国)钟炳先续修,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内江县凌家乡街村。

四川内江钟氏复周祠族谱六卷,(民国)钟泽南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自贡明光石印社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四川内江威远钟氏族谱,(民国)钟永玉纂修,民国年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仅存两册)。

四川资州西乡大有场钟氏族谱六卷,首二卷,(民国)钟肇芬编,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资州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四川云阳钟氏家乘十六卷,(民国)钟汉章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大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四川仪陇钟氏族谱一卷,(民国)钟培植、钟喆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篡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香港新界元朗大旗岭颖川钟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钟振业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西万载昌田钟氏福房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卷上下两册,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族谱,(民国)钟家勤编,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华阳钟氏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江西万载昌田钟氏寿房支谱,(民国)钟吉良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钟氏寿房支谱,(民国)钟吉良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益阳钟氏九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昌田钟祠牌谱,(民国)钟天乐等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云阳钟氏家乘十六卷,(民国)钟汉章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大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复周祠族谱六卷,(民国)钟泽南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石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族谱,(民国)钟应光纂修,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族谱,(民国)钟人纪纂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铅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三修支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颖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尚公祠牌谱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颖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九修族谱一百零一辑(三十卷,三编),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印本,今仅存二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兴国赣县鹭桃溪钟氏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石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九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五册,缺少第二~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昌田钟祠牌谱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思孝堂铅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万载昌田钟氏宁房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四修支谱十一卷,首末一卷共十六册,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光裕堂大宗堂爱敬堂树德堂承曾堂慎德堂思孝堂孝思堂颖川堂松霞阁追远堂承启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钟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排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仅存一册)。

他是包公嫡孙,37岁创业,60岁成华人首富,回乡见家谱为何大哭?

他的名字叫包玉刚,是包公第29代嫡孙。相对比为官清廉的祖辈包公来说,这位嫡孙可是吸金能力过人。他在37岁时才开始创业,60岁的时候就已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