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拉响警报,新一轮感染浪潮来了,奥密克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4浏览:2收藏

多国拉响警报,新一轮感染浪潮来了,奥密克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第1张

奥密克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感染的后会引起呼吸道传染病。

奥密克戎是如何传播的?

呼吸道飞沫传播,奥密克戎病毒是新冠肺炎的一种变异毒株,关键是引起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气体飞沫传播。而且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有些人和感染者只是擦肩而过,可能会被感染。而且传播、与奥密克戎感染者的深度接触或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环境污染等。也会被感染。

气溶胶传播,奥密克戎病毒有很好的力量。如果你和病毒携带者在封闭的室内空间相处,病毒感染者呼吸道排出的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感染会在空气中产生大气气溶胶,被正常人的呼吸道吸入后也会被感觉到。预防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很重要,或者现阶段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戴口罩,注意卫生,多通风,同时必须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奥密克戎病毒在常温下可以存活吗?

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表明,与其他早期的新冠病毒菌株相比,奥密克戎可以在塑料表面或人体皮肤上存活更长时间。研究人员检测新冠病毒株在恒温条件下塑料表面的平均存活时间;初始植物56小时,德尔塔114小时,奥密克荣1935小时,说明奥密克荣可以在塑料表面存活8天。奥密克荣的传播期大多在感觉后15-5天左右,感觉病案之间的代间隔平均值为3天。只有在短时间内动态连续测量核酸,才能合理检测。实际情况可以检测几次,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总之,虽然新冠病毒的感染率降低了,但它更具传染性,越来越活跃。我们的防控措施也需要随着变化而改变,以降低物传人的感染风险。

自从南非发现首例新冠新变体奥密克戎以来,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世界的主要新冠突变体。我们如何面对,疫情将如何走势,又何时结束?这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特别是各国卫生防疫部门的焦点难点痛点问题。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新冠肺炎新增感染数量的路上一路狂奔。以美国为例,自去年12月上旬日增40、50万、中下旬70万阳性感染者的基数上,至2022新年初,已连续3天日增100万以上。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中小等城市居民全体沦陷。且美国每天因感染新冠死亡人数超1000人。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呈现持续爆发增长态势。在如此形势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声称不会改变当前宽容的防控政策。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实行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疫政策将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西安疫情尚未终结,而河南郑州、浙江等多地又出现新冠疫情点状发生状况。为此,各级都下发了就地过节的指导性意见,这又让今年春节蒙上了一层阴影。另一方面,境外输入主要病例均为奥密克戎,一旦外籍人员隔离失误、防控失当,引发内部扩散,后果难以预料。

应该说,奥密克戎突变体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尽管专家声称感染者都是轻症,但传染力比德尔塔病株更强更快。在西方国家集体沦陷的大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我个人持悲观失望态度。如果各个国家还是各自为战,新冠肺炎病毒将持续变异,最悲观的结果就是将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失殆尽。对那些期待一夜之间就消失的想法的人们还是醒醒吧。

在西方国家集体沦陷和防控失序的情况下,目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支持我国“动态清零”防控措施,听从指挥、服从管理、减少不必要社交活动。同时,主动响应和服从社区管理,积极参加全民核酸检测、打加强针,持续做好勤通风、勤洗手、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为中国防疫“风景这边独好”增添一抹亮色。

先说结论吧,只拿BF7和BA52这二种国内最常的毒株来说同,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几率很小。尤其是在感染了其中的一种病毒康复后之后的三个月内,再被感染另外一种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所以不需要过度恐慌。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下这其中的原理,以便大家对这次的新冠病毒有更深的认识。因为这更有利于我们日后的病毒防护。

我们需要先了解“变种”和“毒株”这两个常见名词之间的关系。

首先,所有的病毒都会发生变异,新冠病毒也不例外。在大部分情况下,病毒的变异不会让它的特性发生什么明显的改变,但有的时候,一些变异会明显改变病毒的特性,比如传播力更强,或是致病能力更高等。

为了更好地追踪全球新冠疫情的变化趋势,及时评估病毒的危害程度,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的合作伙伴们自2020年1月起,就开始监测新冠病毒的演化情况。对于其中一些尤其值得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会以希腊字母为其命名,比如早期的阿尔法变种、贝塔变种,或是德尔塔变种。目前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同样也是一类新冠变种。

变异株的“开枝散叶”,就诞生了同一变种下的多个亚型株,也就是人们所说的 “后代谱系”。现在国内的BF7毒株和BA52毒株,指的就是奥密克戎变种下的两个亚型株。BF7是从BA5演变而来,尽管代号不同,但它们都属于奥密克戎变种这一分支。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代号只是为了方便记录病毒的演化关系,并不代表两种毒株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更不是“升级”。比如BA1、BA3和BA5都属于奥密克戎变种,但这不意味着BA3就是BA1的30版本,或者BA5就比BA3更强大。

当然,如果未来,奥密克戎变种下的哪个毒株最终呈现出和奥密克戎变种截然不同的特性,差异大到不再能视为奥密克戎的亚型株了,那么世界卫生组织会考虑用新的希腊字母为其命名,否则当下北京和广州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症状差异,不大可能是由感染毒株本身的特性所引起的。只要该病毒还是奥密克戎分支,病毒的毒性、致病力和传染性不会有本质的改变。

那我会同时感染多种新冠毒株吗?

这个问题其实要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讨论。比如大家最关心的:如果自己感染了广州流行的BA52毒株,而室友感染了BF7毒株,那么两人会不会“串着感染”,同时感染BA52和BF7?

理论上说,谁也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但从过去几年的记录上看,这样的病例少之又少。去年,路透社报道一名90岁的比利时妇女同时感染了阿尔法变种和贝塔变种,她也被认为是首个感染两种不同新冠变种的病例。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感染者已经90岁高龄,且没有接种过疫苗,免疫力并不如常人。

对于BA52和BF7,科学家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但今年早些时候,《自然》杂志曾指出如果曾在奥密克戎爆发初期(2021年冬)感染了BA1毒株,那么就不大可能在后续的BA2毒株爆发时(2022年春)再次感染,算是间接给出了参考。但这也只是基于目前的监测数据所能得到的结论,尚需要不断地对病毒变异进行监测。

如果我们去掉“同时”这个前提,将问题改为:如果曾感染了一个亚型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有没有可能在将来感染另一个亚型的奥密克戎变种病毒,放到一个较长时间段来看,这个可能性就变高了许多。冠状病毒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体对其的免疫力并不能持续终身,即便是接种过疫苗,并且感染过新冠,也不是“终身免疫”的保证,这和许多病毒不一样。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很多关于“重复感染”的研究,希望了解什么样的情况更容易重复感染,以及免疫力能维持多久等。

一个可以参考的时间段是“90天”,也就是在新冠感染康复的3个月内,不大可能再次感染新冠病毒。这个数字并不是一个金标准,也存在一些不到90天就重复感染的病例,但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免疫力评估参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

其实过度的担心这二种毒株的交叉感染在现实在意义真的不太,因为病毒的演变和传播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语气被动等待,最好的办法是主动的预防。如做好疫苗接种,佩戴口罩、勤洗手、维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这样我们才能够降低重复感染的风险,或是在重复感染时减轻症状。

注:本文的病毒学术内容转载与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官方平台

多国拉响警报,新一轮感染浪潮来了,奥密克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奥密克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感染的后会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奥密克戎是如何传播的?呼吸道飞沫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