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族谱有什么意义?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4浏览:11收藏

修族谱有什么意义?,第1张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而名称有族规、族约、家范、家训、祖训、族戒等不同称谓。其内容大都相同。将遵守国纪、团结宗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崇师长、重教兴学、和睦乡邻、见义勇为、勤劳节俭。

严戒赌*等为人处事、传统礼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形成条文,刊印谱中,以此来约束、教育、激励族人。这是客家人传统美德和家都文化的集中体现。

族谱特色:

族谱的特色之一是谱序,它是极有价值的纲领性内容。用极具概括的文字,论述修谱意义、修谱历史、本族源流。大都由本族名流官宦或请著名学者、政界要人撰写。经查阅宁都各姓族谱。

发现作序的文坛巨匠和历史名人有欧阳修、朱熹、苏轼、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解缙、吴澄、赵孟頫、董越、陈勉、魏禧、邱维屏等。有的家谱连续几届都请名人写序,比如《璜溪中坝清河廖氏族谱》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届谱序,分别由欧阳修、朱熹、文天祥、陈勉撰写。

族谱的特色之二是字派。即制订字辈、派名、派行。是民间一种独白的传统取名方法,其功能是同族人走启蒙天下,都能区别长幼世序辈份的大小。每届修新谱时,老谱中的字派必印载谱内,若老字派使用接近末尾,则又要续增新字派,体现绵延不断,长衍吉祥。

-修谱

修祠堂并续族谱,

血脉延续知源头;

继往开来添光彩,

家兴族旺国永固。

作为族人当投入,

出谋划策捐钱物;

男女老少付真情,

功在当代利千秋。[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是件好事。李氏若有人续家谱我愿意捐款!

谢谢!这位师友的问题我还真是刚刚在做这件事。去年我老家七十四岁的本家爷们,召集村里在外边工作的乡亲开会,说是要续写家谱和修家庙,得到了大伙的一致赞同!因为,这续谱是我们农村传承的优秀美德吧。从我们村建立开始,就开始论资排辈的续写家谱了。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赞助钱了。我对续写家谱很赞同,也尽其所能进行赞助,但对修家庙提了两点看法:一是不赞成修家庙。因为,我们村的这个家庙年久失修,已经是破败不堪了!我小时候这里是村里的一个小卖部,那时候它还可以吧;大门前有两棵大槐树,我们经常爬到上边玩。后来,西边一棵先死去了,东边一棵被革委会砍去做了办公桌椅了。家庙里东西两边的厢房已经是荡然无存,仅剩主堂三间了,也已经是少砖缺瓦了,如修完整投资较大。二是修家庙如无人管理,还会重蹈覆辙吧!况且,不能提倡烧香拜神的迷信的风气。尽管我的意见没有被本家爷们所接受,但仍调整了少化钱只做简单整修的办法。目前,续写家谱已接近尾声;前段时间,我受乡亲们所邀,参加了家谱的付印仪式,看到了众多乡亲老少爷们的高兴劲儿,尤其是负责组织的七十多岁的本家爷们,好象年轻了许多岁!精神抖擞的给大家详解家谱续写过程以及又加了那些现代元素。并介绍家庙筹修情况。我深切地感到,中国传统的优秀美德和文化,在群众中深深地扎根,只要对 社会 发展有利,我们还是要努力地传承下去好啊!个人观点,请师友指正!谢谢!

修家谱乃正道,国史、方志、族谱中华文化之根,不可废也。中国人历来讲究"落叶归根"、"认祖归宗",在过去年代,若被逐出祠堂,清出家谱是非常可耻的事。所以,老家族人来信约你,你应感到荣幸,说明族人没忘记你,你要极积支持参与,否则,活着是无根飘萍,死了是孤魂野鬼。

续家谱是正确的,是值得肯定的,每个家族都应该做。修家庙也是好事,有条件应该修建,不过修家庙要有经济实力,不仅仅只是修起来,还要管理好,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才行,家族没有凝聚力是做不好的!

这个是民间的活动。不过,对族群的记载还是有意义的。家里邀请参加,应该参加。

应该全面支持,这是一个百年福泽绵长,恩在千秋的伟业,为子孙后代能够寻根溯源的好事,修祠堂宗谱都是孝子贤孙,有话古话叫有德者修谱!你作为子孙一定要好好支持。没有家谱同宗不识,长幼无序!

好哇,续家谱总可以让族里人有点团结意思。

我为什么会采取支持和赞成的态度呢? 我觉得了解和理解家谱与家庙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家谱的作用

1、家谱能追根溯源。

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现在不知道自己祖父母名字的人为数不少,更谈不到自己是哪支哪房,所以修家谱,意义重大。

2 、家谱能凝聚血缘亲情。

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记载。

3、家谱能教子育人。

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就有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例如,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4、家谱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修家谱一是上对先人,二是下对后辈负责,先人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 社会 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

(二)家族祠堂(家庙)在现代 社会 的作用。

(湖南常宁廖氏宗祠外景)

1、祭祖

祠堂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牌位、瞻仰祖先德能的地方。

2、团结交流的基地

族人通过在祠堂内进行一系列传统 健康 有益的活动,进一步调动族人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达到团结族人、增强凝聚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最终达到互帮互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

3、传承和发展乡俗文化的平台

祠堂本身就是家族变迁史的集中地,也是一个地域的民俗博物馆,是家族内的精神家园。通过了解祠堂的建筑风格、文化起源、 社会 历史 作用;族谱、族规、族训的文化渊源,先祖的开拓创业精神,历代贤达明智的进取意识等等。达到了解家族、传承、变迁的缘由,掌握家族、民族 历史 ,进一步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同时影响、教育族人,特别是年轻人要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断进取,为家族、为 社会 、为国家多做贡献。使家族、 社会 、国家更加兴旺昌盛。

我老家去年刚修了家谱,刚开始我也认为是封建的家族观念,后来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感觉还是蛮有意义有必要的。

老年人的家族观念都很强,花二百块钱不仅让父母开心,还能增强家族对我的认同感。

去年中秋,老家来人说修家谱,要每家出200块钱,我出了。不想父母又另出了500块。父母平时省吃俭用,我不禁问这会怎么这么舍得,父母只说了一句“身从何处来?”

想想也是,自从我大学分工以后,父母也搬离了老家,这么多年爷爷奶奶的坟也是三五年才回老家祭一回,都靠老家的亲人维护着。每次回去,今天某爷爷奶奶接喝茶,明天某伯伯叔叔喊吃饭,后天某兄弟姐妹请喝酒,人家凭什么招待你?都是看祖宗面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现代 社会 ,老了“归根”不是很现实了,但“根”不能忘。

家谱中的记载的家风家训,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家庭文化,受益很深。

老年人的家族观念很强,我们年青人不能理解。看过家谱以后,我感觉古人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实际上很有必要。

腊月的时候,房族一个堂兄送来一本家谱,外面用红绸子包着,看上去就知道老家对修家谱很慎重。我打开一看,里面除了血缘关系图表以外,还有家风,家训。我在老家名字叫“昌盛”,原来我那是按辈份爷爷给我取的名。父亲是世字辈,我昌字辈。

这辈份排名像诗一样,也体现了祖辈的朴素的家国情怀。我们上一回修家谱,是清朝家族出了一个进士,入了瀚林院,还当过大官,后来归隐老家,晚年专门为家族修谱。

还有许多对做人处世的要求,这些家风家训对我们做人多有教益。

家谱中记载的血缘图表体现生命的接续性,使我明白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也是大家的生命,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在家族和 社会 中的位置,承担一份责任。

我们的祖先是清朝从江西逃水荒到湖北,一路上励精图治,筚路蓝缕,始有今天子孙兴隆的局面。

在近代和现代,家族人才辈出,有人清朝科举出仕,得到康熙的接见;有人在民国读过黄埔军校,是抗日名将;有人参加革命牺牲,有人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

面对家族如此辉煌的 历史 ,如此优秀的基因,如此优良的传统,感觉自己也要发奋图强,争取为国为家多尽点责,争取干出成绩来,不能让祖宗脸上无光。

总之,续家谱不能简单看作封建思想,它不仅给我们清白的出身,让我们融入家族,接受古朴家族文化的洗礼,同时了解祖辈辉煌的 历史 不仅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还能增强我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用祖先和前辈的名字:态度不尊不敬用来不伦不类

汉族起名,一般避祖先的名号。其原因是汉族传统极讲究辈分。

家庭和家族中有个十分重要的东西就是家谱。下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什么是家谱。家谱,也称为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内涵是一样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我们一般都把它统称为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果娶了不止一个妻子的话,哪一个妻子是嫡,哪一个妻子是庶她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字叫做什么他们的妻子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是谁家族中人和人是一种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产生于什么时候据考证,谱牒的产生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司马迁所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出现的。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史记》时,曾经参考过周代的《世本》。学术界把它公认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开启了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的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它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 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依据。与之相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的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旧有门阀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到了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成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时代以来,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谱、族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纂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有的封建文化自然在荡涤之列,民间的修谱活动几近于绝迹。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环境的日渐宽松, 采取的是一种不支持、不制止的宽容态度,纂修家谱过去被禁止的封建宗族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新修家谱看法不一。家谱包含着我国古代严格的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它是为了巩固和纯化宗族而出现的。家谱主要是对人名作规定。在家谱中,家族里的每一个人都被确定了行辈关系,从而把整个宗族团结成为一个壁垒森严的整体。外人要想进入宗族是很困难的,因为家谱里面没有他。而家族里的哪一个成员要是犯了大错,那么家族能够给他的最大惩罚莫过于开除家谱了,那等于不再承认他是家族的一员,死后也进不了家族的坟地,成了“孤魂野鬼”,古人认为这是非常可耻的一件事情。

以祖先名字为名,不但打扰了辈分的排序;而且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不敬。

司马迁写《史记》时,把“赵谈”改为“赵同”,把“李谈”改为“李同”。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名“谈”,所以要避讳。古代的人在说话作文时祖先姓名不能乱用乱写,而且在用到时有意避讳。除了不说及祖先的名字外,更重要的是在给孩子起名字时要对祖先的名字进行避讳。

封建制度下,人们不仅要“尊祖敬宗”,而且要奉为至尊,即使直呼君主的名字也是大逆不道。在清代的雍正、乾隆时期,仅凭这一条就可以处人死罪并殃及九族。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

唐朝人因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之讳,把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改为“不入兽穴,焉得兽子”;把“画虎不成反类犬”改为“画龙不成反类犬”。清朝乾隆皇帝不允许百姓家门楣上贴有“五福临门”,因为他的世祖顺治皇帝的名字叫做“福临”。

五代的冯道,善于做官,历经几朝,一度为相,人称不倒翁。有一天,他叫门客给他讲《道德经》。《道德经》起首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门客见一句话有三个“道”字犯冯道的名讳,便随机应变地将“道”字改为“不敢说”。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还有明末的湖广巡抚宋一鹤,有一次去参见总督杨嗣昌。因为杨嗣昌的父亲名鹤,为了避讳,他便在名帖上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宋一鸟。

上面这些故事听起来很可笑,但也反映了人们避讳的风俗。现代人给小孩起名,一般也不用与父母名字中重复的字。

此外就现代人而言,仅就姓名论,一般不以伟人、名人的名字命名。沿袭名人的名字是一种机械搬用,毫无创造性,也不符合独立的精神,掩饰了自己本来的个性,青年人要自信,不自卑也不自大,崇拜名人并不一定要效仿名人名字。

岳飞被杀后

一支后代逃到韩国

提到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韩国,给人最初印象就是喜欢“偷文化”。因为古代是中国的附庸国,近代是日本、美国的“殖民地”,没有什么光辉的历史,喜欢窃取邻国的文化和名人为自己国家的。

韩国人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喜欢乱认祖宗,将东夷、高句丽等,都说成是所谓的“韩国文化”,还将很多中国人认为是自己的祖宗。以至于出现了“什么,孔子是韩国人?什么,西施是韩国人?什么,孙中山是韩国人?什么,我也是韩国人?”的笑话。

不过,韩国虽然喜欢乱认祖宗,但他们国内,还真有一支是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人……

岳氏五子

岳飞生于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即公元1103年3月24日,史料记载,他“少负气节,沉厚寡言,性刚直,意欲所言,不避祸福”,自小喜读史书兵法。16岁那年娶妻刘氏,17岁就生下了长子岳云。

1122年,20岁的岳飞从军征辽,虽立下很多战功,因性直,不是被革职就是被迫“告身归乡”。

1125年4月,岳飞次子岳雷出生,四个月后,他就因为上书反对赵佶南迁被革职。直到1128年第四次从军,才算是站稳了脚跟,并仅用5年时间威震天下,受封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成为独镇一方的大员。此后,岳飞南征北战,北伐收复襄阳六郡,镇压湖南钟相杨么起义,在此期间,四子岳震于1135年5月出生于潭州(长沙)。

岳飞迎来了仕途的高光时刻,被封为太尉,升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河北诏讨使兼营田大使。赵构甚至专门下诏:“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

1140年,在五子岳霭出生一年之际,金军背盟再次南侵,岳飞加封正一品少保,奉旨再次北伐中原,一路连奏凯歌,兵锋直指汴梁,甚至金兀术的子婿都派人悄悄联络,说愿率5万之众来降。就在这大好时刻,“大金江南国主完颜构”粉墨登场,连下12道金牌要求岳飞班师。让岳飞“十年之力,废于一旦!”岳飞不能骂皇帝软弱,只能说“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1142年1月27日夜,岳飞蒙难于大理寺狱中。

岳飞的五个儿子,下场各不相同。长子岳云长年从军,在岳家军中颇具威望。大理寺的判决是“官减外,徒三年,追一官,罚铜二十斤入宫,勒停。”但赵构却下诏“岳飞特赐死。”次子岳雷流放广南路,死于流放地。三子岳霖流放惠州,有生之年得见父被平反,广泛征集父亲事迹,次子岳珂在此基础上编成了《鄂国金佗稡编》。岳震和岳霭本也该流放,但被家人提前送过长江,隐姓埋名,直到父亲去世21年后才恢复了岳姓,宋孝宗还专门将岳霭的名字改名为了“岳霆”。

逃亡他乡的岳飞后人

岳霆长大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为岳墦、岳玙和岳琨,子孙后裔主要在鄂、豫、皖、湘四省。

其中,岳玙有一个儿子叫做岳浮海,元朝时跟远征南大将军李柏南征北战。岳浮海之子名为岳阿甫,岳阿甫的儿子岳雅远是女真金牌千户,因军功被提为征西大将军,带兵进驻青海。

岳雅远的儿子叫做岳豆兰,后来随母姓改为了佟豆兰,受封为了“青海伯”。岳豆兰虽然是岳飞的七世孙,但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大元忠臣”,后来奉命带着大军从青海进入了高丽。

胡虏无百年之运,天降猛人朱元璋很快就推翻了蒙元。留在高丽的岳豆兰,没有选择为这个新建立的汉人王朝效忠。反而在1371年,也就是洪武四年跑去投奔了高丽都统制李成桂,还把自己的姓名改成了“李之兰”。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决定收复铁岭的东、北之地。

当时的高丽朝廷犯了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狂妄自大毛病,竟然觉得单靠自身就能对抗将元朝都给推翻了的大明天军。不但拒绝将土地交给明朝政府管辖,反而胆大包天的命令李成桂去攻打辽东地区。李成桂知道自己和明朝军队的差距,真要去打仗那和送死无异。在上书反对无效后,只好带队渡江,走着走着发现“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就跟朝廷上书要求撤军。高丽王辛禑死活不听,强令他继续进军。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成桂直接带着部队返回了开城,将门下侍中崔莹流放,自己和一个叫曹敏修的人总览朝政。不久后,就有人拿一本《汉书》跑了过来,指着《霍光传》劝说李成桂“当早图之”。于是,李成桂就发动政变把辛禑废掉了,另立辛昌为王。

历史上,行废立之举的除了最后自己称帝的,有好下场的并没有多少。李成桂也明白这个道理。先是想办法将曹敏修排挤出去,自己独揽朝政。1389年,明朝方面宣布辛昌不是恭愍王后人,不许入朝。李成桂就以此为由废掉了辛昌,另立王瑶为王,并开始采用“洪武年号”,交好明朝。

又过了三年,李成桂废掉王瑶,迁都汉城,建国朝鲜,李氏朝鲜自此正式立国。不管是废君还是自立,李之兰从来没有表达过反对意见,一直都十分的支持。李成桂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他。有着“从龙之功”的李之兰得到重用,成为了开国功臣,死后还得到了“襄烈”的谥号。

他的几个子孙之中,长子为辅国崇禄大夫,次子为保功大将军、判左军都总制,判右军府事。死后也得到了谥号“武厚”。三子当上了汉城判尹,四子则当上了礼曹参判。

李之兰后人和中国教好,在抵抗倭寇的事情上还有过一些合作。

600多年过去,李之兰的后裔开枝散叶,一部分居住在了朝鲜平安南道阳德郡、成川郡,咸镜南道的北青郡,江原道伊川郡;一部分则住在韩国京畿道抱川郡、瑞川郡、高阳郡、杨州郡、华城郡。

如今,两国仍有祭祀李之兰和他后人的庙宇。韩国釜山太宗寺主持“道成宗长”李阳镐就是李之兰之后。他还能准确的回溯自己这一支的祖先的名字:李之兰生李和尚,李和尚生李存庄,李存庄生李体,李体生李允奇,李允奇生李世蕃,李世蕃生李谈……岳飞第25代孙李秉律生他李阳镐。

认祖归宗

因为李之兰之前当过“青海伯”,且是从青海来的朝鲜,他的后人们也就自称为“青海李氏”。

虽然已经改姓为了李,但青海李氏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岳飞的后人,也一直以岳武穆为荣。他们也想要认祖归宗,但这并不容易,90年代之前是因为中韩没建交,90年代之后,则是因为他们担心大陆那边不认。

岳雅远的儿子叫做岳豆兰,后来随母姓改为了佟豆兰,受封为了“青海伯”。岳豆兰虽然是岳飞的七世孙,但也成为了事实上的“大元忠臣”,后来奉命带着大军从青海进入了高丽。毕竟,一群姓李的突然自称是岳飞后人,也得有人信啊。

他们不知道的是,大陆这边的岳飞后人,一直在为岳氏宗亲能齐聚一堂做着努力。1988年,岳飞后裔专门成立了岳飞思想研究会,以“传承岳飞尽忠报国、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

1996年开始,时任岳飞思想研究会秘书长的岳朝军为了发扬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决定编纂一份家谱。

岳朝军是岳飞第28代孙,为不遗漏一个线索,全世界到处跑,不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日本、加拿大没有他没去过的。

通过翻阅相关史料,岳朝军也发现了李之兰这一支流落朝鲜半岛的岳氏后裔。朝鲜那边的肯定去不了了,只能在2000年前往韩国,准备了解这支分离了600多年的“兄弟姐妹”的情况。

当时的韩国青海李氏大宗会会长名为李完性。他曾专门跟韩国的李氏宗亲们筹款,将原先已经杂草丛生的祖坟给修缮了。每年春秋两季,他也会专门组织大家去祭祀一番先祖,规模一次比一次大。

当李完性见到岳朝军后,表现的十分热情,他也很希望能早日代表这支族人前往中国认祖归宗。岳朝军经过仔细查阅家谱和相关典籍,并和李完性韩国人交流了祖上的故事后,终于确定,他们确实同样是岳飞后人。

这支移居他乡的“同胞”,至此正式算是认祖归宗了。

此后十几年里,韩国青海李氏大宗会会长和中国岳飞思想研究会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2013年3月26日,为了纪念岳飞诞辰910周年,在杭州岳王庙景区举行了“首届岳飞文化节暨纪念岳飞诞辰910周年祭祀活动”。

这次活动很特别,前来祭祖的不但包括150多位来自大陆各地的岳飞后人,还有30多位来自台湾的岳飞后人及17位来自韩国的岳飞后人。这是600多年前岳飞后人第一次这么整整齐齐的聚在一起。

李完性这次是带着儿子李喜重一起来的。

虽然汉语说的并不怎么流利,李喜重还是十分激动的用汉语讲了自己的感想:“我的祖先一直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讲着岳飞精忠报国,却为秦桧所害的故事,我们一直以祖先为傲,能应邀来杭州参加大典很激动高兴,也想邀请岳氏宗亲前往韩国交流一番。”

当年岳飞在临终前,只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一代民族英雄,遇上昏君奸相,落的如此下场,一直为人们所哀叹,秦桧和赵构也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因为时代影响,导致岳飞的后人们分隔六百年不能相认。然而,哪怕改名换姓,韩国岳飞后人也没有忘记对祖先的信仰,并最终认祖归宗,着实让人欣慰。

近数十年中,时代变迁、社会革新给家谱的保存和流传造成了较大障碍,也抬高了后人寻根的门槛。因族内人员迁移频繁,往往连络疏远。目前正处在青黄不接时期,一旦中断,则无法补救。续编和衔接即将中断的家谱,实为当代人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的事。

现在社会年轻人,对族谱和家谱相对认识较少,而对于修谱事宜,有些人不是很理解,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修谱的意义及相关知识。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

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华夏一脉,血浓于水;

炎黄同心,叶落归根。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家谱的重要姓。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中国人百善孝当先。自古以来,太平盛世,家兴族旺,就要追根溯源,续修族谱,家谱上面的每一个名字,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

宋代的家谱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明代,家谱进入完善期,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教育伦理功能,宣扬和实践“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明清讲究孝治天下,家谱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功能。

家谱可以记录家族的正面历史、经验、技术和文化的史实资料,是给后人留下的一部优秀教科书,后人可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

一个家族缺了家谱,就不完整。 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间血缘的亲疏远近。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家谱。

扩展资料: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在关于中国家谱起源各种观点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宋代。持这一观点的人之所以会置魏晋隋唐时期大量关于谱牒的记载而不顾,坚持把宋代作为家谱的起源,有他们一定的道理。

其实,现在的家谱确实是与宋代的家谱一脉相承的,而与魏晋隋唐的谱牒没有太多的传承关系。这一点,从现在存世的家谱大都起源于宋的事实可以得到证明。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虽是史类文献,事实上,家谱的要旨和核心就是在于要隐恶扬善,蒙蔽真相。

古代的家谱纂修,出于抬高家族地位和声望起见,在追溯先祖时,必然要上溯到一个名人或皇帝方才罢休。

—家谱

修族谱有什么意义?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