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历史上明朝永乐二年山西洪通县大槐树下迁民是怎麽回事?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4浏览:5收藏

请问,历史上明朝永乐二年山西洪通县大槐树下迁民是怎麽回事?,第1张

  明初移民的现实原因,黄有泉 高胜恩先生归结为三个: 1、发展生产、提高国力。 明朝初期,对于这种人口剧减,府州生产力大衰退的情况下,明初统治者十分清楚,万分着急,朱元璋对此说的十分明白:“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不单最高统治者朱无际如此认识.几乎朝廷中的有识之士无不有这种认识,地方和中央官员纷纷上书,请求充实空旷之野,发展生产,提高财力。如.早在洪武三年,郑州知州苏琦就提出“时宜三事”,其第三事即“垦田以实中原。”他指出:“十年之间,耕桑之他变为草莽。方今命将出师,廓清天下。若不设法招徕耕种,以实中原。恐日久围国用虚竭。为今之计,莫若计复业之民肯田外,其余荒芜土田,宜责之守令,召诱流移未入籍之民。官治牛种,及时播种,外与之置仓,中分收受。若遇水旱灾伤.踏验优免…”如此则中原渐致殷实.少苏转运之劳,流移之民亦得以永安田野矣。” 2、充实京师、巩固根本。 为防各地豪强做乱,朱元璋效法秦始皇、汉高祖,强迁各地豪强于京师。洪武二十四年七月,朱元璋十分坦白地告诉工部官员说:“昔汉高祖徙天下豪富于关中,联初不取。今思之,京师天下之根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得不尔。”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也开始了有计划的充实北京工作。《明太祖实录》:“永乐元年,令选浙江、江西、湖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南及直隶、苏松常镇、扬州、淮海、庐州、太平、宁国、安庆、微州等府。……殷实大户.充北京富户。”之后,又多次迁徙山西的人民到北京近郊一带。 3、防守边疆、加强国防。 屯田戍边,自汉代以来就是我国防守边疆的一项重要措施。屯田,指汉代以来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的荒废田地。历代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汉武帝时在西域屯田,汉宣布时在边郡屯田,都使用驻军,是为军屯;三国时,曹操在许下屯田,开始由典农官募民开荒种地,此为民屯。应募的农民称屯田客,规定官给牛、种,收获官六民四,如农民自带耕牛则所获对分;至明代才有了商屯。明行中开法,盐商在边疆募民开荒种田,以所得粮草换取盐引.即为商屯。由于屯田组织性强,耕地面积大,能采用先进耕作法,所以产量—般比较高,因而能为期廷积集大批的粮食,从而增强国家的实力。 三、洪洞移民的规模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自明代开始,从宋、金便有,元初不断,而到了明初,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有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明代的迁民活动,延续了有明一代,不过主要在洪武和永乐年间。清乾隆年间,这种活动还在延续,不过是零星的。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之人。根据《明史》、《明实录》的记载,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太原府辖州六县二十二;阳曲县、太原县、榆次县、太谷县、祁县、徐沟县、清源县、交城县、文水县、寿阳县、临县、盂县、静乐县、河曲县;平定州:乐平县;忻州:定襄县;苛岚州:岚县、兴县;代州:五台县、繁峙县、谆县;保德州;石州:宁乡县。平阳府辖州六县二十九:临汾县、襄陵县、洪洞县、浮山县、赵城县、太平县、岳阳县、曲沃县、翼城县、汾西县;蒲县;蒲州:临晋县、荣河县、猗氏县、万泉县、河律县;解州:安邑县、夏县、闻喜县、平陆县、芮城县;绛州:稷山县、绛县、垣曲县;霍州:灵石县;吉州:乡宁县、隰州:大宁县、石楼县、水和县。泽州辖县四:高平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潞州辖县六:长子县、屯留县、襄垣县、潞城县、壶关县、黎城县。辽州箔县二:榆社县、和顺县。沁州辖县二:沁源县、武乡县。汾州辖县三:孝义县、平遥县、介休县。 从现在看,迁出地应是临汾、运城、晋中等地区,太原、长治和晋城等市。可见当时在山西组织迁民的地区是相当大的,除雁北地区外,几乎包括了整个山西中南部。这些地区的迁民临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迁移手续,领取户部颁发的迁移堪今,叙旧告别,然后各奔去处。 仅史书有确切记载的洪洞迁移活动达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间迁民10次。洪武六年与九年曾两次“迁山西及真定民屯风阳”。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迁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后往河南迁民两次,总计3次。洪武二十—年,往山东临清、二十二年往山东东昌、先后两次迁民;二十二年,还从沁州往山东迁去自愿应募屯田者;二十五年又往山东迁民,往山东迁民共4次。往京师地区迁民共5次,洪武二十一年,迁往真定,二十二年迁往大名和广平、二十二年又迁往北平、二十五年迁往河北、三十五年迁往北平。洪武二十五年往大同等地,二十八年往塞北(即山西雁北、内蒙古、陕西等长城以北地区)迁民。永乐年间8次迁民全是往京畿地区(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迁民的。 杨安样先生曾对大槐树迁民史实做了整理:根据《明太祖实录》、《明史·食货志》、《李善长传》、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等文献载,明初迁民,主要从内蒙古、苏松嘉湖杭五郡、山西以及其它零星地区迁出。洪洞迁民共十七项,占明初迁民记载六十六项的百分之二十六。现将洪洞古大槐树处迁民十七项分述如下: 1.《明太祖实录》卷110载:“洪武九年十一月徒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于风阳屯田”。 2.《明太祖实录》卷131载:“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 3.《明大祖实录》卷193裁:“洪武二十—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显少……上访户部侍郎杨靖曰:…‘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新德(豫)、真定(冀)、临清(鲁)、归德(豫)、太康(豫)等处间旷之地,今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4.《明大祖实录》卷197载: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后军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徒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 5.胡广《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卫平、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贵地利,山西民众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督府柬事事李恪等渝其民愿徒者,验丁佃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渝”。 6.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给山西民兵十万人,钞各三十锭,令量牛屯田。 7.《明太祖实录》卷223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宋国公冯胜等籍民兵还。先是上遗胜等往太原、平阳选民丁立都伍,置卫屯田,至是还以所籍之数报之……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 8.《明太祖实录》卷223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柬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恰等往谕山西民愿徒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千—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万三千一百八十余顷。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贫者少矣”。 9.《明大祖实录》卷236载:洪武二十八年正月,甲寅谴使救晋王桐,发山西都指挥使司属卫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10.《明太宗实录》卷21载:“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先是刑部尚书郑赐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等上言……北平、永平、遵化等处境地肥沃,人民稀少,凡徙危罪除……其余有犯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11.《明太宗实录》卷12下裁: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命户部遣官核实出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 12、《明太宗实录》卷31裁永乐二年九月徒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一万户实北京。 13、《明太宗实录》卷37载:永乐三年九月,徒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实北京。 14、《明太宗实录》卷40载:“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史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15、《明太宗实录》卷49载:“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由西之平阳、泽、澜,山东之登莱好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六斗”c 16、《明太宗实录》卷103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定州,免赋役三年”。 17、《明太宗实录》卷106载,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本处地孬且窄,岁屡不登,衣食不给,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宫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 四、 洪洞移民后裔 为方便洪洞移民后裔寻根问祖,笔者广查资料,谨列洪洞刘氏族谱几则供参考: 1、洪洞刘氏宗谱(八卷首一末一卷)清刘镇、刘志纂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刻本,人大藏。  2、洪洞刘氏谱 清刘南沚,洪洞人。该谱为洪洞苏堡刘氏谱。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河北大学图藏  3、洪洞 刘氏谱六卷首一卷 清刘大哲篡修,大哲,洪洞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刻本。人大图藏  4、洪洞刘氏宗谱 撰人未详。据光绪二十三年(1897)、光绪二十六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等刘氏宗谱记载,有清同治年刻本。光绪二十三年本即以此本为蓝本。佚。  5、洪洞刘氏宗谱 清刘殿凤等修。殿凤,洪洞人。该本是在乾隆、喜庆本的基础上生修的。在所有的几种增修、重修版本中,以刘殿凤所修光绪版为最好,此本内容、刻工都属上乘,以同治本为蓝本,分为十八个门类,但有所增删,由十二世孙殿凤、十六世孙钟作序,有康熙四十六年禄编序,乾隆五年三修序,同治元年四修序。记事至刘氏十九代孙。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洪洞县档案馆藏  6、洪洞刘氏宗谱 清刘胜等修。胜,洪洞人。此谱是在乾隆、嘉庆、光绪等本基础上重新修订的,距光绪二十三年(1897)本仅三年时间,内容上无甚变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河北大学图藏  7、洪洞刘氏宗谱 民国刘恒杰修。恒杰,洪洞人。该谱在乾隆、嘉庆、同治、光绪等谱的基础上重修。该谱与光绪本无大的差异,只是世系图延续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距光绪二十六(1900年)刻本,仅三十二年,恰是一代。可异的是缺少了第二册,需光绪本参照、补缺。纵观洪洞刘氏明晰,衍派有序,其原因就在于历代家谱之保存和续修。披阅旧谱,参照新谱,洪洞刘氏五百年的家族发民史,灿然可观。既可补正史、方志之不足,也可供社会学、民俗学,人口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民国二十一年刻本。河北大学图藏李吉王原霞提供。  8、徐沟大常村刘氏系图。撰人未详,谱记明洪武年间始祖仲礼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徐沟大常村。十二世前皆单传,记至二十四代。民国二十六年(1937)抄本。 另山西图书馆也藏有部分山西刘氏家谱,目录如下: 刘氏尧山族谱(民国)杨寿村修清光绪三十二年修民国二十年续修本3册 刘氏家谱(民国)刘步青修,民国三十六年抄本1册 30页 沁县开村刘氏家谱(民国)刘步青纂修民国十三年抄本1册31页 洪洞刘氏宗谱二十卷首二卷末一卷(清)刘胜莲纂修光绪二十三年刻16册 洪洞刘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清)刘大惁纂修嘉庆十五年刻本6册 696页 山西洪洞刘氏宗谱六卷(清)刘氏纂修乾隆二五年刻本6册 723页 山西洪洞刘氏宗谱(清)刘殿风等纂修光绪二十二年刻本16册 1358页 山西洪洞刘氏宗谱(民国)刘恒杰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刻本15册 134页

临清张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临清县古城内;临清另一张氏始祖系出山西洪洞,于明初奉旨迁徙临清县清源居住;兖州张氏一支始祖讳马荣,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兖州县马家村,后历数代,移居张家楼村;定陶张氏一支始祖讳三老,明洪武年间奉旨迁居定陶县湾子张村;定陶张氏另一支始祖讳四老,字开基,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明初奉诏迁居山东定陶县陈集东张庄、张胡同庄.迄今已传二十一世;定陶张氏一支始祖讳宽,于明初自山西洪洞铁板桥迁居定陶县江山寺村;定陶张氏另一支始祖讳瑞、讳诚兄弟二人,于明初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迄今已传十三世;滕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滕县兴仁乡东谷山村;汶上张氏一支始祖讳为众,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张家大柚迁居兖州府运河西寺前铺(现属嘉祥县),后迁居汶上县南旺乡;曹县张氏一支始祖讳志善.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张嘎村迁居曹县西三张村;曹县张氏另一支始祖讳有道,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张嘎村迁居曹县白堂村;曹县张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迢居曹县韩集镇;曹县张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东迁到山东曹州府李庄集村,后又东移二里建村为黎阳村(梨元村);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文庄村;莘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铁炉村:莘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莘县单庙乡新庄、张鲁回族镇张湖涯、樱桃园乡耿王村;莘县张氏另一支始祖讳化龙、讳化虎兄弟二人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化龙村;莘县张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樱桃园乡将军寨村;郓城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郓城县西何庄,嘉靖年间,复迁张庄、张兴庄.因善做豆芽,俗称豆芽张庄,另一支东张庄因善做豆腐,俗称豆腐张庄村;郓城张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郓城县张尔略屯、张光裕屯、张问屯村;郓城张氏另一支始祖讳昆仲三人,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山东曹州府郓城县廪南村石佛庙,四世祖善路,迁居张李庄村;郓城张氏另一支始祖讳福林,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老鹳窝迁居郓邑南关外龙王庙居住,永乐年间迁张胡同村;枣庄张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枣庄县东谷山村;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县老鹳窝迁居嘉祥县王固堆头乡苦水庄村;,嘉祥张氏一支讳开幕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今孟故集乡岳楼;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平阴县石峡迁居于城北张楼;肥城张氏一支始祖兄弟三人讳伯巧、讳伯敬、讳伯能,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肥城县石横乡大留村;益都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益都县东高乡大王村:武城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武城县李家户乡:夏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夏津县;平原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平原县;莘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单庙乡新庄村;曹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曹县黎阳村;平阴张氏一支始祖于洪武二十五年自山西洪桐迁居平阴县石峡村;莒县张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莒县;菏泽张氏一支始祖讳则,于明初自山西洪洞铁板桥迁居菏泽市北杨张村;莱阳县双山村张氏始祖于明洪武三年自青州府乐安县碑次口村迁居于此;潍坊张氏始祖讳明善于大明永乐二年自莱州府潍县徙业来龙潭;邹平张氏始祖自明洪武初年从枣强迁居邹平县柳泉村;嘉祥张氏一支始祖讳盛恒于明朝永乐二年由燕京迁卧龙山镇张庄村;济南张氏一支始祖讳梦笔自洪武年间洪桐大槐树迁居于此;莘县张氏一支始祖讳得山于永乐年间迁居河店潘庄;即墨张氏一支始祖讳自当于洪武初年迁居于此,四始祖迁居松庄;临沂市张氏一支始祖于明中期自曲阜迁居葛家王平村;苍山县张氏一支始祖于西吴元年为躲避战乱自济南长清迁居尚岩镇;夏津县张氏一支始祖讳洪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桐大槐树迁居于此;栖霞张氏一支始祖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桐大槐树迁居于此;临朐张氏一支始祖讳荣明初自浙江钱塘迁居于此;宁津张氏一支始祖于永乐二年自日照迁居于此;日照张氏一支始祖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桐迁居于此;高密张氏一支始祖讳孝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桐迁居于此;平阴张氏一支始祖讳五伦于洪武元年自山西洪桐迁居于张家庄;沂水张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桐迁居沂水西;淄博张氏一支始祖讳时能于洪武二年自邠州(现陕西彬县)迁居于寿光后移居淄博;肥城张氏一支始祖讳奉先于元顺帝至正年间自山西洪桐迁于此;栖霞张氏一支始祖讳允明于正德年间由江苏杨州迁居于此;莱阳张氏一支始祖讳仲即于明永乐年间迁居于此;泰安张氏一支始祖讳士忠于明永乐年间迁居于此;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南旺湖张井,二世祖于明朝建文二年迁于西张庄;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县迁与城西北顺河集;汶上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九年自山西洪洞县迁汶上南旺湖内;老僧堂张氏一支始祖讳诗脱兄弟三人于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顺河村;老僧堂另一张氏始祖于明朝永乐二年自汶上县迁居今孟姑集乡张庄,至三世祖迁张村;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朝洪武三十年自山西灵石县迁居张庄;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城北昆村(大张楼);嘉祥张氏一支始祖讳任秀于明朝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先迁居城北张庄;嘉祥张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任城西张庄村;济宁张氏一支始祖讳禄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于永乐六年(1408年)被封于任城西张庄;嘉祥张氏一支始祖讳源于明朝永乐二年自曲阜春亭庄迁居张家村;嘉祥万张张氏一支于明朝正德五年由万张迁此立村取名张家庄;平邑卞桥西京卜村张氏始祖讳会元于清朝初年从兖州张家楼迁居于此;

武(Wǔ)姓源出有七:

1、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姬武之后。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周的京都也遭破坏。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受申、许、鲁等部分诸侯拥戴,在申即位,后迁到雒邑,历史上称东周。宜臼就是周平王。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故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史称武姓正宗。是为河南武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据《世本》、《万姓统谱》等资料所载,夏臣武罗被封武罗国,后国亡,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武姓。

3、出自子姓,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

① 出自商王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以其祖名字为氏。如汉代武班即是。

② 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 是为河南武姓。

4、出自以邑名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汉朝有武强王梁,封地在今河北省武强县,其后代因封地“武强”简为武氏。

5、出自以武字开头的复姓——武安氏和武疆氏:

① 出自复姓简化而来,为秦大将白起之后。战国时,秦将白起因功封为武安君,其后子孙以封爵“武安”为氏,称武安氏,后简姓武。

② 出自周顷王之孙姬满的后裔。因姬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疆(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因而其子孙以封邑名为氏,称武疆氏,后简姓武。

6、出自其他源流。唐代的冒姓或被赐姓为武姓的:

① 据《唐书》载:“唐贺兰敏武士之嗣,冒姓武。”

② 唐代傅、左、李诸姓被武则天赐姓武。

7、出自小数民族有武姓或有复姓改汉姓武的:

① 满族武聂氏、武佳氏、武库登吉氏,鄂温克族吴立西氏汉姓为武。

② 京、彝、蒙等族有武姓。

得姓始祖:武丁。商王武丁继位时,国力衰弱,于是极力想恢复殷商当年盛况,却因找不到贤臣辅佐而犯愁。相传,有一夜武丁梦到叫“说”的圣人会辅佐他,于是四方找寻,终于在山西平陆东面傅岩之地找到,此人即是出身奴隶的贤相傅说。武丁对傅说十分信任,君臣齐心协力,使殷商达到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死后,其后人认为他功劳盖世,可与开国君主成汤相比,应有自己的姓,遂以其名为氏,称为武姓,奉武丁为武姓始祖。

■迁徙分布

武姓最早发源于河南。秦汉时期,武姓迅速地向邻近山东、江苏等省迁徙。沛国(今江苏沛县)人武彪秦末追随刘邦,汉朝建立后,被授以官爵,子嗣荣耀显达,后代之沛国郡,立其为开基始祖。又山东武姓至东汉时,一直是一个兴旺、显赫之族。今山东济宁紫云山仍留有东汉石武氏祠画像,为桓帝时所绘。另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西汉人武儒,被封于梁邹(今山东省济南),传至武都,任陈留(今属河南省)太守,至武宣,任汝南(今属河南省)太守。魏晋南北朝之际,鉴于北方战火四起,中原士族纷纷南下,武姓为其一。武儒一支后裔武周、武陔父子官仕曹魏,后人武越任太山太守,武念为洛州长史,武洽封晋阳公,别封大陵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东北武陵村),武俭任北周永昌王谘议参军。唐代为武姓历史上最显赫荣达阶段。上述武姓支脉中发展到武士 时任工部尚书,封应国公。其女武则天登基称帝,武姓族派不断扩大,其祖居地太原一带遂形成大郡望,是为太原郡。此期,武姓名人多入朝或在地方为官,使得武姓繁衍之地遍布天下。宋元明清时,武姓虽不断迁徙,如避金人南下、蒙军入主中原之战祸,明代大槐树移民等,但仍不失为一个典型北方姓氏。清代亦有武姓渡海入台,后迁徙新加坡等地者。今日武姓尤以河南、黑龙江等省多此姓,此二省武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武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七。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五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八。

■历史名人

武 丁:商代国王。后世称作高宗。传说名昭,为盘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记·卷三》称:“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殷道复兴。”由于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西面的□方、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其中对□方作战动员的兵力,有时三千,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据殷墟卜辞记载,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除了“伐羌”之外,卜辞中还有许多“获羌”、“用羌”的记载,即抓获了羌人的俘虏并用作人祭的牺牲,且数字惊人。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死后,由其子祖庚继承王位。

武 臣:秦末陈县(今河南省淮阳)人,随陈胜起义,后自立赵王,因违抗陈胜命令,被部将李良所杀。

武 漳:文水(今山西省汾阳)人,五代后蜀著名将领,职山南节度使,重视农业,对当地农田水利建设有所贡献。

武 亿:清代著名学者,乾隆进士。创办范泉书院,亲自讲学。治经史,精于考订金石文字。著有《经读考异》、《群经义证》、《偃师金石记》、《授堂诗抄》等。 武禹襄:清代武式太极拳创始人。

武 祺:元代太谷(今属山西省)人,历任中书参议、户部尚书、甘肃行省参政等职。曾参与更改钞法,铸宝钱,然时不助祺,物价腾踊,钞法遂坏。著有《宝钞通考》等。

武 亿:河南偃师人,清代著名学者,官任博山知县。曾创办范泉书院,精于金石文字考订。著有《经读考异》、《偃师金石记》等。

武 训: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伟大的平民教育家,为穷人创办了堂邑、馆陶、临清三县义学。

武士彠: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东)人,武则天之父。以经营木材致富,随李渊征战有功,被封官爵。高宗时,以皇后之父身份受封周国公,被赐太原王。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唐高宗皇后,公元690年建周代唐,在位21年。执政期间,颇多政绩,如善用人才,开创殿试,重视农业,加强边防等。但其任用酷吏,时有冤案。公元705年,则天帝被迫让位与子唐中宗,中宗遂复唐。

武承嗣:武则天之侄,因荫而权重。后武承嗣争立太子,不果,怏怏而死。

武三思:武则天之侄,阴谋作乱,事败被杀。

武元衡:河南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南)人,唐代建中进士,官至宰相,帝评之曰“是真宰相器。”因刚直不阿,触犯权贵,被刺客暗杀。

武宗元:河南省白波(今孟津)人,北宋著名画家,学吴道子,行笔流畅,擅佛道鬼神,曾为寺观作壁画,人皆称之。

武允蹈:宋代高诗人,两贡于乡,诗文刻意,多脍炙人口,著有《练湖集》。

武元直:金代北京人,善画山水,亦能诗文。有《东坡游赤壁图》等传世。

武汉臣:元代戏曲家,所作杂剧甚多,今知有10种。 武元直:明昌间名士。善画山水,能诗文。作品有《莲峰小隐图》、《渔樵闲话图》、《东坡游赤壁图》等。 武宗元:北宋著名画家,善画 道鬼神,行笔流畅。

武之望:明代陕西省关中人,对医术有独到之处,曾参王肯堂之《证治准绳》,编有《济阴纲目》,另著有《济阳纲目》。

武禹襄:河北人,清代武式太极拳创始人。其融贯众派,自成一体,称“武式小架”。

武士敏:民国抗日将领。字勉之(1892-1941),怀安(今河北省怀安)人。1937年出任第一六九师师长,两年后升任第九十八军中将军长,与八路军精诚团结,并肩作战,共同抗日。1941年9月,武士敏率部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终年49年。武士敏壮烈殉国后,举国悲痛,全国许多地方纷纷为其举行追悼大会,《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了报道、社论和纪念文章。1984年 11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长治市太行山烈士陵园中,为武士敏将军举行乐遗骸迁葬仪式,并在墓前立了一通墓碑,以追悼先烈。

■郡望堂号

1、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秦时相当于进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沛 郡:汉高帝改泗水郡置郡。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淝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地。东汉时改为国。

冯翊郡: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置冯翊郡,治所在今天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2、堂号

鬻薪堂:鬻薪是卖柴。宋朝武行德,相貌气味,家里很穷,以卖柴为生。晋祖镇守弁门,到郊外游玩,看到行德卖柴,对他的相貌很惊讶,又见他担的柴特别重,就把他留在帐下当了侯虞。后来作战时行德被契丹俘虏,他杀了契丹的官,占据了河阳,不久归顺了汉,当了河阳尹,入宋,官太子太傅。

此外,武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太原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武姓自古多英杰,则天皇帝数第一。其打破历朝历代女子不从政之传统,为后世女子涉政树立起一个光辉典范。

2、武姓多官宦,且以唐朝为最。

3、武姓世代以北方为主居地。3、武姓字行辈份严谨,意味深长。如武懿民所修《武氏家谱》内有浙江武姓一支字行为:“善德庆美,诚信斯国。”

■武姓宗祠通用对联

〖武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平章卓识;

补阙高风。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武元衡,字伯苍,太原人,进士出身。德宗对他很器重,任为御史中丞,并对群臣说:“武元衡是真宰相器。”宪宗时,历官户部侍郎、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时,,因四川不太稳定,他就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为政廉明,生活节俭,尽力抚慰少数民族,政绩卓著。后入朝为中书知政事,极力主张平定武元济叛乱。下联典指武元衡的堂弟武儒衡,字廷硕,宪宗时官至户部尚书,兼知制诰。刚直而有气节,又官补阙(对皇帝规谏并举荐人员的官),将大用时,终因为疾恶太分明而不得重用。

祥开国胄;

庆衍奇文。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武氏起源之一,周平王有个儿子,出生时掌中纹路有像个篆文的“武”字,周平王因此赐他姓武氏,后曾任大夫。

嵩山高隐;

练湖著名。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并州文水人武攸绪,武则天的侄子,恬淡寡欲,不求仕进。武则天执政时,他请求弃官归隐于嵩山,优游岩壑间,武则天赏赐给他的衣服器具,都闲置不用。后买田耕种,与百姓-样。到武氏遭祸时,只有他得以避免。下联典指宋代高安人武允蹈,字德由,自号练湖居士。刻意苦苦吟诗,每有诗句写出来,往往脍炙人口,著有《练湖集》。

嵩山高隐;

练湖著名。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武攸绪言弃官隐于嵩山之阳。下联典指宋·武允蹈自号“练湖居士”,著有《练湖诗集》。

〖武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嵩隐家风远;

太原世泽长。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武姓的宗祠“太原堂”的通用堂联。上联典指唐·武攸绪言弃官隐于嵩山之阳。下联典指武姓的望族居太原郡。

〖武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武班尚留遗墓;

皇后竟号则天。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武宅山有汉从事武班墓,有《武班碑》记载武氏的起源和武氏的始祖武丁(参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3-①》和《得姓始祖》的介绍),清时重修。下联典指武则天为唐高宗皇后。

〖武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苦吟精著练湖集;

诚心饱领嵩岭霞。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诗人武允蹈,字德由,自号练湖居士,高安人。两贡于乡,刻意苦吟,每一联出,辄脍炙人口,有《练湖集》。下联典指唐代隐士武攸绪,武后兄子,恬淡寡欲,武后秉政,攸绪求去官隐于嵩山之阳,与民无异。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万国良冠非冕旒。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掩映叶光含翡翠;

参差石影带芙蓉。

——唐·武三思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武三思《奏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诗句联。

〖武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郭沫若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孝子办义学,御赐武训;

巾帼操帝业,著名女皇。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立地顶天,巾帼胜操唐帝业;

依山临水,利州留置武家庄。

——佚名撰武姓宗祠通用联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武长友中将

武长友(1926-——),河北省清河县人。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4年加入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野战军连长。参加了邯郸、进军大别山、淮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团参谋长、副团长。回国后,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合成军队指挥系。历任空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广州军区空军纪委书记。1990年4月退役。是中国***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请问,历史上明朝永乐二年山西洪通县大槐树下迁民是怎麽回事?

  明初移民的现实原因,黄有泉 高胜恩先生归结为三个: 1、发展生产、提高国力。 明朝初期,对于这种人口剧减,府州生产力大衰退的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